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学校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5 09:40: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村落学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村落学校

村落学校发展现状论文

[摘要]村落学校作为中国乡村文化变迁中的嵌入者,因“文字下乡”而兴盛,因“离土中国”而迅速被撤并,出现“文字上移”的反向过程。这使村落学校面临着一连串问题:家长离土,学校离村,孩子离家,儿童离校。这些连锁问题导致村落学校建设发展处境艰难。化解这些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努力:在国家层面建构公共型教育财政体制,缓解基层政府教育财政负担;学校布局调整要适可而止;整体规划设计村落学校的综合功能;理顺“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切实提高村落学校教师的待遇。

[关键词]村落学校;乡土中国;离土中国;农村学校布局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离土中国”逐渐替代“乡土中国”成为中国农村当下最显著的事实。伴随而来的是中国农村自然村落的迅速消减和村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由此,村落学校也“被”置于这种新的历史处境的挑战中,因为文字下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迅速诞生,又因为离土中国而被迅速撤并。这浓缩了村落学校的多舛命运和农村教育发展的艰难。这种局面需要从教育体制外寻求支持,同时也需要教育体制通过内部适时改革担当起应有的社会文化责任。

一、从乡土中国到离土中国:村落学校历史处境的变迁

这里所谓村落学校,就是指那些坐落在村落中的学校,本文所指主要是小学(村级小学),也包括部分初级中学。而所谓的“村落”,是指在农业社会里,由于地缘的关系,把许多个家庭、家族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生活群体。它主要指的是一个社区概念,强调的是一定社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村落”不包括高度工商业化的某些农村社区,如沿海小企业发达的农村新镇。村落学校的命运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

(一)乡土中国:“文字下乡”与村落学校的兴盛

查看全文

中国村落学校离土发展新方向论文

摘要:村落学校作为中国乡村文化变迁中的嵌入者,因“文字下乡”而兴盛,因“离土中国”而迅速被撤并,出现“文字上移”的反向过程。这使村落学校面临着一连串问题:家长离土,学校离村,孩子离家,儿童离校。这些连锁问题导致村落学校建设发展处境艰难。化解这些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努力:在国家层面建构公共型教育财政体制,缓解基层政府教育财政负担;学校布局调整要适可而止;整体规划设计村落学校的综合功能;理顺“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切实提高村落学校教师的待遇。

关键词:村落学校;乡土中国;离土中国;农村学校布局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离土中国”逐渐替代“乡土中国”成为中国农村当下最显著的事实。伴随而来的是中国农村自然村落的迅速消减和村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由此,村落学校也“被”置于这种新的历史处境的挑战中,因为文字下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迅速诞生,又因为离土中国而被迅速撤并。这浓缩了村落学校的多舛命运和农村教育发展的艰难。这种局面需要从教育体制外寻求支持,同时也需要教育体制通过内部适时改革担当起应有的社会文化责任。

一、从乡土中国到离土中国:村落学校历史处境的变迁

这里所谓村落学校,就是指那些坐落在村落中的学校,本文所指主要是小学(村级小学),也包括部分初级中学。而所谓的“村落”,是指在农业社会里,由于地缘的关系,把许多个家庭、家族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生活群体。它主要指的是一个社区概念,强调的是一定社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村落”不包括高度工商业化的某些农村社区,如沿海小企业发达的农村新镇。村落学校的命运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

(一)乡土中国:“文字下乡”与村落学校的兴盛

查看全文

农村中学德育途径初探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因受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薄弱等诸多因素所限,普遍存在德育途径单一,德育形式盲从城区学校的现象。许多德育活动背离了农村特定的社会环境,生搬硬套,致使德育效果事倍功半,难以达到德育工作预期要求。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我们将当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深入探究整理,从红色文化、历史人文、孝老传统、古村落保护四个层面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开设校本课程、校园文化育人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初步形成了彰显地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的特色德育体系。

一、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红色抗战文化是革命先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以此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活教材,更具教育意义。淄河中学依托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鞍山抗战遗址,将“弘扬马鞍山抗战精神,做英雄传人”作为学校德育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革命前辈不畏强敌的革命斗志和英勇献身的无私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传承先烈的革命精神。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学生到马鞍山抗战纪念馆举行缅怀革命先烈的仪式。并将入团宣誓和励志演讲等团队活动形式融入到仪式中。学生通过参观展室、听取讲解、敬献花圈、活动感受征文等形式接受教育。因临近村庄有很多村民参加八路军、游击队等革命队伍,有学生的祖辈就牺牲在马鞍山战斗中,因此也使仪式更贴近学生,更具有教育意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学校还聘请了当地驻军参与学校国防教育。通过军训、参观军营等活动,优化了行为习惯,增强了纪律意识,加深了爱国情感。

