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7 11:00: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道德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道德实践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摘要:伴随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而来的是不道德行为,这样的环境将对教育下一代不利。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值观趋于多元化。一些人即使知道什么是道德行为也不会去付诸实践。这样的社会令人担忧。本文即探讨了道德实践对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性,旨在促使人们重视身边的道德实践,并形成道德自律,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
关键词:道德实践;道德自律;道德教育
1道德实践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人们进行道德实践的越来越少,其原因也多种多样。例如老人摔倒没人扶的问题,这是因为人和人之间失去了信任。见义勇为者受到伤害,不但无人同情,反被说成多管闲事。这些都打击了人们见义勇为的积极性。道德实践影响深远。实践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们往往以一个人的行为结果来判断这个人是否道德。因此实践可以是检验一个人的标准。在现今的社会不道德问题频出,并非人们不知道什么是道德行为,而是他们为了个人利益把道德行为置于最末。这种明知故犯的人对社会危害最深。这样的状况的确令人堪忧。古人说:“言必行,行必果”。当今社会,人们缺乏的不是道德知识,而是道德实践。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这里知识具有特定的含义。“这种知识不同于自然哲学家所说的知识……而是通过理性对人的自我的认识,是一种绝对真理性的认识。”但亚里士多德对此作出了批判。他认为美德包含知识而非美德即知识。他“认为‘最高善’相对于‘具有德性’和‘良好状态’而言,更在于德性的‘实现活动’与‘行动’”,认为“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美德是习惯的养成。“我们所有的道德德性都不是由自然在我们身上造成的,而是通过习惯养成。”他还提出了手段之善和目的之善。他认为做出美德行为的人有不同的目的,有人为了获得名利,有人是纯粹的习惯使然,有人是出于良心。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道德实践。他认为人们追求的是幸福。而达到幸福的途径就是进行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是一个人经过理智衡量的结果。他将德性分为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伦理德性与社会习俗有关,所以一个人生存的社会环境将会影响他的伦理德性。而理智德性既与一个人的知识有关,也与一个人的判断力有关。所以理智德性在一个人的道德实践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理智德性是一个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这种理智德性需要人经过学习,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才能获得。
2要将道德实践转化成道德自律
哲学家康德提倡人应该为自己内心立法。“在通俗的道德哲学中,人们首先注意的是对他人的义务,而在道德形而上学中,人们更重视的是对自己的义务……因而这种义务更像是一种客观的自然法则。”人们不再因为社会舆论而是根据内心准则来进行道德实践。这种准则是人的“良心”,是先天的不需要外界强迫的一种力量。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价值多元是当代中国社会日益进步、日益现代化的集中反映。价值观念多元化“第一,是社会进步的衍生物,因而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第三,高扬了个体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价值多元使一些人不明是非,为了自身利益对不道德事件进行强词夺理的辩护。这种言论放纵与言论自由是不同的。在萨特看来:“自由是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而自由就是个人选择的主观自主权。”人们虽然拥有主动选择的权利,但在面对多种选择时,往往只会顺从内心而不顾其正确与否。一个人只有理智地选择,才会做出理智的行动。在契约社会中人们遵循着彼此制定的规则,这是遵循一种具有普适性公共价值观的表现。这种规则遵循既保障了公共利益,也保护了个人利益。我国倡导将社会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是一种规则的教育。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也必须依靠教育。
小议思想道德中道德观的培养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
通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诠释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
摘要: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道德回报问题的实质就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问题。在道德生活实践中,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被人们长期回避或予以否认,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建立道德回报机制,营造惩恶扬善的道德环境,是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道德回报;道德权利;道德义务
