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形态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6 04:34: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档案形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档案形态

档案价值形态

一、为什么要区分档案价值形态

我国档案界一直有人对档案价值的具体形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如张开森在《天津档案》1987年第2期上发表了《试论在档案鉴定工作中档案利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的关系》一文,提出一个公式:档案的保存价值=档案的利用价值-保管成本,从而得出结论:“有利用价值的档案材料未必都有保存价值;无利用价值的档案肯定无保存价值;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文件必定有利用价值”。其它相关论文还有周耀林的《档案价值层析》,吴祖鲲、吴桐的《论档案的功用和文化价值》,柳再义的《档案保存价值的定量研究》,彭光照的《浅析档案利用价值的构成因素》,张斌的《论档案价值形态》等等。由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也认为,档案的基本价值可分为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但笔者感到,我国档案界对档案价值具体形式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即不够系统和深入。正如张斌所指出:“我国档案界一直比较注意对档案价值具体表现形式的总结和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是其研究也存在较明显的缺憾:一是对档案价值形态的理论研究基本上处于‘零散状态’,没有统一地、系统地把其作为档案价值理论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研究;二是对某些档案价值形态的认识比较浅显,感性认识的成分居多,缺少进一步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注:张斌:《档案价值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档案价值形态的研究推向系统化和理论化。

除上述之外,区分档案价值形态对笔者来说,还有两点考虑。首先,我们认识和评价档案价值,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把握。从宏观上讲,档案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绝对的。但是微观上,档案价值会因其相对性特点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形态。如一个单位的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在价值结构、价值表现形式乃至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等方面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主体对同一种档案的需求性质、需求角度以及需求内容也存在差异性的,某种档案此一时有价值,彼一时则无价值等。研究档案价值形态,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档案价值,进而科学地鉴定档案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研究档案价值转化,需要实现分析档案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为研究档案价值转化提供逻辑支点。档案价值转化就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因此,对档案价值进行区分,并剖析不同档案价值形态的特点,将为后面章节的展开论述做好准备。

二、档案价值具体形态及其关系

1.原始价值和从属价值。

按照档案价值的源流关系,可将档案价值从整体上划分为原始价值和从属价值。原始价值是源,从属价值是流,两者之间是源和流的关系。这一思想最早是由美国的档案学家T·R·谢伦伯格提出的。谢伦伯格在《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一书中指出:“我们现在承认,文件要能够成为档案,其产生和积累就必须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并且除了达到此种目的的价值之外尚有其它一些价值。这就是说,成为公共档案的文件有两种类型的价值:对于原机构的原始价值,对于其它机构和非政府使用者的从属价值”。(注:谢伦伯格著,黄坤坊等译:《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我们应当正确理解谢伦伯格的本意,谢氏认为,档案对于原机构的价值是由文件当初被产生和被积累的特定目的决定的,这说明档案的原始价值包括文件价值(由文件当时的作用大小决定)与档案的初始价值(文件产生机构积累的意义)两部分。而档案的从属价值是由其原始价值衍生而来的价值,表现为对文件形成者以外的利用者的意义和作用。当档案不再被其形成者所利用时,并不说明此时的档案已没有价值了,实际上,档案的原始价值已转化为从属价值了,表现为档案价值的扩展趋势。在我国档案界,通常把档案的原始价值叫第一价值,把档案的从属价值叫第二价值。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指出:“档案具有对机关的作用和对社会的作用的双重性及过渡性。从双重性来说,档案时机关的作用,可称为第一价值,对社会的作用可称为第二价值。”(注:吴宝康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可见,档案价值一方面表现为双重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过渡性。当档案由第一价值(原始价值)过渡到第二价值(从属价值)时,其价值发生了扩展,我国档案界称之为“档案价值扩展律”。其实,从实质上看,档案价值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转化过程中。档案的第一价值向第二价值的过渡实质上是档案的原始价值向从属价值的转化。

