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5 11:45: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存在主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德国存在主义表征及传播
【摘要】存在主义源于20世纪早期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存在主义认为,包括人的存在在内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是偶然发生的事物。人首先存在着,然后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决定自己的本质。伴随文学同时兴起的还有表现主义电影,表现主义电影在银幕上呈现为荒诞离奇的故事题材、变形扭曲的造型。2016年上映的电影《托尼•厄德曼》深刻诠释了德国文化的存在主义精神遗产。
【关键词】德国电影;存在主义;自由意志
世界图像时代下人的精神存在困境
人类从母体中分娩出来,从剪断脐带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与外部世界接触、产生联系,由此世界替代原生母体,成为人类生存的新的母体。但是世界这个母体在经历人类几百万年的开天辟地、翻云覆雨、特别是三次近代工业革命的改造以后,它再也不是像原生母体那样混沌而温暖地包裹着人类,也不像上帝的伊甸园那样田园牧歌,一片清秀。现代工业和组织体系高效率地控制着这个世界的运转,而它构建起金字塔般的食物链体系,使得地球变成了一个大庄园,庄园主们住着别墅,喝着最贵的红酒,乘坐最宽松舒适的航班飞往庄园的任何一个角落到海岸边晒阳光、讨价还价地分赃着地球上资本力量还未完全触及的最后的处女地。影片《托尼•厄德曼》将主题投射到了现代人交流困境的问题。主人公的父亲厄德曼是一位退休老人;他不修边幅、不善言辞、装扮古怪,不知道怎么灵巧表现自己,恰到好处地讨好他人,赢得好感,却又总想努力地向周围人营造一些自身并不具备的幽默氛围出来,但由于表现手法单一拙劣,反而显得自己有些滑稽。他的女儿伊涅丝,是一位努力晋升中产阶级的跨国企业精英,她干练、麻利、反应机灵,擅于巧言迎合讨好客户。但也有着现代都市精英光鲜外表下的另一面:她孤独、在长期派遣的异乡罗马尼亚没有真正可以倾诉交心的朋友,而那些所谓的“闺蜜”都只是蹬着高跟鞋,抹着大口红,端着红酒杯和你谈一些不痛不痒、不着边际的话的狐朋狗友而已。她焦虑、皱纹已经爬上她不再年轻的眼角,胸部也有些下垂压抑,难缠的客户和接踵而来的工作谈判让她时时刻刻都不得不谨小慎微。厄德曼借口旅游度假来到了伊涅丝所在的罗马尼亚。他们出席了重要客户的招待晚宴,此处再次出现荒诞的场景,主要以台词的形式呈现出来:乐于营造拙劣幽默感的父亲与客户一起,说了一堆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厄德曼拙劣的语言和不协调的肢体动作,与懂得如何说体面话,擅用肢体语言的职场精英们形成强烈的对比。此处的强烈反差,在电影视听上营造了“荒诞”场面,这种断裂感源于我们习惯了的生活逻辑连续性和对话方式的对等性,当这种习以为然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呈现出一种荒诞的体验。不过,厄德曼很快通过自我身份角色的再虚构,重新进入到女儿的生活中。老厄德曼逐渐成为缓解伊涅丝焦虑精神压力的一股解药,不断引导女儿康涅丝正视生活的困境和美好价值,释放压力,帮助她找到“自为之存在”。
自为的存在与人的自由意志
在法国哲学家萨特看来,如果人在事物面前,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拥有“自由”的是自为的存在,“自为是自己规定自己存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是主动的,它永远在生成中,不受任何东西的限制,是自由的“自由选择”。康涅丝也拾起自己内心世界呐喊的声音,在老厄德曼软磨硬泡的请求下,康涅丝毫不掩饰、真情流露以夸张真实而自然的肢体动作和接近破音的嗓音演唱了那首:《TheGreatestLoveofAll》,这是伊涅丝压抑在灵魂深处的呐喊,而此时的她也得到了片刻的放松和宣泄,此时,她和周围世界困顿紧张的关系达成了暂时的和解。但以何种方式走出焦虑出口,还是取决于伊涅丝自身。在之后的生日派对上,伊涅丝在穿也不是脱也不是的犹豫困难之下,最终选择了以裸体示人的形式来进行真正的狂欢派对。这预示着其在精神的困境中索性卸下了所有的负重与伪装,以真实袒露的自我,去面对他人庄重而彬彬有礼的虚伪。这反倒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然与轻松。穿着怪物长毛的厄德曼看到终于得到精神解脱的伊涅丝后选择黯然地离去。此时女儿追了出去,充满爱意地望着父亲臃肿的体态背影和蹒跚笨拙的步伐,她抑制不住深情地拥抱了父亲,隔代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困境也在这短暂的瞬间得到了缓解,高度写实、自然地拍摄手法,也构筑了全片的高潮所在。不过,影片并没有落入大团圆结局的俗套,而是延续着荒诞。片子结尾,伊涅丝在自家花园的门口戴起了厄德曼的假牙和假发头套装饰,假扮小丑逗乐。不过随后就取下,恢复出往日严肃、焦虑的面孔,似乎愉快的体验从未发生过。但是,幽默自嘲的精神永存,在原有基础上、成就自我,活得精彩,从而获得存在的意义。这触及的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命题,即解决人与所存身的世界的对立和解。
