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7 20:13: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气科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气科学

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气象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对于提升气象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现实基础,提出了“创新导向、应用为本”的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理念,据此提出了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4种模式,并进一步明确了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关键词: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一、引言

加强气象社会管理工作,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职能转变,服务社会大众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于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层次也逐渐增加,这意味着需要更优秀更专业的人才来满足该需求,从而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气象行业人才需求在专业、层次、类型方面日趋多元化,对气象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针对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优化培养模式、加大培养产出已经日益迫切。开展公共气象管理人才培养,有助于满足我国气象行业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强化的行业需求,促进气象管理干部专业能力和公共管理能力的深度融合,推进气象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高。由于人才问题直接关系到公共气象服务的水平与质量,近年来学界都非常关注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周显信和卢愿清将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分为三种类型: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及合作与创新团队,提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根据用人单位的特殊需求来制定教学培养计划进而实现公共气象服务人才的培养。通过前述的文献查阅可以发现,当前学界主要是就一般性的气象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气象公共管理人才作为气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性气象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点,也具有其个性特点,本研究将基于此对气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

二、公共气象管理人才的培养基础

目前,我国设置气象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和机构主要有19所,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等,其中13所高校具有完整的本科和研究生气象人才培养体系,另有6所高校则只培养气象专业研究生。根据我国的教育专业设置,大气科学是属于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下设置有气象学、应用气象、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雷电科学与技术、海洋气象学、环境气象、水文气象、空间天气学等二级学科,除了涵盖传统的气象业务链之外,还拓展到气象仪器与装备、气象综合观测技术、气象预报预测工程、气象信息技术工程、公共气象服务工程、气象防灾减灾与气象应急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博士、硕士和本科学位体系,并且拥有了完整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建立了对接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学科专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学科交叉,拓展气象工程及其应用,满足不同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大气科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确保公共气象管理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专业教学培养力量。

查看全文

战略机遇期下的气象科技管理与创新

跨越式发展的观念创新

未来五年,应当是气象科学技术发展机遇和条件最好的五年,是气象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五年,是气象科学技术能够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五年。”这实际上向气象科技部门和全体气象工作者发出新的进军令和提出更宏伟的奋斗目标。气象科技部门应该乘势而上,率先突破。气象科技创新要实现大的突破,最重要的是在最顶层的发展理念上有大的突破,敢为人先、敢于创新。顶层发展理念需要有所突破,气象科技创新要从“部门研究”逐渐转向“社会研究、部门引导”。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与军事、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相关,更与物理、化学、天文、地质、计算机、社会科学等等密切相关。这些方面的优势和精锐部队都不在气象部门,而是散落于社会各方面。目前中国气象局队伍不足10万,科技专业队伍不足万人,专门从事气象科技研究不过千人。就是这千人左右队伍要承担起许多重大的气象科学研究项目和科学工程,完成无数的气象业务研究,难免捉襟见肘、心大而力弱,而社会上对气象的需求又是无限并快速增长。与其“以有限服务无限”,不如“引导无限服务无限”。“社会研究、部门引导”指的是气象部门主导气象领域研究的上游和核心区域,把科学研究谱系的两端——纯粹基础研究和泛化的应用研究转交社会各方面、包括世界各地的研究力量,气象部门的千人队伍集中力量研究事关气象事业发展全局的关键点和战略领域。如数值预报的突破、气候模式研究、海—汽相互作用等,而把类似花粉预报、洗车指数研究等委托社会专业力量研究。气象科技人员要重点关注“巴斯德象限”,而非“波尔象限”和“爱迪生象限”[4]。但是值得争论的是气象科技中纯粹基础研究是否要淡视?从长远来看,中国缺少洛伦茨、洛斯贝等这样的气象大家是成为气象强国的瓶颈之一。不过这些大家多数在高校中做研究,气象部门科技人员一般从事实践性的科学研究。我国高校现阶段也十分缺少大家和大师级人物,这与我国对科学技术的本质理解有误、争抢资源而导致科技布局不妥有关,作为气象部门无力扭转这个大的局面。所以从实际来看,纯粹气象基础研究交由高校和中科院研究,气象部门保持部分传统优势领域并鼓励科学家自由研究,这不失为稳妥之策。

