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7 07:48: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诞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回族的诞生礼
回族把出生视为一种大礼,保留着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孕育期,通常称妇女有孕为“有喜”。询问时,一般只说有喜了吗?而不能问你怀孕了吗?妇女在孕育期还有许多避讳和禁忌。如不送亲,不参加婚札,不见已故的人,不送葬。若在途中遇见送亲、送葬的,要尽快避开,不能迎面而行。在饮食上也有一些戒律,尤其注意的是不让孕妇吃兔子肉。据说吃了兔子肉,生下的小孩嘴和兔子嘴一样是豁的。也不允许孕妇平时随意讥笑别人的小孩,更不能笑有生理缺陷的小孩。临产时,孕妇要洗大净,尽快住进产房,这叫“占房”。
婴儿诞生时,产房除了接生婆外,一般连自己的丈夫也不得随意入内,门帘上要挂一个红绸或红布条条,提醒外人免进(在医院生小孩除外)。婴儿哇哇降生后,若是男孩,则在家庭或亲属、近邻中,选择一个聪明、诚实、勇敢的人首先踏进产房;如是女孩,要选择一个温柔、善良、勤快的人首先踏进产房,这叫“踩生”。回族认为,孩子出生后,谁先进入产房,孩子的气质、性质就像谁。这是回族人民一种美好的祝愿和希冀。
接生婆接完小孩以后,主人要给她散五至十元的乜贴,有的还给实一件衣服。在孩子出生三天的时候,回族叫“三洗”,也叫“洗三”,要用热水洗掉孩子身上的污垢。这天,主人要用羊肉臊子面款待亲戚、朋友、乡亲,祝贺小孩平安无事,长命百岁。而乡亲、朋友在洗三这天,给月婆子送长面、油香、锅块、鸡蛋、肉等营养品,表现了回族内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心同德的风尚。有的月婆子在坐月子期间缺奶,就让家里人拿一个小碗收吃七家面,这叫“修渠引水”。
孩子满月后,还要举行满月礼,也叫贺满月。这天,要请剃头i师理齐孩子头发,并根据头发的重量,相应地向贫穷人施散一部分钱财和物品。同时,将剃下的小孩头发,丸成一个小球,用线和沙布网住,连在小孩的枕头上,意为壮胆、吉利,健康成长。上海等地回族穆斯林还给孩子留小辫、戴手镯、锁片,祝愿孩子长大成人。贺满月,也要做饭菜、炸油香等,款待亲朋好友和孩子的舅舅、外爷、外奶奶等亲戚以及左邻右舍。
孩子到了一百天,有的还举行“百日礼”,回族也叫“赶百路子”,祝福孩子一生中走宽阔的道路,奔远大的前程。
共产党的诞生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伟大意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人运动的高潮。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关系,党成立后中国出现的工人运动高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马克思主义诞生论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理解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
2.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其理论观点,探究其历史意义。
3.探讨巴黎公社的措施和历史教训对后来革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声音社会诞生探究论文
1
柏拉图对话录《斐德若篇》之中的一段插曲涉及文字和言语的关系。苏格拉底向他的对话者斐德若讲述了一个故事:埃及的一个名叫图提的古神发明了文字。他将这一项发明献给埃及的首脑塔穆斯。不料,塔穆斯并未表示赞赏:
……图提说:"大王,这件发明可以使埃及人受更多的教育,有更好的记忆力,它是医治教育和记忆力的良药!"国王回答说:"多才多艺的图提,能发明一种技术是一个人,能权衡应用那种技术利弊的是另一个人。现在你是文字的父亲,由于笃爱儿子的缘故,把文字的功能恰恰说反了。你这个发明结果会使学会文字的人们善忘,因为他们就不再努力记忆了。他们就信任书文,只凭外在的符号再认,并非凭内在的脑力回忆。所以你所发明的的这剂药,只能医再认,不能医记忆。至于教育,你所拿给你的学生们的东西只是真实界的形似,而不是真实界本身。因为借文字的帮助,他们可无须教练就可以吞下许多知识,好象无所不知,而实际上却一无所知。还不仅此,他们会讨人厌,因为自以为聪明而实在是不聪明。(1)
