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5 14:25: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坝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坝安全监测

1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

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很多,据国际大坝会议“关于水坝和水库恶化”小组委员会记录的1100座大坝失事实例,从1950年至1975年大坝失事的概率和成因分析中得出大坝失事的频率和成因分别为:30%是由于设计洪水位偏低和泄洪设备失灵引起洪水漫顶而失事;27%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基础失稳和意外结构事故;20%是由于地下渗漏引起扬压力过高、渗流量增大、渗透坡降过大引起;11%是由于大坝老化、建筑材料变质(开裂、侵蚀和风化)以及施工质量等原因;12%是不同的特有原因所致。

通过上面的数值可以作如下分析:大坝失事的原因很多、涉及范围也很广,但大致可以分成3类。第一类是由设计、施工和自然因素引起,它没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是一旦大坝建成就已确定了的,如设计洪水位偏低、混凝土标号过低、未考虑地震荷载等;第二类是在运行、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如冲刷、浸蚀、混凝土的老化、金属结构的锈蚀等;第三类是上述两种混合情况,即设计、施工中的不完善在运行中得不到改正,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运行管理的不力使设计、施工中的隐患发展为破坏。就目前而言,大坝安全监测主要是针对后两种情况。下面将从设计、施工、运行维护3个阶段来讨论,着重强调目前大坝安全监测容易忽视的一些方面。

1.1设计阶段

众所周知,在设计阶段,坝址的确定决定了地形、地质、地震发生频率及水文条件等;枢纽的总体布置、坝型及结构、材料选择和分区、水文资料的收集及洪水演算、地质勘探等都将影响大坝的安全。1980年6月19日,乌江渡水库泄洪水雾引起开关站出线相间短路跳闸、引出线烧断、工地停电,类似情况1980年6月23日在黄龙滩、1986年9月3日在白山等也曾发生。以上事故的发生引起工地停电和泄洪闸门不能开启的严重后果,均是由于整体布置不合理,对泄洪水雾飘移危害认识不够所致。喀什一级大坝位于高地震烈度区,粘土斜墙坝的抗震性能差,而设计又将防渗膜放在斜墙下游侧,形成潜在的最薄弱滑裂面,因而在1985年大地震时,迎水面滑落库中,其原因是坝体结构设计不合理。综上所述,大坝的许多安全隐患是由设计阶段留下的,特别是水文计算及地质勘探和处理两个方面,如纪村坝基红层问题,前期勘探工作不够是重要原因之一[2]。

1.2施工阶段

查看全文

大坝安全监测内涵论文

摘要:从分析影响大坝安全的各种因素入手,在时空两个方面拓宽了大坝安全监测的概念,即大坝安全监测应在时空上将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考虑在内。在此基础上,提出:(1)大坝安全监测要有明显的针对性;(2)重视对溃坝的分析;(3)大坝安全监测应和设计及大坝安全定检结合起来,以方便资料分析和相互校核;(4)加强对大坝安全监测(包括监测系统),特别是自动化系统的效益评估,要求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成为水库运行调度的依据,真正为提高水库效益服务;(5)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大坝安全监测的网络化,以方便经验交流,提高监测技术。

关键词:大坝安全监测;时空;运行管理;网络

众所周知,大坝是一种特殊建筑物,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①投资及效益的巨大和失事后造成灾难的严重性;②结构、边界条件及运行环境的复杂性;③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经验性、不确定性和涉及内容的广泛性。以上特殊性说明了要准确了解大坝工作性态,只能通过大坝安全监测来实现,同时也说明了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性。事实上,大坝安全监测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我国已先后颁布了差阻式仪器标准及监测仪器系列型谱、《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实施细则》、《混凝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等,同时,国际大坝会议也多次讨论过大坝安全问题[1]。

大坝安全监测是人们了解大坝运行性态和安全状况的有效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也进一步加深。为此,笔者从分析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入手,对大坝安全监测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

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很多,据国际大坝会议“关于水坝和水库恶化”小组委员会记录的1100座大坝失事实例,从1950年至1975年大坝失事的概率和成因分析中得出大坝失事的频率和成因分别为:30%是由于设计洪水位偏低和泄洪设备失灵引起洪水漫顶而失事;27%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基础失稳和意外结构事故;20%是由于地下渗漏引起扬压力过高、渗流量增大、渗透坡降过大引起;11%是由于大坝老化、建筑材料变质(开裂、侵蚀和风化)以及施工质量等原因;12%是不同的特有原因所致。

