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7 23:33: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学德育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学德育教育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1、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
其次,网络信息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教育的资源。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多媒体高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有效的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了丰富资料的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以往,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长谈,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为了扩大宣传,也只能采用作报告、印材料、印报纸等形式,但这些手段因为要受制于场所和时间等因素,所以覆盖面也有限,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同时,正面的声音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等限制,迅速而广泛地传播。
大学德育教育研讨
自1998年起我国高校开始“扩招”.这一重大举措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从此,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而高职院校就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大众教育”给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挑战也是前所未有。这当中又以德育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最为突出。
1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现实状况
从整体上看.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在改革开放3O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培养造就了近千万的职业技术人才。他们在品德方面能够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心理脆弱、品行不端、思想政治倾向令人担忧等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原因,既有学校教育原因也有学生个人认知原因。此处.我们仅从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方面做一下简要分析。
1.1高职院校自身对德育教育认识不到位
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重技轻德”的倾向.把高职教育等同于谋职教育、技术教育、岗前教育等.把高职教育的功能也仅仅理解为服务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的发展.而忽略了教育对象本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是“树人”。在这种偏激的理念影响下,高职院校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也就过多地强调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忽视德育教育的基础性.从而影响了对人才的全方位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2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队伍建设滞后
儒家德育思想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面临着困境和挑战,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喜忧参半。对于大学生道德状况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和儒家德育思想的精髓,将其思想和方法融入高校德育教育中,以寻求破解之法。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大学生;德育教育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强调了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重视道德的作用。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加以继承创新,并把这些核心思想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融合贯通,古为今用,以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当代青年,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国家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精神面貌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体现。因此,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一代,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德育教育,古有孔孟之道,尊卑礼仪、修身养性等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大学生也应迈向求学生涯的新时代。但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中却出现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可借鉴儒家德育的思想与方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融入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之中,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一、新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状况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以及政治教育等的总称。大学生德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根据历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总体表现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道德缺失和行为失范的现象。
1新时代大学生有志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德状况总体态势积极健康向上作为新时代祖国栋梁的大学生肩负着服务社会,振兴国家的重任,他们关心国事民生、关心家庭自然、关爱自身发展。近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整体呈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他们衷心拥护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党治国理政能力充分肯定和信赖;他们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党和国家在应对国际复杂局势和处理国内复杂问题时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有志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有95.4%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表示乐观[1]。总的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的大学生是积极乐观朝气蓬勃有远大理想的年轻一代,他们有抱负有梦想有追求,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以及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在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时容易陷入道德情感困惑和迷茫,道德观念模糊和易变、道德行为多面和叛逆的误区。
大学生德育状况及德育教育的反思
摘要:高职院校为更多年轻人提供了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术型人才,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发展时间短、过分注重技术教育等原因,高职大学生的德育现状令人堪忧。借助具体调查数据说明高职大学生德育状况,并对高职德育教育进行反思,希望能对高职院校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学生;德育
道德、智慧、身体、审美、劳动各方面均衡、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对当今社会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其中,德育占据着首要地位。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当今青年学子的立身之本。反之,抛弃道德底线、缺乏基本社会责任心的学生哪怕他“才高八斗”、“鹤立鸡群”也不可能在当今世界立足。因此,当今青年学子在校期间都应该重视德育培养的机会,完成德育培养目标。然而,目前我国高职大学生德育状况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仍旧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各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拿出具体有效的措施加强在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断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大学生德育状况
