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介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03:39: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众媒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众媒介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也得到有效的发展,让大众媒介走进社会与教育。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被称之为大众媒介,两者已经在人类生活中有了无可取代的作用,大众媒介在逐渐改变人类生活和认知,其中音乐教育也得益于大众媒介,得到有效的发展。本文将以大众媒介作为主要切入点,提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大众媒介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力。
关键词:大众媒介;中小学;音乐教育;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情感体验以及审美感的重要教育环节。从中小学开始音乐教育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提升。基于大众媒介对教育的影响,音乐教育也受到了大众媒介影响,开始了较大的转变,让音乐教育更加的完善。本文将提出大众媒介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
一、大众媒介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直接影响
(一)音乐视听感受的品质化。音乐的有效传播和发展是基于人类的听觉,最早进行音乐教育过程中是没有任何大众媒介对其进行干预的,只是通过钢琴和黑板,进行歌唱教学,这种较为传统的课堂不足以称之为音乐教育。但是在大众媒介进入音乐教育之后,唱歌教学发生了改变,有了录音机、曲谱、书本、有声电影等等,让音乐教育有了更好的视听享受,将声音通过大众媒介留存更是音乐历史上的一大发展。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音乐教材与课程设置比例相等,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音乐鉴赏为课程教学内容。我国教育部门对于音乐教育有明确要求,学习音乐必须要有感受的过程,从而进行音乐鉴赏,完成音乐教育活动的基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情感。在实际音乐欣赏过程中,中小学音乐欣赏课主要欣赏作品是:戏剧、民歌、交响乐、艺术歌曲、流行歌曲等,由于在欣赏过程中教学设备的受限,教师无法利用多种乐器进行音乐教学,通过大众媒介便可代替各种乐器,完成音乐欣赏教学。比如:《第九交响曲》通过大众媒介,在音乐课堂教育过程中播放该作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及学习能力,并具有乐器无法代替的作用。(二)音乐知识传授的便易化。根据对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的了解,发现大众媒介已经进入了各个院校内,进入了音乐课堂。通过笔者对中小学音乐课堂进行音乐知识传授进行了解时,音乐教师最常用到的大众媒介是通过电脑播放视频、音频,或者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视频教学。在音乐欣赏课中,以上大众媒介应用更为频繁,其根本原因在于大众媒介的便利性。音乐教学首先是要学会“听”,大众媒介能够轻松完成与“听”有关的音乐教学。比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想要分析交响乐队所使用的乐器,就需要听作品,从双簧管明亮、清晰的音色中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学生自己听来的感受和教师直接描述的感受是不同的,大众媒介能够将音乐作品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快速分析出作品内涵,大大的提升了教学工作有效性以及便利性。
二、大众媒介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间接影响
大众媒介语境管理论文
明星是伴随着大众娱乐文化产业的兴起而产生的,而明星制则是在大众娱乐文化产业相对成熟时期形成的一种机制。它的形成关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也就是说,政治的开明、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等是明星制得以形成的基本因素,尤其是大众文化的发达更加促成了明星制的完善。由此观之,在日本,明星制的形成有两个时期最值得一提,这就是400年前的江户时代和50年前的经济腾飞时代。
1603年,德川幕府在江户①建立,而此前的日本社会,兵戈四起,动荡不安,尽管也有演艺界的存在,但大多是为贵族阶层服务的,艺人的存在仅仅局限于少数达官贵人的圈子里;而这时的民间演艺队伍并未获得主流话语的认可,流动性极大,因而这两方面的演艺人员并未形成一种强大的服务机制。进入江户时代,尤其是在元禄年间(1688-1704年),江户幕府的政治获得极度的稳定,市民经济获得极大的繁荣,庶民文化获得极高的发展,正由于元禄时期日本社会各个层面的突出性,日本历史上还出现了“元禄文化”的术语。这个时期的演艺界,例如歌舞伎,作为大众文化娱乐业发展起来,不仅在江户,而且在上方②建立了剧场,常年进行演出。由此而产生出为人们所追捧的歌舞伎明星,比如以豪迈雄壮的演出而出色的第一代市川团十郎(lchikawaDanjuro,1660-1704年)、以表演爱情戏为主的坂田藤十郎(SakataTojuro,1645-1709年)、以“女形”③而出名的芳泽阿亚麦(YoshizawaAyame,1673-1729年)等。