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7 23:54: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学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学职能与大学体育教育研究
大学职能如何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找到合适位置,做到与大学体育的相互融合,已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这些问题始终是我们要认真思索探讨的地方。
1大学职能的发展与形成
从大学的发展历史上来看,其功能转变主要实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在18世纪进行的工业大革命,这一革命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是近代人类走向新文明开端;第二阶段是随着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科技文明发展开启了萌芽,人类进入19世纪又相继在空气动力学、电磁学、原子化学等多领域研究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等应用研发技术为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由此看出,在人类社会发生改变的背景下,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后,大学职能也随之变化,大致可分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大学学科未进行仔细划分,而一些专业性强的学科也才成雏形。因此,在工业革命前,大学教授功能理念是以文化知识的传承为主要办学目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大学学习科目也随之发生变化,专业性强的学科逐步形成体系,科目选取设计更加规范[1]。
2现代大学的构成部分
现代大学的构成部分,通俗来讲就是两点,即硬件和软件。其中硬件是指大学具备的功能与职能。软件是指大学所富含的精神层面。针对这一课题,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是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大学能够提供知识的系统性、完备性和前沿性,这是我们通常讲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二是大学精神,即校园文化如何;三是校友资源,以已经离开校园的校友作为一种文化价值、一种教育意义、一种促使在校师生奋进的力量。对于大学教育服务产品价值来讲,假如以上三点可以成立,那么,后面两点就可以归到大学精神的范围[2]。所以由以上三点要素我们知道,现代大学的职能是由社会的发展情况而决定的。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基本构件,二者又共同构成了现代大学的制度与体制。我们需要从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理解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从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的综合来理解现代大学的制度与体制。这不仅是理解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的基本思路,也是一种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3]。
3现代大学职能与大学体育相互交融
大学公共美术教育研究
摘要:教育改革政策实施以来,国家以鼓励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项学科的教育为目标,启动我国大学生教育的新里程。大学公共美术教育既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程,更是培养大学生美术艺术修养、了解丰富精彩的美术文化和美术知识、提高审美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公共美术教育的意义并指出大学公共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突破“小众”惠及大学生的公共美术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最后对实现大学公共美术教育突破“小众”惠及全体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突破“小众”;惠及全体;大学教育;公共美术
在我国的教学教育过程中,一直都存在着艺术教育功利化、小众化的问题,在非专业的美术教育学习过程中,美术老师存在的价值几乎只是监督和要求学生自己画画,完成学校所提出的基本课堂要求。美术被当作一种“特长”来发展,而没有被当作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来发展。这种“小众化”的现象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公平性和规范性。要让大学生公共美术教育突破“小众化”发展,惠及全体学生,就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的教育本质,将大学生美术教育的地位建立起来,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发挥大学公共美术教育的作用,从而拓展艺术教育新模式的发展。
一、大学公共美术教育概述
(一)大学公共美术教育的意义。大学公共美术教育作为面向高校中以非艺术专业的全体大学生为对象开展的课程教育,在教育的内容、目的和形式上都与专业教育有所不同。首先从内容上来说,公共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面广泛而不深刻;从目的上来说,公共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专业美术教育则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从形式上来说,大学公共美术教育是以非美术专业的学生为主要对象展开的普通美术课程教育。大学生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开展,是提高大学生美术艺术素养、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在对大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项目和小活动,借助美术教育的手段提升大学生的技能,塑造大学生的情感,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1]例如,组织一些小组与小组、小班与小班之间的绘画比赛,分享自己对美术作品看法的演讲比赛,甚至举行一些业余的书画作品展览,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实操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积极思考的能力。由此看来,重视和发展大学生公共美术课,能够在培养学生审美修养和艺术修养的同时全面培养其实践、参与、组织策划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营造一个健康活泼的校园环境氛围,全面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二)大学公共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大学公共美术教育长期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不仅教学过程枯燥单调,教学模式也呈现强制统一的现象。从外向结构来看,我国的大学公共美术教育教学中,“小众化”艺术发展思想受限严重,教学模式陈旧,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根本。[2]传统艺术教育观念认为,艺术的学习和发展是少数人的事情,只有专业化的美术教育才值得老师认真去教、学生认真去学,既可以说是这种受到本身限制的想法再将美术教育推向“小众化”,也可以说是专业化的美术教育导致大学生公共美术的发展道路十分狭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难以激起大学生在业余研究美术文化的兴趣,在当代多元化发展的教育需求下,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营造出的只会是一个沉闷无趣的课堂,这种方式远远偏离了寓教于乐、兴趣教学的思想轨道。