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00:44: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学生就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查看全文

大学生就业现实困境与就业选择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保障,保证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而大学生就业却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生缺乏就业观念、部分高校忽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城镇企业招聘呈高学历趋势等问题,使得大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企业管理者以及校领导等相关人员应该意识到大学生充分就业对社会、企业以及高校的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本身以及城镇企业三方应该进行同步改革,具体改革内容是高校开展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而大学生本身应该善于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认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完善自己的就业理念,与此同时,城镇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招聘标准,如此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实困境;对策

一、城镇化进程中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一)理论意义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保证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城镇企业建设发展的基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个人家庭、企业发展以及国家建设等多方面,国家之所以会在教育事业中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是因为高校是为国家、城镇企业等各个行业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就是在营造和谐社会。高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使得学生体现出自身应有的价值。应届大学生充分就业,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以及大学生的自身成长都起到积极作用[1]。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城镇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一切都说明大学生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现实意义

查看全文

平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摘要: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越发引起社会的关注,如何搭建全方位、立体化、宽领域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是社会和各高校所共同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学校、政府等多渠道探索大学生就业平台完善机制,提出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学校和政府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上学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高校毕业生的增多,也让毕业生的就业成了严峻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这是每个学校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学校是否可以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这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择。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大力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成为了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搭建全方位的就业平台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学校也应该实施积极和完善的就业指导,提供更优质的就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实现就业。

一、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

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是高校所提供的就业平台。高校要不断深化与重点用人单位的人才合作项目,优化就业创业市场的布局。

(一)搭建供需交流平台每个高校都应该发自身的领导作用,应多举办一些高校之间的交流会,或者将企业请到学校进行招聘等等。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全面的支持与帮助,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提升,培养其自身的优势,将其发扬,为促进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与机会提供大力支持,根据学生自身想要从事的工作,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

查看全文

辅导员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

摘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主抓手。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如何构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体系及新时代辅导员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创业

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目前已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学生及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影响高校的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体系。作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主抓手的辅导员,应明确职责、把握方法、讲究策略,为大学生充分就业创业发挥积极作用。

1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机构不健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程度低。调查发现,我国很多高校缺乏规范、清晰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成立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创新创业学院等机构,行政色彩过浓,人员配备相对不足,往往只停留在较低级层面,仅限于就业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此外不能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创业指导的合力。大部分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由基层辅导员兼任,很少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创业者担任教师或者聘请校外职业经理人,且多数未经系统化的专门培训也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不具备就业创业导师资格。1.2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低。一些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成效不佳,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的竞争力不强。究其深层原因,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理念未能与时俱进,尤其是在教育、管理及服务工作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发展意愿和需求,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理念与“以人为本”相背离,导致工作思路与学生实际需要相脱离,教育过程未能因材施教,与学生需要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很多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而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引导较为忽视,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尤其缺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入。很多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对专业发展和职业需求认识始终不清晰,就业期望过高,就业心态功利性和短视,向往到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创业,求职时毁约随意,缺乏诚信,不愿安下心来从基层干起。还有部分学生求职主动性不够,求职态度消极,盲目考研甚至考研二战。1.3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缺乏全程化规划,个体针对性指导缺失。当前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缺乏整体规划,一般是从学生大三或者大四的时开始实施,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训练、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入学到毕业整个教育环节,就业创业指导更像是“临阵磨枪”式的就业技能培训,成效不显著。此外就业创业指导普遍重视集中教育辅导,集中教育有利于对学生就业政策、求职基本常识的普及,但忽略了学生个体和特殊群体,使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个案咨询等个性化辅导缺失,不能做到精准针对性服务。1.4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绩效考核机制欠缺,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当前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大多缺乏绩效考核的机制。虽然工作中辅导员是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体系中的主要成员,但大部分学校还未制定科学的监督考核办法,明确将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纳入其职责要求,从而导致辅导员从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尽管各高校已搭建了相当数量的就业创业指导平台,但很多平台服务的群体有局限性,开放性不高。甚至校内不同学院学生所享有的平台服务都有限制。此外,很多创新创业平台的理论指导功能大于实践培训功能,具有实践意义的平台建设落后于就业创业指导的实际需要。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大学生创业科技园、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新创业社团等平台建设滞后。