查看全文

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探讨

摘要:为了更好的研究水库大坝的整体防渗加固,文中结合石康水库大坝具体的渗漏隐患,对工程进行具体的分析,然后做好防渗加固设计方案的必选,最终通过效果分析,选择最佳的防渗加固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水库大坝的防渗加固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石康水库;防渗加固;设计

最近几年,因为不同原因,部分水库大坝缺少正常的维修,工程出现不可避免的老化失修现象,再加上新问题的出现,由于原本的条件限制,水库本身的工程标准偏低,质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要求,久而久之,就出现长期带病运行的问题。这样的病险水库大坝直接会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成为安全的心腹之患,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概况

石康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灌溉发电输水设施、电站及大坝管理所等建筑物组成。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

二、大坝渗漏出现的原因分析

查看全文

大坝加固设计论文2篇

第一篇

1.大坝加固设计方案分析

当前大坝存在以下问题:大坝防洪能力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大坝溢洪道下游无消能设施;坝体左坝段局部反滤层存在渗透变形,粘土斜墙发生坍塌现象;放水隧洞进口铸铁闸门启闭机已运行多年,老化且腐蚀严重,不能正常运作。济下水库防洪能力按现行规范要求设计洪水标准采用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500年一遇。实测大坝坝顶高程、防浪墙顶部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侧槽溢洪道下游无消能设施,冲刷严重。大坝断面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在各工况下能满足规范要求,但大坝上游面外观不平整,大坝结构稳定评定为B级。水库大坝渗流量较小,其渗流比降略大于容许渗流比降,反滤层出现渗透变形。现场发现集中渗漏现象,大坝稳定评价为C级。

(1)经研究分析表明,本工程坝体总体稳定性较好,下游坝坡干砌石护坡稳定性好,未出现变形,坝体堆填压实达到设计容重,反滤层设置符合要求。原坝体部分施工质量良好,能满足坝体抗滑要求。

(2)坝体防渗斜墙局部渗透性及填筑压实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坝基主要为弱风化凝灰岩,岩石坚硬致密,节理裂隙不发育,岩体完整性好,稳定性好,能满足渗流、抗滑要求。本次勘测揭露坝体地层有:①层块石护坡、②层粉质粘土(斜墙)、③层沙砾(反滤层)、④层堆石及⑤层弱风化凝灰岩(坝基)。经过本次勘测,查明坝体填土材料的组成及分布,重点查明了粘土斜墙防渗体的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及其渗透性,为指导今后该水库的坝体防渗设计提供设计参数。

(3)大坝高程不满足规范要求。坝高复核见表1所示。2007年测得大坝坝顶高程288.1m,小于校核洪水位290.96m。防浪墙顶部高程为289.65m,计算防浪墙墙顶高程290.96m。并且根据当地水利员反映,在2006年遭受台风泰利袭击时,大水漫坝顶最大达到60cm,故现状大坝高程不满足规范要求。

查看全文

大坝修建的利弊辩证

水坝建设是最能唤起人类激情的工程之一,更是人类意志和创造力登峰造极的表现。水坝是一项集发电、灌溉、航运、防洪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工程。工业化以后,特别是发明电以后,利用水力发电造福人类,更是一度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如我国由于季风性气候,暴雨集中,时常有洪涝灾害发生,从总体上讲,淡水资源十分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用水需求的增长,要解决我国的水资源短缺,措施之一就是必须建设一批大型蓄水水库,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从而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

(一)大坝的建设的益处

1,就三峡大坝为列,它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并兼有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对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大坝的建设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以我国为例,由于季风性气候,暴雨集中,尽管时常有洪涝灾害发生,而从总体上讲,淡水资源十分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用水需求的增长,要解决我国的水资源短缺,措施之一就是必须建设一批大型蓄水水库,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从而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纵观历史,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如果没有特殊环境形成的天然水资源充足保证,几乎无一例外的必须依靠水坝蓄水来解决其水资源供应问题。三峡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75米。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对周边省区的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起到了缓解作用。

