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5 15:05: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部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部制改革探讨

一、大部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服务型政府

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求政府担负起服务公民、服务社会的责任。服务型政府坚持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政府只有有效地提供了公共服务才能获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让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政府本位、官本位体制转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为了符合现代政府的治理理念,大部制改革应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以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为改革目标。首先,树立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伴随着市场经济完善的进程,政府必须减少管制层面,强化服务功能,在政府管理上进一步由“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从管微观向管宏观、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其次,打造透明务实型政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政府公告制度,提高政府运作的透明度,切实保障广大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管权。再次,强化危机管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政府要有危机管理的意识,建立预防、预警、反映、救助和社区参与等危机机制。

二、大部制改革需要其他配套改革相配合

大部制改革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的调整和组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整体配套改革的原则,使大部制改革和其他改革相互协调和彼此促进。一方面,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部制改革的实质是一种权力结构的重组和再造,就在于它实行的是行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合理划分和相对分离。因此,大部制改革要遵循“决策、执行、监督”的改革思路,我们要以这次大部制改革为契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起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使我国的行政管理方式走上制度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道路。同时强化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完善首长负责制、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和贵任追究制。另一方面,使地方行政部门的设置和中央的大部制改革相适应。中央政府在国家治理结构中虽然处于高端的支配地位,但治理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地方,如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不当,地方的大部制改革没有跟上,那么,无论是大部制还是小部制,都可能治理无效。三、大部制在建立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好部门利益

大部制改革最大的阻力是多年来被强化的部门利益。大部制机构设置可能把部门职能交叉、相互扯皮的问题通过改变组织形态加以抑制。过去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决策周期长、制定成本高、协调沟通困难,原因就是受到了部门利益的严重影响,所谓“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集团化”导致政府运行成本太高,效率太低,甚至把部门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大部制改革如果不成功,就会把分散的部门利益积聚为集中的部门利益。要减少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除了建立外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以外,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也是一条重要途径。上一次政府机构改革中所建立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是国务院的综合协调部门,几乎和每个部都有关系,这些部门和发改委的每个司、处都一一对应。但是发改委模式绝对不是大部制改革的方向,发改委的权力过大,完全成了一个“小国务院”。在大部制改革的过程中,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发改委应当抓“大”放“小”,剥离出工业行业管理的相关职责,缩小投资审核的范围,下放部分规划和产业政策管理的权力。各个部门在发改委的统一调控下,协调动作,往一个调控目标使劲,可以达到最佳的调控效果和较高的行政效率。

查看全文

中央大部制改革

一、大部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服务型政府

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求政府担负起服务公民、服务社会的责任。服务型政府坚持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政府只有有效地提供了公共服务才能获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让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政府本位、官本位体制转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为了符合现代政府的治理理念,大部制改革应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以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为改革目标。首先,树立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伴随着市场经济完善的进程,政府必须减少管制层面,强化服务功能,在政府管理上进一步由“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从管微观向管宏观、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其次,打造透明务实型政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政府公告制度,提高政府运作的透明度,切实保障广大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管权。再次,强化危机管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政府要有危机管理的意识,建立预防、预警、反映、救助和社区参与等危机机制。

二、大部制改革需要其他配套改革相配合

大部制改革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的调整和组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整体配套改革的原则,使大部制改革和其他改革相互协调和彼此促进。一方面,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部制改革的实质是一种权力结构的重组和再造,就在于它实行的是行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合理划分和相对分离。因此,大部制改革要遵循“决策、执行、监督”的改革思路,我们要以这次大部制改革为契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起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使我国的行政管理方式走上制度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道路。同时强化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完善首长负责制、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和贵任追究制。另一方面,使地方行政部门的设置和中央的大部制改革相适应。中央政府在国家治理结构中虽然处于高端的支配地位,但治理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地方,如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不当,地方的大部制改革没有跟上,那么,无论是大部制还是小部制,都可能治理无效。三、大部制在建立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好部门利益

大部制改革最大的阻力是多年来被强化的部门利益。大部制机构设置可能把部门职能交叉、相互扯皮的问题通过改变组织形态加以抑制。过去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决策周期长、制定成本高、协调沟通困难,原因就是受到了部门利益的严重影响,所谓“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集团化”导致政府运行成本太高,效率太低,甚至把部门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大部制改革如果不成功,就会把分散的部门利益积聚为集中的部门利益。要减少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除了建立外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以外,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也是一条重要途径。上一次政府机构改革中所建立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是国务院的综合协调部门,几乎和每个部都有关系,这些部门和发改委的每个司、处都一一对应。但是发改委模式绝对不是大部制改革的方向,发改委的权力过大,完全成了一个“小国务院”。在大部制改革的过程中,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发改委应当抓“大”放“小”,剥离出工业行业管理的相关职责,缩小投资审核的范围,下放部分规划和产业政策管理的权力。各个部门在发改委的统一调控下,协调动作,往一个调控目标使劲,可以达到最佳的调控效果和较高的行政效率。

