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处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5 15:37: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调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方案

根据《省司法厅关于开展“促和谐保稳定、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实施方案》(司[号)的要求,结合我市人民调解工作实际,市局决定从现在起至年底,在全市集中开展“促和谐保稳定、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为重点,在进一步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加大力度,拓展空间,创新管理,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和建设“五个沈阳”的工作大局,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二、总体目标

本次活动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展专项活动实现“四个促进”。一是促进全市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进一步巩固健全;二是促进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对社会矛盾纠纷的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促进全市“大调解”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四是促进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进社区、进村屯,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具体要实现以下四个目标:

(一)防患未然。集中排查和发现一批问题突出、反映强烈、影响较大、长期未能有效解决的难点、热点矛盾纠纷,力争排查率达到100%,纠纷隐患发现率达到90%,掌握调解工作的主动权。

查看全文

林权纠纷大调处工作汇报

我县于3月22日收到《全市集中开展山林权属纠纷大调处工作方案》后,十分重视,当日县委书记同志亲自主持召集县委、政府有关分管领导布置山林纠纷大调处相关工作。现将我县近期开展林权纠纷大调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情况

1、召开了县级动员大会。根据安排,3月30日,我县由组织部长同志牵头,召集林业、信访、森林公安、法制、公安、各镇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召开山林纠纷大调处工作动员会,会议要求各镇和相关单位按市委政府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2、制定了工作方案。4月1日,县政府下发了《县集中开展山林权属纠纷大调处工作方案》,成立了县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落实了责任。各镇也相继出台了工作方案,并迅速组织精兵强将对该项工作展开拉网排查调处。

3、举办县级调处人员培训班。4月10日,我县举办了为期一天的林权纠纷调处培训班,各镇分管领导、林业工作站站长及调解员、林场场长、县山纠办、林权管理服务中心调解员和县林业局股级以上干部等5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培训班上,市林业局林权纠纷资深调解专家高级工程师和市检察院三级高级检察官同志分别就林权纠纷调处和预防职务犯罪进行了授课。

4、发放编印资料。我县领取和购买了市编印资料印发《市山林权属调处政策法律汇编》共计500册,编印《县山林权属调处政策法律汇编》1000册,下发至各镇村工作人员。

查看全文

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方案

为了创建和谐平安大德,按照市委政法委要求,经党政联席会讨论研究,特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大”和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将纠纷排查时令制付诸实践,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防止矛盾纠纷激化的作用,针对我场民事纠纷的现状、规律和特点,主动出击、全面走访排查、分类指导和调处,为平安大德建设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排查调处范围和重点

各人民调解组织要深入自然村,走家串户,认真排查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隐患,要着重调处影响稳定和群众关注的矛盾纠纷。有针对性的普遍进行一次走访排查。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要集中力量排查,保证重点部位不出差错,薄弱环节不出漏洞。对刑释解教人员等六种重点人员进行重点排查,做到不漏管、不失控。

三、实施步骤和具体方法

查看全文

全乡开展山林权属纠纷大调处方案

为保障林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乡林业发展,加快现代化林业建设步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省森林条例》、《省山林权属争议调解处理办法》和省、市有关政策规定,按照《全县集中开展山林权属纠纷大调处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以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准绳,以突出抓好山林权属纠纷调处为重点,依法、公正、及时处理各类林权纠纷,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林农造林育林的积极性,为建设山水、幸福麟潭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调解为主、突出重点的原则。凡出现的山林权属纠纷尽量以调解的方式解决,调解成功的应签订书面调解协议。特别是要调处以下四类案件:影响城乡规划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重大案件;矛盾已经激化的案件;久拖未决的案件;涉及面广,易发生群体事件的重大纠纷案件。

