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5 13:25: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错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常用简历错误案例
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去做5页的简历。一般来讲,当然。最好能把篇幅限定在两页纸以内。但也不能说,做简历必需要用两页纸。相反,也不要把细节过多地删掉,以让它适合一页纸的规范。
但挽回损失却很难,简历上犯错误很容易。特别是简历被HR看到以后。所以预防这些错误很重要,尤其对于初次写简历的人来说。以下是最常见的却又是最致命的简历错误,以及相应的纠正良策,供你参考。
一、打字或者语法错误
防止出现任何可能引起歧义的地方。如果不是这样,简历的文字需要完全合乎文法。招聘经理很可能会误解,给你出歧义的地方划条杠杠,或者干脆丢在一边,给你盖棺论定:做事不认真;或者,连简单的简历都写不好,那还能干什么?
二、缺乏细节
这个行业有多熟练,招聘经理需要详细知道你以前都做了些什么。例如:
小议民法的动机错误
民法中的错误理论萌芽于罗马法时代,在注释法学派时期得到发展,并在法国法中得到体现,最终成熟于德国法学者,其标志为错误之阶段性问题的澄清。这一理论是民法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在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关于此理论的讨论长盛不衰。由于本文主要探讨动机错误问题,故在表示错误问题上不作过多讨论。
1.动机错误概述
1.1动机错误的理论渊源
罗马法中并没有动机错误这一理论,早期罗马法甚至不考虑意思表示的错误问题,因为当时的法律只注重法律的形式,形式符合了,法律就赋予其效果。后期罗马法将错误分为实质错误和非实质错误,实质错误是指对整个行为或者重要构成要素产生了不真实的认识,非实质错误是指对行为某些方面,轻度的或不重要的不真实认识。
动机错误理论的真正提出是在意思表示阶段性理论出现之后。德国罗马法学者在其成熟的意思表示理论基础上,通过意思表示内部结构分析以及必要的法律政策考量,区分健全意思表示和瑕疵意思表示,后者被认为存在表意人的自主决定的瑕疵,影响法律行为的有效性。《德国民法典》积极吸收这一理论,在第119条规定了表示错误和重要性质错误。并在第242条对主观行为基础错误进行了规定。根据第119条规定,意思表示可以细分为5个步骤,第一步是意思形成;第二步是考虑用何种方式将形成的意思予以表示;第三步是决定用表示符号表达出来;第四步是在意思发出到意思受领之间,这是个运送的问题;第五步是受领人受领意思的过程。
1.2动机错误之概念及其法律价值
办公室不能犯的错误
在不同外企的OL眼中,到底这些错误是否是致命的呢?
欧洲外企OL:诚实最重要
自述人:汪菡27岁法国某化妆品公司媒介经理广州
可能因为公司是一个化妆品公司吧,所以在公司,最不能容忍的错误就是对于时尚的迟钝和缺乏热情。公司最欣赏的人才是富有胆识和想像力,富有创造力,同时具备实干精神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诗人+农民"标准。但是这种时尚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特立独行,不按照公司的规则行事。在女员工的衣着打扮上,公司并不提倡打扮得过于怪异,但是要有时尚感(错误78:化妆不当。错误79:发型不当,错误80:衣着不当)。
公司有着悠久的历史,道德感很强,所以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员工的不诚实。公司曾经招聘过一个女孩子,她的工作能力很强,业绩也很好,但是后来发现她的应聘资料中有一项成绩是虚构的。公司认为这种不诚实可能意味着她的人品也有问题,后来就炒了她的鱿鱼。
另外欧洲人比较不能容忍加班(错误5:只工作,不休息),所以你在公司自愿加班可能并不会得到老板的特别青睐,但是如果你有些新奇的想法和意见,老板可能会另眼相看。我们老板特别有意思,他不喜欢看单调的平面报告,他喜欢你把报告做得很漂亮,很有艺术感,颜色选择得漂亮些,多加些图形和照片,会更让他喜欢。
论刑法认识错误
摘要:在刑法上,认识错误系认识因素的一个方面,而认识因素又被界定为犯罪的主观方面内容之一,因此,认识错误在刑法实务中对于犯罪的分析认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会对定罪量刑产生影响。本文将着重分析法律认识错误的含义及特征,深入探讨法律认识错误的刑法学原理,为指导实务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刑法;认识错误;定罪量刑
