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02:03: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学校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学校园

大学校园研究现状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查看全文

大学校园探究状况论文

摘要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大学校园建设实践中存在的新问题,分别考察了高等教育界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探究目前状况,提出应该打破高等教育和建筑城市规划之间的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上探究大学校园。

摘要:大学校园;建筑;城市规划;校园文化;跨学科探究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探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摘要: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探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探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探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和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查看全文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一、着力构建尊重、关心和支持师生发展成长的文化模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构建尊重、关心和支持师生发展、成长的文化模式,促进师生成就完善人性和健康人格,实现个体的顺利发展及幸福美满,进而保证校园和谐、社会和谐,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现代大学不仅是追求真理、授业解惑的地方,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是树人立人之所。大学应是“由科学而达至修养”。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重从人的需求出发,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培养”,确立人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大学师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师生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创造以人为主体的良好校园人文环境[1]。大学文化是体现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文化,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全人教育”,即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让生命个体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让教育为个体而存在。大学文化模式的重塑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为依据,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办学以教育为主体,育人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教师、关爱学生,把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动力,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

二、大力培育和弘扬以独立自由、批判创新为精髓的大学精神,打造大师级人才

不断培育、升华大学精神,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和中心任务。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是一代又一代大学人心血和汗水的文化结晶,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力量之源和精华所在。没有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了支撑和动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在继承大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大学的办学理念,形成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并信守的精神品格和理想价值,并将这种集中反映学校品质、个性的精神文化内涵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培育大学精神,要挖掘和发扬大学的优良传统,凝练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既要符合学校的组织特性和发展定位,又要体现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师生的共同愿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渊源、特点优势,提炼大学的办学理念,突出大学的办学特色,培育出全校师生广泛认同和大力传承的大学精神。弘扬大学精神,还要着力打造大师级人才。大师是大学精神的缔造者和发展者,任何一所大学的精神,主要是由这所大学的大师来代表的。有一流的大师,才会有一流的学生,才会有一流的学术成果,也才会有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建立一系列激励人才成长的制度和机制,健全一套科学的评价和管理体系,培育独立与自由、批判与创新的大学精神,为大师级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积极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建设崇尚人文、学术为先、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营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创造和谐、文明、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深厚土壤,也是大学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隐性教育功能,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而内化师生的修养、外化师生的言行。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既要重视硬环境的打造,也要注重软环境的培育,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不仅要达到校园的自然环境美,赋予自然环境以人文底蕴,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更重要的是,要达到人文环境和谐、育人环境优良、心理环境健康。要通过不断探索、积淀、完善学校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内涵,创建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教学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特色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体系,形成“文化效应场”,创设出能够使全体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物质环境、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来推动组织变革,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促进学校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2]。

查看全文

大学校园内导向识别设计思考

导向识别系统是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在铭牌行业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称谓。它适应了社会的进步和管理的需要,标志着铭牌的发展,已经从初始的依附产品、针对产品而作出的功能提示,扩展到更大的空间,在大的空间范围内,要识别定位的功能,就需要铭牌发挥导向的作用。它可以对建筑物楼宇的功能作出系统的说明,也可以对园区范围的户外作出指示性或公益性的告知。

之所以把这样的标识称之为系统,正说明它的功能与作用,已不是某一个孤立的牌子所能完成和代替的,而是以某一特定的范围,按照一定的关系所组成的整体而设定的一整套的标识内容。就目前的情况,对公众关系比较密切的导向系统,大致可分为医疗机构、办公楼宇、社区场所、商场超市、旅游景点、酒店宾馆、车站机场、教育系统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类型。

就当今社会来说,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单调忙碌的工作程序,紧张的生活节奏,正需要在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中需要一些有艺术感的清晰明了的导向识别系统,以至于使我们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自己需要的同时,能够欣赏到具有一定艺术欣赏性的符号,完善的导向系统可以使人快速、顺利的到达目的地,是人与空间之间沟通的桥梁。

从古代酒楼店铺的幌子到今天马路上建筑内的导向识别系统,伴随着文明的进步,与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最初只是象征性的,将要表达的内容用简单的图形符号、记号或文字作为主要的传递方式。时至今日,很多发达国家的公共导向识别系统在全国标准化发展的同时也在向着艺术化、个性化的风格发展。在日本,导向识别系统设计已经系统化,细分化。并将导向识别系统设计与学校的软硬件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视觉识别形象。我认为,导向识别是一面镜子,透视一种形象;导向识别是一把尺子,检验了一种管理水平,导向识别是一种文化教育,衬托出了一种姿态;导向识别是无言的风景,在视觉的沟通交流中达到彼此的愿景。