(二)坚持依法处理、权责一致的原则。严格按法律、法规和政策处理山林权属纠纷,积极履行职责,稳妥调处,做到依法调处、合情合理、证据充分、处理有据。

查看全文

建设局排查接访调处指导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持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部署,根据《县2008年继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活动工作方案》的要求,局党组决定从3月份起至年底,继续深入开展规划建设系统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关于持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动员规划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从关注民生入手,以化解矛盾为主线,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持续、深入、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活动,积极调处和化解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问题,认真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预防和控制群体性事件和集体上访,确保不发生影响和干扰2011年全国“两会”、“两会一节”、自治区成立庆典等重大活动成功举行的重大问题,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一)全面深入排查矛盾纠纷。坚持开展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队、甄别、分析和梳理工作,彻底摸清本系统、本单位矛盾纠纷问题的底数,准确掌握矛盾纠纷问题的症结,因情施策,因案施策,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化解措施,全面落实调处责任。全年力争对可能发生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可能进京非正常上访、扬言采取过激行为、可能挺而走险人员,排查率达到100%。

(二)集中力量化解疑难复杂矛盾。按“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积极主动开展矛盾纠纷集中调处和攻坚工作,确保7月31日前,矛盾纠纷调结率达80%以上,其中重点矛盾纠纷调结率达到60%以上;年内矛盾纠纷调结率达到95%以上,其中重点矛盾纠纷调结率达到70%以上,实现全年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确保全国“两会”、纪念改革开放32周年活动、2011年“两会一节”、自治区成立53周年庆典活动等重大活动期间不发生在全县造成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查看全文

大调解情况小结

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二o一o年。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政法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我镇实际,始终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工作方针,着力发挥“大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全力精心构筑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努力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大调解”活动中,镇各级调委会共调处群众各类民间纠纷20余起,涉及人数130余人,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8%其中群集性来访13批,涉及人数170余人;个体性纠纷9件,涉及人数67人;涉及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劳动保障、低保、建筑纠纷等各类社会矛盾以及一些个体性问题。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整体稳定,有效地保障了镇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网络,明确职责。

今年,镇委下发了《关于成立镇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和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的通知》,党政办、综治、司法、公安、信访、土地、村建等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我们还着力巩固和整顿了1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每个调委会都选聘了2名专职调解员,充实调整了71名义务调解员和71名义务纠纷信息员。在村(居)民小组建立维护稳定群众自治协会组织,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治安积极分子的积极作用,排查反馈存在基层群众中的各种不稳定信息,及时化解各类矛盾,从而形成“村(社区)—村(居)民小组—群众协会”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网络。同时,明确了各级组织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严格实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管辖责任制,坚持分工负责和联合调处相结合,属地管理和集中调处相结合,做到了信息联通、纠纷联排、力量联动、矛盾联调。对本地区、本单位的重大矛盾纠纷,明确责任主体,实行定领导责任、定单位(部门)责任、定调处时限的工作制度,努力做到纠纷矛盾调处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反馈,重大案件有报告,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大调解”机制的正常运行。

二、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一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村(社区)相应建立健全了预警机制,形成信息员、村(居)民小组、、镇四级预警网络。镇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指导村(社区)调处中心、村(社区)调委会每半月进行一次纠纷排查,重大节日和敏感期必须及时排查,并将排查结果报区调处中心。镇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每月最后一天上报市大调解联席会议办公室。预警信息员、调解员发现重大纠纷和集访苗头,随时上报,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调处,并及时通过信息渠道向上级报告,切实防止民转刑案件和集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二是健全检查考评机制。镇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明确了主要考评考核标准,把大调解的各项指标进行细化分解,进行量化考评考核。三是落实社会矛盾纠纷调处责任制。各单位对属于本辖门调处的矛盾纠纷,要切实负起责任,及时化解,不得把矛盾纠纷推向上级、推向社会,达到小纠纷不出组、一般纠纷不出社区、大纠纷不出村(社区)、疑难纠纷不出镇。四是实行首问责任制。对群众上门要求调处的矛盾纠纷,实行首问责任制,不管找到那个部门都应热情接待、主动受理,然后转交责任部门调处,切实防止矛盾激化。五是建立领导接待、包案制度。镇、村(社区)两级都确定了领导接待日。镇定期安排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村(社区)每月排出处理纠纷值班表,党政领导按照职责分工,对重要信访来访、重大纠纷和上访案件,特别是久拖未决的问题,实行包案处理,负责包案的领导要一包到底,亲自处理,直至息诉停访。

