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01:41: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学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学文化

小议文化素质与大学文化

本文作者:关蕾蔡宇青秦群工作单位:河海大学

从教育内因来检讨,当代中国教育最大问题在于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加快大学文化发展,可以促进办学条件与环境的改善,促进学校制度与规范的完备,促进思想观念和心态的更新,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成果的产生。但目前中国的大学文化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过分注重物质文化层面,轻视精神文化层面,致使学校商业气息浓厚,缺少精神支撑和理念引导;二是过分强调制度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的蕴含,致使学校管理思想基础缺失,外在规约乏力;三是过分强调学校外在的规模扩充,忽视内在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致使学校凝聚力与动力不足,发展迟缓;四是过于从众、借鉴于他校行为,缺乏学校文化的自主整合与创造,致使学校特色不突出。为此,必须推进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推进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其次,要研究、探索大学精神文化的特色;第三,要把现代精神文化渗透到制度文化和活动方式中去。一流学者特别是学术大师在大学文化发展、开创崭新学风、培育高级人才、创造一流学术、产生全新思想等方面将带来深刻影响。

1.文化素质教育是建设大学文化的前提和切入点。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在中国高等教育以专业划分的知识传授格局和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背景中提出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对从教育思想观念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从而重组、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与育人过程,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等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也是高等学校从更新的角度、更高的层面上注重自身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也是高校不断突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过程。2.文化素质教育是建设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素质教育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利用它引导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促进教研和管理的创新,并通过其辐射功能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文化素质教育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通过重构教育目标、阐释教育内容、强化师生关系以及优化校园环境,揭示与塑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素养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对人的价值、生存意义和质量的关注,要求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关心和改善,并对人类未来命运与追求进行负责的思考和探索。这正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的。3.文化素质教育与建设大学文化具有重叠性和互补性。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是梳理和树立一所大学所具有的精神和理念即大学文化的过程。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变化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素质教育与建设大学文化是同步进行,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和互补性。第一,二者对行为主体的要求一致。大学文化建设要着力提高大学的整体形象和整体素质,其中最根本、最主要的是大学人的素质,核心是教师素质和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并发挥其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实际上反映了大学教育行为主体对大学存在的价值观的一种理性的共识,达成共识的过程就是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第二,二者对环境氛围的营造一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文化素质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共同的环境需求,大学人文化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熏陶。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学校发展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情绪情感、意志及性格风貌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是学校的“意识形态”,它对于大学人具有较强的导向、规范、稳定、激励、调节、凝聚等作用。优秀的大学文化具有规范大学人的行为、凝聚大学人的精神与理想的作用,是大学人普遍认同并引以为荣的。它也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

1.顶层设计与底层突破结合是文化素质教育持久的推动力。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它反映的是大学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大学理念也是大学为自己竖起的一面旗帜,引导着大学前进的方向。目前,文化素质教育根本问题仍然是观念上的困境。只有回答清楚了大学的目的,才能从根本上明确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理念需要大学的教育活动来实践和体现,文化素质教育是实践大学理念的主要途径。实现大学理念的中介是培养方案,它直接关系到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模式选择、质量标准和培养过程设计,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课程设置。2.有意识的文化教育与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结合是大学文化内在的生命力。教育从根本上是一个人文化的过程,大学教育实质上是文化育人,是有目的的文化过程。大学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是最高层次的校园文化。从文化学角度看,大学的文化教育通过两种文化传播而实现即有意识的文化教育与无意识的文化熏陶。前者是通过文化素质教育有计划和目的的传递,后者则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人才,重视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的统一,积极倡导文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当务之急。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能够不断创造优秀文化产品、适合人才健康成长的各具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我们就必须合众之力积极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否则大学文化的建设将成为徒具其表的空中楼阁。