2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体系

查看全文

大学生就业创业推进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常委,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07年四川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行动工作推进会,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定位、明确工作措施、全面推进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行动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省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登菊常委在百忙中亲自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前期工作作简要回顾,并就下一阶段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积极行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初见成效

自今年3月以来,由团省委牵头,联合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开展的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行动,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主线,以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以创造就业岗位、服务大学生就业为目标,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建立了“一个网站”。积极筹建了“四川大学生就业创业网”,在网页上开辟了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创业指导、项目信息等栏目,特别注重把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大学毕业生求职愿望进行了全方位对接;依托青年企业家协会收集企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用工信息,建立了用工信息库;动员高校收集全省大学毕业生信息及相关资料,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岗位信息库,开辟了企业联系大学毕业生的新渠道。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四川大学生就业创业网”和各市(州)、高校网站为支撑的信息服务体系。

(二)设立了“一项基金”。通过多方整合社会资源,设立了“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出台了《基金管理办法》,严格规范了基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团省委按照项目化运作的思路,面向社会公开筹资130余万元,其中直接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扶持28万余元。各市(州)、高校也纷纷设立相应的专项基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资金扶持。

查看全文

大学生就业中产业构造的影响

1西安市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的产业组成、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为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起着基础性作用,要想保持经济能够持续、协调以及快速的发展,必须保证产业结构趋于合理。西安市产业结构呈现如下特点:第一产业(农业)的专门化程度一直较低,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但同时就业人员收入增长较为缓慢,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第一产业就业压力较大。以新型工业以及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的主导性地位正在日渐削弱。第二产业大多处于上游初级加工、组装生产环节,自主研发能力较差,缺乏技术优势,企业难以获得高附加值和利润。第三产业的专门化程度一直比较高,这说明以现代服务业以及文化旅游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是西安市主导性产业以及专门化生产部门,这些都与西安的历史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通过比较三大产业的就业情况我们发现,从事第一产业的即从业的集中程度较低,而从事第三产业以及第二产业的集中度较高。第一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聚集着大量劳动力资源,但大量大学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致使大学毕业生在第一产业就业率很低。随着第二产业的深化改革,先进的技术设备取代大批劳动者,目前第二产业吸纳了部分有技术的大学毕业生,但吸纳能力有限。第三产业相对来说就业吸纳能力较强,但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有些新兴的第三产业刚刚起步,这些都对第三产业吸纳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有一定的限制。总体来说,西安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不匹配。

2西安市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2.1第一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调整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必须充分保护以及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此,国家加强了政策扶持力度,深化农村改革以及稳定农村的基本政策,切实减轻了很多农民的负担,从而达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目标。随着第一产业内部农业技术结构的升级,在实施新技术的基础上,农业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随着农业技术结构的升级,不断的带动了农业相关技术人员需求的增长,如农林、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以及畜牧兽医等专业,对于这些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呈现了稳步上升的趋势。同时,国家出台各种最近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在就业压力日趋加大的现实下,有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基层工作,成为“村官”。在这两方面的结合下,第一产业呈现出就业需求增加的特征,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基层农村服务的应用型人才需求会有相应增长。但是由于西安市本身的地理位置和农业发展现状的影响,周边县镇第一产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虽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并不大。

2.2第二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查看全文

服务业与大学生就业探讨

摘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大学生就业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二者相互依存。在实际运用中,二者相互契合,且对彼此具有重要作用与影响,需运用协同理念共同推进发展。促进二者协同推进的主要路径包括:政策扶持,国际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不断建立和健全市场机制,增强社会对劳动力的容纳量;高等院校不断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供高水平人才;大学生自身需要掌握必要的技能和能力,增强就业的适应性。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大学生;就业;协同推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这表明,大学生就业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已上升至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高度。当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以下简写为KIBS)的发展现状正体现着我国未来产业升级的趋势和方向,同时大学生就业难也是当下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协同角度来看,二者不可孤立来看,一方面要产业升级,尤其是KIBS的发展确实有利于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另一方面,要适时调整和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在广大学生群体中推广“大学生不仅是岗位占有者,更是岗位的创造者”的新思潮,尤其在KIBS领域里,大学生有着更广阔的创新领域和发展空间。因此,课题组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抓手。

