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人塑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5 21:05: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傣人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傣人塑舞蹈结构研究
2003年的8月,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第七届桃李杯上,莫松凭借着在校期间的三年努力学习,以及在荷花奖比赛上的经验的累积,莫松获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傣人塑》这一舞蹈主要采用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族舞蹈为素材,主要讲诉了一个塑造傣族泥人的过程,一个从无形到有形,一个从迟钝到灵动的过程,同时也深刻表现了一个艺术家在作一件艺术作品时的艰辛过程,同时整个作品也在慢慢的走向成熟!但整个作品也是离不开音乐、服装、舞美的多方面的因素。舞蹈毕竟是一个综合艺术。
《傣人塑》的作曲是朱江,整个音乐都是按照舞蹈的气息、动律、风格的要求来完成的。主要使用傣族民间乐器来完成。其中包括葫芦丝、巴乌、象脚鼓、锣,还用了一些现代的音乐电钢和打击乐。音乐的曲式和舞蹈的段落是一直的,分为三段、A(慢)、B(快)、C(超快)的形式,第一个段落还分成了(A1、A2、A3)三个段落。
《傣人塑》第一段主要使用葫芦丝、巴乌,主要内容和功能非常的明确清晰节奏主要4/4拍为主,音乐创造出了空灵的意境,影子是用电钢作为背景音乐。上面淡淡的飘着巴乌和葫芦丝的音乐。A1段犹如在原始密林中飘荡着的一丝丝阳光。主要讲述了泥人出现了生命,一个有手有脚的过程。A2段是用电钢作的,体现出生命的蠕动,一种艰难,却没有方向的感觉。音乐稍有些现代,为的是配合舞蹈的进一步发展而铺垫。舞蹈讲述的是泥块在有手有脚以后,想要站立却又不知如何站立,想要蠕动却又十分迟钝。A3段又回到了葫芦丝和巴乌的飘荡中,那泥人跟着音乐在迟钝的舞蹈着,第一大段主要作为铺垫,再为整个舞蹈的高潮进行着进一步的升华。生命的初声!
《傣人塑》第二段主要是一个过渡段,舞蹈的内容也跟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这一段音乐在原由的葫芦丝和巴乌上加上了锣和鼓,配合着舞蹈过渡。音乐节奏明确,具有一定的跳动性,舞蹈演员也跟着音乐跳动,也慢慢的灵动了起来。从一个迟钝的状态中改变了自己,泥人身上好象有了细胞而且每一个细胞都在跳动。第二段舞蹈过渡段起决定性作用,讲诉生命成长的过程,从钝到灵的过程。
《傣人塑》第三段也就是最后一段,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进了强有力的打击乐,音乐的节奏十分强劲,有很强的演奏性和造型感,舞蹈的内容和音乐的关系开始有了一定的变化。这个变化,由于泥人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跳动,好象乐器们都在为舞蹈而演奏,进入了一种乐舞合一的状态。音乐舞蹈都在不断的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到了,到极至了。突然一切都停了,这时,场下的观众掌声如雷,体现着生命的主宰。
《傣人塑》的成功离不开它的音乐,音乐带动着舞蹈和演员,观众们从一个优美适境,感情内在含蓄的情况下发展到了手脚不听使唤,细胞跳动,乐舞合一的状态中去。讲述着生命的初声及生命的成长再到生命主宰万物的过程。珍惜生命,让生命舞动!
