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5 08:43: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村级组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村级组织调查与思考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直接服务“三农”的村级组织,如何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最近,笔者就服务型村级组织建设问题,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得到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是时代的呼唤
调查过程中,基层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在推进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第一,新农村建设为村级组织拓宽了服务空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让村级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指明了方向。村级组织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担负着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务。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村级组织的服务工作不应只拘限于少数几个节点上,而应覆盖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建立新组织、塑造新风貌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使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使广大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创建文明村为主导,塑造新风貌,完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
第二,农村税改为村级组织腾出了服务时间。20*年以来,广大农村相继推行税费改革,国家又先后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和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奖励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随着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民主管理权和经济收益权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村级组织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基层干部不再催粮要款,可以从税费收缴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把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审、批、管”转变为“扶、帮、促”,切实下移工作重心,变过去的直接指挥为出谋划策,变过去的行政命令为服务引导。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努力打造服务型村级组织。
第三,农民思想的新变化要求村级组织加强服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加大。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农民群众的温饱即安、减负即稳等小农意识已逐渐减弱,其所思所虑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农民迫切希望有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渴求增收致富;希望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改变自身环境;希望转移富余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希望改善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希望解决农村医保等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后顾之忧。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必须切实增强服务观念,努力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服务。同时,做好群众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要防止强迫命令;既要统一思想,又要尊重差异;既要提高思想认识,又要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增加了群众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放弃某些过时的旧方法,更多地采用说服教育、抓点示范、服务引导等方法,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融洽与群众的感情上着力,在密切党群关系中体现先进性;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带着真心实意去工作,带着深情厚意服务群众,在深怀爱民之心中体现先进性;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恪守为民之责中体现先进性;要敢于创新,注重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求实效,在善谋富民之策中体现先进性;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解决群众的衣食住行、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在多办利民之事中体现先进性。
村级组织意见
**市结合活动场所投入使用后反映出来的问题,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符合实际的工作制度,有效突出了活动场所的规范性、方便性和适用性。
一是建立专人管理制度。为解决村委会班子成员随意使用活动场所和各种设备的问题,有效加强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明确规定由村党总支在村“两委”在编干部中指定一名责任心强、能够熟练使用相应的电教设备的村干部作为活动场所专职管理人员,明确相应的职责任务,并把专人管理工作列入党建目标管理考核范围,确保管理到位,规范活动场所和使用到位。
二是建立设备安全管理使用制度。为确保活动场所设备的安全使用,明确规定活动场所内的设备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严格禁止将设备带离活动场所使用或外借、出租设备和场地,非专职管理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活动场所内的相关设备,明确规定把各种设备登记造册在案,由专职人员建立专项固定资产明细账目,有效防止设备外流和不安全使用的问题。
三是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为创造一流的工作环境,解决赃和乱的问题,不断加强活动场所内部及周边环境的管理,明确规定定期对活动场所内部环境卫生和外部标识进行清理维护,在使用中明确规定谁使用谁负责,达到清洁整齐,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本地区环境卫生及视觉感受的亮点。
四是建立定期检查活动情况制度。为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村级活动质量,明确规定了每季度各村级组织在认真进行自查的基础上,各乡(处)党委对下属村级组织的活动场所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检查是否有违规使用、管理不到位以及不按规定组织开展活动的情况,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为今后的考核工作提供依据,促进了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活动质量。
村级党建组织考察与思索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直接服务“三农”的村级组织,如何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最近,笔者就服务型村级组织建设问题,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得到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是时代的呼唤
调查过程中,基层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在推进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第一,新农村建设为村级组织拓宽了服务空间。党的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让村级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指明了方向。村级组织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担负着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务。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村级组织的服务工作不应只拘限于少数几个节点上,而应覆盖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建立新组织、塑造新风貌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使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使广大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创建文明村为主导,塑造新风貌,完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
第二,农村税改为村级组织腾出了服务时间。2002年以来,广大农村相继推行税费改革,国家又先后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和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奖励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随着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民主管理权和经济收益权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村级组织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基层干部不再催粮要款,可以从税费收缴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把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审、批、管”转变为“扶、帮、促”,切实下移工作重心,变过去的直接指挥为出谋划策,变过去的行政命令为服务引导。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努力打造服务型村级组织。
