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栽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5 22:38: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袋栽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猴头菇袋栽研究论文

1配方及制种

猴头菇原料原则上就地取材,如锯木屑、棉籽壳、玉米杆、甘蔗渣、木碗屑等均可利用。原种、栽培种采用与生产配方一致,这样菌种经过同一配方多次定向选择培养,菌种适应性强,菌丝生长速度快,室温超过25℃子实体仍形成良好,污染率低,出菇率高。其配方为:甘蔗渣40%、木碗屑38%、麦皮20%、石膏1%、糖1%、磷酸二氢钾0.2%。

2制袋与接种

菌袋可采用聚丙烯30cm×14cm或者聚乙烯30cm×15cm。根据配方称取各物质定量配料,含水量掌握在66%。装袋后,中间打1个长14cm左右的洞,以便接种。袋装干料量掌握在0.25kg左右,按常规接种后,移入培养室。在室温下培养18~26d,菌丝即可满袋。

3选择室外出菇房

室外出菇房具有空气新鲜、湿度稳定、容易保湿等好的生态条件,且管理方便,是猴头菇较理想的出菇场所。由于猴头菇对湿度反应敏感,不能直接对子实体喷水,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全靠培养基质供给和空间自然湿度提供,室外出菇场易满足其需要,长菇速度快,产量高,质量好,占地省,周期短。

查看全文

创新载体建设发展自营经济(林场)

创新载体建设,发展自营经济

三卡林场位于xx县南部,始建于1980年,是以营林生产为主的小型林场,现有人口188人,在册职工104人,施业区面积79415公顷。可采资源已经枯竭,从去年就停止了采伐,整个林业局处于改革的阵痛之际,林场处于经济的危困之时,林场要发展,职工要吃饭,社会要稳定,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林业党委及时提出“大力发展替代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林场党政领导班子及时转变观念,文秘部落原创审时度事,积极发展替代产业,将职工自营经济做为兴场富民的产业来抓,以绿色种植发展,实行规模推进,重点扶持。

作为一个经营规模小,地处偏僻的小林场,怎样把职工群众引向致富的道路一直是我们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的一件大事,去年我们创新了载体建设,制定了切合林场实际的“三导向”工程。引导、指导、领导带头示范发展自营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正面引导,首先在更新观念上动脑筋,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识到传统的就业观念根深蒂固,都想千方百计端上“铁饭碗”,有些青年宁肯在家呆着,靠父母养活;也不愿从事自营经济。特别是固定职工的传统观念更强,认为只有到单位上班才是就业,视自谋职业为无工作,针对这部分人择业观念,我们便大张旗鼓地宣传职工师惠丽从养一头牛起家发展到现在40余头的典型事迹。宣传林业所面临的形势和只要合法挣钱干什么都是工作的经营理念,引导人们更新观念,从事自营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其次,引好致富路,通过对困难职工的研究,我们还认识到造成困难的根本原因是全场职工“齐啃大木头”,离了木材就玩不转,因而导致了经济上的恶性循环和思想上的消极涣散。我们便在调节产业结构上做文章,把资源优势作为兴场富民的启动点,把发展替代产业作为兴场富民的结合点,利用山上剩余多,草场面积大且草质好的有利条件,在自营经济发展立项上,将重点在有发展潜力的袋栽木耳栽培和养殖业上加大引导力度,另外在发展林下资源采集的产品、种地等项目给予引导,通过这一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条思路是符合我场实际的。

二、服务指导

查看全文

创新载体建设发展自营经济(林场)

创新载体建设,发展自营经济

三卡林场位于xx县南部,始建于1980年,是以营林生产为主的小型林场,现有人口188人,在册职工104人,施业区面积79415公顷。可采资源已经枯竭,从去年就停止了采伐,整个林业局处于改革的阵痛之际,林场处于经济的危困之时,林场要发展,职工要吃饭,社会要稳定,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林业党委及时提出“大力发展替代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林场党政领导班子及时转变观念,文秘部落原创审时度事,积极发展替代产业,将职工自营经济做为兴场富民的产业来抓,以绿色种植发展,实行规模推进,重点扶持。

