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意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7 13:30: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道德意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道德意识

道德意识研究论文

绝大部分伦理学理论都面临其在现实世界中无效的困境或者仅仅是对现实隔靴搔痒的挑战,这由伦理学的理论性质本身所造成。人们的道德观和道德行为不是通过伦理学,而是通过许多其它不同的途径来获得和实现的。关于这些困境从伦理学自身无法有彻底突破,但起码我们可以使理论局面有所改善。道德意识就是对此的一个尝试。

一、内部伦理学论证

不难观察到这样的事实:一个社会的社会成员并不具有相同的或者程度相仿的道德意识,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都是参差不齐的,从整体上看,社会成员的这种不同程度的道德意识呈现出了极为混乱的图景。各个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在内容上和意识结构的承诺强度以及承诺基础上都不相同。不仅如此,同样可以观察到道德意识差异之余社会成员在道德意识的价值观上体现出的道德相对化和虚无化的景象,一般以道德滑坡来对此加以形容。从更为微观的角度还可以看到,有德之人常常会作出道德效果不佳的举动,而拥有着对道德知识清晰认识的人却更常做出缺德之举。所有的这些都关系到道德意识这个中心概念,面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图景,它力求以新的方式力挽狂澜。

问题在于道德意识在概念上过于统合,它既可以包含道德认识上的内容,也可以包含道德情感方面的内容,同时,道德意识还将在自我意识等方面有其巨大的关联性。由此看来,道德意识就成为一个无比庞大的概念,它将同时指涉诸如哲学知识论、形而上学、道德心理学、心身问题等不同程度的哲学主题。对此的解决方式是将道德意识视为一个以自我道德的多重意识为核心的伦理学概念,对于此种限制性理解方式的道德意识来说,尽管存在着对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自我意识等方面的蕴含,但是由于自我道德的多重意识是一个使前面数者最终形成矛盾和问题的因素,对自我道德的多重意识就将成为一种新的伦理学思路。对自我道德的意识将可能仅仅是自我的反思上的,也可以是对自我道德内容的反思,同时,它还可以是对自我道德的再反思以及更复杂形式的反思。尽管涉及到道德心理学等一些学科,但本文进行的分析是哲学上的,这种哲学上的抽象分析论证还建立于对经验的多方观察之上。

对道德意识的论证是伦理学内部而非伦理学外部的。一种伦理学外部的方法将从诸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神学等方面展开,尽管伦理学外部的学术方式对伦理学来说是有效的和重要的,但道德意识却属于传统伦理学以及经典伦理学的理论范畴,尽管它在经典伦理学中并没有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这里以广为人知的麦金太尔为例说明伦理学外部方法的问题,一般认为麦金太尔提出了一种相当有力的观点,这当然不错,不过,麦金太尔的伦理学理论并非没有问题,事实上,当麦金太尔在其著作的开始部分论证道德纷争之时就可发现,虽然当代道德分歧确实由于每一意志所各自诉诸的不同的资源背景而引起并呈现出无休止的论争局面,但人们的主要渴望却并非对我们生活领域的合理性期待,对于道德论争来说,合理性的获得只是一个虚幻安抚,寻求合理性本身就不是一个最重要的伦理学解决方式。同样地,当麦金太尔阐述了其独特而有洞见的内在利益理论之后,伦理学最终被描述为一种在文学材料基础上的历史性解决,而这种历史视角又建立于对特定社会形态的要求之上,德性成为了在某种传统社会中可以获得内在利益的行动以及一种被特殊规定了的实践理性,这恰是典型的伦理学外部学术方式。这样的理论已经放弃了对不同社会成员人性差异的考虑而滑向了另一种机械的统一道德论证基础。然而,由于不同社会成员道德意识的差异是一个事实,而且道德意识的此一事实对道德生活图景构成了实质性的影响,对该事实的忽略就将至少是在理论上将产生解释的非完整性的。

与这样的方式不同,伦理学内部的解决方式则通过对经典伦理学所探讨问题的再度涉及来完成。当首都机场的的士司机抱怨规定不准短程拒载乘客,但是现实情况又让司机们基本难以信守此规则并且由此而使道德无从体现时,伦理学内部与外部的区别鲜明地体现了出来。这样的问题典型地属于一种社会制度上的设计与平衡,它是现代社会所产生的伦理学外部问题,外部问题虽然严重,而且往往构成人们道德行动的硬性选择根基。不过,现代社会也产生了同样数量与严重性的伦理学内部问题,今天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出奇的混乱与繁杂,试图从心理学和脑神经学等自然科学作出的解释无法使人满意,实际上令人困惑的是道德意识的变动和矛盾的逻辑结构而非对此的朔源解释。而且,道德意识所造成的社会成员道德意识差异以及道德观的混乱已经成为现实道德中最为司空见惯但却极严峻的现象。放弃对此的论证责任极不恰当。尽管经典伦理学同时含括了看来是内部伦理学以外部伦理学的论证,其对伦理学的内外部的理论负责却大部分成为其哲学体系的辅助,这份哲学家的部分名单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休谟、康德,乃至罗尔斯。而这仅仅是将伦理学的内部论证视为哲学体系辅助性材料的哲学家,另外一些不同的哲学家则将之结为其元哲学的辅助性理论。对于前者,伦理学的内部性输给了伦理学的外部性,对于后者来说,伦理学的内部性却又是不自足的,伦理学理论仅仅是对认识论、形而上学,以及心理学的材料性证明。由此,经典伦理学也就基本上没有认真地触及道德意识的问题,各种各样的学说都达到了其边缘,但也只是在边缘掠过而已。二十世纪西方伦理学界对此局面有所改善,但道德意识问题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查看全文

