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才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8 00:02: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学人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学人才

大学人才培养合适制度探析论文

摘要:大学人才培养如何才能适应社会需求,这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理论界对此也有许多观点和意见,但问题一直没能有效解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需求的“度”很难把握,人才培养周期很难缩短。为此,要整合政府、高校、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预见性、应急性和调节性三大适应体制,以推动大学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制度设计

为社会培养人才,这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也是各国重视发展高等教育的根本动因。大学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需求,这不仅会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大学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例如,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但后来逐渐被德、美、日等国超越,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其教育方面的失误有关。英国是世界上大学产生最早的国家之一,12,13世纪就建立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但一直到19世纪,英格兰再无新的大学出现,在苏格兰也只建立了很少几所大学,而且大学教育固守古典人文学科的传统并深受宗教势力的影响,与社会现实需求脱节,以至于科技人才十分h乏,最终导致英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在德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就曾出现多所大学(如18世纪的科隆大学、特里尔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等)因其教学内容得不到社会认同并导致招生不足而关闭口。由此而论,适应、满足社会需求应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应成为贯穿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基本理念。

一、难“度”与难“途”

然而,有关争议并没有间断。大学人才培养是否应当适应社会需求?应完全适应,或是只需要部分适应?应适应社会的长远需求,或是应适应社会的当前需求?怎样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如何判断大学人才培养是否已适应社会需求?人们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存在不同的看法。

对这些争议进行分析,可发现各方观点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人们的分歧和迷惘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需求有不同理解,对大学适应社会需求的“度”很难把握;二是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人们显然还没有找到克服这些原因的途径。

查看全文

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提要]本研究探讨科教融合视角下专业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措施,从而建立健全专业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表明:现行专业财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严重的“科研漂移”和“教学漂移”现象,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忽略科研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在科教融合视角下进行专业财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满足学生获取动态性专业知识的需求,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帮助教师同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生产力。可采取的改革措施包括:借鉴研究技能发展框架,实时评价学生的研究技能发展状况;建立面向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激励制度”;引导差异化学生群体与教师进行多样化科研合作。

关键词:科教融合;专业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蓬勃开展,学科评估中科研权重的不断增大,以及新时期科研人才的大力引进,近年来专业财经大学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然而,受传统观念束缚,专业财经大学的主要职能被定位为“传道授业”,即面向职场培养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导致与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相比,专业财经大学存在更为显著的科教分离现象,出现了科研与教学“两层皮”的问题。但是,首先,专业财经大学并非职业培训机构;其次,专才教育也不应忽略创新性。正如2019年10月《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所强调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要突出创新性”,具体措施包括“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可见科教融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事实上,相比综合型、研究型大学,财经大学的本科生在财经领域更具“专业性”优势,这对于他们在本领域科研方面的“深度”发展提供了便利,并在一定程度上与研究型、综合型大学中科研实践的“广度”、“高度”、“力度”发展形成互补。鉴于此,本研究立足专业财经大学,探讨科教融合视角下该类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措施,从而建立健全专业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现行专业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出现严重的“科研漂移”和“教学漂移”现象。高校是科研与教学的共同载体,将科研与教学一方边缘化甚至剥离,或者将二者割裂将会造成“科研漂移”和“教学漂移”的现象,即科研与教学分别囿于各自不同的场所,最终导致高校异化为低级的职业培训机构,纯粹的科研机构或二者的简单拼盘。事实上,周光礼等(2018)认为科研与教学应当是“松散耦合”关系,区别于“非耦合”和“紧密耦合”关系,“松散耦合”是指保持科研、教学各自的特殊性的同时趋向共同目标。事实上,科研为教学注入了灵魂和新鲜血液,脱离了科研的教学将成为“无本之木”,丧失了思辨性、前沿性和创新性。而教学则为科研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脱离了教学的科研将是高校职能的异化,丧失了传承性、反馈性和共益性。此外,在科研活动中,“闭门造车”往往很难“出门合辙”。而将科研与教学结合,建构“科教共同体”,还可以借助广大学生的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地对科研命题、假设等进行反思体悟式的修正。(二)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忽略科研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现阶段,本科生科研参与活动的“阵地”依然集中于研究型、综合型和理工类大学,专业财经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对于其所扮演的“双重角色”都普遍缺乏认同。具体而言,由于应用型高校的初始定位问题,很多年龄偏长同时职称和学历偏低的教师只认同其教学角色,而对于学者或研究者的身份并不认同;学生只认同其应用型人才的角色,对科研型、复合型人才也缺乏认同。同时,由于“重研轻教”的顶层设计和激励制度,以及近年来对科研人才的大力引进,很多年龄偏低同时学历较高的新引进人才,以及年龄偏长同时职称和学历偏高的学术骨干会更多地认同其学者或研究者的角色。此类教师即便口头上承认其“双重角色”,也会由于时间、资源、精力等稀缺而在实际工作中偏向科研工作,忽略教学工作。以上问题不仅进一步加深了科教脱节,使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分离,甚至导致了科教冲突出现,使科研型和教学型教师之间难以相互理解,矛盾加深。