第三,农民思想的新变化要求村级组织加强服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加大。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农民群众的温饱即安、减负即稳等小农意识已逐渐减弱,其所思所虑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农民迫切希望有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渴求增收致富;希望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改变自身环境;希望转移富余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希望改善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希望解决农村医保等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后顾之忧。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必须切实增强服务观念,努力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服务。同时,做好群众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要防止强迫命令;既要统一思想,又要尊重差异;既要提高思想认识,又要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增加了群众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放弃某些过时的旧方法,更多地采用说服教育、抓点示范、服务引导等方法,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融洽与群众的感情上着力,在密切党群关系中体现先进性;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带着真心实意去工作,带着深情厚意服务群众,在深怀爱民之心中体现先进性;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恪守为民之责中体现先进性;要敢于创新,注重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求实效,在善谋富民之策中体现先进性;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解决群众的衣食住行、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在多办利民之事中体现先进性。
村级党建组织调研与思索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直接服务“三农”的村级组织,如何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最近,笔者就服务型村级组织建设问题,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得到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是时代的呼唤
调查过程中,基层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在推进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建设服务型村级组织,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第一,新农村建设为村级组织拓宽了服务空间。党的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让村级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指明了方向。村级组织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担负着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务。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村级组织的服务工作不应只拘限于少数几个节点上,而应覆盖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建立新组织、塑造新风貌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使村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使广大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创建文明村为主导,塑造新风貌,完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
第二,农村税改为村级组织腾出了服务时间。2002年以来,广大农村相继推行税费改革,国家又先后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农村贫困生“两免一补”和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奖励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随着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民主管理权和经济收益权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村级组织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基层干部不再催粮要款,可以从税费收缴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把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审、批、管”转变为“扶、帮、促”,切实下移工作重心,变过去的直接指挥为出谋划策,变过去的行政命令为服务引导。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努力打造服务型村级组织。
第三,农民思想的新变化要求村级组织加强服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加大。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农民群众的温饱即安、减负即稳等小农意识已逐渐减弱,其所思所虑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农民迫切希望有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渴求增收致富;希望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改变自身环境;希望转移富余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希望改善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希望解决农村医保等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后顾之忧。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必须切实增强服务观念,努力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服务。同时,做好群众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要防止强迫命令;既要统一思想,又要尊重差异;既要提高思想认识,又要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增加了群众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放弃某些过时的旧方法,更多地采用说服教育、抓点示范、服务引导等方法,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融洽与群众的感情上着力,在密切党群关系中体现先进性;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带着真心实意去工作,带着深情厚意服务群众,在深怀爱民之心中体现先进性;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恪守为民之责中体现先进性;要敢于创新,注重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求实效,在善谋富民之策中体现先进性;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解决群众的衣食住行、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在多办利民之事中体现先进性。
强化村级组织建立调研
虽然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制定了不少制度,村级组织建设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规范村级事务管理的制度还不够健全。但还比较零散、不系统。同时,由于村干部照章办事的意识不强,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使一些制度被束之高阁,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使村务运作还不够规范。如: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大会很少召开,重大村务未交村民公决,而是由少数几个村干部或村党支部书记决定,然后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报一下,广大村民对重大村务没有决策权。此外,一些针对新形势、新情况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基层组织在解决和处理新问题、新矛盾时无章可循。
直接关系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最直接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摆在各级党委面前一项紧迫的任务。为此,就我镇在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几点建议。
一、镇村级组织建设存在问题
镇在村级组织建设过程中,近年来。坚持加强领导责任制;坚持创新载体,积极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狠抓班子队伍建设,提高村级干部的整体素质;坚持加强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促进村级规范化管理,等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推动全镇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
镇村干部队伍结构、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经过新一轮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但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部分村班子不强等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是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与农村工作的新形势不适应,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二是村干部带领群众的致富能力与群众快速致富的愿望不适应。有的基层干部无一技之长,发展经济的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三是从班子整体合力看,部分村级党组织战斗力不强,难以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少部分村干部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淡化,处事不公,为政不廉,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有些村干部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党建工作,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村级组织整顿会议讲话
