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业务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5 20:04: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贷款业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授信调研

农信社贷款业务实施对客户评级授信,是控制信贷风险促进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最年来,德阳银监分局分别对我县对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执行及新增不良贷款和单户大额贷款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中发现部分层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意识相对较淡薄,不计成本的粗放经营方式依然存在,贷款发放管理本属技术性强的经营行为,应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相匹配,部分信用社未完全按照《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的规定要求开展贷款业授信和管理,同时没有以贷款风险管理为核心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授信管理体制和操作规程,导致贷款授信管理方面产生诸多问题,潜在的风险极大。

一、评级授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贷款发放额度、期限随意性,任意超规模、超资本金放贷。调查中发现部份信用社在贷款额度确定上随意性较大,没有根据借款户的实际情况及信用社的自身实力确定信用额度。一是对中小企业及集团授信额度过高,有的信用社而是按企业贷款余额来给予授信等;二是部分信用社在发放种养业贷款时,没有考虑到养殖业的生产周期致使贷款期限过短,有的信用社在发放商业贷款时,不按商品经营周期来确定贷款期限,为了减少审批环节,而将短期贷款确定成中长期贷款;三是对部分中小企业超资本金发放贷款现象。

(二)多头、重复授信不易控制风险。目前我县农村信用社正处于改革过渡期,县联社没有实行统一的评级授信管理,再加上基层各信用社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联系,因此多头、重复授信和多头贷款就难以避免。调查中发现部份信用社在同一县域范围内存在多头、重复授信和多个信用社发放同一人贷款现象,有的甚至跨县(市)范围授信并发放贷款等问题,有的已经形成了实际的信贷风险。

(三)基层信用社贷审会集体审批不尽落实,职责不明确。虽然县联社制定了贷款管理办法操作程序,规定了贷审会或贷审小组的职责,但当前基层信用社贷审小组和贷审会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贷审会议流于形式,部份信用社贷款发放时仍然由主任直接进行审批,一把手说了算的形式仍然存在。贷审会或审贷审小组各成员的分工没有具体明确,职责不清也使得贷款产生不良后,没有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力,贷后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信用社贷前调查情况不实,生产经营情况缺失;贷时审查失真现象突出,只要是信用社调查、审查上报的贷款都要求县联社尽快审批,信用社在审查贷款时不严,没有认真对借款户的情况进行核实;贷后检查更是缺少,贷后管理和对借款户跟踪监测不落实,对贷款用途的转移和挪用不能进行有效监控。如部份信用社没有建立单户大额贷款的监控台账,不能连续反映贷款发放及收回的全过程。

查看全文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探析

摘要: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益收入来源之一就是客户办理个人贷款业务,所以个人贷款业务的营销策略能否更好地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适应市场的需要,能否更多地吸引客户办理个人贷款业务,会对商业银行的经济收入产生巨大的影响。纵观我国现在商业银行中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的状况,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我国现在营销系统的不足,应提出改进措施,树立贷款营销概念,完善贷款营销体系,提高营销的影响,增加我国的商业银行经济收入。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

一、引言

在我国,根据银行的性质可大体分为四类,分别是:央行、政策性银行、合作银行和商业银行。其中央行属于国家机关单位,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出资建立的服务于政府政策的机构,而合作银行是由以前的合作社发展而来的,主要为合作社成员提供资金服务支持的单位。以上三种银行的最大目的是服务于国家、政府和人民群众,而商业银行与这三种银行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商业银行是一个主要以营利为目的的银行机构,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一定的营销宣传手段,吸引客户办理存款或贷款业务,从而进行筹资或通过低利率和高利息来获得差价利润。因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客户办理的个人业务来获取相应的利润,而其中获利最高的便是,通过对客户进行个人放款以此来收取较存款利率要高的贷款利息。即,个人贷款业务是一个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所以对于一个商业银行而言,对个人贷款业务的营销手段是否合理,营销力度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自身的经济收入。

二、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1.营销运行体系不完善

查看全文

贷款业务对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成效

摘要:中小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剧。按照国家政策的规定,各省市县也加大了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而不断减轻了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压力。贵州省“贵园信贷通”贷款业务解决工业园区内中小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高中小型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提速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就贵州省“贵园信贷通”贷款业务对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为提高企业融资水平和扩大“贵园信贷通”贷款业务提供建议。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融资;成效

