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7 11:29: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道德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道德管理

略论护理管理的道德影响

首先,护理管理者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优异的心理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术;其次,护理管理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职业习惯,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时要沉着冷静、稳重机敏、聪明能干。因为护理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科室的护士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在工作中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并且要做好,别人不能做到的自己争取做到。这样,护理管理者在科室里无论讲话还是分配工作才会有说服力,开展工作时也能调得动。工作时,不但要有开拓精神,而且要有对科室工作及人员敢抓敢管的作风,同时注意工作方法,讲究实效、机智果断、一视同仁、工作的各方面都要做护士的表率。护理管理者是护理工作人员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让科室每位护士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在工作中应相信她们尊重她们,而不是她们的监督者、统治者,让她们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如果在工作上总是对下属无原则的进行约束,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引起下级反感,被动工作。因为一个领导者最能影响下属的不是他的职务,而是他的道德品质和他的工作行为。一个团队如能创造出一个有原则、团结友爱、相互依存、心情舒畅的良好工作氛围,就能极大地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一种向心力。为此,护理管理者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及素质,工作中有毅力,情操高尚,为人坦率正直,胸怀大度,善于团结科室全体人员,具有极强的集体意识,并能激励科室的护士为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而积极努力[1]。育才、爱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为了保证人才科学管理,使人才结构合理,必须遵循护理人才管理道德[2]在护理队伍中发现人才,利用人才,正确合理的使用人才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管理者应具有正确的人才道德观,任人唯贤,因才使用。护士中做事仔细的就用于观察病情,心理护理;技术能力强者就用于急危重症处理,高难度技术操作。此外,还要正确地培养人才,管理者一定要善于根据不同条件,利用一切可以争取的机会对有潜力的业务苗子加以培养,如对护士长的培养,应进行全方位的锻炼。因为护士长岗位的人才要求较全面,经过在临床一线锻炼,使之练就一手过硬的操作技术,多部门压担子,积累了一些沟通技巧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经过这样实践出来的护士长才是非常称职的。

每个人都有道德标准,但道德标准高低不同,也是护理人员在工作表现上存在差别的重要原因。在护理队伍中,有的对工作积极热情,有的不安心工作;有的对护理质量要求高,有的要求低;有的确实工作作风严谨,有的对工作松散马虎等,这些都是由每个人的不同的人生观、道德观所决定。对医护人员的道德观提出了“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护理管理者应将此原则作为自己和护士在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时时根据这一原则对照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分清是非善恶,将此作为护理管理者决策的方向,也是培养护士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仁爱之心、慎独精神和团队精神的职业道德规范[3]。为了使护理系统能正常运转,就需要借助道德的功能协调各方面人员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而确立的“医护患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原则”等,各相关科室人员“相互尊重,相互协作的原则”等,要把握这些原则,一是要提倡加强自我道德修养,二是要管理者的协调、疏导,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达到调动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发挥有机群体的综合效用。道德素质高的护理人员能够按照各项技术要求和规章制度履行自己的职责,而道德素质差的护理人员对工作缺乏高度责任感,这就需要管理者善用道德理念进行协调,促使这样的人转变道德观念,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改善工作状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因此道德也是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综上所述,护理管理道德是护理管理人员工作职业关系及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护理道德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也确定了护理道德在护理管理中的主导和协调作用[4]。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护理管理体制道德观,才能够有效地带动所属人员共同推动科室护理工作向前发展。

本文作者:张淑新工作单位: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门诊输液室

查看全文

森林道德和伦理管理论文

摘要:森林资源不仅有重要的经济属性,更有不可忽视的道德属性。这些道德属性包括:产权道德属性、共同体道德属性、公共道德属性、生物保护道德属性等。林业管理应该跳出纯粹经济管理的边界,“把科学和良心、实用的科学和实用的伦理,史无前例地融合起来”,形成全面的林业职业伦理,建立起伦理学、生态学、共同体基础上的林业伦理管理。

关键词:森林资源道德属性林业伦理管理

森林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她不仅是生物圈第一性生产力的主体,太阳能向地球有效能量的转换中大部分是通过她实现的;而且她还具有保存生物物种,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防止空气污染,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等功能,她的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其它自然资源无以伦比的。此外,森林还能为人类提供木材、燃料、果品、油料和药材等日常生活品,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以及科学研究、审美和旅游价值。然而,人类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她、保护她,特别是在近几百年的时间里,由于人们的无知、贪婪、失误和目光短浅,世界森林遭受了极大的破坏。究其原因,这都是缘于“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错误或不完善的认识造成的。人们只认识到了她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只看到了相关地区人们及当代人的经济、生活对于她的极大依赖,而没有看到她的极大的生态价值,没有从全人类的角度去认识她的生态价值。人们更多的是从经济的角度,而没有从道德的角度去看待和认识她。森林资源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属性,更具有重要的道德属性。研究森林资源的道德属性,寻求道德属性基础上的林业管理理论将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森林资源的道德属性