随着大众娱乐文化的发展,歌舞伎演员的培养自然而然地成为该行业得以延续的话题,我们从第二代市川团十郎、第三代市川团十郎等名称中就可以看出其家族式培养机制的端倪,可以说这个时代的明星制是以袭名为主要特征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中逐渐恢复起来,在“神武景气”④之后又出现了“岩户景气”⑤,两者之间虽然出现过“锅底萧条”⑥,但时间非常短暂。到了“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约133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与1950年国民生产总值约100亿美元的规模相比,18年间约增长12倍”⑦。经过高速增长时期之后,日本的经济虽然起伏跌宕,但是几千年来奠定下的基础使日本至今仍然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大众媒介力量的大幅度提升,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向性,影像文化成为主流话语,大众审美趣味受制于大众文化传播的倾向性,因而这个时期的明星制也呈现出诸多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将着重对这个时期的明星制加以分析。
一
在大众媒介的影响下,娱乐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经济产业支柱和大众精神文化支柱,而维持这两种支柱的要素之一就是明星的存在。换句话说,正由于明星们的存在,娱乐文化产业才得以存续和发展,大众精神文化才得以丰富和提高。在这种语境下,明星在社会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和影响力,因而,培育明星和造就明星的机制就显得更加重要。
日本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以至于我们在提及日本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制造的电器产品,其实,在全球化的娱乐文化产业中,日本培育、造就明星的机制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这主要表现在历史悠久、机制健全、方法完善等诸多方面。
大众媒介传播教育模式变革论文
【摘要】大众媒介传播的主要是大众文化,因而人们对大众媒介的态度取决于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认识。从媒介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它先后经历了从批判范式、分析范式到表征范式的变迁,而影响这些媒介教育范式变迁的决定因素就是人们对大众文化观念的变化,且这些观念变化又与法兰克福学派、李维斯主义、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及符号学的产生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李维斯主义;批判范式;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分析范式;符号学;表征范式
自大众报刊的出现把人类导入到一个大众社会后,人们就从未停止对大众媒介的反思,其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大众媒介。我们知道,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主要是大众文化,因此,如何面对大众媒介的问题实际上主要取决于人们对于大众文化的态度。由于20世纪大众媒介的迅猛发展,学校教育也无法忽视其所带来的挑战,于是在学校中对学生们进行关于媒介的教育也应运而生。媒介教育在其多年发展的历史中,产生过多种多样的实践,迄今都未能产生一个统一的定义,其实践性要大大强于理论性,但如果择要而言,我们可以说媒介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更主动和更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媒介教育先后产生过几种不同的范式,而这几种范式都建立在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认知态度上。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对大众文化认知的发展如何导致了媒介教育范式的变迁。
一、法兰克福学派、李维斯主义与媒介教育的批判范式
大众媒介传播的是大众文化,但何为大众文化,在此首先要做一界定。英语中的massculture和popularculture都可以在汉语中译为大众文化,但严格来说,后者更准确的译法应为通俗文化,它强调的是为大多数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与少数上流社会所拥有的精英文化相对的概念。而大众文化则是大众社会的产物,是主要通过大众媒介来传播的文化。对于这二者的关系,有学者明确指出:“大众文化是通过大批量生产的工业技术制造出来的,为了牟利而向群体的公共消费者销售的通俗文化。”由此不难看出,如果说大众文化仅仅是工业化大众社会的产物,那么通俗文化的历史要长得多,它自始至终存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如果说大众文化是一种为了牟利目的而生产的消费产品,那么正如汉德林所指出,通俗文化与民众所熟悉的日常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其文化创造者与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着更和谐的关系。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由于现代社会中通俗文化也多借助于大众媒介进行传播,这导致了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越来越融为一体,因而有的西方学者提出,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这两个词几乎同义。本文在讨论中采用这一扩展后的现代大众文化概念。