2,大坝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保障。目前,我国已面临着能源危机。煤,天然气,石油的剩余可采储量正在逐渐降低,如果按目前的消费速度,在一百多年以后将会枯竭。所以,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尽管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平,风力和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还不能满足大规模的社会需求。当前,全世界上大约20%的电力是来自水电,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的比重还很小。水电是目前唯一一种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可以进行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

3,大坝的建设对防洪具有重大的意义。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流域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城市和人口最为密集、社会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在公元前185年至1911年的2000多年间,长江曾发生大小洪灾214次,平均约十年一次,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防洪是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

工程建成后,将有效地拦蓄长江上游的洪水,使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从而保护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免受洪水威胁。

查看全文

大坝渗流分析论文

1水库渗漏原因分析

坝后出现较大的渗流水量基于以下几个主要原因:挡水结构发生破坏;沿构造产生集中渗漏;库水绕过两坝肩的防渗体系产生绕坝渗漏;外水补给。现对坝后渗流原因进行分析,对大坝安全作出综合评价。

1.1挡水结构破坏

坝体主要受力结构由砂砾石构成,目前坝体应力和变形观测成果表明,大坝整体的变形和位移均不大,面板应力水平不高,各接缝位移也远小于止水结构的变形适应能力;而趾板是锚固于坚硬、完整的弱风化基岩上,面板、趾板及其接缝止水结构不会受到结构应力破坏。

沿面板周边布设的11支孔隙水压力计,仅有5支测得了明显的渗透水头,位于河床部位及附近的3支(P-1-05~P-1-07)测得的坝下最高水位为1292.6~1293.1m,较为一致;两岸趾板转角处的P-1-04和P-1-09这2支孔隙水压力计埋设高程分别为1300.040m和1319.250m,最高渗透压力分别为:3.1m和3.677m(相应水位1303.140m和1322.927m)。估计是由于该两处均位于趾板转角处,存在趾板结构缝和面板周边缝的连接,接缝结构复杂,现场搭接粘结和焊接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因而存在渗漏现象。但从P-1-04渗透压力随库水位升高而增大后又减小,这应与周边缝止水结构和上游铺盖料的自愈作用有关。随着库水位的进一步升高P-1-04渗透压力又有所增大,但未超过最高压力值,增大趋势明显小于库水位的变化。P-1-09的渗透压力变化与P-1-04基本相同。鉴于此两处的水头压力并不大,因此可以认为这两处的渗漏量亦应该不会很大,且接缝止水结构的自愈作用正在得到发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肯定坝体的主挡水结构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不会产生较大的渗漏。

查看全文

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论文

摘要:从分析影响大坝安全的各种因素入手,在时空两个方面拓宽了大坝安全监测的概念,即大坝安全监测应在时空上将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考虑在内。在此基础上,提出:(1)大坝安全监测要有明显的针对性;(2)重视对溃坝的分析;(3)大坝安全监测应和设计及大坝安全定检结合起来,以方便资料分析和相互校核;(4)加强对大坝安全监测(包括监测系统),特别是自动化系统的效益评估,要求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成为水库运行调度的依据,真正为提高水库效益服务;(5)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大坝安全监测的网络化,以方便经验交流,提高监测技术。

关键词:大坝安全监测;时空;运行管理;网络

众所周知,大坝是一种特殊建筑物,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①投资及效益的巨大和失事后造成灾难的严重性;②结构、边界条件及运行环境的复杂性;③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经验性、不确定性和涉及内容的广泛性。以上特殊性说明了要准确了解大坝工作性态,只能通过大坝安全监测来实现,同时也说明了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性。事实上,大坝安全监测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我国已先后颁布了差阻式仪器标准及监测仪器系列型谱、《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实施细则》、《混凝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等,同时,国际大坝会议也多次讨论过大坝安全问题[1]。

大坝安全监测是人们了解大坝运行性态和安全状况的有效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也进一步加深。为此,笔者从分析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入手,对大坝安全监测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

