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6 01:32: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档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档案信息化对档案分类的影响
摘要:档案信息化不仅促使档案利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传统的档案管理尤其是档案分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档案是否还需要按照要求进行严格分类,档案分类对档案利用有没有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对传统档案管理的严峻考验。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分类
2002年,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加强对珍贵、重要档案的保护,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软件的技术和应用水平,尽快在全国推广应用相对统一、符合规范的档案管理软件,为保证档案信息交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自此,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都在努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的查询利用也从通过手工目录检索时代进入到计算机检索时代。目前,社会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档案也不例外。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本文将分析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化对高校档案分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促进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发展。
一、传统档案与信息化档案保存和利用方式的区别
(一)档案信息化后档案信息如何保存与利用。档案信息化是在国家档案建设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的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和提供利用。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馆藏档案数字化程度以及档案管理系统的好坏是衡量档案信息化水平的两个重要指标。档案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学校管理系统中只有条目信息,馆藏档案数字化率很低,查询到的档案信息不完整,有时即使保存了需要的档案,也因标题中没有著录相关的字段而检索不到;档案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学校档案数字化率很高,查询时不仅可以通过标题而且可以实现全文检索,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和检索质量。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保管和利用为重点,转向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提供服务为重心,从而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档案信息化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系统整理、数据库建立、档案资源电子化、网络化、开发利用及档案技术保护等。档案信息化实际上就是档案变成数字化形式进行存储和服务。档案信息化后数据大都由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数据均保存在数据库中。数据库的出现和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存储技术和调用效率都得到大幅提高。无论高校采用哪种管理系统对档案数据进行管理,大多都通过关键字段进行档案查询利用。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高校根据档案的件号或盒号到库房进行查询;而信息化程度高的高校,纸质档案基本上成了摆设,在查询利用中基本不用,而是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可以完成所有的档案查询利用业务。有的高校甚至在档案归档过程中开始逐步实行单轨制,即只收集电子文件进行归档。随着全文检索技术的普遍推广,无论是哪类档案,纸质档案的保管方式如何,都能在计算机上快速进行检索和利用。(二)传统档案的纸质档案如何保存与利用。传统档案主要指针对纸质档案进行管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明确将高校档案分为11类。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是通过对每类档案设置不同的档案对档案进行分类,查询利用时根据需求先找到是哪类档案,再在该类档案中依据盒号或件号查询,因此档号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档号一般包括:年度号、一级目录、二级目录、案卷号等,查询只能严格按照“年度号”“一/二级目录编码”和“案卷号”进行查询。
二、档案分类的意义
档案馆年档案工作计划
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与城建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前提下,××年已圆满完成了馆内计划的工作任务,下面将明年的工作任务计划如下:
第一、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维护好城建档案的完整与安全,馆内网站已经建立,不断做好日常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做好网站内容和信息的补充工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二、抓好馆内的基本建设工作为主要目标。保证各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工作运行正常,做好馆内各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在馆内已建成使用的局域网和城建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辅助完成好城建档案收集、审核、接收、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利用等日常业务工作。
第三、加强验收与指导,提高基础业务工作效率。在实行建设工程档案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制度中,一如既往的严格推行《城市建设工程档案资料验收合格证制度》、《建设工程竣工档案整理报送制度》。在验收审核、接收、整理工作环节中,坚持履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城市建设档案案卷质量规定》坚持实行多次指导、跟踪服务、上门服务等主动服务形式来提高工程档案资料的入馆质量。