查看全文

历史联系与档案形态论文

摘要:本文论述了档案是由档案内的文件、案卷、全宗、全宗群这些具体的形态构成的,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重点阐述了档案的不同形态与历史联系结构的一一对应关系,

关键词:档案历史联系形态

1历史联系

1.1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

在二元档案实践体系下,档案是由“文件实体集合”与“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两种物质实体构成的。二者其一以单独形式存在时是不能构成档案的。只有在这两种物质实体有机结合和相互依存的状态下,档案才能形成。“文件实体集合”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样,“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也必须转化为物质性存在——记录性文件,同时与“文件实体集合”相配合,才能显示出其存在的意义。

在这两种物质的比较中,对于档案工作而言,历史联系的记录是更为本质的物质。因为档案物质实体的构成成分之一——文件实体,在其转化为档案之前就已经存在,是文件管理阶段的产物。档案部门是在文件进入档案管理阶段后才介入,对文件实体进行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旨在将隐含在文件内容之中、客观存在的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加以抽象、固化、显现为历史联系,并创建具有记录历史功能的历史联系的记录。可档案工作并不涉及对文件内容本身的变更。如果仅靠文件材料就能独立、完整地记录历史,档案工作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我们应该明确,文件本身不能记录历史联系,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档案人员工作物化的结果,档案一旦失去了历史联系的记录,就等于割断了历史的链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文件材料,人类社会记忆的延续将无从谈起。

查看全文

历史联系与档案形态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论述了档案是由档案内的文件、案卷、全宗、全宗群这些具体的形态构成的,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重点阐述了档案的不同形态与历史联系结构的一一对应关系,

关键词:档案历史联系形态

1历史联系

1.1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

在二元档案实践体系下,档案是由“文件实体集合”与“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两种物质实体构成的。二者其一以单独形式存在时是不能构成档案的。只有在这两种物质实体有机结合和相互依存的状态下,档案才能形成。“文件实体集合”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样,“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也必须转化为物质性存在——记录性文件,同时与“文件实体集合”相配合,才能显示出其存在的意义。

在这两种物质的比较中,对于档案工作而言,历史联系的记录是更为本质的物质。因为档案物质实体的构成成分之一——文件实体,在其转化为档案之前就已经存在,是文件管理阶段的产物。档案部门是在文件进入档案管理阶段后才介入,对文件实体进行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旨在将隐含在文件内容之中、客观存在的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加以抽象、固化、显现为历史联系,并创建具有记录历史功能的历史联系的记录。可档案工作并不涉及对文件内容本身的变更。如果仅靠文件材料就能独立、完整地记录历史,档案工作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我们应该明确,文件本身不能记录历史联系,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档案人员工作物化的结果,档案一旦失去了历史联系的记录,就等于割断了历史的链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文件材料,人类社会记忆的延续将无从谈起。

查看全文

档案局意识形态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根据县委《2018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主体责任书》任务要求,现将我局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工作精神,狠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局党支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单位综合目标考评,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局党组会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突出问题,分清主流支流,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苗头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上半年研究意识形态工作1次,讨论并通过了局2018年意识形态工作计划。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支部及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重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狠抓学习教育

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局党支部和干部职工学习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引领。一是结合会前学纪、学法、党建提升、干部夜校和“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认真安排集中学习和自学活动,目前组织集中学习30次,专题学习了党的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州、县委有关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狠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方针政策。二是结合“七五”普法和档案法制宣传,向广大群众和帮扶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禁毒防艾等宣传,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三是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按照关于进一步强化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要求,积极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精准脱贫重点工作,利用档案业务培训和督导检查,强化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作出贡献,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

三、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查看全文

公共事业管理:论档案价值形态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对区分档案价值形态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其次,对档案价值形态从整体上进行梳理和划分,在此基础上,论证档案价值形态之间的关系。