从内部组织来看,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影响,大学公共美术课授课的老师缺乏创造性,教学手段也十分单一。传统的公共美术教育大抵不过老师照本宣科地将书本中的内容过一遍,需要学生动手的时候就按照课本上的要求描绘简单的图画,教师失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学生也难以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美术艺术的真谛。另一方面学校对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不重视,会导致老师的教学思想松懈,学校可用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也十分有限。相对于一些公共美术教学意识先进的学校,学校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了解层面进行充分的扩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美术文化供学生欣赏和体会。有的老师也会适当开展一些户外写真、采风活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机会走出学堂,走进社会和自然,感受美术的多重魅力。有的大学可以自发性地组织一些画展、绘画比赛或是美术馆一日游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其实践和参与的机会。但从我国大学生美术公共教育的大多数情况来看,意识先进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数量渐少甚微,传统的教学观念、缺乏创造力的教育传播者、单一的教学模式、“小众化”思想的限制、简单匮乏的教学方式等缺陷,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学生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突破“小众“惠及全体的大学公共美术教育
大学通识教育的思考
目前,应中山大学甘阳教授邀请,我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七届全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上做了一个主题报告。结合最近对国内部分一流大学校长以及学院院长的访谈和自身经历,我谈一些关于大学通识教育的思考。
通识教育的定位
1.不是所有学校都适合开展通识教育
就访问的情况来看,国内一流大学普遍强调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厚基础”。例如,清华大学原来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的专业人才培养”。现在《清华大学章程》里提得更加宽泛:“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又如,复旦大学在提出“坚持通识教育的培养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养的人才”的培养定位以后,全校开展通识教育,连专业课程都按照通识理念去设计。再如,南京大学在实行“三三制”改革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重大调整。过去,南京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各个专业的专门人才,后来把这个目标改为培养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通过实施大类培养,让学生的眼光更宽,将来能够参与世界性的竞争,通识教育的课程就是围绕这一目标而设计的。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由其大学的定位决定的。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就认为,通识教育可能不一定适合所有大学,而可能更加适合某些一流大学。因为大多数高校主要是培养学生毕业后的生存发展能力的,而一流高校承担的是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领袖型人才的任务,对于这样的人才,首先要使他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就不要用统一的专业教育的思想来衡量。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在学院开设通识课,他认为,通识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的补充,还是“三位一体”的,包括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人类核心知识获取。我理解的通识教育指的是现在国内这些综合型大学的做法。对国内这些一流大学而言,人才培养定位的眼光要更加长远。例如,我在访问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和时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陈十一时,专门问了一个问题:如何认识21世纪工程教育的定位?张杰的回答是:“把工科教育变成工程科学教育。”陈十一的回答是:“不仅是培养工程师,而且要更加关注工程科学家的培养。”他们的回答异曲同工,都提出他们这一类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定位不能仅仅满足于工程师教育。又如,大连理工大学明确提出“精英教育”的培养定位。时任副校长李志义说,“在大众化教育盛行的阶段,人们不再敢提精英人才的培养了。我们提出的‘精英教育’强调的是用学校所有的优质学科、科研和教育教学资源”。我们不能把中国高等教育整体上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这件事情与每个大学自身的定位混为一谈,其实这是整体和个体的辩证关系。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定位。由于不同的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不同的,不是所有学校都适合开展通识教育。似乎有一个规律,从“985工程”大学到地方本科高校再到高职院校,专业的面向是越来越窄的。在此基础上,就业的岗位也越来越细分。像“985工程”大学,强调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而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强调通用专业要面向行业。例如,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专业主要面向四个子行业:银行、证劵期货、保险和信托。就我走访的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很多学校把着眼点放在专业教育上面,往往以专业课作为课程改革的切入点,不太会把通识课的建设作为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任务。对于高职院校,则是面向岗位中的核心岗位。例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酒店前台,而中职主要培养客房服务员。最近,调研了山东潍坊的一所中职学校,校长告诉我,中职学校最关注的就是对口就业率。时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胡舒立站在新闻人才培养的角度,对不同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做了一个分类:“一种是紧跟市场,我们也不去否定它,因为新闻专业作为职业教育,本身就强调上手要快。但是,我们也有一批大学更加强调人才的养成,而不是人才的开发。”但无论是哪种人才培养的定位,都应该互相理解,不要因为别人的定位不同而批评别人。很多一流大学提出开展通识教育,这是根据其办学定位和精英化的人才培养定位所确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这点固然无可厚非,但并不意味着有理由以此为标准模式,来指责另外一批以培养面向市场、面向一线的人才为目标的学校。我特别认同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所说的:“高等学校办学层次的不同体现在服务对象的差异,而办学水平的差异则反映服务质量的高低;办学层次不等于办学水平;低层次可以达到高水平,高层次也可能低水平。”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定位,对于定位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校,同样应该得到尊重。