作为一个经营规模小,地处偏僻的小林场,怎样把职工群众引向致富的道路一直是我们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的一件大事,去年我们创新了载体建设,制定了切合林场实际的“三导向”工程。引导、指导、领导带头示范发展自营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正面引导,首先在更新观念上动脑筋,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识到传统的就业观念根深蒂固,都想千方百计端上“铁饭碗”,有些青年宁肯在家呆着,靠父母养活;也不愿从事自营经济。特别是固定职工的传统观念更强,认为只有到单位上班才是就业,视自谋职业为无工作,针对这部分人择业观念,我们便大张旗鼓地宣传职工师惠丽从养一头牛起家发展到现在40余头的典型事迹。宣传林业所面临的形势和只要合法挣钱干什么都是工作的经营理念,引导人们更新观念,从事自营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其次,引好致富路,通过对困难职工的研究,我们还认识到造成困难的根本原因是全场职工“齐啃大木头”,离了木材就玩不转,因而导致了经济上的恶性循环和思想上的消极涣散。我们便在调节产业结构上做文章,把资源优势作为兴场富民的启动点,把发展替代产业作为兴场富民的结合点,利用山上剩余多,草场面积大且草质好的有利条件,在自营经济发展立项上,将重点在有发展潜力的袋栽木耳栽培和养殖业上加大引导力度,另外在发展林下资源采集的产品、种地等项目给予引导,通过这一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条思路是符合我场实际的。

二、服务指导

查看全文

地区黑木耳栽培技术研究

摘要:黑木耳被营养学家誉为“素中之荤”,并且有“素中之王”之称,它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我国的特色产品,以东北地区的黑木耳品质最优。东北地区有多种黑木耳栽培技术,其中以段木栽培黑木耳技术和代料栽培黑木耳技术最为常见,不同的栽培技术有不同的特点。本文针对东北地区黑木耳栽培技术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黑木耳;食用菌;栽培技术

我国食用黑木耳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1],无论在食用价值还是药用价值上均受益匪浅。木耳是世界四大食用菌之一,被众多的营养学家誉为“素中之荤”[2],黑木耳是一种优质的胶质食用菌,口感爽滑,味道鲜美,给人以独特的味觉享受,还有着丰富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的含量堪比肉类,营养价值极高;铁含量是所有食用菌中最高的。黑木耳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如滋肾养胃、益气强身,还能抗血栓、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1黑木耳的生物学特征

黑木耳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也称木耳、光木耳。黑木耳的生长阶段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菌丝体阶段:由许多无色透明的管状菌丝构成,是黑木耳的营养器官;另一个是子实体,供人食用的部分,胶质,是黑木耳的繁殖器官[3]。子实体在不断地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长成波浪状,并且它的正面凹而光滑,背面凸起,边缘稍微上卷,整个外形很像人的耳朵,颜色又呈黑褐色,所以称之为黑木耳。

2黑木耳栽培技术的发展

查看全文

剖析葡萄次栽区优质高效培植生产技术

摘要:从建园、品种选择、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南方葡萄次栽区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葡萄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次栽区

我国葡萄栽培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新疆等省为主,而南方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因夏季(4~6月)高温多雨,花期授粉不良,容易感染真菌性病害,而成为葡萄栽培的不利地区,俗称葡萄次栽区。吉安县横江镇于1999年引种巨峰葡萄,经过多年试验,成功摸索总结出一套较理想的葡萄次栽区优质高效栽培生产技术,现介绍如下。

1建园

选择地势开阔、向阳、近水源、无污染源、土层50cm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土质肥沃疏松的低缓山坡地建园,并根据果园的土地条件、规模合理设计作业小区,实行“三通”并修建必要的附属设施。大力实行和推广“三大一稀”高标准建园技术,即“大沟、大肥、大苗和稀植”。“大沟”即开挖宽、深各0.6~0.8m的定植壕沟;“大肥”即在定植壕沟内填入足量的秸秆、堆肥、饼肥等各种有机肥,一般施秸秆(稻草、杂草等)15~20kg/m3、腐熟的猪牛栏粪100~150kg/m3、磷肥1.0~1.5kg/m3,分层填入,红壤土还要施入适量(1500kg/hm2)的石灰;“大苗”即要求栽植一级一年生自根苗木,其标准为:品种纯正,根系发达,无检疫性病虫害,要求有6根以上直径达1.5mm的侧根,成熟枝蔓长度达15~20cm,根颈直径1cm左右,具有4~6个饱满芽眼;“一稀”即密植改为稀植,行距2.5~3.0m,株距1.5~2.0m,栽1650~2700株/hm2。

2品种选择

查看全文

论析葡萄次栽区高效丰产培育技术

摘要:从建园、品种选择、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南方葡萄次栽区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葡萄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次栽区

我国葡萄栽培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新疆等省为主,而南方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因夏季(4~6月)高温多雨,花期授粉不良,容易感染真菌性病害,而成为葡萄栽培的不利地区,俗称葡萄次栽区。吉安县横江镇于1999年引种巨峰葡萄,经过多年试验,成功摸索总结出一套较理想的葡萄次栽区优质高效栽培生产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建园

