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03:36: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众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众化

民生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浅析

摘要: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方针,十八大上该方针得到进一步强调与支持,因此“改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走社会主义、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明确了大众化理论和民生问题的定义,并深入分析了民生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最后阐明了走以人为本的民生道路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民生问题;大众化理论;关系;以人为本;方式

一、民生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

民生问题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指公民生活当中的所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比如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问题,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基本权益上,并且包括广大公民的发展机遇[1]。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就是与公民相关的一切问题都属于民生问题,它不仅包括人民生活中基本的吃、穿、住、行,同样包含公民在生活中对子女的教育、就医保险等方面的问题;民生问题中最为重要的是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它们都是与公民基本生活相关的非常实际、非常现实的问题,它们是与公民的利益最为贴近的问题。对民生问题进行关注、重视,保障和改善公民的生存条件与环境是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坚持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中国将坚持并持续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道路;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中国将走适合中国现代国情的马克思主义道路[2]。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指利用多种表现形式,鲜明生动的语言,科学的方法来诠释和宣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达到由抽象上升到具体、从深奥难懂转化为易学易懂的效果,从而被人民群众知晓、认同和广泛传播。让广大的公民以社会实践为理论武器,逐渐改变并提升为他们的社会价值倾向和思考方式。以公民的社会实践为主题地位来大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力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落实与实施,解决群众的“国民生存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真正融入到群众的思想当中去。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与民生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解决民生问题是根本出发点

查看全文

广播电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摘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格局中发挥着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以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加强内容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的感染力;以基层为关键,以青年为重点,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牵引力。

关键词: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工作置于“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新高度,意味着广电系统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提出新要求,把握新时代满足新期待,锤炼新作风展现新作为,“增强政治担当,强化阵地意识、把关意识,建好建强阵地,守好守住阵地”。①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既是发挥广电独特的传播优势,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有效提供的主要方式,也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广播电视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充当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和教育广大民众的重要媒介。新时代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关键地位,把握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以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为阵地,改进和创新党对意识形态领导的方式和方法。

一、充分认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进程中的关键地位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以重点工程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内容生产为落脚点增强舆论引导能力,以薄弱环节为突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进程,国家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1%。②“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对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以“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为契机,通过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覆盖面广、接收便捷、渗透力强等特点,构成了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格局中,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起到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凭借现代化大众传媒发达的传播功能,对整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着文化引领与文化塑造的功能,是沟通其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领域的重要桥梁。在我国独特的社会制度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不仅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进行广泛社会动员的基本工具,也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亦是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科学路径。一方面,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搭建起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桥梁,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供的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到文化生活之中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通过广播电视的宣传逐步走向大众,同时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中的实际文化需求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逐步深入。广播电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乃至全社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文艺观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思想认识发展规律,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发挥广电特色和优势,使广播电视成为马克思主义优质传播、精准传播的有力工具。

二、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查看全文

大众化政治意识内涵分析论文

【摘要题】百花论坛

【正文】

一、大众政治意识的崛起

大众政治意识的崛起与发展,代表了当今现代化民主国家的一个方向,也是未来现代化民主法制社会的价值趋向。从政治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它追求的是公平的、大众化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决策,它看重的是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广泛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的积极作用。因此,相对于大众化的政治意识的勃兴,所谓的精英主流政治意识则只能属于过去了。所谓大众政治意识,就是一种以大众为主体对象,以公平政治参与为主要功能,并辅之以现代化传媒手段、经营和生产方式的现代文化意识。在过去传统计划体制下,普及性的大众政治意识并未与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政治意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我国主要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渐渐兴起的。

我国目前在强调法治立国后,法的权威逐渐上升,中国权威政治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集中体现就是要使法的权威上升到第一位。只有这样,中国的权威政治结构才能与现代民主制政体的权威结构相一致。可以说,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中,而大众化政治意识或公民政治社会的兴盛正是这一过程的必然环节。

二、大众化政治意识凸显的正负效应分析

查看全文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新理论的过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中国化要求大众化,但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完成大众化。中国化与大众化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提出的各项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仅关系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我们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也只有当这种科学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时,我们的宏伟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学理论的宣传普及。在革命战争年代,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普及,作为推动中国革命第一位的政治工作,并亲自深入工人、农民中进行宣传讲解。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掌握了人民群众,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和最后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同志在要求各级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反复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广大理论工作者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秀著作——《大众哲学》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大力推动科学理论的宣传普及。

当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任务就是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理论工作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致力于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可以通过国家法律和党的规定等形式确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但要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还必须转化为“大众话语”。要注意改进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化呼唤通俗化、形象化。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公益广告、宣传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具象化,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查看全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提升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不仅要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深入研究如何让大学生认同并践行马克思主义。为此,要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整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内外力量,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

提升党的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①这一新部署,要求高校不仅要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深入研究如何让大学生认同并践行马克思主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应发挥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大格局”。

一、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其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将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发挥。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原则性问题出发,服从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保持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第一,规范课程内容体系。要注重小学、中学到大学三个阶段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避免教材内容的重复。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融入教材体系和课堂教学中,突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时代性。第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和认同的重要教学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和完善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外红色教育基地、“三下乡”和红色主题文艺汇演等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感受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乐趣和意义的同时,体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进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坚定对它的信仰。同时,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运用微信和微博等微载体,积极探索网络信息技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结合方式,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微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官微”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相关人物故事,也可以结合新时代信息传播特色,通过微视频大赛等开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新形式。

