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5 08:25: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村集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村集体资产管理效益分析
摘要:村集体资产是村全体人员多年来辛苦积累下来的共有资产,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村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村集体资产管理,村集体资产管理又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易出现很多问题,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文章通过村集体资产管理效益研究,对村集体三类资产管理效益进行评价,对于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集体资产管理;管理效益;管理效益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的存量也不断增加,成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的重难点,因此对这三部分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1994年,中共中央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中发〔1994〕10号)中提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1995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1995〕35号),提出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2009年,农业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农发〔2009〕4号),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有关制度。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全国各个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与国家文件政策相联系对村集体资产进行管理,形成本地区的一套村集体资产管理模式。
一、相关概述
(一)村集体资产。2016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将农村集体资产划分为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以及非经营性资产三类。经营性资产是指直接用于生产经营具有盈利能力的资产,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金以及用于经营或投资形成的资产和收益等。非经营性资产是指主要用来服务群众的非生产经营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的公益性设施。资源性资产指村集体所有的荒滩、滩涂、林地、草地、土地等自然资源。(二)村集体资产管理。资产管理的主要含义是指资产管理人受到资产委托人的合法委托,并按照资产委托人的实际意思和真实意愿对相关的资产进行管理以实现特点目的的管理行为。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相关定义是以资产管理的定义为基础,融合了村集体资产的特点而形成的,总体来看,村集体资产管理主要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于自己的合法资产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有效划分以及经营和运转农村资产的整个过程。通过加强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可以加强村集体资产的有效监督,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实现村集体资产的升值,维护最广大人民的经济利益。
二、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增强村集体财务审计建议
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央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意见》的通知。根据国家审计署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将乡镇和新农村建设作为审计重点”的要求,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显得十分必要。加强村级财务清理审计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能否稳定发展,也关系到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及农村社会的稳定。从审计实践看,制约和困扰农村审计工作的因素较多,一些政策问题亟待解决。
一、新时期农村财务呼唤专业审计
近年来,农村财务经过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财务公开、乡镇建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和农村综合招投标中心,实行农村财务委托“双代管”等多种程序和手段,规范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更趋规范和透明。但也有少数村民主理财流于形式,出现村干部“近亲”理财“、亲信”理财,财务公开走过场。“双代管”运作不规范等,致使村级财务管理松散无序,村级资产资源管理混乱,有限的资金大量流失。由于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农村财务问题久拖不决,导致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紧张,矛盾日益激化,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社会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农村集体资产对支撑社会公益事业、稳定农村基层政权具有特殊的作用。随着农村集体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农村集体资产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作用将会不断加强。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村级财务公开在推进村级民主监督、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审计后公开的村级财务,将杜绝数字失真、流于形式的现象。财务公开对于“给村民一个明白,还村干部一个清白”的作用,已为村干部和村民所亲见,由此,对村级财务状况做鉴定性服务的审计要求也随之出现。针对这种情况,农村财务需要一支专业审计队伍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从而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现状