傣人塑舞蹈结构论文
2003年的8月,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第七届桃李杯上,莫松凭借着在校期间的三年努力学习,以及在荷花奖比赛上的经验的累积,莫松获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傣人塑》这一舞蹈主要采用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族舞蹈为素材,主要讲诉了一个塑造傣族泥人的过程,一个从无形到有形,一个从迟钝到灵动的过程,同时也深刻表现了一个艺术家在作一件艺术作品时的艰辛过程,同时整个作品也在慢慢的走向成熟!但整个作品也是离不开音乐、服装、舞美的多方面的因素。舞蹈毕竟是一个综合艺术。
《傣人塑》的作曲是朱江,整个音乐都是按照舞蹈的气息、动律、风格的要求来完成的。主要使用傣族民间乐器来完成。其中包括葫芦丝、巴乌、象脚鼓、锣,还用了一些现代的音乐电钢和打击乐。音乐的曲式和舞蹈的段落是一直的,分为三段、A(慢)、B(快)、C(超快)的形式,第一个段落还分成了(A1、A2、A3)三个段落。
《傣人塑》第一段主要使用葫芦丝、巴乌,主要内容和功能非常的明确清晰节奏主要4/4拍为主,音乐创造出了空灵的意境,影子是用电钢作为背景音乐。上面淡淡的飘着巴乌和葫芦丝的音乐。A1段犹如在原始密林中飘荡着的一丝丝阳光。主要讲述了泥人出现了生命,一个有手有脚的过程。A2段是用电钢作的,体现出生命的蠕动,一种艰难,却没有方向的感觉。音乐稍有些现代,为的是配合舞蹈的进一步发展而铺垫。舞蹈讲述的是泥块在有手有脚以后,想要站立却又不知如何站立,想要蠕动却又十分迟钝。A3段又回到了葫芦丝和巴乌的飘荡中,那泥人跟着音乐在迟钝的舞蹈着,第一大段主要作为铺垫,再为整个舞蹈的高潮进行着进一步的升华。生命的初声!
《傣人塑》第二段主要是一个过渡段,舞蹈的内容也跟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这一段音乐在原由的葫芦丝和巴乌上加上了锣和鼓,配合着舞蹈过渡。音乐节奏明确,具有一定的跳动性,舞蹈演员也跟着音乐跳动,也慢慢的灵动了起来。从一个迟钝的状态中改变了自己,泥人身上好象有了细胞而且每一个细胞都在跳动。第二段舞蹈过渡段起决定性作用,讲诉生命成长的过程,从钝到灵的过程。
《傣人塑》第三段也就是最后一段,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进了强有力的打击乐,音乐的节奏十分强劲,有很强的演奏性和造型感,舞蹈的内容和音乐的关系开始有了一定的变化。这个变化,由于泥人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跳动,好象乐器们都在为舞蹈而演奏,进入了一种乐舞合一的状态。音乐舞蹈都在不断的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到了,到极至了。突然一切都停了,这时,场下的观众掌声如雷,体现着生命的主宰。
《傣人塑》的成功离不开它的音乐,音乐带动着舞蹈和演员,观众们从一个优美适境,感情内在含蓄的情况下发展到了手脚不听使唤,细胞跳动,乐舞合一的状态中去。讲述着生命的初声及生命的成长再到生命主宰万物的过程。珍惜生命,让生命舞动!
小议傣人塑的舞蹈结构探究有感
年的月,举办的第七届桃李杯上,莫松凭借着在校期间的三年努力学习,以及在荷花奖比赛上的经验的累积,莫松获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傣人塑》这一舞蹈主要采用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族舞蹈为素材,主要讲诉了一个塑造傣族泥人的过程,一个从无形到有形,一个从迟钝到灵动的过程,同时也深刻表现了一个艺术家在作一件艺术作品时的艰辛过程,同时整个作品也在慢慢的走向成熟!但整个作品也是离不开音乐、服装、舞美的多方面的因素。舞蹈毕竟是一个综合艺术。
《傣人塑》的作曲是朱江,整个音乐都是按照舞蹈的气息、动律、风格的要求来完成的。主要使用傣族民间乐器来完成。其中包括葫芦丝、巴乌、象脚鼓、锣,还用了一些现代的音乐电钢和打击乐。音乐的曲式和舞蹈的段落是一直的,分为三段、A(慢)、B(快)、C(超快)的形式,第一个段落还分成了(A1、A2、A3)三个段落。
《傣人塑》第一段主要使用葫芦丝、巴乌,主要内容和功能非常的明确清晰节奏主要4/4拍为主,音乐创造出了空灵的意境,影子是用电钢作为背景音乐。上面淡淡的飘着巴乌和葫芦丝的音乐。A1段犹如在原始密林中飘荡着的一丝丝阳光。主要讲述了泥人出现了生命,一个有手有脚的过程。A2段是用电钢作的,体现出生命的蠕动,一种艰难,却没有方向的感觉。音乐稍有些现代,为的是配合舞蹈的进一步发展而铺垫。舞蹈讲述的是泥块在有手有脚以后,想要站立却又不知如何站立,想要蠕动却又十分迟钝。A3段又回到了葫芦丝和巴乌的飘荡中,那泥人跟着音乐在迟钝的舞蹈着,第一大段主要作为铺垫,再为整个舞蹈的高潮进行着进一步的升华。生命的初声!
