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现象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7 13:05: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道德现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民最美现象道德创建思考
一、“最美现象”的道德内涵及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
(一)“最美现象”的形成。使用“最形容词”的结构比如“最好”、“最可爱”、“最受欢迎”等,历来就是媒体为吸引公众眼球而采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最美”一词不是最近才出现在媒体里,但“最美现象”却是最近才出现的一种新现象。溯其源,首先当推杭州的吴菊萍2011年7月徒手接住坠楼女童,被网民和媒体亲切地冠以“最美妈妈”,之后,广东出现了从车下救出两岁女童的“最美婆婆”陈贤妹,在黑龙江出现了奋不顾身救学生、以致双腿高位截肢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2012年5月,在杭州又出现了身负重伤、依然紧急刹住大客车的“最美司机”吴斌。这些“国家级”的“最美人物”在网民、媒体、政府的大篇幅、高频率的共同宣传下,被社会公众广为传诵。在此影响下,全国各地的“最美人物”也层出不穷,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最美农妇”、“最美交警”、“最美战士”、“最美姑娘”、“最美农民工”、“最美护士”、“最美主持人”等等。短时间内“最美体”持续不断地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于是形成了“最美现象”。根据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最美现象”其实是两种现象的复合体,其一是一位位原先极为普通的人物纷纷在各种特定情境表现出了“最美”行为的现象,其二是这种最美行为被媒体广为传诵,然后教育、感动、鼓舞了许许多多社会成员的现象。(二)“最美现象”的道德内涵。最美人物之所以层出不穷,最美人物之所以被广为传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蕴含其中的道德影响力和感染力。我们对几位最美人物的“光辉瞬间”再稍作分析:吴菊萍发现孩子坠楼,她不假思索伸手去接,那个瞬间她根本没考虑自己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也根本没考虑救人后会得到社会的赞誉、政府的表彰和孩子父母的感谢,她想到的只是孩子面临危险,需要她出手相救。拾荒阿姨陈贤妹尽管地位十分低下,生活十分艰辛,但她发现被车子碾压受伤的小悦悦后,毫不犹豫地上前相救,会不会“摊上事”她完全不管,她只知道有人需要帮助自己就得出援手。80后的人民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的一刹那,先是把后面的两个学生挡住,又一把推开了几个学生,而将自己面临的安危置之度外,她只知道自己是教师,保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客车司机吴斌被飞来铁块击中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全然不顾自己,在生命最后的几十秒里“完成了一次最不正常情况下的最正常的停车”,他知道确保乘客安全是他的天职,为了神圣的天职他必须先人后己。在这些“光辉瞬间”,最美人物们的举动很美丽,但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只是在做一件分内事,只是在尽他们的职责与义务,他们美丽的行为没有矫揉、没有造作,有的只是真实,是人性本善的一种自然流露。孟子曾用“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评价舜的为人处事,最美现象中的那些最美人物的行为,也应该是“由善行,非行善也”。至于这些最美人物被到处传诵,生活中的你我他几乎都愿意、乐于做这样的传诵者,于功利无关、于流行无关,只是我们人性中的“善”的自然流露,是人性“向善”的表现。因而我们可以用“善”和“向善”来归纳“最美现象”中的道德内涵。(三)“最美现象”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公民道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具体表现为公民个体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五爱”要求,实际上就表现为各个领域里的“善”和“向善”。如“爱人民”就是要礼貌待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是一种与人相处时的“善”和“向善”;“爱劳动”就是恪尽职守、敬业奉献、认真负责,是一种职业领域里的“善”和“向善”。公民道德建设则是指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对公民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施加影响,达到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的行动。“最美现象”强化了社会成员关于“善”和“向善”的道德认知,激发了社会成员践行“善”和“向善”的行为,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种生动实践,它从属于公民道德建设,但其仍具有独立性,影响和启迪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