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很多,据国际大坝会议“关于水坝和水库恶化”小组委员会记录的1100座大坝失事实例,从1950年至1975年大坝失事的概率和成因分析中得出大坝失事的频率和成因分别为:30%是由于设计洪水位偏低和泄洪设备失灵引起洪水漫顶而失事;27%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基础失稳和意外结构事故;20%是由于地下渗漏引起扬压力过高、渗流量增大、渗透坡降过大引起;11%是由于大坝老化、建筑材料变质(开裂、侵蚀和风化)以及施工质量等原因;12%是不同的特有原因所致。

查看全文

大坝安全监测分析论文

摘要:从分析影响大坝安全的各种因素入手,在时空两个方面拓宽了大坝安全监测的概念,即大坝安全监测应在时空上将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考虑在内。在此基础上,提出:(1)大坝安全监测要有明显的针对性;(2)重视对溃坝的分析;(3)大坝安全监测应和设计及大坝安全定检结合起来,以方便资料分析和相互校核;(4)加强对大坝安全监测(包括监测系统),特别是自动化系统的效益评估,要求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成为水库运行调度的依据,真正为提高水库效益服务;(5)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大坝安全监测的网络化,以方便经验交流,提高监测技术。

关键词:大坝安全监测;时空;运行管理;网络

众所周知,大坝是一种特殊建筑物,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①投资及效益的巨大和失事后造成灾难的严重性;②结构、边界条件及运行环境的复杂性;③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经验性、不确定性和涉及内容的广泛性。以上特殊性说明了要准确了解大坝工作性态,只能通过大坝安全监测来实现,同时也说明了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性。事实上,大坝安全监测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我国已先后颁布了差阻式仪器标准及监测仪器系列型谱、《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实施细则》、《混凝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等,同时,国际大坝会议也多次讨论过大坝安全问题[1]。

大坝安全监测是人们了解大坝运行性态和安全状况的有效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也进一步加深。为此,笔者从分析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入手,对大坝安全监测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

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很多,据国际大坝会议“关于水坝和水库恶化”小组委员会记录的1100座大坝失事实例,从1950年至1975年大坝失事的概率和成因分析中得出大坝失事的频率和成因分别为:30%是由于设计洪水位偏低和泄洪设备失灵引起洪水漫顶而失事;27%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基础失稳和意外结构事故;20%是由于地下渗漏引起扬压力过高、渗流量增大、渗透坡降过大引起;11%是由于大坝老化、建筑材料变质(开裂、侵蚀和风化)以及施工质量等原因;12%是不同的特有原因所致。

查看全文

浅析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

1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的意义及必要性分析

1.1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的意义。在现代化经济发展建设中,水库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广泛的,无论是在农业灌溉上,还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上,对于水库的建设和需求都是较为广泛的[1]。1.2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的必要性。就中国当前水库建设管理中的水库建设现状来看,随着水土的冲蚀,水库内部发生大坝垮塌以及坝体渗漏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状况下,要想继续保障水库的蓄水建设安全,就应该在进行水库建设过程中,将其建设中的防渗加固技术设计好。由此可见,在水库的建设中,将防渗加固技术设计应用好,对于整体的水库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2水库大坝渗漏出现的部位及原因分析

2.1主要渗漏部位分析。一是坝沿基础层砂石部分渗漏,这部分渗漏在整个水库渗漏中是较为严重的,由于长期受到水流的冲击及浸泡,使得坝沿基础层砂石部分,该部分渗漏是较为严重的一项渗漏,如果不能处理好该部分防渗漏工作,就会对整个水库大坝的地基造成严重的水体侵蚀,当时间逐渐流逝之后,该部分的渗漏现象会越来越严重,需要及时的对其渗漏部分进行施工防护处理,这样才能保障在施工防护技术的处理中,将整体的大坝地基安全环境控制好,保障了水库的蓄水安全。二是坝两岸岩石硅层渗漏,该部分渗漏主要出现在水库大坝的两侧,由于水体的变化在不断出现新的状况,比如水位的变化就会带动水库内水体对坝体两侧的地基冲蚀,随着时间的演变,这种现象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危害到水库的安全。2.2渗漏出现的原因分析。按照水库坝体建设中的现状分析来看,将水库大坝出现渗漏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部分:一是在进行水库建设过程中,对于坝底的地基处理不够透彻,导致在后期的水库蓄水中会出现极为严重的水库渗漏现象,比如在进行水库大坝地基的设计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中的坝底地地基挖掘设计,就会造成在后续的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将坝底地基挖掘13m,而设计图中的对于坝底地基的设计则为15m,这其中就会出现2m的误差,在后续的水库建设蓄水中,就会造成水库的渗漏现象加剧。二是在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对于施工中的技术应用控制不够规范,很多区域内的施工缝处理不够细致,以至于在后续的水库蓄水过程中水库内的水体会不断的冲蚀施工区域,造成渗漏现象。

