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发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5 23:31: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开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西部大开发税收调研报告
税收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作为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政策,六年来,大开发政策战略在西部的实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效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了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了地区间经济的均衡和谐。盘点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在**的实施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至20**年底,**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企业3396家(次),共计减免企业所得税额547976万元。涉及农林、电力、信息产业、机械、化工、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建材、医药、水运、生态及环境治理等产业,**的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经济发展有了更好的环境和更多的机遇。
**作为西部大开发民族自治地区,结合自身的情况,在原有国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上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若干规定的通知》(桂政发[2001]100号)、《自治区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桂地税发[2002]192号)和制定了《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局关于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桂地税发[2002]179号)等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原有的国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补充了5条相关内容。
一、**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效果
**地税部门积极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必须坚持“保存量,优惠增量,突出产业重点”的原则,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截至20**年底,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6年来,**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企业3396家(次),共计减免企业所得税额547976万元,获得税收减免的企业有国有、股份、私营等性质企业,涉及方方面面的行业,由于**各级地税部门对政策坚决执行到位,有力地支持了国家鼓励类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近年吸引了20多家国际、国内大品牌企业到**发展。对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再直接再实在的内容是获得税收减免的具体数额多少,据统计,2001年至20**年,**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历年获税收优惠情况。
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西部大开发实施报告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28日召开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经过10年不懈努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和人才开发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广大干部开拓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各族群众精神风貌昂扬向上,西部大开发取得巨大成就,西部地区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部大开发不仅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也为全国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西部地区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
会议指出,今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西部地区繁荣、发展、稳定,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党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会议强调,西部地区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应该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建设、人才、帮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要坚持夯实基础、加快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坚持自力更生、国家支持,切实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发展保障能力。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加快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着力建设美好家园,构筑全国生态安全屏障。要夯实农业基础,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扎实推进城镇化。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强化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加快人才资源开发。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重点经济区开发,优化区域布局,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积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建立有利于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公务员之家:
会议要求,西部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扎实推进西部大开发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加强对西部开发工作的指导,抓紧制定政策实施细则,全面落实各项任务。东中部地区和社会各界要积极支持和参与西部大开发。全党全国要奋力将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民族地区大开发论文
1民族地区大开发面临的挑战
1.1政策方面的不足
1.1.1原则性过多,缺乏应有的约束力
在已经出台的民族地区大开发政策中,许多应该用数值指标做出的规定更多的是用文字表述,使之具有很大的操作弹性,缺乏政策应用的约束力。一些较为模糊的用语,作为总的政策框架,表明一种政策倾向是可以的,但负责实施政策的有关部门应该有一种量化的实施细则,做到心中有数。但实际上,在一些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中,原则性的表述仍然过多。
1.1.2优惠政策的效应降低
民族地区要形成对各种资本的吸引力,就需要构建“政策洼地”。诚然,在六年来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向民族地区倾斜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国家当年给予东部地区的很多优惠政策还在继续发挥作用,使得民族地区的“政策洼地”就很难形成。
论西部大开发金融对策
[提要]西部大开发已引起全国的关瞩,西部开发的各地方政府对此也极为重视.在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定位的今天,政府的西部大开发中的支持力度究竞有多大?特别是当西部大开发成为一种长期发展战略的情况下、西部大开发能否达到预期目的,除了需要中央政府和东部的大力支持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西部能否营
造一个理想的经济、社会环境,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西部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实现金融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从而为西部大开发打下坚实的金融基础.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金融;金融对策