萨特和存在主义研究论文
最近重读了萨特的名著《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颇有一点时空错位的感觉。也许,看看讲授理财经验的《富爸爸,穷爸爸》,或是村上春树成为时尚标签的《挪威的森林》之类,更能应时应景,也更符合我们现在身处的时代和环境--毕竟萨特和存在主义,已是翻过去的历史了。
可以引为凭证的是,如今在中国提起"萨特是谁","存在主义是什么"这些问题,不少人会露出反问的眼神期待提问者做出自我回答。这些"不少人"也包括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岁月流逝,忘却难免。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著背叛。"那么,社会的整体性遗忘是否意味著今天的时代正在有意无意中背叛著过去?其实,过去并不遥远,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前半灾难性的两次世界大战,可以圈定为自由沦丧、人性幻灭的""岁月,也可以推近至20年前中国走向思想解放的新启蒙时代。
让.保尔.萨特(1905-1980)与鼎鼎大名的前辈哲学大师如德国的胡塞尔、海德格尔不同,他不仅是思想深邃的哲学家,也是文学家,甚至政治家。萨特在经院式的逻辑论证和概念推演之外,成功地将存在主义普及为一种与千万人休戚相关的人生哲学。在萨特的笔下,存在主义突现为人类面对苦难的反思哲学。存在主义标举"存在先于本质","世界荒谬虚无",以自由为尚,强调"自我选择,重在行动"。从存在主义无法回避的许多极端化的选择环境来看,它俨然就是对时代苦难的控诉,对人性泯灭的鞭挞。1945年秋天,萨特发表了著名演讲"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以通俗的语言清晰阐述了存在主义的基本思路,带动了战后20年的时代风尚。
萨特在演讲时举过一个例子:战争期间,一名年轻人在留下来帮助母亲共同生活与离家出走从军卫国之间旁徨不定。他认识到,"他为了母亲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肯定会取得帮助他母亲活下去的效果,而他为了出走和从军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将是一种非常没有把握的行动,说不定会像水消失在沙里一样,毫无结果可言。"这位年轻人面对的选择悖论显示为:"一种行动很具体,很直截了当,但是只为一个人著想;另一种行动目标远大得多,是为全国人民,但是正因为如此,这个行动变得没有把握了--它说不定会中途夭折。"选择的严酷性在于没有人帮得了他,全部的罪孽都归于把他或一代人推到这种选择边缘的时代因素和社会环境。比这更残酷、更典型的人生选择后来还出现在威廉.斯坦隆的著名小说《索菲的选择》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德军司令官让犹太妇女索菲在两个孩子之间生死择一,出于母亲的本能,索菲只得让德军带走小女儿,送进毒气室,但她最终也没能保住大儿子。阿多诺曾说过,"奥斯维辛之后,德国人写柔媚的抒情诗是野蛮的",沉痛至极。但诗可以不写,生活总要继续,每个人还得做出大小不一的人生选择,无可逃遁。米兰.昆德拉后来写作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就泛溢著存在主义的底色,我把它看作是存在主义延长线上最出色的作品。
萨特在战争开始的1939年应徵入伍,1940年他随马其诺防线的崩溃而被捕,后侥幸获释,回到巴黎继续当中学教师。萨特在战争期间的主要工作是不停地写作,战争让他懂得了写作必须干预生活,也使他的哲学思考更为深沉。西蒙娜.德.波伏瓦后来回忆说,"编剧是他当时惟一可行的抗敌形式。"在名剧续出的同时,萨特于1942、43年间还经常出没于巴黎的花神咖啡馆思考写作,其成果是煌煌巨著《存在与虚无》的诞生。联想到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在后方西南联大并不平稳的书桌上,冯友兰写出了"贞元六书",金岳霖写出了《论道》、《知识论》等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有关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顶极之作,哲人心境可咨互相参比,文人选择可谓殊途同归。
我执著地认为,萨特的存在主义在本质上应该被介定为面对苦难的反思哲学,因此,存在主义在东方的影响每每与那些从时代苦难中苏醒、挣扎过来的劫后余生的人们联系在一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深得萨特存在主义精髓。大江的作品以揭示原子弹爆炸造成的深刻的社会灾难和人生悲剧著称,其作品表现了个人在绝境中的生存意志和顽强选择,成为日本"原爆文学",也是日本存在主义文学的强音。中国社会全面拥抱萨特的存在主义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走出""灾难之后,发现萨特描述"他人就是地狱",强调社会的虚无与荒谬,正是我们周遭生活的写照。年轻一代举起了自由选择、自我承担等存在主义的看板大旗,存在主义理论不胫而走,成为时代的思想标签。萨特逝世于1980年,贯穿一生的理想主义、社会关怀和战斗精神使他晚年热情支持法国的"五月风暴"学生运动。他也颂扬过毛时代的中国,对表达了无条件的完全器重。但萨特不会想到他的存在主义日后竟成为中国社会清算""灾难的一剂猛药,并在20多年后又被快乐的新生代们渐渐遗忘。历史的悲情与喜色,思想的沉浮和命运,在存在主义的流播兴衰过程中,袒露无遗。转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异化观论文