3水库大坝防渗加固设计---以石头门水库为例

3.1工程概况。3.1.1工程基本信息概况。石头门水库位于新疆喀什地区,整个水库内的蓄水来源为天山冰雪融化水源,整个水库蓄水建设中其坝体位于水库上游1.5公里处,坝体位置距离喀什室内75km,整个水库蓄水能力最大可容2549.36km2。该水库的建设为喀什地区的农田灌溉以及水利发电奠定了基础,并且在水库的建设使用中结合防汛抗洪工作一同治理。按照原设计中的工程施工设计规划来看,整个水库蓄水工程的设计蓄水能力为3055km2,对应的水位设计为255m。设计水库最大泄洪量355m2每小时,确定了以上施工设计之后,按照现场施工环境对施工中的技术应用,及对应的防渗加固工程建设技术进行了设计。3.1.2地质勘测成果。通过对石头门水库建设区域内的基本地理地貌环境分析之后,决定在进行3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之前,对加固技术的控制进行地质勘探,借助地质勘探将水库施工区域的环境以及对应的地质信息进行了对比。具体的地质勘测成果分为以下几部分:一是确定了石头门水库施工区域建设为半丘陵地带,其整个区域内的土质属于黄沙,地表内层具有较多的硅砂类矿物质。二是经过地质勘测决定在进行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将施工中的地基加固分为三层进行建设,并且需要借助黏土进行专门的施工辅助材料应用。三是在坝体和地基的处理过程中,应该以混凝土浇筑材料施工技术应用为主,并且将地基内部缝隙进行特殊化防水处理。3.1.3防渗加固范围。按照此次水库防渗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在进行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将其防渗加固施工的范围确定为以下几部分:一是针对坝体的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确定在进行坝体防渗加固技术的实施中,将其整个坝体±1.55-±2.08处进行加固,采用透水性能力较好材料配合施工中的技术应用,同时在施工技术的应用处理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施工技术将加固技术实施好。二是在进行坝体冻土层的施工加固处理设计,为了保障整个防渗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在进行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将坝体冻土层上下2.5m范围内的土层进行了加固,借助高强度压路机夯实了坝体周围的土层,增加了坝体的整体性强度提升。3.2防渗加固设计内容。按照此次水库防渗加固技术应用的要求,在进行施工技术的应用之前,对整个施工区域内的防渗加固技术应用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具体的施工设计内容如下:一是对主坝体加固施工设计;二是对施工区域内的灌溉设施防渗加固技术处理,借助该部分的防渗加固技术处理能够提升整体的水库蓄水能力;三是针对加固防渗技术应用中的引水渠道加固,保障在该技术的加固施工技术应用中,能够优化整体的水库蓄水管理能力,通过这种蓄水能力的提升,将整体的蓄水能力提升上来,加强水库安全建设能力。3.3帷幕灌浆防渗设计。3.3.1帷幕位置。按照此次坝体施工技术的应用设计要求,将防渗加固技术实施中的帷幕位置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和分析,通过设计和分析之后,将帷幕位置固定在下游1.5m-2.5m处,同时在坝体两侧40m处也都设置了相应的帷幕,借助帷幕将整个坝体规划好。同时在进行帷幕的设置过程中,对排数以及排距和孔距都进行了专门的设计,按照其设计中的控制要点来看,在进行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帷幕的固定进行专门的分析,并且在帷幕的固定过程中,应该将帷幕和孔距的位置关系协调好,这样才能在进行协调过程中将对应的帷幕布置工作处理好。3.3.2左右坝帷幕。由于在水库大坝防渗加固技术的实施中,其对应的防渗加固中需要对坝体两侧位置安放不同的帷幕进行坝体加固控制,所以在这种背景下的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对水库加固技术实施中的坝体左右帷幕进行了设置,其中左岸坝体帷幕设置在距坝体7-14m处,而右岸的坝体帷幕设置在安置在距离坝体5-15m处。通过该设计之后,将整个坝体加固技术实施中的孔距离设置为2m,每个排距之间的关系设置为1m。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坝体加固施工技术应用中的灌浆坝体位置控制进行了设计,整个坝体灌浆技术的实施中,由主体灌浆和隧洞灌浆两部分组成,整个隧洞的设计宽为3.3m,高为3.9m,距离地面高程为255.3m。3.4施工技术应用。3.4.1技术要求。按照此次水库防渗加固技术的实施要点分析来看,在整个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其技术的要求应该分为以下几部分:一是技术的应用之前应该针对灌浆前的水库主体水位进行控制,将其位置高程控制在180-195m之间,并且尽量减少水压对坝体的影响。二是在灌浆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针对其施工技术应用中的灌浆工序控制进行分析,总的来说分为三道灌浆工序,以排孔灌浆形式进行对应的灌浆施工。三是对于灌浆比例的控制技术要求,要严格的按照坝体和隧道内的施工灌浆技术应用需求去调整对应的灌浆配置比例,保障在其比例的配置过程中,能够优化对应的施工防渗加固技术应用效果[1]。3.4.2灌浆压力控制。在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因素就是对于灌浆压力的控制,这是保障整个防渗加固工程施工管理效果及施工管理质量提升的关键性因素,只有保障在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将对应的灌浆压力控制好,这样才能确保在现实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按照水库坝体加固技术应用的规范去及时的调整对应的灌浆压力。3.4.3灌浆浆液变换。进行加固防渗技术的实施中,对应的灌浆技术实施中,需要注重对浆液的变化控制,确保在浆液的变化控制中,能够结合具体的施工要求去调整对应的施工技术技术。采用的灌浆浆液配置比例应该为2:1的石灰混凝土。并且需要将配置比例进行不断的调整,这样才能在调整过程中,及时的按照加固技术的施工应用需求,去调整对应的加固变化技术。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防渗加固技术的实施中,应该注重对技术实施中的浆液注入时间,以及浆液注入过程中的速率控制进行专门的分析,这样才能在分析过程中,提升整体的灌浆技术实施效果。