2.通识教育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
去年,中山大学举行90周年校庆,校庆的主题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校友”。这体现了大学的本质,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正是因为大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我们在实施诸如拔尖人才计划时,是不是更应该关注所有学生的成长?南京大学陈道蓄教授说起,曾经有老师说,在一流大学,只要把100个学生中的前25个培养好就足以保证学校的声誉了。但是他认为,无论什么样的大学,都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因为他们对于每个家庭而言就是100%。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也提出,大学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比方说,复旦大学拔尖人才班的学生始终不脱离原来的班级,只是增加部分课程。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参加本科教学质量审核评估时,丁烈云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成立实验班的目的是为更大范围学生的教育进行探索,实验班本身是非常态的。中山大学在成立博雅学院之初就定下人文高等研究院、通识教育部和博雅学院“三位一体”,博雅学院的精英化教学模式同时起到提升全校通识课质量的探路作用。为什么要明确大学本质?这涉及学校本位和教育本位的问题。从学校本位出发,我们往往追求办学上的成绩,把注意力集中在前25%的学生身上,在乎量化指标,关心大学的排名;但是从教育本位出发,才会真正地以学生为本,关心每一个学生。很多大学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有统一的表述,但同时更要尊重学生的选择,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对于没有开展通识教育的学校而言,并不意味着学生没有接受通识教育的权利。对于这部分学校而言,可以让学生通过慕课等网上平台接受通识教育。
大学德育教育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1、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
其次,网络信息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教育的资源。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多媒体高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有效的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了丰富资料的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以往,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长谈,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为了扩大宣传,也只能采用作报告、印材料、印报纸等形式,但这些手段因为要受制于场所和时间等因素,所以覆盖面也有限,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同时,正面的声音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等限制,迅速而广泛地传播。
大学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摘要:创业教育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重要引擎。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麻省理工学院和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学生参与形式和组织管理机制四个方面着手,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创业教育的不同,并就我国研究型大学现行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策。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创业教育”是由英文“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翻译而来,最先在美国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创业教育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1979年,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以下简称MIT)的大卫•伯奇教授出版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报告《工作产生过程》,用翔实的数据揭示了创业对创造新工作机会,推动地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这份研究报告引发了政府和高等教育界对创业重要性的大讨论,很快创业教育便在美国高校中获得了快速发展进而影响到世界各地。针对创业教育这一国际性的教育话题,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城举行了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会上提出了世界各国加强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突出强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002年4月我国教育部召开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会上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至此创业教育在我国进入由政府领导下的高校自主创新阶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聚焦于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问题,以案例比较的方式展开研究。众所周知,目前美国的高等教育走在世界的前列,其创业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开展以来至今也已趋于成熟。而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研究如何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美国优秀经验是十分必要的。美国波士顿银行曾花费七年做了一份调查报告———《MIT:创新的影响》。这份报告中这样写到:“假设将MIT的校友、教师和学生建立的所有企业视为一个经济主体,则该国经济方面的实力能在全国排第24位。MIT的师生们,特别是毕业生在世界范围内已创立了4000多家企业,安排就业人数达110万,年销售总额达2320美元,其中与MIT有关联的企业在美国50个州设有8500多个工厂和办事处,在波士顿地区就有1065个公司的总部,并且80%的公司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如软件、电子业等。”[1]师生、校友们之所以能创造如此辉煌的商业奇迹,与MIT的创业教育必然是分不开的,因此将MIT作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标杆是不为过的。近年来,尤其是2002年教育部开展创业教育试点以来,我国各高校纷纷进行了创业教育的有益探索,其中以清华大学最为突出。