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大学生就业互动密切,不可孤立视之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目前三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导向标,是我国当前较为重视的经济问题,而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又是我国当前极为重视的社会焦点。二者不仅在理论上有着较高契合度,而且实践中互补性极强,协同发展有着牢固的根基。(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大学生就业的契合度高。通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大学生就业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二者有着极高的契合度。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其他一般制造业不同,不可编码量产;同时也不同于其他一般服务业,它具有高知识度、高技术度、高互动度、高创新度的特点。[1]而作为社会高素质人才的代表,当代大学生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也有着鲜明特征,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定位和期望明确,敢于接受挑战;有主见,更具有创新精神;信息化程度高,易于接受新兴事物。[2](p73-76)二者契合度较高。从课题组调查数据来看,90后大学生更有主见,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规划,对自己的发展有要求,“有业不就”的比例明显攀升。而类似手机游戏体验师、软件开发工程师这种要求创新能力比较强的职位,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90后大学毕业生的青睐。(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大学生就业的互补性强。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明确调整方向、升级方式和结构比例等。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导向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不能操之过急。而更富有创新性、挑战性、知识结构合理的新一代大学毕业生作为主要生力军参与其中,必将为其蓬勃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影响着千千万万青年人及其家庭,已成为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这种就业压力的来源也是方方面面,固然与大学生自身有关,但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机会有限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得从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做起,争取创造出更多优质的、能吸引大学生兴趣的就业岗位。(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大学生就业的协同根基深。大学生就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生主要负责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反过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也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为了能更好地改善和优化高校中不够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需要依靠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来解决当前严峻的就业问题。因此,任何一方的发展都不能偏废,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协同发展,才能使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大学生就业的各自功能定位

查看全文

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提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生源大学生的数量持续增多。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教育制度、高等学校教育机制、家庭背景和学生个人等多层因素的影响,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状况不容乐观,提升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有着极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现状,然后阐述就业与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尝试探索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农村生源大学生主要指的是来自农村(一般以户口为准)的入学学生。索文斌等提出,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学习基础、心理特征、高校入学机会等方面相比城市生源大学生有较大的差异,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高校层面需要给予农村生源大学生更多的鼓励,加强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的就业潜能,加强创业锻炼等。林晓兰等提出,高校扩招使得农村生源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生源大学生职业认知低,就业能力有待提升。尚大军提出,在“双创”教育背景下,需要针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提高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王茂州提出,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提升对于整个国家的创新性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应加强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有的文献研究主要是关于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或创业能力方面的,本文主要研究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提升路径。

1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现状

1.1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近5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次,2015年达到749万人次,2016年达到765万人次,2017年达到795万人次,2018年达到820万,具体见图1。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长,但是人才培养质量并没有提高,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查看全文

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研究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转型的意义及具体体现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每一年毕业的高校生数量也在猛增。而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中的相关岗位却没有明显增多,这样就让我国部分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困难。在毕业生数量逐年上涨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逐渐出现,同时其数量也在逐年上升。这些严峻的形势要求大学生必须进行就业创业能力转型,只有这样才能够符合用人企业和单位对人才的需要,进而在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且发挥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扩大招生人数及用人企业和毕业生之间构成的双向选择,这些都让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被迫性地出现结构及因素上的转型。具体的体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就业能力从一次性就业能力转成终身就业的长久性职业发展能力,这样的转型具有一定的过程性和可持续性。其二,从单一的专业能力转成复杂多样的综合性适应能力,这种转型成为当前社会的基本职业技能,并且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具备一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其三,经由国家政府定向的培养发展,以及将统一分配工作能力转为自我要求高且更具个性化的工作能力。最为明显的体现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因为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都包分配,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出现就取消了这一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就业困难而开辟出的创业热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条更具挑战与有效的途径。创业时代的发展让全民都加入创新创业中,进而让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也开始不断转型,从经营与决策能力转型为更加复杂的管理、沟通、创新及营销能力。大学生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够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对创业者的要求。