1.1森林资源的产权道德属性

理查德·T·德·乔治的“世界资源的所有权”观点有三种,它们同样适用于对森林资源的认识。第一种是社会现状观点,它强调资源的地理分割性和由此而产生的独占性和垄断性。这种观点应用在森林资源上就是把森林资源的占有权看成整个产权,扩大了占有权的概念范围,拥有了占有权,也就拥有了产权。然而产权是一束权力,除了占有权外,还有其它的权力形式,资源的自然地理分割性仅说明了某个国家或地区对其地理范围内的资源拥有占有权,但是它占有并不一定为它所有、为它使用、为它受益、为它随意处置。因此,这种对森林资源的认识只是对森林资源产权的一种最低级的认识,它只从经济的角度看森林产权,排挤了道德的因素。第二种是公共所有权观点,它否定了第一种观点,在自然资源产权的认识上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像森林这样的自然资源,它表面上,甚至在法律层次上,其产权(占有权)属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如果将它扩展到伦理层次,或从道德上考虑,它的产权应该属于全人类,它要超出地区或国家的界限。占有权可以属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但占有权不应当是森林资源产权的全部,森林资源的占有权属于你,但所有权不应该属于你,它应属于整个人类。第三种是共同使用权观点。如果说第二种观点强调了森林资源的所有权上的共同拥有性,那么第三种观点则强调了森林资源在使用、收益和处置权上的共同拥有性,即人们在处理森林资源的行为上不应是随意的,而应为所有的人谋福利。总之,人们不能因为对资源的独占性而忽视了资源是为全人类所共有的,人们应该因资源的全人类共有而发展为全人类所共同享用。

查看全文

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研究

摘要:文章从“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出发,构建了将职业道德教育与管理素质培养融入专业技能训练过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体验式教学;模式

一、“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十六字是2001年4月16日时任国家总理朱镕基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该校题写的校训。题词表明会计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道德水准和道德决策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但内容侧重法规法律的讲授,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际案例;并且教学过程脱离实际,只是机械地讲授法律、法规。管理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学会决策、组织、协作、与人合作和具备团队精神的教育。会计是经济管理的一部分,会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当前我国的会计学历教育偏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或弱化了对学生管理素质的培养,导致部分毕业生存在自我意识强烈缺乏团队协作精神、自我封闭缺乏与人交流合作意识、管理知识薄弱缺乏决策组织能力等问题,直接影响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尽管国内大部分院校的会计学专业开设了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但多属于纸上谈兵的理论教学,离现代社会和企业要求培养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相距甚远。由上可知,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上没有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应有地位,会计职业道德一直没有单独作为一门课程纳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2)管理素质教育偏向理论性知识介绍,忽视实践训练,使得理论教学显得空白虚无,影响了学生管理素质的培养效果。

二、将体验式教学引入“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教学的意义

针对目前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管理素质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问题,需要单独开设“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构建一个将职业道德教育与管理素质培养融入专业技能训练过程的新型体验式教学模式。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积极创设教学情景,还原教学内容,给学生以感官刺激或心理准备,引导学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在亲历的过程中形成认知和领悟的教学形式。通过基于体验式教学的“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可以训练和提升会计学专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培养的管理基本素质和难以实践的技能。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在轻松愉快、体验提高、互相启发、团队合作的群体中激发智慧,感受会计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习得管理知识和能力,锻炼脑力,极大地提高管理素质,发挥个人潜能,增强团队凝聚力、活力和创造力,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达到“专业技能掌握、职业道德与管理素质水平提高”的双赢目标。

查看全文

企业管理道德建设的分析

一、当今中国企业管理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一)企业的道德建设为企业管理营造和谐环境

企业在经营时,一定要用道德来调节,表明道德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管理者一般运用道德调节集体或者是个人之间微妙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企业制度和管理上的缺陷。道德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推动企业完善制度和改善经营的条件。一个好的企业必然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凝聚力。道德不仅可以有效调节企业内外关系,而且可以增强团队之间的合作。这种齐心协力的合作,使企业呈现了一种团结奋进、互帮互助的和谐局面。