战略机遇期气象科技管理与创新的若干重大问题

提前布局、加大未来气象科技储备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是无限的,气候变化导致环境脆弱性增强、城市化与社会转型期中人工自然的深度变化,导致未知气象服务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比如2008年南方冰冻雨雪灾害中对“长序列气象灾害”的科技储备不足,2010年南方干旱灾害中作物减产的农业气象科技储备薄弱等等。这说明要对未来气象科技发展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加大未来气象科技储备。这需要战略眼光分析哪些方面布局、如何布局。这就是“新兴气象科技”的问题。从全局来看,气象灾害占全部灾害的70%,这个比例可能还会提高。而气象灾害往往是突发性、未知性、网络化[5],所以首先气象灾害科技将是一个战略重点。包括对气象灾害的预测研究和气象灾害应急研究等。第二个重点是提高气象学科的确定性。大气科学不同于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物理化学是研究大自然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现象的精确性/确定性学科。而大气科学是研究非确定性现象的半确定/准确定性学科。将来它的确定性成分也许会越来越高,但是永远不会达到100%的确定性[6]。这是大气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最大的区别。科学史表明科学技术的确定性和精确性的提高是学科成熟的必然过程,所以如何提高气象学科的确定性和精确性是气象科技创新未来储备必须解决的难题。第三个战略重点是海洋气象科技的布局。中国必将从陆地大国走向海洋大国。未来十年,国家对海洋各方面科学技术的投入和需求必将空前增长。气象部门提前在此布局,将会大大提高气象科技部门在气象事业中的地位,也会大大提高气象局在国家政府序列中的地位,并极大拓展中国气象局的生存空间。气象事业发展方式逐渐从传统气象转到气象服务引领事业发展。气象服务是一个立体化、渐进的系统过程。会催生许多依靠气象科学技术的新兴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气象科学和气象技术要适当分开。我国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长期有误,直到《2006—2020年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中才把二者正式分开。气象学科的特殊性使得气象科学和气象技术比较接近。但是仍有区别。更加注重“气象科技软实力”的建设对科技的支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创造好的硬件条件,多建些实验室,多购置些仪器装备,多投入些资金。现阶段科技发展更需要的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让科学家们能够心无旁骛搞科研,集中精力出成果,多给一些关怀,少添一些干扰。要尊重气象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既加快发展又不能急于求成,既鼓励探索又允许失败,既注重研究开发又注重成果应用。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因为气象硬实力的增长与经济实力增长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当经济发展渡过拐点之后,气象硬实力也必将面临一个发展拐点。气象软实力与气象硬实力相伴生长,共同发展,在某个历史阶段,必然会遇到发展拐点(见图1)。图1气象软硬实力演变拐点示意图从图1可看出,气象科研设备作为气象硬实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需要人文等方面的气象科技软实力的支撑,才能促进气象科技创新的整体发展。目前正处于这个历史阶段,所以,今后的发展必须更多地依靠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依靠好的制度和政策。未来需要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软实力的建设问题[7]。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引入气象科技创新的研究中气象科技要想做出大成就,做出流传于世的深层次成果,少了人文素养是比较困难的。单纯对理性的追求并不一定带来理性的结果。因为理性的起点和终点都是非理性的。正如整个电磁波谱上,可见光只是很小一段一样,整个宇宙中,理性只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都是非理性的。这个结论无需证明。“歌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和“测不准原理”就已经说明理性内部会导出非理性的结果[8]。这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加强大气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非常有助于我国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气象科技与气象科普同等重视,“一体两翼”气象科技创新将会推动气象科普的发展,反过来气象科普将会给气象科技创新营造更好的研究氛围和未来人才储备。目前气象科普的理念需要较大提升,把气象科普与气象局的对外宣传结合起来,气象科普是提高气象局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国外对于科学普及,早已推进到“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互动的阶段[9],我国的气象科普还是单向灌输的阶段。应该推进“公众理解气象”。更多与外界合作,听取更多声音在“十二五”气象科技发展院士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达成共识,解决制约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离不开中科院、高等院校、各有关部门的广泛参与,离不开全行业乃至其他相关领域科学家的联合攻关,离不开业务服务专家和科学研究专家的通力合作[10]。气象重大工程投入的发展需要听取更多外界的意见和建议。气象部门强调为社会服务,就要有“大气象”的气魄,提高与社会各界交流的积极性。相对于“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实际上存在“大气象”的概念,包括海洋、地震、水文、航空等都是“大气象”的服务领域。做好“大气象”的社会管理,对于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本文作者:陈正洪工作单位: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