一.异化是一般人本主义的哲学范畴
自从卢梭提出异化概念以来,这一概念一直是人本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非人性的有力武器。马克思在1844年前后,曾一再地使用异化概念来痛责资本主义制度,而且,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超出了一般的人本主义立场,从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
对于20世纪的哲学思潮来说,理解“人”似乎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异化。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抨击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物化现象,寄希望于历史的总体运动来克服这种物化。卢卡奇无疑是从“人”的角度来谈论物化的,但在卢卡奇那里,这个“人”不是个体的人。虽然卢卡奇没有对“人”的范畴作较为详尽的阐发,但从卢卡奇从私有制度这一特定环境下来分析物化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把物化与私有制度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物化应当被合理地理解为私有制条件下人与对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形式。
在卢卡奇之后,由于海德格尔对异化问题作出了颇有成就的研究,以及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使异化问题成了20世纪极具诱惑力的热门话题。海德格尔作为一代存在主义大师,他致力于发展起来的异化范畴,不象在以往的人本主义者那里那样,是为了用来批判资本主义,而是为了用来理解人的存在状态和把握人与人的关系。
在当代,异化问题派生出许许多多学术见解,但概括起来,诸多学术见解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源于海德格尔的人的普遍异化,即从个体的人出发,把异化理解成人的生存的普遍形式;另一类是源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异化观,把异化与私有制度联系起来考察。萨特的的异化观却介乎于这两类思想之间,或者说他把这两种相互抵牾的异化观合为一体了。因为,就他从物的匮乏去追寻异化的根源,和要求通过人的实践的总体化来克服异化而言,他是比较接近于后一类异化观的。但由于他不是把匮乏看作私有制度的特有现象,而是看作普遍存在于人类始终的,并且他又极其重视个体的人的非理性因素,所以萨特的异化观又是隶属于海德格尔以来的存在主义传统的。
存在主义教育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存在主义教育人道主义教育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
论文摘要: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世界流行很广的一种哲学流派。存在主义教育强调个人的主观性、个人选择,注重人的存在,注重现实人生、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的“人道主义”教育是其根本主张。我国教育应借鉴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想,弘扬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倡导人性化教育,注重人格修养,培养有责任的人。
教育中的种种痛苦和困惑,根源在于忘记了学生也是人。教育失去了本意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关注人自身命运的哲学,注重人的存在,注重现实人生,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出发点[1]。存在主义教育猛烈抨击唯科学主义和现代西方文明,旨在改革它所宣称的包括实用主义在内的传统教育,指明教育改革的方向,即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的“人道主义”教育,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一、存在主义教育观
(一)教育目的观