东北道德意识的探析

本文作者:姜亭亭李秀云工作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不到黄河不死心———从“英雄末路”到“儿女情怀”《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故事中,两家员外指腹为婚,关家公子起名为“关才”,黄家小姐起名为“黄娥(荷)”。关家破落,黄员外阻挠婚事,关才上吊而死,一个道人听见他的心还在唱歌,就将其取出用红布包好,放进匣子里。黄娥因为爹爹将心上人赶出门,一病不起,黄员外想为女儿解闷,将道人请至家中,黄娥(荷)听见关才的心还在唱歌,痛哭起来,眼泪打湿了红布包,关才的心哆嗦了一下,再没了动静。因此说“不见棺材(关才)不落泪,不到黄河(娥、荷)不死心”。有研究者认为“不见棺材不落泪”疑为“不见亲棺不落泪”,意思是说,不见到亲人的棺材就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原为“不到乌江不死心”,是由项羽兵败乌江的典故而来,两句都是语词讹变的结果。清代小说《扫迷帚》第五回中,昆山通人汪梧凰说:“……盖‘黄河’乃‘横祸’之误。言人不犯‘横祸’,则不肯死心塌地……乃劝人及早改过的意思。”[4]可见,“不到黄河不死心”也很可能另有渊源。俗语经历了民间生活多重的改造,在故事当中,英雄的命运困境又被演绎成了小儿女的一段恋情。人心不足蛇吞象———从“象征讽喻”到“道德禁忌”《人心不足蛇吞相》的故事里,一个穷苦的樵夫上山砍柴,遇见一位大哥,两人结拜成交,得知大哥是蛇仙,受伤不能觅食的时候吃了樵夫的干粮。蛇仙为报恩将自己的一只眼珠送给樵夫,让他进献给皇帝,原来这眼珠是夜明珠。皇帝得到宝珠便封樵夫为宰相,并下旨说,如果能进献另外一颗就招他为驸马,樵夫动了贪念,去取蛇仙的另一只眼珠,被蛇仙一口吞掉,因此说“人心不足蛇吞相(象)”。《山海经•海内南经》中说:“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5]“蛇吞象”的记载更多地带有上古神话的特征,在人们的现实经验当中,蛇身细小,象身庞大,蛇吞象显然不符合日常逻辑,“有蛇吞象,厥大何如”的疑问是必然存在的。人们何时对“蛇吞象”有了新的理解虽然难以考证,但在“蛇吞相”的民间故事之前,这一语词已经有了讽喻的意义。明代罗洪先诗中有“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临头螂扑蝉”,正是借此进行讥刺。民间故事以“相”代“象”,现世报应的道德禁忌取代了之前的象征化讽喻。