《傣人塑》第二段主要是一个过渡段,舞蹈的内容也跟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这一段音乐在原由的葫芦丝和巴乌上加上了锣和鼓,配合着舞蹈过渡。音乐节奏明确,具有一定的跳动性,舞蹈演员也跟着音乐跳动,也慢慢的灵动了起来。从一个迟钝的状态中改变了自己,泥人身上好象有了细胞而且每一个细胞都在跳动。第二段舞蹈过渡段起决定性作用,讲诉生命成长的过程,从钝到灵的过程。
《傣人塑》第三段也就是最后一段,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进了强有力的打击乐,音乐的节奏十分强劲,有很强的演奏性和造型感,舞蹈的内容和音乐的关系开始有了一定的变化。这个变化,由于泥人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跳动,好象乐器们都在为舞蹈而演奏,进入了一种乐舞合一的状态。音乐舞蹈都在不断的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到了,到极至了。突然一切都停了,这时,场下的观众掌声如雷,体现着生命的主宰。
《傣人塑》的成功离不开它的音乐,音乐带动着舞蹈和演员,观众们从一个优美适境,感情内在含蓄的情况下发展到了手脚不听使唤,细胞跳动,乐舞合一的状态中去。讲述着生命的初声及生命的成长再到生命主宰万物的过程。珍惜生命,让生命舞动!
在孔雀之乡民族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朋友们:
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德宏州委、州人民政府向前来参加在孔雀之乡举办的“孔雀之乡民族文化研究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有傣、景颇、阿昌、傈僳、德昂、汉六个世居民族,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总面积11526平方公里,人口104.8万人,辖3县2市,即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潞西市、瑞丽市。德宏州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复无酷暑;雨量充沛,干湿分明;一年四季花果飘香、绿色不断,有“插根筷子也会发芽”之说,森林覆盖率62%,有“绿色银行”之称。
德宏历史悠久,是乘象国的故地,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和通道。在长达503.8公里的国境线上,分布着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有5条公路出境,与横跨缅甸的史迪威公路相连接,可达缅甸的腊戌、曼德勒、八莫、密支那等重镇。德宏是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桥头堡,瑞丽口岸有中国“口岸明珠”的美称。
德宏集边境、口岸、民族、亚热带优势为一体,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边贸活跃、民族风情独特,被国内外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在德宏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原汉族文明与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在建筑、歌舞、节日活动、民风民俗、精神理念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单是民族性节日,就有傣族泼水节、德昂族浇花节、景颇族目瑙纵歌节、阿昌族阿露窝锣节、傈僳族阔时节;区域性节日有,潞西勐巴娜西风情节、瑞丽中缅胞波狂欢节、中缅边交会等。每个节日都集中表现了各民族的文化艺术、民族歌舞、体育竞技,很具观赏性和艺术性。在德宏的民族文化中,“东南亚的艺术明珠”傣剧、唱响全国的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舞蹈《孔雀舞》、风靡整个亚洲的民族乐器葫芦丝早已被大家所熟知。这些只是从德宏民族文化宝藏中发掘出的少数经典精品,不计其数的还沉睡在德宏的大地上,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曾有人说:在德宏有过不完的节、跳不完的舞、唱不尽的歌、赏不完的人间仙境,所有一切美的东西都在德宏汇合成章。
舞蹈艺术美学特征探析
一、肢体美
舞蹈是一种最能展现人体艺术美和形态美的艺术形式,其中肢体美是舞蹈最本质的美学特征。具体而言,美术是借助丰富的色彩和线条共同勾勒出来的空间美;音乐是在不同音符的不同组织状态下所形成的声音美;而舞蹈则是通过肢体语言营造出的一种人体艺术美。肢体美是舞蹈的精髓所在,当我们在欣赏一段舞蹈的时候,最先感受到的就是舞蹈的肢体美。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会借用各种肢体语言来诠释舞蹈艺术美的真谛,“闪、转、腾、挪、跃、弯”等舞蹈中常用的动作都是舞蹈演员专业技能和修养完美结合下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舞蹈演员在展现舞蹈肢体美的过程中一定要使肢体动作、舞蹈节奏与舞蹈风格相一致,这样才能保证舞蹈肢体语言的创新性和优美性,实现对舞蹈艺术美的表达。例如,著名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就十分重视肢体美的表现,她在表演《孔雀舞》的时候充分借鉴了肢体语言来表现舞蹈艺术的美,她的全身就好像一首流动的诗歌,其中的五位提腕手、一七位按掌手、扇形手势、后曲腿、碎抖肩等优美的肢体语言将孔雀的活泼、伶俐和美丽的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事实上,杨丽萍所演绎的这支舞蹈是以傣族姑娘的日常身体动作为基本原型,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艺术的改编,最终才呈现出了精妙、委婉、优美的肢体动作。