2019年12月23日有关负责人考察成都银行自贸区支行时仔细了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在哪儿、贵在哪儿,需要政府帮助解决什么,并表示国家将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措施,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显缓解。贵州省以农业为主转化为以工业为主经济模式,导致贵州省工业起步晚,基础差、总量少。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相差胜远,全省中小型企业居多。近年来,全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全省工业企业数量大幅增长,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增长较大。为了增强企业的发展,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能力,资金的需求对中小型企业至关重要。为进一步优化全省上下的营商环境,为企业解决经营性资金的需求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的精神,贵州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由省级部门、产业园区共同筹措资金与银行合作设立企业贷款风险代偿补偿金作为增信手段,为产业园区企业申请获得1年期以内、500万元以下日常经营周转的资金贷款,且贷款利率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上浮不超过30%的贷款业务模式,主要支持产业园区有融资需求,但抵押担保达不到银行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该模式为“贵园信贷通”贷款业务模式。主要针对在全省的产业园区的中小型企业。从而为贵州省产业园区的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有利条件,进一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一、贵州省“贵园信贷通”贷款业务的成效

(一)取消抵押物贷款的作用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金融体系不断对融资的风险进行控制,导致金融体系的放贷资格审批要求非常苛刻,资产的抵押担保成了中小型企业大难题。贵州省“贵园信贷通”融资工具的启动,由省担保公司和各县区市产业园区按1:1的比例出资存入合作银行作为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合作银行按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的8倍安排信贷规模向园区企业提供贷款。园区企业通过各县园区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即可享受500万元以内的经营性贷款。为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在金融体系内解决贷款抵押担保的困难。

查看全文

银行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

第一条为促进和指导各银行不断改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逐步调整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及《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本指导意见中的小企业泛指各类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小型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参照《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和《部分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的规定。

本指导意见中的贷款泛指各类贷款、贸易融资、贴现、保理、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表内外授信和融资业务。

本指导意见中的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可参照本指导意见。

第三条商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应遵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市场运作的原则,应以实现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商业性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第四条政策性银行因受机构网络限制,可依托中小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开展以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业务。政策性银行开展此项业务应遵循市场原则和有效控制风险原则,着重从资金和技术两个方面支持中小商业银行改善面向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贷款风险由具体参贷银行自负。

查看全文

浅析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营销策略

摘要:随着小微企业在就业、创新、税收等经济及社会方面的贡献日益突出,各家商业银行对优质小微企业的重视程度迅速提高,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相关贷款业务营销受到普遍的关注。然而,如今一些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营销步骤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确保每项工作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营销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然后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营销策略

在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过程中,应创建准确的的营销思想,合理实施市场定位活动,建立优良的业务模式,降低风险,形成完善信贷机制,确保在有效营销基础上,充分提高整体的工作品质,进一步实现通过信贷产品扶植小微企业发展的目标。

1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核心风险

1.1经营风险大。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经营模式,使其经济收益不稳定、难以形成规模,不能很好地抵抗外部冲击,导致其拥有非常高的经营风险,具有倒闭率、违约率双高的特点,具2018年相关统计我国小微企业平均经营年限仅2.89年。1.2信息失真。相比于大型企业来说,小微企业的财务信息以及经营管理较少采取审计工作,严密的审计无形中增加了小微企业经济成本和经营负担,违背了小微企业经营特性。但审计监督的缺失,使人为操控财务信息空间加大,其报表不能充分确保信息数据的完善性以及精准性,而使银行很难利用这些信息数据掌握小微企业的现实经营情况,不能按照真实情况对其盈利空间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有效判断,从而扩大了商业银行的放贷风险。1.3内部管理不规范。限制小微企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制约其规模水平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规章”缺失,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借助于程序化以及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实施每项工作。可如今绝大多数小微企业仍以家庭式的管理为核心,管理者欠缺专业治理能力,企业人数较少无法形成优良的管理培训,对市场、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把控主要依靠经验,而非科学、系统、理性的分析,使其决策尤其是长期目标的制定产生偏颇。

2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营销策略

摘要:在商业银行实际营销的过程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营销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模式。但是,当前部分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营销环节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保证各方面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难以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业务营销处理,严重影响其长远发展。因此,在商业银行实际营销的过程中,应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筛选最佳措施进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处理,保证全面提升贷款业务营销工作质量与水平,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营销