(一)语必关风始动人———面向童话王国的叙事逻辑民间故事往往面向儿童。“瞎话儿”更多的时候充当的是睡前童话,起到催眠、安抚、启蒙和教导的作用。成人世界里的思想观念或晦涩或沉重,总要采取更加浅易的方式才能接近儿童的内心,因此,将原有的结构和意义加以拆解并以“直观”、“形象”为原则重新加以设置的方式方法是不难理解的。比较而言,“有缘千里来相会”的观念未必有“善恶到头终有报”的思想更容易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后者也更容易被成人也就是故事的创作主体施加一定的功利目的。与其困难地为儿童解释“缘”的内涵和来由,不如回避语词的本义,巧妙地附会、转换,生成一个曲折有趣味的故事。娶亲之日杀“缘”待客,正是牺牲道义,弃善从恶,因此遭到了报应,可以说故事内置了一定的教化功能。简单以“蛇吞象”的意象来传达“人心贪婪会铸成错误”的观念,不如虚构典型人物,设置典型情节,演绎出一个“蛇吞相”的故事更有画面感和戏剧性,“宰相”在民间观念当中已经富贵至极,贪欲膨胀的结果是葬身蛇腹,这个故事结局对于儿童的心灵必然具有震撼性。“图小利大事不成”的政治见解于儿童而言过于宏大和抽象,而把“小利”和“大事”都说成是有神奇力量又会说话的小葫芦,可谓趣味横生。讲到故事中的弟弟勤劳忠厚,所以庙里和他一同干活的小和尚才为他出主意,让他向老和尚要“那个小葫芦头儿”,弟弟因此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而哥哥却贪得无厌,拿到“大事”之后在回家的途中看到正要回到庙里的“小利”,又要去抓,结果空忙一场一无所获,方法决定命运的道理也就更加易于理解接受。《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故事也是采取了这样的方式,让故事更富于超现实的童话色彩,成为更适应儿童心理的文本。这一类型的民间故事往往会有一句特殊的结束语:“早先是……后来叫白了,就说成是……了”,以这种煞有介事的方式强调语词正是以故事为来由,也是民间智慧的一种体现。语必关风始动人,民间故事作为口头文学,要经由心灵来保存和传播,那些流传下来的故事,往往最先留存在童年的记忆里,因其深刻难以磨灭才成为宝贵的精神遗产。(二)凤凰何以落梧桐———鲜活生命体验的主观投射鲁迅先生说:“乡民的本领并不亚于大文豪。”[6]民间故事往往取材于民众最为熟悉的现实生活,成为生存经验以及情感愿望的表达,民间故事的创作主体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朴素的精神感悟总会被想像所遣动,成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在民间故事当中,“黄河(荷、娥)”、“棺材(关才)”、“小利”、“大事”等都具有形象与人格,在另外一些故事当中还有大量类似的例子,如“凤凰”、“梧桐”、“路遥”、“马力”,等等,这些语词与意象都先于民间故事而生成。例如“凤凰”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被认为是一种高贵神圣的鸟,“凤为火精,生丹穴,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身备五色,鸣中五音,有道则见,飞则群鸟从之”[7]。而在民间故事当中,“凤凰”和“梧桐”成了一对不离不弃的恋人,因恶势力的阻挠才化身为“鸟”与“树”。凤凰和梧桐共同构成的意象要比凤凰与梧桐的爱情故事要古老得多,但意象的先在并没有禁锢民间故事创作主体那灵动的想像和奔放的激情。由语词谐音、意象关联等引发自由大胆的联想和想像,让民间故事摆脱了理性现实沉重的束缚。“黄河”的意象何其开阔宏大,口头文学家巧妙地将其转换为“黄娥”,极其轻巧地完成了“类”的跳跃;“小利”本该理解为局部的暂时的利益,在想像力的改造下变成了有人格有魔力的“小葫芦头儿”。从“缘”到“圆”,从“象”到“相”,这样的附会并不显得粗鲁笨拙,由此形成的故事又极富情趣,表现出民间故事创作主体内心质朴而热烈的情感。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当中说,“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所取得的一个图案、一束鲜花,一片风景,一桩历史事件或一桩回忆,生活中的任意一种花样或课题,都被转化成一件浸透着艺术活力的想象物,也正是这种主观化,才使得现实本身被转变成了生命和情感的符号”。[8]创作者往往要将情感意味移入到外部世界的现实事物当中,普通的事物正是由于艺术家的心灵,才浸润了种种或深沉的或热烈的情感,并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唤起情感的共鸣。民间故事的创作主体赋予外部事物以人格化的生命,将生命体验与自身情感投射其中,在叙事当中倾注了心灵的营养,所以民间故事反映的不仅仅是社会历史的变迁,更有精神世界的生生不息,我们在这些故事中读到的是来自广阔土地的情感积淀。(三)善恶到头终有报———乡土道德意识的演绎回归民间故事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创作和传承,在此过程当中说者与听者的角色也在不断转换,这种最原始的传播模式让民间故事呈现出自然生动的面目,同时体现出乡土社会对人间道德无形中的意识建构。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历时漫长,社会文化呈现出特殊的态势,主流文化强调礼教人伦,民间文化则更重视生存经验,成熟完备的宗法制度与选举制度在文化的分流当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也就是选官制度,充分掌握文化知识并认同主流文化当中的道德规范,是进入主流社会的必要条件,但是这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意味着长期的投入和较高的成本,短期内对现实生活并不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士秀尚文,惟重诗书之礼义。民知务本,诚敦稼穑之艰难。”[9]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对“经世治国”的主流文化的向往明确但遥远,维系乡土社会人际和谐的道德观念却是不易动摇的根柢。儒家“图小利大事不成”的见解更多就治国而言,这样的主题和俗常生活相距甚远,很难也没有必要纳入民间故事的叙事当中,比较而言,“善恶到头终有报”这样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做人的优良品质指向“善”的一方,“勤劳”、“诚实”、“勇敢”、“忠厚”等为人所认同赞许,而“懒惰”、“虚伪”、“奸诈”、“自私”等则指向“恶”的一方。东北民众以“善”“恶”区分人群,“善”被说成“心眼儿好使”,“心眼儿好使”的人一定会“得好”;“恶”被说成“做损”,“做损”的人一定“没好报”,这种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天真而朴素,道德观念正是在这样的理解下形成的。民间故事对语词意义的转换,最终往往都自觉地指向了乡土道德观念。

民众朴素的乡土道德观念以特殊的叙事模式渗透在东北民间故事当中,热烈的情感与灵动的想像力也让语词意义的解构与转换充满民间智慧和情趣,让故事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民间故事记载的不仅仅是民众现实生活的历史图景,更有精神世界的生动情态。先在的语词和意象在经历了民间文化的重重改造之后,在民间故事当中获得了别样的艺术生命。

查看全文

小议技校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诠释

摘要:加强技校的网络道德意识教育是技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时代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特殊要求,也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拟就技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加强网络道德意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网络道德意识;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为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但是,网络也带来了某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如网络的道德失范问题、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等都给技校的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因此,重视技校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养成教育,加强学生个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防范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网络道德意识

