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7 06:51: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胆囊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胆囊癌26例临床诊疗剖析
关键词:胆囊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间收治的26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例胆囊癌患者中根治性切除9例,姑息性切除11例,打开腹腔取活检6例。结论:胆囊癌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根治性外科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胆囊癌为一病因不明的胆囊肿瘤,占全部癌肿的0.36%~1.2%,占消化系统腺癌的20%。
胆囊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再是一种少见的肿瘤。胆囊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发现,恶性程度高,具有生长快和转移早的特点。临床上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
1临床资料
我院2000~2005年共诊治胆囊癌患者26例,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2.5岁。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胆囊炎和胆结石的症状。本组中,以右中上腹部不适为主15例,右上腹包块2例,无任何症状9例。伴胆囊结石者19例,其中,结石大于3cm者15例,小于3cm4例。从发现结石到明确诊断为胆囊癌的时间为2~20年,平均8.3年。伴息肉者5例,息肉直径均大于0.5cm,其中直径大于1cm者4例。
晚期胆囊癌治疗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以黄疸为主症的典型病例,结合用药实践,以临床疗效为依据,认为胆囊癌病人之黄疸治疗宜先从肝论治,在疏肝清胆配合片姜黄、藤梨根等化淤解毒抗癌中药控制黄疸、胀痛等主症后,回归健脾和胃,微调平衡,最终达到人癌共存,抑癌消积的作用。
【关键词】胆囊癌;黄疸;辨证论治
胆囊癌为原发于胆囊黏膜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中医“黄疸”“积聚”范畴。我们治疗胆囊癌的经验是“胆病以肝求之,先通过辨证论治控制痛、胀、疸、热,随即回归健脾和胃,坚持微调平衡,达到人癌和平共处,抑瘤消积”。兹以胆囊癌黄疸病例介绍如下。
典型病例:女,71岁,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退休职工,以往有胆囊炎病史。200601觉右上腹部刺痛。家人发现其双侧巩膜发黄,送市某医院作CT、彩超检查提示:胆囊癌肝转移。因为发现病变已侵犯肝门部,无法手术,后作经皮穿刺胆汁外引流术,黄疸消退。200604到本院就诊时,病人再次出现黄疸。再作CT、B超示胆囊占位性病变,可探及胆囊混合性肿块,约5cm×6cm,肿瘤放免检测:CEA:240ng/ml,CA125:70.66u/ml,CA199:>1200u/ml。TBIL:76μmol/l,DBIL:42.5μmol/l,ALT:240IU/L,AST:50IU/L,病人来诊时腹部扪及肿块,质硬固定,腹部胀满,目赤身黄,发热,口苦,纳差,厌油腻,乏力,倦怠消瘦,大便呈陶土色,小便浓茶色,舌红苔黄腻、脉沉弦数,体重45kg,Karnofsky评分40分。证属肝胆湿热,治宜疏肝利胆,除湿退黄,清热解毒抗癌。药用:柴延胡各10g,白芍15g,郁金10g,猪苓20g,黄芩10g,山栀子15g,车前子30g,清半夏10g,茵陈30g,虎杖10g,郁金10g,潞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茯神各10g,车前子30g,淮山药20g,片姜黄10g,川楝子6g,炙内金10g,赤芍、白芍各10g,马鞭草30g,地骨皮30g,龙葵20g,藤梨根15g,徐长卿30g,甘草6g。同时配服由青黛、野菊花、山慈姑、三七粉按1∶3∶2∶2比例配制而成的散剂(装空心胶囊),1g/次,2次/d。服药2个月后病情逐渐好转。发热、黄疸消退,腹胀消失,食欲正常,4个月后腹部触诊已摸不到肿块。多次复查各项肿瘤放免检测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以后以上方结合“微调三号方”随证加减,多次复查B超、CT显示胆囊占位性病变未见增大。200702随访:肿块稳定,无任何痛苦。病人体重增加到52kg,生活如常人,能承担家务。病人生活质量评分90分,病人仍健在。
按:原发性胆囊癌起病隐袭,早期诊断不易,晚期胆囊癌,尤其在入院时已有阻塞性黄疸或腹部包块的患者,肿瘤多已侵犯邻近脏器,一般认为已无法手术切除,治疗较为困难,生存期较短,预后较差,晚期胆囊癌中位生存期为3个月,5年生存率低于5%~10%,80%患者于诊断后1年内死亡[1]。以新药吉西他滨为主的全身化疗方案似乎并不优于最佳支持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造成生活质量下降[2]。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可以起到稳定肿瘤、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作用。