二、挖掘人文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淄河地区民风淳朴,人文历史厚重,地处古齐鲁两国交界处,其辖域内存有大量古齐长城等遗迹,民间流传有“孟姜女哭长城”、“孙膑梦泉”等传说。淄河地区是被专家认证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起源地,而孟姜女哭长城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这些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人文资源,是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天然宝库,有丰厚的群众基础。淄河中学深入挖掘整理这些资源,编写校本教材《魅力淄河》,建立校园地域文化系列文化长廊。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开展“孟姜女小调传唱”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耳闻目染,让学生感受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体现温良恭俭、忠孝节勇等传统美德的当地民间传说及孙廷铨、赵执信等文化名人游历淄河的文章诗句都成为潜移默化熏陶学生情感的教育内容。学校还聘请了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专家巩曰国教授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讲座。

三、巧用孝老文化资源,进行孝老美德教育

查看全文

乡村寄宿学校管理问题与策略

当前,乡村寄宿学校和寄宿生在我国乡村教育体系中已具有相当规模,如何管理好寄宿生的生活和学习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义务教育阶段乡村寄宿学校的发展现状以及管理中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一、当前我国乡村寄宿学校的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乡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大降低,乡村人口向城市不断流动,乡村学龄儿童逐年减少,加之近些年,村民对优质教育的追求使本就稀少的生源不断向城镇学校转移,生源稀疏已成为乡村教育继续发展的瓶颈。为此,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便开始着手对乡村学校布局进行调整。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因地制宜调整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1],由此开始了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乡村学校布局的教育改革。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主要策略是以乡镇为单位,通过“撤点并校”的方式,把教学点和一些办学条件差、生源少的学校并入办学条件较好、生源较多的学校。乡村学校和教学点的大量撤并导致“学校服务的覆盖半径大大提高,由过去的平均5公里扩大到10余公里,最多的达到20公里以上”[2]。家距学校较远的儿童面临上学距离远、交通不安全等问题,为此教育部门创建和改建了大量的乡村寄宿学校,越来越多的乡村儿童步入寄宿行列。《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小学生寄宿人数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10.4%,中、西部地区该比例均超过10%,其中西部乡村地区为17.2%[3]。在乡村教育的“撤点并校时代”和“后撤点并校时代”,寄宿学校为乡村儿童提供了平等入学的机会,并为整合教育资源、改善教育质量提供了机遇。