二、雕塑美
舞蹈中的雕塑美是舞蹈艺术中一种较为独特的美学特征,也是舞蹈过程中难以捕捉的一种美学价值。舞蹈本身就是连续、流畅的动作组合,其舞蹈过程中短暂的停顿和间歇为受众塑造出了舞蹈的雕塑美。尤其是在一些民族民间舞蹈当中,其中有规律性的停顿和间歇,不但没有破坏掉舞蹈原有的流畅性,还更加突出了舞蹈艺术的形象性特征。有时候,舞蹈动作的间歇所带来的雕塑美甚至会成为一个民族文化内涵的标志。例如,白族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创作的《孔雀舞》,当孔雀在极尽欢愉之情之后,动作渐渐变缓,直至短暂的停顿,使优美的孔雀瞬间凝固于皎洁的月光之下,好比一尊优雅尊贵的雕像,这就是舞蹈艺术雕塑美的具体体现。又如,反映敦煌宗教文化的《飞天舞》,其原型为敦煌的壁画和雕塑,舞蹈艺术家通过自己合理的想象,将静态的雕塑赋予了动态的灵感,最终形成了中间伴有多次停顿和间歇的完整的舞蹈,这种动与静的结合正是舞蹈雕塑艺术美的具体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欣赏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中,才能抓取、领悟到转瞬即逝的雕塑美,而这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相关舞蹈文化知识。如“三道弯”是傣族舞蹈中富有雕塑美的典型代表,如果欣赏者能够在事前了解一些三道弯的基本内容,那么在欣赏时就很容易捕捉到其中的雕塑美。
三、音韵美
音韵美是舞蹈表演过程中最基本的艺术审美特征。古往今来,舞蹈的表演都会伴随着音乐旋律出现,二者作为一个统一体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音乐的加入更能衬托出舞蹈的音韵美。音乐的运用不仅为舞蹈渲染了氛围,还能有效地把握住舞蹈的节奏和总体风格,有利于将舞蹈的时空流动性展现在受众的面前。总之,无论是最基本、最简单的敲击性的节奏,还是复杂的丝弦音乐,音乐的发展都为舞蹈带来了音韵美的艺术特征,这种音韵美在民族舞蹈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舞蹈作品《担鲜藕》就是将音乐和舞蹈结合的完美典范,向我们描绘出了江南平民百姓生活的环境之美与生活的美满和谐。这支舞蹈选用的是南方的丝竹乐器,其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起到了引人入境、画龙点睛的作用,整首舞蹈也因此充满了韵律感。又如,表现西北汉子的舞蹈《安塞腰鼓》,这支大型的舞蹈仅仅使用了腰鼓一种乐器,但是其震耳欲聋的奔放气势将陕北汉子刚强不屈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粗犷的舞蹈动作中蕴含着音韵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议傣族舞蹈的细体美
著名傣族学专家黄惠教授指出:“用水来形容傣族,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傣族,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是水孕育和延续了她们的生命。同时她们用泼水节这样的特殊形式表达着对水的特殊感情。这种爱水、赞美水的民族性格,同样孕育了像水一样纯净、柔美的傣族舞蹈。
舞蹈意境是舞蹈编导营造和构思、舞者准确生动表达和展示并由观众接受三方面组成。“舞蹈意境,是由舞蹈编导和舞者共同创造的情意交融的艺术形象和由它所引发的观众所产生的联想的总和”
一、原生态中的傣族舞蹈意境——宣泄意境
在傣族舞蹈的原始艺术中,原始氏族乐舞受到氏民的格外尊重和最广泛的参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嘎光”和“象脚鼓舞”。“嘎光”系傣语,“嘎”为跳或舞,“光”泛指鼓,也有集拢、堆积的意思。可译为“围着鼓跳舞”,也可译为“跳鼓舞”。在年节喜庆时,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场地,都可以“围鼓而跳”的自娱性舞蹈。人们在跳“嘎光”时,众舞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各自发挥,只求热烈欢快,动作随意。身体自然舒畅,举臂投足、扭臀卸胯、目转神注皆是舞。那韵味、那氛围、那风格皆以真为主,美为尚,在手舞足蹈之间宣泄着真情实感。这里,人们追求的就是一种欢快和无遮掩的宣泄意境。任何多余的添加和刻意动作都会破坏这种意境。正是这种意境,也只有这种意境时,当人们竞相起舞时,才拥有了与神灵交流的神力。天、地、人、鬼、神才能融于一体,赋予舞者“神”力。“是‘舞’给原始人提供了一种契机,让原始人在神、人交汇的乐舞中得到心灵的安慰与满足”。
宣泄意境,即纯自然、原生态。是自然的生命中的一部分,用舞蹈表达自己。“想怎么跳就怎么跳,来了情绪想啥时候跳就啥时候跳,舞者始终处在一种自在和自为的状态中,轻松自如地实现自我宣泄、自我陶醉、自得其乐的极具人本意味的目的”。这,也是原生态中的傣族舞蹈与生俱来和表达的意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寻找手艺创作研究