二、“最美现象”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一)强化了“善”和“向善”的公民道德建设共识。这种共识表现在人们对“善”和“向善”的认可、赞许和期盼上。首先是认可。当前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多样,许多原先被人们公认为“善”观念、“善”行为,如舍己为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被重新审视,被重新解释,而新的价值观念尚未确立。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存在着一定的迷惑。“最美现象”的出现,表明公众的道德认知里依然保存着原先的那种“善”和“向善”,而且这种认知在“最美现象”的传播中得到再一次的确认和强化。其次是赞同。道德领域的行为人们一般用“善”来描述,但在“最美现象”中公众却用“美”,而且是“最美”来评价,这是对这种“善”的行为高度赞美。比较“最美妈妈”、“最美司机”与“最善妈妈”、“最善司机”的称号,可以发现前者包涵的赞美之情要比后者强烈得多。再次是期盼。“最美现象”一出现,公众便满怀热情地加以关注,加以传递,还不断地赋予身边的好人好事以“最美”称号,这体现了公众对善的期盼。人们心中有善,但现实中善的表现并不多,于是公众的内心形成了一种期盼,在这种期盼状态中,彰显“善”和“向善”的“最美现象”出现了,公众的期待获得了“替代性满足”,于是欢呼雀跃、欢欣鼓舞。(二)夯实了“善”和“向善”的公民道德建设信心。当前社会一系列的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社会现象,导致了公众的道德焦虑和信仰危机,而“彭宇案”和“许云鹤案”等案件又让好人很受伤,于是我们感喟世风日下,感喟好人难做。中青报的一项调查声称“77.9%受访者痛感在当下社会做好人的成本高”,好人难做,似乎正在成为社会大众的集体痛感。基于这样的现实,不少人对社会道德转好表示怀疑态度,还有人认为道德滑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有些人认为这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已经无药可救。正当不少中国人对当下的社会道德建设失去信心时,“最美现象”让人眼睛一亮,心里一阵温暖:原来这个社会还大有好人在的。“最美现象”让人们知道,人们心中自有良知在焉,只要有特定的情境,道德良知还是会被唤醒被激活,于是人们由“行将失望”转变为“心存希望”;“最美现象”还让人知道,现实中确实有太多不如意的地方,做了好事有可能被鄙薄甚至被诬陷,但这一定不是社会主流,亦非常态,不能因为一两个个例而停止求真、求善、求美的脚步,我们可能不知道救人之后,会不会被反咬一口,但我们能够做到问心无愧、良心得安,这比简单地寻找不救的借口,更有生命的质量和存在的价值。因而,“最美现象”在扭转人们对社会整体道德状况消极悲观的判断的同时,也夯实了公民“善”和“向善”的道德建设信心。(三)掀起了“善”和“向善”的公民道德建设热潮。“最美现象”在传遍、热遍全国各地的同时,各级政府、民间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体都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着力倡导公民践行道德规范,掀起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热潮。2011年10月23日,就在小悦悦事件后的第10天,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最美女教师”出现后,黑龙江、贵州、安徽等省在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中开展了向张丽莉同志学习活动,着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2012年6月4日,最美司机吴斌的葬礼举行,杭州全城万人沿路相送,近百辆出租车停下生意,打着双闪,一路鸣笛,送别同行。2012年6月,中央文明委向全社会发出了关于向张丽莉、吴斌、高铁成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笔者所在的浙江省余姚市,2102年在“最美现象”的影响下,开展了“做文明崇德余姚人”主题实践教育活动,通过理念传播、风尚培育、典型弘扬、精神践行等四项行动,提升市民的道德素质。马克思说过,“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以牺牲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为代价的”,一位位最美人物为了保护社会利益,捍卫道德良知,在个人利益上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些牺牲一定会把社会道德建设向前推进一步,全国各地掀起的公民道德建设热潮是这一步的开端。(四)提供了“善”和“向善”的公民道德建设范例。各地各级政府一直以来十分注重公民道德建设,在公民道德建设上投入的财力、人力可谓不少,但取得的成效却并不明显,表现在参与面不广、持续性不强、关注度不高等,不少部门组织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只是“自娱自乐”。而这次“最美现象”的出现及传播,从社会道德建设角度来看,是一个极为成功的案例。首先是公众的参与人数多,如有关吴菊萍接住坠楼儿童的新浪微博,当天被转发7000多次,相关评论超过500多条。其次是参与人员涉及面广,在“最美现象”的形成中,有最美个人的亲身实践“最美”,有社会公众敏锐发掘“最美”,有媒体积极传播“最美”,有政府和社会及时表彰“最美”,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都参与到“最美现象”中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合力。再次是参与行为的自发性,无论是“最美”人物本身还是传播“最美”的公众,他们都是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参与的,参与的目的几乎不带“功利性”,道德的“含金量”高。还有,就是参与者是带着真心和诚意的,一种种最美现象,都深深地打动着公众的内心,许多网民都表达着他们激动的心情,如“我们要做的,只是正视我们这颗被感动的心,然后依循着心的指引去追求人间的美好”、“这一接是本能,多想一秒都来不及,勇敢忘我救人,温暖感动致敬”等留言,“言为心声”,这些言语都是公众内心道德体验活动之后发出的,是一种真性情的流露。
三、“最美现象”给公民道德建设的几点启示
(一)要突出公民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动员、引导、鼓励全体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道德认知、道德体验、道德行动等道德实践活动中来,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养。因此公民道德建设要依靠公民,要为了公民,公民是道德建设的主体,衡量公民道德建设的成败,就看公民的参与度如何、积极性怎样、道德素养提高了多少。这次“最美现象”中,公民参与数量多,而且是自觉参与、主动参与;参与人员来自社会各阶层,有普通百姓、文体明星、政府官员、社会学者等,而且达成了“善”与“向善”道德共识;参与者的道德收获不仅体现在道德认知上,也体现在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上。公民的“主体”地位自始至终都非常突出,因而取得了教育人、打动人、鼓舞人、提高人的效果,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政府、媒体、社会团体都是重要的参与力量,但最终都要落实在公民个体身上,因而必须突出公民的主体地位。