查看全文

大学数学文化教学研究

大学数学是由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所组成的基础学科。传统意义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是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和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普遍而言,很多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点,不知道怎么学、为什么学以及学了如何用。教师的教学方法始终以灌输式为主,缺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实践,等等。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大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数学文化对于大学数学教学来说是一种十分有效、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研究的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数学文化。认识到其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将数学文化与大学数学教学合理结合,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大学生的学术专业水平,更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通过对数学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原理的理解与认识的深化。在此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接受数学专业训练的同时,获得人文科学方面的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数学文化中的数学史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家的优秀品质,坚持真理,不畏强权,努力追求,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数学文化中蕴含的美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感受数学的简洁美、统一美,形成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审美素质。

一、数学文化教育渗透于大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跨入大学校门,不适应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这就要求高校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如果用历史回顾和名家轶事来点缀教学一定会使学生远离数学的抽象、复杂,再适时地将数学的概念与方法贯穿其中,能够将内容由抽象变具体,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使学生热爱数学,激发其学习的兴趣。2.有助于体会数学本身的美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不止一次地提出:“数学是美的。”数学的美体现在方方面面,数学中处处充满着简洁美、奇异的美、对称的美、抽象的美。比如对称美:12×12=144,21×21=441;13×13=169,31×31=961;102×102=10404,201×201=40401。再比如,0.618…它被中世纪学者、艺术家达芬奇誉为“黄金数”,他也被德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开普勒赞为几何学中的两大“瑰宝”之一(另一个为“勾股定理”)。事实上,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古雅典的巴特农神庙以及今日的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这些世人瞩目的建筑中都蕴涵着0.618…这一黄金比值(它显然展示着数学美感)。而数学中更为一般的对称,则体现在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和几何图形上。前者是运用在建筑、美术领域后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后者则为我们探求函数的性质提供了方便。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数学文化则是数学美的主要表现形式。数学是无国界的,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的公式和符号心生畏惧,但这些数学公式和符号的实质是一种数学语言的表现,如同音乐的韵律一般。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美,音乐是感性的美。在教学过程中,介绍数学中的美学,将增加数学本身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的喜欢上数学,最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3.有助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教学中充满了对公式的推理和应用,教学过程重视严密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要求给学生传授专业的数学知识,并且加以练习。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很少讲数学精神以及数学思想等一系列数学文化给学生听,甚至一些数学专业的大学生都对数学学科发展史以及一些著名数学家这一系列的数学文化内容知晓甚少。笔者认为,许多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都是通过不断进步最终形成的较为完善的体系。可很多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模式导致只是为学习而学习,却不知道这些公式的原理。故了解知识背后的数学文化,能够使学生避免成为填鸭教学的受体,真正地成为数学魅力的感受者和学习者。

二、如何将数学文化渗透于大学数学教学中

大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概念、思想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再现数学历史情景。如讲导数概念时可讲授微积分的创立过程,要用问题式、启发式和发现式等方式使学生有意识地分析数学家们原来的创造思维活动脉络,体会数学思想的整体连贯性,不能简单的回顾历史。这样才会全面深刻地理解极限概念,从而对以后用极限作为基础的微积分学、级数论等会更容易接受,大学数学也就变得具体、简单了。具体地,1.高校教师加强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如果一个大学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只侧重于理论的证明、推导,数学的概念,定理证明的过程,而不是概念的由来,也不是发现定理的过程,这对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理解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大学数学教师应该转变数学教育观念,把数学教学看成一种文化系统,利用数学文化的教育来启蒙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背后的数学文化价值。比如,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的教学,应该介绍微积分产生的发展史和思想史,而后是讲授概念、定理及相关方法,最后是介绍其具体的应用价值。2.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文化教学多媒体通常是指录像带与录像机、幻灯片与幻灯机、投影片与投影机、光盘与VCD、CAI课件与计算机,等等。“课件”是通过计算机将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制作而成的、用于课堂教学的软件。多媒体是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丰富和优化传统教学方法。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数学文化可以更好地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大学数学教学活动焕发青春、充满活力。比如,在介绍定积分概念时,我们可以溯源到牛顿的“分析学”,计算任意曲线下图形的面积。此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动态的图形分割,而后近似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利用数学软件再现此过程无疑是生动形象的,很有利于学生从直观上理解这种基于积分思想的求面积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了纯数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巨大魅力。