选择地势开阔、向阳、近水源、无污染源、土层50cm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土质肥沃疏松的低缓山坡地建园,并根据果园的土地条件、规模合理设计作业小区,实行“三通”并修建必要的附属设施。大力实行和推广“三大一稀”高标准建园技术,即“大沟、大肥、大苗和稀植”。“大沟”即开挖宽、深各0.6~0.8m的定植壕沟;“大肥”即在定植壕沟内填入足量的秸秆、堆肥、饼肥等各种有机肥,一般施秸秆(稻草、杂草等)15~20kg/m3、腐熟的猪牛栏粪100~150kg/m3、磷肥1.0~1.5kg/m3,分层填入,红壤土还要施入适量(1500kg/hm2)的石灰;“大苗”即要求栽植一级一年生自根苗木,其标准为:品种纯正,根系发达,无检疫性病虫害,要求有6根以上直径达1.5mm的侧根,成熟枝蔓长度达15~20cm,根颈直径1cm左右,具有4~6个饱满芽眼;“一稀”即密植改为稀植,行距2.5~3.0m,株距1.5~2.0m,栽1650~2700株/hm2。

二、品种选择

查看全文

荒山绿化根治自然灾害论文

摘要:实施荒山绿化工程,不仅具有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效应,而且具有重要的“外部”政策,对于根治河流的自然灾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侧柏容器袋育苗;荒山绿化;造林技术

垣曲县位于山西省南部,县内由板涧、亳清、允西、西阳4条河流自北向南注入黄河,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土地支离破碎,水土流失面积1.33万hm2,实施荒山绿化工程,不仅具有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本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本地效应,而且具有重要的“外部”政策,对于根治4条河流的自然灾害,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1侧柏的种植现状

侧柏是干旱、石质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在垣曲县倍受青睐。这些年来侧柏在垣曲县的造林,经历了两年生裸根苗栽植、播种容器苗栽植——大容器苗造林的过程,前两种造林方式成活率低、生长慢,大容器苗造林一次成功,无需补栽,生长良好,虽然首次栽植有点费时误工,但避免了多次补植,省去了补植的苗木、劳务等费用。近年垣曲县每年育大侧柏容器苗近500万袋,造林几万亩,2年生的裸根苗造林已成为历史。

2育苗

查看全文

秀珍菇栽培技术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秀珍菇;栽培;管理

论文摘要从菌种分离与选育、栽培季节安排、菌袋生产与发菌、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秀珍菇的栽培技术。

秀珍菇,又称环柄侧耳、白环柄侧耳,秀珍菇肉质脆嫩、纤维含量少,口感特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珍稀食用菌。人工栽培秀珍菇原料来源广泛,栽培工艺易操作。笔者将秀珍菇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菌种分离与选育

生产的秀珍菇菌种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子实体分离获取纯菌丝;二是直接向科研单位和菌种生产单位引进。科研单位一般从子实体分离提纯复壮获取。一般栽培者因不具备分离制种条件,建议从菌种生产单位直接引进。

2栽培季节安排

查看全文

秀珍菇培育技术特征论文

摘要从菌种分离与选育、栽培季节安排、菌袋生产与发菌、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秀珍菇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秀珍菇;栽培;管理

秀珍菇,又称环柄侧耳、白环柄侧耳,秀珍菇肉质脆嫩、纤维含量少,口感特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珍稀食用菌。人工栽培秀珍菇原料来源广泛,栽培工艺易操作。笔者将秀珍菇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菌种分离与选育

生产的秀珍菇菌种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子实体分离获取纯菌丝;二是直接向科研单位和菌种生产单位引进。科研单位一般从子实体分离提纯复壮获取。一般栽培者因不具备分离制种条件,建议从菌种生产单位直接引进。

二、栽培季节安排

查看全文

秀珍菇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秀珍菇;栽培;管理

论文摘要从菌种分离与选育、栽培季节安排、菌袋生产与发菌、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秀珍菇的栽培技术。

秀珍菇,又称环柄侧耳、白环柄侧耳,秀珍菇肉质脆嫩、纤维含量少,口感特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珍稀食用菌。人工栽培秀珍菇原料来源广泛,栽培工艺易操作。笔者将秀珍菇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菌种分离与选育

生产的秀珍菇菌种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子实体分离获取纯菌丝;二是直接向科研单位和菌种生产单位引进。科研单位一般从子实体分离提纯复壮获取。一般栽培者因不具备分离制种条件,建议从菌种生产单位直接引进。

2栽培季节安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