查看全文

大学人才工程建设论文

一、现代大学实施人才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有关高等学校、现代大学人才工程战略的内容,主要是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的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创新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长江学者奖励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为高校集聚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可以看出,现代大学的人才工程建设在高校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贯彻落实好纲要的精神与要求,是建设现代大学、提高高校创新力与竞争力的必然之路。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等学校进入质量提升的时期,人才就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促进高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调整时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高校的发展,就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特别是高校学生素质,在继续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可以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现代大学人才工程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是我们进行高校人才建设、人才培养与管理所必须遵循的指南。人才资源是高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拥有人才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体现着高校的实力和办学水平。一流大学的发展史充分表明,人才是办学最重要的资源,是一流大学地位赖以建立、保持、巩固的根基。包含《“十二五”规划》、《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三个规划在内的制定与实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加快人才工程的实施,提高高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现实的紧迫性;人才工程是高等学校诸多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人才的引进、吸收与培养对于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发展,提升高校的竞争力与创新力意义重大。

二、现代大学人才工程建设的科学内涵

现代大学的人才建设工程就是通过各类人才实现高等学校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各项战略。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将学校真正变成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地;二是通过管理创新,挖掘人才潜力,激发人才活力,让人才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让人才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具体包括了高校人才价值的实现、人才结构的调整、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人才成长环境的优化等方面。对于高校人才工程建设科学内涵的精确把握,必须注意一些基本概念以及该工程具体方面的理解。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界定,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该纲要在第五部分专设“重大人才工程”,分别从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等十二个方面对现代大学的人才工程建设作出明确要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与管理予以了明确规定。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行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要加强人才工作基础性建设,具体而言就是深入开展人才理论研究,积极探索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加强人才学科和研究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统计和定期制度。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人才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才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注重高校人才的法治化、制度化管理。坚持用法制保障人才,推进人才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涵盖国家人才安全保障、人才权益保护、人才市场管理和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各个环节的人才法律法规。在高校要全面推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和合同管理制度;建立高校关键岗位和国家重大项目负责人全球招聘制度。就高校人才工程建设中的激励保障制度而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逐步建立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监管有力的工资制度。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高校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完善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国家、高校和单位相结合的人才保障体系。建立完善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建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同时调整规范各类人才奖项设置。《纲要》还规定要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建立符合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同特点的职业发展途径,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在创新实践中成就事业并享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对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全面推行职员制度。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扩大科研机构用人自主权和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健全科研机构内部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各项制度。建立以学术和创新绩效为主导的资源配置和学术发展模式。改进科技评价和奖励方式,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克服考核过于频繁、过度量化的倾向。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投入力度,建立以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综合评价制度。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对高水平创新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健全科研院所分配激励机制,注重向科研关键岗位和优秀拔尖人才倾斜。改善青年科技人才的生活条件,有条件的城市可在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优先解决住房问题。