本案紧紧抓住胆囊癌的治疗经验“胆病以肝求之,先通过辨证论治控制痛、胀、疸、热,随即回归健脾和胃,微调平衡,达到人癌和平共处,最终抑瘤消积”。胆囊癌造成胆道梗阻必然出现黄疸,兼有上腹部疼痛,肿块胀满,发热,口苦、纳差,厌油腻,大便呈陶土色等症状,同时出现胆管炎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祖国医学认为胆附于肝,与肝相为表里。凡气血郁积胆腑,湿热淤结中焦,必影响肝的疏泄和胆的中清、通降。胆是“中清之腑”,储胆汁而传化水谷与糟粕,它的功能以通降下行为顺。凡素体脾虚,情志不畅,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过食油腻等均可导致气血郁积胆腑和湿热淤结中焦成积成瘤。积滞与湿热薰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浸淫及溢于肌肤发为黄疸,淤结不散则郁而发热。胆囊癌湿热蕴结者治当清化湿热,利胆退黄。方以《伤寒论》茵陈蒿汤加化淤软坚散结、解毒消肿抗癌作用中药,如:片姜黄、龙葵、藤梨根、徐长卿等,同时大剂量猪苓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可抑制肿瘤复发转移。该患者我们用柴延胡、白芍、郁金疏肝柔肝,行气止痛,黄芩、山栀子泻火解毒,清热燥湿,茵陈、虎杖、车前子清利湿热,除湿退黄,伴发热者加马鞭草、地骨皮退热,青黛、野菊花、山慈姑、三七粉具有活血化淤、软坚散结、解毒消肿作用;恶心欲吐者加姜半夏降逆止呕,纳食少者加山楂、神曲健胃消食。诸药合用乃有持续稳定的控癌效果。
胆囊癌黄疸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以黄疸为主症的典型病例,结合用药实践,以临床疗效为依据,认为胆囊癌病人之黄疸治疗宜先从肝论治,在疏肝清胆配合片姜黄、藤梨根等化淤解毒抗癌中药控制黄疸、胀痛等主症后,回归健脾和胃,微调平衡,最终达到人癌共存,抑癌消积的作用。
【关键词】胆囊癌;黄疸;辨证论治
胆囊癌为原发于胆囊黏膜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中医“黄疸”“积聚”范畴。我们治疗胆囊癌的经验是“胆病以肝求之,先通过辨证论治控制痛、胀、疸、热,随即回归健脾和胃,坚持微调平衡,达到人癌和平共处,抑瘤消积”。兹以胆囊癌黄疸病例介绍如下。
典型病例:女,71岁,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退休职工,以往有胆囊炎病史。200601觉右上腹部刺痛。家人发现其双侧巩膜发黄,送市某医院作CT、彩超检查提示:胆囊癌肝转移。因为发现病变已侵犯肝门部,无法手术,后作经皮穿刺胆汁外引流术,黄疸消退。200604到本院就诊时,病人再次出现黄疸。再作CT、B超示胆囊占位性病变,可探及胆囊混合性肿块,约5cm×6cm,肿瘤放免检测:CEA:240ng/ml,CA125:70.66u/ml,CA199:>1200u/ml。TBIL:76μmol/l,DBIL:42.5μmol/l,ALT:240IU/L,AST:50IU/L,病人来诊时腹部扪及肿块,质硬固定,腹部胀满,目赤身黄,发热,口苦,纳差,厌油腻,乏力,倦怠消瘦,大便呈陶土色,小便浓茶色,舌红苔黄腻、脉沉弦数,体重45kg,Karnofsky评分40分。证属肝胆湿热,治宜疏肝利胆,除湿退黄,清热解毒抗癌。药用:柴延胡各10g,白芍15g,郁金10g,猪苓20g,黄芩10g,山栀子15g,车前子30g,清半夏10g,茵陈30g,虎杖10g,郁金10g,潞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茯神各10g,车前子30g,淮山药20g,片姜黄10g,川楝子6g,炙内金10g,赤芍、白芍各10g,马鞭草30g,地骨皮30g,龙葵20g,藤梨根15g,徐长卿30g,甘草6g。同时配服由青黛、野菊花、山慈姑、三七粉按1∶3∶2∶2比例配制而成的散剂(装空心胶囊),1g/次,2次/d。服药2个月后病情逐渐好转。发热、黄疸消退,腹胀消失,食欲正常,4个月后腹部触诊已摸不到肿块。多次复查各项肿瘤放免检测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以后以上方结合“微调三号方”随证加减,多次复查B超、CT显示胆囊占位性病变未见增大。200702随访:肿块稳定,无任何痛苦。病人体重增加到52kg,生活如常人,能承担家务。病人生活质量评分90分,病人仍健在。
按:原发性胆囊癌起病隐袭,早期诊断不易,晚期胆囊癌,尤其在入院时已有阻塞性黄疸或腹部包块的患者,肿瘤多已侵犯邻近脏器,一般认为已无法手术切除,治疗较为困难,生存期较短,预后较差,晚期胆囊癌中位生存期为3个月,5年生存率低于5%~10%,80%患者于诊断后1年内死亡[1]。以新药吉西他滨为主的全身化疗方案似乎并不优于最佳支持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造成生活质量下降[2]。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可以起到稳定肿瘤、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作用。
本案紧紧抓住胆囊癌的治疗经验“胆病以肝求之,先通过辨证论治控制痛、胀、疸、热,随即回归健脾和胃,微调平衡,达到人癌和平共处,最终抑瘤消积”。胆囊癌造成胆道梗阻必然出现黄疸,兼有上腹部疼痛,肿块胀满,发热,口苦、纳差,厌油腻,大便呈陶土色等症状,同时出现胆管炎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祖国医学认为胆附于肝,与肝相为表里。凡气血郁积胆腑,湿热淤结中焦,必影响肝的疏泄和胆的中清、通降。胆是“中清之腑”,储胆汁而传化水谷与糟粕,它的功能以通降下行为顺。凡素体脾虚,情志不畅,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过食油腻等均可导致气血郁积胆腑和湿热淤结中焦成积成瘤。积滞与湿热薰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浸淫及溢于肌肤发为黄疸,淤结不散则郁而发热。胆囊癌湿热蕴结者治当清化湿热,利胆退黄。方以《伤寒论》茵陈蒿汤加化淤软坚散结、解毒消肿抗癌作用中药,如:片姜黄、龙葵、藤梨根、徐长卿等,同时大剂量猪苓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可抑制肿瘤复发转移。该患者我们用柴延胡、白芍、郁金疏肝柔肝,行气止痛,黄芩、山栀子泻火解毒,清热燥湿,茵陈、虎杖、车前子清利湿热,除湿退黄,伴发热者加马鞭草、地骨皮退热,青黛、野菊花、山慈姑、三七粉具有活血化淤、软坚散结、解毒消肿作用;恶心欲吐者加姜半夏降逆止呕,纳食少者加山楂、神曲健胃消食。诸药合用乃有持续稳定的控癌效果。