一是农村审计工作组织机构不适应。乡镇综合改革后,乡镇农经部门被合并到乡镇财政所或县级农经局,工作缺乏权威性。乡镇一级农经干部中具有审计资格证的人极少。而取得审计资格的乡镇农经干部均是兼职审计,充当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近年来,实行了村级财务会计委托“双代管”。会计一般由乡镇农经干部兼职,同时,乡镇农经干部又承担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这样不可能使审计结果取信于民,从法律上也行不通。为确保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机构必须是独立的专职机构,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单位没有隶属关系。根据独立性这一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审计主体应当是“独立”于被审计一方之外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二是农村审计工作条件不适应。一是审计工作时间得不到保证。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主力是乡镇农经员,但是乡镇农经员从事审计工作是兼职的。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乡镇农经员不可能像专业审计机构一样把主要精力花在审计工作上,审计就会很仓促。而审计工作的对象又比较多。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对象是村一级,相对来说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给审计特别是调查取证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二是村集体经济审计是免费服务的。到目前为止,国家财政部门还没有将审计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审计经费无法保障,工作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时常感到有心无力。在审计实践中,因为没有经费,不得不尽量压缩时间,这必然影响审计工作质量。
村集体创优点评总结
根据镇党委《关于抓紧做好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我村在月日组织召开了由全体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参加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座谈会,镇党委统战委员、武装部长同志负责点评。
在我村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座谈会前段时间,朱部长结合工作调研、督促检查等经常性工作,深入我村实际,深入我村群众当中,真实掌握了我村党支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措施、进展和实效,使领导点评具有了客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座谈会上,我村党支部和党员就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并向镇党委和点评领导作了书面汇报。点评领导分别对我村党支部和党员进行了如下点评。
一、对我村党支部的点评重点
1、首先肯定了我村党支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所做的工作,要求我们继续组织抓好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立足本职,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确保我村业务工作和重点任务的完成。
2、我村党支部认真开展了公开承诺,切实兑现承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我村党支部承诺事项7件。目前已完成5件,还有2件正在兑现中。
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现就加快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到2010年,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基本达到10万元以上(不含财政转移支付,下同)或集体可支配收入人均达到80元以上,并使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其中三分之一左右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二、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1、加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整合村集体所有的农业资源,依法推动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充分挖掘山、水、林、生态等自然资源潜力,通过村集体单独或引入其它资金参股联合开发,增加村集体收入。鼓励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苗种供应、技术指导、商标注册、产品销售服务,实现农户与村集体的“双赢”。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经营的农业项目,在财政资金、土地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政配套资金给予重点倾斜。
2、实施土地开发和农村宅基地复垦。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实施的土地开发项目,在项目补助和工作经费方面进行倾斜。鼓励和引导薄弱村按村庄建设规划对空心村和拟撤除村实施复垦。土地开发和村庄用地复垦获得的复垦土地指标,按一定比例归村集体使用。归村使用的复垦土地指标既可按村庄建设规划在村域内使用,也可置换到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内发展物业经济,产权和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对村集体获取的复垦土地指标自用有余部分,市本级由区调剂,其收入全额返还村集体经济组织。
村集体代管资金管理规范研究
近年来,各地为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普遍实行了财务“委托制”模式,这对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如何规范村集体代管资金的管理,切实保证村集体资金的使用安全和保值增值,笔者结合实际谈几点商酌意见。
一、要完善村集体代管资金管理体系
一是采取代管资金“双管”模式。“双管”是每个村庄开设一个银行账户,村庄在银行开户时预留村民委员会公章、村主任名章和镇级农村财务委托中心会计名章,由镇级和村庄共同控制,相互监督,村庄和镇级单方均不能从银行取款,保证村集体货币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不变的一种管理模式。主要依据《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3〕6号)中“村级组织只可开设一个基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除土地补偿费专门账户外,一般不准开设其他专用或临时账户”规定,全部实行分村开设银行账户,达到对村集体代管资金进行有效管控的目的。二是完善银行账户设置。目前,对尚未实行“双管”模式的,可在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分别设立“其他集体资金”“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土地征用补偿金”三个银行账户,并按村庄设置明细账分别进行核算。对已实行“双管”模式的,要在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设立“村级转移支付资金”银行账户,村级应当在银行设立“土地征用补偿金”专户,“其他集体资金”应实行每村庄开设一基本账户。要采取“双印鉴控制”管理办法,应预留村民委员会公章、村主任名章和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会计名章。三是规范银行账户的使用。“土地征用补偿金”专户核算土地征用时取得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属物及青苗补偿费等收入,按规定用于对农户的土地补偿、失地农民的生活补助和养老保险、集体公益事业和扩大再生产等支出。“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专户核算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收入和村“四职干部”(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计、计生主任)工资、误工补贴、办公经费、五保户供养等支出。“其他集体资金”专户核算除上述两项以外的其他资金收支业务。按规定,村庄日常开支,除误工补贴、日常零星支出等可以直接用现金支付外,其他开支业务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禁止出租或者转借银行账户,禁止多头存款。四是规范账簿设置。镇级代管资金会计要分别设立“其他集体资金”“土地征用补偿金”“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总账和有关部门要求对某一项目需单独设立的总账,总账中要分别逐村设立明细,按月记账、结账和对账。每月将总页资金余额与各村明细页资金合计余额进行相互核对。镇级代管资金出纳员要对应总账分别设立“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账”等会计账簿。“日记账”要逐笔序时登记,日清月结;“明细账”要逐村设立明细,逐笔序时登记。每月将总页资金余额与各村明细页资金合计余额进行相互核对。