对于大众文化最早进行深入探讨的是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20至30年代形成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院,后来由于纳粹分子上台,在德国实施法西斯统治,为了躲避迫害,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不得不流亡美国,并把学院也移至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这段痛苦经历也使得他们对极权统治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同时由于对纳粹政权操纵大众媒介进行宣传和愚弄民众有着切身的体会,因而对大众媒介的消极作用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到了美国后,他们进一步把政治批判扩展为社会批判,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工业”理论。在该派学者看来,大众文化是以大批量复制技术为基础的、通过大众传媒来进行传播的工业化产品,这种文化重复雷同,缺乏原创性,以盈利为目的,把文化变成了消费商品,缺乏启蒙与自主性的反思,把人变成了一种没有思考能力的“单向度的人”。同时,在更深一层,大众文化虽然也能满足民众的某些需要,但它却阻碍了他们更为根本的愿望的形成,文化工业扼杀了政治的想象力。这样一来,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政治角度,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都是巨大的,对大众文化批判也成了一种必要的新的启蒙。
大众媒介与文化选择机制研究论文
一、大众媒介对文化选择机制的影响
1大众媒介的快乐哲学与欲念刺激
人类社会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在温饱问题大体解决后,生命的意义成为重要问题。怎样填补生活意义的真空,成了一大问题。当代社会中有两股力量在力争填补这个空虚:一是推动消费、营造以消费为核心的人生观的商人;二是为商人的工作奠定基础的快乐哲学理论家们。快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人的行为的主要动机是追求快乐;而商人将追求快乐的手段引导到了扩大物资资源的消费上,消费主义大行其道,产生两个层面的解释:其一,人们不是在真空中选择商品,而是在特定的销售环境中;人们的购买在极大程度上受到销售环境的影响;其二,体现在个人身上的三种动机:(1)炫耀——人类消费的动机有所升华,但是消费早就成为、并依然保持为炫耀武器库中最重要的一支;(2)模仿上层阶级;(3)显示自我——体现在个体身上的消费动机,不仅为了显示和证明地位,也是为了显示和证明身份。大众媒介利用了这一哲学,并将欲念刺激作为吸引受众的主要手段,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欲望的创造,对物的符号意义的强调及其所营造的“消费社会”的氛围:(1)其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宣扬人生应以享乐和身体感官的满足为核心,充分调动各种各样的视觉和听觉模式将美丽、浪漫、奇异等文化特性巧妙地与商品融合在一起,赋予了商品新的形象和符号。这种形象和符号不仅是包括物的外在形式,更包括暗示着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激发了人们压抑在内心追求自由和享受的欲望;在这种信息环境中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和满足。(2)建构消费意识形态,采用多重媒介手段,向受众传达特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倾向,引导人们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它们设定的话题上来,形成一种形式上的“舆论强势”。在这种强大的媒体宣传氛围中,大众媒体传播的消费意识形态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念便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媒体无形中为人们确定一个在主流意识形态框架内的中心生活方式:尽管媒体“客观”地向受众提供有关其它社会群体消费、生活方式的看法,但实际上还是在一个基本相同的社会环境境况和生活模式下,并最终形成一个基本一致的消费和生活式样。大众媒介在“调用人们的感官、本能作为赢得收视率、换取商业利润的资源,将商业逻辑运作深入到了人的本能、欲望的层次”的过程中,将文化逻辑与商业逻辑的冲突置于了一个微小的位置。于是,现代社会的文化改造,就在这种大众消费的兴起中,在目前来看被中低层阶级称为奢侈品的东西在社会上的扩散中,逐渐完成。难怪,Ewen在其《意识的领袖》中就提过:“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谁是意识的首领?不是政治家,不是无冕之王——新闻记者们;在今天的西方世界没有第二个意识形态,只有一个意识形态,就是消费;而它的首领不是政治家,不是记者,而是商人。”
2大众媒介影响下的青春亚文化
青春亚文化是指在当代都市文化环境下,以青年为文化主体的一种非主流文化活动。这种以“亚”姿态出现的文化,作为最没有历史负担、最活跃、最激进的文化因素在文化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它的重要性正与其三个层面的“亚”属性密切相关:
其一,被动的“亚”含义。中国社会的青春亚文化没有形成独立运行机制,故不可能有其的合法位置:(1)作为前文化形态被压抑在社会正统文化体制下——其文化表现(形式、内容)都在正统文化(成人文化)的禁锢之中;(2)其被正统文化(高雅文化)吸收、提炼、改造,丧失青春力度,软化成适合在正统文化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处于附属地位的文化表现。