(二)企业的道德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道德建设是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基础,不仅可以很好地调节企业文化,而且可以有效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道德是一种有效的管理企业的手段,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所有员工的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履行自身义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此外,基于道德建设的优势,大批高素质人才被吸纳进企业,使他们心甘情愿为公司服务。借助于这些有效的途径,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而且可以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二、对现在企业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查看全文

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研究

【摘要】文章以促进会计职业教育发展为前提,围绕体验式教学这一话题,分析现阶段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教学情况,阐述了体验式教学引入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教学的意义,并针对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中体验式教学的引入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会计职业道德;素质训练

因为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教育院校内部会计教学没有实现预设目标,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管理素养,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体验式教育作为一种全新教育形式,可以将复杂、抽象的知识与技能转换成实际演练,以此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其专业发展。当前如何在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已经成为教师广泛关注的话题。

1.现阶段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教学情况

在会计课程教学中,教育工作者秉承朱镕基总理题写“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办学原则,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会计和审计高级专业人才。从办学原则中得知,会计人员除了要具备职业能力,还要具备职业道德[1]。事实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提升会计人员道德水平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渠道。但是,由于部分因素的影响,许多院校没有意识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暂时没有构建整体化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虽然部分院校为此开设了与之相关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依旧只看重理论教育,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中缺少真实的会计职业道德案例,经常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管理素质训练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更多科学决策的方法,注重人员协助,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精神。会计作为经济管理中的一部分,必须要具备职业道德与管理素养[2]。从眼下我国会计职业教育情况来看,过度关注学生操作技能的强化,却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学生管理素养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在毕业后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空间内,不愿意与陌生人交流,管理水平及决策能力十分差。虽然我国绝大多数教育院校已经在会计专业中增设管理类课程,但却并没有将此工作落实到实处,与预设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职业能力与道德水平[3]。由此可见,现阶段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对其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体现在:一直以来,会计职业道德没有被改成独立课程,严重影响学生管理素质的培养质量与效率。体验式教学引入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教学的意义考虑到现阶段教育院校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管理素质培养工作缺乏重视这一问题,院校管理者应专门设立“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创新改革教育方法,组建一个融合职业道德与人才管理素养的体验式教育模式[4]。简单地说,此种模式是教师按照班级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需求,构建与之相符的教育情境,还原教材内容,刺激学生的学习感官,使其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产生大量的学习收获。在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还为其日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规范了学习行为。经过合作探究,学生不仅充分意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还提高了会计技能,增进了同学间的情感,提升了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1.准确定位教育目标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与管理素质训练是会计专业中的基础性课程,开设此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切实解决现存问题。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教育内容精心制订教育目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个人方面。借助兴趣激发、情绪调试、建立信心等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其二,团队方面。借助树立团队合作目标,利用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提升学生合作操作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三,专业方面。围绕学生的专业素养,设计一系列训练任务,强化学生的执行能力[5]。

2.精心筛选教学内容

查看全文

剖析重新构建公共管理道德秩序

公共管理道德秩序,就是使公共管理领域处于一种有条理,不混乱的状态并使之不被破坏。在现实的公共管理活动中,由于权力价值观的不同、利益冲突以及道德意识的差异,公共管理者经常有充分机会背离社会公众的意愿而采取不道德的方式来行使公共权力,给社会公众利益造成潜在和现实的损害与威胁,从而导致道德风险。

1理论概念的界定与诠释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制约,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公共管理道德是公共管理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用来调整公共管理活动中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群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公共管理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是否体现了政府机关及国家公务人员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它对于公共管理者而言属于职业道德,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是属于社会公德。本文所讲的主要是对公共管理主体而言,力在倡导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共管理道德秩序,让公共管理者能以道德自律,能够使他的道德个体意识对公共管理道德形成认同,来进行自我立法,从而节制自己有违道德的欲望。

2我国公共管理道德的内容

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公共管理领域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高校道德教育柔性管理研究

摘要: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然而,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时,很多时候会受学校规章制度的制约,在道德教育的方法、内容、管理方面缺少柔性,影响了道德教育的效果。本文切入柔性视角来讨论高校道德教育的管理问题,是对高校道德教育管理的一次创新,也为高校提升道德教育效果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道德教育;柔性管理;实践研究

一、引言

本次调查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范围,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调查对象,调查工具为自编问卷,共15道题,分别涉及高校开展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效果以及柔性管理的内涵、重要性、对策等方面的内容。发放问卷200份,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各50人,回收有效问卷182份,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二、高校道德教育柔性管理缺失引发的问题