(二)政府部门的组织引导需要更多的智慧。在当下,政府仍旧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但这样的角色定位并不是要由政府包办道德建设领域里的所有事务。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政治民主建设的推进,人们的公民意识在增强,民间团体的力量在成长,社会力量已经具备了组织筹办道德建设领域的许多事务的能力,比如发现和树立道德典型、有关道德建设的会议或展览,可交由民间机构去完成。我们一直在强调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道德建设职能(从属于文化职能)也应有所改变,要搞清楚哪些应该由政府来做,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在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要求政府部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有更多的智慧。“最美现象”的出现及传播过程中,政府是在网民发现和传播“最美”已经有较好基础时介入的,此时社会情绪正被“最美”深深地感动着,政府顺势而为(组织学习最美座谈会、授予荣誉与先进称号、给予物质奖励),公众自然十分响应,把学习“最美”活动推到新的高度,政府的行为可以说体现了一定智慧。(三)要更加注重新媒体对道德建设的作用。媒体在“最美现象”的形成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其作用甚至超过了一个个“最美人物”本身,因为“最美现象”的传递都是靠媒体来实现的,媒体实际上对现实生活进行了“再创造”。而在各种媒体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作用尤为特出。互联网反映现实速度快,吴菊萍、吴斌事迹的发现和宣传,最早出现在互联网上,然后网友通过网络广泛参与传播,传统媒体各种报道才跟上。互联网互动性强,可顺畅地实现信息交流,吴斌殉职后一周内,新浪微博关于吴斌的内容就多达35万多条,评论4万余条。我国网民数量多,却还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称,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而且从网民构成来看,以可塑性强的青少年为主体,这使得互联网成了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特别有用的平台。“最美现象”的形成与互联网密不可分,没有互联网,“最美现象”成不了如今这样的气势,我们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必须注重互联网的作用。(四)公民道德建设在当前应突出职业道德。公民道德的内容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而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要让这个社会成为有道德的社会,首先就要社会成员具有职业道德。而当下的职业道德偏偏又是饱受诟病,如一些医生缺了救死扶伤的情怀,一些老师忘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一些记者没有了“铁肩担道义”责任感,一些商人惟利是图竟用臭皮鞋做药用胶囊,一些官员为了升官而不择手段,还有地沟油、毒馒头、病死猪肉、毒生姜、假羊肉……,诸种职业道德领域里的丑相,一而再地刺激着公众的道德神经。如果公民道德建设以职业道德为重点、为突破口,就牵住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牛鼻子”,社会公德好转就值得期待。这次“最美现象”中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把“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作为神圣使命,“最美司机”吴斌把“保障乘客安全”作为第一选择,蕴含其中并打动人的就是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五)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注重典型的真实性。公民道德建设离不开典型示范,发掘和树立道德标本、道德楷模便成为公民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习惯上我们选择和树立的榜样都是“高大全”的模式,这样的典型是“纯粹的道德典型”,但人不只是一个“道德人”,还是一个“经济人”、一个带有各种欲望的人,因而,“纯粹的道德典型”对普通人来说,显得不太真实或者是感觉离我们太远,怎么学都做不到,从而也就打消了向榜样学习的念头,那种榜样也就失去了示范意义。这次“最美现象”中的人物,都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在壮举之前,他们平凡得没有明显亮色,他们就是我们朴实的兄弟姐妹。还有他们在媒体前的表现也一样显得真实可爱,如在吴菊萍报道中,她说了这样一段话:“阿里巴巴奖励的20万元以及省市给的一些奖励,我要留给父母和孩子。像我这样的家庭,也不富裕,还是需要钱的,我想大家也能理解。一个人如果对家人都不好,就不可能对社会好。我想做一个真实的人,就是这样。”这番似乎不那么“完美”的话,让很多读者对吴菊萍更生敬佩,因为她的平凡,她的真实。
某些社会道德缺失现象透析
摘要: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由于一些人对道德水准的迷惘,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衡,从而导致了某些社会遗德缺失现象的出现。解决连德缺失问题,应加强对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淡化行为主体的功利性思想。
关健词:道德道德缺失表现对策
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由于一些人对道德水准的迷惘、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衡,从而导致了道德缺失现象的出现。现今的道德缺失已不再仅仅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道德失衡,而是以群体为尺度的集体道德缺失:蔑视道德、缺失诚信、耻言理想、职业道德滑坡。道德的底线也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底线,正确认识道德缺失现象,探讨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对策,对于唤醒沉睡的人性,营造德福一致的文化氛围,重塑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