胆囊癌螺旋CT扫描诊断应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胆囊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的19例胆囊癌的CT资料,均经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结果胆囊癌呈软组织肿块型9例,胆囊壁局部或弥漫增厚型6例,腔内结节型4例。肝脏受侵犯5例,淋巴结转移7例,肝内外胆管扩张4例,腹水1例,10例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论CT在胆囊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胆囊癌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胆囊癌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征性,与胆囊炎性病变无特异性区别,早期难以确诊,多数患者在临床上作出诊断时已是晚期,尽管B超、CT及MRI等广泛应用于临床,使胆囊癌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但漏诊、误诊仍有发生,尤其对早期胆囊癌的诊断仍有一定困难,回顾性分析19例胆囊癌患者螺旋CT表现,以探讨螺旋CT扫描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的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收集2002年—2009年间经病理征实的胆囊癌19例,男6例,女13例,男女比例1:2.2。年龄45-79岁,其中>50岁者16例,占84%。19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19例CT检查前均行B超检查。
使用美国GEHispeedNX/I双层螺旋CT机,扫描层厚及层距均为7-10mm,全部病例均作平扫加增强扫描,增强采用CT专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速度2-3ml/s,总量100ml,注射造影剂后分别行动脉期(25-30s),门脉期(60-70s)和延迟期(5min)3期扫描,常规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膈顶至髂棘上缘,对病变感兴趣区加3—5mm薄层扫描。
原发性胆囊癌诊治分析论文
胆囊癌是常见的胆道肿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因其恶性程度高,根治切除率低,另因其早期无特异症状,患者常伴有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等病变而混淆或因此漏诊,预后极差,目前其发病数有逐渐增多趋势。作者回顾本院1992至2005年收治胆囊癌50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中男13例,女37例,男女比例1:2.84;年龄42~84岁,平均63岁;其中伴有胆囊结石者21例,胆管结石6例;黄疸17例。病人早期均无特异的临床表现,但均有胆系病史,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最为多见,就诊症状均有反复发作的上腹部胀满不适和上腹部隐痛,同时伴纳差消瘦、黄疸、腹块者21例。
1.2诊断
全组病例均经B超、CT检查,诊断准确率86%(43/50),其中合并胆囊、胆管结石者27例,4例误诊为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MRI检查13例,提示合并肝门部胆管癌4例,肝脏占位9例。行ERCP检查6例胆囊不显影、诊断胆管癌1例。B超、CT未能确诊的7例,分别报告为胆囊结石、胆囊慢性炎症、胆囊息肉样病变,单纯胆囊切除术后病理报告胆囊癌7例。
原发性胆囊癌治疗研究论文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率的第五位[1]。因其症状和体征不具有特异性,所以早期诊断率较低。虽然随着CT、MRI在临床上的应用不断广泛,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较前有所提高,但由于它具有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根治机会少的特点,预后仍然很差,越来越被外科临床所重视。现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11例,女39例,年龄38~79岁(平均61岁),其中50~7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73%)。
1.2临床表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析论文
1资料来源
采用1995~2005年我市3所医院835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的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统计结果