网络道德意识是指网络道德认识、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的统一体。_网络道德认识是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理解和评价;网络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网络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和别人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包括责任感、愉悦感、憎恨感等;网络道德意志是指不受网络诱惑因素的影响,能够自己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冲动和网络行为。

二、技校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的现状分析

查看全文

小议民族大学生道德意识

本文作者:努力.赛买提工作单位:新疆伊犁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道德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封闭保守满足现状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向着更加保守、封闭的趋势发展,对外来新事物缺乏敏感性,不利于民族间交流与融合,容易导致民族矛盾与冲突发生。(2)较高民族认同,较低自我意识。如前所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及成员有较强的认同感,这对凝聚、约束与维持本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有积极作用,但也很容易导致保守,制约自主个性发展;由此导致学生对学业、就业缺乏开拓进取意识,缺少为理想奋斗的自信、激昂与刻苦精神,学生学习动力不足。(3)个人价值观过分趋于功利与实用。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较大,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深深地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部分学生过分夸大个人作用,认为事业成功取决于个人,忽视社会环境与集体主义在其中的重要性;还有部分表现出价值观念上的模糊与摇摆不定,思想和行为上很容易依从他人。(4)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方面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但其表现出的道德行为却令人担忧;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但缺乏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有真、善、美的道德认知,却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成就一番事业的良好愿望,却缺乏实干精神。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意识问题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爱国观。首先,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引导教育学生,保证学生树立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其次,努力营造民族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氛围、思想与风气。第三,借宣传维护边疆稳定、祖国统一之机,激发、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2)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文化是教育资源,但其所具有的教化、激励与导向功能,对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意识教育应立足于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围绕本民族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如: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可以结合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与当代环境理论、状况整合起来,合情合理诠释教育学生。总之,少数民族学生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挖掘与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内容,在学生道德意识教育过程中,重视与组织好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肯定与赞扬优秀的、美好的民风民俗,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做到既尊重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情感、维护学生民族自尊,又做到转变其观念接受现代先进文化。(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给予充分的尊重、宽容与支持。少数民族学生道德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照顾少数民族特点,处理好教育规律、思想与民族教育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成长环境、基础教育以及历史上曾有的民族地位不平等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尊重他们心理层面的需要就显得格外重要。尽量采取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模式,因材施教,发挥学生自身主动性优势,以尊重、宽容、鼓励、支持与欣赏的态度开展教育活动,消极否定的直接评价要少用或不用,从学生角度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错误,理解错误可能产生的原因。教育过程中要允许学生不同言语与行为的存在,注意保护学生的探索问题热情;与少数民族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避免造成学生紧张、压力、焦虑与恐惧的体验,保证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4)知行统一,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建设。社会实践有效地将课堂教育、课外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社会实践纳入到少数民族学生道德教育范畴,在考核中社会实践要占一定比例。少数民族大学生除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入学校学生社团外,对其形式和内涵还要予以进一步丰富;如:组织、引导学生走进社社区、走进社会参加义工活动,到社区机构服务等;定期组织学生到农村牧区接受劳动教育,接受民风民俗、民情教育,升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质朴善良、尊老爱幼、诚实勇敢等朴素感情为理性选择;最终使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教育学生认清责任、理解义务,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磨练学生的道德行为,实现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上的统一。

查看全文

浅谈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摘要】现今,越来越多思想道德低下的事情充斥在社会当中。比如幼儿园教师扭着孩子的耳朵将孩子提起来这种变相体罚,再比如在社会中引起热议的“扶老人”事件。这些事一方面反映出当今社会的很多人道德品质低下,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很容易将校园中的学生引入歧途。中职学校与同等级别高中不同,中职学校的学生需要进行实习,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如何确保学生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成了中职院校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要谈谈中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关键词】中职院校;思想道德意识;思想品德

所为思想道德意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很多人来说法律意识较为遥远,只有当人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时,才会有人想到法律。对于更多的人来说,道德意识更为的重要,几乎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人出生开始,他就会受到周围的人和事的影响,慢慢形成属于自己的思想道德意识。在西方,有科学研究发现,人的一生中,可以分为多个年龄段,而每一个年龄段的思想意识都会有一定的差异,这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从研究结果来看,一些在二十岁之前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会在人脑中存在较长远的时间,因此,中职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思想道德意识的关键阶段,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一、现阶段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总的来说,中职学生所要形成的思想道德试一试可以总结为“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明礼诚信”,这既是对学生过去十年学习生涯中思想道德意识的归纳,也继承了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也与时俱进,体现了时代精神,极具时代特色。令人欣慰的是,在十几年前,我国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中职学生与大学生一样,同样怀揣着理想和抱负。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口的增长,工作难的问题成了困扰中职学生乃至全社会青年的问题,信息的膨胀和爆炸,社会中充斥的各种诱惑,导致很多中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专业技能,过分憧憬校外世界,反而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自身的思想意识和现实的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导致中职院校学生在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上误入歧途。就最近几年的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意识普查来看,中职院校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意识较2000年,呈下滑趋势。