三、高校现有人才工程建设评析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人才强校”战略一经提出,就迅速在高等学校间达成广泛共识,诸多高校将其作为办学指导思想或者治校理念。但是冷静分析可以看到,作为一种由国家主导、自上而下开展的行动,高等学校的人才建设从理念的确立到战略的现实推行,面临着诸多困境,部分高校将人才工程的建设理解为是从重视人才、关注人才转向对人才的引进、培养与使用,而在我国现有的体制框架之内,绝不仅限于一种单纯政策的支持,更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探索与创新的过程。笔者认为在我国高校现有的人才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下面一些问题。首先是高校对人才的认识存在误区。诸多高校普遍将“关爱人才、珍惜人才、善待人才”作为普遍遵循的价值追求,但是对于“什么是人才”的理解还存有误区,而正是这一误区导致了高校人才工程建设中问题的出现。受国家“人才工程”战略的影响,高校的管理者往往将“人才”界定为是那些“高精尖”的学术带头人或者学科领军人物。高校的人才工程建设常常被片面地理解为围绕这些人才的“挖人”“、引人”,而对学校系统的人力资源缺少科学的规划、设计、调配,对整体的人才队伍缺少深刻的认知、建设与发展。诚然,这些领军人物当然的属于高校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学术活动对于一所高校的发展、对于高校核心竞争力、创新力的提升作用巨大,但是更应该看到高校的实力增长是以学科、是以团队为基础,这种注重个体、忽略团队,注重人力、忽略文化的行为使人才优势不能形成持续向心的合力,导致在高校缺少营造与培育一个整体向上的、有利于调动全部人力资源的环境和氛围,有限的“人才”支持不能达到“强校”的目标。其次是高校在引进培养人才及使用人才之间存在矛盾。高校的人才资源是一个不断积淀、充实、调配、革新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固有的制度、文化以及新的目标、策略也在不断冲击与交融,形成一个需要不断变革与创新的制度环境,这对人才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遵从“效率优先”的原则下,人才引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是高等学校激活人力资源最有效的策略,但是从高校长远发展来看,只有在整体人才资源的规模与结构都得以优化配置时,才可产生集聚的人才效应。学术领军人才也只有组建团队、形成梯队才能发挥“尖峰”群领“高原”的作用,因此,高校对于“用好现有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把握,实际上与“引进急需人才”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在这方面,每个学校不同的历史、文化与现状,对于如何做强人才增量与激活人才存量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很多高校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难,集中表现在对人才队伍的建设规划、学术评价、管理导向、绩效考核以及激励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是高校在人才使用及保障制度上存在缺陷。《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特别是“以用为本”直指高校人才工作中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保证人才建设工程顺利实施,众多高校千方百计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占有和争夺成了高校一种普遍的行为,甚至在高校之间形成了一种恶性的竞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社会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导向下,高校拥有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以及“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几乎成为绝大多数高校评价体系或各种排行榜的首要指标,高校的人才建设工作在很多地方成为了高校发展及晋升的政绩工程,这样就导致了很多问题。但更严重的地方则是一些高校缺乏对高层次人才使用的制度与土壤,不是以人才的贡献度而是以行政职级为依据进行考察和度量;没有切实从制度与物质层面保障好、服务好高校人才,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使得引进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同时不能对现在人力进行激励与调动,这样就失去了“人才强校”的根本意义。

查看全文

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特点论文

摘要:本文从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入手,提出了高校中主机人才培养的经纬式架构设计,并以四川大学为例,具体介绍了人才培养中多个环节的探索与实践成效。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主机;创新;实践

1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特点

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比较齐全的传统型大学,办学特点是多学科性、科学研究性和基础性,其历史任务是: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人才众多、学术氛围浓厚的优势,积极参与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原创性成果,追求科学发现,推动科学发展。要鼓励组织专家教授致力于重要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具有长远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奠定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地位[1]。