本资料共统计835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中转开腹216例(表1),中转手术率2.58%。中转手术的主要原因为胆道损伤28例(0.34%);出血36例(0.43%),其中胆囊动脉出血34例,肠系膜血管出血2例;粘连63例(0.75%),其中胆囊三角粘连、解剖不清52例,有腹部手术史、腹腔严重粘连11例;急性胆囊炎、胆囊壁水肿增厚52例(0.62%);胆漏6例(0.07%),4例为胆囊管钛夹夹闭不全所致,2例为胆囊床迷走胆管渗漏;胆囊癌及瓷瓶样胆囊9例(0.11%);胆总管结石3例(0.04%);Mirizzi综合征11例(0.13%);胃及肠管损伤5例(0.06%);膈肌损伤1例(0.01%);因气腹不满意无法完成手术2例(0.02%)。以上原因均为术中及再次手术证实。
表18357例LC中中转手术原因(略)
3讨论
抗肿瘤血管生成分析论文
1中草药研究动态
1.1去甲斑蝥素范跃祖等观察了去甲斑蝥素(NCTD)对胆囊癌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NCTD可有效抑制、破坏胆囊癌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胆囊癌的增殖与生长。其机制可能与NCTD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改变血管内皮细胞PCNA/凋亡比、下调血管生成因子VEGF、Ang2和上调血管抑制因子TSP、TIMP2表达有关[1]。
1.2小檗碱小檗碱(berberine)为黄连(毛茛科植物)、黄柏等(芸香科植物)植物的一种生物碱,作为抗菌药已有悠久的历史。初步研究表明它在体内、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伤作用[2]。娄金丽等研究小檗碱对bFGF活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作用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小檗碱对bFGF活化HUVEC的增殖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后细胞周期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对细胞形态、细胞内钙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小檗碱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小檗碱能明显抑制bFGF活化的HUVEC增殖,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使细胞在G0G1期的比例明显增多;使细胞核浓缩、甚至裂解成碎块,同时使细胞内钙增多;并诱导活化HUVEC发生细胞凋亡。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将bFGF活化的HUVEC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抑制活化HUVEC的增殖;诱导活化HUVEC细胞发生凋亡等机制,阻止新生血管形成,发挥其抗肿瘤作用[3]。
1.3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广泛存在于葡萄、花生和多种药用植物中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目前至少已经在21个科,31个属的72种植物中发现了白藜芦醇。早期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具有保护心血管,调节血脂、抗病原微生物、护肝等多种生物学作用。自从Jang等于1997年系统报道了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后,迄今已发现白藜芦醇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起始,促进,发展三个阶段,而且可以抑制肿瘤血管形成。1.对内皮细胞的作用,能够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迁移及诱导其凋亡,从而抑制血管的生成。2.对血管生长因子及受体的调控,可以通过下调各种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及受体的水平,近而抑制血管的形成。3.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白藜芦醇能够直接抑制MMP2的表达及活性,同时体外实验发现白藜芦直接抑制HUVEC细胞分泌MMP2溶解明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管形的形成.4.抗凝作用,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抗凝作用阻止血管的生成。5.对黏附分子的影响,白藜芦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激活的人HUVEC和人单核细胞产生ICAM1及VCAM1,降低细胞之间的黏附能力。6.对环氧化酶的影响,白藜芦醇使肿瘤组织环氧化酶2(COX2)MRNA的表达减少,从而抑制肿瘤的血管的形成。7.对INOS的影响,研究表明白藜芦醇通过抑制巨噬细胞中脂多糖诱导的NFKB而减少胞质蛋白稳定的MRNA水平[4]。
1.4姜黄姜黄主要活性成分是姜黄色素和挥发油,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脂和抗肿瘤等多种作用。近年来,姜黄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是姜黄中的三种主要色素,混称姜黄色素。李剑明等研究证明,3种姜黄色素单体能够抑制内皮细胞生长,表明抑制血管生成是其抗肿瘤的主要机制之一[5]。