二、影响现阶段中职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因素

查看全文

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提升

摘要:通过调查发现,85到90后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地有着不道德的行为,从调查中看,很多年轻人的道德观念和过去相比有着一定的转变,一些有失道德水准的行为,在他们看来竟然是“合理”的,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这一代人思想道德水平的下降。由此,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作为即将步入社会或已经在社会中具有一定地位的人,大学生能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意识,将直接影响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社会的思想道德走向。笔者将在下文简单谈谈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关键词:高校教育;思想道德;大学生

思想道德意识与人的其他意识的获取是一样的,都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才能萌芽和发展。不同的是,思想道德意识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受到人周围环境的左右,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一旦形成了固定的思想道德意识,就很难进行改变。正是因为思想道德意识具有这种特性,它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高尚的思想道德意识能够让人的行为更加文明礼貌,更加符合时代和人类发展对于人行为的要求。而低俗的思想道德意识则对人的影响有着不良的影响,会诱导人做出一些不符合文明要求的事,同时对于人长远的发展不利。因此,广大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时,也要兼顾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

一、现阶段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现状及成因

总体来说,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几年间,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水平整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在我国仍旧是进步和进取的象征。但是,我们看待问题不能只看表面,大学生整体思想意识积极,不代表所有人都有着高尚的思想道德意识。在当今社会,就业成了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种多样,社会中所充斥的金钱欲等不良现象也对学生造成了一定影响,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原本的心态发生变化,我国大学生在培养高尚思想道德意识这条路上越走越偏,自身的思想意识和现实的矛盾逐渐激化,很多高校学生即便有着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意识,但是在面对利益和高尚思想道德的取舍上,陷入一定的迷茫。总体来说,大学生道德水平这种停滞不前的状况与西方高校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其严峻程度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步入大学前,学生已经形成了不良的思想道德意识

查看全文

谈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体系也在逐渐的完善,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对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就目前来说,职业技术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高职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同时还要将学生培养成为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就要做好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工作,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针对高职学生良好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对于高职院校中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来说,不仅是满足时展需求的目标,同时也是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在高职院校中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健全培养体系,同时还要将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与责任心强的优秀职业人。

一、高职教育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承担着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实际中就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坚持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思想理念,同时还要保证教学的准确与有效,确定培养的目标与方向,制定好教学计划,完善人才培养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要从岗位群上出发,设置好专业,充分展现出自身的职业性,同时还要按照当地的建设与发展需求来完善自身,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1]。

二、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

正确把握制度伦理提高社会道德意识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关于制度的伦理、关于伦理的制度:制度的伦理功能及其整合德性的方式、我国当前德建设的基本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内容包括:制度的伦理,是指制度赖以产生和演变的伦理;一定的制度并不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自然结果;伦理精神在制度的具体安排和组织形式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制度和伦理精神的关系;伦理的制度化其实就是制度所承担的伦理功能;制度将某种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结构化、实体化;制度伦理整合社会大众的德性,实际上是时代精神内化为个体道德意识的过程;制度的伦理在这里是指我国目前制度创新的伦理底蕴和价值观依据;;制度虚设;制度的伦理功能不够协调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关键词:制度的伦理伦理的制度伦理精神道德建设

目前,学界关于制度伦理的研究,着眼点多在以制度来整合人们的观念与行为,从而提高社会大众的道德水平,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将制度的伦理要求规范化、条例化,如何堵塞制度漏洞、健全制度的约束机制等方面,企图通过明示的伦理准则和可操作的奖惩措施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我认为这种研究带有明显的片面性,也不利于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这种片面性的产生在于对制度伦理的片面性理解。制度伦理应该包括关于制度的伦理和关于伦理的制度两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并相互作用的。无论是就理论研究本身而言,还是就我国现实的道德建设而言,都要求我们对制度伦理作全面的把握。

一、关于制度的伦理

所谓关于制度的伦理,是指制度赖以产生和演变的伦理,即制度的伦理底蕴和依据。任何制度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一定的制度总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但是,生产力并不会自动产生制度,就社会的基本制度而言,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只是规定了社会形态的基本性质,从而规定了与这一社会形态相适应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石器时代不可能产生文明的社会制度,同样,青铜器时代也不可能有民主体制。“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142页。)但封建主为首的社会制度并不是手推磨自然产生的,蒸汽磨也不可能“磨”出一个资本主义制度。从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到现实的制度产生,是一个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主观意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曾经批判蒲鲁东不懂人们创造历史的辩证法:“蒲鲁东先生很清楚地了解,人们生产呢子、麻布、丝绸——了解这么点东西确是一个大功劳!可是,蒲鲁东先生不了解,人们还按照自己的生产力而生产出他们在其中生产呢子和麻布的社会关系。蒲鲁东先生更不了解,适应自己的物质生产水平而生产出社会关系的人,也生产出各种观念、范畴,即恰恰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观念的表现。”(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538-539页。)作为物质生产之产物的社会关系,刚开始只是作为一种自在之物而存在的。它对人的行为的要求,对人的实践的制约,只是一种纯粹的客观性。然而,由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社会关系又成了人们的实践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于是,实践着的主体就用自己在实践中形成的观念和范畴对自己所面对的社会关系进行理解、把握、组织和安排,以扬弃其纯粹的客观性,使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即扬弃社会关系对主体说来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不合理性,将人们认为合理的社会关系及利益关系固定化、秩序化,使之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和结构,这就是制度。