1、诚信缺失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较短,受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以企业信用缺失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企业逾期应收的贷款额占贸易总额的指标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仅占0.25%一0.5%;而我国目前超过5%,其水平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10倍到20倍。
道德无效现象分析
如果要对道德功能进行社会学分析,起码存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德有何用”的问题;二是“德为谁用”的问题,伦理学研究对前者比较重视,对后者却有所忽视。伦理学家总是把道德原则作为“普渡众生”的法宝,或把其普适性说得神乎其神。其实,任何道德原则或规范当其作为一种理论预设时总是对人人都有用的,但当其作为一种现实操作时对有些人是无用的。笔者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次,在公交车上看到几个年轻人把一老太太挤得东倒西歪,我就说了一句:“年轻人,请守一点公德”,没想到他们横着眼盯着我,骂我一句:“有毛病!”后来我仔细想,可能我真的有毛病,我怎么能对哪些人讲道德呢?他们根本就不想有德。看来,道德只对有德或想守德的人有用,对无德之人,道德总是没用的,这就是道德无效现象。
道德无效是指道德作为一种任何的毫无例外都应当服从的规范性要求因人为的阻隔而失去其应有的影响力而成为虚设。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由必要性论证进入到了有效操作的层次。我们所倡导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正发挥着它特有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现实生活中道德无效现实比较严重,不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全面推进,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一、道德蔑视型:“老子有权,我怕谁?”。道德作为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人人应当遵守的,道德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权力的独占性和扩张性使权力的占有者或控制者有可能无视法律或道德,从而做出违法或缺德的行为。占有或控制一定权力是蔑视道德的先决条件。现实生活中不泛有德性良好的当权者,只有当把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时才会产生道德蔑视。“老子有权我怕谁”是权力对道德的极大藐视,鲜明地向世人昭示了道德对个别当权者的无效性。“法律也奈何我不得,道德算什么”。这种人完全抛弃了权力本身所凝结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完全逃脱于道德的约束之外,认为自己有不受道德约束的特权。现实生活中,个别干部手中有权就无所顾及,吃喝嫖赌,为所欲为,在他们心目中,道德从来就是老百姓的事,与己无关。这种人多了,道德建设也就成了官员向老百姓讲道德的运动,道德也就成了管制老百姓的精神枷锁。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官德重于民德,应当成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重要原则。
二、道德亵渎型:“老子有钱,我怕谁?”。这是另一种有代表性的道德无效现象。这些年,一些人随着金钱财富的增多而“神气”起来,忘乎所以,也开始成为道德约束之外的“自由人”。社会上一些“大款”、“富豪”其生活方式之腐化自不用说,就连一些并不富有者用多于罚款几倍的钱来换起对“随地吐痰”处罚的“潇洒”,“不就是罚点款么?老子有的是钱”。廉耻、良心、道义就在金钱的支付中丧失了。在商品经济社会,金钱交换特性的普遍化导致了金钱特殊地位的确立,有钱似乎就可以买到一切,包括荣誉、地位和尊严;有钱似乎就可以逃脱法律和道德的制裁。亵渎道德的人是金钱的奴隶,尽管他们拥有金钱却失去了保持德性的力量。拜金主义的盛行一方面表现了人们对金钱的热忱,同时也导致了对道德的冷漠。加之,现行社会赏罚手段的唯金钱化倾向,有意无意地从正反两方面强化了“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心理,金钱万能成了道德有效实施的一大阻碍。
三、道德无赖型:“我是流氓,我怕谁?”。生活实践表明,道德只对有向善倾向的人有效,对道德无赖者是无效的。道德无赖的行为主体是精神崩溃者。道德无赖是指社会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己毫无道德顾及,没有任何道德信念,以善为恶、以丑为美、以耻为荣,一切都是不讲理、不要脸,往往表现了道德逃避和道德沉沦。道德逃避是指个体既不玷污道德,也不捍卫道德,就是那种所谓“逃避崇高”;道德沉沦是指个体彻底与道德决裂,其行为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倾向。道德之所以有约束作用,其发生前提是受约束者必须具备力图逃避谴责而获得道德赞誉的动机。如果一个人根本不在意社会或他人对的道德评价,无所谓道德不道德,最好的道德也是无用的。我们在公共生活场所常遇到这样一些道德无赖者:你讲他“不文明”,他反而高兴;你骂他“缺德”,他反而说“德有何用”;你斥责他“没良心”,他反而问“良心值多少钱一斤?”这种流氓心态不知从何缘起,但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人对待道德的无所谓态度。一个社会的公民如果连起码的羞耻感都没有,法律何用?道德何效?
道德无效现象虽然是个别的、局部的的,但其危害性决不可低估。首先,道德无效现象直接败坏社会道德风气。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对改善社会风气负有神圣的历史使命。社会风气的根本是德风,而德风往往是靠社会的道德范例来体现的。没有道德范例群体的示范,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的“龙头效应”,那么,道德建设就易于成为良知者的疾呼而无大众的响应。不可否认的是,有权者和有钱者在现代社会中在对物质财富的享用上具有某种优越性,成为人们注目的对象。如果这部分人无视道德甚至道德败坏,整个社会就有可能随之道德沦丧。实践证明,这些年之所以社会风气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是这部分人无视道德和法纪所致。