摘要:在纪录片《寻找手艺》中,导演运用多元的叙事策略,讲述非遗故事,倡导和谐的价值观念,呈现非遗魅力,弘扬非遗精神,建构积极的社会意义。这些纪录片不仅全面挖掘和呈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和生态环境,调动社会民众的积极参与意识,使非遗保护转变为全民族的自觉行动,而且通过影像的忠实记录和广泛传播,赋予非遗更为持久和鲜活的生命力,多维度演绎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蕴、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寻找手艺》;创作要义
近年来,《留住手艺》《手工云南》《我在故宫修文物》《薪火相传》等以非遗为题材的纪录片创作呈现井喷之势,合力记录与传播我国丰富多样且工艺独特的非遗文化,受到了观众的热爱与追捧,但却日益陷入叙事模式单一化、故事内容同质化的窠臼中。因此,本文以纪录片《寻找手艺》为对象,具体剖析其运用多元的叙事策略以讲述非遗故事,倡导和谐的价值观念以呈现非遗魅力,建构积极的社会意义以弘扬非遗精神等方面的创作要义,以期为当下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一、运用多元的叙事策略,讲述非遗故事
在纪录片的创作传统中,格里尔逊式纪录片推崇以旁白来统摄叙事,展露上帝视角,诗意化地关注现实问题。直接,电影主张以观察为主,保持旁观者地位,让生活自然流淌于影像的呈现中。真实,电影强调以访谈为主,融入主观色彩,在创作者与访谈者的对话过程中生发出复杂多义的诠释意涵。自我反射式的纪录片将旁白、观察与访谈等语汇手法全部囊括其中,甚至将创作者同时作为观察对象,以多重呈现的方式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尽力祛魅被遮蔽的真相,追求逼近人物灵魂深处的本质真实。在《寻找手艺》中,导演以自我反射式的创作方法,生动呈现非遗的生存空间,还将追踪记录与回访相结合,真实还原非遗的传承困境。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赋予影片更为多元的文化想象和阐释意义。
(一)自我反射式的创作方法,呈现非遗的生存空间
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研究论文
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55个少数民族及其先民的文学艺术理论思想,是中华文艺理论思想当然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方面。全面挖掘整理、翻译和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著述,更能完整地展现中华文艺理论思想的悠久、精深和多样的风貌。
80年代伊始,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史学家和奠基人郭绍虞先生就敏感地意识到时代赋予中华文艺理论研究的新机遇,及时地向研究界发出呼吁:“应该扩大我们的研究领域”,改变长期以来“较少注意兄弟民族的理论”的状况,并欣悦宣告“兄弟民族理论也有所发现”。自此以后的20年间,我国有一批文艺理论工作者,排除万难,以开拓者的精神,步入了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的丰厚宝地。他们首先从原始资料的搜集、挖掘、整理和翻译人手,很快地从西双版纳的密林深处,从大小凉山,从雪域高原,从天山脚下,从青海湖滨,从松花江畔,从内蒙古草原——相继发现了一大批足以令世人惊喜的中国少数民族文艺论著。1981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出版了400年前由傣族的祜巴勐(和尚等级中由低到高的第七等级者)撰写、今人岩温扁翻译整理的《论傣族诗歌》,立即引起学术界的注目,被誉为“一个重要的发现”。1987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买买提·祖农、王弋丁主编的《中国历代少数民族文论选》,这是第一本综合性的少数民族文艺论著选,收录了15个少数民族36位论家66篇作品,初步展示了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风貌。1988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约在一千多年前由彝族理论家举奢哲和阿麦妮(女)撰写、今人康健等整理翻译的《彝族诗文论》。民间文艺研究家贾芝先生在此书序中说:“彝族诗文论手抄本的发现,是继引人注目的祜巴勐的《论傣族诗歌》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与此同时还出版发表了阿买妮的《彝语诗律论》、布独布举的《纸笔与写作》、布塔厄筹的《论诗的写作》和举娄布伦的《诗歌写作谈》。这些文艺论著大约产生于隋唐时代。1989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又出版了由鲁云涛、刘一沾、冯育柱、于乃昌编篡的《中国少数民族古代美学思想资料初编》,选入有文字的蒙、藏、维、彝、壮、傣、纳西等少数民族的古代文艺、美学论著55篇(部)约40余万字。其中,蒙古族的《〈青史演义〉简楔》、《〈西游记〉回批》,藏族的《诗镜》(藏族理论家依据印度擅丁《诗镜》藏文全文译著之作)、《画像量度经》、《十桀手造像量度经》、《十桀手造像量度经疏》、《造像量度经》,维吾尔族的《诗论》、《论诗人艺术的规律》,纳西族的《跳神舞蹈规程》、《舞蹈来历》、《舞蹈的出处和来历》、《鲁般鲁绕》、《什罗祖师传略》等,都是第一次从民族文字译成汉文全文发表,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少数民族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