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成分,任何道德主体都具有道德权利,任何道德行为都具有回报性。但受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在实际道德实践中,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不求权利的道德义务和不要回报的道德奉献才具有高尚的道德价值,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被人们尽量回避或予以否认,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
一、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含义
1.道德权利。道德权利是最一般最基本的人类权利,它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权利现象在道德领域的表现。道德权利指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由道德赋予的不可侵犯、不可剥夺、不可干涉的享有和要求某种利益的资格或名分,是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具有的人格、尊严和应享有的道德自由、权力和利益。他反映的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所具有的道德行为的自由度、按照道德所享有的利益、道德主体的主体地位,是主体追求和维护合理利益而享有的具有价值合理性和道义支持的权利[1]。
2.道德回报。道德回报是一定道德关系中的人们,把利益作为对个体行为善恶责任或其道德品质高低的一种特殊道德评价和调节方式,即社会中的组织和个人在自觉或自发地评价道德主体的行为动机和效果的善恶的基础上,对行为主体进行的物质、精神的奖励和褒贬[2]。它是道德主体通过一定作用和影响的道德行为而获得相同性质和相同程度的奖惩和褒贬的道德过程。它分为赏善和罚恶两个方面,赏善是给那些实行道德的行为的道德主体以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褒扬,罚恶是给那些实行不道德的行为的道德主体以物质上的处罚和精神上的贬损。正如亚当·斯密说:“对我们来说,一个行为,如果它是感激的恰当的和被人认可的对象,那么,该行为一定应受奖赏;而另一方面,一个行为,如果它是怨恨的恰当的和被人认可的对象,那么,该行为一定该受惩罚。奖赏是回报、是补偿、是以德报德,惩罚,也是回报、是补偿,只是方式不同,它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3]
网络道德与社会道德互动关系透析
摘要: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之间存在一种部分与整体的辫证关系。现实社会道德对网络道德具有精神动力功能、评价功能、指向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道德在虚拟网络上的延伸或再现。但是网络技术形成了网络道德行为的动态性;网络道德也可以张扬和强化现实社会的美德,催生出新的社会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而墓于二者的这种辫证关系,加强现实社会道德教育,规范约束网络行为,是促进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良性互动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网络道德现实社会道德互动关系
网络道德是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的伦理准则,是网络建设的一个新课题。网络道德相对于社会主流道德而言,属于“亚道德”范畴,它源于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体系,又有别于现实道德,它既可能对其进行补充、创新,也可能对其进行偏离、反叛。我们只有认识到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之间存在一种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现实杜会道德对网络道德的主导作用
现实社会道德是现实社会既有的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影响到人们行为的方方面面,具有整体性和一般性,它对其他诸如工商业、教育等具体领域的道德行为都具有普遍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当然,在信息时代,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之间也存在这种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所谓网络道德问题是指人在网络中的行为和信息的本体与人在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道德发生的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道德问题的滋生仅牵扯网络自身。网络不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系统,其形成和运转离不开现实的社会大系统。作为系统的现实社会道德会对人们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激励和约束功能:
1‘精神动力功能由于现实社会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以及社会舆论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的精神力量,而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是要通过主体人来进行的,因此,这种精神力量就可以作为一种动力,推动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的形成和发展。
道德抑制腐败微探
在现代社会中,腐败一般指“权力腐败”,即公共权力变质,蜕变为私有权力,使用于私人目的,从而违背权力主体——人民意志的行为。因此,规范、约束权力的行使无疑是反腐败的一个重要途径。反对腐败,法治是保证,德治是与之相辅而行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论述道德对腐败的抑制问题。