查看全文

气象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论文

一、阅读科技论文,提高专业知识

高校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的英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和写的技能,而气象专业的学生经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已掌握了基本的气象专业知识。为使气象专业的学生将已掌握的英语技能与气象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我们应当从大气科学基础知识的英文文章开始学习,从而能在气象学与英语之间有一个良好的衔接性。选择与当今气象科技、环境问题、人文与气象等题材丰富新颖的文章,体裁包括论述文、说明文、描述文等,让学生接触内容和体裁多样的科技论文,不仅可加强学生对气象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他们将来科技论文的写作。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气象科技论文的能力也日益重要。为了能有效提高学生从英文文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应当在阅读时注意这四个方面。第一,要将一些专业词语连成词组连贯阅读,而不是逐词阅读,如大气边界层(atmosphericboundarylayer)和万有引力定律(thelawofuniversalgravitation)。第二,避免过多地依赖词典和多余的翻译,遇到生词时可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来判断其词义,阅读的目的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不必要进行逐句翻译,自己理解即可。第三,要扩大眼睛的视距,即增加两次停顿之间目光所见的词数,尽量抓住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词组,按词组进行阅读,视距越大,阅读速度越快。第四,抓住段落和全文的中心思想,利用提示语,理解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如因果关系(because、therefore等)、对比关系(but、however、otherwise等)、总括关系(generallyspeaking、inaword等)。例如,在《Thestructureandcompositionoftheatmo-sphere》的教学中,可以从单词开始,以学生已掌握的气象知识为基础,如大气圈的分层,按照温度和空气的垂直分布特征,将大气圈分成对流层(troposphere)、平流层(stratosphere)、中间层(mesosphere)、热成层(thermosphere)和外逸层(exosphere),让学生用英语描述各层次的主要特征。对于较为专业的词汇,如递减率(lapserate)和逆温(inversion),一边以英文描述,一边在黑板上作出递减率和逆温的温度垂直廓线特征,这种语言与板书图解的方式相结合,可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牢记专业知识和英文词汇。

二、翻译与写作练习,提高科技论文撰写能力

翻译是一个理解与表达的过程,科技英语的翻译也是如此。翻译气象专业英语文章时,需要根据科技英语的特点,透彻理解原文的意思,并能够准确地用中文表达出来。经过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接触了一些英语翻译的练习,气象学专业的学生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当前他们亟需掌握的是在翻译气象科技英语文献时应注意哪些方面。首先,作好词语的翻译。气象专业英语有一些专门的词汇,在翻译时最好备有大气科学的专业词典,勤于查阅,遵循气象专业词汇的特点,译文应该做到规范和专业性。例如,condensation属于大气科学领域专业词汇,意为“凝结”,还有一些气象领域的缩略语也应当加以注意,如WMO为世界气象组织(WorldMeteorologyOrganiza-tion)。其次,作好句子的翻译。在准确选择词义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适当地引申词义和增减词语。增词的原则是增加一些原文中无其形而有其义的词,而对于英语中必须减去在汉语中多余的词,如某些冠词和连词,则可省略。在翻译长难句时必须抓住全句的中心内容,理清句子的构成和语法关系,因为英语中的长难句都是由基本句型扩展或变化而来的。气象专业英语的写作,应遵循一般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和写作要求,通常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等组成部分。标题要求简短明了,概括全篇,引人注目。在课堂上可针对标题作适当的练习。给出一篇专业论文,在学生阅读理解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标题,再将这些标题进行比较和选择。摘要是全文的缩影,简短扼要,涵盖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突出的研究成果及其意义。摘要本身要完整并能独立使用,一般科技英语论文摘要长度在300字左右。摘要虽然一般放在正文前面,但是常常是在最后写作的。在课堂上,可根据已学习过的气象论文,让学生分组讨论相应的摘要写作,然后教师分析摘要里每句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是否反映了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意义等。引言主要是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历史背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进展、本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本文的总体规划等。正文主要包含了研究的方法、内容和结果。正文写作时可先列出框架结构,然后逐段写作,每一段应围绕一定的主题,条理清晰,文法规范。结论必须完整、鲜明和客观,反映作者通过分析和推理所形成的总观点。