二、乡村寄宿学校管理的问题

乡村寄宿制在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资源整合和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乡村寄宿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内部管理体制、与家庭和社区互动等方面均存在一系列管理的问题。1.基础设施简陋受制于国家、地方用于乡村寄宿学校建设专项资金的不足和乡村地区经济的落后,乡村寄宿学校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大,影响了寄宿生生活条件的保障与改善。乡村寄宿学校中,基础设施不完备突出表现为与寄宿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住宿、饮食、活动场所、安全等方面。以住宿为例:乡村学校发展中往往忽视寄宿生生活设施的建设,新建宿舍少,通常由学校的旧建筑改建而成,室内住宿人数多,空间狭窄。有研究者对四川南充乡村地区寄宿学校的宿舍空间进行调查,发现单间宿舍住宿人数8人、10-30人、30人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4%、30%、36%[4]。另外,宿舍里没有暖气、电扇等调温设备,也没有卫生间和洗漱间,放着便桶的宿舍空气可想而知。简陋的住宿条件对学生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笔者进行调研的河南省,长期睡地铺的寄宿生不少人患上了风湿;另外,艰苦的寄宿条件还会导致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产生厌学情绪。2.学校内部管理不健全乡村寄宿学校往往因为管理观念落后、人员配置不完整、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等原因,造成整个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具体表现如下。(1)教学和管理缺乏制度性的统一安排乡村寄宿学校在管理上时常呈现分裂状况,由此导致两种极端:要么重教学轻管理,要么重管理轻教学。前者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成绩上,轻视对寄宿生学校生活的管理,对学生课外生活采用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后者将主要精力放在管理上,保证学生“不出事”是底线,把教学质量置于次要位置。以学生课外生活为例:重教学轻管理的学校,不注意寄宿生课外生活的管理引导,导致寄宿生的课外生活单调无趣。笔者在一所乡村寄宿学校调查时发现,除了国家安排的每天8节课外,还有一节早自习、两节晚自习,每节45分钟,一、二年级的学生也如此,校长对此的解释是:“你不安排早晚自习,那学生岂不是要玩疯了,万一出点问题,谁负得起责任?”无论把管理仅仅看作教学的辅助,还是把教学看作管理的手段,都违背了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这一教育原则,不利于寄宿生的健康发展。(2)教职工编制不完整,教师负担重,管理工作难以深入受教育资金不足的限制,乡村寄宿学校的人员编制不够,许多中心校都没有配备专职的校医、宿舍管理员、食堂管理员、心理辅导教师以及安保人员。笔者了解到,教师的负担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以负责学生宿舍管理的教师为例:他们平均每天有六七节的课时(晚自习值班不计入),分别负责六年级和三年级的语数外的教学,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已是十分繁重的任务,还要轮流安全执勤、每天查寝,负责宿舍内学生的人身与财务安全,处理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沉重的寄宿管理工作负担,分散了教师的精力,使教学上出现备课时间不足、上课常显疲态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由于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相互牵扯,学校的寄宿管理工作也难以细化和深入。(3)学生心理发展面临困境,缺乏疏导寄宿生离开父母到外村或者乡镇上学,学生不仅要面临分离焦虑,还要面临独自解决生活问题[2],大多数寄宿生会不适应寄宿生活,特别是刚入学的小孩子。有教师告诉笔者:每年新来的住宿生,多数都要哭几天,才会安静下来,好几个月都不愿意到学校去;一旦学校推迟了放假时间,年龄大些孩子也会因想家而偷偷抹眼泪。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冲突和困扰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常见问题。寄宿生远离父母、得不到亲人关怀和帮助,而学校由于缺乏专职生活辅导教师、班主任缺乏专业训练或者没有精力顾及学生的心理起伏,大多数的寄宿生只能独自面对,常常处于无助状态。在远离家庭、缺乏教师关爱、同学之间相互“排挤”的生活氛围内,寄宿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4]。学生的心理困境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疏导,学生心理在无法自我调试的时候容易出现畸形,可能对学生一生的幸福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上述三个方面,既是学校寄宿管理不健全的表现,也是影响学校寄宿管理难以改善的重要因素。三个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整个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既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也对寄宿生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3.缺乏与家庭、社区的互动,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缺位寄宿生在校期间,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和其它村民的照顾、呵护、引导、教育等等,他们的生活几乎完全处在父母的视野之外。长期与父母分离使寄宿生已不愿意与父母交流,通常一句“就那样”打断了父母的交流企图,亲情关系面临危机。寄宿生远离家庭所在的村落,由于寄宿学校通常出于安全考虑而采用封闭的管理方式,学校成为了李书磊所言的“村落中的‘国家’”,学生活动范围被限制在校园之内,在乡村环境里读书的孩子几乎与乡村社会隔离。有研究者将走读生和寄宿生对比后发现:“走读生对地方性知识理解要深于寄宿制学生,亲子关系也要好很多。寄宿生对环境的陌生感使其很难融入集体之中”[7]。研究者认为:“乡村寄宿制学校制度使乡村社区和家庭功能弱化,降低了社区和家庭对儿童的影响”[8]。寄宿生长期与家庭、社区、乡村文化相隔离,学生与家庭的亲情日益淡漠,对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的热爱也正在慢慢消解。

三、改善乡村寄宿学校寄宿管理的策略

查看全文

整合村落社区资源构建和谐农村社会

和谐社区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江西省永丰县着力创新工作载体,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新路子,得到了江西省委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以及国家和省市民政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在今年4月全省城乡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该县共有5个村落社区获“省先进农村村落社区”称号,占全省获奖总数的八分之一,列全省第一。

一、基本情况和做法

永丰作为江西省首批农村村落社区试点县,辖21个乡镇,217个村委会,总人口41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0%以上。2003年4月以来,该县采取试点示范、分类指导、稳步实施的方法,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该县已建成村落社区示范点176个,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指导,村级组织牵头,志愿者协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村落社区工作格局。在村落社区建设中,共新修水泥路20多公里,建立图书室、阅览室176个,调解各类纠纷310多起,成立农民业余剧团4个,新增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站30多所,村落社区基本实现通水泥路、通自来水、通电、通信、通有线电视,村风村貌明显改善,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现代农村村落社区雏形初具。其主要做法是:

1、立足“一会六站”,构建村落社区服务新平台。各村落社区建立了在村党支部和村落党小组领导下的“一会六站”机构,“一会”即“农村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由每个自然村中的“五老”和无职党员、村民代表为主体,热心参加村落社区建设的志愿者所组成。“六站”即村落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站、公益事业服务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文化活动联络站、社会互助救助站和民间纠纷调解站,其中,党员教育管理站负责协助村党支部对居住在本村落的党员和流动党员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和联络,其他五站分别牵头组织本村落的公益事业、环境卫生、文化生活、互助互济、纠纷调解等方面服务。为解决具体的办公场所和活动地点,各村落社区结合实际,因地施策。比如,恩江镇聂家村委会6个自然村将宗族祠堂改建成村落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给宗祠赋予了健康文明的新色彩;瑶田镇梁坊桥村落社区将外出打工村民闲置房屋租借过来,使之逐步发展成为村民集中议事的平台;古县镇洪渡村落社区集资1万多元,并义务投工投劳,新建了一幢13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

2、突出“五老”作用,激发村落社区队伍新活力。各村落社区均成立了志愿者协会(社区建设志愿者队伍),由居住在本村落且热心公益的退休老同志、村组干部、党团员、回乡知青和退伍军人组成,志愿者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特长,参与其中一个或多个服务机构的工作。为进一步壮大发展志愿者队伍,增添社区建设新力量。一是突出“五老”带头作用。通过召开志愿者协会会员会议,在“五老”中,推选产生协会会长和副会长,并根据会员各自的特长,分别选出各站站长及成员。二是发挥党员骨干作用。每个志愿者队伍的骨干基本上都是共产党员。全县目前登记在册的村落社区志愿者2700多人,其中有党员920多人,入党积极分子640名。三是凸显村民主体作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争“五好”会员、创先进业绩活动,建立激励机制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明确社区建设的目的、意义、要求和方法,提高群众的社区意识,使广大村民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村落社区建设活动中去。

3、定位“星级”社区,完善村落社区运行新机制。着眼于创建农村星级社区,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各村落召开村民会议,制定了协会章程和各服务站的基本职责,并有检查落实的具体措施。二是形成激励机制。县委制定了《永丰县农村社区星级目标及评分标准》,按“一会六站”职责将村落社区建设工作分为七个方面,每方面设一颗“星”,设立星级示范社区和达标社区标准,鼓励各村落社区争创达标和示范社区,分别给予奖励。三是建立保障机制。村落社区建设所需资金,通过村民捐一点、上级专项资金争一点、县乡财政补一点、村组集体经济拿一点、中介组织抵偿服务赚一点解决。办公益事业以志愿者和其他村民义务投劳为主,少花钱,多办事,量入为出,尽力而为。另外,县委组织部还为23个农村村落社区各配置了一台彩电,据初步统计,全县已投入村落社区建设启动资金120多万元,为推进村落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查看全文

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一、当前我国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向度的偏误

多年来,我国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是存在偏失的,尤其是在“何谓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及怎样实施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等问题上,人们的思维是偏误不清晰的,虽然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都热切给予其关注,但毕竟普罗大众或社会成员才是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主体,他们关于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思维价值合理与否事关民族文化发展的兴衰走向。

1.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的“便利性”。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民族文化的“表”和“里”,所谓的“表”是指民族文化内容是多元丰富的,“有视觉形象的,有听觉形象的,也有听视觉结合的;有在空间中展开,有在时间中展开的”,诸如风景名胜、民族建筑、宗教场所、宗教信仰、民族节日、风俗习惯以及民族音乐、舞蹈、神话故事、歌谣、服饰、手工艺等;所谓的“里”是指由上述民族文化事项构成的“文化场”所孕育的“思维心理或价值精神”。当然,“表”“里”是“如一或统一”的,双方之间存在着互促共融的关系,如果民族“文化场”受到结构性破坏,则会使得民族文化精神无载体可依存,从而使其逐渐成为一种“记忆回想”。当然,民族文化精神或思维心理“变样了”也会带来人们对民族文化生态的迅速“瓦解”,就如同当下人们担忧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消逝。所以,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应该有着系统性思维,而不应像当前虽有着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之“形”,却无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之“实”,因为好多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内容是“便利化”的,也即人们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传承”是“过滤化”的,更多是从“观赏性、效率性、功利性”的角度来选择、组织和设计,可谓“一举多得”,既能够快速地搭建起民族文化保护“项目”,又能借助其来获取“政绩”,还能赢得经济“效益”。总之,当前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有着“便利化”倾向,人们“多快好省”地“选择”一些民族文化内容来完成“任务”或“钻营利益”。