第四、在认真执行和落实好各项管理法规和制度的同时做好城区建设工程档案审核和接收。要求馆内人员在不断学习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好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法制、法规的实施和应用,以及其它业务相关的条例、制度,依法治档,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快档案的审核、归档、整理、输入、入库的速度,完成好年度的岗位责任制任务。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五、按照自治区建设厅月日下发的新建办号文“关于贯彻全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的意见”的通知,我馆已根据通知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近三年的发展计划及目标,根据《通知》精神的统筹规划,贯彻城建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颁布后的实施,全面实现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积极落实好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信息化管理目标。
档案馆档案利用调研报告
作为区(县)级档案馆,其档案利用更多的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相联系着的,那么,近几年来其档案利用的现状又如何呢?笔者试图以所在××区档案馆近几年来的档案利用现状为例,作一分析,通过分析、思考,提出问题,并以期解决问题。
一、本馆基本状况
本馆是一个位于大中型城市并处于中心城区的区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从2000年的3万余卷(件)增加到2007年5.6万余卷(件),馆藏结构在近几年来的变化情况见下二表:
表一2000年初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结构比例一览表
表二2007年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结构比例一览表
从以上二表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馆藏档案的数量以年平均9.95%增加;其中文书档案所占比例下降,专门档案和科技档案所占比例均有所上升。馆藏结构发生变化,得到改善,趋于合理。特别是关连着人民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婚姻、城建执照、房屋拆迁、独生子女等内容的档案,即一部分民生档案的种类与数量都增加了。随之而来的是档案利用的人数、范围、目的等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见本馆从2000至2006年档案利用状况综合统计表。
档案馆档案利用调研报告
作为区(县)级档案馆,其档案利用更多的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相联系着的,那么,近几年来其档案利用的现状又如何呢?笔者试图以所在××区档案馆近几年来的档案利用现状为例,作一分析,通过分析、思考,提出问题,并以期解决问题。
一、本馆基本状况
本馆是一个位于大中型城市并处于中心城区的区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从*年的3万余卷(件)增加到20*年*.6万余卷(件),馆藏结构在近几年来的变化情况见下二表:
表一*年初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结构比例一览表
表二20*年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结构比例一览表
从以上二表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馆藏档案的数量以年平均9.9*%增加;其中文书档案所占比例下降,专门档案和科技档案所占比例均有所上升。馆藏结构发生变化,得到改善,趋于合理。特别是关连着人民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婚姻、城建执照、房屋拆迁、独生子女等内容的档案,即一部分民生档案的种类与数量都增加了。随之而来的是档案利用的人数、范围、目的等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见本馆从*至20*年档案利用状况综合统计表。
档案局档案情况汇报
一、县档案馆库的历史
我县档案馆建馆于1958年,当时馆址座落在县城新华街老县政府院内,平房7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130平方米;1963年搬迁至新华街老县委院内,平房11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210平方米;现在馆址于1975年4月建成使用至今,平房21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库房面积400平方米。
二、馆藏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档案馆保管着全县85个全宗127个立档单位的档案、资料42350卷(册),馆藏档案分类情况如下:
1、文书档案:接收的时间为1949年至1978年,只有县委办公室接收至2004年、县政府办公室接收至1995年、县人事局接收至2004年、县劳动局接收至1983年。档案内容主要分为:一是党群系统全宗档案;二是“”时期县革委全宗档案;三是政府系统全宗档案;四是县直各企事业单位全宗档案;五是区、镇(场)全宗档案;六是临时机构全宗档案。共计20337卷。
2、人事档案:内容包括县教育局1960年前后精减下放教师档案、组织部和教育局非在职干部档案、人事局退职干部档案等。共计1167卷。
档案馆档案全宗排放论文
随着大量现行档案移交进各级各类档案馆,全宗排放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日益突出,因为全宗排放得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的高低,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了档案馆的管理工作水平。
一、档案馆现行档案全宗排放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对于全宗如何排放,可以说是普遍地令各级各类档案馆头疼的问题。许多档案馆现行档案全宗的排列,都是按照传统的做法,即凭经验在每一个全宗之后预留出位置,为以后接收档案而用。这一做法,在馆藏数量较少的时期曾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现行档案的不断移交进馆,馆藏数量的不断增加,它也就产生了某些弊端,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进馆档案全宗的无序状态,导致全宗排放工作的被动性。在实际工作中,接收档案进馆通常不是按照档案馆的全宗排放顺序进行的,而是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进馆档案无论从内容,还是数量上都有可能与我们先前的经验判断相距甚远,因而预留位置不很准确。时常是一个全宗的新进馆档案,挤占了相邻全宗的位置,这样就不得不忙于部分全宗的重新排放,因而打乱了整个的工作安排,并且造成了大量的重复无效劳动。
2每个全宗后所预留位置的不科学,造成了管理工作的不稳定性和库房资源的巨大浪费。采用传统做法所预留的位置,往往是通过经验的判断,“一厢情愿”,估计而已。一个立档单位的档案无论从内容、数量还是特征上都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我们对其所预留的位置却没有改变,因此造成了管理工作的不稳定性和库房资源的闲置浪费。比如,当预留位置不足时,为了避免整个档案库房“大搬家”,通常是“见缝插针”或调整相邻全宗的档案,这样就会使档案拥挤不堪、取放不便,或者重新调整全宗位置,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和管理上的不稳定性。实际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全宗之间会由于预留位置的不准确,使一些空间成为“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它所造成的浪费是惊人的,我们不妨做一个推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如果每个全宗后留有30厘米的长度弃之不用,那么100个全宗之间将会有3000厘米的空间不能存放档案,这些地方如果充分利用,那么可存放1厘米厚度档案3000卷。这还没有考虑其它因素,单单是装具的浪费就是很可观的。