自1989年以来,清华大学一直积极践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全面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氛围浓厚,学生们踊跃报名参加学校的创业课程、创业讲座以及各类创业竞赛,可喜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正积极准备创业或正在创业。清华大学作为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其开展的创业教育已经卓有成效,但和世界一流大学MIT的创业教育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本文就MIT和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理念、课程体系、学生参与形式和组织管理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讨我国以清华大学为例的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正面临着哪些困境与矛盾?在借鉴美国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中美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分析
大学通识教育美育探索
大学美育工作,作为大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使命。2018年,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回信,对学校美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还强调要深刻认识学校美育的战略地位,“文化文艺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在“双一流”建设的道路上,大学美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要培养优秀人才,必须加强学校的美育工作,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优良精神。
一、大学美育的发展进程
美育,最早是由德国学者席勒提出。在他所著的《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其首次提出现代美育的概念,并且对美育的内涵、性质、概念都做了明确的界定。席勒认为,美的境界是“最崇高的人性的实现”,在20世纪初,席勒的美育思想传到中国,在王国维、蔡元培的传播下,美育思想在中国生根立足。蔡元培是中国最早提倡美育的教育家,其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把美育作为大学教育重要的一部分。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将美育课程纳入大学选修课程。1996年7月,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并把大学音乐鉴赏、大学美术鉴赏、大学影视鉴赏、大学美育概论四门课程作为大学选修课程。2019年修订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两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然而尽管美育的思想已经在国内广泛传播并被人们接受,政府也强调了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颁布文件确保美育的实施,可是,通识教育中的大学美育实施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二、“双一流”大学通识课程中的美育
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等学校更多注重学科建设,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可是,在“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往往忽视了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忽略了通识教育中的美育。绝大部分高校只把美育课程作为通识选修课的一部分,并没有强制要求修读。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数学或逻辑学四个模块;复旦大学形成了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探索与审美体验七大模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初步构建了经典研读、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科技文明四大模块的核心通识课程体系;天津大学建设了科学美育的教育资源平台,通过网络课程的形式完善通识美育教育;同济大学在通识课程方面,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每节课只讲授一个专题,尽可能留更多的时间供大家交流、提问。开设了如《中西方美术对比》《印象派绘画》等课程,为了区别美术史类课程,还开设“艺术品的价值和价格”“艺术展览策划”等专题。“双一流”大学虽然都开设公共艺术类课程,但和大部分高校一样,只将公共艺术类课程纳入通识选修课程,并没有强制要求修读,美育课程较为薄弱甚至缺失。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政治、外语、计算机和人文课程等组成,政治、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比例非常大,占到百分之七十以上,人文课程则占很小的一部分,多的也只占百分之十,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三。
三、美育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大学思政教育思索
1前言
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就是坚持以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以大学生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大学生的品质培养为落脚点,全心全意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学服务,千方百计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是当代教育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成果.在坚持以大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改造学生、培养学生,还应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维护大学生的正当权利,维护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积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2贯彻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思路
2.1以大学生为思想政治教学的主体
2.1.1重视大学生的根本需求
需求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原始动力之一,因为需求是人们的本性,马克思主义指出需求是人类生命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也是生命的原动力.人类不仅能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还能按照人的需求进行改造,所以人才能具有创造性的能力,使生存的条件不断得到完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突破瓶颈,要从大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把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关注着大学生,多为大学生着想,帮助大学生、尊敬大学生,使其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为大学生的生存以及发展奠定基础.
