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贫困居民家庭情况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5 14:15: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城镇贫困居民家庭情况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城镇贫困居民家庭情况

城镇贫困居民家庭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通过对城镇贫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说明了当前城镇贫困产生的根源,结合实际分析了以社会最低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利弊,并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贫困;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地区收入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个人收入总量迅速增加,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这一主要发展趋势不协调的是城镇贫困群体的不断增加,城市贫困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虽然我国在社会救助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仍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必须尽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兼顾效率和公平,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1城市贫困居民现状及其特点

1.1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城镇居民采取供给制度,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虽不算太高,但较为稳定。城镇贫困人员主要是“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或扶养人),由于数量少,政府能较好地解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贫困人口的数量开始逐年增多,1997年达到281万人,2000年达到402万人,2003年已达到2053.6万人。近几年国家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力度,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查看全文

城镇贫困居民家庭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对城镇贫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说明了当前城镇贫困产生的根源,结合实际分析了以社会最低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利弊,并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贫困;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地区收入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个人收入总量迅速增加,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这一主要发展趋势不协调的是城镇贫困群体的不断增加,城市贫困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虽然我国在社会救助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仍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必须尽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兼顾效率和公平,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1城市贫困居民现状及其特点

1.1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城镇居民采取供给制度,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虽不算太高,但较为稳定。城镇贫困人员主要是“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或扶养人),由于数量少,政府能较好地解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贫困人口的数量开始逐年增多,1997年达到281万人,2000年达到402万人,2003年已达到2053.6万人。近几年国家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力度,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查看全文

城镇贫困居民家庭情况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个人收入总量迅速增加,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这一主要发展趋势不协调的是城镇贫困群体的不断增加,城市贫困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虽然我国在社会救助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仍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必须尽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兼顾效率和公平,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1城市贫困居民现状及其特点

1.1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城镇居民采取供给制度,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虽不算太高,但较为稳定。城镇贫困人员主要是“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或扶养人),由于数量少,政府能较好地解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贫困人口的数量开始逐年增多,1997年达到281万人,2000年达到402万人,2003年已达到2053.6万人。近几年国家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力度,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显示,1996年全国城市贫困率为4.2%,近几年的城市贫困发生率基本为6%-8%,而20*年

我国城市贫困率为5.3%。城市贫困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仍大大高于十年前水平。

查看全文

物价上涨对家庭影响的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全区市场物价出现了新一轮上涨,特别是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较大。脂油、肉禽蛋、蔬菜、水产品等食品价格涨幅都超过了10.0%,物价大幅上涨对我区城镇居民尤其是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全区城镇居民的收支情况

(一)收入情况。1-5月,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74.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月人均994.84元。将全区100户调查户按相对收入不等距分组:1-5月份,低收入组居民家庭(占抽样调查户数的20%)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84.04元,月人均536.80元,仅占全区月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95%。

(二)支出情况。1-5月份,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417.46元。其中: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030.65元,恩格尔系数为39.7%,比上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成为主要因素。截至5月末,我区低收入组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180.49元,食品支出人均582.57元,月人均仅为116.51元,恩格尔系数为49.4%,比全区平均水平高9.7个百分点。

二、物价上涨对城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的影响

据资料显示,1-5月份,全区低收入居民家庭,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对生活的影响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管理论文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高等教育经费的需求迅速膨胀,而且财政拨款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导致当时高等教育经费严重紧缺。1989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以下简称成本分担)制度开始在高校中进行试点,逐步推广,如今各高校已经全面实行了收费制度。在教育制度改革初期,推行成本分担政策对缓解高校经费紧张状况,改善办学条件起了巨大的作用,为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奠定了基础。

但高校在实行收费制度不过十几年的时间里,收费标准提高较快,以1990至2001年为例,学生人均学杂费由最初的不足100元上涨到2001年的将近4000元,1998年以前,历年学生人均学杂费均低于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而到1998年两者基本持平,1999-2001年间前者已经超过了后者,差距逐年增大,且增大的速度相当快(见表1)。近几年,不断上涨的学费让工薪家庭越来越感觉负担沉重,农村贫困家庭更是难以承受。如何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以保证高等教育公平(以下简称教育公平),让贫困家庭子女不因经济条件而丧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已为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倍加关注。

本文拟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学杂费与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水平与社会实际承受力的适应性,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成本分担影响教育公平的理论分析

成本分担是指教育成本由各个方面共同来承担,一般认为承担方主要包括:学生的家长、学生本人、政府、工商企业等。本文中的成本分担主要指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以缴纳学杂费的形式对教育成本进行部分补偿。教育公平主要是指在高考分数达到国家规定录取线的前提下,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学生享有同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即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应由于经济原因而受影响。我国成本分担的主要形式是收取学杂费,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基本上实行免费的高等教育。现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让受教育者分担部分教育成本已成为可能。由免费到收费的转变是发展高等教育的需要,但一般说来,人们普遍认为收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而主张收费越低越公平,最好是免费,这样就不会有人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不能够上大学。