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

查看全文

略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策略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新形势下,很多人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似乎主要取决于学识、才能、文凭、证书的多少,这使一些大学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专业学习上,忽视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在他们为取得各种证书而努力的同时,当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回避。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动指南。高校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广大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水平,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认识世界,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继承者和开创者,他们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调整、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动,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显著增强,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之中,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深刻而复杂,再加上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缺乏深入了解,因而在大学校园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滋长,这使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着新的挑战。同志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所以,高校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大学生进一步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

二、从调查研究入手,准确把握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的思想特点

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在高校要持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首先要了解这一工作的对象,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因此,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走出书房、走出办公室,走向实践、走向青年去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掌握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出不同对象的思想特点,从而制定出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案,满足高校不同大学生群体对象的需求,提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

查看全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路径

摘要: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新时代网络环境的主要特征。在大数据时代的网络环境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会面临复杂网络数据信息分散网民注意力、“信息茧房”狭隘化网民思维,以及“碎片化”信息传播方式割裂马克思主义传播系统性等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积极采取整合马克思主义数据资源、加强网络交流互动及培养专业人才等方式予以应对。

关键词:大数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和普及,是新时代互联网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在当今网络环境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基本运行模式及特点,分析大数据技术为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将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与大数据技术结合起来,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1.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执行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时代已经撼动了世界的方方面面,从商业科技到医疗、政府、教育、经济、人文及社会的其他各个领域”[1]。5年12月16日,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讲话中提道:“‘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大力实现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2]我国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在这种背景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必然会面临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交汇与融合,能否利用好大数据技术、树立大数据意识,将会成为在新时代网络环境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的重要课题。

查看全文

农民群体马克思大众化路径选择

摘要:在农民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促进小康社会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农民群众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所要求的。农民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表现为思想多元化、利益需求的分层化、职业实践不同。本文在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总结党在农民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再基于这个群体的特殊性的差异化视角下去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途径。

关键词:农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差异化特殊性

一、党在农民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段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灵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这段历史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土地革命、抗战胜利、新中国的成立这些大事件,它们都体现了党用马克思主义去引导、教育农民群众的经验。例如,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彭湃等人通过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农民协会、通过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方式把马克思主义贴近农民生活实际进行宣传。土地革命时期,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更加的系统化,创立师范院校、结合农民群众思想上的特殊性采取标语、口号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调动广大农民的抗战热情,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农民的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到改革开放后

查看全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根本环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民大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大众“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完整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而且还是由若干环节连接起来且不断递进上升的永无止境的过程,是结果和过程的有机统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和要求并努力加以推进,充分反映了党对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主体地位的尊重以及对实践发展规律的掌握这三大问题上的新进步。

一、首要环节:使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转化成物质力量,理论掌握群众是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条件。马克思在这里已经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首要环节。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理论掌握群众呢?马克思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具体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就是要使它能够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这就是它所要抓住的根本。因为只有从人民群众实际利益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才是人民群众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人民群众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兴趣,才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也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有大众化的必要。

本来,马克思主义就是为着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而创立的学说,就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理所当然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是全世界人民的解放理论,理论的普遍性、一般性、世界性集中呈现的是抽象性特征,它并不能具体地、直接地为某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要做到这一点,马克思主义还必须与本国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和状况结合起来,形成适合本国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实际上,这就是把本国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化,使马克思主义具体化。

但是,要使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准确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开展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使群众的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具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统一起来。唯有如此,党才能提出真正代表群众利益和要求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综上可见,把马克思主义变成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要求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之间发生直接联系,双方都发生变化。就马克思主义而言,因为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由抽象变为具体,从一般到特殊;就人民群众而言,由于其利益被马克思主义化,由冷漠变得关注,从朦胧到觉醒。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这种互动,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实践基础上,调查研究是联系两者的桥梁。

查看全文

民法大众化试析论文

[内容摘要]民法是发生于民众实践活动的需要并以大众化形态降生于世的。大众化的民法具有大众性、实践性、本土性、普及性和参与性等特点。实现民法的大众化,是民法研究、教学、传播及民事立法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民法的大众化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民法大众化与民法引导民众、“本土化”与“西方化”、逻辑性与实用性、学者的学术责任与学术自由等关系。

[关键词]民法大众化本土化西方化

一、引言

民法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有其独特的法言法语、内在逻辑,确非普通民众所能完全理解和把握。然而,民法是发生于民众实践活动的需要并以大众化形态降生于世的,它是民众之法,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植根于民众的社会生活,来源于民众的社会实践,与民众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在诸法之中,与民众利益关系最紧密者,莫过于民法。因此,民法绝对不是也不应该成为法学家、法律从业者的个人专利,而应是民众参与市民生活的行动指南和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只有实现民法的大众化,民法才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获得旺盛的生命力。离开民众的支持和参与,离开民众的社会实践,民法的研究与发展就会失去动力和活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何谓民法的大众化,如何让社会大众看得懂民法,能够从民法中直接了解自己的权利,增强其实用性,缩小与大众的距离,使民法真正走向民众,服务民众,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何谓民法的大众化

民法是以民众的社会活动为主要来源的,民法诞生于大众的需求,也应服务于大众的需求,即便是纯学术的民法研究,其眼光最终仍然应当投向大众。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化是民法的生命,是民法的起点与归宿。所谓民法的大众化,就是指中国的民法应该步入回归大众、走向大众、贴近大众、服务大众的良性发展轨道,真正使民法反映民众的利益诉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民法的大众化进程必将更加迅速地向前推进,中国民法也将在大众化的进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