可见,一定的制度并不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自然结果,而必须经过受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人的伦理精神的观照。所谓伦理精神,是指当下实践主体对自己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所作的“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的价值取向。伦理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成分,对制度的形成和安排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制度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能使实践主体避免实践的随意性、盲目性和实践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即表达了主体对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的“应该如何”的判断和要求。因此,任何制度都要以一定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舍为前提,都要以一定的伦理精神为底蕴。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以实践精神把握世界的方式。要想使人们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应该如此”的精神需求(如公正、平等、人道、秩序等)变为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就必须用制度的形式将这种精神需求实体化和结构化。列宁也有类似的思想,他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里,对黑格尔“善”的概念进行了提炼和改造,认为:“善是对外部现实性的要求,这就是说,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注: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29页。)“要求”指一定时代的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某种价值趋向和精神需求;“外部现实性”则是指实践主体将这种价值趋向和精神需求变为客观现实的行动,使对客观世界的精神把握变为实实在在的现实把握,而制度在由精神向现实的转化过程中起着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查看全文

师范生师德意识培养探究

一、“双主体”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缘起

因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教师工作有了更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力。师德意识是教师职业的灵魂,为人师者之所以受人敬仰,正是因为这一职业有着高尚的情操、广博的学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因此,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2001年,教育部联合多家教育单位共同举办了“中国师德建设论坛”。论坛围绕“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以德治教与师德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教育部在2005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等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2008年,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下文简称《规范》)进行了修订,《规范》更加强调教师应该具备“爱”的师德内容。虽然相关部门不断提出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但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中,教师失德失范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些有悖师德的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教师职业的质疑,也严重损害了教师“尊师重道”的职业声誉。基于此,教育部于2012年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意见》中提到“加强师范等行业高校建设,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今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进一步指出,“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要促进师范生深入体验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形成良好的师德素养和职业认同”,这凸显出师范生师德意识培养上应增加实践性的教学内容[2]。相关系列文件的出台,无不表明国家对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培养及其创新性培养模式的重视。可以说,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后备力量,多数师范生毕业后将直接步入教师岗位,他们在未来岗位上的工作态度、教学质量等均与师德意识息息相关。一旦师范生师德意识薄弱或欠缺,他们将无法适应教师身份,出现为人师表差、不注重师德素养、不能用教师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等问题,这将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不仅要关注师范生的教学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更要加强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培养。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图1“双主体”协同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太极模式图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纲要内容,更加明确“实践”是提升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关键所在。所以,师范院校应把师范生的师德意识培养与技能技法训练提高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并要重视与小初高实习单位在实践环节中的密切合作,以便借助师范生教育中的实习实训环节来推动他们的师德意识培养。因此,师范院校联合小初高实习单位作为“双主体”协调培养师范生的师德意识,这既保留了高等院校培养师范生的主体地位,也发挥了实习单位的主导作用,为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构建新的理念。