一、西部大开发和金融支持的关系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金融上层结构为资金转移到最佳使用者手中提供了便利,它使资金流向社会收益最高的地方.从这种意义上说,金融上层结构加速了经济增长,改善了经济运行.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金融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的积聚与集中,可以帮助实现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的效益.这个作用是金融的一个基本功能.金融业越发达.迅速积聚资本的功能就越强.在金融高度发达的国家,金融不仅可以帮助迅速集中国内资源,还可以迅速调动国外资源,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侵略
一、西部地区生态安全现状
生态安全是指一定区域内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以环境资源为物质基础、以环保产业为救济手段的生态系统的综合平衡。而目前西部地区的生态现状令人堪忧:森林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水荒;近年来自然灾害更是频繁。《1卯8中国环境统计》对全国各地区、各城市1997年在城市市政建设、城市供水和用水情况、城市环境卫生、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各地区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后期的发展状况都排在全国的后位,西部省份的环保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救济功能。长期以来,人们对西部的资源状况也存在着错误的看法,以为只要把西部无穷无尽的资源开发出来,那么西部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在现实的条件下,这种错误的看法是不能成立的。只有对西部资源条件的优势和劣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在大开发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西部发展的道路。西部土地总面积占全国的杯.2%、人口占7.1%,人均资源占有量可以说是较高的。但是,在优势的同时也有与之共存的劣势。西部不仅水资源总量偏少、分布不均和生物、耕地资源质量不高,分布零散。而且还存在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方便、工业基础薄弱、人口稀少、自然条件不利等一系列因素,因此,导致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很不充分,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日趋广泛的流动,使东部地区利用国外的资源已成为可能。与国外的资源相比,西部资源过高的开采成本,以及在世界资源产品市场上,原料型产品存一定程度的过剩都使得西部地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对西部大开发的希望不能简单地寄托在资源品的开发上,西部大开发必须达到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面没有做好,都失去了进行西部开发的意义。
二、西部地区生态任略分析
所谓生态侵略也称生态殖民、生态剥削。是指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在利用不发达地区资源的同时,向该地区转移污染和危害环境的工业、设备、产品和有害废物。(一)来自国内发达地区的生态侵略近年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某些企业可能向西部转移那些相对落后、污染环境、低附加值的夕阳产业。在大开发中,随着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技术交流的深人和西部地区对外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遭受生态侵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西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土地、矿产、森林、水等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必然加快,从而形成新的环境压力。西部的自然资源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要富有一些,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西部省份的某些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无节制地出鲁初级产品和稀缺资源,加剧西部的资源危机。西部是我国唯一一块可供大规模开发的“处女地”,它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国内企业为尽可能地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可能会以增加资源消耗、不处理污染物等牺牲环境的手段求取竞争实力的增强和贸易的发展,这就给西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生态侵略。(二)来自国外的生态侵略我国目前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一般要比发达国家宽松,容易使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设备、产品以及有害的废物以“合法”身份进人我国。由于引进项目的增加和我国环境法还有待完善,难免会对部分项目缺乏全面的环境评价,在西部大开发招商引资中,一些不法外商有可能乘机向西部转移重污染行业,或者以经济利益为诱饵,出售陈旧设备。还有西部各省份为了加快引进外资速度,可能盲目招商引资,许多项目往往在相当短的时间内立项开工,使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管理工作落后,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三、西部地区生态俊略对策
基于对西部生态安全现状、西部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考虑,必须将以下几点确实做到实处,才能消除来自国内国外双重的生态侵略危机,真正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一)加快完善、落实国内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政府在制订经济贸易发展战略时,要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西部各省份在经济开发时,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效益,优先发展绿色产业、推广清洁生产,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落到实处。所以必须制定和完善环保产业专项法律体系,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力度,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保证环境部门的发言权和一票否决权,对污染排放超标的企业要限期整顿,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关闭。同时要严格控制有一定污染但国内确需且有治理技术保障的项目引进,并要求按其母国环保标准执行。加快制订各种技术法规,阻止那些不符合我国环境和卫生安全标准的外国产品进人我国市场。要切实加强涉外经济、贸易中的环境执法,以铁的手腕保证执法的严格和公正。(二)加强环境培训与提高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相结合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境教育与培训,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贯彻这项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环境培训主要是加强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训练以及环保制度等。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发挥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环境质量的监督和治理的同时,对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公开曝光。要大力倡导群众性的环境非政府机构,把国家的环保法规、政策转化为全民的环保行为甚至生活方式,使得每个人每个时刻都能关注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环保素质和生态安全意识。(三)积极发展环保和高新技术产业西部省份在治理污染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尤其要限制污染型企业的发展。中西部省份除陕西省比较重视环保系统的科研教育情况外,其他省份对此的关注远远不够。发展西部的环保产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不能重复过去的开发模式,必须准确地把握现代经济发展的大方向,这样才不会使西部的开发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趋势,导致“二次开发”。当然西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西部的现实状况,不能盲目发展高新技术,同时也要考虑到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的污染风险。(四)运用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与直接管制手段相对应的经济手段能使当事人以他们自身认为更有利的方式对特定的刺激作出反应。面临国内国外的双重生态侵略危机,西部地区应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采用强有力的经济手段,如1.排污