三、结语

查看全文

大学文化资源在中学德育中的运用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没有成功的德育,便没有成功的教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知识能力,更是学习怎么做人。中学生思想正处于多变不稳定状态,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如果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将对其未来成长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一时期,中学生又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此时的德育,也就显得有难度和格外重要。我们知道,高中生首要目标就是上一所心仪的大学,实现其人生的价值,他们对大学充满期待和向往。所以,依托大学文化资源,引导中学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提高鉴别力和鉴赏力,提高德育素养,是实现中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目前中学德育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青少年逐渐形成了许多崭新而进步的道德观念,如开放意识、效益意识、法制意识、时间意识、卫生意识……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这个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急于追求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过早地加入了竞争的潮流。家庭教育在这个大环境下发生倾斜,家长们过分地重视孩子们智力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他们心灵的健康,望子成龙心切。中学教育因此逐渐偏离了素质教育的主线。面对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期许和评价,追求升学率,学校逐渐走上了应试教育的道路,学校以分数至上为教学目标,上级主管部门也以此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另外,社会价值观念的一些消极、模糊和混乱,给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社会不正之风,不可避免地腐蚀了青少年思想的健康,必然导致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的下滑和无所适从。目前,中学生中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正确与错误并存,是非界限不清,思想倾向不鲜明的大有人在。思想品德教育是隐形的,在短期内很难看到效果,不可能通过几次谈话、交流、几次主题班会等来完成的。再加上缺乏专业的德育教师,教育方法陈旧单调,形式化明显,难以与学生深度沟通与交流,以管代导,造成了学生对德教的不以为然,甚至是反感,这一切都造成了当前中学德育的缺失和存在的种种问题。

二、大学文化资源的德育价值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积淀、自身的成长和多重时代的外部环境交替、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知识内涵、知识权威、社会影响力等。它包含以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主要内容,形成了以校园精神、校园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精神文化就成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它蕴涵在大学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之中。大学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融的场所,它深含着深刻的求真、求善、求美、宽容、民主、社会责任、学习批判等人类最能体现人性的精神要素。这种校园内特定的风气和氛围,是最具有渗透力的一种德育因素。它体现在学风、教风和校风中,凝练在校训、校歌、校徽、校牌、校服、校史等之内。这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因素。它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学子,追求精神境界的道德崇高。纵观世界名校的校训,无一不是体现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如: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耶鲁大学的“真理、光明”、哈佛大学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普林斯顿大学的“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哥伦比亚大学的“从你的智慧之光我们看到光明”、加州理工校训“真理使人自由”等都充分积淀了这些名校的文化传统与精神特质,经过几年的学习、熏陶,大学的精神就会浸润到他们的言行中,深入他们的头脑和心灵,直至影响他们的一生。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养成是无声的、渐近的,更是长远的。而大学文化更要通过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构筑群体认同的意识体系,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格调高雅的各种活动,逐步形成弥漫于整个校园并体现学校风范的、蓬勃的、进步的、健康的、文明的精神氛围,以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校园文化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

作者:傅江 单位:南京市第九中学

查看全文

大学文化学校德育论文

一、学校德的道德教育

(一)德育课程,要让学生深入探究道德教育的实际意义

在学校里开展德育课程是很必要的,在入学之初,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馆,道德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观念形成的动向。这样做并不是要对学生进行洗脑,让他们有相同的观点,而是要引导学生走向道德的正规。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课程上要有鲜明对比的案例,让学生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对结果进行引导式的分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并且有各式各样的思维展现在当下,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扮演一个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领的领路人。