查看全文

大坝浇筑质量检测分析

[摘要]文章以辽宁双龙水电站为例,对基于SASW方法的CSGR大坝浇筑质量检测进行研究,认为在CSGR大坝施工过程中,可以先利用文中的方法进行浇筑面R波波速的快速测试,对波速明显偏低的测点部位,进行表面密度取样实测,即可较为准确的掌握整个浇筑坝段的碾压密实程度,进而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SASW法;CSGR大坝;浇筑质量检测

1项目概况

拟建中的双龙水电站,位于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太平哨镇二龙渡村境内,在已建成的高龙泡水电站下游,为典型的河床式水电站。双龙水电站大坝为CSGR大坝,坝顶高程为160.0m,最大坝高56.0m。

2SASW检测法的基本原理

SASW检测法属于一种地震波测试分析方法,最初由美国工程地质学家Nazarian和Stoke于1986年提出[1][2]。该方法最初主要用于土层以及路面剪切波的传播特性,进而确定土层和路面的地质环境情况,以后逐步扩大应用范围,被广泛用于混凝土检测。SASW检测法的基本原理是在被测对象的表面施加一个瞬时性的激振,在实践操作中多采用冲击锤敲击的方式产生[3]。由于激振的作用,可以在被测对象内部产生包括P波、S波和R波在内的不同频率的弹性波[4]。其中,不同频率的R波,可以相互叠加性在被测对象的表面传播。然后,利用两通道和多通道的传感器对接受到的不同频率的R波进行频谱分析,并对不同频率的波进行有效分离,进而计算获得每个频率R波的波速和频散曲线[5]。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检测布置,获得两通道传感器接收到的数字信号;第二步,利用MATLAB对上述数字信号进行互功率谱分析,获取测试相位谱;第三步,对上一步获得的相位谱进行分析,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相位谱;第四步,生成频散曲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