邓小平价值观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06:02: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邓小平价值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论文
摘要:价值理论的变革归根到底在于价值思维向度的转换。本文通过对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的深入分析,指出了邓小平之所以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就在于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社会实践的需要、社会的实际效益、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思维向度去认识、思考和解决价值问题,从而赋予了价值的实践性、实效性、人民主体性和时代性的鲜明特点。
关键词: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实事求是/实践
正文:
价值思维向度是指人们观察、思考、认识和把握价值问题的基本态度、意向,是解决价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根本方法。价值思维向度对于价值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同的价值思维向度决定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点,价值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价值思维向度的变革和转换。邓小平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社会实践的需要和实际效益、人民利益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的思维向度去思考和理解价值问题,赋予了价值理论的实践性、实效性、人民主体性和时代性的鲜明特点,使价值学说成为真正科学的理论形态。
一、实践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点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分析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内在地包含着从社会实践需要出发的内容。“实事”或“实际”,一般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真实情况;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就必须坚持实践性思维向度。所谓实践性思维向度就是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去认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价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
一、实践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点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分析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内在地包含着从社会实践需要出发的内容。“实事”或“实际”,一般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真实情况;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就必须坚持实践性思维向度。所谓实践性思维向度就是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去认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价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邓小平作为一个“实事求是派”,始终把社会实践和客观实际情况作为自己理论思考和价值思维的基点,主张价值理论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社会现实中的价值问题。正是基于这种实践性思维向度,邓小平在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的各种价值问题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实践价值观。早在1962年,邓小平针对当时社会实践中提出的关于“包产到户”、“责任到田”好不好的争论时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就看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发展农业生产,就看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他还引用了经常讲的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现在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要看哪种形式的生产关系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取哪种形式。[1]在邓小平看来,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人民利益的生产关系就是好的、有价值的,就是说价值是根据其对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来确定的。因此,衡量一种生产关系是否是好的,即是否是有价值的标准,就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归根到底就是看是否有利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在这里邓小平不仅回答了什么是价值的问题,而且指出了价值主体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这标志着邓小平的实践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在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在回答社会实践提出的一系列价值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价值观。例如,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只能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生搬硬套别国模式,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国情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因此,在他看来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做法都是有价值的,都可以利用,可以大胆地试。在回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邓小平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的伟大论断。因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它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它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了日益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而对外开放,学习“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3],是我们搞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4]。只有把中国经济加入到世界经济中去,做“世界公民”,中国的现代化才能实现。所以,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果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又如,针对如何评价国家的政治体制的问题时,他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5]由此可见,尊重实践,关注实际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本向度,他的价值观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鲜活实践的价值升华和理论概括。由于他始终从社会实践需要的思维向度去思考和解决价值问题,从而赋予价值学说科学性和实践性特点。正如同志所指出:“他最尊重实践,善于把握时展的脉搏,善于从新的实践和新的条件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拓展新视野、开辟新道路。”[6]
邓小平从实践需要来认识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思维向度启示我们,价值理论的生长点不是在哲学家的头脑里,而是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价值问题的研究必须面对社会实践,面对人民的生活实际。我国学术界对价值问题的研究虽然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实践中却未被社会广泛关注,形成了理论上的繁荣与实践中贫困的鲜明反差。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术界在价值问题的研究中,过于强调价值的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而忽视了对社会实践和人们生活实际中的价值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因此,价值问题的研究必须走出学者们的书斋,深入到社会实践和大众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我国价值哲学真正走向繁荣。