基于这些特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应以“一优势、两建设、三课堂、四合作、五参与”为主线开展工作,即: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积极进行“学生社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动“专业合作、院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为学生创造“参与科研、参与竞赛、参与社团、参与社会、参与评价”的条件,在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

2主机人才培养背景介绍

查看全文

沈阳师范大学人才培养问题及建议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集齐“物联网”“云计算”摘要:本文通过访谈法和文献法对沈阳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进行合理性评估,发现以下问题:1.学术论文写作实践类课程开设不够。学科理论课与学科实践脱节,缺少衔接。心理学课程比较少。补修课安排不便。教学论课程少。给出如下建议:1.整合教育科研方法类课程;2.完善补修课程的安排;3.增设学科相关心理学课程;4.优化教学论系列课程;5.调整外语课课时。关键词: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结构;高等教育课程是实现目标的载体之一,研究生人才培养通过教师与学生实施一系列科学设计的课程的互动过程来达成。笔者结合自身经历,聚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阅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相关文献,发现众多学者认为目前存在“课程体系要素‘本科化’色彩较浓”“课程设置要求‘统一化’倾向突出”等问题。对沈阳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合理性进行评估,希望能够检测课程体系结构的问题,完善课程体系结构,更科学地培养课教人才。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评价对象与内容。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沈阳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课程体系。2.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课程体系的结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如表1。(二)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搜集和阅读相关的文本资料,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对比,初步对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做出判断。为后续进行的实践合理性访谈打下基础。2.访谈法。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课程实施后学习者的体验,发现其中的问题,采用不同视角对课程体系进行评价。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1.结构。结构指:指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结关系的总和。“结构”一词源于拉丁文structura,原意为“构成”“建造”。《逻辑学大辞典》中将“结构”的定义为:指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标志着系统的组织化、有序性的程度。系统的有序性越高,结构越严密。2.课程体系。陕西师范大学郝文武教授认为:“课程体系是由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紧密联系的多门课程组成的知识体系,教育学课程体系是由教育学基础课、专业课等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紧密联系的多门课程组成的知识体系。”罗尧成将课程体系界定为:“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课程体系中的构成要素,要素间的组织、排列形式以及各要素间的配比关系”。并且他总结出了课程体系的三大构成要素:目标要素、内容要素和过程要素。各位学者对于课程体系的界定的共性是:基本上涵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进程三个方面。《新华汉语词典》将体系定义为:若干事物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课程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就是课程本身是带有目标的,课程蕴含着对学习者的期待。课程内容是课程最显著的外在表现,是实现目标的进一步发展。课程过程则是教授者、学习者与课程内容三方互动的过程。这三方面是有时间性和统一性的,课程体系必然蕴含以上三方面内容。本文所用的“课程体系”为研究生课程体系,使用武汉大学姚金雨的概念:即研究生课程体系指高校或科研机构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按照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的顺序来排列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托与操作化方案。研究生课程体系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及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3.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在课程体系结构的定义问题上,龚怡祖认为:所谓课程体系结构,是指课程资源根据一定的教学制度并按照教学系统性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整体逻辑关系和意义关系。《研究生词典》中将课程体系结构定义为:研究生课程中各类课程的比例与构成。众多学者将课程体系结构界定为课程排列组合的顺序与意义关系。本文所要研究的为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即狭义的课程设置。笔者认为: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是依据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的内容、组合方式、逻辑顺序与配比进行的规定。(二)相关文献综述。通过检索与阅读文献,发现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问题研究和策略研究方面,对于基本理论的研究、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培养模式的研究比较多,聚焦课程设置的研究比较少;国内研究比较多,国际间对比研究比较少;对研究生整体的研究比较多,针对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少。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国内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学校特色与专业特色不够;(2)缺少层级性,与本科区分度不高;(3)上下衔接不良;(4)实践类课程比重不足。2.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问题与策略研究一些学者总结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李江林认为“课程分类带具有随意性,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不同模块课程比例失衡,影响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单科性课程设置多,综合性课程偏少;课程设置缺乏学科交叉课程”等问题。一些学者并针对性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种种问题提出了一些策略。蔡联华认为,要“打破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性,确立各具特色的研究教育培养目标”。