三、听说材料的练习,提高专业英语交流水平

选取专业的英语听说材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而且可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气象学专业来说,美国和英国等官方语言为英语国家的天气预报可作为很好的听力材料。另外,可选取一些介绍天气现象的听力材料,如台风、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和雾霾等,在练习听力的同时,也起到了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作用。提出一些与材料相关的问题,在听力练习初级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效果更好。而在听力练习到一定阶段后,提高难度,让学生听完材料后,以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材料的主要内容。其中的一些专业词汇,也可让学生练习用英语来解释其含义,如potentialtemperature(位温)的定义,该专业术语已在气象类课程中学过,但让学生此时用英语表达出来,有一举双得的效果,这样的听说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回顾专业知识。不少学生在课堂上不擅于英语口语,这与他们相对较高的英语写作水平不相符。我校每年都主办或承办气象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这也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国际交流机会。因此在课堂我鼓励他们多开口说英语,尽量不打断他们的思维和口语练习;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与学生相互交流,有助于学生在学术报告和学术会议中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同行展开充分交流。具体实施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很难在课堂上进行一一互动,因此我将班级学生分组,每组自选一个气象相关的主题,课后按照科技论文的规范写一篇英文气象科技论文,教师对各小组的论文进行认真批阅和指导,对其论文的英语语法、段落结构和文章整体框架进行审阅,将修改意见返回给学生。然后在课堂上轮流选取各分组,让这些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用英文讲述该论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锻炼不仅可提高主讲学生的口语,而且听讲的学生也会更加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同小组同学,在听完主讲学生的报告之后,针对其报告内容和汇报技巧加以点评。如,对于相同的内容,口语汇报与书面论文具有较大的不同,口语汇报时应尽量避免长难句,否则听众将失去耐心;不要把论文的全部内容平铺直叙,对于论文的重难点要适当地放慢速度和提高语调;不要一味地只顾着自己讲,要适当地通过眼神和手势与听众进行交流;对于所讲内容应当非常熟悉,才能显得胸有成竹,讲得有条不紊。

查看全文

电力气象创新实验室建设实践研究

摘要: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是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该文分析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讨论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领域的功能和作用,总结了校企联合实验室运行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业务技能培训三类合作机制,并从保障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讨论了校企联合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校企联合实验室;电力气象;建设实践

伴随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提速以及国民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大幅攀升,保障能源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1-2]。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开发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效率不断提高,开发成本持续降低,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大幅提高,我国已成为全球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3-4]。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与气象条件密切关联,因此,新能源行业对精细化气象预报、未来气候变化预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等电力气象领域涉及的新方法和新技术需求强烈,也需要大批能够在电力气象基础理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领域开展创新研究的高层次电力气象专门人才[5-6]。

1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背景

伴随着国家能源转型战略的深入推进,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然任重而道远,面临诸多问题、考验和挑战,尤其是科技研发能力不强,专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相对短缺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7-8]。例如,新能源开发领域所需的中尺度天气数值模式和风电场风功率精细化预报系统研发以及大型风电场气候效应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此外,我国新能源开发领域的工程建设和技术研发队伍在不断壮大,但仅少量专业技术人员具备气象专业知识背景,大部分从业人员缺乏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和认知,也较少接受系统性的气象知识学习和培训,这已成为影响我国新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依赖气象院校在气象相关专业中增设电力气象培养方向,且须在培养过程中充分考虑新能源开发企业对电力气象人才在业务能力方面的需求,从而为培养大量具备扎实气象理论基础、良好创新精神和较强研发能力的电力气象专门人才奠定基础。因此,新能源企业和高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通过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这一途径开展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是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实现互利共赢的关键环节[9-12]。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之间的校企合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双方共建成立了电力气象创新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并通过联合实验室开展新能源电力气象领域的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自2016年联合实验室成立以来,已有效运行近4年,在组织运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了较好成果。

2校企联合实验室合作优势与特色

查看全文

气象学术交流回顾与展望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两岸气候类似,天气相近,互为上下游,经常受到同一个天气系统共同影响,诸如暴雨、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过程。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闽台气象的密切关系,所以提高两岸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联合防御各种气象灾害,保障两岸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是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主要目标。