二、实效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鲜明特征
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客观上要求坚持实效性思维向度。所谓实效性思维向度是指根据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的实际效益、效果去确定价值和评价价值的思路和方法。实事求是的“求是”就是“求真”,而事物的真实情况有两种:一是事物的本质规律性;二是事物对人的真实效用。前者是认识问题,后者是价值问题。邓小平在价值研究中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把实事求是从认识领域推广到价值领域。他不但坚持认识真理性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性,而且更重视认识价值性事实,强调事物对人的实际效用。正是从这一前提出发,邓小平提出了根据事物的客观效益、效果去确定事物价值的观点。在邓小平看来,要确定客体对主体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要看客体对主体的实际效应、效益、效果。用哲学的术语表述,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客观效益、效果。按照这种思维向度,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拿事实来说话”,各项工作都要“保证实效”。经济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经济效果,要讲究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文艺工作要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科研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能否出成果、出人才;领导干部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实绩、政绩;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精,要管用的”[7]。总之,在邓小平看来,要确定事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它对价值主体的实际效益、效果,对价值主体有实际效用、效益、效果的事件和做法都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无价值或负价值。
邓小平价值观思维论文
摘要:价值理论的变革归根到底在于价值思维向度的转换。本文通过对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的深入分析,指出了邓小平之所以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就在于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社会实践的需要、社会的实际效益、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思维向度去认识、思考和解决价值问题,从而赋予了价值的实践性、实效性、人民主体性和时代性的鲜明特点。
关键词: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实事求是/实践
正文:
价值思维向度是指人们观察、思考、认识和把握价值问题的基本态度、意向,是解决价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根本方法。价值思维向度对于价值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同的价值思维向度决定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点,价值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价值思维向度的变革和转换。邓小平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社会实践的需要和实际效益、人民利益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的思维向度去思考和理解价值问题,赋予了价值理论的实践性、实效性、人民主体性和时代性的鲜明特点,使价值学说成为真正科学的理论形态。
一、实践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点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分析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内在地包含着从社会实践需要出发的内容。“实事”或“实际”,一般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真实情况;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就必须坚持实践性思维向度。所谓实践性思维向度就是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去认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价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分析论文
一、实践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点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分析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内在地包含着从社会实践需要出发的内容。“实事”或“实际”,一般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真实情况;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就必须坚持实践性思维向度。所谓实践性思维向度就是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去认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价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邓小平作为一个“实事求是派”,始终把社会实践和客观实际情况作为自己理论思考和价值思维的基点,主张价值理论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社会现实中的价值问题。正是基于这种实践性思维向度,邓小平在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的各种价值问题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实践价值观。早在1962年,邓小平针对当时社会实践中提出的关于“包产到户”、“责任到田”好不好的争论时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就看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发展农业生产,就看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他还引用了经常讲的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现在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要看哪种形式的生产关系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取哪种形式。[1]在邓小平看来,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人民利益的生产关系就是好的、有价值的,就是说价值是根据其对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来确定的。因此,衡量一种生产关系是否是好的,即是否是有价值的标准,就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归根到底就是看是否有利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在这里邓小平不仅回答了什么是价值的问题,而且指出了价值主体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这标志着邓小平的实践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在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在回答社会实践提出的一系列价值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价值观。例如,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只能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生搬硬套别国模式,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国情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因此,在他看来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做法都是有价值的,都可以利用,可以大胆地试。在回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邓小平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的伟大论断。因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它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它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了日益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而对外开放,学习“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3],是我们搞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4]。只有把中国经济加入到世界经济中去,做“世界公民”,中国的现代化才能实现。所以,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果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又如,针对如何评价国家的政治体制的问题时,他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5]由此可见,尊重实践,关注实际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本向度,他的价值观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鲜活实践的价值升华和理论概括。由于他始终从社会实践需要的思维向度去思考和解决价值问题,从而赋予价值学说科学性和实践性特点。正如同志所指出:“他最尊重实践,善于把握时展的脉搏,善于从新的实践和新的条件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拓展新视野、开辟新道路。”[6]