二、“双主体”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必要性

(一)“双主体”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内涵。师德意识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是指教师对师德关系、师德现象以及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及范畴等的综合反映和主观再现过程,主要包括师德认识、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和师德行为四个方面[3]。师德使教师的职业更加神圣,更需要加强个人的品德修养,而师范生作为“储备”教师,势必要认清自身职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师范院校和实习单位作为“双主体”协同培养师范生的师德意识,改变了师范生被动接受师德教育的旧有培养模式,从思想和价值取向上令师范生认同教师职业,自愿地规划职业生涯,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提升师范生的师德意识。比较而言,师范院校和实习单位的“双主体”协同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是一种新趋势,也是“校企”合作模式的延伸。所谓“双主体”就是指师范院校和小初高实习单位共同为教师人才培养的主体,二者共同参与师德意识培养方案的制定、师德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开发、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实训计划的落实等有关教师人才师德培养的全过程。“双主体”协同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可以形象地用太极图来说明,在太极图中,师范院校和实习单位分为阴阳两部分,二者界限明确且交融相通。这一图示表明,在师德意识培养的全过程中,师范院校和小初高实习单位地位同等,发挥功能却各不相同。在促使师范生师德认识、师德情感、师德意志、师德行为的提升中,两者各自发挥优势,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起到互利互补的作用(图1)。(二)师范生师德意识现状分析。为了明晰“双主体”协同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目标和内容,更高效地建立师范生师德意识培养模式,我们对20名师范生和10名教龄在3年以下的在岗青年教师进行访谈,进一步从师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四方面寻找师德意识培养的薄弱点。本次调查表明,师范生对师德意识的认识是积极的,他们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公平地对待学生,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但师范生在师德意识上毋庸置疑仍存在着不足之处:第一,师范院校师德课程设置不健全,师范生育人观念相对淡薄。有关师德课程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各师范院校对师范生培养课程的设置还不完善,如师范院校过于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教学教法的传授,忽视了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的讲授。在我国,师范生培养课程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公共课程,如英语、思想政治等,这是所有大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第二类是专业课程,它仅是学生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第三类是教师教育课,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师书法、教师口语等专业技能技法的课程,并未涉及到师德意识的教育内容。由于师德意识培养课程的缺少,部分师范生的师德意识水平相对偏低。在工作中,这些师范生会将“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出现过度地关注、不愿承担教授职责、不关心学生身心成长等问题。第二,师范生在教师职业选择中呈现被动性的特点,职业认同感差。调查发现,一些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并非对教师岗位的向往和出于教书育人的目的,而是基于教师职业的稳定、有寒暑假期、工作环境较好、福利较多等外在诱惑而致。还有些师范生在选择教师职业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或是希望教师身份是自己选择配偶的有力因素,揭示出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并不是因为教师职业社会价值、职业活动性质等教师职业应有的认同内容。因而,他们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调查还发现,部分师范生和教龄在3年以下的在岗青年教师对职业选择缺乏主见,有调查者提到,“周围人认为自己比较适合做教师,或者自身学了师范专业,自然就当了老师”。可见,一些师范生和在岗青年教师并没有把教育工作看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是因为自己是师范生,毕业成为一名教师是最佳的就业去向。所以,持有这种想法的师范生即便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教师,也会因缺乏职业认同感,而无法融入到教育事业中,更不会顾及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等问题。第三,师范生在教师岗位实践时间过短,评价指标欠缺。在教学过程中,仅理论的传授并不能让师范生真正体会到师德意识在教育中的意义。多数被调查对象表示,在校期间的校外实习时间过短,也没有太明晰的考核标准。实际上,大多师范院校的实习实践均设置在大四阶段,时间不超过4个月,实习结束后却让师范生完成实习报告和实习单位出示一定的证明,缺乏对师范生实习过程的阶段性和总体考评。这样一来,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安排形式过于单一,仅仅是对毕业生集中实习实践,缺乏阶段性的学期实习,实习内容与形式过于笼统。在实习过程中,有些师范院校与小初高实习单位还缺乏沟通,只是在形式上考核学生的实习表现,尚且达不到师德意识培养的预期效果。这就导致师范生不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对自己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作用也不清晰。(三)“双主体”协同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意义。“双主体”协同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有助于走出师德意识薄弱的困境,对加强未来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师德意识和教师技能是教师专业的两大支柱,对将要成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来说缺一不可。所以,大学阶段是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和教师技能的关键期,实习培训是完善和加深师德意识和提升技能水平的必要环节。师范院校和小初高实习单位作为两个不同主体,在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培养方面,既要传授师范生有关的教师品德品质和教学技能技法,又要让师范生将学到的知识和品质应运用到实处,以多渠道和灵活的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扎牢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基础,促使师范生向卓越教师转变。另一方面,作为“双主体”的师范院校和小初高实习单位在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过程中,根据师德意识培养方案和实习培训计划,建立沟通合作一体化平台。这种师范院校和实习单位的双向沟通平台的建立,既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改变了部分师范院校弱化师范生实习培训环节的情况,确保实习落实到实处;又可以保证师范生师德意识培养模式的运行与管理,“双主体”通过定期会晤,根据师范生师德意识培养问题,及时调整培养策略,达到对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培养目标。