20世纪中期,雅克·德里达从这一段对话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西方思想传统对于书写文字的强烈排斥。柏拉图以来,这种观点不绝如缕:口述的言语源于思想,富有生命,陈述的人始终处在现场,他们可以时时在对话之中修正歧义;相反,文字是一种死气沉沉的书写符号。文字是人为的,仅仅是真实的影像,文字的书写意味了主体的缺席。所以,文字时常因为纷乱的诠释而与真理南辕北辙。这个意义上,书写文字遭到了莫大的蔑视。作为一个叛逆的思想家,德里达向这种思想传统发出了挑战。他的矛头指向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在场形而上学"。他主张颠倒文字和言语之间的等级关系,这种主张是他解构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同后来的一批信奉解构主义的批评家所认为的那样,书写文字产生的种种歧解无宁说解救了那些遭受压抑意义。
然而,这一段有趣的学术演变并没有否认一个事实:在场的口述言语可能有效地维持某种清晰透明的交流。如果这种交流为了统一认识,为了说明什么,或者为了明白无误地了解对方的想法,那么,现场的对话比文本的往返有利。现场保持了解释、更正、退让和反驳的种种可能性。现场意味了一个共同认可的语境。相对地说,文字的保存时间和传播空间均是口述语言无法比拟的,但是,文字交往无法取得如此一致的语境。
遗憾的是,口述言语的范围相当有限。口述言语依赖空气的振动传播,人们声带所制造的振动十分微弱。通常,人们的对话范围无法超出一个房间;即使纵声吼叫,百步之外已经置若罔闻。如何解决声音的远程投递技术,并且在这种远程投递之中保持即时性和逼真,这是人类的古老愿望。人们可以从神话人物"顺风耳"的身上看到这种愿望的投影。
声音社会诞生分析论文
柏拉图对话录《斐德若篇》之中的一段插曲涉及文字和言语的关系。苏格拉底向他的对话者斐德若讲述了一个故事:埃及的一个名叫图提的古神发明了文字。他将这一项发明献给埃及的首脑塔穆斯。不料,塔穆斯并未表示赞赏:
……图提说:"大王,这件发明可以使埃及人受更多的教育,有更好的记忆力,它是医治教育和记忆力的良药!"国王回答说:"多才多艺的图提,能发明一种技术是一个人,能权衡应用那种技术利弊的是另一个人。现在你是文字的父亲,由于笃爱儿子的缘故,把文字的功能恰恰说反了。你这个发明结果会使学会文字的人们善忘,因为他们就不再努力记忆了。他们就信任书文,只凭外在的符号再认,并非凭内在的脑力回忆。所以你所发明的的这剂药,只能医再认,不能医记忆。至于教育,你所拿给你的学生们的东西只是真实界的形似,而不是真实界本身。因为借文字的帮助,他们可无须教练就可以吞下许多知识,好象无所不知,而实际上却一无所知。还不仅此,他们会讨人厌,因为自以为聪明而实在是不聪明。(1)
20世纪中期,雅克·德里达从这一段对话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西方思想传统对于书写文字的强烈排斥。柏拉图以来,这种观点不绝如缕:口述的言语源于思想,富有生命,陈述的人始终处在现场,他们可以时时在对话之中修正歧义;相反,文字是一种死气沉沉的书写符号。文字是人为的,仅仅是真实的影像,文字的书写意味了主体的缺席。所以,文字时常因为纷乱的诠释而与真理南辕北辙。这个意义上,书写文字遭到了莫大的蔑视。作为一个叛逆的思想家,德里达向这种思想传统发出了挑战。他的矛头指向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在场形而上学"。他主张颠倒文字和言语之间的等级关系,这种主张是他解构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同后来的一批信奉解构主义的批评家所认为的那样,书写文字产生的种种歧解无宁说解救了那些遭受压抑意义。
然而,这一段有趣的学术演变并没有否认一个事实:在场的口述言语可能有效地维持某种清晰透明的交流。如果这种交流为了统一认识,为了说明什么,或者为了明白无误地了解对方的想法,那么,现场的对话比文本的往返有利。现场保持了解释、更正、退让和反驳的种种可能性。现场意味了一个共同认可的语境。相对地说,文字的保存时间和传播空间均是口述语言无法比拟的,但是,文字交往无法取得如此一致的语境。
遗憾的是,口述言语的范围相当有限。口述言语依赖空气的振动传播,人们声带所制造的振动十分微弱。通常,人们的对话范围无法超出一个房间;即使纵声吼叫,百步之外已经置若罔闻。如何解决声音的远程投递技术,并且在这种远程投递之中保持即时性和逼真,这是人类的古老愿望。人们可以从神话人物"顺风耳"的身上看到这种愿望的投影。
曾几何时,电子技术终于让人类梦想成真。经过电流或者电波的转换,人类的声音可以在须臾之间遨游千里。这方面的发明甚至导致世界结构的深刻改变。这时,人们可以想到一系列保存人类声音的电子产品:电话,广播,唱片,留声机,录音机,录音磁带,如此等等。
声音社会诞生研究理论论文
1
柏拉图对话录《斐德若篇》之中的一段插曲涉及文字和言语的关系。苏格拉底向他的对话者斐德若讲述了一个故事:埃及的一个名叫图提的古神发明了文字。他将这一项发明献给埃及的首脑塔穆斯。不料,塔穆斯并未表示赞赏:
……图提说:"大王,这件发明可以使埃及人受更多的教育,有更好的记忆力,它是医治教育和记忆力的良药!"国王回答说:"多才多艺的图提,能发明一种技术是一个人,能权衡应用那种技术利弊的是另一个人。现在你是文字的父亲,由于笃爱儿子的缘故,把文字的功能恰恰说反了。你这个发明结果会使学会文字的人们善忘,因为他们就不再努力记忆了。他们就信任书文,只凭外在的符号再认,并非凭内在的脑力回忆。所以你所发明的的这剂药,只能医再认,不能医记忆。至于教育,你所拿给你的学生们的东西只是真实界的形似,而不是真实界本身。因为借文字的帮助,他们可无须教练就可以吞下许多知识,好象无所不知,而实际上却一无所知。还不仅此,他们会讨人厌,因为自以为聪明而实在是不聪明。(1)
20世纪中期,雅克·德里达从这一段对话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西方思想传统对于书写文字的强烈排斥。柏拉图以来,这种观点不绝如缕:口述的言语源于思想,富有生命,陈述的人始终处在现场,他们可以时时在对话之中修正歧义;相反,文字是一种死气沉沉的书写符号。文字是人为的,仅仅是真实的影像,文字的书写意味了主体的缺席。所以,文字时常因为纷乱的诠释而与真理南辕北辙。这个意义上,书写文字遭到了莫大的蔑视。作为一个叛逆的思想家,德里达向这种思想传统发出了挑战。他的矛头指向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在场形而上学"。他主张颠倒文字和言语之间的等级关系,这种主张是他解构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同后来的一批信奉解构主义的批评家所认为的那样,书写文字产生的种种歧解无宁说解救了那些遭受压抑意义。
然而,这一段有趣的学术演变并没有否认一个事实:在场的口述言语可能有效地维持某种清晰透明的交流。如果这种交流为了统一认识,为了说明什么,或者为了明白无误地了解对方的想法,那么,现场的对话比文本的往返有利。现场保持了解释、更正、退让和反驳的种种可能性。现场意味了一个共同认可的语境。相对地说,文字的保存时间和传播空间均是口述语言无法比拟的,但是,文字交往无法取得如此一致的语境。
遗憾的是,口述言语的范围相当有限。口述言语依赖空气的振动传播,人们声带所制造的振动十分微弱。通常,人们的对话范围无法超出一个房间;即使纵声吼叫,百步之外已经置若罔闻。如何解决声音的远程投递技术,并且在这种远程投递之中保持即时性和逼真,这是人类的古老愿望。人们可以从神话人物"顺风耳"的身上看到这种愿望的投影。
国外行政法学诞生论文
对于法国行政法学的认识,首先必须提及其“行政法母国”的显赫地位。作为一种客观现象,行政法首现见于法国;而作为专门研究这一客观现象的法学学科,行政法学也被公认为肇端于法国。因此,要了解现代行政法各项制度的生成和原则的发展,要理解现代行政法学的基本精神和原理,就必须对法国行政法特别是法国行政法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有基本的掌握。
一、法国行政法学的诞生与发展
法国行政法学的诞生,以现代行政法的出现为前提。现代行政法是相对于古代行政法而言的,它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法,只有在依法行政的法治国条件下才能产生。[1]“法治国”要求公民有权让国家和政府遵守法律,而所遵守的法律又是由公民或者其代表制定。由此可知,现代行政法只能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因为那时才有真正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法治国观念的存在。所以说,法国行政法学的诞生不会早于19世纪的中后期。
应注意的是,法国行政法学并非与法国行政法处于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具有滞后性。行政法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独立学科,而不仅仅是行政法律和法规的分类、整理和解释,在法国的发生是相当晚的。[2]与法国其他法学学科,诸如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相比,行政法学算是“朝阳学科”。尽管法国最早的行政法学著作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然而法国行政法学的研究在19世纪的后期才开始展开。[3]关于法国行政法学诞生的时间与原因,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王名扬先生认为有如下几点[4]:
一是行政法须诞生于法治国条件下才称其为现代行政法,因而只有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能产生行政法及行政法学,这一点与民法、刑法的产生时间和条件有大大的不同。[5]