邓小平从实践需要来认识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思维向度启示我们,价值理论的生长点不是在哲学家的头脑里,而是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价值问题的研究必须面对社会实践,面对人民的生活实际。我国学术界对价值问题的研究虽然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实践中却未被社会广泛关注,形成了理论上的繁荣与实践中贫困的鲜明反差。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术界在价值问题的研究中,过于强调价值的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而忽视了对社会实践和人们生活实际中的价值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因此,价值问题的研究必须走出学者们的书斋,深入到社会实践和大众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我国价值哲学真正走向繁荣。
二、实效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鲜明特征
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客观上要求坚持实效性思维向度。所谓实效性思维向度是指根据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的实际效益、效果去确定价值和评价价值的思路和方法。实事求是的“求是”就是“求真”,而事物的真实情况有两种:一是事物的本质规律性;二是事物对人的真实效用。前者是认识问题,后者是价值问题。邓小平在价值研究中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把实事求是从认识领域推广到价值领域。他不但坚持认识真理性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性,而且更重视认识价值性事实,强调事物对人的实际效用。正是从这一前提出发,邓小平提出了根据事物的客观效益、效果去确定事物价值的观点。在邓小平看来,要确定客体对主体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要看客体对主体的实际效应、效益、效果。用哲学的术语表述,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客观效益、效果。按照这种思维向度,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拿事实来说话”,各项工作都要“保证实效”。经济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经济效果,要讲究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文艺工作要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科研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能否出成果、出人才;领导干部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实绩、政绩;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精,要管用的”[7]。总之,在邓小平看来,要确定事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它对价值主体的实际效益、效果,对价值主体有实际效用、效益、效果的事件和做法都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无价值或负价值。
邓小平价值观的思维向度
一、实践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点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分析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内在地包含着从社会实践需要出发的内容。“实事”或“实际”,一般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真实情况;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就必须坚持实践性思维向度。所谓实践性思维向度就是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去认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价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邓小平作为一个“实事求是派”,始终把社会实践和客观实际情况作为自己理论思考和价值思维的基点,主张价值理论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社会现实中的价值问题。正是基于这种实践性思维向度,邓小平在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的各种价值问题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实践价值观。早在1962年,邓小平针对当时社会实践中提出的关于“包产到户”、“责任到田”好不好的争论时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就看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发展农业生产,就看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他还引用了经常讲的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现在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要看哪种形式的生产关系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取哪种形式。[1]在邓小平看来,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人民利益的生产关系就是好的、有价值的,就是说价值是根据其对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来确定的。因此,衡量一种生产关系是否是好的,即是否是有价值的标准,就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归根到底就是看是否有利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在这里邓小平不仅回答了什么是价值的问题,而且指出了价值主体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这标志着邓小平的实践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在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在回答社会实践提出的一系列价值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价值观。例如,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只能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生搬硬套别国模式,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国情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因此,在他看来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做法都是有价值的,都可以利用,可以大胆地试。在回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邓小平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的伟大论断。因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它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它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了日益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而对外开放,学习“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3],是我们搞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4]。只有把中国经济加入到世界经济中去,做“世界公民”,中国的现代化才能实现。所以,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果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又如,针对如何评价国家的政治体制的问题时,他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5]由此可见,尊重实践,关注实际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本向度,他的价值观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鲜活实践的价值升华和理论概括。由于他始终从社会实践需要的思维向度去思考和解决价值问题,从而赋予价值学说科学性和实践性特点。正如同志所指出:“他最尊重实践,善于把握时展的脉搏,善于从新的实践和新的条件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拓展新视野、开辟新道路。”[6]