一、当前综合大学校园内导向识别系统分析

1、迷失在楼宇之间的环境,

查看全文

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研究

20世纪末,中国大学校园建设进入井喷时期,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当前转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量的提升到质的提升,从注重形态到注重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城市发展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人们也开始反思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关系,从而出现了“校城一体化”的概念。日本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从而采取高度集约的政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官产学合作”的方针①,促使其大学校园空间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尤其从近年一些新建和改扩建的校园来看,“校城一体化”已经成为普遍的趋势(图1)。其发展经验对面向未来的中国大学有一定的借鉴性。本文从大量日本大学校园案例中选取四所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地域的校园为例,总结其在校城一体化方面各自具有的特色,重点研究其校园空间与城市的关系,提出一些适应时代需求的设计思路,以期对中国未来大学走向校城一体化提供研究基础。

1校城一体化研究的背景

当前国内大学校园大多以“大院模式”为主导——面积较大,在城市空间中具有明确的边界。大学在管理、交通等方面的独立性很强,与城市的连接面相对狭窄。校园内部空间自成一体,与城市空间缺乏延续性,形成城市中的一个个相对孤立的堡垒。然而,客观而言,一方面大学需要城市的供给,另一方面大学是服务社会的重要机构,因此,无论是在人员还是物质方面,大学与城市的互动交换是大量且频繁的②。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关系,“校城一体化”的概念被反复提及。“校城一体化”来源于欧洲传统大学的布局方式,表现为大学校园在没有围墙的条件下有机分布在城镇中,其内涵强调紧凑用地布局、功能混合和可步行性。“校城一体化”意在城市土地开发统一协调、空间结构合理优化,实现校园和城市的同步均质发展,让城市空间从块状分割到有机融合③[1]。西方校城一体化思维中所体现的城市规划中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城市与学校的调适关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2日本大学校园校城一体化建设经验

2.1日本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的城市资源融合、社区协同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面临土地资源稀缺以及一系列严峻社会问题,日本提出“官产学合作”方针。日本学者也开始了对大学校园的重新思考,关注大学在城市中的文脉,通过校园来协同社区发展,产-学-政府的合作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日本的文部科学省(MEXT)2010年在《大学规划基本方针》中提出:基于大学的理念和使命,未来的教育和研究应该促进社会贡献、产学的合作。具体为体现为(1)推动官产学资源融合,形成官产学多点发力、合作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2)促进地区稳定发展,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2]。2016年MEXT进一步颁布《国立大学法人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日本的很多大学088校园无论是从政策上,还是校园空间规划上都开始向官产学资源融合靠拢。与之相对应,中国在2006年将产学研结合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大学校园的发展方向也产生了相应影响。日本大学在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的方法策略,值得中国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借鉴。本文从中选取四所各具特色的日本大学校园,分析其校园空间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关系。

查看全文

大学校园安全危机审视与思考

摘要:大学生学习和修养身心以及健全自己人格、实现人生理想阶梯的地方就是在大学。在新时代的环境下,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的安全危机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大学校园的安全危机,我们应该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对大学校园安全危机意识进行新的认识,让一些应对的措施得到有效的实行。为了确保学校大学生自身的合法权益,尤其要制定实施《校园安全法》,以此使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更好地安定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安全危机;大学校园;校园安全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在促进高校发展的同时,由于校园内外环境差别巨大,而且越来越复杂,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范围也在扩大,给学校的管理和安全工作带来了很多挑战。校园安全措施一刻都不能放松,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学校的安全,它和学生能不能安心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关系着家长能不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从更加广泛的意义来说,它确保了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一、影响大学校园安全的因素

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有很多种,只有弄清这些因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常见的因素有下面七种:(1)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台风、海啸等,这些一般具有突发性、季节性。这些事件虽然不经常发生,但也应该做好防范措施,一些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要更加注意。(2)食物中毒、传播性疫情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等。如以前发生的学校食物中毒现象以及生态环境污染这些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等。(3)社会政治类事件。像非法传教和游行活动等。(4)教学管理危机事件。像学生罢课、考试作弊等这些因为学校管理不到位导致的问题。(5)交往心理类。像人际关系、性格孤僻以及精神分裂等。因为很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够强,与他人不能很好地相处,容易因为性格孤僻导致恶性杀人事件的发生,如马加爵杀人事件等。(6)突发事件。如校园交通事故、踩踏、暴力事件以及火灾等。(7)校园信息类和网络类。如在网上传播犯罪以及不良信息等。因为现在是互联网社会,网络发展非常迅速,很多青少年接触网络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很容易因为不良信息的引诱造成思想不端,不会辨别是非,有时候还会发生犯罪的行为。