一、道德对腐败的内在抑制力
道德何以成为抑制腐败的力量?首先从道德的自身特性来看,在法学史上,康德首先把道德特征归结为“内在性”,而与法制规范的“外在性”相对立。他认为法制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道德则只支配人们内心活动的动机。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道德的特性,但道德不仅仅是隐藏于内心的信念,而必定会表现为外部行为。因此,道德无疑是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良心与德行的统一,它必然要影响社会并受社会制约。这种制约主要是通过家庭伦理控制、团体纪律约束、行业规范的遵从以及社会道德舆论的压力等社会强制力来实现。这种强制力,比起国家强制力,在通常情况下虽然软性一些,它要通过社会主体在外界道德压力下唤起羞耻感、罪恶感而起作用;但在特定情况下,也会产生硬性的、强有力的效应,因为法律强制力只涉及人的行为自由或物质损失,而道德强制力则是深入人心的惩罚与折磨,诛心之舆论,决不亚于诛身。其次,从现代西方国家反腐败的经验来看,虽然其法治较为发达,强调通过法律制约权力,但同时也重视对执政党和执政官员的道德约束。贵为总统或议员、内阁成员,一旦其私生活上的污点绯闻被披露,竞选即告失败,即使在位也得遭到舆论的谴责或是辞职。尼克松因“水门事件”牵涉政治道德而辞职;克林顿因“莱温斯基绯闻案”而处于被斥责甚至险遭弹劾的尴尬境地。可见,道德强制力之大非同一般。
综上所述,道德之所以能抑制腐败,主要在于:其一,国家权力和官员的权力除了必须有合法性的外部依据,还需要有道义基础,有社会道德舆论的支撑。为政者其身不正,其令不行。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行不义必自毙”,说的都是权力存亡成败的道德根源。其二,社会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社会力量,它一旦凝聚为公众舆论,或形成为风俗习惯势力,就具有一定的社会强制力,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制约腐败。总之,道德作为抑制腐败的重要力量,其功能在于触及到主观内在思想动机根源,有助于建立抑制腐败的内在心理控制机制,做到治病治“根”。因此,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极力强调加强公民特别是政府机关对自我行为的克制精神,树立起“公共”道德观念,对消除腐败尤其是权力腐败的至关重要性。古希腊德里克利特指出:每一个公民,包括政府官员,都必须自尊、自爱、自我克制,不要触犯法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亚里士多德一再告诫:“只有当参与政治的公民早有德行时,一个城市才可能有德。”我国古代孟子也有“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的名言。可见,道德对于反腐败的重要性。但是道德属软约束机制,对良心泯灭、道德沦丧的腐败主体不会发生任何作用,因此必须借助于法治的硬约束机制。与此同时若吏治不严,官员自身不廉洁,道德便往往变成空洞的说教,反腐败有可能成为一种没有实质内容的政治口号。
二、道德抑制腐败的主要方式
道德抑制腐败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道德自律与道德
论官德的道德示范效应
为官者不能没有道德,为官者必须有崇高的道德境界。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德性修养,以严格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上至中央下至基层的各级干部,这是“以德治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相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有更高的道德要求。
道理很简单。能够被人民群众选举、经过组织上考核成为领导干部的,不仅因为他是群众中的优秀者,具有卓越的领导才干,还因为在他的身上渗透着一种道德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群众相信他这个“公众人物”能上不负组织、下不负群众,因而对他的道德水平、道德修养既有着不自觉的信任,也有着很高的期待。“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正是“官”这个特殊的“位”决定了为官者所必须具有的道德水平。大思想家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因此,为政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为官者的道德水平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是直接而又深远的。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一向强调选人、用人必须“德”、“才”、“识”兼备,缺一不可,而且把“德”放在“举官”标准的第一位。自古以来,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为官者的道德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个时代或某个地区的整体道德水平。强调为官者的道德修养,在我国人民中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心理认同基础。
古代统治者要求自己的官员以严格的道德自律,是为了维护朝纲和封建礼教秩序,因此,在很多官员那里,所谓的“道德”只不过是他们升官晋爵的“道貌岸然”的面具。共产党的“官员”是为人民大众谋取幸福的,一个心思当好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的宗旨,也是我们的最大道德。我们义无反顾地改革开放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目的也正在于此。但是,我们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样一个逐渐探索的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及时检审自己的思想状态,以适应和引导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当前,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亟须我们的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提醒、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在生活日益走向富足的今天,我们更要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