二是法国行政法学的产生与法国的行政法院的建制密不可分,因而行政法院的建立与成熟也制约着法国行政法学的发展。法国最高行政法院自从1799年成立以来,逐步改进直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才完全定型,成为现代的行政法院,作出有影响的判决。法国早期的经典行政法学理论的提出都是与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最高行政法院的判例密不可分的。
艺术论文: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二)
五、道、舞、空白: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的特点
庄子是具有艺术天才的哲学家,对于艺术境界的阐发最为精妙。在他是“道”,这形而上原理,和“艺”,能够体合无间。“道”的生命进乎技,“技”的表现启示着“道”。在《养生主》里他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若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尧乐章)之会(节也)。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棨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交错聚结处)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道”的生命和‘艺”的生命,游刃于虚,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音乐的节奏是它们的本体。所以儒家哲学也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易》云:“天地絪蕴,万物化醇。”这生生的节奏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源泉。石涛题画云:“天地氤氲秀结,四时朝暮垂垂,透过鸿濛之理,堪留百代之奇。”艺术家要在作品里把握到天地境界!德国诗人诺瓦理斯(noValis)说:“混沌的眼,透过秩序的网幕,闪闪地发光。”石涛也说:“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艺术要刊落一切表皮,呈显物的晶莹真境。
艺术家经过“写实”、“传神”到“妙悟”境内,由于妙悟,他们“透过鸿濛之理,堪留百代之奇”。这个使命是够伟大的!
那么艺术意境之表现于作品,就是要透过秩序的网幕,使鸿濛之理闪闪发光。这秩序的网幕是由各个艺术家的意匠组织线、点、光、色、形体、声音或文字成为有机谐和的艺术形式,以表出意境。
艺术意境诞生研究管理论文
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适我无非新”(无羲之诗句),是艺术家对世界的感受。“光景常新”,是一切伟大作品的烙印。“温故而知新”,却是艺术创造与艺术批评应有的态度。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是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李、杜的天才,不忘转移多师。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追摹着希腊,十九鞍经的浪漫主义憧憬着中古。二十世纪的新派且溯源到原始艺术的浑朴天真。
现代的中国站在历史的转折点。新的局面必将展开。然而我们对旧文化的检讨,以同情的了解给予新的评价,也更形重要。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研寻其意境的特构,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也是民族文化底自省工作。希腊哲人对人生指示说:“认识你自己!”近代哲人对我们说:“改造这世界!”为了改造世界,我们先得认识。
一、意境的意义
龚定庵在北京,对戴醇士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
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中国绘画的整个精粹在这几句话里。
恽南田题唐洁庵的画说:“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将以尻轮神马,御泠风以游无穷。真所谓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尘垢0糠,绰约冰雪。时俗龌龊,又何能知洁庵游心之所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