2.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的“有限性”。民族文化认同主体既然是民族社会成员,那么民族社会成员自然也是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之对象,唯有民族社会成员具有“自觉”的文化认同意识和实践,民族文化发展才有最坚实的“人力”基础。然而,当前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是薄弱无力的,似乎只要提及“教育”则都被“学校教育”所“取代”,这在民族社会成员思想观念中尤为“深重”。换言之,当下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在形式上主要是学校教育为主,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身上,往往进行的是诸如“舞蹈、手工、音乐”等内容,这使其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常常是断裂的,会受“行政、成绩”等因素影响而“中断”。因此,当前依靠学校教育来进行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思维是“偏狭”或“有限”的,毕竟学校教育的重心在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加之其教学计划、教学形式等的相对“固型化”,很难让中小学生真正深入去“感知”民族文化。此外,民族社会成员才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须要其形成合理的民族文化认同价值观念,这离不开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影响,使之形成在追赶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又能坚守自我民族文化精神个性。概言之,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走“学校化”道路是“有限”的,须要在形式上与“非学校化教育”形成互补协调,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获得受教育“启蒙觉悟”的转变,将教育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变为其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组成部分,如此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才是“强大”的,因为它成为一种习惯在影响着民族社会成员及其民族文化发展。

3.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的“简缩性”。民族文化认同是“活”的而非静态的“实体”,它通过民主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实践来“显现”,也即民族文化认同本质上是“实践化”的,其重点不在于要划清“楚河汉界”,一定要判别“认同什么”和“不认同什么”的“是非”界定,而是要看人们“做了什么”,这才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真实性”所在。然而,现实中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却没有呈现出民族文化认同的“动态性”特征,其思维存在着“对象化”倾向,也就是人们将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当成一个“对象”来看待,从未真正使其走进人们的生命生活中,他们是“站在”教育之外来“办教育”,这表现在两大层面:其一,就行政部门和学术界来说,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是“书斋化”的,讨论虽然热烈却未形成对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推动,其价值可能真的只在“学术圈内”或“政绩”上产生重大影响,但对民族社会成员的“文化自觉”培育没有形成太大的推动作用;其二,就民间基层而言,许多社会成员对待教育的思维态度是“手段化或功利性”的,教育被他们当成要“算计”的事宜,如果没有得到教育的“甜头回报”则对教育“无动于衷”。因此,实践中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收效甚微,许多社会成员往往只接受和感兴趣于“有利可图”或“娱乐感官”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而对须要其“用心”去“省思”的民族文化教育事项却加以“躲避”。总之,当前人们在进行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简缩性”思维,将本是“活”的复杂动态之民族文化认同“简缩”为“死”的单一静态之民族文化“事物”,也即上述提及的人们以一种“作壁上观”的思维心态来对待民族文化认同教育。

二、“三位一体”: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向度的定位

查看全文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探讨

摘要:在现代社会,农村学校应该吸取现代文化先进要素、建设优良的学校文化,发扬乡村文化优良传统,达到传承与改造乡村文化的基本目的。

关键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乡村文化;乡村教育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在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消极影响。这里我以我县乡镇小学为观察对象,谈谈存在的问题,供同行们一起商讨。

一、亲子教育的严重缺失

亲子教育,它是家长对孩子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它的操作者是家长,是孩子的父母,不是其他人。在农村,原来只是留守儿童亲子缺失,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还是得到父母的关爱。自实行“撤点并校”政策,就更加剧了亲子教育的恶化。每次到乡镇小学,每当看到较小的孩子排队打饭,端着饭菜混在一起的饭碗散落在食堂四周就餐时,我的心情总是难于平静。学前班开始就到离家几里甚至几十里之外的中心校寄宿就读,6、7岁的孩子,平心而论,这个年龄段的她们,饭烫了都会哭鼻子啊,他们正是该在父母怀里撒娇,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光。处于幼年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关心和爱护,不管周围的人对他们的照顾和关心多么好,都不是自己的父母,他们不能够从中体会到亲情的温暖,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遗憾。孩子一周回来一两天,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与农村的家庭疏远,让本就薄弱的家庭教育雪上加霜。对这些孩子而言,爱和亲情成了日常生活中时常牵挂担忧远离的东西,导致家庭情感疏离。