邓小平从实践需要来认识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思维向度启示我们,价值理论的生长点不是在哲学家的头脑里,而是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价值问题的研究必须面对社会实践,面对人民的生活实际。我国学术界对价值问题的研究虽然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实践中却未被社会广泛关注,形成了理论上的繁荣与实践中贫困的鲜明反差。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术界在价值问题的研究中,过于强调价值的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而忽视了对社会实践和人们生活实际中的价值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因此,价值问题的研究必须走出学者们的书斋,深入到社会实践和大众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我国价值哲学真正走向繁荣。
二、实效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鲜明特征
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客观上要求坚持实效性思维向度。所谓实效性思维向度是指根据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的实际效益、效果去确定价值和评价价值的思路和方法。实事求是的“求是”就是“求真”,而事物的真实情况有两种:一是事物的本质规律性;二是事物对人的真实效用。前者是认识问题,后者是价值问题。邓小平在价值研究中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把实事求是从认识领域推广到价值领域。他不但坚持认识真理性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性,而且更重视认识价值性事实,强调事物对人的实际效用。正是从这一前提出发,邓小平提出了根据事物的客观效益、效果去确定事物价值的观点。在邓小平看来,要确定客体对主体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要看客体对主体的实际效应、效益、效果。用哲学的术语表述,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客观效益、效果。按照这种思维向度,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拿事实来说话”,各项工作都要“保证实效”。经济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经济效果,要讲究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文艺工作要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科研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能否出成果、出人才;领导干部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实绩、政绩;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精,要管用的”[7]。总之,在邓小平看来,要确定事物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它对价值主体的实际效益、效果,对价值主体有实际效用、效益、效果的事件和做法都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无价值或负价值。
集体主义价值观及时代价值研究
[摘要]作为邓小平价值观核心的集体主义,主要包括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内容: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坚持集体主义,重视个人利益。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内在一致、本质契合,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关键词]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邓小平深刻体会到价值观的重要性,始终强调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不仅本身具有丰富内容,而且与我们当下正在大力培育、弘扬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努力推进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价值内涵、价值主客体、价值取向、价值目标等各方面内在一致、本质契合,并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实践之中。
一、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价值观思想,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主要包括作为邓小平价值观精髓的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作为其价值观基础的爱国主义,作为其价值观主题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其价值观取向的人民利益,作为其价值观标准的“三个有利于”等。在这些价值观体系中,集体主义是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1](P173)集体主义之所以能成为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主要是因为它既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理论的逻辑要求,又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更重要的是,邓小平的其他价值观思想的全部内容,实际上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逐层向外如波纹般展开、推演和延伸的。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主要内容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集体是指拥有共同的经济基础、思想观念、政治目的和社会利益,并且指向共同任务和活动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在这种组织形式中,成员个体之间相互结合、彼此协作。这种结合与协作,对个人有意义、对社会有价值。集体有不同的层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社会宏观体系处在互动与交流之中。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集体具有高度的组织、团结能力和高水平的整合能力。只有在集体目标和社会目标同向一致的情况下,集体的行动才能获得成功。对于集体和个人关系的不同思想认识与行为选择,则区分出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是人们关于在集体和个人关系中,集体和个人孰重孰轻、孰先孰后的一种态度、倾向和信念。集体主义作为对集体和个人关系的一种看法和处理,其核心是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把发展、巩固和扩大集体利益作为人们活动的重要目标。[1](P293)邓小平说:“我们从来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2](P337)这一论述,表征着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其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根本一致性。这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坚实基础,是其科学性的根本依据。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群众变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自此以后,一方面,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翁的人民个体,坚持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为了民族和社会发展,不懈付出与奉献,同时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需求与愿望不断奋斗和努力;另一方面,国家和集体利益代表了人民群众根本的、长远的和现实的利益,人民个体在为国家和集体利益做贡献时,其自身也从国家和社会不断的整体建设、改革与发展中,得到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相应的回馈与满足。其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根本要求。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2](P175)为什么邓小平如此强调这一点?