1990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又相继推出布麦阿扭、布阿洪、漏侯布哲、实乍苦木等古代彝族理论家撰著的《论彝诗体例》、《彝诗例话》、《彝诗史话》、《诗音与诗魂》、《论彝族诗歌》、
《谈诗说文》、《彝诗九体论》等汉文译本。进入90年代以来,又不断地有少数民族文艺论著的新发现和结集问世。其中,于乃昌、冯育柱、彭书麟主编并完成的《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集成》,辑录了我国55个少数民族和4个古代民族自先秦以来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下两千年间,190余位论家的300余篇(部)重要文艺论著,总计逾百万字,其中包括了90年代以后的更多的新发现和新译作,举其要者,如藏族学者萨班·贡嘎坚赞的(乐论)、第巴·桑结嘉措的《白琉璃论献疑·除锈复原》、《关于诗的文辞修饰》、《藏族的文字》、工珠元丹嘉措的《诗论》、久·米庞的《歌舞幻化音乐》,维吾尔族诗人黎·穆塔里甫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热爱艺术》、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的《乐师史》,满族学者允祉的《八音乐器说》、唐岱的《绘事发微》、高秉的《指头画说》,侗族的《歌诗传》、《戏师传》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这部《集成》中,还编入了已确定系少数民族出身而在中国文艺理论思想史上都久负盛名、堪称大家的论著和精湛而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艺论和审美论。《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集成》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无与伦比的迷人的文艺理论壮茂景观。以上说明,中国少数民族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是十分丰富而多彩的,是中华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珠玉,它们为中华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丰富、发展和繁荣作出了独特贡献。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某些文艺理论研究者的视野只局限于汉族的文艺理论领域,而对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艺理论却视而不见,成了研究的盲区。这不能说是正常现象。高扬55个少数民族在共同缔造中华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大厦中客观存在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使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摧璨明珠重放光芒,是当代文艺理论研究者的历史使命。
二
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研究论文
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55个少数民族及其先民的文学艺术理论思想,是中华文艺理论思想当然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方面。全面挖掘整理、翻译和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著述,更能完整地展现中华文艺理论思想的悠久、精深和多样的风貌。
80年代伊始,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史学家和奠基人郭绍虞先生就敏感地意识到时代赋予中华文艺理论研究的新机遇,及时地向研究界发出呼吁:“应该扩大我们的研究领域”,改变长期以来“较少注意兄弟民族的理论”的状况,并欣悦宣告“兄弟民族理论也有所发现”。自此以后的20年间,我国有一批文艺理论工作者,排除万难,以开拓者的精神,步入了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的丰厚宝地。他们首先从原始资料的搜集、挖掘、整理和翻译人手,很快地从西双版纳的密林深处,从大小凉山,从雪域高原,从天山脚下,从青海湖滨,从松花江畔,从内蒙古草原——相继发现了一大批足以令世人惊喜的中国少数民族文艺论著。1981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出版了400年前由傣族的祜巴勐(和尚等级中由低到高的第七等级者)撰写、今人岩温扁翻译整理的《论傣族诗歌》,立即引起学术界的注目,被誉为“一个重要的发现”。1987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买买提·祖农、王弋丁主编的《中国历代少数民族文论选》,这是第一本综合性的少数民族文艺论著选,收录了15个少数民族36位论家66篇作品,初步展示了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风貌。1988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约在一千多年前由彝族理论家举奢哲和阿麦妮(女)撰写、今人康健等整理翻译的《彝族诗文论》。民间文艺研究家贾芝先生在此书序中说:“彝族诗文论手抄本的发现,是继引人注目的祜巴勐的《论傣族诗歌》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与此同时还出版发表了阿买妮的《彝语诗律论》、布独布举的《纸笔与写作》、布塔厄筹的《论诗的写作》和举娄布伦的《诗歌写作谈》。