大学教育研究论文
一、大学的使命
《祝愿》指出“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靠三个方面:一是靠人、人才、人的智慧和心灵。二是靠能够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三是靠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而这三者都离不开人、人才,离不开现代大学的培养。”[1]这段话乃至整个讲话并没有直接点明人本,但经典地体现了人本思想。《祝愿》在说到人时,特别说到了人的智慧和心灵,这就说到了人之根本,“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尤其是人的心灵与智慧。反之,若不说到这种地步,就还说不上人本。
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的是什么呢?第一是人,人的心灵;第二说的似乎是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但这里强调的是有利于发挥人的活力的体制,人仍然是中心;第三是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然而,是谁的创新能力?人的!谁掌握科学技术?人!落脚点还在于人。所以,这是透彻地体现了人本思想。
一个国家的发展为的是什么呢?当然还是为了人。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中说道:“为生活而艺术,为发展而艺术,为人民而艺术”,要“坚持以人为本”。他引用一位艺术家的话说:“艺术家在任何时候,都要给人以美、以真、以幸福。”[2]这正是直白地表达,表达了他在教育、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根本指导思想。《对同济大学的祝愿》是“同老师和同学们谈心”,《同文学艺术家谈心》更是直白地谈心,常以谈心者的身份与民众沟通,这不仅开了政府首脑讲话风格之新风,也对教育活动提供了启示:用自己的心与人交谈。
大学是做什么的呢?大学的使命是什么呢?上述发展所依靠的三个方面“都离不开人、人才,离不开现代大学的培养”[1]。大学自身的发展当然也靠人,而它的使命也就在培养人,为了人,依靠人,培养人,大学把这一切汇集于自己身上,肩负起自己的使命。
大学在发展科学技术上肩负特殊使命,然而,更基本的任务还在于提高人的“创造活力”、“创新能力”[1],还在于关乎“人的智慧和心灵”[1],大学的使命更在于赋予人以智慧,让人获得美好的心灵。
大学的公共教育中的艺术教育研究
1、高校公共艺术的内涵
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即通过艺术知识的讲授,运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戏剧、电影等艺术手段,着重对人们进行的情操教育,是集娱乐、欣赏、基本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1]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在高校全体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即通过艺术知识的讲授,着重对人们进行情操教育,是集娱乐、欣赏、基本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
2.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特殊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艺术教育形式,强调艺术面向大学生,追求大学生权利和意识的尊重与表达,尤其强调大学生参与过程中所体现的交流、互动,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造就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并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实现大学生提高文明素质的价值。同公共艺术教育相比,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其显著的特殊性。
2.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的渗透,优化人的知识结构,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心灵,发展人的创新思维,培养人的知感性,使在校全体师生全面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就是指在高校大学生之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他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如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独家原创:浅谈大学口语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在旧的教学体制改革向新的体制转换过程中,大多数中学往往只重视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和书面表达能力,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尤其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传统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灌输,轻教法的改进和学法指导,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教师讲解多于学生操练;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语的比例也较低。最后导致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低下,最后走进社会不能很好的使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针对这一现状,大学里如何及时的系统的进行学生的口语教育就迫在眉睫了。在这里,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我想浅谈一下大学口语教育方面的部分意见。
一、博闻强记出语感
1、博闻强记
由于在中国的英语课堂内,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是中国人,教学环境决定了仅仅依靠课堂内有限的输入无法适应大量的交际活动要求。依靠大量的阅读和大量的记忆能够解决输入不足的问题,即博闻强记。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输入方式,记忆是投入了更多注意力的输入。而中国有诸多的古训如“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论中外教学,都把输入放在首位。多读是多背的前提;多背是促进所读语言内化的输入活动。
2、语感的重要性
语感(languagesense)应是言语(parole)到意念(meaning)的逻辑转换(logictransfer)的能力,换句话说是一种语言能力的综合素质的反映。它含有很强的文化因素和对语言惯例(convention)的认知。语言知识分为两种—显形语言知识和隐性语言知识(取自Bialystok语言学习模式),而培养良好的语感便是增长隐性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语感是人们语言的敏感性。通俗地说,当我们听别人讲汉语时,一般可以一下知道它的意思,而不是先分析语法,这就是大脑语言中枢的作用,也就是语感。因此,语感就像一种下意识的反映,能在交流中迅速地针对信息产生回应,从复杂语法中解脱出来,正确和及时的用语言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