(二)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德育趣味活动

在学校组织德育教育主题活动,例如对于被人遗失的一块钱和一百元钱的态度;对于窃取他人科研成果,商业信息等事件的态度等等。这些活动可以以辩论会的形式出现,可以以小型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出现,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其目的都是在于要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实时掌握,并且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适时纠正。在这里就简单的举个实际例子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深化研究:学校可以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由一家公司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做出一个可以实行的方案,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人员配备,写出执行方案。如果有两份一样的方案出现,那么就要求学生说明自己的方案设想思路,和方案定稿的背景。如果有一方出现说不出思路,或者对方案没有更好的设想,那么就可以判定这一方是属于抄袭或者说是窃取。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是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对其采取处罚措施。要让学生在大学文化的视域中,找到对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向社会,关注道德

查看全文

大学文化培养的两个重要维度

2010年新年伊始,詹姆斯?卡梅隆———这位因执导《泰坦尼克号》而至今仍保持着18亿美元全球票房纪录的电影奇人,让中国观众欣赏到了他用14年时间磨砺出来的3D电影《阿凡达》。这股在欧美电影市场掀起观赏狂澜、半个月就在美国本土和海外市场卷得10亿美元收入的文化旋风,以其用高科技特效打造出的超乎想象的外星动物、美轮美奂的外星植物和“世外桃源”般的外星生态系统,让众多人在目睹之时惊叹不已,感受颇深。

正当人们对《阿凡达》所制造的科幻场景和特技效果赞叹不已之时,詹姆斯?卡梅隆的一段话却从另一个角度道出了今天大众传播时代电影文化传播的价值:“科幻电影是个好东西,你要是直接评论伊拉克战争或是美国在中东的帝国主义,在这个国家你会惹恼很多人。但你在科幻电影中用隐喻的方法说这个事,人们被故事带了进去,直到看完了才意识到他们站在了伊拉克一边。”这不仅再次印证了深植于所有美国娱乐大片中通过潜移默化所试图传递的各种各样思想的力量,也让我们领略了在热闹喧嚣的文化娱乐表象背后,西方文化又一次成功的“软实力”展示。同时,它再度清晰地表明:文化不仅是今天的经济,更是明天的政治。文化不但会有形地推动思想意识的传播,而且会无形地实现价值观念的传递。你消费了别人的信仰,却有可能失去自己的星空……这些都从另一个维度提示我们,以文化人所拥有的胜于无形的潜在力量。

所以,大学文化要真实地实现以文化人的目标,绝非设计一个文化建设的层级架构、营造几许文化节庆的热闹景观就可同日而语。直面文化多元伴生的文化消费,“文”入所目,提升大学文化“文”的感受性;关切学生群体内在的情感追求,“化”动所心,增强大学文化“化”的感染力,进而实现学生群体对大学文化从情感体系到价值体系的思想升华,应是大学文化以文化人的两个重要维度。

一、触目动心,提升大学文化的感受性

大学文化,与以制度文化见长、以形象识别为重、以物化产品的作为终端产出的企业组织文化相比,作为一种特殊组织文化,本是对大学中人们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抽象概括。其自身一以贯之的崇尚学术、严谨求实的文化性;追求理想、终极关怀的教育性;坚持真理、探索未来的时代性;反思批判、博雅御俗的导向性,更是大学文化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显著特征。但不容乐观的是,大学文化的这种“文”气,在而今这个浮华躁动的社会中,正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伴随网络文化的日新月异而呈现的多元文化形态下的千人万面。在今日社会文化变迁的情境中,由粉丝族现象、“无厘头”现象、“围观”现象等构成的社会行为文化,既能使草根百姓一夜间成为坊间英雄,也会使急功近利、寻求捷径、贪恋浮华拥有市场,更使得真实的精神与伟大的伦理屡遭嘲弄和“恶搞”;以各种虚拟幻境和戏说史实等编排的网络游戏文化,让流行文化接受者在虚拟的世界中放大强悍,无所不能,也让沉迷者在现实中我行我素、肆意随性;用“流行语”、各种版本的“模仿体”等支撑的大众短信文化,在调试人们心情、增进人际交往的同时,同样令传统的主流语境边缘化,或是沦为被调侃和戏谑的对象。这些文化形态之所以在受众中产生趋之若鹜的同质性,主要在于受众接受和参与过程中所体验到的鲜活的感受性。尽管它和大学文化的本质与品位格格不入,但却在学生群体中因为对个体感受性的充分满足而不缺追随的受众。