社会道德冷漠现象探析论文
摘要:当前社会道德出现的冷漠现象,与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某些特殊性有关,也与一些公众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关。要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娇正道德冷漠现象,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
关键词: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理性分析对策
对社会而言,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平静、安宁、愉快、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的社会却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公德不和谐的东西。
一、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理性分析
(一)社会正义力量是主流。可以肯定地说,不论什么国家、什么地方,都会有见死不救的人,也都会有见义勇为者。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由于思想境界不同,价值判断标准不同,道德修养的水准不同,他们在处理遇到的问题时的态度和行动也不同。所以,社会上出现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并不奇怪。我们没有必要因为社会上存在一些负面的或消极的东西,就对社会失去信心,对社会公德的建设失去信心。应当说,社会的正义力量是主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的现象更是多见的。青年民工魏青刚三次下海抢救落水女青年;23岁大学生洪战辉携妹求学12年;“两弹”元勋朱光亚100万奖金捐科技;妇产科医生江庆霖,一边是心脏病突发、命悬一线的父亲,一边是手术台上等待剖腹产的孕妇,她毅然选择了先救病人。他们用一颗滚烫的爱心,践行着社会公德,坚守着职业公德,承传着家庭美德。
(二)社会道德冷漠是支流。无须讳言,在我们的社会还有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在践行基本社会公德方面也常常出现令人失望的现象。面对现实,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不掩饰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消极悲观,积极参与社会公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正确把握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剖析网络社会道德现象三大分类
摘要:网络社会道德存在着无责任现象、绝对自由现象和价值观扭曲现象,真正解决上述这些怪现象的途径主要是加大现实社会道德建设的力度,先道德后法律才是长久之计。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社会伦理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的精英电子学家出于为军事服务的考虑将几所大学的计算机用电缆连在了一起,起名为ARPANET,这就是我们今天称为INTERNET的鼻祖,网络的迅速发展超出了当初它的发明者的预见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我们的社会,从70年代的试点,到80年代的发展,再到90年代的普及,网络这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庞大物理实体以其不可取代的实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渐进式的改变让许多科学家有些措手不及,由这种改变也出现了通过网络这一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网络人群,构成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不仅仅带来了科技上的新起点,也为社会学家们提出了全新的社会问题,人类社会进人了一个双重社会时代。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人类社会,网络社会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实在,也没有相对固定的社会人群,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最大的区别在于每个个体的人在网络社会中都被转化为一个符号,一串代码,以机器的方式进行交流,除了ID地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验明正身,在网络这块面纱的掩饰之下,网络社会的活动准则与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之间出现了偏差。
综观现实社会,个人要想融人其中,接受、承认并且遵守社会道德是一个必备条件。举例来说,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中信守承诺之类的现代商业道德法则,得到了绝大多数市场主体的广泛奉行,因为这是他们长期立足市场并自主活动的一种必要条件。马克思·韦伯在谈到“资本主义精神”时也曾指出只要个体涉足于市场关系之中,资本主义经济就会迫使其服从资本主义的活动准则。任何一个社会,不讲信用,恶意欺诈等不道德现象,主体活动空间必将受到压缩。然而在网络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参与之时起,就已经开始了欺骗,作为现实存在的人在网络社会中变成了一个代码,一个符号,从姓名、性别到情感、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随心所欲,都成为遵守网络行为规则的一种表现。现实社会的不道德在这里反而成为大家都认同并且都付诸实践的一种道德行为,主体的活动空间也并不因为这种现实生活中认定的不道德行为而受到压缩,相反,其活动空间扩大到整个世界。这种与现实社会道德相左的道德现象大致分为三类:
一、网络社会中的无责任现象
在网络社会中,人是一种非现实的存在,人以数字化的方式出现,因而他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关系在网络社会中也会发生变化,形成与现实社会中不同的主体存在方式,“人在网络中就是非现实的虚拟方式,其活动也是非现实的虚拟活动,由于这种虚拟特性造成网络社会中的个体都具有“怀疑一切”,“批判一切”的倾向,自身的不真实性导致对所联系的对象的真实性的批判,成为怀疑论者”。而这种怀疑性也就使虚拟个体认为根本不用考虑从而放弃了对其相联系的另一个虚拟个体的责任感,同时在网络社会中又没有健全的社会关系、道德关系及客观的社会道德加以要求,这种不负责任的现象成为必然。只有这种行为上升到损害现实社会中具体的某一个体或某一群体的切身利益时,行为主体才会受到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乃至法律规范的制约和审判。同时,在网络面纱之下的非现实的虚拟个体代替现实社会中的具体存在的个体思维来批判现实社会,这种批判则作用于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这种批判则是以无责任为前提的有感而发,只要是无损现实社会的根本利益,行为主体都不用也不会考虑到现实社会的道德谴责。
小议网络社会道德的三种现象
摘要:网络社会道德存在着无责任现象、绝对自由现象和价值观扭曲现象,真正解决上述这些怪现象的途径主要是加大现实社会道德建设的力度,先道德后法律才是长久之计。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社会伦理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的精英电子学家出于为军事服务的考虑将几所大学的计算机用电缆连在了一起,起名为ARPANET,这就是我们今天称为INTERNET的鼻祖,网络的迅速发展超出了当初它的发明者的预见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我们的社会,从70年代的试点,到80年代的发展,再到90年代的普及,网络这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庞大物理实体以其不可取代的实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渐进式的改变让许多科学家有些措手不及,由这种改变也出现了通过网络这一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网络人群,构成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不仅仅带来了科技上的新起点,也为社会学家们提出了全新的社会问题,人类社会进人了一个双重社会时代。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人类社会,网络社会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实在,也没有相对固定的社会人群,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最大的区别在于每个个体的人在网络社会中都被转化为一个符号,一串代码,以机器的方式进行交流,除了ID地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验明正身,在网络这块面纱的掩饰之下,网络社会的活动准则与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之间出现了偏差。
综观现实社会,个人要想融人其中,接受、承认并且遵守社会道德是一个必备条件。举例来说,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中信守承诺之类的现代商业道德法则,得到了绝大多数市场主体的广泛奉行,因为这是他们长期立足市场并自主活动的一种必要条件。马克思·韦伯在谈到“资本主义精神”时也曾指出只要个体涉足于市场关系之中,资本主义经济就会迫使其服从资本主义的活动准则。任何一个社会,不讲信用,恶意欺诈等不道德现象,主体活动空间必将受到压缩。然而在网络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参与之时起,就已经开始了欺骗,作为现实存在的人在网络社会中变成了一个代码,一个符号,从姓名、性别到情感、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随心所欲,都成为遵守网络行为规则的一种表现。现实社会的不道德在这里反而成为大家都认同并且都付诸实践的一种道德行为,主体的活动空间也并不因为这种现实生活中认定的不道德行为而受到压缩,相反,其活动空间扩大到整个世界。这种与现实社会道德相左的道德现象大致分为三类:
一、网络社会中的无责任现象
在网络社会中,人是一种非现实的存在,人以数字化的方式出现,因而他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关系在网络社会中也会发生变化,形成与现实社会中不同的主体存在方式,“人在网络中就是非现实的虚拟方式,其活动也是非现实的虚拟活动,由于这种虚拟特性造成网络社会中的个体都具有“怀疑一切”,“批判一切”的倾向,自身的不真实性导致对所联系的对象的真实性的批判,成为怀疑论者”。而这种怀疑性也就使虚拟个体认为根本不用考虑从而放弃了对其相联系的另一个虚拟个体的责任感,同时在网络社会中又没有健全的社会关系、道德关系及客观的社会道德加以要求,这种不负责任的现象成为必然。只有这种行为上升到损害现实社会中具体的某一个体或某一群体的切身利益时,行为主体才会受到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乃至法律规范的制约和审判。同时,在网络面纱之下的非现实的虚拟个体代替现实社会中的具体存在的个体思维来批判现实社会,这种批判则作用于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这种批判则是以无责任为前提的有感而发,只要是无损现实社会的根本利益,行为主体都不用也不会考虑到现实社会的道德谴责。
“网红”现象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及对策
“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简称,是指在现实以及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观点或者是举动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成为“网络红人”。他们是一群通过互联网资源进行展示自己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此其中,有不少青少年成为被传播对象。所以“网红对青少年道德体系的形成是具有一定影响的。”