这些文艺论著大约产生于隋唐时代。1989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又出版了由鲁云涛、刘一沾、冯育柱、于乃昌编篡的《中国少数民族古代美学思想资料初编》,选入有文字的蒙、藏、维、彝、壮、傣、纳西等少数民族的古代文艺、美学论著55篇(部)约40余万字。其中,蒙古族的《〈青史演义〉简楔》、《〈西游记〉回批》,藏族的《诗镜》(藏族理论家依据印度擅丁《诗镜》藏文全文译著之作)、《画像量度经》、《十桀手造像量度经》、《十桀手造像量度经疏》、《造像量度经》,维吾尔族的《诗论》、《论诗人艺术的规律》,纳西族的《跳神舞蹈规程》、《舞蹈来历》、《舞蹈的出处和来历》、《鲁般鲁绕》、《什罗祖师传略》等,都是第一次从民族文字译成汉文全文发表,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少数民族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
1990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又相继推出布麦阿扭、布阿洪、漏侯布哲、实乍苦木等古代彝族理论家撰著的《论彝诗体例》、《彝诗例话》、《彝诗史话》、《诗音与诗魂》、《论彝族诗歌》、
《谈诗说文》、《彝诗九体论》等汉文译本。进入90年代以来,又不断地有少数民族文艺论著的新发现和结集问世。其中,于乃昌、冯育柱、彭书麟主编并完成的《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集成》,辑录了我国55个少数民族和4个古代民族自先秦以来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下两千年间,190余位论家的300余篇(部)重要文艺论著,总计逾百万字,其中包括了90年代以后的更多的新发现和新译作,举其要者,如藏族学者萨班·贡嘎坚赞的(乐论)、第巴·桑结嘉措的《白琉璃论献疑·除锈复原》、《关于诗的文辞修饰》、《藏族的文字》、工珠元丹嘉措的《诗论》、久·米庞的《歌舞幻化音乐》,维吾尔族诗人黎·穆塔里甫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热爱艺术》、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的《乐师史》,满族学者允祉的《八音乐器说》、唐岱的《绘事发微》、高秉的《指头画说》,侗族的《歌诗传》、《戏师传》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这部《集成》中,还编入了已确定系少数民族出身而在中国文艺理论思想史上都久负盛名、堪称大家的论著和精湛而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艺论和审美论。《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集成》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无与伦比的迷人的文艺理论壮茂景观。以上说明,中国少数民族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是十分丰富而多彩的,是中华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珠玉,它们为中华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丰富、发展和繁荣作出了独特贡献。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某些文艺理论研究者的视野只局限于汉族的文艺理论领域,而对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艺理论却视而不见,成了研究的盲区。这不能说是正常现象。高扬55个少数民族在共同缔造中华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大厦中客观存在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使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摧璨明珠重放光芒,是当代文艺理论研究者的历史使命。
二
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管理论文
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55个少数民族及其先民的文学艺术理论思想,是中华文艺理论思想当然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方面。全面挖掘整理、翻译和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著述,更能完整地展现中华文艺理论思想的悠久、精深和多样的风貌。