一、闽台“气象缘”回顾

(一)解放前:亲如一家,互动频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时任福建省气象局局长的石延汉被派往台湾,负责从日本人手中接管台湾气象局的气象设施并担任台湾气象局局长,同时仍兼任福建省气象局局长一职,陈遵民为福建省气象局局长。石延汉从福建调10~20人赴台任职,因此接收台湾气象局初期的主要气象骨干都是原福建省气象局的人。当时台湾气象局的一些工作作风多沿袭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气象局的做法,除了基本任务为气象资料的审核、整理、出版保存之外,还仿照福建省气象局与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合作设立海洋考察团,在福建东山附近海面进行了调查考察,返回福州后进行闽江口海港调查,同时也在台湾进行了玉山高山考察和拟议中的澎湖列岛的海洋调查。身在台湾的石延汉,每天均由政务电台或无线电话管理福建气象局的有关事务,且寄赠各种图表等图书至福建。当时,两岸部门之间频繁联系,两岸的气象人之间,由于亲戚、同仁友谊或工作需要的关系,也相互寄赠书刊,两岸气象工作交流不断。(二)1949—1972年:全面冰冻,没有来往全国解放以后,两岸关系如三九寒天般冰封起来。解放初期,福建曾利用之前台湾赠送的书籍等材料来收集整理台湾岛及台湾海峡资料做出天气气候分析,还摘录天气图记录,为解放台湾提供了重要的天气数据参考。(三)1972—1993年:重修旧好,建立交流联系纽带海峡两岸气象交流的僵局直到1972年8月14日,总理在当年9号强台风的天气预报稿上批示:“要将这一预报告台湾同胞,以预防台风袭击。”尔后,又亲自审定了福建省气象台对台湾广播的第一次台风警报稿,并在稿子的最后加上一句“祝同胞们晚安”。从此,便拉开了福建省向台湾同胞台风、大风警报的序幕,承担这项预报工作的就是福建省气象台。1973年10月1日起,福建省气象台每天通过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和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台湾海峡地区天气预报,这是福建省气象台首次面向台湾同胞天气预报。台湾海峡天气预报的,不仅成为两岸渔民安排生产的依据,紧闭的大门也在福建省气象部门的努力下,终于开启了。1983年,福建省气象局向台湾气象界发出倡议信,共同为促进“通气”和进行气象科技交流,共谋海峡两岸经济繁荣做出贡献,这是闽台气象界之间的首次书信交流。此后,两岸气象人开始了书信、电话以及学术书刊的交流,双方建立起了交流联系的纽带。1993年1月,台湾气象学会理事长陈泰然应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章基嘉的邀请访问大陆,这是台湾气象界第一位应邀正式来访的学会负责人。