(一)对学生教条性灌输道德知识,其刚性效果使学生道德主体意识薄弱。在中国,道德教育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教育者首先把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进而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道德教育的价值才得以实现。换言之,“灌输”是道德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基础,是道德教育价值实现的最基本途径。就目前高校开展道德教育的情况来看,道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都呈现出教条性的特点。就方法来看,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灌输道德知识;就内容来看,从古代提出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到今天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一些现成的原则、概念,无不体现出教条性的特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标签式”的道德知识并内化于心,将是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调查问卷显示,75%的学生认为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是教条性灌输道德知识,有12%的学生选择校园文化环境影响他们自身道德的养成,10%的学生认为优秀榜样的示范在道德教育中起了主要作用,还有3%的学生选择自我教育。可以看出,教条性灌输说教的德育方法占主导地位,究其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阐述。一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教师重视知识教学轻视技能教学,重视传授教学轻视方法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性,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就淡化了。二是道德教育的内容过于知识化,在如何获得善和德行这个问题上,人们普遍认为道德的获得主要在于掌握道德知识,所以,道德教育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方式自上而下地系统地将道德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这样做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与实际行为联系较小的支离破碎的道德知识,对其品德的养成毫无帮助。(二)学生逆反心理严重,造成道德教育效果不佳。高校把大学生看作是装灌的知识容器,对学生灌输教条性的道德知识,在这种传统的灌输式德育中,学生往往会对这种硬性不合理的做法感到不满。加上道德教育的内容枯燥乏味,道德教育的方法机械单一,这对于热衷于新鲜活泼事物的大学生来说学习积极性不高,也就难免会对道德教育课堂产生厌倦心理,造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台上老师讲老师的课,台下学生做自己的事,更严重的还有一些学生逃课。调查问卷显示,有62%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上德育课,38%的学生喜欢上德育课,在这些喜欢上德育课的学生中能够保证大部分课堂时间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的只有17%的学生。由此可见,德育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高。高校开展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得到完善和发展,而课堂教学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既然德育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那么可想而知道德教育的效果也并不理想。(三)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且管理缺乏灵活性。在高校的管理系统中,用硬性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和约束教育教学行为仍占主导地位。这种刚性管理是凭借制度制约和奖惩规则等手段进行的以外部制约为主的管理模式,着重强调学校组织的权威性以及对规章制度的服从性,而很少去尊重人的主观意识,考虑人的内心感受,忽视了情感、激励、启发、引导等柔性因素对学校师生的教育作用。这种缺乏柔性化认知的刚性管理模式不利于高校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也制约着高校先进管理理念的形成和学校向高水平方向发展。另外,学校的管理层为教育教学制定了严格的程序和规则,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也使教育教学活动丧失了应有的活力。

查看全文

管理会计师及职业道德分析

[摘要]随着国际化的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师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明显。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加强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已变得尤为重要。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越高尚,专业技能越过硬,就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多的助力,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力,从而推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从管理会计师及其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入手,经过系统的分析,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员,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行业自律;专业技能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开放,管理会计行业应运而生。但由于我国管理会计行业起步较晚,相关人员认识不深且缺乏相应的经验,致使管理会计行业发展缓慢。在这种局势下,管理会计师和其职业道德建设必然存在严重的问题。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下,国家对有关人员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中,有关人员解决管理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并不容易,它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依据相应的管理手段,从本质上提高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素养,避免管理会计师出现岗位工作问题。

