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5 05:55: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促进机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促进机制

解析国内服务贸易促进机制

在世界贸易快速增长、货物贸易的发展已不能满足需求之际,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攀升,但是,由于我国的服务业相对于工业、制造业等产业发展较晚,基础较差,从而导致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为了弥补我国服务贸易的不足,提高其贸易竞争力,构建和完善我国服务贸易的促进体制变得非常重要.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近几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延伸,效益也在不断增加.据WTO统计,我国服务贸易额已经从1982年的55.39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2870亿美元(按当年价).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也已经超过了其他几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开放领域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共计160个小类中的100个.

2009年,我国服务贸易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56家;服务业领域在利用外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009年服务业(含金融业)实际利用外资达385亿美元,占吸收外资总额的43%,比2004年的比重提高近1倍.

我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源于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整个贸易局势的发展不相匹配,存在着很多需要弥补的缺陷,表现较为显著的就是滞后性.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实力不容忽视,但与服务贸易高度发达的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还存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步晚且管理滞后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进出口是我国近几年才提出来的一个发展战略,且服务贸易的规模也是近几年来才得以扩大的,然而美国和欧洲等国家早在二战后就已着手并大力发展.同时,我国在服务贸易的管理方面基本上采取垂直的管理方式,直接由商务主管部门和各级直属部门负责管理,很难真正地深入到企业内部,且容易造成分工不明确,政策不落实.此外,由于管理落后造成对服务业统计的不规范,对服务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一致等,都是阻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查看全文

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依法行政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内在要求。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近年来国土资源系统依法行政不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依法行政对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和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为保持和发展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工作的良好势头,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划(20**年—**年)》,现就深入持续推进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对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主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中,充分认识新的形势对进一步推进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依法行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和保障力量,适应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的需要,就是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制度对社会主体的引导和约束功能,处理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科学发展新模式纳入法制轨道;就是要推动改革创新,消除影响和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让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落地,变成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制度措施,及时跟进改革进程,并引领改革的实践;就是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加强对行政权力的规范和制约,着力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利益格局,切实转变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提高国土资源法律政策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进一步提高认识、认清形势,紧密围绕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要求,深入持续推进国土资源依法行政。

查看全文

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依法行政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内在要求。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近年来国土资源系统依法行政不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依法行政对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和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为保持和发展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工作的良好势头,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划(20**年—**年)》,现就深入持续推进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对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主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中,充分认识新的形势对进一步推进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依法行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和保障力量,适应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的需要,就是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制度对社会主体的引导和约束功能,处理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科学发展新模式纳入法制轨道;就是要推动改革创新,消除影响和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让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落地,变成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制度措施,及时跟进改革进程,并引领改革的实践;就是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加强对行政权力的规范和制约,着力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利益格局,切实转变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提高国土资源法律政策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进一步提高认识、认清形势,紧密围绕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要求,深入持续推进国土资源依法行政。

查看全文

建立责任机制促进信访工作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强县目标,牢固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责任意识,坚持建立信访工作责任机制,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建立信访工作责任机制

一是定期召开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全县信访工作,处理重大疑难信访问题,落实矛盾化解、领导包案工作责任。二是各乡镇和重点涉访部门都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乡镇和部门主要领导为信访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三是将信访工作纳入年终综合考评,同党建、党风廉政、社会治安、精神文明同考核奖惩。

二、建立信访苗头排查机制

一是要求各乡镇和重点涉访部门每季度排查一次本辖区本系统的信访苗头,通报信访动态,为各级领导提供参考。二是各种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要求涉访单位必须在2小时内报告县委政府。三是落实矛盾化解工作责任,对排查的信访苗头明确包抓领导、矛盾化解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化解时限。四是构建乡镇和重点涉访部门建立信访接待室、村设调解委员会、村有信访信息员的信访工作网络,做到小事不出村(单位),大事不出乡镇(系统)。

三、建立领导包抓信访案件机制

查看全文

创新服务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

沙流河镇以政府公共服务、村级组织服务与村民自我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建设“村民中心”,创建了农村社会化服务的新机制,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新型农民、促进生产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最需要的是提高增收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需要在技术扶持、个人培训、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社会化服务。2006年初,沙流河镇以“服务村民”为宗旨,在全镇各村组建“村民中心”,并使其成为村民的学习交流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干部由行政管理型向为民服务型转变,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凝聚民心、促进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