大众媒介在社会文化遗产的传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介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产生一定的影响。受众不自觉地接受其选择的影视剧所传递的信息,在与其互动和自我互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社会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内容涉及思想、观念、文化和习俗等多个领域,影像化创作对某一地域、群体、阶层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具象化体现,在体现大众传媒其它功能的同时,具有优越的社会文化遗产传承功能。
关键词:大众媒介;社会文化遗产;《平凡的世界》;传承
大众传媒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改变着人们的关注点,电视媒介在改革开放以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在新中国国民成长的道路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老辈人对世界的认知,并建构着新一代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电视媒介在全媒体时代也寻求到了多渠道的传播媒介,除新型电视信号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用户量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继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文化产品,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承担着传播文化和国家意志的功能。拉斯韦尔提出的大众传播三功能说包括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以及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本文将以大众媒介对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陕西本土文化的传承为例,浅析大众媒介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一、大众传播媒介对小说
《平凡的世界》的重要意义小说《平凡的世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它的出版之路却非常曲折。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12年12月1日,路遥的朋友白描在纪念路遥逝世20周年大会上回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完稿时,中国文坛充满了期待,不同刊物的编辑都跑去西安约稿,但很多刊物都在看完稿件之后拒绝出版。评论家在北京举行的作品研讨会上几乎对其做出了全盘否定”[1]。第一部作品被京沪两家大刊物拒绝之后,就这样下嫁给了一家地处广东的还算不错的小杂志《花城》;第二部完稿后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司青年编辑李金玉的帮助下艰难地起印了3000册;第三部的出版更显窘境,只发表在山西的一家普通杂志《黄河》上。高端文化阶层的否定让该书的传播受到了灭绝性的限制,直到1987年,路遥遇到了时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长篇连播”节目编辑叶咏梅。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广播剧的黄金时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西西里柠檬》、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居里夫人》《紫罗兰》等广播剧在那个刚刚开始寻求新鲜的年代里形成了新风尚,给当时的中国人带来的新鲜感和审美冲击是巨大的。青年时代曾在陕北插队的叶咏梅女士读了《平凡的世界》后,在她的节目里将其制作成了广播剧。无线电把这个平凡的故事带去了千家万户,讲给了千千万万平凡的人们,立刻引发了无数共鸣,热情的听众涌向大大小小的书店,带动了图书的热销。跨越一个世纪,2015年毛卫宁导演执导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映,该剧对主人公的苦难历程进行了影视化的再创作,塑造了其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极为鲜明的地方特色,向受众传递了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中宝贵而重要的一部分,即一种向善、不屈、温暖的带着泥土味的精神力量。路遥精神凭借着该剧的热映跨过时间的门槛,在21世纪的人们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众传媒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境遇下对成就《平凡的世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纸质传播作为单一媒介,如果作品与创作潮流相悖,不能得到出版社和编辑的认可,就意味着无法与受众见面。而广播是把它带给大众的翅膀,受众在书中联系自身,寻求时代精神的独特魅力。
二、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的陕西地方文化要素