西部大开发应走现展模式
[论文摘要]西部大开发是一项新的伟业,他要求我们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西部,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本文认为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应在开发目标,开发体制、开发基点、开发模式和开发观念是要有新思路,以期对西部经济的发展决策有所帮助。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发展模式市场导向西部在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千年里为发展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应抛弃传统旧的发展模式,建立适应西部区情的新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以更快、更好地促进西部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我个人认为这种新的思路应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制定新的发展目标
在开发目标上,改变在西部建立能源原材料基地,从根本上转向强国兴区富民的目标。从建国开始,国家在西部进崐行生产力布局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国家对西部的投入除了国家安全,战略需要的考虑外,大部分时期主要着眼于当地的资源开发,把西部当作东部加工企业的原材料、燃料产地,建立东部垂直一体化的分工体系。西部开发的结果并未使其获得应有的快速增长,西部地区的人民群众也没有得到太大的实惠。迈向新世纪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具体开发内容上仍然也会包括能源原材料的开发,但从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性上讲,其目标应该是强国兴区富民。所谓强国,是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要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为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做出贡献;所谓兴区,是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目标不在是服务于东部的发展,而是要实现西部社会经济的振兴,最终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安定团结、山川秀美的新西部;所谓富民,则是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归要结底在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使西部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摆脱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实现人本身的全面发展,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与生活质量,与全国人民一道尽快崐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二、完善新的开发体制
要开发体制上,要形成与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和新的对外开放环境的新型西部大开发体制。西部大开发的新开发体制,在开发主体上,不能再是国家为单一开发主体,而是要有广泛的经济主体参与,不仅充分调动西部崐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开发的积极性,而且特别要广泛动员、引导、吸引其它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的各类经济主体参与西部开发;在开发的所有制结构上不能再是单一的国有经济,而是要从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进行所有制结构创新,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给西部大开发注入活力和生机;在开发的动力机制上,不能再是简单的精神动员,而是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经济利益激励,是开发投资回报的引导,是合作双方的互惠互利;在开发的调节机制上,不能再是简单的命令手段和行政控制,而是市场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相结合,培育和优化以生产要素为核心的市场体系,通过大开发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同时新的开发体制不能再是封闭的,自我封锁的,而应是全方位的体制,要面对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的刑法控制
本文作者:王亦鹤工作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
一、刑法介入环境保护的作用
1、发挥刑法的评价作用,能够预防环境犯罪的发生因为刑法是一部禁止性法律规范,所以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它通过对犯罪的惩罚性规定,为广大公民设定行为模式,在清楚明白地告诉人们怎样的行为,以及行为达到何种程度便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表明了刑法的价值导向,即告诫人们远离犯罪。在刑罚的强大威慑之下,人们往往出于趋利弊害的本性会直接或间接地放弃犯罪,避免被追究刑事责任。2、发挥刑法的惩罚功能,可以惩治环境犯罪行为在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日益恶化的今天,环境犯罪问题日益严重,于是采用刑事手段预防和惩治环境犯罪是西部大开发中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从刑法介入环境保护的程度分析,环境刑法不仅较其他制裁模式更具威慑功能,而且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其他法律无法替代的作用,环境刑法有别于传统刑法保护人身生命、健康和财产等法益的价值理念,在大规模经济发展过程中,运用刑法保护环境资源更应突出环境刑法独具的价值理念。3、发挥刑法的保障作用,能够促进经济有序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如果我们不顾生态规律,一味掠取自然资源,以获取眼前的经济效益,这个经济效益将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而递减,直至不再有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这时环境刑法的预防、威慑及刑罚功能是良性环境秩序的最好保障,而良性环境秩序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及繁荣经济的必要基础。因此,环境刑法的实用价值在于控制和平衡经济发展,并通过对环境的保护使经济发展步入一种有序的循环状态。4、发挥刑法的教育作用,可以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的、主要的原因是人的行为造成的,所以适用法律来引导、制约、规制人的行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更为有效。刑事立法的另一层价值所在,就是要通过对某一类犯罪的打击程度或重视程度来确立一种刑法道德观。它虽然不具有直接的强制力和约束力,但能逐渐地通过时间的叠加和空间的延续来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观念,形成一股变革现实的力量,使每一个人都会用实际行动去保护环境,减少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
二、西部大开发中关于环境资源刑法保护的内容