以上这些问题,造成了管理工作的被动与混乱:档案的经常性搬动,增加了对档案的磨损,不利于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而且也会打乱某些全宗的顺序,破坏了原有的系统,这对于还没有完全实现计算机管理的档案馆,造成了管理工作的被动,不利于档案的提供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机构改革的实施,近几年将是档案接收进馆的高潮,许多档案要分批进馆,预留位置一旦不科学,将会使档案管理工作整日围着“预留位置”转,造成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使管理工作处于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被动局面。
档案信息化与档案管理探索
信息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的问题。把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当中,对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是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更是加速和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必要进程。同时在完成这种便利的同时,也需要我们面对它所体现出来的一些遗留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解答。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优点
1)节约成本。进行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有助于为单位节省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在计算机信息化档案管理没有成为主要的工作模式之前,档案人员需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纸张去进行档案资料的编写,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漏写或是漏记的部分,而最后查找需要从头到尾的查询,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资料的管理可以快速查询到所需的资料,在保存上相对简单,不易丢失和缺损。2)提高工作效率。运用现代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的电脑技术进行现代化档案的管理工作,以此作为从原有的纸质信息档案管理到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一个过渡。运用成熟的电脑技术为档案管理部门节约人力成本。比如说起初档案管理整理纸质文件需要二至四个人来完成这份工作,运用电脑技术就只需要一个人很好的完成这份工作。这就为整个管理节约了人力成本,在此基础之上也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现状
1)缺乏重视。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缺乏重视,不仅仅体现在管理部门当中,还包括信息管理人员自身。主要体现在管理部门的管理者遵循陈旧的管理模式,不与时俱进,在快速发展的电脑信息技术面前,管理者还没有跟上信息管理的步伐。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长期以往的工作环境中,已经养成了一种工作习惯,要在让他们重新接受另一种工作方法,一时之间心理上难以接受,甚至是抵触不愿意做出改变。2)管理标准化不足。在进行档案管理上,没有完整齐全的管理制度和部门管理系统。比如,房产信息档案的管理,它应该是拥有专门收集房产资料的人员,分化各级职责,如资料的收集整理人员,其次是立卷检查人员以及档案保管人员。而如今大多数还保持着两三个人员管理信息档案的工作模式,管理人员之间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到位。也没有设置专门监督的责任机构和人员,造成档案信息管理总体的不足。3)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档案信息人员的素质较低表现在工作责任感不强,具体表现在有的档案信息管理者道德素养不够高,将档案资料据为己有,甚至是私自存放或是拒绝归档保管。档案信息人员素质低下还表现在服务水平不够高。以房产档案信息管理为例,房产所有者需要调动存档的资料进行复印或是作为他用时,管理人员不给予调档,甚至态度恶劣,给他人造成事务办理上的诸多不便。
三、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措施
档案馆档案工作计划
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与城建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前提下,2005年已圆满完成了馆内计划的工作任务,下面将明年的工作任务计划如下:
第一、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维护好城建档案的完整与安全,馆内网站已经建立,不断做好日常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做好网站内容和信息的补充工作。
第二、抓好馆内的基本建设工作为主要目标。保证各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工作运行正常,做好馆内各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在馆内已建成使用的局域网和城建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辅助完成好城建档案收集、审核、接收、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利用等日常业务工作。
第三、加强验收与指导,提高基础业务工作效率。在实行建设工程档案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制度中,一如既往的严格推行《城市建设工程档案资料验收合格证制度》、《建设工程竣工档案整理报送制度》。在验收审核、接收、整理工作环节中,坚持履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城市建设档案案卷质量规定》,坚持实行多次指导、跟踪服务、上门服务等主动服务形式来提高工程档案资料的入馆质量。