萨特有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他将这句话称作存在主义哲学的第一原理。他对其解释为,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世间并无人类本性……人,不仅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以后,自己所志愿变成的人。也就是说,人先存在着,然后才试图给自己下定义。人的本质,也就是人将要成为什么样子,要由他自己负责,由他自己选择。因此,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选择的重要性,并按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和承担生活的责任;人要自己争得生命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根据存在主义的观点,其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教育要维护个人的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正像奈勒所强调的那样:“让教育为个人而存在。让教育教会个人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那样的自发而真诚地生活。”[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真诚、选择和决定以及责任感。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论文
一.匮乏是谁的存在?
在古希腊,人们就提出“认识你自己”,所谓“认识你自己也就是认识人的存在方式。然而,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关于人的存在方式却是一个众论纷纭的问题。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把匮乏概念作为他理解人的存在的基本范畴。萨特认为,匮乏就是“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居民或集团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某种具体的自然物(或产品)的数量上的不足。”[1]匮乏是一个与人类共存的基本事实,它表明了物质资源与人的需要的关系。
萨特认为,匮乏是人的存在的否定。在这种否定面前,人的职业、阶级归属等等完全是无关紧要的。他说:“不管是对于一个农业公社,还是一个游牧部落,否定的无区分性是首要的。”[2]因为,在匮乏面前,社会在总体上面对着这种否定。我们的人类是由无数个历史地共存于地球上的人构成的,地球这个自然存在的有限性,决定了它无法提供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资料。人类维系生命的需要和人口数量总是多于可以获得的生活资料。物质资料的这种匮乏使人与人之间相互构成威胁,于是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和暴力行为,以至于最后必然导致一部分人消灭另一部分人。因此,匮乏,这个基本事实迫使社会必须作出抉择:是使匮乏持续加剧危及到整个社会,还是通过消灭社会中的一部分成员来暂时缓解这种匮乏。也就是说,匮乏决定了“社会必须在自己的死亡和其成员的饥饿中作出选择”。[3]
在萨特看来,历史发展的状况表明,人为了使自己不致于死亡,一直是借助于各种方式来消灭社会中其他成员中的一部分。不管这些成员是业已存在的,还是可能出现的。可见,匮乏造成了这样一种结果,那就是人人都有可能被消灭,以便换取其他成员的生存。所以,萨特说:“匮乏是存在于人中间的一个非人性的容积”。[5]一方面,匮乏使人们联合成为一个集体;另一方面,又使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互为否定的关系,每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非人”。
在匮乏的环境中,他人就是“恶”,是逃避迅速走向死亡的竞争者。人是在否定他人中获得对自己的肯定的,不管他是否同意这样做,只要是存在着的,就必须投入否定别人和被别人否定的竞争。萨特说,“在任何情况下,斗争都是根源于匮乏,无论这种匮乏是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的。一切斗争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获取物,……消灭对手只不过是斗争的一种手段。”[6]这样一来,物的匮乏就不再是外在于人的环境或生存条件的问题了,而成了人的存在本身。也就是说,匮乏是人的存在的一部分,而且是最基本的部分。人,无论是在他出生之前还是出生之后,在他的感觉中和意识深层里都弥漫着匮乏的气氛。匮乏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型式,只要谈到人就无法回避匮乏的问题。在可以回观的过去,我们看到的是匮乏对人的支配;在可以瞻望的未来,我们同样看到匮乏的阴云笼罩着人。
根据萨特的上述观点,匮乏无疑是一切人的存在型式。的确,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匮乏象一个无法摆脱的梦魇一样伴随着人。但是,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匮乏就再也不是普遍的人的匮乏,而是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匮乏。萨特要求用匮乏概念来理解人,这是人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但当他否定人在匮乏面前的阶级差别时,便背离了马克思主义,重新陷入存在主义的死胡同。
存在主义教育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存在主义教育人道主义教育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