在商业银行经营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营销观念,科学开展市场定位活动,健全信贷体制并预防营销风险问题,保证在科学管理与协调的情况下,全面提升整体工作质量,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1商业银行营销理念过于传统

1.1商业银行营销理念过于传统。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在营销工作中,没有树立正确的主动性与危机性观念,没有科学拓宽人力资源与技术资源,难以打破传统营销管理方式的局限性,不利于进行严格的管控协调。且在实际工作中,商业银行管理部门未能结合互联网技术与电子商务技术等进行营销管理的创新改革,缺乏合理化的业务拓展工作方式。且在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业务之前,未能做好调查工作,在缺乏正确决策意见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小微企业服务工作的影响,对商业银行的信誉度造成威胁,不利于在市场中进行营销管理。1.2缺乏科学、明确的市场定位。商业银行营销工作中,市场定位工作较为重要,只有良好的市场定位方式才能帮助商业银行更好的了解小微企业贷款服务需求,明确产品开发方向,了解特色项目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很多商业银行在实际工作中,未能编制完善的市场定位方案,没有正确认识市场需求,盲目的进行贷款业务处理,缺乏针对性与合理性的工作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贷款业务营销工作受到不利影响,难以满足其长远发展需求。1.3信贷体制不健全,存在巨大风险。商业银行的信贷体制对营销工作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没有创建完善的信贷体制,将会对各方面工作造成直接影响。一方面,在信贷业务管理的过程中,商业银行未能创建完善的信贷体制,在缺乏科学信贷管理方式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出现营销风险问题与隐患问题;另一方面,在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期间,缺乏完善的资质评估与风险评估方法,难以按照当前的贷款方案合理设定放贷额度,甚至会发生呆账与死账等风险问题,不利于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难以进行合理的管控,不能保证商业银行的业务营销工作符合要求,对其长远发展会产生影响。1.4贷款人员缺乏专业的营销技能。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贷款人员还没有掌握专业营销技能,在缺乏先进业务方法的情况下,难以全面了解金融行业与财务管理方面知识,缺乏合理的工作方法。同时在商业银行贷款人员工作中,未能对其进行先进知识的教育培训,在缺乏准确性工作方法的情况下,不能更好的培养复合型人才[1]。银行的营销人员不具备专业水平去判断,没有长远的投资计划,过于重视短期利益,小企业需要资金,资产不足,而银行传统的规避风险的方式就是实物抵押,导致出现矛盾问题。

2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营销策略

查看全文

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

第一条为促进和指导各银行不断改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逐步调整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及《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3号)等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本指导意见中的小企业泛指各类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小型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参照《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143号)、《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17号)和《部分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国资厅评价函〔20*〕327号)的规定。

本指导意见中的贷款泛指各类贷款、贸易融资、贴现、保理、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表内外授信和融资业务。

本指导意见中的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可参照本指导意见。

第三条商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应遵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市场运作的原则,应以实现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商业性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第四条政策性银行因受机构网络限制,可依托中小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开展以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业务。政策性银行开展此项业务应遵循市场原则和有效控制风险原则,着重从资金和技术两个方面支持中小商业银行改善面向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贷款风险由具体参贷银行自负。

查看全文

助学贷款业务开展调查论文

2000年,吉县助学贷款业务在人民银行、各金融机构、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启动,并取得一定进展。从总量上看,从2000年至今全县共发放助学贷款50笔,累计金额25万元,到2006年6月末,助学贷款余额为13.15万元。

经调查,我们认为吉县助学贷款业务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放贷主体较少,业务发展缓慢。吉县助学贷款主要由农业银行发放,其他金融机构均没有开办此项业务;业务发展现状不甚理想,进展比较缓慢,贷款余额与同期全县信贷规模及消费信贷发展不相适应,2006年6月末助学贷款余额占全县消费信贷的0.1%,占全县信贷总量的比例仅为0.004%。助学贷款存在着推而不动,与经济困难学生需求相去甚远的问题。据调查,6年来,吉县提出贷款申请的学生约300人,申请贷款金额约150万元,而实际签订贷款合同50份,累计贷款金额25万元,约占申请金额的16.7%,这意味着大部分困难学生未能获得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以商业性助学贷款为主,并呈逐年递减趋势。从贷款种类来看,农业银行发放的助学贷款均为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没有国家及地方财政贴息,且呈逐年递减趋势。2000年至2002年发放助学贷款13万元,2003年至2004年发放助学贷款12万元,2005年至今尚未发放助学贷款。