查看全文

大学文化下思政教育变革

一、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文化育人是通过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面交替互动、彼此渗透、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来实现的,其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导向功能、传承创新功能、激励凝聚功能、约束调适功能、熏陶感染功能等五个方面。大学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契合,决定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方向保证,大学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两者在育人功能、具体内容等方面的契合使彼此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互相渗透、双向互动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方向保证,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发挥意识形态作用的重要方式。在我国,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作为大学文化核心的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等,本身就是一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大学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根植于社会,容易受到社会大文化的冲击而呈现多样化趋势。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国内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大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自身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大学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大学文化的内容和功能上看,大学文化系统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优秀的大学精神文化能够引导师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心灵,磨炼坚强意志和塑造人格,自觉抵制低级、腐朽的文化,这些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相吻合。大学制度文化提供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每个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都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内化为师生员工的心理共识和自觉行为,从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制度保证。大学环境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大学校园中富有人文底蕴和学术内涵的山水园林、各具特色的校舍建筑,都以潜在的方式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不可替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学行为文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渗透到大学师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当中,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大学文化育人的作用机理上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并重是其重要特点,而大学文化建设在强化隐性教育方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

二、大学文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1.尊重学生的文化主体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大学生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迫切要求与同为大学文化主体的教师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尊重和包容的关系。因此,无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出发,还是从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需求出发,思想政治教育都应当以人为本。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一是要树立“学生主体”文化理念,即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而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在各种文化活动中以有利于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既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又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二是树立“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的文化理念,即以实现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和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满足个性需求和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价值。三是不断提高文化自觉,自觉地从大学文化建设的维度审视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在大学文化意义上的理解,进而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认知、培养文化情感、增强文化反思力和选择能力。

2.把握大学文化育人的系统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必须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通过对文化育人系统内各要素的强化、渗透、互补、重组,以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好地实现其育人功能,应当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建立起齐抓共管、资源共享、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整合机制。齐抓共管指高校党委、行政要充分认识到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团结协作、职责明确,系统制定以大学文化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措施,动员全校乃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育人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社会育人的工作局面;资源共享指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的理念一致、有机融合,充分运用大学文化的精神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以及功能优势来强化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以思想政治教育反作用于大学文化建设,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管理科学指紧密结合大学的实际,建立健全以文化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约束机制、预警机制、评估机制、反馈机制等,并通过组织关系、利益关系以及情感、文化的力量,对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进行调控,最终达到各子系统功能的耦合;保障有力指通过建章立制、加大投入、强化队伍、优化环境、学科支撑等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文化条件、制度保障、物质保障、人才保障、环境保障和学科保障。只有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的整合机制,把一切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全校、全社会的“大协作”,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最大化。

3.发挥大学文化隐性教育优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大学文化育人既要通过显性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来实现,又要通过大学的校风、学风、教风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和环境等隐性方式和途径来实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浸润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隐性教育强调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强调受教育者在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和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以其潜隐性、渗透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在增强自我教育意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隐性教育优势,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资源,以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注重把学校的历史、传统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学校的独特气质和魅力,自觉地融入到学校文化之中;要注重寓教于“境”,充分发挥环境文化的特殊育人功能,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楼一宇都会说话,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阵地;要注重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专业课、基础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及时有效地把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教师人格感召作用,教育广大教师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召学生。通过充分发挥大学文化隐性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融入在受教育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载体中,使科学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真正为大学生接受。