三、课程体系结构问题与讨论

查看全文

从学生权利解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生权利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受离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完全按政府的指令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由国家统招统分。在传统高等教育中,学生是知识的获取者,教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为获取知识来到学校,学生几乎无发言权,没有什么权利可言。在培养模式上,高校只注重“继承式”教育,学生把教师讲授的知识全面弄佳背熟就是“好学生”,忽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忽视学生创新索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进行单一僵化的培养模式,难以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也未能体现学校专业、学科的多样性与特色化以及杜会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呼唤直视学生权利,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对以创新为首要特征的知识经济的挑战,其弊端更为凸现,具有依附性人格的人才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今天,大学已经普遍实行收费制度,高校仍然对交费上学的学生实行“家长式”的作派,专业的选择、课程的设置、乃至宿舍的安排等都由学校统一“裁定”。高校仍以“学生的教育管理者”自居,如此无视学生权利,僵化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恰恰与时代的发展趋势相背,将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尤其是中国加人WTO以后,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高等教育市场上的生源、资源等的竞争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受高等教育的人呈上升趋势。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大学生不包分配,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所有学生将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就业竞争,学生就业压力巨大。高校如果不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不重视学生权利和改革人才培养及办学模式,其自身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强势地位,有的甚至面临关门的危险。

三、保障学生权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学生权利的内涵。高等学校通过教育收费构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契约关系,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有权利平等参与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决策。因此,可以将“学生权利”定位于高校权利结构中内生性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具体内容包括:(1)选择权。即学生有权自主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自由选择选修课程;选择授课教师及学习棋式;选择自己的学业进程等。(2)知情权。学生有权了解学校的教学计划、各项规章制度、教师资历、教育培养经费的使用情况及其他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情况。(3)参与权。学生可派代表参与校务管理及教学、培养计划等的制定。(4)监督、评价权。学生有权监督学校的政策、制度实施情况及教师的学术行为和学校领导及其他管理人员的行政行为;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衡及教师的授课水平进行评价监督。(5)申诉权。学生对学校的处理如果不满意可以申诉。

查看全文

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介绍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中,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要求,制定设计学大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设计学大类专业特色教学进程计划,培养具备设计学专业创作、教学和研究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掌握设计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具备较强的设计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大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所承担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对于设计学大类专业教育的核心则是培养创新型的设计人才。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艺术院系对于人才的培养应定位于全方面复合型设计人才的塑造。地方性综合性大学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比,有着一定的综合学科优势和学术积淀,可以将不同种的学科专业进行交叉型教学,做到相互的融合和渗透,并将其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贯穿与整个设计教学过程之中,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个“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创新精神突出”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从而满足于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

1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综合性大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类大学主要由地方管理,生源大部分来自于本省,并且有着较为全面的学科门类。这样的地方性综合大学的基本特征是多功能、多学科性。学校所具有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则是服务于地方,能够积极的促进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设计学大类专业包括有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注重的是设计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该专业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注重于实践操作、成果展示和善于总结经验的综合性能力。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重点应处理好高水准设计人才与地方服务的关系,立足于服务本地经济、科技和文化产业的推进,并融入地方特色和个性化的发展需求。面对社会对于设计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元化的特征,地方高校应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复合型、创新型设计人才。那么对于这类学生的培养则主要体现在独特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地方需求想结合的设计实践环节之中。

2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点

查看全文

引进海外优秀留学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高等学校,有关科研机构,有关留学人员创业园,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加快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引进力度,促进我国技术创新和学科发展,建设适应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现就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国内用人单位(下称“国内用人单位”)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工作提出以下若干意见。

一、“海外优秀留学人才”的界定

“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着眼于吸引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