2当前管理会计师及其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会计外部环境差,管理会计师意识薄弱。众所周知,管理会计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在国家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对管理会计工作环境的建设。又由于管理会计行业法律体系不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就使得法律不能深化到管理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致使管理会计行业缺少法律保障。国家经济的运行,离不开法律的保护。法律是管理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管理会计的行为准则。由于相应的法律缺少权威性,致使一些管理会计人员出现违规、腐败等现象。再加上执法力度不够,惩罚机制不完善,就使得法律对管理会计的约束力和针对性不足。管理会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如果管理会计工作存在问题,就会使得会计工作中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失去效用,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问题,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2.2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制度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会计是一门神圣的职业,它直接决定着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发展。在管理会计职业中,管理会计师如果不能做好本职工作,就会给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发展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就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企业中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和健全,使得相关工作缺乏指引与指导,严重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由于没有明确的权责划分,缺少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再加上对管理方式没有进行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研究,致使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创新力,难以发挥出实质性的功能和效用。一些管理会计师只注重经济效益和成本效益,忽视了对职业道德内涵的理解。由于这些管理会计师没有充分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然使用传统的、落后的工作方法,片面地减少资金浪费和降低运营成本,致使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无法解决的经济问题,从而给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伤害。还有一些管理会计师没有意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对相应的评价体系进行细致性的研究,从而使管理会计工作出现了“空中楼阁”的现象,也给企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诸多阻力。2.3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缺少相应的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制度规范,就会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变得毫无秩序,毫无方法。尤其是管理会计工作,没有硬性的职业规范,就会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出现不作为、无作为、不想作为的工作状态,这种缺乏责任心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实际发展的需要。现阶段,一些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价值,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它们的财务部门和有关领导往往只重视经营工作,轻视管理工作。再加上管理会计师缺少职业梦想,缺少工作积极性和动力,就使得会计管理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层次,出现“走形式,走模式”的局面,从而使内部监督工作成为空谈,严重损害了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操守,桎梏住了企业的经济发展。2.4管理会计师缺乏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技能水平低下。从某种层面上讲,职业道德素养是各岗位员工必须具备的内在思想素质。专业技能是各岗位员工必须具备的外在工作手段。因此,提高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高。一些管理会计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金钱的诱惑下,将爱岗敬业、自爱自律、诚实重信、无私奉献等箴言抛之脑后,做出了一些违背职业道德和违法犯罪的行为。另一方面,企业在对管理会计师进行考核时,只重视专业技能水平,忽视职业道德素养,这就使得管理会计师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各种有损职业形象和操守的情况。例如,一些管理会计师为了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务,常常会敷衍了事。一些管理会计师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常常会弄虚作假,这都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

查看全文

图书馆管理道德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管理道德图书馆管理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图书馆管理道德的含义,并对如何提高图书馆的管理道德提出了三点看法。

在社会实践中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需要结成一定的组织!也需要一种行为去协调和控制组织内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管理的精髓是沟通信息,处理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伦理道德是规范人的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组织中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其潜在能力,我们必须研究在管理过程中与管理有关的人际关系、人的心理活动,人的行为模式等,这就是所谓的管理道德。因此,研究图书馆的管理道德!是图书馆管理的内在要求。它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指导图书馆的管理实践。

1.什么是图书馆的管理道德

图书馆的管理道德是伦理道德在图书馆管理中的特定表现,是图书馆在处理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外部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是通过社会舆论、信念和传统习惯等非强制性的手段发生作用的。

我们认为,图书馆的管理道德有两层含义,一是图书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道德,即馆长、馆员和读者的管理道德。二是图书馆作为一个单位或组织的整体管理道德&这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馆长、馆员和读者的管理道德是图书馆管理道德的基础!前者对后者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因为作为管理者的馆长的道德行为的选择,以及决策中的道德取向必然会决定和影响图书馆的道德规范!影响着作为被管理者,馆员及读者#的道德行为,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馆长、馆员和读者的道德具体化为图书馆的管理道德。反过来说,图书馆的管理道德是馆长、馆员和读者管理道德的具体体现。

查看全文

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管理思考论文

摘要:权力道德是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主要内容,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核心。权力道德修养是新时期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首要课题。确立科学明智的权力观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根本前提,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基础,自觉接受教育、严格行为规范、主动接受监督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严格自律是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的关键。

关键词:领导干部;权力道德修养;途径方法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对领导干部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着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任务,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其自身的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和影响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关系和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量事实证明,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培养人,也可以腐蚀人;既可以构筑社会大众利益的丰碑,也可以开掘人类自我毁灭的坟墓。权力道德是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各级领导干部强化权力道德修养,尤为重要。

一、权力道德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核心

权力是人类社会中特有的现象,是属于人类社会所独有的力量。权力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支配力量,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与重要标志。道德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所谓权力道德,就是指一定社会权力支配者行使权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是权力支配者在权力运作和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实践的总和。它既表现了社会对领导干部运用权力所提出的道德规范,又反映领导干部在权力过程中所追求的价值目标、道德人格和精神境界。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特别强调对政治至善性的追求,认为权力在运行中合乎理想的道德境界所表明的是“一切社会团体均以善业为目的。”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则强调:“政者,正也”,所表明的也是要求权力为谋取众人之事服务,不要偏向从政者个人私的一方,一切掌权者都应本着公正的原则,正直地做人,在其为官的行为中做到公正、廉洁、为公、爱民、不阿等。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和决定者。共产党的干部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巴黎公社诞生后,马克思明确指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社会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曾指出,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直接属于普遍武装的工人和农民自己”。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