银行与学校的利益不一致,导致校方支持助学贷款积极性高,而银行开办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从校方来看,近年来,学生拖欠学费问题一直比较突出,通过助学贷款一方面能够解决拖欠学费问题,将学生与学校的债务关系转嫁给银行;另一方面保证了学校收费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填充了学校教学的必要经费,加快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从银行方面来看,开办商业性助学贷款,最终目的在于吸收学校的存款或向学校营销贷款。银校之间虽经多次磋商,但由于利益不同,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致使助学贷款出现了“两头热、中间凉”的局面。

助学贷款发展缓慢的原因

查看全文

助学贷款业务开展情况研究论文

2000年,吉县助学贷款业务在人民银行、各金融机构、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启动,并取得一定进展。从总量上看,从2000年至今全县共发放助学贷款50笔,累计金额25万元,到2006年6月末,助学贷款余额为13.15万元。

经调查,我们认为吉县助学贷款业务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放贷主体较少,业务发展缓慢。吉县助学贷款主要由农业银行发放,其他金融机构均没有开办此项业务;业务发展现状不甚理想,进展比较缓慢,贷款余额与同期全县信贷规模及消费信贷发展不相适应,2006年6月末助学贷款余额占全县消费信贷的0.1%,占全县信贷总量的比例仅为0.004%。助学贷款存在着推而不动,与经济困难学生需求相去甚远的问题。据调查,6年来,吉县提出贷款申请的学生约300人,申请贷款金额约150万元,而实际签订贷款合同50份,累计贷款金额25万元,约占申请金额的16.7%,这意味着大部分困难学生未能获得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以商业性助学贷款为主,并呈逐年递减趋势。从贷款种类来看,农业银行发放的助学贷款均为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没有国家及地方财政贴息,且呈逐年递减趋势。2000年至2002年发放助学贷款13万元,2003年至2004年发放助学贷款12万元,2005年至今尚未发放助学贷款。

银行与学校的利益不一致,导致校方支持助学贷款积极性高,而银行开办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从校方来看,近年来,学生拖欠学费问题一直比较突出,通过助学贷款一方面能够解决拖欠学费问题,将学生与学校的债务关系转嫁给银行;另一方面保证了学校收费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填充了学校教学的必要经费,加快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从银行方面来看,开办商业性助学贷款,最终目的在于吸收学校的存款或向学校营销贷款。银校之间虽经多次磋商,但由于利益不同,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致使助学贷款出现了“两头热、中间凉”的局面。

助学贷款发展缓慢的原因

查看全文

并购贷款业务探究论文

一、并购贷款业务面临的机遇

《指引》指出所谓并购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向并购方企业或并购方控股子公司发放的,用于支付并购股权对价款项的本外币贷款。近年来,国家通过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推动我国产业升级、行业重组不断深化,积极支持市场前景好、有效益、有技术含量、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的兼并重组。就当前的并购市场而言,国内诸多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还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目前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市场环境恶化以及流动性缺乏等冲击对各大产业中的企业已经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的清洗,企业价值也大幅回归。这为各个行业中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垂直、横向甚至是跨行业整合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并购贷款在这一时期的推出将会为产业、企业、银行各个层面带来巨大的利好消息。

1.并购贷款能极大的促进企业发展

当前我国很多行业的集中度比较低,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需求的增长速度减缓,通过并购来增强竞争能力是企业的理性选择。企业通过并购做大做强,能很好的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实施低成本战略;企业通过并购将扩大产品和市场,快速和有效加强研发力量,消化过剩生产能力,占有核心技术;企业通过并购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打造企业品牌战略。

《指引》正式,对于引导信贷资金合理进入并购市场,以市场化方式更好地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行业整合提供良好的信贷支持,帮助国内企业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防范经济下滑,实现产业经济整合和升级,落实“走出去”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并购贷款能很好的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加强银行业风险管理控制,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杠杆比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