查看全文

大部制改革探讨

中国正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的构想,将开创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新时代,新的政府架构将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这就为今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定下了基调。

值得注意我们的是,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体现了中央建立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服务型政府、革除旧有行政管理体制痼疾的决心。

进一步明确了今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这就意味着政府机构改革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下一步政府机构的整合调整,将逐步按照大部制的模式进行。这也意味着我国各级政府的大部制将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

那么,大部门体制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大部门体制有什么特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实行的大部门体制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国将如何组织实施怎样的大部门体制?进行大部门体制改革与我国正在推进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整个改革开放大局是什么关系?笔者拟从机构编制部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就这些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作一系列的探讨。

一、什么是大部制?

查看全文

大部制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大部制改革的思路,为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如此重要的报告中出现“大部门体制”这一提法还是首次,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的许多热议和争论。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于该体制的一些探索,同时做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大部制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期待已久的“大部制”,在今年“两会”上终于开始了破冰之旅。尽管这个方案并没有大家所预期的那么彻底,但五个新的大部,足以显示国家改革的决心。大部门体制,简称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大部制改革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根据党的十七大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再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大部制改革应当做到一下四点:

一、大部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服务型政府

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求政府担负起服务公民、服务社会的责任。服务型政府坚持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政府只有有效地提供了公共服务才能获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让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政府本位、官本位体制转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为了符合现代政府的治理理念,大部制改革应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以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为改革目标。首先,树立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伴随着市场经济完善的进程,政府必须减少管制层面,强化服务功能,在政府管理上进一步由“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从管微观向管宏观、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其次,打造透明务实型政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政府公告制度,提高政府运作的透明度,切实保障广大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管权。再次,强化危机管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政府要有危机管理的意识,建立预防、预警、反映、救助和社区参与等危机机制。

查看全文

大部门体制改革

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推进策略的特点

从1982年开始的五次政府机构改革内容丰富,就推进策略而言,改革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与党的重大改革目标相联系,适应改革开放和政策调整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需要,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重点是精简机构,明确部门职责范围,精干领导班子,实现干部“四化”,提高办事效率。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政府机构改革的任务,要求按照经济体制改革和政企分开的要求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为此,1988年的改革开始提出转变政府管理职能。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的改革便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并结合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与政府内部的制度化建设相配套。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进一步推进机构改革的新任务,1998年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2002年十六大提出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003年的改革目标是“调整和完善政府机构设置,理顺政府部门职能分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二,在总目标明确一致的基础上形成逐步递进和深化配套的渐进模式。改革的总目标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虽然每次改革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各有侧重,但改革是在逐步深化和完善,每一次改革都留下了重要的改革成果。1982年的改革内容以机构和大量领导职数的精简为主,国务院工作机构(包括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从100个减为61个。1988年开始把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联系起来,国务院工作机构从72个精简为68个,改革目标是转变职能,精干机构、精简人员,提高行政效率。1993年重点实现政企分开、弱化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国务院工作机构从86个精简为59个。1998年着眼于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精简了很多与计划经济相关的经济部门,国务院工作机构从72个精简为53个,此后可以说是大体走出了精简与膨胀的循环怪圈。2003年的机构改革表现出新的趋向,即没有在机构数量和人员规模上多下功夫,而是着重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国务院工作机构仅从53个精简为52个。大体来看,五次改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2年改革重点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以机构的数量精简为主;1988至1998的三次改革围绕职能转变在继续精简机构的同时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为具体目标;2003年开始的改革重点是解决政府管理职能的优化,标志着政府管理迈向了新的阶段。

第三,在改革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领域。2003年之前的改革相对集中在经济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部门,总的趋势是削减、弱化甚至取消,对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相关的部门的改革触动不大。如1993年撤销能源部等7个专业经济管理部,其中有的改为经济实体,有的改为行业。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把计划经济下设置的数量庞大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基本撤销,使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为主逐步转到间接管理为主。同时,把原来行政机关的部分职能转移到各种协会去承担。2003年的改革围绕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了政府的监管机构和监管体制建设,凸现政府管理专业化特色。对主要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法、文教卫生、社会事务等部门虽也提出了转变职能、下放权力、调整内部结构和精简人员的要求,但在机构方面基本没有作大的变动,而这些部门也是近年来意见反映较为集中的领域。