大众媒介对社会文化遗产的传承功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介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产生一定的影响。受众不自觉地接受其选择的影视剧所传递的信息,在与其互动和自我互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社会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内容涉及思想、观念、文化和习俗等多个领域,影像化创作对某一地域、群体、阶层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具象化体现,在体现大众传媒其它功能的同时,具有优越的社会文化遗产传承功能。
关键词:大众媒介;社会文化遗产;《平凡的世界》;传承
大众传媒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改变着人们的关注点,电视媒介在改革开放以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在新中国国民成长的道路上,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老辈人对世界的认知,并建构着新一代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电视媒介在全媒体时代也寻求到了多渠道的传播媒介,除新型电视信号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用户量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继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文化产品,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承担着传播文化和国家意志的功能。拉斯韦尔提出的大众传播三功能说包括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以及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本文将以大众媒介对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陕西本土文化的传承为例,浅析大众媒介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一、大众传播媒介对小说《平凡的世界》的重要意义
小说《平凡的世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它的出版之路却非常曲折。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12年12月1日,路遥的朋友白描在纪念路遥逝世20周年大会上回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完稿时,中国文坛充满了期待,不同刊物的编辑都跑去西安约稿,但很多刊物都在看完稿件之后拒绝出版。评论家在北京举行的作品研讨会上几乎对其做出了全盘否定”[1]。第一部作品被京沪两家大刊物拒绝之后,就这样下嫁给了一家地处广东的还算不错的小杂志《花城》;第二部完稿后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司青年编辑李金玉的帮助下艰难地起印了3000册;第三部的出版更显窘境,只发表在山西的一家普通杂志《黄河》上。高端文化阶层的否定让该书的传播受到了灭绝性的限制,直到1987年,路遥遇到了时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长篇连播”节目编辑叶咏梅。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广播剧的黄金时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西西里柠檬》、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居里夫人》《紫罗兰》等广播剧在那个刚刚开始寻求新鲜的年代里形成了新风尚,给当时的中国人带来的新鲜感和审美冲击是巨大的。青年时代曾在陕北插队的叶咏梅女士读了《平凡的世界》后,在她的节目里将其制作成了广播剧。无线电把这个平凡的故事带去了千家万户,讲给了千千万万平凡的人们,立刻引发了无数共鸣,热情的听众涌向大大小小的书店,带动了图书的热销。跨越一个世纪,2015年毛卫宁导演执导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映,该剧对主人公的苦难历程进行了影视化的再创作,塑造了其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极为鲜明的地方特色,向受众传递了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中宝贵而重要的一部分,即一种向善、不屈、温暖的带着泥土味的精神力量。路遥精神凭借着该剧的热映跨过时间的门槛,在21世纪的人们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众传媒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境遇下对成就《平凡的世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纸质传播作为单一媒介,如果作品与创作潮流相悖,不能得到出版社和编辑的认可,就意味着无法与受众见面。而广播是把它带给大众的翅膀,受众在书中联系自身,寻求时代精神的独特魅力。
二、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的陕西地方文化要素
大众媒介社会影响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从福柯著作《规训与惩罚》中所提出的全景监狱概念出发,论述了由于无处不在的监督所构建的超级全景监狱,并以此探讨了大众传播媒介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监督全景监狱超级全景监狱大众媒介