一、“网红”现象对青少年道德体系形成的积极影响
1.“网红”现象拓展了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观念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认知范围是根据所在的环境以及周围的网络环境所影响的,而“网红”现象就是一个传递信息极快的一种媒体的形式。如果青少年可以选择一些能陶冶情操的“网红”直播活动,不仅对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具有缓解的作用,而且还能对青少年的个人技能具有提高作用,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念。2.“网红”现象对青少年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有的“网红”将李白的《将敬酒》改为说唱的曲子,这不仅会引起广泛的关注,还会给青少年树立榜样作用。正是这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会起到鼓励青少年进行创作、创新的作用。“正能量网红”充当着网络道德模范的角色,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高尚的行为给青少年做出了良好的示范,使得青少年主动学习和效仿他们的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网红”现象对青少年道德体系形成的消极影响
1.“网红”现象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众所周知,社会是网络的世界,而且青少年又是一个极其容易被诱惑的人群。一方面,青少年容易对网络游戏痴迷,会对“网红”现象过分的迷恋,这样就会使他们产生一些焦躁的心理状态,进而开始排斥现实世界所拥有的一切,享受在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另一方面,在关注“网红”现象的选择,如果青少年没有极好的自控能力就会被一部分“网红”扭曲的价值观影响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2.“网红”现象影响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形成由于“网红”现象变得越加具有经济效益性,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都想在“网红”这个领域分一杯羹,但有些“网红”为了利益,将一些腐朽文化向观众进行传递,而且青少年正处于完善、构建属于青少年自己的价值观的特殊时期,一旦被这类扭曲、病态的“网红”价值观所影响,这会对青少年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
三、“网红”现象影响青少年道德体系消极形成的对策
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理性透析论文
论文提要:当前社会道德出现的冷漠现象,与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某些特殊性有关,也与一些公众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关。要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娇正道德冷漠现象,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
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理性分析对策
对社会而言,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平静、安宁、愉快、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的社会却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公德不和谐的东西。
一、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理性分析
(一)社会正义力量是主流。可以肯定地说,不论什么国家、什么地方,都会有见死不救的人,也都会有见义勇为者。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由于思想境界不同,价值判断标准不同,道德修养的水准不同,他们在处理遇到的问题时的态度和行动也不同。所以,社会上出现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并不奇怪。我们没有必要因为社会上存在一些负面的或消极的东西,就对社会失去信心,对社会公德的建设失去信心。应当说,社会的正义力量是主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的现象更是多见的。青年民工魏青刚三次下海抢救落水女青年;23岁大学生洪战辉携妹求学12年;“两弹”元勋朱光亚100万奖金捐科技;妇产科医生江庆霖,一边是心脏病突发、命悬一线的父亲,一边是手术台上等待剖腹产的孕妇,她毅然选择了先救病人。他们用一颗滚烫的爱心,践行着社会公德,坚守着职业公德,承传着家庭美德。
(二)社会道德冷漠是支流。无须讳言,在我们的社会还有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在践行基本社会公德方面也常常出现令人失望的现象。面对现实,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不掩饰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消极悲观,积极参与社会公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正确把握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道德冷漠现象的解析与建议
对社会而言,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平静、安宁、愉快、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的社会却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公德不和谐的东西。
一、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理性分析
(一)社会正义力量是主流。