我国刑法奉行罪刑法定原则,但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明明想犯甲罪却犯了乙罪,明明想犯重罪却犯了轻罪等等情况。认识错误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并未体现,但刑法制定和修订史上,该概念被不少学者提出且观点各异,特别是事实认识错误,本文将着重于探讨研究该认识错误在刑事责任确定中的比重。
一、刑法中认识错误的概念及立法依据
(一)概念。关于“刑法中的认识错误”的概念,刑法学界众说纷纭,现着重从国内各大高等学校的教材中对该概念的定义进行比较。西北政法大学: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于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和事实情况的认识发生错误。中国政法大学: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西南政法大学: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的评价或者对与自己的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的不正确认识。不难看出,具体到我国刑法学界,刑法中的错误乃主观之认识与客观之事实不相符也;刑法上所说的错误是指行为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和事实上的认识错误。这是值得关注的两种观点。(二)立法依据。在我国,对于刑法的认识错误是有法可循的。同时,其他国家的刑法对此也有明文规定。例如:1976年《西德刑法》第16条明确规定:“(1)行为人于行为之际,对于犯罪的法定构成事实所属情况欠缺认识者,不成立故意行为,但是对过失行为之可罚性不生影响。(2)行为人对于行为之际有可成立较轻法规所定犯罪构成事实之情况者,惟依较轻法规处罚轻故意行为。”该条文就是关于犯罪构成事实错误的规定;还有该法第17条规定:“行为人于行为之际,欠缺违法行为之认识,且此认识错误系不可避免者,其行为无责任,如系可避免者,得依第49条第1项减轻其刑。”又如,《日本刑法》第38条(关于故意、过失条款)规定:“不得因不知法律而认为没有犯罪故意。但根据情节可以减轻处罚”。除以上规定以外,其他的国家对此也存在类似的规定,如瑞士、奥地利等。认识错误的立法规定作为错误论的依据,其影响该理论的概念界定、类别区分及效果等方面。虽然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尚未有明确详细的规定,但错误论已经在司法审判实务中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二、认识错误对刑事责任的影响
民法错误规制辩证分析论文
摘要:作为我国民法学上的通论,民法上的二元错误论自2005年以来遭受来自一元错误论的批判和解构。一元错误论在解构二元错误论的同时,完成了知识移植和知识体系的建构。然而,它对二元错误论的解构并不成功:作为其基础的错误概念难以成立;其制度缺陷令其较之二元错误论难称优越;其驳论与立论存在明显的不足。坚持传统民法上的二元错误论应是我国民法的不二之选,但此种坚持应以扩张错误概念和软化动机错误不可撤销之僵化规则体系为前提。
关键词:一元论;二元论;内容错误;动机错误;公序良俗;交易基础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元2005年之前,学界对于民法上的错误,并无一元论与二元论区分的明显论争意识,尽管一元论的相关著作在清末已经译介入国[1],而且2000年之后,借助于解亘的译作,学界对于一元论与二元论错误的区分理论体系,应有较系统的认识[2]118-151。后因孙鹏对一元论之力推———主张不区分内容错误与动机错误,适用统一要件决定错误得否撤销,二者之间的论争始浮出水面[3]。孙鹏提出一元论框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学界一片静寂,罕有响应者。2011年,留日学者班天可打破了沉寂,借由对王凤霞、李站诉张云树经济补偿合同纠纷上诉案[4]425-429的批判,基于对《民通意见》第71条解释明确提出了一元论的错误概念:行为后果与意思相悖;以这一概念囊括了内容错误与动机错误。在概念建构的基础上,班天可提出了一个法律错误(学界一般视为动机错误)规则的三分框架:法律概念的表述错误、法律效果错误、对法律的动机错误[5]997-1020。这是一个中庸的方案。2013年,班天可再次借由对王凤霞等上诉一案的评析,提出了一个错误的一元论框架[6]103。至此,班天可先生放弃了他之前的三分法,回到了较为彻底的一元论。两年之后,我国学界关于民法总则立法的讨论日渐热烈,带热了关于错误问题的学术讨论。2015年,赵毅对“重大误解”的俄语来源进行了考证,肯定了我国“重大误解”制度的罗马-法国法传统[7]104-114。无独有偶,同年,梅伟也撰文秉持相同解释论观点,但在立法论上,则主张德国民法的区分论模式[8]61-78。2016年,赵毅在一元错误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折衷的错误制度框架。这个错误制度的总体结构为:在民法总则层面上保留动机错误与内容错误的二元区分;婚姻错误、遗嘱错误留在分则中单独构建;一元模式之下的“要件论”适用于合同领域。这是一种经过转换的、隐蔽的一元论[9]。我国民法学界自民国以降,凡明确阐述错误概念的民法学著述,罕有持一元论观点者。何以自2005年以来,会有学者力主一元论?其原因可能除我国最高法院《民通意见》存在引人误解的表述之外,应还有学术上谋求新视野、新格局的意图。然而,以一本自千疮百孔之外来旧概念及理论体系革新我国固有之学术传统乃至制度传统,是否合理?相关学者的论证是否足以支撑这种革新的必要性?都需要进一步讨论。