社会发展告诉我们,每当一个社会处在较大规模的转型时期,旧的一套体系被打破,新的体系尚在探索,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就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心灵无所皈依,甚至出现信仰迷失、道德滑坡,这是由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能例外。不同的是,我们有共产主义信仰,我们有千千万万个有着坚定党性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作为整个社会思想阵地的中流砥柱,我们的方向不会迷失,我们的精神有寄托。面对社会转型期的道德现状,我们不能、也不会无所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以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自律,树立道德的楷模,从而带动全国人民努力提高道德觉悟,实现道德观念的“软着陆”。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共产主义的道德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正义性所在。
客观地说,我们大部分领导干部的道德境界是高尚的,涌现出了一大批孔繁森式的好公仆,他们以自己崇高的党性、德性修养夙夜在公克勤克俭,孜孜不倦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不息,通过这些“官员”的道德形象,老百姓对我们的事业充满了信任、信心和希望,也正是他们在勉力地维护和巩固着我们的社会良知和道德航向。然而,毋庸讳言,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尚处在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存在,极少一部分领导干部、甚至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在德性修养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买官卖官、弄虚作假、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时有发生,做了不少缺德的形象,人民群众对此很不满意。因此,提出“以德治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就要求,第一,要始终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教育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主义的道德;第二,要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坚持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和使用人才,严防道德败坏分子混进领导干部队伍;第三,要不断树立一批又一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良好官员道德形象,采取各种奖励手段扶掖美德,在全社会形成追求崇高道德并视此为光荣的良好社会风气;第四,要进一步加大反腐败的力度,运用法律手段依法严惩那些敢于触犯、突破道德底线的“缺德”官员。总之,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增强我们党的道义基础。
当然,强调为官者必须有崇高的道德,并非要对他们求全责备,现阶段,我们需要敢于负责、善于创新、有远见、有魄力的领导干部,这里的关键是要看他的出发点在哪里,只要真正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以一眚而掩大德”,就应该得到重用。
当前幼儿的道德审视
本文作者:莫源秋工作单位: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谦让教育让孩子们“口是心非”
闫老师给孩子们讲完《孔融让梨》的故事后,向全班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现在有两个苹果,一个大,一个小,那么,你拿哪个呢?”令闫老师感到十分满意的是90%的孩子都说:“我把大的给别人,把小的留给自己。”午饭时间到了,闫老师给小朋友分花卷,有几个小朋友乱嚷着要吃大的,闫老师气得把饭盒一撂,板起面孔瞪着他们。正当闫老师气冲冲地要向他们嚷时,有个叫雷蕾的小朋友红着脸轻轻对闫老师说:“闫老师,我要吃小的。”听了这句话,闫老师的心比吃了蜜还甜,毕竟还有个懂事的孩子。闫老师一高兴马上夹了个最大的花卷给雷蕾,并故意大声地说:“雷蕾小朋友真是懂事的好孩子,她说要小的花卷,我偏要给她一个大花卷吃。”谁知闫老师的话音刚落,包括刚才嚷得最凶的牛勇在内,全部改口说要小的了——闫老师发现那一双双本应天真无邪的眼睛中流露出与他们的年龄和心智极不相称的狡黠……当轮到牛勇拿花卷时,闫老师夹了一个最小的给牛勇,但牛勇却不肯伸手接,目光犹疑,仿佛在问:我都说了要小的,你怎么不给我大的呀!道德审视:1.孩子内心想要“大的”,而我们却强迫或暗示他嘴上说要“小的”,“小”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了口是心非,这真是我们品德教育的失误。2.幼儿的谦让行为只有满足了以下三个条件,才可能被看成是“道德的”:第一,意图上的谦让而不是利己;第二,谦让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第三,谦让是内心的需要而非效用的计算。从上述案例中看到,孩子们被老师误导了——他们“谦让”是为了获取大花卷,他们“谦让”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计算而非内心的需要。