【摘要题】档案鉴定

【关键词】档案价值形态

【正文】

档案价值形态,就是指档案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档案价值相对性特点的表现。因为档案价值取决于档案主体,以档案主体的尺度为尺度,所以档案价值必然会在现实实践中表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也可更通俗地讲,档案价值形态就是档案的具体价值或者具体的档案价值。档案价值是对各种档案价值具体的抽象和概括。档案价值与档案价值形态之间是抽象和具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般融于个别之中,个别包含着一般。

一、为什么要区分档案价值形态

查看全文

档案不同形态与历史联系结构对应关系剖析论文

摘要:本文论述了档案是由档案内的文件、案卷、全宗、全宗群这些具体的形态构成的,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重点阐述了档案的不同形态与历史联系结构的一一对应关系。

关键词:档案历史联系形态

1历史联系

1.1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

在二元档案实践体系下,档案是由“文件实体集合”与“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两种物质实体构成的。二者其一以单独形式存在时是不能构成档案的。只有在这两种物质实体有机结合和相互依存的状态下,档案才能形成。“文件实体集合”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样,“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也必须转化为物质性存在——记录性文件,同时与“文件实体集合”相配合,才能显示出其存在的意义。

在这两种物质的比较中,对于档案工作而言,历史联系的记录是更为本质的物质。因为档案物质实体的构成成分之一——文件实体,在其转化为档案之前就已经存在,是文件管理阶段的产物。档案部门是在文件进入档案管理阶段后才介入,对文件实体进行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旨在将隐含在文件内容之中、客观存在的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加以抽象、固化、显现为历史联系,并创建具有记录历史功能的历史联系的记录。可档案工作并不涉及对文件内容本身的变更。如果仅靠文件材料就能独立、完整地记录历史,档案工作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我们应该明确,文件本身不能记录历史联系,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档案人员工作物化的结果,档案一旦失去了历史联系的记录,就等于割断了历史的链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文件材料,人类社会记忆的延续将无从谈起。

查看全文

企业档案工作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题】专门专业档案

【正文】

加入世贸组织对企业档案工作的影响并不是一时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作用的过程。入世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将全面与世界经济接轨,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在资本所有制形态、技术形态与管理形态上亦会发生深刻的变革。在这一背景下企业档案工作在管理体制、管理模式、服务机制上会面临一系列挑战,对此我们不能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角度来研究对策,应结合国情在参照企业档案工作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企业档案工作的实践,探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档案工作的新路。

一、企业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所谓管理体制主要是指管理机构的设置与权限的划分。企业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档案工作的宏观管理体制,我国目前正处于所有制多元化的阶段,入世后既有相当一批国有与国有控股企业,又有日益增多的民营企业与合资企业,它们在建立健全档案工作上需要有一个过程,为了加强对国家与社会有保存价值档案的监控,并对企业档案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档案工作管理上仍存在完善宏观管理体制的问题。二是企业内部企业档案工作的微观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形态较为简单,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档案工作实行的是大一统的管理模式,很少研究企业内部档案工作的微观管理体制。另一方面是企业所有制形式单一,很少探讨适合自身的档案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企业形态的变化,应当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创新企业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

(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体制

查看全文

国企档案资产及特点剖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健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现代市场体系,有助于提高国家经济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由于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是国有企业整体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围绕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也给我们如何认识国有企业档案与资产的关系提出了新课题。

一、国有企业资产的概念与分类

所谓企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其基本特征有四点:其一,资产的主体是经济实体;其二,资产与企业的关系以拥有或者控制为标志;其三,资产要能以货币计量;其四,资产的存在形态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所谓国有资产,我国的理论界和政府部门较多地是从法律的现实操作角度来解释,即将国有资产定义为所有权属于国家的一切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以现行法律的规定为依据,对国家所有的财产范围作了列举性的规定(见《物权法》四十六条至五十二条)。本文所讲的国有企业资产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形成的对企业投资及其收益等经营性资产。

国有企业资产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分类。按照其存在形态划分,可以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类。