然而西方学者经过对免费的高等教育反思和验证后,认为免费高等教育不利于教育公平,理由有二:首先,免费高等教育实际上是用纳税人的钱来供富有家庭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如果高等教育实行免费,高等教育经费则需由主要来源于税收的国家财政供给,而富有家庭的子女由于各种有利因素往往比其他阶层的子女有相对较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免费高等教育实质上是让富有家庭的子女占有了其他阶层子女应该享用的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其次,接受高等教育会使个人获得较高的收益,免费的高等教育是在用国家的钱为个人投资,因而对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是不公平的。

查看全文

抽样调查城镇住户方案

为充分调查了解我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口、就业、收入、消费、储蓄、手存现金、商品需求和住房等变化情况,从而为我县确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权数、确定贫困线的划分、计算社会商品购买力、国民收入分配比例、测算全面小康进程等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研究制定劳动力就业、工资和奖金、社会福利、货币流通、商品生产和供应等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对象

我县城镇居民委员会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包括:

1、户口在本地区的常住非农业人口;

2、户口在本地区的常住农业人口;

3、户口在外地,在本地区居住半年以上的非农业人口;

查看全文

城镇居民消费价格调查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根据有关要求,为做好我市城镇住户、居民消费价格(CPI)抽样调查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城镇住户抽样调查和居民消费价格工作是政府目标考核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是构建和谐社会、小康监测、城市贫困监测、考量民生的核心指标,为各级党政领导掌握和研究人民生活、市场价格、货币流通、劳动工资、社会保障等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数的测算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倍受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价格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综合反映,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关系到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做好价格统计调查工作,对于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判断经济运行趋势、进行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解决好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调查工作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精心组织,落实任务

全市城镇住户抽样调查和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工作由国家统计局调查队负责,除直接负责市区调查任务外,还要对各县(市)、区的调查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汇总、分析和上报。调查队和各县(市)统计局、城调队要充实调查力量,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调查方案和原则,在规定的样本框内,市区抽选100户居民家庭,各县(市)抽选50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日常居民家庭收支调查。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各地未经国家统计局调查队批准不得随意更换抽中的居民家庭。样本抽取后,要迅速落实调查记账任务,并要对抽中的调查户进行记账方法和制度的培训。各地住户调查员要严格执行国家下发的《城市住户调查基础工作规则》,加强审核,杜绝人为干扰数据的现象,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并对调查情况和调查中发现的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确保年1月正式纳入全市汇总,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查看全文

城镇贫困居民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对城镇贫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说明了当前城镇贫困产生的根源,结合实际分析了以社会最低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利弊,并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贫困;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地区收入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个人收入总量迅速增加,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这一主要发展趋势不协调的是城镇贫困群体的不断增加,城市贫困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虽然我国在社会救助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仍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必须尽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兼顾效率和公平,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1城市贫困居民现状及其特点

1.1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城镇居民采取供给制度,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虽不算太高,但较为稳定。城镇贫困人员主要是“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或扶养人),由于数量少,政府能较好地解决。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贫困人口的数量开始逐年增多,1997年达到281万人,2000年达到402万人,2003年已达到2053.6万人。近几年国家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力度,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查看全文

农民收入低、提高慢问题的探索

一、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形势严峻

党的十六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全民共享、城乡共进。然而,在城市奔小康呈现大好局面的同时,与之相对的却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提高速度慢,从而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步履蹒跚的尴尬局面。农村的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

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2%;1997年至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年实际增长仅3.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实际增长达到8.6%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44%;2002年与2001年相比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4.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4%,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5.8%。由此可见,农民不仅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市民,而且其年平均增长率也远远低于市民。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农民的收入水平不仅永远赶不上市民,而且会进一步被远远抛在后面。此种局面,值得认真思考、深入探索。

二、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根源

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根源何在?在此归纳为“三大根源”:

首先,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产业性根源。在农业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是相交织着的,使得农业生产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自然因素。其具体表现主要是: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慢;易于遭受自然这灾害,生产风险大;农产品量大值低,保存风险大;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变现风险大;“无效成本”高(“无效成本”指自然灾害成本、农药与化肥流失成本、农业机具季节性闲置成本等)难以回收。凡此种种都会使农业生产者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古今中外无不如此,而现阶段我国尤为突出。

查看全文

城乡经济差距原因分析论文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出现一定的发展差距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并带来政治、社会等很多方面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基本保持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非均衡的发展,对建立现代工业基础,培育整个经济的强力增长点,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整个经济已具有相当基础后,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关注。

一、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

(一)收入差距。

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1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9.6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366.4元。从这两个指标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相当大。

1.城镇人均收入是农民人均收入的2.9倍,城乡居民收入比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78年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是2.57:1,农村改革开始后这一比例逐步降低,到1983年降到最低点1.82:1,随后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扩大,到1990年城乡收入比为2.2:1,1995年为2.71:1,目前已经达到2.9:1的历史最高水平。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不到1.5:1的水平。按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相关资料,城乡差距超过2:1的国家只有3个,我国便是其中之一。

2.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接近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2倍。扣除物价因素,1990年到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0%,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约增长62%。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