二、对大学校园安全造成威胁的特点

查看全文

任重道远—对大学校园学生讲座的调查

任重道远——对大学校园学生讲座的调查

★调查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调查背景及目的:

讲座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成功地在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大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与交流的桥梁,让我们有机会领略大师们的风采。事实上,作为高等院校学术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校园讲座历来深受大学生们欢迎。然而随着时常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文明融入大学校园,昔日象牙塔里热心于学术研究的莘莘学子渐渐转而热衷于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相反很少有人再愿意从百忙之中抽时间、持一颗虔诚之心去听一堂讲座,尤其是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讲座经常出现请人甚至求人参加的现象,冷场也已司空见惯。

讲座是大学校园里一种宝贵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

因此,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对校园讲座兴趣的丧失以及不信任危机,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活动,以通过了解大学生对校园讲座的看法、态度并征求他们对改善现状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总结出讲座“上座率”不高的原因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途径,以期使以后的讲座更有针对性、时间安排更合理、讲座更有吸引力,能有更多的同学参与。

查看全文

大学校园文化的公共艺术建设解读

摘要: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既是一种开放的物质形态,又是一种精神和态度的表达。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建设的平台、艺术与功能的结合、生态环保观念、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等方面进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要注重文化观念的传递,综合人文和科学的因素,在文化和设计形式中找到平衡,营造一个学习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公共艺术;校园文化;生态观;公共性

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是为学校师生服务的艺术设计形式,是设置在大学校园内部公共空间的艺术表达形式。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也不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方式,体现了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精神和态度[1]”。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集中体现出大学文化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大学形象的综合性展示,是大学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实体形象,更是一种校园文化、一种大学的精神和审美的思维观念。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标志,公共艺术建设的形式设置不是它表达的重点,它的价值在于所承载的学校文化、精神、底蕴及内涵。

一、公共艺术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表现平台

校园是青春成长的美好记忆、是大学生创造与智慧开启的学习阵地,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感受生活、艺术审美的重要平台。学校是学生时代密不可分的活动环境,对校园的人文景观所进行的设计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会学校的文化历史以及学生氛围,在学生校园活动中产生的公共艺术,是特殊的校园活动的物质文化形态,在教书育人的特定场所中具备深厚的学习意义和教育价值,借助公共艺术平台传递出学校特定的文化、历史及社会教育意义。如北京大学正门和北京大学校园华表(图1、图2),通过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建筑和雕塑,传达出北京大学特定的精神、文化和内涵。学校的公共艺术建设是一种承载学校精神以及文化特色的形态载体,是一种学生和学校联系的家园纽带,这个载体既是一种物质性的,也是精神性的。作为一种人文形态,它的价值意义在于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校园生态文化,以充分的包容和关照的存在状态,使学生生活和公共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建设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接收既是主动者,同时也是受动者,体现出学生和校园的协调一致性。大学校园应围绕居者和家园的概念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建筑、山水、绿化和空间表现的在场性展示出青春活动的主题,在学生与校园、人与环境的平衡和谐中致力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就是一个课堂,公共艺术建设就是特定的课程内容,讲述自然与生态的关系,营造与构筑全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在极富生机与活力中倾听年轻生命搏动。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是一种对人类自身生存价值、生命意义、进取精神加以肯定的艺术[2]”。

二、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建设要艺术与功能并重

查看全文

大学校园建筑环境文化德育功能

摘要:大学生思想品德及专业技能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培育,也与提供育人环境的校园建筑环境文化息息相关。本文从校园建筑环境文化独特的德育功能及目前建设的现状角度,提出实现校园建筑环境文化德育功能的三种途径,即精心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类建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建筑环境文化的局部微细设计;努力营造具有浓郁的人文修身氛围的建筑美学意境。