二、两岸气象科技双向交流情况及成效

(一)未三通,先通气1994年3月,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陶诗言率团赴台北参加“海峡两岸天气与气候学术研讨会”,这是大陆气象界学者第一次踏上台湾岛并参加两岸共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自此拉开了两岸气象科技双向交流的序幕,闽台开始了专家学者的双向互访,实现了两岸气象专家在自己的国土,用共同的语言,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的夙愿。福建气象学者作为两岸合作交流的先行者,气象交流合作起步早、成效高,具有互补性强、领域较广、影响面大的特点。改革开放后,闽台气象交流合作工作,被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誉为“未三通,先通气”。进入20世纪以来,福建省与台湾的学术交流机会逐渐增多,两岸气象界围绕共同关心的气象防灾减灾问题,从理论研究和应用服务等层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促进两岸气象科技水平的提高。根据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福建开展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综合观测、预警预报和服务等系统建设,提升海洋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及福建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对加强闽台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2009年6月,2009年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研讨会在福州市召开,这次会议在全国首次搭建起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平台,建立起海峡两岸气象灾害防治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会议的重要议程是签订《福建省气象台与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开展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技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协议》《海峡两岸2009年汛期气象加密观测试验合作协议》,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两岸专家学者研讨如何防治自然灾害之时,那年第3号台风“莲花”已经生成,并逐渐向东南沿海靠近,两岸专家、学者聚集福建省气象台,终于可以面对面讨论正在南海游荡的热带风暴“莲花”,为闽台气象人合作预报台风天气、提升两岸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造福于两岸人民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二)深化气象交流,惠泽两岸民生2012年,两岸业界以推动合作、惠泽民生为目的,首次在“海峡论坛”中筹办气象科技交流分论坛,2014年升级为二级分论坛“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并成长为迄今为止两岸民间气象防灾界最重要的交流嘉年华。至今,气象论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成为两岸民间气象交流最著名的平台,也是海峡论坛富有特色的品牌。刚开始时,台湾一些气象专家学者对民生气象论坛了解不多。随着一届届气象论坛的成功举办,现在台湾经常有知名气象专家主动了解有关气象论坛的情况,并表示很想参加论坛。随着气象交流在广度和深度的打开,尤其是大陆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气象事业发展快速,吸引了越来越多台湾气象同仁的关注。这六年里,两岸气象专家学者们参加气象论坛交流的文章一年比一年多,质量也一年比一年好。在2017年海峡论坛举办过程中,以“创新形式、增强实效、扩大影响”为目标,在形式上注重加强体验式交流和互动性探讨。在内容上,注重时效性,分享两岸各自最新的科研成果,传播先进的气象理念,共同探讨更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措施。借助气象论坛及相关科技交流,厦门双偏振雷达等福建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引起台湾专家的惊叹,也激发两岸气象交流的兴趣,促进了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常态化,互动互惠成为气象论坛的又一特色。六年来,“深化气象交流,惠泽两岸民生”逐渐成为气象论坛鲜明的主题,得到两岸气象界的共识。在气象论坛平台上,两岸气象相关专家和学者分享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好做法和经验,探寻更好的为保障两岸同胞的福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气象服务模式,推动两岸气象交往从交流走向交融,从学术走到应用,从共享走向共创。(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随着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不断深化,先后在福建建立了海峡气象研究所和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在闽台气象科技交流合作中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成为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气象科研投入、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都实现了新的突破。近年来,两岸人员往来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为广泛,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聘台湾大学终身特聘教授、原副校长陈泰然为技术顾问,台湾大学教授周仲岛为特聘专家。(四)闽台气象交流合作创下诸多“首个”多年来,闽台气象交流合作创下了业界诸多“首个”:首个面向台湾同胞海峡天气预报、首个开展省级两岸联合气象观测试验、首个开展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交换、首个建立闽台科技界研究互访机制、首个建立海峡两岸自然灾害防治交流合作机制等。

三、海峡两岸气象交流的展望

查看全文

新时代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思考

摘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高校要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对新时代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特点、内容、改革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时代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措施,以提升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物理教学;教学改革

党的报告指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教育事业必须处于优先位置,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教育教学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学物理课程作为理工类本科专业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不仅包含了较为全面且系统的基本物理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随着新时代互联网技术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在不断改进,这给承担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教师带来新的挑战。提升大学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是高校和教师的共同目标。本研究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方面的实践探索,探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在新时展中的特点以及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一、新时代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特点

(一)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现阶段,在线课程的学习已经广泛开展,各种微课、慕课或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让学生目不暇接,而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鉴于大学物理课程自身的基础性特征,几乎所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都要进行学习。因此,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任务繁重。互联网在线课程的教学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学物理课程任课教师的工作强度,提升教学效率。互联网在线课程具有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和使用方便等优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且可以重复观看。尽管当前在线课程的教学形式存在诸多优势,但是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无法被在线课程完全取代。事实上,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融合,能够让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新的动力。(二)大学物理“新”知识的延拓。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物理课堂教学需要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进行“新”的延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信息传播技术非常便捷,人们对物理学基本知识的检索和了解也很方便,因此教师如何让学生对基本物理学的知识有积极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欲望是关键,大学物理“新”知识的延拓必不可少。大部分承担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因而对“新”知识的敏感性比较强。对大学物理“新”知识的延拓能够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让物理学的基本知识能够“活”起来或“动”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大学物理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新时代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

查看全文

科技局新春贺词

同志们、朋友们:

新年好!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又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0/年。过去的一年里,按照院新时期的办院方针,在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的总体方案指导下,通过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工作进展顺利,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200/年我所知识创新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人员队伍在不断精干年轻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三化"建设成效显著,相继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争取科研项目又有新的突破,我们申请到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居地学口全国各研究院所之首。此外还申请到13项面上基金项目、1项优秀群体基金、1项杰出青年基金。我们还获得科技部奥运项目1项和973预研项目1项,获中科院方向性项目3项,另外还有民口863与军口863项目专题3项。包括973项目追加奖励经费以及院匹配支持设备计划(大型计算机)经费等,2004年我所科研项目申请获得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科研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在重大旱涝气候事件预测与强天气预报、沙尘暴与大气污染预报、气候系统模式与全球变暖研究、我国区域-环境系统观测模拟预测人类对策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进展。近几年,我所SCI(E)论文约占全国大气科学领域的40%左右,优势突出。国际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我们与挪威签定了合作共建国际南森-竺可桢气候中心协议,与美国NOAA、韩国、俄罗斯等也签署了新的科研合作协议,成功地举办了CAS-TWAS-WTO国际高层次学术论坛--"气候模拟及预测的物理数学问题"第二次研讨会(CTWF),国际间人员交流进一步的加强。园区建设加紧进行,职工住房得到大大改善。购置了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将使我所的大型科学计算和数值模拟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文化建设逐步深入,"平等、民主、宽松、协作、爱所奉献"等所的优秀传统和作风得到进一步的凝练、升华和弘扬。研究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他面上工作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些成绩是全所同志们共同努力取得的。在此,我代表所领导班子,向全所各级干部、党团员及广大职工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感谢!同时,我们也深深感谢院有关领导和国内外关心、支持我所发展的朋友们!

20/年,是我所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各项工作和*"科研项目执行关键性一年,同时,也是我所建所*周年。我们将以新时期办院方针和路院长两次视察我所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知识创新工程为契机,贯彻"三大"战略,集中优势加强科技攻关;将科研理论与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实际应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努力建设国际舞台,走向国际舞台;加大力量建设高水平国际期刊(AAS);进一步营造优秀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环境。让我们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努力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我所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研究所而继续奋斗!

查看全文

科研机构新年贺词

同志们、朋友们:

新年好!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又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06年。过去的一年里,按照院新时期的办院方针,在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的总体方案指导下,通过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工作进展顺利,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2005年我所知识创新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人员队伍在不断精干年轻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三化"建设成效显著,相继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争取科研项目又有新的突破,我们申请到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居地学口全国各研究院所之首。此外还申请到13项面上基金项目、1项优秀群体基金、1项杰出青年基金。我们还获得科技部奥运项目1项和973预研项目1项,获中科院方向性项目3项,另外还有民口863与军口863项目专题3项。包括973项目追加奖励经费以及院匹配支持设备计划(大型计算机)经费等,2005年我所科研项目申请获得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科研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在重大旱涝气候事件预测与强天气预报、沙尘暴与大气污染预报、气候系统模式与全球变暖研究、我国区域-环境系统观测模拟预测人类对策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进展。近几年,我所SCI(E)论文约占全国大气科学领域的40%左右,优势突出。国际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我们与挪威签定了合作共建国际南森-竺可桢气候中心协议,与美国NOAA、韩国、俄罗斯等也签署了新的科研合作协议,成功地举办了CAS-TWAS-WTO国际高层次学术论坛--"气候模拟及预测的物理数学问题"第二次研讨会(CTWF),国际间人员交流进一步的加强。园区建设加紧进行,职工住房得到大大改善。购置了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将使我所的大型科学计算和数值模拟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文化建设逐步深入,"平等、民主、宽松、协作、爱所奉献"等所的优秀传统和作风得到进一步的凝练、升华和弘扬。研究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他面上工作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些成绩是全所同志们共同努力取得的。在此,我代表所领导班子,向全所各级干部、党团员及广大职工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感谢!同时,我们也深深感谢院有关领导和国内外关心、支持我所发展的朋友们!

2005年,是我所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各项工作和"十五"科研项目执行关键性一年,同时,也是我所建所七十五周年。我们将以新时期办院方针和路院长两次视察我所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知识创新工程为契机,贯彻"三大"战略,集中优势加强科技攻关;将科研理论与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实际应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努力建设国际舞台,走向国际舞台;加大力量建设高水平国际期刊,进一步营造优秀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环境。让我们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努力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我所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研究所而继续奋斗!