二、要强化对村集体代管资金的管理
一是落实好村集体代管资金收益权。要根据中纪委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财会〔2010〕4号)文件规定,必须严格按照村集体代管资金所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三权”不变的原则,确保村集体代管资金的利息归村集体所有。严禁平调、截留、挪用村集体资金,严禁从村集体代管资金利息中列支任何费用。二是科学计算和分配村集体代管资金利息。目前,对尚未实行“双管”模式的,要对各村集体代管资金利息按形成的时间逐村进行核实和量化,运用“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根据累计积数及日利率,计算出各村庄应得利息,并全额分配到相应村庄。要定期对代管资金利息进行分配,原则上要求每季度分配一次。三是保证村集体代管资金的保值增值。对代管资金数额较大的村庄,可提倡通过购买国债或进行定期存款等稳健的投资方式,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在决定投资方式前,要履行民主程序,经村民代表会议决定通过,报镇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其存单和相关凭证要由镇级农村集体财务委托中心统一保管,确保村集体代管资金的安全。
三、要加强对村集体代管资金的监管
选派村集体经济资金通知
各县(区)委组织部、选派办:
发展村级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是选派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选派干部的重要职责。省财政为每位到村任职的选派干部安排4万元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选派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第二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以来,各县、区高度重视发展村集体经济,用好专项资金,通过多种形式建设发展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既推动了选派工作的深化提高,又解决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既增强了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又推进了选派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个别县区、少数选派村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投向不合理、收益低、安全性差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选派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工作,切实用好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巩固选派工作成果,结合我市实际,就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目标,找准症结。规范管理使用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基本要求是“投向合理、产权清晰、安全可靠、效益明显”。“投向合理”,是指因地制宜,立足资源搞开发、选好项目办实体、围绕服务抓创收,将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产权清晰”,是指财产的所有权及其派生的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权利归属清晰,即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资产所有权和生产经营权清晰明确。“安全可靠”,是指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要结合本村实际、符合市场需要、效益分析明显、合作项目协议健全、项目责任人明确、制度健全、管理科学,确保专项资金保值增值。“效益明显”,是指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有较高的收益,是“投向合理、产权清晰、安全可靠”的最终体现,是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根本目标。一些选派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工作之所以不规范,达不到上述要求,归其原因,一是个别县区、少数乡村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领导不到位,工作指导不到位;二是部分选派干部摸不清村情,看不清市场,找不准方向,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不敢用、不会用,不能够结合村情实际,用活用好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三是少数选派干部存在惰性思想,寄希望于现有的个私项目,把专项资金投入到部分养殖户身上,造成效益低下,权责不清,经济合同等手续不健全。
二、对症下药,规范管理。规范管理使用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投向合理”是关键,“产权清晰”是保障,“安全高效”是目标。使用专项资金要因地制宜,一是用于开发村级集体拥有的滩、坡、地、水面等资源;二是用于盘活村级集体资产;三是用于兴办有助于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种植养殖型、中介服务型、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型等经济实体;四是用于需要扶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经营管理体制的现有村办企业流动资金及技改投入。凡是把专项资金用于发放村干部工资、归还债务、借贷给个人的,要立即收回;凡是把专项资金用于扶贫济困、修桥、铺路、建设村部等公益事业的,要立即用财政对村转移支付资金或村集体经济收入弥补,确保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对采取集资入股、合资、合作、合并等形式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应当依法签定规范的经济合同,并办理公证手续,进一步明确责、权、利关系;对村集体经济项目进行发包时,应当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依法签订承包合同,明确承包、发包双方的权利义务,并按合同规定收取收益。对财产所有权和生产经营权不明晰的,要立即依法签定相关合同,完善相关手续,并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办企业的资产与财务帐目中记录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和挤占、平调、挪用村级集体资产。选派村无论发展什么产业或项目,都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注重技术含量的提高,解决好生产、流通的衔接问题,促进集体经营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严格规范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杜绝不合理开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安全高效。