1.5逆癌酮以往研究发现丹参酮具有抗肿瘤作用。逆癌酮是以丹参酮为主要成分的中药制剂。作者以逆癌酮对A549细胞系和PLA801D细胞系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状态下,逆癌酮可下调肿瘤细胞VEGF、CD44V6的表达水平,上调PLA801D细胞的nm23H1的表达水平。提示逆癌酮有抗肿瘤血管生成效应[6]。
中药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论文
【摘要】抗肿瘤血管生成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中药均为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具有廉价无毒等优点,随着其抗肿瘤,血管生成等机制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草药极有希望成为理想而全面的癌症预防和治疗药物。
【关键词】肿瘤血管抑制因子综述
近年来中药或有效成分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研究非常活跃,也具有明显的广度和深度。
1中草药研究动态
1.1去甲斑蝥素范跃祖等观察了去甲斑蝥素(NCTD)对胆囊癌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NCTD可有效抑制、破坏胆囊癌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胆囊癌的增殖与生长。其机制可能与NCTD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改变血管内皮细胞PCNA/凋亡比、下调血管生成因子VEGF、Ang2和上调血管抑制因子TSP、TIMP2表达有关[1]。
1.2小檗碱小檗碱(berberine)为黄连(毛茛科植物)、黄柏等(芸香科植物)植物的一种生物碱,作为抗菌药已有悠久的历史。初步研究表明它在体内、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伤作用[2]。娄金丽等研究小檗碱对bFGF活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作用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小檗碱对bFGF活化HUVEC的增殖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后细胞周期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对细胞形态、细胞内钙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小檗碱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小檗碱能明显抑制bFGF活化的HUVEC增殖,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使细胞在G0G1期的比例明显增多;使细胞核浓缩、甚至裂解成碎块,同时使细胞内钙增多;并诱导活化HUVEC发生细胞凋亡。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将bFGF活化的HUVEC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抑制活化HUVEC的增殖;诱导活化HUVEC细胞发生凋亡等机制,阻止新生血管形成,发挥其抗肿瘤作用[3]。
红薯可以抗癌
红薯不仅甘甜可口,而且还是一种抗癌食品。
日本癌症预防研究所曾对26万人的饮食生活和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蔬菜的防癌作用。通过对40多种蔬菜抗癌成分的分析及抑癌实验结果,按抑癌率从高到低排出顺序,它们是:熟红薯98.7%,生红薯94.4%,芦笋93.7%,花椰莱92.8%,卷心莱91.4%,花菜90.8%,芹菜83.7%,茄子皮74%,甜椒55.5%,胡萝卜46.5%,金针菜37.6%……冠亚军都是红薯,这决非偶然。
红薯的抗癌作用,在于它含的各种成分。红薯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主要是β-胡萝卜素,下同),这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自由基是导致机体衰老、诱发细胞癌变的罪魁祸首,将自由基清除就能预防癌症。
红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其含量可以和柑橘类水果相媲美。维生素C是一种活性极强的抗氧化剂,亦能清除自由基,消灭癌细胞。干扰素是已知的防癌、抗癌物质,它是人体细胞利用蛋白质,在维生素C辅酶催化下制造的,缺乏维生素C就制造不出干扰素,人体将失去抗癌能力。食物中的亚硝酸与蛋白代谢产物胺相结合,即产生亚硝胺,亚硝胺是公认的致癌物质,而维生素C能阻断亚硝胺的生成。可见,维生素C能从以上诸多方面起到防癌抗癌作用。
高脂肪饮食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癌症主要有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膀胱癌、胆囊癌等。有专家调查发现,近50%的女性癌症、1/3的男性癌症,与食物中脂肪过多有关。而红薯是标准的低脂肪食物,含脂肪仅0.2%。
红薯还含有大量纤维素。纤维素在肠道不被吸收,反而可以吸收大量水分,增加粪便体积。这样又可稀释脂肪浓度,减少致癌物质对人们的危害。同时,纤维素促进肠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又会减少致癌物质与肠粘膜的接触,预防结肠癌与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