三、“双主体”培养师范生师德意识的途径

(一)强化师德意识培养模式,提升师德认识。教师正确的师德认识是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得以体现的前提和依据,也是从事教师职业的精神支柱。对此,“双主体”要明确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从学科性质、实习定位、培养目标等方面规划师范生师德认识教育的培养方案和实习路径,从根本上塑造他们的师德认识观念。在具体实施方面,师范院校应优化课程内容,增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等与师德认识有关的必修课程,开展思想道德类、教师职业素养类等师德认识选修课,保证师范生在第一学期通过学习基本师德课程达到对师德认识的理解,第二学期组建师德认识学习小组,以案例研讨学习的形式提升师范生对师德的认识;从实习单位角度来说,开展师范生的穿插实习,大学第二学期举办师范生入小初高实习单位的师德认识宣誓活动,每月开展两次骨干教师师德认识报告会和一次师范生与在岗教师师德认识交流会等,从小初高的学校氛围和交流学习中感悟师德,以促使师范生明确认识和理解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师德意识素养,提升师德认识水平。(二)丰富师德意识学习方法,深化师德情感。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创新精神不断深入到教育领域,现今的高校教育不再是单一的黑板模式,因此,“双主体”关于师德情感的培养形式也呈现了多样化。具体来说,师范院校在师德情感的培养方面要树立创新意识,为师范生开发多渠道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师范院校可以每学年开展与师德意识有关的知识竞赛、学生讲坛、文章征稿等校园活动,以活动的形式提高师范生对师德的学习兴趣,深化师德情感。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学校官网、校内微信平台、校报等媒介开设师德意识学习栏目,这些灵活多样的学习手段和丰富的学习途径,使得师德情感融入到师范生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内化他们的师德情感[4]。而作为“双主体”的另一方,小初高实习单位在做好与师范院校深化师范生师德情感培养工作对接的基础上,开展教师职业幸福观教育,以岗位幸福感、师生幸福感、同事幸福感等主题活动的教育形式,让师范生深刻体会到教师工作的幸福感、成就感,提升师范生的师德情感水平,促使师范生明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有的工作态度,逐渐让师范生认识到教师不仅仅为学生传道解惑,还要担负起培养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责任,以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责任感[5]。(三)内化师德意识自我教育,磨炼师德意志。师德意志是促使教师把认知层面的计划落实到行为层面的动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如专业知识的大量填补、社会支持系统的不足、理论转化实践存在鸿沟等问题。教师要想克服这些难题,就需要有坚强的师德意志。倘若教师对这些问题已存在认知,但因具体实际中的种种困难而退缩,缺乏行动力,势必会导致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下降。因此,作为“双主体”的师范院校和小初高实习单位在师范生的协同培养策略上,要注重师范生师德意志的磨炼。具体来说,师范院校可以开展“一带五”式模拟实习的学习形式,针对现实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任务的形式由一名有经验的教师引导五名师范生共同完成,提升师范生解决困难的能力和排除障碍的毅力。实习单位可以开展师德榜样,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以及师德意志的锻炼等教育学习环节,观看榜样教师事迹的视频或报刊,让师范生每月上交一篇对师德意志的学习感悟,促使其把师德意志学习的体会和感悟内化为自我教育。这种把师范生的师德意志培养过程的外显化,在不断磨炼师范生师德意志的过程中,使师范生对教师工作形成正确的分辨力与评判力,将师德意志内化表现在教师岗位中。(四)重视师德意识实训评价,历练师德行为。实习实训是历练师德行为的有效途径。为确保师范生的师德行为在实训中得到应有的规范,“双主体”在师范生的三阶段实习过程中,建立实习单位———师范生———师范院校的三维评价体系,以监督和促进师范生的师德行为。具体而言,“双主体”在师范生的整个大学期间,设置3个实习阶段:第二学期进行穿插实习,第三到第六学期进行阶段实习,第七到第八学期进行跟岗实习。在此过程中,实习单位根据师范生对教学原理、技能技法的课堂运用,对各类学生问题的应对和处理教学工作的方式等考核项目,评价师范生的师德行为。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以教学日记、教学反思、学习笔记等形式对自身的师德行为做评价和成长记录,每阶段实习结束后上交指导老师。师范院校在实习单位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对师范生提交的实习反馈做总体的验收和审核,再通过“双主体”间的沟通,共同评定师范生的师德行为成绩,最终建立一套有效的师德行为评估制度。

查看全文

道德建设实现个体内化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道德作用的机制;道德建设的关键;道德建设的途径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极其重要的方面、道德是靠舆论、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处于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起作用的形式是人们有意识地、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上升到无意识的、不自觉层次的道德规范起作用的形式是人们由衷地、心甘情愿地按照该道德规范来行事、确立科学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使人们认识、理解道德规范体系、道德建设一方面要形成科学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加强宣传、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观念等,具体请详见。

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极其重要的方面,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看到,虽然道德建设受到了极大关注,但是效果却甚微。原因何在呢?这正是本文试图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道德作用的机制

众所周知,道德是靠舆论、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它不同于法律,法律虽然也是一种社会规范,但法律是靠强制措施来维持的,一旦有人违法,那他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道德则不同,它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即使有人违反了道德,他也不会受到强制性的制裁,至多会被社会舆论指责和批评。当然,舆论的压力有时也是残酷的。这里根据不同的道德意识层次,我们把道德起作用的机制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处于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起作用的形式是人们有意识地、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有它自己的道德规范,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是人们意识到了该道德规范是社会向他提出的要求,自己应该遵守,并且意识到如果违反了这种道德规范,自己将会受到整个社会的谴责。但是他对这种道德规范还没有很深的情感,没有形成由衷地来按照这种道德规范行事的要求。也就是说,道德规范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形成心理品质和道德人格。现阶段对于许多人来说,集体主义道德规范就是处于这个层次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起作用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将道德规范变为人们的意识观念,然后再由意识观念控制人的行为。自觉的道德规范就是社会道德规范已经变成了人们的意识观念,但是这种意识观念还是浅层次的,比较外在的,如果人们不谨小慎微、不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那人们很有可能会不自觉地违反该道德规范。自觉层次道德规范的保障机制主要就是社会舆论,一想到社会舆论的压力人们就会自觉地按照规范来行事,不敢做违反道德的事。

第二、上升到无意识的、不自觉层次的道德规范起作用的形式是人们由衷地、心甘情愿地按照该道德规范来行事。不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是人们对这种道德规范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并且将这种道德规范深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道德人格,使之成为自己心理世界的一部分。这个层次是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的深化和升华,此时道德主体不用谨小慎微就可以按照规范来行事,处在这种道德意识下的道德行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它起作用的机制主要是靠道德良心的对道德主体的控制。如果道德主体不按照道德规范来行事的话,那他就感到内疚、不自在、不踏实、自己是猥琐小人。非做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自己才感到心安理得,“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是“慎独”层次的道德行为,不用社会舆论作保障,道德主体也能按照道德规范来行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