关键词:校园建筑环境文化;德育功能;人文内涵;教育运用

大学校园环境以多元的方式展示其独特的艺术性。它包含有形的建筑、景观、道路等空间环境,也蕴含着学校所拥有的历史人文、办学思想和价值取向的精神环境。建筑环境文化是校园环境文化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我们在筹划大学校园建设过程中,应思考校园建筑艺术品质该如何定位、校园文化的人文学术内涵该如何体现,从而将优美校园环境内所承载的校园精神和文化内涵有效地进行诠释。大学校园的环境文化可以通过校园内的楼宇建筑、景观设计、自然环境及其因势造物的空间感得以体现。其文化内涵涵盖了校园建设规划、校园环境设计、校园建筑实体,也包括了校园内所有假山池沼、花卉草木、亭台楼榭、长廊构架、翘角飞檐等与大自然交辉相映的人文景观等,以及依附这些人文建筑由此而滋生的情感因素,以此达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一、校园建筑环境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强调教学实用功能而轻视人文内涵建设。大学校园建筑环境文化的塑造,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载体实物形式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寓意。校园的教学楼、餐厅、体育馆、实训楼、各种专业的实训基地、实习工厂、实习车间、亭台楼阁、建筑设施等,这些载体实物都可以体现大学厚重的精神风貌、核心文化。在我们学校校园建筑物命名就赋予了其特有的精神文化内涵,如:崇贤阁、育贤阁、群贤阁、培智楼、尚智楼、凝智楼、李四光大道、杨济泰路、东坡大道等,让校园每个角落都散发出名人文化的庄严、肃穆和凝重。但很多大学往往忽视这些校园建筑环境文化,认为只要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就够了,觉得教学质量优劣才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只强调技能专业水平的提升,一味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有的学校甚至于理解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只是表现在老师“教”与学生“学”的逻辑关系上,而忽略了校园建筑环境文化对陶冶学生心智所起到的应有的作用。(二)片面解读文化内涵而忽视校园建筑环境文化的育人功效。有些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时,理解为文化是意识形态形而上的大概念,比较务虚,在大学这个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里面没有开展建筑环境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把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重点放在制度建设上,认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强化制度管理,用制度来约束个人不良行为。而不能有效利用校园建筑环境文化从精神层面感染学生,将生硬的教条主义融入环境育人的建设中来,从而导致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只能够在行为表面束缚学生遵章守规,不能让学生真正从思想意识上认识行为本身的利弊性,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存在抵触心理,甚至于阳奉阴违,以至于思想境界得不到提升,从而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三)一味效仿而缺乏校园建筑环境文化个性特色。有些大学出于功利性摹仿,迎合一些人追求时尚新奇的心理,将校园建筑环境文化庸俗化和功利化。认为效仿重点高校或者名气大的高校的校园建筑环境,社会名气也会得以提升,一味照搬照套名校的特色建筑。殊不知,高校建筑环境文化均打上了自已的文化特色烙印。谈到北大,大家马上就想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厚重文化底蕴;提到清华,大家都知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园文化特色。另外,学校在校园建筑文化方面缺乏个性,不能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的校园建筑环境作出整体规划部署,优化学校的校园建筑环境文化,使其成为学校的特色标志。那么学校发展就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动力,全校师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不能得以很好地体现。

二、校园建筑环境文化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查看全文

微信引发大学校园文化困境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普及、全球化加剧,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在对新事物接受度最高的青年群体中的影响日隆,并且这种影响力正默默改变着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发展和走向。论文梳理了微信平台的发展现状以及其风靡一时因由与根据,并详细论述了它为当前大学校园文化所带来的困境与反思。

关键词:微信平台;大学;校园文化;困境

2011年微信面世,自此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新媒体”不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名词,它从即时聊天软件出发,逐渐发展成为集通讯、支付、娱乐、生活服务等于一身的综合社交媒体,并随着智能终端的日新月异,融入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微信出现的因由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说我们完全理解了一个事物,只有在我们认为了解了该事物赖以生存的原因的时候。”因此,我们要对一样新事物追根究底的探索,便不得不问一个“为什么”。它为什么存在,存在的根据又是什么?从时代背景来看,微信等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是全球化进程日益推进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传播媒介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传播媒介在形式、内容、效率等方面都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知识发展的需求,网络新媒体作为新时代的选择应运而生,微信更是凭其多元化的功能及自由、便捷、平等互动的特性而广受青睐。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熟,以微信为代表的各类网络传媒在新旧交替的碰撞中不断完善升级,与传统媒体的优势特性相结合,日益契合当前社会需求。从大众心理需求上来说,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风靡是现代人追求自我价值的体现。信息时代的到来令社会万象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生活节奏、“不变则死”的竞争压力使人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孤独和压抑。

二.微信对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