因为“如果相反,违反集体利益而追求个人利益,违反整体利益而追求局部利益,违反长远利益而追求暂时利益,那末,结果势必两头都受损失。”[2](P175-176)这样一来,不仅集体利益不能维持,个人利益也不可能得到保障和实现。其三,尊重个人的价值,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个人才能的发展,这是集体主义的应有之义。集体主义并不是“目中无人”,并非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在主张集体与个人利益一致、集体优先的同时,集体主义也充分关注并且保障个人利益与价值的实现。而个人主义则奉行以个人和个人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主张在个人和集体关系中,个人是中心,个人利益是人的活动的唯一目的,把集体和社会作为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在实践中,个人主义只能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更加尖锐和激烈,邓小平曾对此明确指出,“特别要防止只顾本位利益、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破坏性的自发倾向”,[2](P362)要“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2](P369)第二,坚持集体主义,重视个人利益。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始终坚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时,前者服从后者。同时,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也主张,在国家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个人的正当利益理应得到尊重,集体必须尽力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并力求使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并非只讲集体不讲个人,只承认集体利益不承认个人利益。“我们提倡和实行这些原则,决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利益,不注意局部利益,不注意暂时利益,而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统一的,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2](P175)现实中,每个社会成员必然都有着自己的个人利益、个人抱负和追求,不承认这一点,就不会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认识到片面强调精神引导的弊端,强调物质激励的合理性与正当性。[3]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其中指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2](P146)邓小平把个人收入多一些(即对物质利益的重视)看作广大群众长期存在的行为目标,客观上是对包括物质利益在内的个人正当利益的肯定和激励。邓小平的这段话包含着一种意蕴,就是在一个正常、健康而有序的社会里,只有不断满足集体成员的个人利益,集体才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生存并发展;一旦集体不再考虑并不能实际地满足个人的正当需求时,就完全有可能迫使个人自己关心自己,脱离集体去谋取私利,从而诱发个人主义。因此,历史地看,如果不能认识到传统的绝对集体主义和国家至上的缺陷而片面强调对传统的恢复,我们在现实中就会面临宏大理想在“世俗生活”中无所适从的尴尬。只要人们自觉地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中或之后、之下,在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中获得个人利益就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由以上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可知,作为邓小平价值观核心的集体主义,强调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要求把为集体服务作为一切活动的目的;个人利益来自为集体服务,个人获取利益是为了更好地为集体服务,并进一步地给予集体利益。正如邓小平所要求的那样“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4](P378)这里,放在“首位”很重要,最终“目的”也很重要。同时,基于集体对个人正当利益与价值的满足与支持,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也强调和突出个人利益,关心群众需求,主张一切工作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要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准绳,不能脱离群众。因此,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也与其群众观密不可分。作为对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群众观与时俱进的继承与发扬,我们党在新时期突出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以人为本,要以人民为中心、凸显人民主体地位,要“为民”“务实”,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和具体利益,要从小处着手把握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关切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性、层次性、多维性和丰富性,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国家和社会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邓小平集体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一致
邓小平理论价值理论思考
【内容提要】价值理论的变革归根到底在于价值思维向度的转换。本文通过对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的深入分析,指出了邓小平之所以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就在于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从社会实践的需要、社会的实际效益、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思维向度去认识、思考和解决价值问题,从而赋予了价值的实践性、实效性、人民主体性和时代性的鲜明特点。
【关键词】邓小平/价值观/思维向度/实事求是/实践
【正文】
价值思维向度是指人们观察、思考、认识和把握价值问题的基本态度、意向,是解决价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根本方法。价值思维向度对于价值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同的价值思维向度决定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点,价值理论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价值思维向度的变革和转换。邓小平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社会实践的需要和实际效益、人民利益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的思维向度去思考和理解价值问题,赋予了价值理论的实践性、实效性、人民主体性和时代性的鲜明特点,使价值学说成为真正科学的理论形态。
一、实践性向度是邓小平价值思维的基点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分析和解决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内在地包含着从社会实践需要出发的内容。“实事”或“实际”,一般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真实情况;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就必须坚持实践性思维向度。所谓实践性思维向度就是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去认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价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浅议邓小平的社会价值观
摘要:邓小平社会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定,对其概念化的理解、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的科学把握,对科学理解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构想和战略性决策提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价值观内涵特点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其终极理论来源而言,源自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然而在具体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却呈现出与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期和设想的不同的形态。这固然是社会主义理想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结果,更为主要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理解、选择和设计的结果。因而,邓小平究竟以什么样的标准和尺度来评价、选择和设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邓小平的社会价值观进行研究,既有助于人们以全面、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以及作为其指导思想的邓小平理论,正确认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有助于为某些重大战略性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一、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概念化理解