二、基于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转型的大学课程开发原则

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转型需要有学校的辅助,因此,学校应该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实践教学,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在校园学习与生活中具备更多的能力。大学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场所,其需要针对性地开发大学课程,以此来让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在对相关课程进行开发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进而让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实现有效转型。(一)本土性原则。大学课程开发要具备一定的本土性原则,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确定好本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符合自己学校的学风及办学定位,这是影响课程开发目标制定与教学过程的主导性因素。其二,要结合学习、教学、科研等优势开发相关的课程,依靠学校的研究成果与特色对课程进行调整与开发,有效使用校本资源。其三,要服务与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并且围绕本地区的人文特色和地域优势开发相关课程,让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在转型时能够达到地方经济建设的相关要求[1]。(二)系统性原则。在对大学课程进行开发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就业创业能力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内容进行学习,把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当作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用系统、科学的手段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进而加快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转型。所以,学校在开发相关的课程时,不能仅限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及创业教育等相关类型的课程,而是需要开发更加多样化的课程,进而构成一种更加有效的课程合力系统。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三)全人性原则。基于全人性原则的课程开发通常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不但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提高全体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整体需要,同时还需要面向个体学生,要针对个体学生开设特殊课程。其二,注重人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以学生一2017年10月生的发展与成长为大学课程开发的主旨;同时也需要综合人短期的发展方向,以此满足学生在求职与就业时的需要。其三,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要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要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够有助于学生发展自身的风格与个性特征,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有效发挥学生的特长,从而有效促进社会的多样化发展。

三、基于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转型的大学课程开发方式

大学课程开发不但要确保学生了解相关的理论与知识,以此构成有效的知识结构与框架,同时还要与社会要求相结合,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新变化。除此之外,还需要满足学生在提高就业能力上的要求,也需要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创业认知、思维及能力。(一)开发通识性课程,让学生更具兼容性。为了能够适应专业化及专门化的职业发展与人才需要,大学开设的专业课程要更加专业化、多样化及专门化。这样虽然能够进一步加深大学学科与专业的深入程度,但是也让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出现了泾渭点,甚至有冲突出现。两种领域的学科在理念与观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的环境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更加狭隘,并且获取的知识也会逐渐碎片化。而在社会的发展中,这种独断性的认知是不可能出现的,这两个学科领域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进行课程开发的时候,教师需要消除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的隔阂,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两个学科相互交流与沟通,让人文学科具备科学精髓,也让自然学科具有人文韵味。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在具备专业能力时,还能够兼备更多的知识与特质,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个体学生在大学的通识性课程学习中能够接受更加全面的复合教育,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兼容性的能力,比如,很多学校的公选课中,包含了西方文学鉴赏、外语学习、哲学、通信技术等相关课程[2]。这些都是为了学生能够通过公共课学习更多和自己专业没有太大关系的知识,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二)开发实践性课程,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实践性课程的开发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专业对应的行业及职业。经过相关的调查表明,学生的工作实习时间越长,就越能够了解到企业最重视的个人素质,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就业能力有一定的认知,从而形成一定的目标与方向,并为之不断努力。学生经过实践性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加深入与全面地掌握自己所学专业与相关职业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减少这种差异,积极思考课本上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能够怎样和工作、生活相联系。所以,在开发与制定实践性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亲身体验、角色扮演或者是真实性的创业活动等相关方式,增强学生对相关职业的认知,并且在真实性的创业环境中积累经验。比如,在金融专业课程开发与设置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银行的柜员、客户,进行交流,或者是分析一份财产报告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又或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成本的创业等[3],因为当前网络技术发达,所以,电子商务让学生具有更多可以实践的机会,如通过开淘宝店或者是微商等方式,增强自己的市场营销能力与管理能力。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本专业的内涵,提前了解自己进入社会之后即将进入的行业,使其做好充足的准备面对以后的人生,并且做好职业规划。(三)开发艺术性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若要追溯艺术类课程的本质,其应该属于通识性课程的范围。但是,因为其在一些综合性大学中很容易被忽视,所以,本文就将其在课程开发研究中单独提出来阐述。大学中的艺术性课程和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不同,其不再是教育学生怎样去跳舞、怎样去绘画或者是怎样唱歌,也不是单纯地让学生看画展、话剧及听音乐会。其更加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美进行感知与追求,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不但要让学生将美与艺术作为提升自己内在的工具,同时也要将其外化为职业与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让生活和工作能够更加精致。所以,大学艺术课程的开发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良性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生活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电影影视、著名画作等相关的赏析,学会品味艺术,进而让自己能够在艺术的载体上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例如,文学鉴赏课是大学中比较常见的一门公共课程,学生通过对经典文学的赏析,能够在其中感知语言的魅力,也能够在课程教学中感受另一段人生,让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待自己。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拓展了自己的创新思维,而这种思维在工作与创业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艺术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出健全且和谐的情感,从而促使学生拥有更高的情商,在具体的工作中知道要怎样和同事、领导相处,同时还能够采取有效手段实施管理[4]。