查看全文

科研单位领导新年贺词

同志们、朋友们:新年好!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又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07年。过去的一年里,按照院新时期的办院方针,在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的总体方案指导下,通过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工作进展顺利,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2006年我所知识创新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人员队伍在不断精干年轻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三化"建设成效显著,相继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争取科研项目又有新的突破,我们申请到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居地学口全国各研究院所之首。此外还申请到13项面上基金项目、1项优秀群体基金、1项杰出青年基金。我们还获得科技部奥运项目1项和973预研项目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1项,获中科院方向性项目3项,另外还有民口863与军口863项目专题3项。包括973项目追加奖励经费以及院匹配支持设备计划(大型计算机)经费等,2005年我所科研项目申请获得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科研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在重大旱涝气候事件预测与强天气预报、沙尘暴与大气污染预报、气候系统模式与全球变暖研究、我国区域-环境系统观测模拟预测人类对策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进展。近几年,我所sci(e)论文约占全国大气科学领域的40%左右,优势突出。国际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我们与挪威签定了合作共建国际南森-竺可桢气候中心协议,与美国noaa、韩国、俄罗斯等也签署了新的科研合作协议,成功地举办了cas-twas-wto国际高层次学术论坛--"气候模拟及预测的物理数学问题"第二次研讨会(ctwf),国际间人员交流进一步的加强。园区建设加紧进行,职工住房得到大大改善。购置了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将使我所的大型科学计算和数值模拟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文化建设逐步深入,"平等、民主、宽松、协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爱所奉献"等所的优秀传统和作风得到进一步的凝练、升华和弘扬。研究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他面上工作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成绩是全所同志们共同努力取得的。在此,我代表所领导班子,向全所各级干部、党团员及广大职工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感谢!同时,我们也深深感谢院有关领导和国内外关心、支持我所发展的朋友们!2006年,是我所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各项工作和"十五"科研项目执行关键性一年,同时,也是我所建所七十五周年。我们将以新时期办院方针和路院长两次视察我所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知识创新工程为契机,贯彻"三大"战略,集中优势加强科技攻关;将科研理论与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实际应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努力建设国际舞台,走向国际舞台;加大力量建设高水平国际期刊,进一步营造优秀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环境。让我们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努力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我所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研究所而继续奋斗!恭祝全所同志们新年快乐,工作顺利,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查看全文

科研所新年贺词

科研所2008年新年贺词

同志们、朋友们:

新年好!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又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08年。过去的一年里,按照院新时期的办院方针,在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的总体方案指导下,通过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工作进展顺利,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2007年我所知识创新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人员队伍在不断精干年轻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三化"建设成效显著,相继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争取科研项目又有新的突破,我们申请到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居地学口全国各研究院所之首。此外还申请到13项面上基金项目、1项优秀群体基金、1项杰出青年基金。我们还获得科技部奥运项目1项和973预研项目1项,获中科院方向性项目3项,另外还有民口863与军口863项目专题3项。包括973项目追加奖励经费以及院匹配支持设备计划(大型计算机)经费等,2002年我所科研项目申请获得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科研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在重大旱涝气候事件预测与强天气预报、沙尘暴与大气污染预报、气候系统模式与全球变暖研究、我国区域-环境系统观测模拟预测人类对策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进展。近几年,我所sci(e)论文约占全国大气科学领域的40左右,优势突出。国际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我们与挪威签定了合作共建国际南森-竺可桢气候中心协议,与美国noaa、韩国、俄罗斯等也签署了新的科研合作协议,成功地举办了cas-twas-wto国际高层次学术论坛--"气候模拟及预测的物理数学问题"第二次研讨会(ctwf),国际间人员交流进一步的加强。园区建设加紧进行,职工住房得到大大改善。购置了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将使我所的大型科学计算和数值模拟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文化建设逐步深入,"平等、民主、宽松、协作、爱所奉献"等所的优秀传统和作风得到进一步的凝练、升华和弘扬。研究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他面上工作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些成绩是全所同志们共同努力取得的。在此,我代表所领导班子,向全所各级干部、党团员及广大职工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感谢!同时,我们也深深感谢院有关领导和国内外关心、支持我所发展的朋友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