第四、在认真执行和落实好各项管理法规和制度的同时,做好城区建设工程档案审核和接收。要求馆内人员在不断学习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好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法制、法规的实施和应用,以及其它业务相关的条例、制度,依法治档,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快档案的审核、归档、整理、输入、入库的速度,完成好年度的岗位责任制任务。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五、按照自治区建设厅10月12日下发的新建办[2004]14号文“关于贯彻全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的意见”的通知,我馆已根据通知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近三年的发展计划及目标,根据《通知》精神的统筹规划,贯彻城建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颁布后的实施,全面实现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积极落实好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信息化管理目标。
家庭档案与档案文化建设研究
一、家庭档案的定义与文化价值
1.家庭档案的定义。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家庭组织源远流长。家庭作为构成人类社会的最小生活单位,对于国家和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对中国人更是意义非凡,从古至今中国社会都非常注重家庭生活和家庭道德建设,家风、家训、家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家庭档案作为反映一个家族兴亡盛衰的真实历史面貌的记录,很早就被古人所重视,收集保存利用家庭档案由来已久。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古人开始应用文字记录同一血缘关系的世系,并将它在家庭中保存下来,就形成了古代的家庭谱牒档案。家庭档案最早源于夏代,它是谱牒简册的雏形——专门记载奴隶制贵族活动的世系世表。从这个意义上说,谱牒档案是我国最早的家庭档案。随后,随着文字记录载体的进步,《孔府家谱》、孟府宗族档案、清朝皇家玉牒等大量的家庭档案不断涌现,记录和保存家庭档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家庭档案的形成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家庭档案这个名词的提出,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1984年,济南市档案局孙家焯同志在《家庭》杂志上发表了《谈谈家庭档案》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家庭档案一词,随后家庭档案研究文章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比较有代表性的如:1989年2月,辜德祥、蔡星著的《家庭档案》;1987年12月,陈波编著的《家庭档案及其管理》;1992年10月,邢培华、张庆年著的《家庭档案》;1993年3月张秀华、荆绍福著的《家庭档案管理》;1993年4月,徐迎新著的《家庭档案大全》;2001年9月孙家焯著的《家庭档案管理艺术》等。研究家庭档案定义,需要考虑的是家庭大档案的形成领域,家庭档案的价值、保存地点和服务领域等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本人比较认同下面的家庭档案定义:“家庭档案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可归属个人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2.家庭档案的文化价值。家庭档案不仅反映一个家庭的历史和文化,更是社会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传承家庭文化、弘扬家庭美德的有效载体。一部家庭档案,既是家庭历史记载,又是文化的传承。(1)家庭档案是家庭教育的生动教材。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人的启蒙教育,是人们最早接受的教育。例如,家风、家规、家训,这些我们最先学到的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家庭档案的重要内容,家庭档案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家庭优秀文化。即使在学校教育中,课本中许多典型人物的真实事迹,都来源于家庭档案。例如,著名的教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家庭档案中包含的他的手稿作为重要的有史料价值的材料被珍藏,其中记录了其思想的发展。家庭档案源于家庭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社会,是家庭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2)家庭档案是传承优秀文化的亲情纽带。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家族文化是维系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纽带。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基于对孔孟家族档案的开发利用,孔府的文化节、孟府的中华母亲节、孔氏修谱及祭祖等活动吸引了大批海外华人华侨到大陆寻根溯源,增进了海内外华人之间的交流,增强了海外游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达到了“知其所从来,识其今所在”的归属感。家庭档案作为家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家庭档案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潜在动力。家庭档案作为档案家族的一员,有助于推动国家社会文化发展。家庭档案是一个家庭成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的文件资料,内容广泛,其中包括家庭成员的工作经历、艺术演出、自我创作手稿、个人信用凭证、医院就诊病例、婚姻登记等等,都是家庭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反映了家庭成员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家庭档案中包含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内容,对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档案记载的是整个家族的文化发展史,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对了解当时社会发展状况具有查考作用,对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家庭档案记录社会历史文明,传承社会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二、家庭档案在档案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家庭档案丰富了档案文化建设的内容。文化的产生演化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后渐渐形成了其特殊的文化结构,档案与文化之间的联系经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完整文化体系的档案文化。家庭档案是对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补充,在档案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家庭档案丰富档案文化,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新的领域和内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家庭档案所反映出的文化也不同,通过对家庭档案的研究,家庭档案中所记载的文化也得以传播。