基于道德的建议:谦让教育应该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谦让,如果孩子不愿意谦让,没有必要通过暗示甚至强迫的方式来让孩子违心地“说出”谦让或“做出”谦让行为,因为这种并非发自内心的谦让是虚假的谦让,也是不可持续的谦让,更不可能变成孩子的一种内在品质。其他方面的道德行为教育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理,要激起幼儿的道德需要,要鼓励孩子讲真话,要营造一种具有德性的生活氛围,只有这样,相应的品德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另外,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谦让的,我们应该在孩子中建立一种公平的“序”,按照这种序,前面的孩子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需要考虑别人的脸色,特别是不用考虑老师的脸色行事,这样,孩子们才不会口是心非,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才是自主的道德。
将赢输看得比道德还重要
运动会开始了。操场上,“消防队员”接力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在“加油!加油!”的呼喊声中,“消防队员”们按规则跑到指定地点穿上一件外套(必须扣5个纽扣)和一双鞋子(必须系好鞋带),然后冲向“火场”救火。“消防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地在场地上奔跑着,突然,谭老师和她所带的A班小朋友大喊:“B班小朋友犯规了,他只扣了3个扣子。”B班那个孩子只得停下来扣好纽扣。过了一会儿,A班的小娟在匆忙中也只扣了3个纽扣就跑过去“救火”了,A班有一个孩子叫了一声:“小娟,你的扣子……”谭老师连忙对A班的小朋友说:“嘘——别做声……”那个出声的孩子马上闭上了嘴。小娟胜利跑回来时,李老师和A班的孩子们为来之不易的侥幸的胜利而欣喜若狂……道德审视:1.老师和孩子们通过不道德的手段赢得了比赛,这是自私的表现,也是不道德的表现。2.在老师倡导下,师幼同流合污,最终赢得比赛,这样会给孩子十分恶劣的影响,那就是为了胜利,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规则,不顾道德,这也将会成为孩子今后行事的一种准则。3.这种做假是在老师倡导下进行的,老师的这种失范言行会影响到老师今后在孩子中的正面教育力,削弱教育效果。基于道德的建议:要让孩子们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他们才会形成真正的德性。平时就让孩子们时常在没有德性的活动中浸染,那么,让孩子们成为有德性的人那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欺骗孩子们
庞德道德观研讨
本文作者:许中华工作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对各法学流派观点的继承庞德在批判其他法学流派法学家的理论时也有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比如,他认为分析法学派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明确了在立法性立法和司法性立法之间有着极为重要意义的区别,即立法性立法所指定的乃是一种适用于未来的规则,而司法性立法却不仅是一种适用于未来的规则,它所制定的法律律令既可以适用于过去的法律行为,又可以适用于未来的法律行为,而且它在制定这种规则的时候所直接依据的也是在过去发生的某种纠纷。又如,对历史法学家思想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使庞德对法律与文明的相对性理论有了启发。在其对法律与文明的相对性理论中,他发现,法律只与一时一地之文明相对存在,在文明的无限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普遍恒存的法律。而法律的使命除了维护现存的价值观和文明外,还要创造新的价值观,促进新的文明。再如,庞德认为自然法学预设了法律背后的价值准则,具有强烈的批判功能;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法律情感,形成法律的尊崇,塑造法律信仰;还有利于填补实在法的空白,纠正实在法的失误。
庞德的法律与道德观
庞德正是在对各大法学流派的思想进行批判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观。他认为,同为社会控制的手段,法律无疑需要道德的支持,但在许多时候,法律会失去这种支持而受到道德合理性的挑战。其一是法律的普遍适用性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法律的绝对适用性,而不能拿环境作借口,如许多情况下的义愤或过失杀人案件。但道德“则是要在围绕其运用的周围环境中受到检验并被描绘出来的。”这往往导致人们对依法做出的判决持有不满。其二是法律没有明确加以谴责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法律所赞成的,而这种东西往往并非道德上无关紧要的东西,如同性恋、见死不救等。还有是,法律往往要去处理那些必须在“好人”之间选择一个“倒霉蛋”的问题,即“法律不得不在双方当事人与道德上均无瑕疵的情况下处理损失归属的问题”,“法律就是要通过把法律责任强加给某个最初有能力承担这种负担并最终能够把它变成其所能提供的服务费用之形式的人的方式而将这种负担还给我们所有的人”。
庞德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观评析