查看全文

大学文化素质研究型体系构建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1.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导向

包括研究型大学在内中国高等教育机构都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导向,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必须始终坚持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指导,并把这一导向贯穿于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总体构思、课程设置和内容规定上,使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形成有效的合力,共同致力于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迫切需要的优秀人才。

2.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质量观

根据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质量观,培养既具有高度的科学精神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在研究型大学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其目的不在于传播和灌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大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并以此为依据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学生质量的主要标准。

3.树立明确和独立的课程观

查看全文

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因素论文

摘要: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学者有关文化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剖析目前论文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改进文化教学的对策,从宏观上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文化意识文化教学

一、引言

近20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界已普遍意识到语言的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言教学必须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已逐渐成为共识。2004年初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后文简称《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的目标突出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把语言的社会文化性因素纳入对学生的语言基础和技能的培养内容之中。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文化与文化教学

文化是一个涵义极广的概念。泰勒(Tylor)在《原始文化》中最早对“文化”加以界定:“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其它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其历史经验中创造的观念和物质的总和”。涵盖如此之广的文化这一概念通常被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文化,它是经过人的主观意志加工改造过的。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政治及经济制度、法律、文艺作品、人际关系、习惯行为等。第三个层次是心理层次,或称观念文化,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感情和民族心理等”(胡文仲、高一虹,1997:2-3)。

查看全文

新媒体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研究

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守护、传承、创新人类文化精华,是大学发展的灵魂,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不断进步,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方式。新形势下,要把握新媒体的特征与内涵,全面透彻地理解新媒体,依托和运用新媒体,使大学的文化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1新媒体的内涵和特点

1.1新媒体的内涵。新媒体(NewMedia),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它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1]。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曾表明,新媒体是相对的概念,其中新与旧相对而言;其次,新媒体有时间的概念,在特指的时期有特定的新媒体形态;第三,新媒体有发展的概念,它不会固定在某个媒体形态上,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指在互联网和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的媒介总和[2]。随着新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学者们也分别从内涵、外延、特征等多个维度来进行探索研究并最终形成了两点共识:第一,新媒体是相对的、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的内涵会进一步完善,但从人类传播史来看,其属于时代范畴,特指“今日之新”。另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本质差异并非在于时间上出现的先后,而在于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差异。传统媒体重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四大传播形式,表现形式比较单一。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其衍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媒体具有了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尤其是近几年来,微博、微信广泛得到使用,移动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形式利用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共享性强的特点,用户群体越来越庞大,内容资源不断丰富,逐渐成为广大高校师生交流、学习、娱乐以及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1.2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的特征是交互性强、共享性强、即时性强和开放性强[3]。全面深入了解和把握新媒体的特征,将会为大学精神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动力,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途径。首先,新媒体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其具有强大的交互性。传统媒体的传播主体基本都是一元的,即传统的传播模式形态是“点对面”;而对于新媒体技术来说其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是双向和快捷,通过网状的形态来实现交流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其次,新媒体具备极强的共享性,能够让数字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进行交流,对称交换各种信息,让信息交流在任何人之间都可以完成。第三,新媒体具有超强的即时性,这是新媒体最受欢迎、最便捷的特征。第四,由于新媒体利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等最新的科学技术,从而使新媒体成为开放性的多元网络交流体系。