第四,国务院工作机构如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协调机构等的改革与部门一样是机构改革的重点。除作为国务院组成机构的部门外,国务院直属机构、工作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部门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和议事协调机构、临时机构等在历次改革中也是重点,相应进行了精简和调整。这些机构一是数量与部门相比更多;二是精简幅度不如部门明显,变动不大;三是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另外,这些机构,尤其是直属机构和部门管理的国家局的调整与部门改革有着直接的联系,很多是作为承接部门改革后的职能而设的。

查看全文

大部制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大部制改革的思路,为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如此重要的报告中出现“大部门体制”这一提法还是首次,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的许多热议和争论。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于该体制的一些探索,同时做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大部制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期待已久的“大部制”,在今年“两会”上终于开始了破冰之旅。尽管这个方案并没有大家所预期的那么彻底,但五个新的大部,足以显示国家改革的决心。大部门体制,简称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大部制改革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根据党的十七大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再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大部制改革应当做到一下四点:

一、大部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服务型政府

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求政府担负起服务公民、服务社会的责任。服务型政府坚持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政府只有有效地提供了公共服务才能获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让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政府本位、官本位体制转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为了符合现代政府的治理理念,大部制改革应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以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为改革目标。首先,树立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伴随着市场经济完善的进程,政府必须减少管制层面,强化服务功能,在政府管理上进一步由“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从管微观向管宏观、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其次,打造透明务实型政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政府公告制度,提高政府运作的透明度,切实保障广大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管权。再次,强化危机管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政府要有危机管理的意识,建立预防、预警、反映、救助和社区参与等危机机制。

查看全文

大部制改革探讨论文

一、大部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服务型政府

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求政府担负起服务公民、服务社会的责任。服务型政府坚持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政府只有有效地提供了公共服务才能获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让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政府本位、官本位体制转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为了符合现代政府的治理理念,大部制改革应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以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为改革目标。首先,树立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伴随着市场经济完善的进程,政府必须减少管制层面,强化服务功能,在政府管理上进一步由“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从管微观向管宏观、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其次,打造透明务实型政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政府公告制度,提高政府运作的透明度,切实保障广大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管权。再次,强化危机管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政府要有危机管理的意识,建立预防、预警、反映、救助和社区参与等危机机制。

二、大部制改革需要其他配套改革相配合

大部制改革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的调整和组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整体配套改革的原则,使大部制改革和其他改革相互协调和彼此促进。一方面,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部制改革的实质是一种权力结构的重组和再造,就在于它实行的是行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合理划分和相对分离。因此,大部制改革要遵循“决策、执行、监督”的改革思路,我们要以这次大部制改革为契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起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使我国的行政管理方式走上制度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道路。同时强化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完善首长负责制、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和贵任追究制。另一方面,使地方行政部门的设置和中央的大部制改革相适应。中央政府在国家治理结构中虽然处于高端的支配地位,但治理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地方,如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不当,地方的大部制改革没有跟上,那么,无论是大部制还是小部制,都可能治理无效。

三、大部制在建立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好部门利益

查看全文

国外大部门体制

一、国外大部门体制的发展概况

从政府产生之时,就存在着依据对象进行分工管理的客观要求。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要求公共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有所分工,才能有效地实施管理,也就是实行部门管理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承担的职责和功能不断增加,机构数量也将不断增多,进而出现政府部门管理中交叉、重叠、真空领域不断增加,产生矛盾和问题。于是,大部门体制应运而生。这就是将政府相关或者相近的职能部门加以整合,加大横向覆盖的范围,将类似的职能尽量集中在一个大的部门中,把原来的部门改编为内设司局或具有一定独立地位的机构。大部结构通过扩大部门职能或者整合相关部门,把本来是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变为部门内部的关系,这就减少了行政协调成本。因此,大部门体制逐步成为部分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组织中央政府时的一种选择。这些国家内阁组成部门一般在11—18个之间,较为精干,其原因除了政府管得少,实行大部门体制是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联邦政府在2003年前,内阁长期保持14个组成部门。英国是发达国家中较早实行大部门体制的国家。目前,部门数量维持在18个左右。法国自第五共和国以来,平均每届政府的部的数量增加到20个左右。随后开始整合各部门,每届政府基本稳定在15个部左右。德国联邦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一些部门进行了跨度较大的整合,形成了大交通、大农业、大保障和大环保的部门模式。日本政府在2002年将原来的1府22省(厅)合并为1府12省(厅)。