论文摘要: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世界流行很广的一种哲学流派。存在主义教育强调个人的主观性、个人选择,注重人的存在,注重现实人生、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的“人道主义”教育是其根本主张。我国教育应借鉴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想,弘扬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倡导人性化教育,注重人格修养,培养有责任的人。
教育中的种种痛苦和困惑,根源在于忘记了学生也是人。教育失去了本意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关注人自身命运的哲学,注重人的存在,注重现实人生,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出发点[1]。存在主义教育猛烈抨击唯科学主义和现代西方文明,旨在改革它所宣称的包括实用主义在内的传统教育,指明教育改革的方向,即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的“人道主义”教育,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一、存在主义教育观
(一)教育目的观
萨特有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他将这句话称作存在主义哲学的第一原理。他对其解释为,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世间并无人类本性……人,不仅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以后,自己所志愿变成的人。也就是说,人先存在着,然后才试图给自己下定义。人的本质,也就是人将要成为什么样子,要由他自己负责,由他自己选择。因此,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选择的重要性,并按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和承担生活的责任;人要自己争得生命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根据存在主义的观点,其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教育要维护个人的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正像奈勒所强调的那样:“让教育为个人而存在。让教育教会个人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那样的自发而真诚地生活。”[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真诚、选择和决定以及责任感。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集团理论
一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垄断时期,随着资本的高度集中,社会也以一种外在于人的力量压抑和窒息着个体的人,存在主义哲学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对个体的人的思考。在这种思考中包含着对人的异化的关注、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谴责。但是由于存在主义囿于个体的人,对人的情感、情绪等潜意识的因素作非理性的把握,看不到人的理性的力量,看不到人作为阶级的实践活动能够对社会进行的变革。因而,存在主义陷入到对人的现实命运的悲叹之中,成为人们自哀自怜的悲观厌世哲学。50、60年代,萨特试图改变存在主义哲学的这一方向,转向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以求用马克思主义来改造存在主义,使存在主义成为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因而,在《辩证理性批判》等著作中,萨特建立起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它是存在主义的变种,但由于萨特在阐发他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时,大量地阅读了马克思的著作,一度被马克思思想的博大精深所征服,并时常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这就造成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着的一种误解,似乎萨特是一个用存在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确,萨特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一个“人学的空场”,存在主义可以为马克思主义输进新鲜的血液。事实上,萨特所作的工作恰恰相反,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存在主义思想家,他50、60年代以后所作的工作,正是在极力用马克思主义来为存在主义“输液”。