随着家庭档案工作的蓬勃发展,家庭档案已经成为档案部门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重要窗口,家庭档案在档案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正在显现。2.家庭档案促进了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对家庭档案需求的增强,家庭档案开发和利用形式也越来越多。例如,依托孔府留存的孔氏家族档案,山东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纪录片《孔府档案》,讲述了从清代第一位衍圣公到民国最后一位衍圣公孔府二百多年的历史,第一次展现了延续一千多年的中国著名贵族家庭的真实面貌。家庭档案正在以更灵动的方式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家庭档案和家庭文化,在方便人们利用的同时,也促进了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家庭档案装具、家庭档案管理软件、家庭档案服务企业等家庭档案产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家庭档案产业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3.家庭档案提高了社会档案意识。事实证明,家庭档案是提高人们社会档案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档案进家庭”活动,呼吁百姓建立家庭档案,“穿起生活中散落的珍珠”,指导人们整理家庭生活中形成的各种档案资料,将曾经神秘的档案与人们的生活相结合,引导人们走近档案馆,走近档案工作,加深人们对档案的认识,极大地提升社会档案意识。沈阳市于2002年率先在全国开展家庭建档工作,举办家庭档案珍藏展览、举办“让爱住我家”家庭档案晚会、开通家庭档案网、成立家庭档案研究会等。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1.6万户家庭建立了家庭档案,取得了丰硕成果,沈阳市档案馆已经成为市民重要的文化休闲场所。家庭档案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家庭建立家庭档案,家庭档案为档案事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依托家庭档案打造档案文化精品
品牌决定价值,品牌决定地位。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就要依托家庭档案这一优质的载体,打造档案文化精品,让家庭档案工作成为档案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一个窗口、一个亮点。1.传承优良家风,打造优秀家庭文化品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成功家族的背后,都有优秀家风。“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习曾指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家庭档案作为记录传播优良家风的有效载体,是家庭教育的生动素材。引导家庭建立家庭档案,以家庭档案为载体,开展优良家风建设,记录我的家风家训,征集优良家风家训,探寻家风历史、记录家庭历史,传承家庭美德。通过感人的家庭故事、暖人的事迹,打动人们的内心,让优良家风在人们的内心生根,让家庭档案成为传承优良家风和家庭美德的文化品牌。2.弘扬劳模精神,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劳动模范是我国工人阶级中一个闪光的群体,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和传承劳模精神是每个劳动者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档案记录了劳模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劳模精神的真实记录,是大力弘扬和传承劳模精神的有效载体。开展劳模家庭档案建设,指导建立劳模家庭档案,举办劳模家庭档案展览,从档案的角度解读企业文化,以“档案说事”,大力弘扬和传承劳模精神,发挥名人效应,形成人人尊重劳模、人人争创劳模的社会风气。家庭档案在宣扬和传承劳模精神中发挥着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应成为传承劳模精神的城市文化品牌。3.珍藏家国记忆,打造爱国主义文化品牌。家庭档案在丰富国家档案资源、开展社区教育、繁荣社区文化、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以及丰富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中体现了毋庸置疑的价值。例如,沈阳市以家庭为重点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家庭档案中的家国记忆”活动,以小家见证国家的沧桑巨变,激发人们爱祖国、爱家乡和建设幸福沈阳的工作热情。“创建家庭档案凝聚社会正能量”案例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辑的全国《宣传工作创新百例》。珍藏家国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家庭档案业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从“不务正业”,到档案部门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有效途径,家庭档案工作正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家庭建立家庭档案。在开展档案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家庭档案工作应该以打造档案文化品牌为切入点,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服务特色,为档案事业发展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档案立法
1加入WTO后档案立法的基本原则与任务。
加入WTO后的档案立法,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注重效益,协调发展等基本立法原则的基础上,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应更多的体现公平、公开、透明、开放与便利。
经济主体多元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档案产权的多样化,档案产权的多元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档案工作的根本性转变。修改完善原有《档案法》及相关法规同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的不适应,是加入WTO后档案立法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
加快完善同档案母法相适应的诸如:公共档案法、私人档案法、法人档案法、档案馆法等法规体系的建设。以适应“入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新近颁布实施的《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了一个好头。《条例》中的许多条款充分体现了我们目前对“入世”对档案工作影响的认识及在管理上的应对措施。
2加入WTO后档案立法的内容与重点。
2.1领导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