三、强化指导,推动发展。各县(区)委组织部和选派办要立即组织对第二批选派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排查摸底,了解实际情况,做到对选派村的项目建设情况清楚,运转情况清楚,收益情况清楚,并加强分类指导。对已建成且符合“四句话”要求的村集体经济项目,要教育引导选派村干部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升管理水平;要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和民主监督,完善发展机制,健全符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激励、约束、长效机制和措施,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对专项资金投入不合理,使用效益低,安全性较差的村,要责令立即整改,按照“投向合理、产权清晰、安全可靠、效益明显”的原则,用好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至今未投入的选派村,各县(区)委组织部、选派办要严格审核把关,做到“五不批”,杜绝仓促上马,确保项目资金投向合理、安全高效。乡镇党委也要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对项目建设难度大、进展慢的、甚至至今未投入的选派村,乡镇要直接介入,班子成员要与选派干部一道,逐村分析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帮助选派干部理清思路、确定项目、制定措施。各县(区)委组织部和选派办要加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要教育和引导广大选派干部澄清模糊认识,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着力在发挥资源优势、盘活集体资产、搞好生产和流通服务等方面动脑筋、做文章,努力在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增加集体收入。第二批选派干部任期还有四个多月,各县(区)要抓紧做好对已使用专项资金的预审工作,迎接全省对选派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对于将专项资金挪作他用的,财政部门将立即收回扶持资金,并予以相应处罚。对违规违纪或知错不纠的,将依照党纪政纪予以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村集体经济管理调查报告分析
根据乡村振兴的总体规划,必须对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进行改革。现将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某村的集体经济改革及管理情况总结如下:
1基本情况
该村位于镇西北城乡结合部,现有191户、387人,拥有耕地228.9亩(其中镇区耕地3户、11.9亩)。2012年以前该村是巴彦浩特镇典型的经济落后和组织软弱涣散区域。
2采取的措施
2.1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建章立制,明确“责、权、利”村级治理体系。镇党委为该村选配党支部书记,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始终把发展集体经济摆在重要位置。贯彻《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通知》和《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集体财务、村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制定村党务、财务、村务管理制度,在资金使用方面层层把关,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作用。重大事项按照532工作法,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见。不断修改方案,直到形成可行的决议。财务公开是一项百姓比较关注的工作,凡是涉及财务的事情,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定期公开和不定期的公开。尤其在享受低保等惠民政策时,两委班子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严格按照政策执行,不偏向任何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村的村规民约,建立村民信用的考评制度。2.2盘活有限的资源及资金,成立合作社。把原来的租赁耕地落实到户,明确产权,然后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把收益直接分配给农户。该村全面完成了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3以开展嘎查文化活动为载体,凝心聚力。物质生活相对富裕后,还需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村两委班子,联结各类群团组织,尤其是妇联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组织阿左旗百日消夏晚会、三八文艺演出及庆七一活动等各类文艺活动,让百姓在闲暇之余享受健康的文化生活。2.4立足长远,谋划未来,建设新村。村两委班子统一思想,趁此次集体经济产权改革的契机,决定充分发挥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作用,继续与企业合作开发房地产业务,规划进军旅游市场,多元发展。谋划成立物业公司,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在置换的土地上建设物流园,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规划建设巴彦浩特镇西城区最大的多功能农贸市场,解决村民的后续发展问题。
3取得的效果
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思考
一、南门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街道南门村总人口620人,总户数318户,村合作经营管理**第一菜市场和**花鸟市场。**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5万元,其中:房屋出租65万元,企业上交管理费130万元,其它收入10万元。**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380元,同比增长15.6%。
自市区域面积扩大后,南门村成为城中村,村域已没有耕地,村民生产、生活方式日趋城市化。南门村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商贸环境,走出一条“兴三产、强经济”之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展领域向三产发展。由于南门村所处地域和资本规模所限,技术和信息的缺乏,产品市场前景难测,村办工业自产自销面临很大困难,因此兴办了菜市场和花鸟市场、出租商铺开展资产经营,在并使其成为村级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私营个体经济迅猛发展。近年来,由于市政府加大对私个经济的扶持力度,私营个体经济的竞争优势日渐显露。村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抓住农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培植一批规模私营企业。成为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
二、南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做法