应当承认,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从克尔凯郭尔到萨特本人的《存在与虚无》所代表的传统的存在主义有所不同,在《辩证理性批判》等著作中,萨特把个体的人放置到历史发展和社会环境之中进行考察,但由于他的基本立场是存在主义的,所以他不可能在这种考察中形成正确的结论,即不可能在历史的进步中找到人的全面解放的道路。当然,萨特提出了历史总体化的构想,认为在人的实践中包含着历史的总体化。但是,萨特认为历史的总体化同时又是人的异化,所谓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非是历史的总体化和人的异化无限循环的空间。因而,当萨特谈论历史的总体化时,他是一个乌托邦的浪漫主义者;当他思考人的异化时,他又是一个苦闷的悲观主义者。而且,陷入这种二难困境本身也是一种痛苦,也是存在主义精神的体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萨特终其一生都未走出存在主义的理论设计。
二在个人的原点上理解社会集团
存在主义是关于个人的理论,在萨特建立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之前,存在主义一直是就个体的人本身来考察人,即关照人的情感、情绪等非理性因素,所以,在以《存在与虚无》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时期,萨特眼中的人是一个孤独的、独立的、自在自为的绝对主体,即使与社会发生关系,社会也只是他的选择对象,社会的价值就在于无条件地支持他的选择,不管他的选择是利己的,还是为他的,只要他做出了选择,这个选择就具有绝对的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一个青年选择在家中陪伴自己的老母亲而不顾民族存亡,但却应得到肯定的理由。
存在主义教育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存在主义教育人道主义教育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
论文摘要: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世界流行很广的一种哲学流派。存在主义教育强调个人的主观性、个人选择,注重人的存在,注重现实人生、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的“人道主义”教育是其根本主张。我国教育应借鉴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想,弘扬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倡导人性化教育,注重人格修养,培养有责任的人。
教育中的种种痛苦和困惑,根源在于忘记了学生也是人。教育失去了本意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关注人自身命运的哲学,注重人的存在,注重现实人生,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出发点[1]。存在主义教育猛烈抨击唯科学主义和现代西方文明,旨在改革它所宣称的包括实用主义在内的传统教育,指明教育改革的方向,即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的“人道主义”教育,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一、存在主义教育观
(一)教育目的观
萨特有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他将这句话称作存在主义哲学的第一原理。他对其解释为,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世间并无人类本性……人,不仅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以后,自己所志愿变成的人。也就是说,人先存在着,然后才试图给自己下定义。人的本质,也就是人将要成为什么样子,要由他自己负责,由他自己选择。因此,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选择的重要性,并按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和承担生活的责任;人要自己争得生命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根据存在主义的观点,其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教育要维护个人的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正像奈勒所强调的那样:“让教育为个人而存在。让教育教会个人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那样的自发而真诚地生活。”[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真诚、选择和决定以及责任感。