Abstract:ThisarticlestandbyFoucault’sbook“surveilieretpunir”,discussthesuperpanopticonbecauseofthesupervisor,anddiscusstheaffectofmasscommunicationonthesociety.
KeyWords:supervisorpanopticonsuperpanopticonmasscommunication
正文:
一《规训与惩罚》概述
大众媒介语境管理论文
明星是伴随着大众娱乐文化产业的兴起而产生的,而明星制则是在大众娱乐文化产业相对成熟时期形成的一种机制。它的形成关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也就是说,政治的开明、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等是明星制得以形成的基本因素,尤其是大众文化的发达更加促成了明星制的完善。由此观之,在日本,明星制的形成有两个时期最值得一提,这就是400年前的江户时代和50年前的经济腾飞时代。
1603年,德川幕府在江户①建立,而此前的日本社会,兵戈四起,动荡不安,尽管也有演艺界的存在,但大多是为贵族阶层服务的,艺人的存在仅仅局限于少数达官贵人的圈子里;而这时的民间演艺队伍并未获得主流话语的认可,流动性极大,因而这两方面的演艺人员并未形成一种强大的服务机制。进入江户时代,尤其是在元禄年间(1688-1704年),江户幕府的政治获得极度的稳定,市民经济获得极大的繁荣,庶民文化获得极高的发展,正由于元禄时期日本社会各个层面的突出性,日本历史上还出现了“元禄文化”的术语。这个时期的演艺界,例如歌舞伎,作为大众文化娱乐业发展起来,不仅在江户,而且在上方②建立了剧场,常年进行演出。由此而产生出为人们所追捧的歌舞伎明星,比如以豪迈雄壮的演出而出色的第一代市川团十郎(lchikawaDanjuro,1660-1704年)、以表演爱情戏为主的坂田藤十郎(SakataTojuro,1645-1709年)、以“女形”③而出名的芳泽阿亚麦(YoshizawaAyame,1673-1729年)等。随着大众娱乐文化的发展,歌舞伎演员的培养自然而然地成为该行业得以延续的话题,我们从第二代市川团十郎、第三代市川团十郎等名称中就可以看出其家族式培养机制的端倪,可以说这个时代的明星制是以袭名为主要特征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中逐渐恢复起来,在“神武景气”④之后又出现了“岩户景气”⑤,两者之间虽然出现过“锅底萧条”⑥,但时间非常短暂。到了“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约133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与1950年国民生产总值约100亿美元的规模相比,18年间约增长12倍”⑦。经过高速增长时期之后,日本的经济虽然起伏跌宕,但是几千年来奠定下的基础使日本至今仍然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大众媒介力量的大幅度提升,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向性,影像文化成为主流话语,大众审美趣味受制于大众文化传播的倾向性,因而这个时期的明星制也呈现出诸多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将着重对这个时期的明星制加以分析。
一
在大众媒介的影响下,娱乐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经济产业支柱和大众精神文化支柱,而维持这两种支柱的要素之一就是明星的存在。换句话说,正由于明星们的存在,娱乐文化产业才得以存续和发展,大众精神文化才得以丰富和提高。在这种语境下,明星在社会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和影响力,因而,培育明星和造就明星的机制就显得更加重要。
日本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以至于我们在提及日本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制造的电器产品,其实,在全球化的娱乐文化产业中,日本培育、造就明星的机制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这主要表现在历史悠久、机制健全、方法完善等诸多方面。
大众媒介语境管理论文
明星是伴随着大众娱乐文化产业的兴起而产生的,而明星制则是在大众娱乐文化产业相对成熟时期形成的一种机制。它的形成关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也就是说,政治的开明、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等是明星制得以形成的基本因素,尤其是大众文化的发达更加促成了明星制的完善。由此观之,在日本,明星制的形成有两个时期最值得一提,这就是400年前的江户时代和50年前的经济腾飞时代。