三、统一标准,确保质量。一是统一制度建设标准。镇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及人民调解委会统一建立了重大纠纷快报、重大纠纷(社情)汇总分析;重大纠纷协调调解、纠纷排查专项治理、重大纠纷管辖督办等制度;各调委会统一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例会、学习、考评、业务登记、培训、统计、档案管理等八项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和规范了大调解工作业务台帐。二是统一业务建设标准。在“大调解”工作整个过程中,从纠纷调处申请、受理、告知、调查、调解、制作协议书,到协议履行及回访等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并严格运作程序,克服工作中随意性,坚决做到既重视实体上的合法规范,又重视程序上的合法规范。三是统一队伍建设标准。各调委会组成人员实行选举与聘用相结合,并报司法所审查、备案;司法所负责培训调委会主任,3月22日至23日举办了全镇基层调解员培训班,参训人员11名;同时下发了文件,对基层调解员进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严格按标准落实奖惩。四是统一协调中心和调解室建设标准。协调中心必须要有办公室、调解室、档案室。调解室必须要在20平方米以上,并有明显标志;全镇统一了上墙公示栏。从而使镇、村(社区)两级协调中心规范化建设得到了加强,使调处中心成为整合力量、联动各方的调处机构和工作平台。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个别村(社区)对大调解机制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差距比较明显;二是村(社区)调处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资金的投入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影响了大调解工作向更高层次拓展;三是部分社区调解室没有达标,基层调解员的培训工作尚需进一步规范,四是我镇矛盾纠纷面宽量大,“大调解”协调中心配备人员太少,无法全面负担起我镇全面协调工作。

查看全文

大调解工作机制调查报告

要和谐,抓调解。由于调解工作具有主动性、便民性、灵活性和亲和性,因而深受中央、省市各级的重视和广大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村农民和广大外来务工者的欢迎。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同时,各类矛盾纠纷也急剧增多,但我市调解工作仍处在部门各自为阵阶段,没有形成整体合力,难以适应当前矛盾纠纷呈现出的复杂性(涉及面广)和及时性(需迅速及时调解)的需要。为加强和深化我市基层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我市综治委于2011年年底提出构建“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机制的设想,并开展调研,于2012年1月在廿三里街道进行了试点,2012年4月召开现场会,在全市各镇(街)铺开实施,取得较好效果。

一、构建大调解机制的方案。

(一)关于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平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深化枫桥经验,在全社会倡导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在镇(街)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综治机构的协调作用,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多种调解方式和信访资源优势,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把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二)关于工作目标

通过整合基层调解资源,构建镇(街)大调解工作机制,达到“四下降、三提高、二没有”的目标。即民转刑案件下降,信访案件特别是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下降,民事诉讼案件下降,行政复议诉讼案件下降;人民调解成功率提高,民事诉讼案件调解率提高,行政信访案件调解率提高;没有恶性群体性事件,没有恶性民转刑命案。

查看全文

镇大调解工作要点

2014年我镇“大调解”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会议的总体部署,学习借鉴“枫桥经验”,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搞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走基层”活动,健全分层调处体系,规范分流调处程序,切实落实化解责任;认真执行矛盾纠纷调处“三三制”和群众评议制度,确保矛盾纠纷调处率98℅以上,调处成功率96℅以上。建立依法表达诉求、及时就地解决矛盾问题的机制,推动“大调解”工作纵深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紧紧围绕重点难点问题,从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方面推进“大调解”工作,特制定本要点:

一、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大调解”工作作为维稳的重要“抓手”。

抓紧、抓实,“大调解”工作已经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成为加强社会建设的强国之策和长远之计,省、市、县对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的使命感,把持续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作为常态维稳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突出工作重点,完善措施办法,扎实开展我镇“大调解”工作创新发展。

二、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大调解”工作的领导。

镇党委政府把“大调解”工作列入了工作重要议事议程,落实了“一岗双责”目标责任书,确保工作机制,人员及经费的落实,健全和落实了相关责任制度,成立了“大调解”领导机构,进一步调整充实各村(居)、镇属各单位组织的工作机构,责任明确、分片包干、分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达到“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