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俄罗斯、阿根廷、印度、印尼、埃及、巴西和南非等国家,中央政府组成部门的机构数量相对较多。实行大部门体制的有俄罗斯和阿根廷,其他几个国家中央政府组成部门都在20个以上,印度最多,超过40个。在俄罗斯,联邦政府现有17个部,代表性的大部门有卫生与社会发展部、交通部等,前者统筹负责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项政府职能,后者则全面负责陆、海、空交通运输以及国土测绘与制图等政策和管理。阿根廷政府中最典型的大部门为经济与生产部和外交、国际贸易和宗教事务部,经济与生产部主管国内外经济事务,涉及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

据统计,在各国行政部门中,有三分之一的部门名称(包括职能)相同,另有三分之一的部门名称内容接近。这说明各国政府管理的主要职能基本类似,只要是处于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就具备了实行大部门体制的条件。

二、部分国家推进大部门体制的方法步骤

查看全文

大部制改革食品监管论文

我国食品安全长期实行的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体制,由于存在责权不明、职能分散、体系分割等问题,备受公众诟病。2013年3月,国家正式启动食品监管大部制改革①*,对卫生、食药监、农业、质检、工商、商务等机构涉及食品安全协调与监管的部门进行整合,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包括生猪屠宰)监管交农业部门统一负责,食品加工、流通、餐饮等环节监管由国家食药监总局统一负责,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安办)负责对各部门的监管、指导与协调工作[1]。大部制改革精简了食品监管机构,通过减少纵向组织层次,拓宽组织管理幅度[2-3],在食品安全问题难以快速识别根源、明确划分责任情况下,通过组织职责整合及内部化,提高组织监管效率。大部制改革也强化了现代食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无缝化对接”的政策理念。食品监管大部制改革符合国际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趋势,对监管组织职能分工及协调机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组织理论研究指出,随着组织分工与协调机制标准化程度的提高,组织管理幅度得以拓宽[4]。实践方面,由于地方组织分工及协调水平存在差异,导致食品监管大部制改革在地方推进中面临诸多困难与障碍,特别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改革执行效果决定着食品安全政策目标的达成[5-6]。面对地方大部制改革存在的困难与障碍,以及转变政府职能这一改革的逻辑与现实起点[7],准确把握地方食品监管大部制改革的组织现状成为重要前提。目前,国内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监管制度及体系的顶层设计、监管经验总结与探索等[8],对地方特别是基层组织现状的认知及分析不足。课题组于2013—2014年对贵州省及九个市州、88个县及两个经济开发区的农业(畜牧)、商务、卫生、质监、工商、食药监等相关监管机构及职能部门,以及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安办),进行了实地调查。此次调查对地方监管机构及职能部门设置及分工、组织职责界定与职能划分、组织协调机制建立、组织保障能力建设等,进行了纵向(不同行政级别)与横向(不同监管机构)比较,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了推进地方食品监管大部制改革的组织完善对策。

一、地方食品监管大部制改革的组织现状———对贵州省的调查

1.监管机构及职能部门设置

首先,监管机构设立方面。目前,我国各地区在食品监管中基本建立起省级到县级的“三级机构体系”,各级政府也设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安办)等协调机构,统筹协调地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从地方大部制改革涉及的相关监管机构现状看,农业、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均设立了食品专门监管机构,拥有较强的监管实力,并体现出一定的组织分工及专业化特点。主要体现在:纵向上,省级监管机构的专职程度高,设置了专门的食品监管机构,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流通监管部门等;县级及以下监管机构多为综合性部门(如主要由政策法规部门、综合部门、业务部门等负责);横向上,农业、卫生、质监、工商、食药监等食品监管机构的设置相对完善,但只有农业、工商与卫生等部门在乡镇(区)设有相关责任机构。这些特点必然影响到地方食品监管大部制改革对监管机构的精简与统一的进程。其次,职能部门设置方面。职能部门的设置体现了机构职责的贯彻与实施。大部制改革前,各机构内部根据职能分工情况设立了监管、技术与执法等职能部门。其中,食品监管部门比较独立和统一;技术部门主要集中在卫生、农业与质监等机构,如卫生部门的疾控中心,农业部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质监部门的质量监督检测院(所)等;工商等机构拥有完善的执法部门。从职能部门分工来看,纵向上,各机构职能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从省级至县级逐步降低,综合性逐渐增强。县级机构多数职能部门均为综合性部门;横向上,监管部门的专职程度最高,其次为技术部门,执法部门的综合性最强。职能部门的分工特点对地方大部制改革中各机构整合以及资源剥离产生着直接影响。