存在主义心理学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个人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人们的关注的重点也慢慢由身转向心。目前,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孤独个体,他们有的身处闹市内心孤独,有的离群索居郁郁寡欢,为此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探究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策略帮助他们摆脱孤独拥抱社会过上正常、健康的生活尤为必要。文章首先对个体孤独生存状态的现状及其弊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认真探讨基于存在主义心理学视域下如何超越个体孤独生存状态带来的种种束缚,进而实现个体幸福与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存在主义;个体孤独;生存状态;超越
近一个多世纪来,越来越多的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放弃家庭群居生活,步入个体孤独的生存状态。据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克里南伯格统计,目前在美国,大约有七分之一的成年人处于个体孤独生存状态。而北欧那些高福利国家,如瑞典、芬兰、挪威、丹麦等,类似的情况更为严重,比率达到五分之二。亚洲国家中,个体孤独生存状态人数比率最高的国家是日本,个体孤独生存状态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是我国。由于个体孤独生存状态无论是对个人健康成长还是国家的良性发展都是不利的。为此应该采取合适的方法策略减少个体孤独生存状态人数,同时提高这些个体孤独群体的生活质量。存在主义心理学是一种以存在主义为理论基础,对人的存在及人生的意义进行认真探讨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基于存在主义心理学视域下对个体孤独生存状态进行分析,能够较好地找出适合的方法策略。
一、个体孤独生存状态的现状
所谓个体孤独生存状态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人是社会性动物,个体孤独生存状态的产生,也即是指个体与社会的联系相脱节,由此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的成长。人之所以感到难以抑制的孤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与周围的世界越来越疏离起来。要想摆脱这种个体孤独状态,走向社会拥抱社会是很有必要的。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个体孤独群体人数众多,过着那种“一个人的生活”的人已经超过5800万,其中2000万左右为20岁至39岁的独居青年。对于一些人而言,常与人联系,常与社会接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对于大多数个体孤独者而言却较为困难。很多个体孤独者或主动或被动地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对于社会生活中自己觉得不必要的日常交往都予以拒绝,甚至有些个体孤独者如果别人不主动与他联系,他可能这一辈子走不出自己的世界,自然也难为他人所知。《无缘社会》是日本NHK曾经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无缘”即“无关”的意思,主要讲诉的是现代日本城市虽然高度发展,但由于地缘关系与族缘关系日渐淡漠,再加上经济衰退,导致很多中年人失去工作、老人住没有足够经济实力住进养老院,导致一出出“无缘”死的悲剧。虽然无名死者的问题在很多国家都有,我国也不例外,只是没有日本这么明显。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独居比例依然在上涨,但选择一辈子独身的人毕竟是少数,再者我国较为注重族缘关系,即便有人孤独终老,族内的人通常会过来为其处理后事;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我国的独居大军多数还年轻,正处壮年。
二、个体孤独生存状态的弊端
小议杰克·伦敦作品中的思想
摘要:杰克·伦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享誉世界的美国小说家,他生活在正值西方各种文艺思潮粉墨登场的浮华时代,加之其阅读面的广泛性,极易受到这些风靡西方的理论思潮的熏染,这对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之一的《海狼》就是这一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伦敦文学创作思想的复杂性从该小说中可窥见一斑。
关键词:杰克·伦敦;西方理论思潮;创作思想;复杂性