查看全文

大学生就业中介发展创新思考

一、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发展的制度驱动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参与主体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政府不再是大学生就业的唯一包办主体,高校、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用人单位等相关主体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以彰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高校等日益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主体,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生存和发展,要从技术进步和环境变革中获益,必须改变传统的用工方式和管理方式,在挑选、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高校面对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以及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必须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就业能力。可见,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大学生就业问题也由此成为需要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解决的系统工程。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实践表明,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产生受到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社会相关主体参与大学生就业的利益诉求,也有高等教育以及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但从根本上来说,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是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而出现的,或者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和促进大学生就业而产生的。尤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毕业生就业数量逐年攀升,但与此同时因受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影响,社会就业岗位需求则呈现出持续低迷状态。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开始逐步摆脱无所不包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开始重视市场机制在大学生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大发展。当然,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属于整体劳动力市场的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与其它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相比,两者之间具有运行机制的相似性和职能、属性的共通性。同时,由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及其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可分割的联系,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本质上也属于教育中介组织。从现实生存状态而言,一方面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承担了从政府分离出来的大学生就业管理的部分职能,并享有业务运作上的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还处于“磨合”之中,甚至还与政府保持着浓厚的行政隶属关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具有传统意义上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属性。从起源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前身是劳动服务公司或人才交流机构。据统计,截止到2004年10月,全国共有4600多家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1]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以及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建立,这些社会人才中介机构也开始承担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部分职能,与此同时,专门的大学生就业中介服务组织也相继成立。目前,可以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包括以下三类:一是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二是各省教育部门、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三是职业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经营性机构。[2]由于大学生就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特殊重要性,我国政府一直很重视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规范发展及其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独特作用。2002年,教育部还专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形成新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建设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或服务中心已经成为不同类型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重要主体,以及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促进中心。

二、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持续发展的制度约束

相对于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而言,我国专门的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发展较晚,但劳动力市场及其中介组织的发展实践为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先行的制度环境。在认识上,鉴于以往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中具有较强的行政权力导向,有人建议建立开放的大学生就业体系,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大力扶持各种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维护大学生就业权益;[3]针对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缺乏保障和服务功能不完善的弊端,有学者主张采用政府购买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大学生就业服务机制。[4]在实践层面,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有些地方政府开始简政放权,把原属于政府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与政府职能分开,建立相对独立的运作机制;一些地方政府逐步加强了对社会化中介组织对大学就业服务的监督和管理,着力规范大学生就业服务行为;一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尝试建立全程式、个性化、多样性的就业服务模式。实际上,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政策,可发现我国已经具备了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运行的法律基础。当然,在建构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职能和运行机制时,还应充分考虑大学生就业及其就业市场的特殊性。但在实践中,由于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的“惯性”制约,以及大学生就业市场发育不成熟等方面的原因,以及政府监管经验不足,我国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还不远是一种制度化的设置,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一些制度性的约束。

1.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与政府、高校之间定位模糊,职权不清

如前所述,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兼具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和教育中介组织的双重特性,因此,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建构和发展,既要遵循劳动力市场管理的基本规律,又要关照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殊要求。在政府“简政放权”、引入市场机制和实施“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政策以后,如何协调和落实不同大学生就业服务和保障主体之间的责权关系,一直是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实践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政府转变大学生就业管理职能的同时,往往缺乏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缓冲和配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从政府分离出去的公共就业和大学生人才服务机构仍然迷恋于计划体制下大学生就业管理的行政角色,习惯于对就业市场发号施令,而对如何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服务需求、提高服务满意度等并不关注,更缺乏开拓就业服务项目的内在动力。[5]其二,虽然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或服务中心,但这些中心普遍倾向于将自身角色定位于学生就业管理机构,服务意识淡漠,服务范围狭窄;尤其是在政府所谓就业政绩的驱动下,一些高校为保全自身所谓“面子”和“声誉”,甚至成为大学生就业率数据虚高的制造者。其三,社会经营性就业中介组织提供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模式滞后,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缺乏对社会性中介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质量监督、政策规范,缺乏统一的服务质量管理标准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而导致社会大学生就业市场鱼龙混杂、可信度较低;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经营性中介组织提供的大学生就业服务职能狭窄,仅仅局限于信息提供、失业登记等服务项目,有待建立包括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就业实习、法律咨询等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