有形资产是指具有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如机器设备、房屋及建筑物等;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在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存货、货币现金、应收账款和预付款项及其他流动资产等。其中存货是有实体形态的流动资产,包括库存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备实物形态,却在一定时期里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按能否独立存在进行划分,无形资产可以分为可确指无形资产和不可确指无形资产。可确指的无形资产是可单独取得、转让或出售的无形资产,具体指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是不可单独取得,离开企业就不复存在的无形资产,如商誉。它潜在地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企业可以因经营出色、技术雄厚、管理高效及历史悠久等因素,使其在与同行业相同的生产条件下,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能力所形成的价值。

查看全文

企业档案价值分析研究论文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健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现代市场体系,有助于提高国家经济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由于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是国有企业整体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围绕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也给我们如何认识国有企业档案与资产的关系提出了新课题。

一、国有企业资产的概念与分类

所谓企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其基本特征有四点:其一,资产的主体是经济实体;其二,资产与企业的关系以拥有或者控制为标志;其三,资产要能以货币计量;其四,资产的存在形态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所谓国有资产,我国的理论界和政府部门较多地是从法律的现实操作角度来解释,即将国有资产定义为所有权属于国家的一切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以现行法律的规定为依据,对国家所有的财产范围作了列举性的规定(见《物权法》四十六条至五十二条)。本文所讲的国有企业资产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形成的对企业投资及其收益等经营性资产。

国有企业资产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分类。按照其存在形态划分,可以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类。

有形资产是指具有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如机器设备、房屋及建筑物等;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在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存货、货币现金、应收账款和预付款项及其他流动资产等。其中存货是有实体形态的流动资产,包括库存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备实物形态,却在一定时期里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按能否独立存在进行划分,无形资产可以分为可确指无形资产和不可确指无形资产。可确指的无形资产是可单独取得、转让或出售的无形资产,具体指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是不可单独取得,离开企业就不复存在的无形资产,如商誉。它潜在地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企业可以因经营出色、技术雄厚、管理高效及历史悠久等因素,使其在与同行业相同的生产条件下,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能力所形成的价值。

查看全文

档案数字化管理必要性及路径

档案数字化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以现代化方法为工具,借助计算机、数字通信技术,组成最佳的结构体系。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存储于传统载体上的、以模拟形态存在的档案信息转化为以数字形态存在的、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的信息,并加以存储、组织、检索、维护的过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水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什么说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如何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本文主要说明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路径。

一、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以纸张等非数字化介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长期以来多数以实物的形式存放在档案馆室中,这会给档案管理和档案利用带来巨大难题:一方面,实物档案信息的存储异常困难,而且随着档案信息数量的增大,安全存储这些实物档案信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务;另一方面,档案信息的实物形式限制了其流通效率,使得这些档案信息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档案数字化管理可以实现快速检索、异地传输、远程利用,易于进行复制、更改等操作。档案数字化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档案信息的易用性,为档案信息价值的充分发挥创造便利条件。在实行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数字化档案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可以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二、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越性

(一)强化经济效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落后的办公方式与庞大的信息量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使用粗放型管理模式增加了办公人员和办公费用,致使成本大幅上涨,效率却十分低下,而档案数字化管理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转为机读档案,不仅节约了保管费用,节省了占地空间,而且查阅起来极为方便迅速,从而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而造成的纸张和人员的浪费。(二)提高办公效率。档案数字化管理可以实现快速检索、异地传输、远程利用,易于进行复制、更改等操作,使档案信息能够及时归档,尽快提供利用。随着信息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单位采用了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得以极大提升。尤其是对外业务,如外单位来文、保险合同、银行票据等,将这些业务文件数字化,纳入业务系统,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提升文件处理流程的效率。(三)有利于档案信息原件保护。将纸质档案转变为数字化电子档案后,档案信息的使用更加安全。尤其对珍贵的历史档案信息制作数字化副本,可以减少因档案信息利用时的物理接触对其造成的损伤。此外,当档案实体保持原有状态时,通过数字化,其信息生命可凭借数字化方式得以延续。

三、如何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