可以肯定地说,不论什么国家、什么地方,都会有见死不救的人,也都会有见义勇为者。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由于思想境界不同,价值判断标准不同,道德修养的水准不同,他们在处理遇到的问题时的态度和行动也不同。所以,社会上出现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并不奇怪。我们没有必要因为社会上存在一些负面的或消极的东西,就对社会失去信心,对社会公德的建设失去信心。应当说,社会的正义力量是主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的现象更是多见的。青年民工魏青刚三次下海抢救落水女青年;23岁大学生洪战辉携妹求学12年;“两弹”元勋朱光亚100万奖金捐科技;妇产科医生江庆霖,一边是心脏病突发、命悬一线的父亲,一边是手术台上等待剖腹产的孕妇,她毅然选择了先救病人。他们用一颗滚烫的爱心,践行着社会公德,坚守着职业公德,承传着家庭美德。
(二)社会道德冷漠是支流。无须讳言,在我们的社会还有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在践行基本社会公德方面也常常出现令人失望的现象。面对现实,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不掩饰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消极悲观,积极参与社会公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正确把握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1.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社会公德缺失。当前出现社会公德缺失现象,与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某些特殊性有关。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处在改革时期,生产关系处在发展完善时期,原有的社会公德中一些内容已经不完全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公德还没有完全形成,没有很好地被社会所普遍认可和遵从。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在一定时期出现公德规范的部分“真空”,进而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社会公德的某些缺失现象。这种现象还会因惯性而延续一段时间。这是由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所决定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
剖析转型期道德失范现象防治应对策略
摘要:任何经济体制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本文分析了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历史特殊性,强调了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构建社会道德体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转型;市场经济;道德规范;道德失范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生成和运行,都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或道德基础,市场经济体制也不例外。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之中,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在道德建设中面临着新的困境,传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及计划经济时代提倡的“大公无私”等道德规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道德规范的缺失,使得部分人的道德观走向了极端,礼仪缺失、不讲诚信、损公肥私的情况屡屡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沉渣泛起。因此,能否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成功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问题的产生
社会转型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进化,它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质变状态,是社会结构剧烈的、整体的和根本的变化。我国的社会转型首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种过渡又首先表现为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转变过程。但是仅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是无法全面把握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深刻含义的,实质上,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包括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深刻变化的整体性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模式是和计划经济相联系的,而高度集中的决策体系,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任何人对命令无条件地服从构成了这种制度的基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曾经发挥过相当巨大的作用,它有效地集中和动员了有限的社会资源,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并在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实现了社会分配的高度平等,保证了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