概念,作为人类的思维形式,既是我们对客体把握、描述、解释的思维工具,也是我们解释、规范和反思主体思想和行为的工具。由此而言,对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概念化界定是我们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由于价值本身的研究流派纷呈,观点各异,因而,对社会价值观,在学术界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性的认识。出于研究的需要,我们必须借助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目前价值研究的主流观点,对其梳理、比较,进行逻辑的推断和理性的抽象,以求获得对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概念化理解,进而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不仅意味着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性和客观性,也意味着不能把人类社会生活归结为类似自然系统那样单纯的物质系统。任何意义的实践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本身都是包含着主观设定的意义和目的的人的自觉活动,不仅改变着世界的既定自然状态,而且将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嵌入其中,依照自身的需要和目的来确定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身需要和目的以及怎样使客观事物满足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因此,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会同周围世界形成一种价值关系。这种价值关系反映在人们头脑中就形成了价值观念。
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正理念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价值内涵;邓小平公正思想的主要内容;启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公正,最初是作为一种对理想社会和高尚道德的追求而提出的,属于伦理学和价值观的概念、在私有制的阶级社会中要求得各阶级的平等、公正是根本做不到的、实现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元价值,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之一、社会公正的核心是给人应得、共同富裕原则和权利平等原则所构成的实质公正、政治民主原则和民主法制化所构成的制度公正、按劳分配原则和社会调剂原则所构成的路径公正、发展基础之上的公正: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政府职能定位的完善:政府应该作为利益协调和利益整合的主体来制定公共政策、正确地看待发展:实现以人为本,全面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等,具体请详见。
一、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理论基础
公正,最初是作为一种对理想社会和高尚道德的追求而提出的,属于伦理学和价值观的概念。在古代,无论是古希腊还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不约而同地把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确定为公正社会,同时也把公正确定为最大的"善"和"德"。中国古代"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就是公正社会的最早典范。在近代,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许多重要的文献中大量地论述了有关公正的基本问题。"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1]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指出,社会当中种种不公正现象得以产生的基本根源在于不平等的经济根源,也就是说在私有制的阶级社会中要求得各阶级的平等、公正是根本做不到的。所以,应当在充分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之上,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才能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实际上,这就提出了实现公正理念、实现公正基本规则的最为重要的路径。
二、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价值内涵
(一)意义说
实现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元价值,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之一。邓小平的社会公正思想,从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强调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旗帜和标杆,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对于指导我们总结中国社会主义追求社会公正的历史经验,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平问题,进而实现"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社会公正追求和谐社会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价值内涵;邓小平公正思想的主要内容;启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公正,最初是作为一种对理想社会和高尚道德的追求而提出的、在私有制的阶级社会中要求得各阶级的平等、公正是根本做不到的、意义说、实现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元价值、效应说、社会公正的核心是给人应得、共同富裕原则和权利平等原则所构成的实质公正、政治民主原则和民主法制化所构成的制度公正、按劳分配原则和社会调剂原则所构成的路径公正、发展基础之上的公正: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政府职能定位的完善:政府应该作为利益协调和利益整合的主体来制定公共政策、正确地看待发展:实现以人为本,全面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等,具体请详见。
一、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理论基础
公正,最初是作为一种对理想社会和高尚道德的追求而提出的,属于伦理学和价值观的概念。在古代,无论是古希腊还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不约而同地把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确定为公正社会,同时也把公正确定为最大的"善"和"德"。中国古代"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就是公正社会的最早典范。在近代,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许多重要的文献中大量地论述了有关公正的基本问题。"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1]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指出,社会当中种种不公正现象得以产生的基本根源在于不平等的经济根源,也就是说在私有制的阶级社会中要求得各阶级的平等、公正是根本做不到的。所以,应当在充分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之上,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才能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实际上,这就提出了实现公正理念、实现公正基本规则的最为重要的路径。
二、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价值内涵
(一)意义说
实现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元价值,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之一。邓小平的社会公正思想,从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强调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旗帜和标杆,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对于指导我们总结中国社会主义追求社会公正的历史经验,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平问题,进而实现"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