第二层次:着眼于吸引一大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促进技术创新和学科发展。

查看全文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摘要]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课时有限,医学生缺乏足够的医学人文教学,而大学英语改革正朝着与学科知识相联系的趋势发展,能否将医学人文教育渗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医学院校教学改革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基于内容的语言教学优势、医学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以及师资优势3个方面论证了这种课程整合的可行性,并以课程案例来讨论这种教学如何对人文精神、思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医学人文;大学英语改革;专门用途英语;国际化

人才医学的发展渗透着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医学不仅是医疗科学,更与道德、心理、伦理、社会息息相关。患者不仅需要医师精湛的业务技术,更需要及时的人文关怀,因此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医学专业课程课时紧密,医学人文课程往往被边缘化,医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医学人文教育。与此同时,在大学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转变的大趋势下,各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更应该体现专业特征。能否将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是本研究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1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不足

医学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职业,医学服务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而不是病理研究中的“躯体”。20世纪美国著名医学人文学者佩里格里诺曾经指出,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最科学的人文[1]。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医乃仁术”,“仁”即理想人性,孔子认为,仁者人也,人者仁也,两者互训互通,故“仁”术即为“人”术。医学生应该加强对人类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理解,深化伦理和道德的内涵,体现人文慈悲与人文思考。然而我们看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学教学似乎只聚焦在医学技术的传播,课程被过分专业化,缺乏对未来医师人文素养和人格力量的培养,这也是造成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医学课程设置中只有一门涉及医学人文的必修课《医学伦理学》,只占2个学分,一个学期完成授课。医学史、医学社会等课程大多为选修,且是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兴趣开设的。这和西方医学教学形成较大差距。比如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教育贯穿前2年半的课程,以后还有各种必修课如:医学人权和医师、生物科学技术的社会学研究、健康和疾病的伦理根源、医学实践中困境的伦理、医学社会史等,另外还开设各类医学人文相关的选修课[2]。医学生缺乏对医学人文的思考,将会对日后行医埋下危险伏笔,比如在面临医学伦理选择时立场不清,法律保护意识不强,医患关系不和谐等。然而,在我国现行医学课程设置比较稳定的大形势下,大刀阔斧地增加医学人文课程也是不现实的做法,那么把医学人文教育渗透到其他课程或者和其他课程进行整合,成为当下操作性比较强的一种解决手段。

2大学英语向ESP方向发展的趋势

查看全文

北美中国留学人员人才交流大会成果丰硕的报告

杭州市组成代表团,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跃敏同志带队,赴北美参加第六届北美中国留学人员人才交流大会招聘海外人才。这是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在当前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条件下,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外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参与国际人才市场竞争的一次有益尝试。招聘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工作简况

这次参加第六届北美中国留学人员人才交流大会,全国共有上海、天津、河南、浙江和杭州5个代表团。杭州市代表团先后参加了7场主要活动。其中1场是大会开幕式,6场是人才招聘会。这7场主要活动分别是:

10月26日晚上,在旧金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行了首场人才招聘会。我市的摊位人气很旺,来咨询报名的人数很多,带去的300多份宣传资料被一抢而空。

10月28日晚上,在华盛顿希尔顿宾馆举行了第六届北美中国留学人员人才交流大会开幕式。美国劳工部副部长莫天成先生、中国驻美大使馆总领事邱学军先生、中央组织部人才局副局长刘忠群先生、各留学生社团组织的负责人,以及留学人员代表、各招聘团成员共3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莫天成、邱学军等在会上致词。北美中国学人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大会组委会主席尤伟顺先生在开幕式的大会上对杭州这次招聘活动进行精心、周到、务实的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0月29日,第六届北美中国留学人员人才交流大会在华盛顿主会场举行人才招聘和项目洽谈会。在上午的会上,中国欧美同学商会会长王辉耀先生在他的主题演讲中对我市探索、创新、务实,尤其是推出国家公务员职位的做法交口称赞,多次向与会的留学人员推介杭州。我市于部长在大会上所作的“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作创业环境”多媒体演讲,紧贴实际、生动活泼、文图并茂、入脑入耳,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会后,开展了人才招聘和项目洽谈会活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