(一)德育教育发展缓慢,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利益吸引力的增大,很多高职院校开始一味地扩大学校规模、增加招生量,忽视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在有些高职院校管理者的思想中,德育教育并不能短期内让学生有所收获,也就无法体现他们的教学成果,因此,他们认为德育教育可有可无,并不需要格外重视。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即使高职大学生有学习进步思想、提升道德水平的意愿,也很难找到适当的途径。毕竟作为一名大学生,他们获取各方面知识最有效的方式仍旧是课堂学习。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探究
摘要:德育教育工作是党和国家常抓不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藏文“一类模式”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在多方面具有特殊性,因此应该根据藏文“一类模式”大学生的特殊性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藏文一类模式;大学生;德育教育
“一类模式”是指在高中阶段,除汉语文、英语课程以外,以本民族语言进行各科教学的教学方式。藏文“一类模式”是指专门针对藏族大学生,在高中阶段,除汉语文和英语两门课程以外,其他课程均采用藏文进行授课;高考时,除汉语文和英语以外,把其他试卷统一翻译成藏文进行考试,然后统一参加录取的授课考试方式。和普通大学生相比,藏文“一类模式”学生具有特殊性。德育以道德为依托。它通过基本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的传授以及道德行为与道德理想的培育,培养人的道德意识、发展人的德性和道德能力。[1]德育教育是一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学校德育教育,是指学校运用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通过各种形式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理想、观念、情感、境界的实践活动。它既是整个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2]对于藏文“一类模式”学生,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为当地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培养思想合格的后备人才。
一、藏文“一类模式”学生的特殊性
1.学生来自较不发达地区
藏文“一类模式”学生主要来自藏族民众聚居区。以阿坝师范学院为例,根据近三年藏文“一类模式”学生生源统计,学生主要来自阿坝州的马尔康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和甘孜州的康定县、甘孜县、巴塘县。以上区域是四川藏族聚居区,是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交通闭塞,自然灾害频发,这导致了当地居民和外界交流较少,经济、文化、教育较四川其他地区落后;同时,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牧区),学生家庭以农牧业为主,且大多数家庭多子女,因此大部分学生经济状况不佳。
网络对大学德育教育的挑战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1、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
其次,网络信息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教育的资源。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多媒体高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有效的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了丰富资料的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以往,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长谈,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为了扩大宣传,也只能采用作报告、印材料、印报纸等形式,但这些手段因为要受制于场所和时间等因素,所以覆盖面也有限,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同时,正面的声音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等限制,迅速而广泛地传播。
大学生德育教育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模式的不断推行与落实,对大学的德育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德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对于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针对当前的德育教育而言,其还存在着:对德育教育重视度不够等问题,这样就导致了大学生道德的缺失。因此,我们就应加强研究与分析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不断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途径
德育是伴随我们一声的素质体现。但是,近些年来大学生道德缺失以及德育素质低下的问题屡见不鲜。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的中坚力量,其道德素质的高低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因此,我们就应加大德育教育在大学中开展的重视度,不断的提升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提升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以此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本文就针对大学生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途径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意义
1.1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当其走出大学校门时其就会成为未来社会财富的缔造者。因此,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德育水平。倘若没有对大学德育教育体系进行有效的完善,就会影响大学校园中的不良社会之风,这样就给大学生的德育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影响。因此,就应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此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1.2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可以帮助他们能够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并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的了解自身的价值。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是社会发展的主要中坚力量。因此,不断的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对于各国文化的接受能力也逐渐的增强。而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可以促进大学相关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以此就能提高其的德育水平。
2在大学生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德育教育管理影响
一、德育教育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和作用
全球化趋势对高校学生所产生的思想冲击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但总的来说都还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学生观念和认识的西化,在这样一种现实的背景和形势之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及本国文化渗透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希望藉由此来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并同时保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青年所应当具备的全球化眼光。
二、大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分析
可以看到的是,多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展开以来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和成就,但与此同时也是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这样一些问题既包括传统教育方式当中固有的不足,也存在着新形势新背景下发展所积累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具体的方面,下文逐一分析。
2.1高校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方式存在不足