一、存在主义视角下的《海狼》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发端于十九世纪的欧洲,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被认为是这一理论思想的奠基人,他在那个时候就开始探讨人的存在问题,之后这一思想经由德国传到法国,并很快波及到世界许多国家。在众多的存在主义者中,法国的让·保尔·萨特最具有代表性,他提出的存在主义三原则触及到这一理论的本质性问题,即:“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在这个与人为敌的世界上,人首先得要存在着,然后再去为自己定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像一粒麦种,首先需要给它提供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足够的水分,让它存活着,然后才能谈它怎样结出麦穗,磨成面粉,成为人的食粮。萨特提出的“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乍一看是非常消极的,但必须结合他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来看待这一命题。他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非理性的战争使整个世界陷入混沌状态,从而改变了他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固有的精神信仰,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充满战争、暴力、死亡、绝望的荒谬世界。然而存在主义的积极意义在于人处逆境中的“自由选择”。存在主义者认为自然界和社会是人的自由意志的两大敌对力量,大自然是冷酷的,充满敌意的,是不能征服的。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异化关系,为了自身的存在,人与人之间必然进行相互争斗。但人无论面对多么残酷的生存环境,都必须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为了存在,终生攀搏不息,奋斗不止。
在《海狼》中,伦敦为我们描绘出一个自然主义的世界,它同时也是一个存在主义的世界,二者的共同点就是都强调人类生存环境的艰险,都强调外力对人的命运的影响,都把外部世界描绘成异己的世界。所不同的是自然主义认为人无自由意志,无自由选择的权利,任凭外力的摆布;而存在主义强调人在逆境中的自由选择,人在重压下不向厄运低头,保持优雅风度,体现出人的尊严。小说中“魔鬼号”上的全体船员都来自社会最底层,为了活命他们上了同一条船,但为了自身的利益,又相互倾轧,勾心斗角。在拉森的高压统治下,起先很多人选择沉默,忍气吞声,将仇恨的种子深埋心中,最终他们造了拉森的反,弃船而逃,各自求生去了。船长拉森自身也面临生存的选择,恶劣的生存环境,卑微的出身,生活中经历的种种磨难,这一切改变了他的人生观,他发奋要做一个强者,他认为懦弱就是错误。他靠自学掌握了很多天文、地理、文学、航海等方面的知识。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上,他多次遇险,每次都能幸免于难,这与他高超的航海技术不无关系。凡.韦登曾夸赞他身上总有一股永久的青春力量和非凡耐力,令死神望而却步,他总是生龙活虎,总是主宰万物,或是迎接战斗,或是摧毁一切,总之,活下来的总是他自己。每次捕猎海豹时,拉森总是亲自乘舢板出击,在被猎手们称为不能捕猎的恶劣环境下,他却能带回许多海豹皮,对他来说自己掌握自己的生命,并为生存而与险境抗争是必不可少的。在小说的第十五章中,水手们为发泄对他的不满,在黑灯瞎火的船舱里,在那么多人对他的撕扯对打中,他竟只受了点轻伤,其顽强的生存能力从这里也可见一斑。在小说的结尾,在他奄奄一息之际,仍在拼死挣扎,尽力释放自身的破坏能量,当无力制服别人时,还想着自己连同“魔鬼号”及他人同归于尽,他的这一选择至死不移。
来自“文明”世界的凡·韦登被“魔鬼号”救起,当发现自己被拉森牢牢地控制在船上不准离开之后,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就像落难于荒岛的鲁宾逊·克鲁素一样,他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生存下去。尽管他看不惯拉森的霸道行为,但为了生存他只好选择容忍,因为拉森比他强大。从此他学会了自立,学会了与其他船员友好相处,在“魔鬼号”上他人缘最好。有时他又主动与拉森谈文学,谈艺术,谈人生,以获得拉森对他的好感,借此稳住他,最终达到逃离“魔鬼号”之目的。与此同时,凡·韦登也学会了以暴制暴,厨子托马斯因凡·韦登由厨房杂役被提拔为大副妒忌他,天天磨刀霍霍威吓他,他也选择磨刀这种方式对付他,最终厨子认输,这使凡·韦登初次尝到因强硬而获胜的甜头。他自己是这么做的,同时他也让从海难中被搭救上来的莫德小姐这么做。拉森对莫德的非分之想及欲非礼她的举动曾使她怒不可遏,为让她成功摆脱拉森的魔掌,凡·韦登主动与她联手共同对付拉森,让她也学会容忍,当机会成熟的时候,他们毅然选择了逃跑。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上,浓雾弥漫,风急浪高,两人划着一叶扁舟,开始了生命大逃亡,历经艰险,两人成功登上白令海上的努力岛。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们相依为命,学会了用弹药和雷管取火,用两周的时间搭建了一个小屋,用费力打来的海豹皮做屋顶,同时还准备了充足的海豹肉、油及苔藓和木柴等给养。在发现了漂落到努力岛的“魔鬼号”之后,凡·韦登把当学生时所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成功制造出新的桅杆,修复了“魔鬼号”,在把拉森海葬完之后,乘坐“魔鬼号”离开了努力岛,后又被一艘缉私船救走。在这个存在主义的世界里,如果说拉森代表着黑暗、野蛮的一面,那么莫德的出现给这个荒芜的世界一个亮点,野蛮给了凡·韦登以恶制恶的力量,而莫德的柔情给了他爱的动力,最终他选择了“弃暗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