1603年,德川幕府在江户①建立,而此前的日本社会,兵戈四起,动荡不安,尽管也有演艺界的存在,但大多是为贵族阶层服务的,艺人的存在仅仅局限于少数达官贵人的圈子里;而这时的民间演艺队伍并未获得主流话语的认可,流动性极大,因而这两方面的演艺人员并未形成一种强大的服务机制。进入江户时代,尤其是在元禄年间(1688-1704年),江户幕府的政治获得极度的稳定,市民经济获得极大的繁荣,庶民文化获得极高的发展,正由于元禄时期日本社会各个层面的突出性,日本历史上还出现了“元禄文化”的术语。这个时期的演艺界,例如歌舞伎,作为大众文化娱乐业发展起来,不仅在江户,而且在上方②建立了剧场,常年进行演出。由此而产生出为人们所追捧的歌舞伎明星,比如以豪迈雄壮的演出而出色的第一代市川团十郎(lchikawaDanjuro,1660-1704年)、以表演爱情戏为主的坂田藤十郎(SakataTojuro,1645-1709年)、以“女形”③而出名的芳泽阿亚麦(YoshizawaAyame,1673-1729年)等。随着大众娱乐文化的发展,歌舞伎演员的培养自然而然地成为该行业得以延续的话题,我们从第二代市川团十郎、第三代市川团十郎等名称中就可以看出其家族式培养机制的端倪,可以说这个时代的明星制是以袭名为主要特征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中逐渐恢复起来,在“神武景气”④之后又出现了“岩户景气”⑤,两者之间虽然出现过“锅底萧条”⑥,但时间非常短暂。到了“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约133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与1950年国民生产总值约100亿美元的规模相比,18年间约增长12倍”⑦。经过高速增长时期之后,日本的经济虽然起伏跌宕,但是几千年来奠定下的基础使日本至今仍然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大众媒介力量的大幅度提升,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向性,影像文化成为主流话语,大众审美趣味受制于大众文化传播的倾向性,因而这个时期的明星制也呈现出诸多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将着重对这个时期的明星制加以分析。
一
在大众媒介的影响下,娱乐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经济产业支柱和大众精神文化支柱,而维持这两种支柱的要素之一就是明星的存在。换句话说,正由于明星们的存在,娱乐文化产业才得以存续和发展,大众精神文化才得以丰富和提高。在这种语境下,明星在社会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和影响力,因而,培育明星和造就明星的机制就显得更加重要。
日本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以至于我们在提及日本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制造的电器产品,其实,在全球化的娱乐文化产业中,日本培育、造就明星的机制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这主要表现在历史悠久、机制健全、方法完善等诸多方面。
大众媒介权力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关系是一种资源,因为掌握某种关系资源而可能在一定局面中处于支配地位,拥有相当的权力,对于加入我们这个社会时日不久但颇具影响的力量——大众媒介而言,究竟它是如何调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种关系来获取自己的权力、始终是一个并不明确的问题。特别是在考虑权力的必然取向——利益时,媒介又是在如何维持着自身的生存,或者背离传播的初衷,同样是个令人注目却又含混的话题。本文利用米歇尔·福柯等人的观点,通过5个层次分析,来澄清权力的概念,揭示大众传媒权力产生的关系基础,描绘媒介权力的形态,指出媒介运用权力时的问题以及提出我们可能的对策,以期对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权力运用的合理化提供一个清晰的背景。
[关键词]大众媒介权力解释话语基础异化平衡
法国政治学家阿历克谢曾对大众媒介作过这样一番描绘:媒介就像一双充满权力的眼睛注视着我们的生活,这形象地揭示了目前的一个基本事实:即当人们日渐依赖大众传媒与其生存环境建立关系的过程的同时,权力因素正活跃于人与媒介无法回避的联系之中。究竟权力的运用对于新型传播关系中人所应有的传统利益会意味着何种的建设性或是破坏性呢?此种关注构成了讨论的缘由,也构成了任何判断最基本的价值依据。
权力的解释
鉴于权力概念在今天命题中的中心地位,首先对权力内涵作澄清也就显得尤为必要。这里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力图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阐释所得以凭借的角度。以科尔曼在其《社会基础理论》一书中构筑的“信任—权威”模式为例,传统的权力分析观通常将权力视作个人基于利益的权衡由信任(尽管在具体个体上并不总表现如此)而出让对自身一定行动的控制所形成的外部管理约束机制,群体是其所强调的惟一可能生成的环境(绝对个体常常被视为绝对自由的)。人们习惯于接受该种提法,的确,从“社会—政治—法律”的维度考虑,它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现行社会构架下政权机构、司法部门、领袖人物(直至最微观的权力环节)存在的合理性。但正如在解释“物质”概念时,仅仅描述“煤”的个性特征是不够的一样,权威图式在解析权力问题(某种程度也是核心问题)上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权威模型只是权力有限的表达形式,它对权力形成的特定场合有严格要求(它规定权力双方在某一层次的明确差异和相关),当然也就难免局部的分析方法面对权力关系领域广泛而又频繁的现象时,难以应付。暂且不论纯粹暴力形式下强制性的力量对比,因为此时已无任何信任可言;即使是在和平条件下,一经形成的权威也往往具有超越协议的独立特权,某种程度上有无转让权力的约定已不是至关重要。当权力双方的形势重新调整之后(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新情境下的权威又是如何被显示的?对此,“信任—权威”的单链图解所做的应答是不及时的,反映也是不深入的。其次,由权力的出让或是放弃而产生权威的表述,不免具有同义反复的嫌疑,因而对权力的剖析是不彻底的,况且“出让”一词太容易使人联想到实体的本质的权力物质或能量正在人们之间传递着,积累着,并借此角逐出权威,从而导致人们将兴趣集中于“何为权力”的追问上,但最终类似于“什么是人”,“什么是道德”等问题一样,权力终因“问”的困难陷入无法解答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