在对庞德的法律与道德观探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他在研究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时更多地是通过分析社会现实中,生活中,司法实践中二者所体现出的那种联系。即二者是社会控制的两种形式,二者在作用社会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所交集,这种必然的交集便是法律在进行社会控制时不得不需要道德的支持,否则,那样的社会控制将是不安全的,不确定的。再回到这个问题上来,道德同样也需要法律的支持,因为法律能将某些人们普遍接受的道德准则(所要求的最低的道德准则)赋予强制力,使其不至于“孤独无依”。在理解庞德的法律与道德观时还必须回归到他所处的时代,庞德经历了1929年全球性经济危机,恐怖的世界大战,整个西方世界都笼罩在专制、强力的纳粹阴影之下。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法律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是在不考虑任何道德理念而纯粹地进行社会控制,庞德从那样的现实中看到了没有道德支持的法律所带给社会的不利。在经历社会变更的中国,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的利益诉求不断涌现,如隐私权、网络侵权、股东诉讼、强制引产、见死不救、社会舆论对法院判案的重大影响等等。而如何使这些问题在“法律允许”与“道德要求”之间保持一个恰当的尺度呢,我想庞德的理论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因此,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今天,我们提倡依法治国,提出要以“道德制约权力”,要通过各种社会手段的有机结合综合协调地实现对国家的治理,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道德抑制腐败微探
在现代社会中,腐败一般指“权力腐败”,即公共权力变质,蜕变为私有权力,使用于私人目的,从而违背权力主体——人民意志的行为。因此,规范、约束权力的行使无疑是反腐败的一个重要途径。反对腐败,法治是保证,德治是与之相辅而行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论述道德对腐败的抑制问题。
一、道德对腐败的内在抑制力
道德何以成为抑制腐败的力量?首先从道德的自身特性来看,在法学史上,康德首先把道德特征归结为“内在性”,而与法制规范的“外在性”相对立。他认为法制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道德则只支配人们内心活动的动机。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道德的特性,但道德不仅仅是隐藏于内心的信念,而必定会表现为外部行为。因此,道德无疑是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良心与德行的统一,它必然要影响社会并受社会制约。这种制约主要是通过家庭伦理控制、团体纪律约束、行业规范的遵从以及社会道德舆论的压力等社会强制力来实现。这种强制力,比起国家强制力,在通常情况下虽然软性一些,它要通过社会主体在外界道德压力下唤起羞耻感、罪恶感而起作用;但在特定情况下,也会产生硬性的、强有力的效应,因为法律强制力只涉及人的行为自由或物质损失,而道德强制力则是深入人心的惩罚与折磨,诛心之舆论,决不亚于诛身。其次,从现代西方国家反腐败的经验来看,虽然其法治较为发达,强调通过法律制约权力,但同时也重视对执政党和执政官员的道德约束。贵为总统或议员、内阁成员,一旦其私生活上的污点绯闻被披露,竞选即告失败,即使在位也得遭到舆论的谴责或是辞职。尼克松因“水门事件”牵涉政治道德而辞职;克林顿因“莱温斯基绯闻案”而处于被斥责甚至险遭弹劾的尴尬境地。可见,道德强制力之大非同一般。
综上所述,道德之所以能抑制腐败,主要在于:其一,国家权力和官员的权力除了必须有合法性的外部依据,还需要有道义基础,有社会道德舆论的支撑。为政者其身不正,其令不行。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行不义必自毙”,说的都是权力存亡成败的道德根源。其二,社会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社会力量,它一旦凝聚为公众舆论,或形成为风俗习惯势力,就具有一定的社会强制力,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制约腐败。总之,道德作为抑制腐败的重要力量,其功能在于触及到主观内在思想动机根源,有助于建立抑制腐败的内在心理控制机制,做到治病治“根”。因此,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极力强调加强公民特别是政府机关对自我行为的克制精神,树立起“公共”道德观念,对消除腐败尤其是权力腐败的至关重要性。古希腊德里克利特指出:每一个公民,包括政府官员,都必须自尊、自爱、自我克制,不要触犯法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亚里士多德一再告诫:“只有当参与政治的公民早有德行时,一个城市才可能有德。”我国古代孟子也有“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的名言。可见,道德对于反腐败的重要性。但是道德属软约束机制,对良心泯灭、道德沦丧的腐败主体不会发生任何作用,因此必须借助于法治的硬约束机制。与此同时若吏治不严,官员自身不廉洁,道德便往往变成空洞的说教,反腐败有可能成为一种没有实质内容的政治口号。
二、道德抑制腐败的主要方式
道德抑制腐败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道德自律与道德
道德礼仪
(一)见面时的礼节
1·介绍。
可分为由第三者介绍和自我介绍两种形式,无论自我介绍还是为他人介绍,做法都应自然诚恳。
为他人介绍,一般只介绍姓名和单位,有时还要说明自己和被介绍者的关系,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与信任。介绍具体人时,要注意秩序,应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职务低的介绍给职务高的,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自己熟悉和关系密切的介绍给新认识的或关系不密切的。在没有第三者介绍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自我介绍的形式结识新的朋友。在很多场合中可以先送名片,起自我介绍作用。出示名片应严肃认真,不能象发传单一样;接受名片也要毕恭毕敬,既不能当着客人的面乱扔或折叠,尤其不能往裤袋放,应放在盒子里或上衣胸袋,以示尊重。
2·握手。
一般情况下,遇见朋友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寒喧致意。握手时要热情,面露笑容,注视对方眼睛。伸手动作要大方,态度要自然,如左手加握,以表示更加亲切、更加尊重对方。但男同志对女宾一般不用。握手也有次序,一般来说,应由主人、领导者、年长者、身份高者、女同志先伸手,待他们伸手后再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