1、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多予”指市政府对象南门村这样土地较早被廉价征用的村给予一定的留地用于发展建设,拓展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少取”指税务部门给予村集体房屋出租和村级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加快了村集体经济的资本积累;“放活”指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肯定农民的首创精神,把生产经营自主权真正交到村民手中。
2、发展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南门村处于市区中心地带,由于场地有限、环境受到限制,不具备办加工业的条件,而大型居住区商贸活跃繁荣,办市场招商引资条件有利,为此,南门村趋利避害,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子。
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2020年3月,街道班子人员调整到位后,班子一行深入各村开展调研,掌握村级工作动态和存在的问题,部分村集体公司组建后无村集体经济收入,部分村(社区)现有存量资金来源于上级划拨工作经费且在“紧衣缩食”中节余出来的。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本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我们就村级集体经济如何增收问题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村(社区)集体经济“空壳”现象严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街道29个村(社区),10个村(社区)基本无收入,主要体现在原有资源分解到社,村集体是个空架子;有三坪塘等资源,在前些年因基础设施建设发包后,将多年的承包金一次性用于公路等建设。(二)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形式单一。主要来源于集体固定资产、资源的租赁收入,在上级划拨的工作经费中结余等,合资合营、引资联营、股份合作等经济实体极少,导致造血功能差。(三)部分村(社区)资源作用发挥不明显。个别村(社区)有资产资源,但作用发挥不明显。比如:老阵地、学校等闲置,久而久之,还要产生维修整治费用;部分山坪塘、石河堰等发包不透明,导致未达到应有价值体现等。(四)部分村(社区)启动资金不足。部分村(社区)意识到要想发展集体经济,但无启动资金,无法迈出第一步。(五)部分村(社区)班子发展意识不强。部分村(社区)等靠要思想严重,主动思考、主动作为、全盘规划能力不足;部分村(社区)干部担当意识不强,害怕出错,害怕担责,不敢第一个吃“螃蟹”;部分村(社区)干部市场意识不强,市场能力和水平不足。
二、对策及建议
(一)支部+品牌,提升产品价值,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和教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组织书记是党组织的“牛鼻子”,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风向标。理念的与时俱进、思维的深度与宽度、视野的开阔度等直接决定建设成果,因此要加强培训和教育力度,增强党组织书记的市场意识、市场眼光等,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为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二是搭建平台。村(社区)干部站的高度不同,社会接触面相对狭窄,在引进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党工委、办事处要通过招商引资等渠道,搭建产业、经营、服务等平台。三是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党工委、街道办要鼓励各村(社区)党支部干事创业,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激励其大胆探索,采取合作共赢、入股分红等方式,切实把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二)支部+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加快集体经济发展。一是摸清家底谋发展。全覆盖清理闲置学校、办公室、厂房、山坪塘、石河堰等资产资源的摸底调查工作,按照“物尽所用、发挥效应、却有增值”的原则,明晰产权,通过公开招租、资产入股等方式,在让资产资源保值的基础上,切实把“沉睡”的资产资源盘活。(三)支部+项目,发挥集约效益,拉动集体经济发展。一是主动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当前,中、省、市、区党组织对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非常重视,每年都不同程度的有一定的扶持资金,村(社区)要立足乡村振兴,结合本村(社区)实际,做好项目建设规划和项目申报准备。二是引进优势产业辐射发展。坚持“x+农户”、“专合社+”等发展模式,强化专合社引领带头作用,辐射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助农增收。(四)支部+社会,营造健康环境,支持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多元资本支持发展。采取以奖代补入股村集体经济,发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政策优势,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投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上,形成政府工作主导、村级(农民)主体、社会辅助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体系。二是社会氛围支持发展。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大力宣传鼓励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培养、树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推广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
村级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意见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就鼓励和扶持发展村级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科学规划、因村制宜、政策激励、差别扶持”的原则,加快推进村级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实现村级经济总量和效益持续增长,村集体收入持续提高,村级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为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总体目标: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村集体收入持续增长,力争到2010年底,全市70%以上的村年稳定性收入超过30万元,其中20%的村年稳定性收入超过100万元,基本消除年稳定性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
二、创新发展思路,拓展村集体收入的来源渠道
3.鼓励发展集体产权物业经济。根据区位特点和规划要求,把集体收入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土地、房屋等经营性资产,通过建造标准化厂房及配套用房等途径,增加集体租金收入。在用足用好自身资源的同时,鼓励村级组织以独立、联合或股份合作的形式到工业集中区、商贸区等功能区建设、购置物业用房,发展物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