二、村小的衰落

查看全文

安全文化五进活动工作方案

安全文化建设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的重要手段,安全文化为安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前进动力,只有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安全生产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安全生产计划和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步骤中去,进一步明确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奋斗目标,同步部署,同步推进,才能真正使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打造特色,创出水平。为大力推进我乡安全文化建设,现结合实际制定《安全文化“五进”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的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努力实现“以安全文化促进安全管理,以安全管理铸造特色文化”,全面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内容

1、安全文化进企业活动

安全生产工作重心在企业。安全文化进企业活动的核心是培育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提高企业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作用。

查看全文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价值传播方法

摘要:传统村落成为近年来旅游的热潮,许多古村落也将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但有时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价值得不到充分传播,寻找传统村落遗产保护同旅游发展的共赢之路,对于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价值传播及可持续发展都十分重要。

关键词:宏村;旅游;原真性;文化传播

传统村落普遍拥有较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具有历史、文化、社会等诸多价值。对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村落而言,加强遗产地的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传播是其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点。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其中明确提出的促进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的要求,是每一个世界遗产地都应思考的问题[1]。本文以宏村为例,探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价值在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改善现状的方法。

1宏村现状调研分析及主要问题

宏村作为中国第一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村落,具有很高的综合价值。徽派建筑、村落布局、民风民俗等优越条件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加之被誉为“画里的乡村”,是古村落中著名旅游目的地之一。宏村作为5A级景区,整体旅游建设较为完善,但通过调研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通过POE词频分析(见图1)发现游客整体对于宏村的文化遗产导向有初步的认知,徽派建筑是游览者关注的关键点所在,但在具体的问卷题项结果中,也发现大多无专业背景的游客对于宏村的了解只是粗浅的,在宏村中倾向于进行单纯观看游览的体验,游览后对于徽派建筑、乡土民俗等大多只有模糊的印象而无深入的了解(见图2),这对于拥有如此多资源优势的宏村,仅仅被单纯看作景观而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转化度不高,是一种很大的遗憾。此外,游客大多认为宏村目前的商业化程度较高且影响了游览体验,对于商业化带有消极的态度。基于此两点,宏村在对于排除多方干扰、展示自身遗产价值等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2宏村文化遗产传播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查看全文

历史文化古村落的保护及开发状态研究

古村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古村落的良性发展对传承历史文化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梳理当前吉安市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状态,揭示古村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结合吉安古村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吉安历史文化古村落的发展、传承与弘扬庐陵文化都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对江西其他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提供蓝本和参照。因江西位于吴头楚尾,传统民居吸取各地之长,没有形成统一的风格。但赣中,尤其是吉安所辖地区的赣江中游两岸吉泰盆地一带,民居建筑风格大致类似,明显有别于他处,古建筑研究专家黄浩作出这样的论断:“赣中这一地块民居,应该说可以代表江西的本土风格”。渼陂、钓源、燕坊等古村无疑是赣派民居的代表作。通过固化的建筑语言,传承着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崇德敬祖、耕读为本、勤俭持家及审慎处世的思想,在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的今天,保护这些历史文化古村落对于传承庐陵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当前吉安市古村保护及开发状态

吉安市保留着渼陂、钓源、燕坊、湴塘等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古村落,其中渼陂古村以其珍贵的社会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及宗教文化被评为“庐陵文化第一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美誉为“将军村”“电影村”;钓源古村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燕坊古村也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为保护古村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弘扬庐陵文化,吉安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立了古村落保护领导小组;先后编制了一系列规划,如《渼陂古村总体规划》;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培养村民保护古村的意识;大力推动古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吉安古村落知名度等。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对古村的保护主要集中在对历史建筑、文物古迹进行结构上的加固和形式上的修缮。“修旧如旧”的做法对保持古村原风貌,保存古村落的历史信息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开发策略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缺乏精品景区,很难让人印象深刻;(2)“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除“游”外五大要素均不足,缺乏配套的餐饮、住宿、购物和娱乐服务,且交通不便,在网上只可以查询到前往渼陂、钓源和燕坊古村的公共交通,其他古村落几乎只能通过自驾游的方式前往。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客流量和游客在古村驻足的时长,落后的服务水平大大降低了古村落的吸引力;(3)宣传力度仍然不够,旅游热度不高,游客绝大多数都是本省人,吉安古村落在外省和国际上的知名度不高。人们只知庐陵,不知庐陵古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