三、深化分层、分类、分级调解方式。

查看全文

市长在大调解现场会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与全国其它地区一样,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人民内部矛盾集中彰显,突出表现为:矛盾尖锐,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信访量猛增,层层都在疲于应付、沉陷其中;表现形式越来越激烈,越级访经常不断,进时有发生,有的演变成群体性事件。大量矛盾冲突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对立,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面临着现实挑战。

应对这种形势,传统的办法、手段很难适应工作需要:一是缺失全覆盖、无疏漏的大排查网络。撤乡并镇后,乡镇辖区面积增大,治安警力、调解力量相对薄弱,对矛盾纠纷的排查难以做到深入细致,信息渠道不畅,触角不灵。二是没有一个上下相互紧密衔接的大调解组织网络。旗域内各地矛盾产生后,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按照事情的大小,进入有序的工作状态,使矛盾纠纷按照严格流程得到有效的调解。三是调解资源相互割裂。各自为战,单打独斗,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调解组织主要调解各自职权范围内的矛盾纠纷,调解形式单一,缺乏解决问题的合力。四是没有建立有效的联动互动机制。致使部分矛盾纠纷行政调解结案后又寻求司法救助,司法结案后再通过信访途径解决,在各级政府、信访、行政、司法等部门交来交去,办来办去。五是缺少有效的责任制度保障。往往一个小小的矛盾纠纷,遇到负责任的就调解成功了,不负责任的就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做不到该由哪一级、哪一个部门调解的,必须由哪一级、哪一个部门调解完成。六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于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矛盾,不能做到统筹考虑,制定出具有权威性的解决办法,付诸应用,往往导致矛盾在地区间、部门间越调越多。七是调解的效率低下。一件小矛盾、小纠纷时常久拖不决,久调不解,小事拖成大事,易事变成难事,导致群众的不满情绪累积升级。

和谐是时代的要求,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更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上述背景,面对现实,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关注民生的理念,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选择了一条有效解决各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去年年末开始,在认真总结人民调解、根河市三所联调、莫旗三所一庭一办经验的基础上,派人专程赴湖南、河北等地学习成功作法,并对安徽省、北京怀柔等地的成功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立足实际,组建网络,完善制度,全面启动了独具地方特色、效果凸显的“大调解”工作,走出了一条成功化解旗域内矛盾纠纷的创新之路,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中事不出乡镇、大事不出旗”的工作目标,有力地推进了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效化解矛盾。

一、主要作法

构建一个格局,建立两级中心,落实三级责任,狠抓四个环节,完善六项机制,从而真正实现全旗上下调解工作组织形式上的大格局,工作范围上的大覆盖,工作职责上的大对接,工作落实上的大力度,形成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同作战的大调解工作体系。

查看全文

畜牧局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要点

为加强畜牧系统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根据《县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16年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意见的通知》(大调组发〔2016〕1号)要求,现结合我局实际提出2016年“大调解”工作要点。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站、所负责人为成员,全面加强矛盾纠纷调解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办公室,全面负责矛盾纠纷大调解的日常工作。各股、室、站、所负责人承担各监管环节矛盾纠纷调处的工作责任,落实一岗多责。

二、源头预防,预警排查

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作决策、上项目时要进行经济效益与社会稳定风险的综合评估,谁制造矛盾纠纷,谁负全部责任。注重源头治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防止和减少因决策失误引发矛盾纠纷,推动科学民主依法政策,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一是要落实排查制度。各站要实行每周一排查,局属各单位各要每半月一排查,重大矛盾纠纷即查即报。排查的重点是矛盾纠纷多发的领域、行业和群体,对特定地点或特定领域倾向性的矛盾纠纷及时开展专项排查。在临近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日、社会敏感期,集中力量组织开展重点排查。依靠群防群治力量,发挥各方积极性,建立信息员队伍,使排查工作制度化、长效化。通过工作例会、干部下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群众评议会、公布联系电话、发放宣传册、设立矛盾纠纷排查提示栏等方式,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全面掌握本单位、本站及所属辖区内养殖企业、养殖场户等常见性、多发性纠纷,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民生类、经济社会发展类、历史遗留类的矛盾纠纷,以及容易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或集体上访的矛盾纠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