2新媒体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新机遇

2.1交互性有助于提升大学文化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新媒体时代,信息以网状模式进行多对多的、实时的传播,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输者、者和接收者。伴随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以及电视网的三网融合,通过QQ、飞信、微信、微博、手机报以及手机APP等方式,高校师生不但可以得到专属的文化信息,还能用多种新媒体工具参与到大学文化的传播乃至建设中,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大学文化建设者要革新思路、开阔视野,通过新媒体平台,利用双向、互动、即时交流的方式让广大师生参与到大学文化建设中来,加快大学文化的传播,要把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搜索,把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创新,大学文化建设的感染力和推动力由此得以提升。2.2高开放性有助于提升大学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化。新媒体超越了传统媒体在速度和时空的限制,使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变为主动地位,信息即时的同时,在内容与方式上表现出了高开放性。伴随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学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以及社交网络、触摸媒体等新兴媒体的逐步发展,使得传统的大学文化传播方式黯然失色。新媒体拉近了大学文化和高校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不断完善升华。2.3共享性有助于提升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渗透力和凝聚力。受时间、空间及载体的限制,传统媒体信息的共享难度较大。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限,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被大幅度提高。大学以学生这个主体的成长需求为主要使命,学生的知识、理想、目标的共识达成程度体现了大学的凝聚力与生命活力。新媒体的共享性能极大推进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更好地传承大学文化。2.4即时性助推了大学文化创新传承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即时性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提供了方便,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几乎达到同步传输的效果,极大改善了传统媒体传播的延时性。此外,通过移动终端,新媒体的便捷性的优势也展现出来,这些特性对大学生来说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又为新媒体的快速普及提供了条件。

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文化建设路径选择

查看全文

大学文化下的师德师风的展望

优秀的师德,是大学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大学发展的前提。一个时代的师德,从本质上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而大学作为学术的高地,引领着时代的精神方向,师德的精神内涵代表的就是大学的精神追求,大学的文化本质。”其次,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职业前提。教师面对的对象是人,是社会未来的公民。学校作为家庭向社会过渡的重要桥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甚至是决定着未来公民的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智力素质。因此,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对教师的选拔,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并把它提高到和学术能力同样的高度来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就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我国的教师法明确把教师提高民族素质的要求提高到了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度来看待,这也显示出了要提高民族素质,要在教书的同时育好人,离开了这点,教师就不成为教师。司马光也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群体,就必须把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育人从教的首要任务。

1大学文化视野中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建国之后我国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书爱人、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等师德师风的精神内核受到了广大学人和社会的一致认可。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市场原则、经济原则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规则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市场经济的规则要求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给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师德师风的精神内核究竟应该如何和这些原则相接轨、相适应,就成为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就无法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师德师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师德师风的区别和联系,就无法用正确的理论观点来看待和批判师德师风建设的不良倾向。其次,随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作为社会的一种职业也逐渐纳入到了公务员岗位系列。但是,由于我们长期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教师职业和教师岗位要求,面对作为社会职业和公务员系列的教师岗位,我们在职业素质、职业要求、从业资质等方面仍然有大量的工作亟待完善。在这种新旧交替的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然面临一个旧理念重新调整、新理念需要完善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成为制约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障碍。

2大学文化视野中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坚持的几种理念

要推进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大理论研究和创新的力度,从历史传承、时展、岗位要求等各个方面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新理论,才能为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才能化解和厘清当前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倾向。

2.1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以坚持爱人精神为价值理念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本质起源于人类自身对生命和价值的一种认同和关爱,正是以这种精神为追求,人类才把教育作为延续人类生命和价值的手段。教师作为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其所从事的一切工作也必须以爱为核心,把这种爱的精神和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时至今日,教育的方式、功能和价值等虽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其以关爱为本质和价值仍然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纵观中西方大学的发展历史,以爱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大学始终强调教育中爱的精神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从原始社会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到后来以仁爱为中心的儒学教育直到现在的社会主义教育,都强调教育要以爱的精神为其教育核心。而西方近现代大学的出现与基督教文化信仰密切相关,其大学文化中渗透着浓郁的基督教神爱精神。因此,我们说爱的精神是大学中的核心精神,是指导大学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更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要求。在现阶段就必须坚持以爱人精神为导向,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