2.组织职责界定与职能划分

首先,职责界定情况。大部制改革前,地方食品安全条例及相关实施细则对各监管机构职责给予了明确界定。对监管职责的界定以食品供应链环节的专业分工为主要指导原则,并以此确定具体监管对象(表1)。具体而言,农业等部门负责对供应链前端(食用农产品),质监等部门负责中端(加工食品),工商、卫生、食药监等部门负责供应链末端(食品销售、餐饮等)的食品安全监管。大部制改革后,商务部门的食品监管职能归农业部门负责,质监、工商等部门食品监管职能统一归食药监部门负责。对监管职责的重新界定与梳理力求涵盖食品供应链整个过程及每个环节的同时,消除职责交叉,更好体现地方监管机构在食品供应链上的组织分工特点,以有效发挥监管机构的资源优势。其次,职能分工状况。根据职责界定,各职能部门具体履行行政监督、检验检测以及行政执法等职能。其中,监督职能对技术与执法职能的履行起到组织与协调作用;技术与执法职能为监督职能的履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与执法支撑(图1)。比较地方监管组织职能划分情况,纵向上,各级机构都需履行监督职能,技术职能的履行主要集中在省级与市级机构,执法职能的执行主要集中在市级与县级机构;横向上,大部制改革前,农业、卫生与质监等部门承担重要的技术职能,工商与农业等部门承担主要执法职能。此外,由于基层监管机构多为综合性部门,职能划分也呈现出综合性、多功能特点。如基层工商所同时承担着监督、快检以及执法等综合职能。大部制改革后,对部门综合职能的梳理与整合,成为新机构面临的巨大挑战。

查看全文

桐庐干部教育培训实行大部制改革

**县各乡镇、街道和经济部门的37名领导干部一早便赶到了*县委党校,参加了正在这里举办的“工业经济招商引资专题研讨班”,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不仅要接受有关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理论知识培训,还将分赴周边先进县市实地参观那里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在*,像这样不同单位部门的干部接受统一培训的做法,既避免了多头办学带来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又促进了财政支出的压缩,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成效。这是该县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大部制”改革以来出现的良性变化。

“原本我们县经济开发区想单独申请举办这样一个培训班,但今年初计划报上去后县里进行了统一整合,最终定下来要和各乡镇、街道一起举办今天这个培训班,而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年开始,*县在全国率先对干部教育培训资源进行了整合,把中共*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县卫生进修学校、省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县培训中心“合六为一”,促使当地干部教育培训的效率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明显上升。

多头办学造成干部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据了解,在*年办学资源整合前,*县共有20多家单位开展各类教育培训业务,存在着各自为政、多头办学、缺乏统筹、无序竞争的状况。“经常是同一个类型的培训班,你这边办过以后我们这边再办,其实无论是授课内容还是方式都差不多。”*县委党校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无序的教育培训造成了当地干部教育资源的浪费,不仅造成财政资源的损耗,还分散了人力、物力,造成了教职人员配备的重复性,存在人力、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在这种状况下,有的部门教学设备闲置,而有的需要租用宾馆、会议室等场地培训。由于人、财、物资源的种种限制,加上存在抢生源现象,影响了培训质量,有时造成各类培训相冲突,也给乡镇部门经费支出和工作安排造成压力。面对这种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县委在*年初做出决定,要对县内干部教育培训资源进行大整合,把中共*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县卫生进修学校、省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县培训中心“五校一中心”进行合并,投入*多万元在县城黄金地段的文教园区征地104亩兴建新党校。

整合资源“大党校”实现大统筹

根据“大整合”方案,*县明确资源整合后的新党校(五校一中心)是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成人继续高等教育基地”。根据这个职能定位,当地按照“统一协调、力求精简、不拘一格、富有活力”的要求,组建学校组织机构,撤销了原各校的领导班子,实行一套班子统一领导,建立校务委员会管理体制。校务委员会下设“一办五部”:即综合办公室、干部教育科研部、电大教务部、社区教育培训部、网络高教部和财务部,对外保留六块牌子,接受上级归口部门管理。建立了“大党校”管理体制,实现领导、管理、师资、人财物四个一体化。同时,*县委成立了干部人才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对全县干部、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统筹规划。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兼任组长,常务副县长、组织部长分别任副组长,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在每年底组织各单位申报次年办班计划,统筹制定年度干部培训计划。对未经领导小组同意部门擅自办班的,培训经费财政不予列支报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