同志们:
经县委研究,决定召开全县村级组织整顿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希望通过这次大会,把大家的思想觉悟统一到县委决策上来,充分认识整顿村级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把村级组织整顿试点工作抓实、抓好,发挥村级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明确目的,充分认识开展村级组织整顿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开展村级组织整顿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需要。基层是社会的细胞,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只有把基层工作做好了,把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强大活力,形成巨大动力,奠定坚实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推进政务村务党务公开、抓好贯彻党的农村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精神和要求,可以说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行动纲领。我们要通过这次村级组织整顿试点工作,深入学习、加深理解。
第二,开展村级组织整顿工作,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村级组织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村镇、带领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和重要责任,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而当前,我们的村级组织建设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根据10月中旬组织部、纪委、农业局、民政局的联合调查表明,我县村级组织建设中出现和存在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正常有效发挥。如果不认真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村级党组织就不能充分焕发生机与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就不能很好地担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因此,开展村级组织整顿工作,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村级组织现状及对策报告
村级组织是国家的基石担负着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那么前村组织现状怎样?职能发挥如何?本人结合我镇实际,提出以下几点粗浅认识:
一、村级组织基本情况
卡子镇素有*县"南大门"之称,自古商贾必经之地,清道光年间,在此设卡赋税,故得名卡子,全镇辖9个村,61个村民小组3466户,13663人,耕地面积22679亩。现有村干部29人,其中支书9人,副支书3人,(不含选派干部2人),村主任9人,副主任1人,村文书9人,民青妇组织27人(其中兼职18人),村干部年人均报酬2210.8元,组长61人(其中兼职24人),组干部年人均报酬175元,民青妇组织年均报酬60元,全镇村级办公用房21间、640平方米,全部公房化。目前,基层组织运行良好。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近几年通过开展农村基层组织整建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还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根据调查表明,村班子成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不足一半,相当一部分是小学或文盲,致使村干部队伍政治理论素质不高,文化科技素质偏低,宗旨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扎实。主要原因:一是学习教育抓的不够。一些村干部整日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满足于应会日常工作,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缺乏接受新技术、新管理方式的思想。二是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村干部管理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干部管理凭经验、凭印象。对村干部任期目标和考核内容不具体,在实际操作中,功过不分,赏罚不明,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一些人产生了惰性心理,思想无压力,工作无动力,助长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风气。三是村干部非国家正式干部,工作搞的再好,也觉得政治上没奔头,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不愿意当村干部,使村干部的选拔不得不降格以求。
村级组织阵地督查通知
各乡(镇)党委,县直各有关部门:
为保证村级组织阵地顺利竣工交付使用,近日,县委组织部会同县委督查科对今年新建的17座村级组织阵地进行了督查,现通报如下:
一、检查情况
17座村级组织阵地由**县天业建筑有限公司承建,于6月19日动工建设,按合同规定,应于8月30日竣工交付使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一座村级组织阵地按期交工。从督查情况来看,各乡(镇)对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全部安排了乡(镇)领导负责阵地建设的督促检查。大部分新建阵地能够保证质量,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组织阵地根据县委组织部(2006)5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抓好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于9月20日交工,其它乡(镇)还需到9月底和10月初交工。
二、存在的问题
1、共性问题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交流
根据党章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20**年我市共有5377个村党组织、53**个村委会任期届满,要进行换届选举。去年10月以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有效推进村级组织建设。
念好“五字诀”,确保换届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全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各项换届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突出“早”字精准备,为顺利推进换届工作创造条件
一是早抓研究部署。去年7月份开始,市委组织部相继多次召开组织部长读书会、组织工作例会和协调会,认真研究部署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随后,相继制定下发《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和《关于认真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对换届工作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并集中开展以调研试点、财务清理、集中整治、人才储备、业务培训、规范管理等“六个先行”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为换届工作铺好路,起好步。
二是早抓调研试点。去年8月,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抽调有关同志组成4个调研组,分赴苍南、龙湾、泰顺、平阳等县(市、区),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委精心选择龙湾、乐清、平阳、泰顺4个县(市、区)8个不同类型的村作为市级直接联系的村,有针对性地开展试点工作,如龙湾区重点加强对城中村选举和村党支部“无候选人直选”等问题的研究;乐清市重点加强对村委会“自荐海选”、解决妇女干部当选难、选举文化等问题的研究;平阳县重点加强对解决撤并村选举、村党支部“公推直选”等问题的研究;泰顺县重点加强对山区欠发达村选举、村党支部“两推一选”等问题的研究等。
村级组织换届调研报告
为切实做好明年的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根据岱组*号文件有关精神,镇党委高度重视,于9月份成立了岱东镇村级换届选举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调研小组。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了认真调研,在一个月时间内,基本摸清了全镇各村的基本情况,了解掌握了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和查找了可能影响明年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矛盾和困难,并研究和制订了相应的对策和办法。
一、当前村领导班子的状况及换届前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
1、基本情况。
目前我镇社区、村干部两委实行交叉任职,5个村中,龙头村村主任和村书记一人兼,3个村村主任由村支部副书记兼任。村两委班子成员目前除北峰村外共有36人,平均年龄46.2,最大66周岁,最小的35周岁;村主要干部7人,平均年龄50岁,年龄最大的56岁,50周岁以上的4人,45-50周岁的2人,45周岁以下1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的19人,初中及以下的17人(小学9人)。
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行政村撤并,行政村数量从2001年的18个整合为现在的5个。2005年6月换届后,村干部事业性、责任性较强,为民服务意识增强,能积极配合社区开展各项工作,努力改善村居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新渔农村建设,特别是群众比较关心的水、电、路和民生问题有了较大的改善。除个别村外,村班子总体比较团结,工作热情也较高,能遵纪守法,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的各项工作如村级拆并、安全管理、项目开发、征地拆迁等。
2、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