1、环境资源法律保护的历史沿革我国1979年刑法典,以及随后颁布的相关行政性法律法规、单行法律、附属法律中,均规定了关于环境资源保护的刑事条款。如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中的第105条有以危险方法破坏河流、水源、森林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的规定;渎职罪一章中的第187条有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致使公私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规定,等等。随后颁布的一系列行政性法律、法规中规定了若干刑事条款。如《环境保护法》中有笼统地规定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条款;《森林法》、《渔业法》中有依照刑法典中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等。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补充规定》,规定了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2、环境资源的现行刑法保护刑法典第六章规定了几类关于环境的犯罪:一类是污染环境方面的犯罪,包括: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另一类是破坏自然环境资源方面的犯罪,包括: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等。
三、强化西部环境资源刑法控制之途径
西部大开发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以西部大开发与经济法理念的契合点为分析基点,阐明经济法制度是西部大开发法治保障的核心制度,并探讨了这一法律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经济法理念法治保障
一、导言
西部大开发作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措施,已在新千年初正式启动。它“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建设,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是一个全局性的发展战略,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语)。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后一个大局就是对西部开发的初步设想;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这一设想,并于1999年9月22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2000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将“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然而,对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和憧憬并不等于西部经济开发本身。[1]反思百余年来我国人民探寻西部振兴的艰难历程,贫穷落后的帽子甩得着实艰难。究其根源,已往的开发措施大都强调经济政策措施,忽视法律制度的重要作用。由于政策易受形势左右和个别长官意志干扰而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无法避免减弱旧体制形成的障碍,有效地协调各方面利益冲突。单一的政策推进不能保证西部大开发长期、健康和有序地进行。解决东西差异在客观上就要求统一规划、部署、协调、组织,所有的规划、方针、政策都必须用法律的稳定性和强制力来保障。[2]加强西部大开发的法治保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实践。不过,在确立运用法治思维和手段来推进和规范西部经济跳跃式发展这一基本方略的前提下,还必须解决“法治保障模式甄别问题”。[3]即,法治保障体系核心制度(或主导制度)的识别和确认问题。我们必须客观、综合分析西部地区经济、政治、生态等背景环境的特征,针对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时代特点,选择最有利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主导法治轨迹和核心法律制度。
二、西部大开发是对经济法理念的生动诠释
西部大开发 人才是关键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不但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也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重要经验和坚实基础:这就是人才的开发与利用程度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富强的关键。试想,如果不是沿海地区制定了吸引人才的措施,形成“孔雀东南飞”的局面,沿海就不会有今日的发展与繁荣。无庸质疑,人才资源已成为所有资源中最宝贵和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源,倘若没有人才的开发作支撑,今日的西部开发便会落空。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比起昔日的沿海,人才资源是西部最紧缺的资源。当前,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匮乏,人才队伍不稳定,结构与分布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成为大开发、大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清楚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高度重视并积极有效地抓好人才资源的开发。就是要积极引进急需人才,充分利用本地人才,加紧培养备用人才。
一、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留住人才的“身”与“心”。
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为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环境,落实人才优惠政策,提供优厚待遇。比如近年来,西部地区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物质奖励,这对稳定人才队伍,发挥其聪明才干起了很好的作用。现在,我们还应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稳定人才。但是,就物质条件而言,贫困地区无法与发达地区抗衡,在物质条件上缺乏优势。就要在留“心”上下功夫,即多做感情投入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物”和“心”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上,为人才资源的开发创造有利环境,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使贫瘠的黄土地成为吸引人才的强磁场。
二、根据形势的需要,培养智能结构全面的人才。
西部大开发中的电子商务
为提高我国的全面经济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在世纪之交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世界各国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知识经济是后进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西部大开发中,电子商务将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如何根据西部的实际情况发展电子商务成为关键。 我国西部经济的落后,从客观条件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处偏远内陆、交通通讯落后、市场信息匮乏造成的,崇山峻岭拉远并阻隔了西部经济与东部大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联系交流,闭塞了西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视野和思维。西部大开发,首先要实现西部大开放,密切东西部的联系交流,使西部企业更多地融入东部市场大潮中去,开拓市场空间,寻找市场机会,促进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体制的转变,只有西部企业活了,强了,西部经济才有希望,西部大开发才能实现其初衷。面对自然条件的制约,西部企业如何走出大山,融入市场大潮,成为一个关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电子商务的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电子商务的定义
事实上,今天还没有一个较为全面、具有权威性的、能够为大多数人接受的电子商务的定义。各种组织、政府、公司、学术团体……所有人都是依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为电子商务下定义的。其中有一些较为系统和全面的:
加拿大电子商务协会给出了电子商务的较为严格的定义:电子商务是通过数字通信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买卖以及资金的转账,它还包括公司间和公司内利用电子邮件(E-mail),电子数据交换(EDI),文件传输、传真、电视会议、远程计算机联网所能实现的全部功能(如:市场营销、金融结算、销售以及商务谈判)。
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在有关电子商务的报告中对电子商务(EC)的定义:电子商务是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包含企业之间(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和消费者之间(businesstoconsumer)的商业交易。
美国政府在其"全球电子商务纲要"中,比较笼统地指出电子商务是通过Internet进行的各项商务活动,包括广告、交易、支付、服务等活动,全球电子商务将涉及世界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