二、一元错误论的概念及制度缺陷
(一)一元错误论的概念问题
错误引起的教学思考分析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的建构必需跳出只关注数学学科内容体系和结构的束缚,课程规范》指出:学校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必需以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和可继续发展为目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有话直说,而实现这种场景的关键是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以鼓励激发学生思考,正如情景二那样,给学生一个思维与说话的平台,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才干使课堂更愉悦,发展更充分。
使粗心的课堂上犯下了统计”错误,摘要:一位学生的一次不经意的举手。搅黄了教学预设。面对突如其来的错误,沉着的改变了教学方案,将错就错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样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关健词】错误统计思考资源
案例:
为了使学生对统计有更深的体验,这是二年级下册中《统计》一课的教学。打算结合教学实际,让学生对本班男、女生喜欢的科目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组织学生对统计表进行分析交流与评价。课堂在按着我预定的思路进行,就在暗自庆幸一切顺利时,抬头看到皱着眉头的张某,小心地举起了手。惊疑的脸使我觉得她肯定有什么疑问,便和颜悦色地说:有什么问题吗?请大胆地提出来,一起解决。老师,班女生共是18人,为什么这里有19个?这时,马上有同学在窃窃私语:啊,老师写错了吧?这里有19人了听到议论声,立刻将表格中女生的5个数据一加,果然是19糟了什么地方出了错。明摆着的错我能承认吗?这样会不会影响自已的面子?短暂的思考后,决定放弃原有的教学方案。
就让学生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的错误原因与解决办法。于是问道:怎么知道这个数据错了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老师,索性将错就错。将女生的5个数加了一次。真会动脑筋,可是为什么会与我班的女生人数不符呢?话音刚落,许多只小手马上又举了起来:老师,知道。刚才看见黄某举了两次手。对,所以你也数了两次。没等我来得及反应,同学们便已嚷嚷开了原来学生们一开始就知道!接着又顺滕摸瓜,问:那现在该怎么办呢?重新再来统计一次。不用重新来的问一下黄某她喜欢哪一个,把不喜欢的那一个科目减去1就行了看得出,同学们学得很主动,很投入。享受着纠正了错误的胜利与喜悦。小结时,问他通过讨论,明白了什么。有的说:知道了收集完数据后一定要进行认真检查;有的说:知道了如何检查;也有的说:统计时每个数据一定要正确、真实,还有的说,老师所说的也可能不正确等等。
对象错误处理原则刑法反思
[摘要]刑法理论界关于错误问题主要有具体符合说、法定符合说和抽象符合说。本文以法定符合说为立足点,阐述了在同一构成要件和不同构成要件内,单独犯罪对象错误和共同犯罪对象错误的处理原则。同时根据在共同犯罪中各个行为人的分工不同,从共同实行犯、共同教唆犯、共同帮助犯三个方面具体说明共同犯罪对象错误的处理原则。
[关键词]对象错误;犯罪既遂;法定符合说
刑法中的错误问题,尤其是对象错误在司法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影响行为人的责任形式,更重要的是牵涉到犯罪既遂和未遂问题。正确地认识对象错误,能够准确地对行为人进行定罪量刑。如果分别按照抽象符合说、法定符合说和具体符合说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其结论将大相径庭。
一、对象错误的定性