高校管理工作当中德育教育方式的不足所导致的德育教育问题是最为常见也最为突出的,其产生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德育教育工作目标制定的过高而导致的目标无法实现和完成以及德育教育方式和途径仅仅只是停留在空泛无用的说教上等,这样一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德育教育不足造成学生管理工作受挫的重要原因。需要认识到的是,高校大学生基本上已经成年,具有相对独立和成熟的思想和主见,因此很难被单纯的说教所劝服,甚至还可能因此而导致学习和生活积极性的降低,由此可见,高校管理工作当中德育教育的良好进行是十分关键的。除此之外,德育教育工作如果停留在理论层面同样起不到理想的效果。
大学生德育教育价值研究
摘要: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同时其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我国,茶叶种植是很普遍的,但是其中海南的茶文化却是最为盛行的,主要是因为海南的茶文化具有朴素但却深刻的内涵,而且还可以与我国的中国梦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也是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铺垫,除此之外,还可以促进海南省旅游事业的发展,带动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海南省的茶文化是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尤其是其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研究。
关键词:海南茶文化;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价值;问题和对策
我国是一个历史极为悠久的国家,在时间的积淀下,我国出现了许多引以为豪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这些文化还得以流传至今,其中茶文化是我国所有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其中,海南的茶文化是最值得人们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众多国人的心理特点,同时也可以透过茶文化看到海南这一省市的发展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和大学生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探求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具体作用。
1海南茶文化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
1.1海南省茶文化的特点。众所周知,海南省是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经过时间的沉淀,海南省的茶农在茶叶的种植方面也一定积累了众多丰富的经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海南省的茶叶生产和出口产业也越发壮大,成为了茶叶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与此同时,内涵丰富的茶文化也就在海南省内盛行开来,为了配合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发展,海南省相关机构建立了许多茶叶生产基地和农场,其茶叶产量也在全国遥遥领先。随着茶文化的盛行和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我们国家和政府对于高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们必须要对于海南省的茶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吸取茶文化中深刻的内涵,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1.2海南省茶文化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茶文化虽然内涵极为丰富,但是在与大学生德育教育融合过程中却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主要是因为茶文化在德育方面的教育体系还不够成熟,尤其是高校的很多教师也都对于茶文化理解不够深刻,这就使得茶文化在高校课堂上的德育教育功能无法正常发挥。除此之外,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庞杂,而且专业术语较多,所以在教授过程中难免出现气氛较为枯燥的情形,这样就打击了高校学生了解茶文化的积极性,所以茶文化的德育教与功能也就发挥不出来。与此同时,在茶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融合过程中,课堂设置不合理也使得其作用大大削弱,学生由于课堂的不合理设置而对于茶文化的学习和吸收出现了障碍,而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求知欲也难以被激发出来,缺乏创新性思维,在大学德育教育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就使得茶文化极为僵化,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1.3海南省茶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解决措施。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极为悠久,其中以海南省的茶文化为代表,这一地区的茶文化是很值得人们去研究和深思的。在海南省的茶文化与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阻碍茶文化发挥德育功能的问题,这些因素都使得大学生们在高校课堂上对于茶文化的接受和理解出现一定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是我国的茶文化更好地发挥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我们国家和政府认真分析了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对于高校的德育教师来说,必须要做到深入理解和分析茶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对于茶文化的基本内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构建一个合理的教学体系和结构,尤其要注意合理设置课程,考虑到高校德育课堂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1]。除此之外,我国高校还要设立和开展一系列的茶文化活动,并且要鼓励大学生们积极参加这类实践活动,并且高校德育教师们要对大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通过以上种种方式都可以提高大学们对于茶文化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丰富大学生们对于茶文化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加深了大学生们对于茶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这样就可以发挥海南省茶文化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作用,这样也就可以树立大学生们正确的三观,为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2海南省茶文化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研究
摘要:德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对国家长远发展,还是对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学生本身也并不看重德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文章对当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出现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的原因,即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僵化、功利性思想盛行、德育与智育相混淆。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思想品德课程;困境
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德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对各学段院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把德育放在首位,可见国家十分重视德育。思想品德课程贯穿整个教育体系,大学教育也不例外。虽然国家对德育的重视程度高,但是在大学校园中,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却远不及国家要求,大学生德育教育陷入发展困境。
一、当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困境
(一)德育地位和实际教学情况不对等
德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教学中一直强调德育对学生的心理、道德水平、人格品质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作用。在大学教育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修”课程)是公共课,共有四本教材,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两大部分,分两年学习,统称为“思修”课程。很多学校将“思修”课程设置为公共课,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这门课程,这也是学校响应国家对德育的重视的表现。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虽按规定进行一定的课时教学,但是其教学方式上的随意性较明显,没有严格的评价机制和硬性的实践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重视。许多学生在课堂中不认真听讲,将“思修”当成可有可无的课程,只要考试达到及格线就可以,而不关心其在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德育地位和实际教学情况的不对等体现为国家重视德育与大学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