80年代伊始,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史学家和奠基人郭绍虞先生就敏感地意识到时代赋予中华文艺理论研究的新机遇,及时地向研究界发出呼吁:“应该扩大我们的研究领域”,改变长期以来“较少注意兄弟民族的理论”的状况,并欣悦宣告“兄弟民族理论也有所发现”。自此以后的20年间,我国有一批文艺理论工作者,排除万难,以开拓者的精神,步入了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的丰厚宝地。他们首先从原始资料的搜集、挖掘、整理和翻译人手,很快地从西双版纳的密林深处,从大小凉山,从雪域高原,从天山脚下,从青海湖滨,从松花江畔,从内蒙古草原——相继发现了一大批足以令世人惊喜的中国少数民族文艺论著。1981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出版了400年前由傣族的祜巴勐(和尚等级中由低到高的第七等级者)撰写、今人岩温扁翻译整理的《论傣族诗歌》,立即引起学术界的注目,被誉为“一个重要的发现”。1987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买买提·祖农、王弋丁主编的《中国历代少数民族文论选》,这是第一本综合性的少数民族文艺论著选,收录了15个少数民族36位论家66篇作品,初步展示了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风貌。1988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约在一千多年前由彝族理论家举奢哲和阿麦妮(女)撰写、今人康健等整理翻译的《彝族诗文论》。民间文艺研究家贾芝先生在此书序中说:“彝族诗文论手抄本的发现,是继引人注目的祜巴勐的《论傣族诗歌》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与此同时还出版发表了阿买妮的《彝语诗律论》、布独布举的《纸笔与写作》、布塔厄筹的《论诗的写作》和举娄布伦的《诗歌写作谈》。这些文艺论著大约产生于隋唐时代。1989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又出版了由鲁云涛、刘一沾、冯育柱、于乃昌编篡的《中国少数民族古代美学思想资料初编》,选入有文字的蒙、藏、维、彝、壮、傣、纳西等少数民族的古代文艺、美学论著55篇(部)约40余万字。其中,蒙古族的《〈青史演义〉简楔》、《〈西游记〉回批》,藏族的《诗镜》(藏族理论家依据印度擅丁《诗镜》藏文全文译著之作)、《画像量度经》、《十桀手造像量度经》、《十桀手造像量度经疏》、《造像量度经》,维吾尔族的《诗论》、《论诗人艺术的规律》,纳西族的《跳神舞蹈规程》、《舞蹈来历》、《舞蹈的出处和来历》、《鲁般鲁绕》、《什罗祖师传略》等,都是第一次从民族文字译成汉文全文发表,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少数民族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
1990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又相继推出布麦阿扭、布阿洪、漏侯布哲、实乍苦木等古代彝族理论家撰著的《论彝诗体例》、《彝诗例话》、《彝诗史话》、《诗音与诗魂》、《论彝族诗歌》、
《谈诗说文》、《彝诗九体论》等汉文译本。进入90年代以来,又不断地有少数民族文艺论著的新发现和结集问世。其中,于乃昌、冯育柱、彭书麟主编并完成的《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集成》,辑录了我国55个少数民族和4个古代民族自先秦以来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下两千年间,190余位论家的300余篇(部)重要文艺论著,总计逾百万字,其中包括了90年代以后的更多的新发现和新译作,举其要者,如藏族学者萨班·贡嘎坚赞的(乐论)、第巴·桑结嘉措的《白琉璃论献疑·除锈复原》、《关于诗的文辞修饰》、《藏族的文字》、工珠元丹嘉措的《诗论》、久·米庞的《歌舞幻化音乐》,维吾尔族诗人黎·穆塔里甫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热爱艺术》、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的《乐师史》,满族学者允祉的《八音乐器说》、唐岱的《绘事发微》、高秉的《指头画说》,侗族的《歌诗传》、《戏师传》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这部《集成》中,还编入了已确定系少数民族出身而在中国文艺理论思想史上都久负盛名、堪称大家的论著和精湛而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艺论和审美论。《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集成》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无与伦比的迷人的文艺理论壮茂景观。以上说明,中国少数民族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是十分丰富而多彩的,是中华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珠玉,它们为中华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丰富、发展和繁荣作出了独特贡献。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某些文艺理论研究者的视野只局限于汉族的文艺理论领域,而对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艺理论却视而不见,成了研究的盲区。这不能说是正常现象。高扬55个少数民族在共同缔造中华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大厦中客观存在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使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摧璨明珠重放光芒,是当代文艺理论研究者的历史使命。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