行为人侵害的对象具有特定性,是成立对象错误的前提。行为人在产生犯罪意思时,若持一种放任态度,犯罪目标是一个或者是不特定的多数,不管发生任何后果都是和其意思相符合的,实际侵害的对象和意图侵害对象是一致的。[1]比如王某想要报复甲,在甲的水杯中放入毒药,但是其妻乙却喝了甲的水,导致乙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行为人意图侵害的对象是甲,但其在实施时对甲是否会用其水杯喝水以及是否会有其他人用其水杯是不能确定的。因此,即便发生了毒死乙的情形,也不构成对象错误。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如果有人用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实施犯罪,虽然行为人主观上的目标是特定的,但是由于方法本身决定了其侵害的对象不可能是唯一的、特定的,这样的情况也不会发生对象错误。犯罪行为客观上侵害了另一对象,导致实际发生的事实与行为人预想的事实不一致。对行为人所认识的对象和实际侵害的对象有怎样的不同,是不可一概而论的。[2]当行为对象是人时,把甲当作乙杀害是最典型的对象错误;如果以物为对象,仅仅体现的是财产所有权的关系时,就以物的所有者为标准来判断对象错误。出现对象错误时应当如何定性,是触犯一罪还是数罪,是既遂还是未遂,这些对定罪量刑都有极大的意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刑法学界对于对象错误的定性有几种比较主要的学说。(一)具体符合说。该说认为,只有当客观上产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所想要发生的事实一致时,才能成立故意,行为人才能负既遂的刑事责任。例如甲欲开枪杀死乙,却误将丙当作乙而打死。[3]刑法学界较早的具体符合说认为,甲主观上想要杀害的对象是乙,因此只有实际上杀死乙时,才能是完全地、具体地符合甲的意图,甲才能负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但甲事实上杀的是丙,因而不是具体的符合,所以甲对乙构成杀人未遂,对丙构成过失杀人。应根据想象竞合犯的原理,按照杀人未遂定罪处罚。现在的具体符合说认为,所侵犯的客体一致,都是人的生命健康权,并且不违背行为人的犯罪意图,所以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二)抽象符合说。该说认为,行为人意图侵害的事实与实际发生事实在种类上没有必要是完全的、具体的相同,只要行为人有犯罪的意图,又现实地造成了法益受到侵害,就可以成立犯罪的既遂。例如,甲本想损害蜡像,结果却导致乙死亡,应以毁损财物罪和过失杀人罪中的一个重罪处罚。(三)法定符合说。该说认为,虽然客观发生的事实与行为人主观上意图侵害的对象不完全相同,但两者都在同一构成要件内,侵害的客体也一致,应当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认识为标准,定为故意犯罪既遂。因为实际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在法律上的性质是相同的。[4]例如甲欲开枪杀死乙,却误将丙当作乙而打死。该说认为,甲本来想杀的是一个人,结果也造成了一个人的死亡,侵犯了相同的客体,侵犯了同一种法益,因而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法定符合说把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客观侵害结合起来,能更加客观地评价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虽然针对对象错误来说,运用法定符合说和具体符合说得出的最终结论是一致的,但对打击错误的认识却出现了明显的分歧。[5]具体符合说还存在其他缺陷,如导致罪刑不均衡、与构成要件理论不协调等。抽象符合说只是片面地强调客观损害与主观恶性间的因果关系,不考虑意图侵害事实与实际发生事实是不是具有相同的法律性质,这当然是不科学的。综上所述,在处理对象错误的问题时,我们应当采用法定符合说。
二、单独犯罪对象错误的处理原则
英语写作错误与原因分析论文
摘要: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学习英语时最头痛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典型错误,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究,并提出了一些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写作;思维方式;错误与原因
Abstract:ThewritinghasbeeninauniversityEnglishteachingdifficulty,whenisthestudentstudiesEnglishthemostheadachequestion.ThearticlehasanalyzedintheuniversityEnglishwritingtypicalfault,hascarriedonthepreliminaryinquisitiontoitsorigin,andproposedsomeraiseEnglishwritinglevelseveralsuggestions.
keyword:UniversityEnglish;Englishwriting;Thinkingmode;Mistakeandreason
一、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式培养高级应用形人才,其英语教学应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笔试中的第五部分写作测试学生套写应用性短文(便条、通知、简短信函、简历表和申请表等)、填写英文表格或翻译简短的文字的能力。
法律认识错误研究论文
1认识错误的概念和分类
1.1认识错误的概念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认识与客观实际情况存在不正确的认识。行为人发生这种错误时,就产生了是否阻却故意的问题。[1]故意与过失是认识因素的范畴,行为人的认识因素不同,故意或过失会影响到行为人的意志因素,进而影响到犯罪行为的罪过形式。
1.2认识错误的分类我们知道,认识错误及其对刑事责任的影响关系密切。故意或过失作为认识因素的两个方面,认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刑事责任的承担。可见,在发生认识错误的场合下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追究理应有所不同。因而就有了认识错误的分类。我国刑法理论采取传统的分类方法,把认识错误分为法律上认识的错误和事实上认识的错误。[2]
2认识错误对刑事责任的影响
2.1法律认识错误及刑事责任法律认识错误,有学者称之为“违法性错误”。本文采纳“法律认识错误”的说法,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及刑事处罚存在不正确的认识。法律认识错误通常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2.1.1想象犯罪行为不构成犯罪,行为人误认为构成犯罪,即刑法理论上通常所说的“幻觉犯”。这种认识错误不影响行为的性质,即行为人是无罪的。
员工管理中低级错误及防范
摘要:员工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员工管理是否高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而在企业具体实施员工管理过程中,有很多企业会在一些基本方面出现非常低级的管理错误,这导致很多积极肯干、认真负责的员工积极性下降,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率。本文从员工管理中低级错误的含义与表现作为入口,分析了员工管理低级错误的危害,进而提出员工管理过程中避免低级管理错误的对策。本文可以为企业实现高效的员工管理目标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管理;低级管理;错误
一、低级管理错误的含义及表现
(一)低级管理错误的含义。企业管理中的员工低级管理错误,是指那些表面看起来危害不大,或者平时不易察觉的、一直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管理失误,但这些管理错误在一定内外部条件作用下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在极为关键的时刻足以让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甚至危及企业存亡的管理错误,这些低级管理错误往往在最基本的管理环节发生,是本不该发生或者完全可以避免的失误。(二)低级管理错误的表现。近年来,管理学已被高度复杂化,然而在具体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却往往在最基础的员工管理等方面犯一些最低级的管理错误,譬如经常会错误地“奖励”一些不该得到奖励的人,也就是俗语所说的“淘气的孩子有糖吃”。那些懂得和善于为自己争取利益的员工会得到更多的利益,而那些尽职尽责埋头苦干的员工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并不是说这些管理者糊涂到分不清应该给谁更多的利益,而是为了尽快应付掉那些“淘气的孩子”,从而为自己减少麻烦。而应付和减少眼前的麻烦事,则是人的天性使然。另外,就是平时对员工具体操作要求停留于表面,虽然要求下达到了基层,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必要的跟踪监督和反馈,导致企业行为规范无法真正执行到位等等。
二、员工管理低级错误的危害
(一)带坏企业风气。不公平的奖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会伤害努力工作员工的积极性,带坏企业的风气。企业在奖励机制方面,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到大部分努力奉献员工的切实利益,而只是为了息事宁人不愿意激化某些不合理要求造成的矛盾,进而使奖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向少数喜欢邀功和“找企业麻烦”的员工倾斜,那么就会严重伤害那些看似默默无闻但一直积极努力工作员工的积极性。这样的低级管理错误发生频繁发生,企业的风气就会被带坏,从而形成柠檬市场效应,大大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影响企业整体利益。企业在员工管理中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会导致企业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利益。一方面,造成员工日常工作的责任感减弱;另一方面,领导者不能第一时间掌握自己单位员工管理的实际情况,从而在制定决策时不能按照实际情况作出适合本单位运营能力和市场发展实际的正确决策,影响到企业运营效率和最后的业绩指标。(三)使企业失去发展先机。企业员工管理低级错误的发生,也会给企业持续良好发展设置障碍。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一些在企业内部随时发生的员工管理方面的低级管理错误,就会让企业在前行路上总要发生停滞不前或者临时翻车现象。而一旦发生故障停止前进,就不得不随时停下来寻找故障原因,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的发展速度,并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失去先机,而其他管理高效的企业却会不断向前迈进并抢得先机。(四)危及企业生存。企业员工管理中发生的低级管理错误,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得到有效解决,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关乎企业存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低级的错误积累多了,小失误就会变成大问题,从而使企业的整体运营都受到影响,也因此会影响到企业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从员工管理出现低级错误开始引发企业发生一系列严重问题,最后导致企业效益低下并最后消失的案例在国内外都不乏其例。由上可见,员工管理低级错误的发生给企业带来诸多危害和隐患。这些危害的出现可以让管理者可以从中受到深刻启发:如果平时在员工管理中对低级管理错误的发生视而不见或者推波助澜,那么最后遭受损失的就一定是企业本身及其所有员工,甚至波及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企业在具体实施员工管理过程中奖励什么,最后就会得到什么,这是管理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