“村民中心”一般由村办公场所改建。为了把“村民中心”真正办成为村民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综合性场所,沙流河镇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开展建设:

一是因村制宜,典型引路。在推广“全国文明村”沙流河村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农业科技、教育文体等10项服务制度,开展具体服务。确定基础条件较好的10个村作为试点村先行一步,按照“一个标识、一个章程、一个阵地、一套制度、一支队伍、一套服务项目、一名骨干、一套机制”的标准,设立各项服务室,分期建立邮政“三农”服务站,实现良性运转。对基础薄弱村坚持一室多用,先开展服务,后完善提高。

二是健全网络,创新机制,高效运转。沙流河镇以政府公共服务、村级组织服务与村民自我服务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共建合力。镇党委、镇政府以创建服务型机关为切入点,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全面协调督导“村民中心”开展服务。并对应各村服务内容,依托各职能部门在镇一级组建了10个服务指导中心,引领各项职能、政策和资金向“村民中心”

倾斜。各村党组织负责人兼任“村民中心”主任,把村两委、民兵、妇联等组织的职能整合到“村民中心”服务内容之中。同时,在各村原有治保会、民调会等群众组织基础上,组建奶牛、林果、蔬菜、文体等农民协会,与镇服务指导中心、“村民中心”共同组织开展特色活动。

查看全文

以激励机制创新促进自主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同时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创新活动是由创新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从供求的角度,可以把创新政策分为两类:创新的供给促进政策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前者通过对创新的供给方(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等)的激励来促进创新;后者通过对创新的需求方(创新产品的购买者)的激励来促进创新。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环节。长期以来,我国的创新政策偏重供给促进而忽视需求激励,这已难以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以创新需求激励为重心的创新政策体系,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对创新的需求激励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过去,创新的供给促进政策大大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它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突出的问题是研发费用的支出与创新项目是否成功、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之间缺少直接、稳定的联系。许多科研工作往往具有强烈的鉴定和评奖导向,而不是市场和效益导向,导致研发与市场“两张皮”,浪费了大量的创新资源。许多研发成果获奖一大堆、专利也不少,却未能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另一个问题是不能对企业创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有效支持。以技术研发为基础的创新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初,由于生产规模小、研发费用分摊大以及生产工艺不够成熟、社会化的生产配套体系尚未形成等原因,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往往较高,需求容易受到抑制。同时,创新产品的性能和优点可能还不为外界所熟悉,导致潜在消费者的使用意愿较低。不少企业认为,其创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所面临的困难要大于研发阶段。

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它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经济,通过需求信号引导供给方的创新和生产活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可以避免创新资源的浪费。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主要是政府通过税收和价格优惠、直接补贴等措施鼓励用户购买创新产品,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购买创新产品,或者通过强制性标准和倾向性措施引导公众使用创新产品。这些政策措施也可以看成是对创新产品的补贴,但这种补贴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企业的创新成果要表现为产品,而且是因具有技术优势而具有显著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政府的需求激励政策能在创新产品的市场导入期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带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有效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概括而言,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可以有效提升对创新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消除创新供给方对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感,减少其财务压力,从而刺激创新活动。

创新需求激励政策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发挥作用的空间巨大

发达国家的创新政策体系也曾以供给促进政策为主,如欧洲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美国和日韩在微电子领域都组织和资助过大型研发活动。但近十几年来,国际上越来越重视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在提升全社会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类创新产品的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显著地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创新活动。

查看全文

正确运用奖罚机制促进医院发展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奖罚不当的主要表现;奖罚不当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奖罚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正确实施奖罚措施的对策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奖励与惩罚是现代企事业行政管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激励手段、奖罚制度不完善、没有一家单位有完善的职工奖罚制度、奖罚不够分明、该奖的不奖,该罚的不罚、奖罚不够严肃、严格、领导层获奖过多、领导干部思想方法片面,主观因素干扰严重、管理教育虎头蛇尾,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工作不实不强,优劣心中无数、奖励也爱搞综合平衡,照顾方方面面、不正之风渗入奖罚体系、不利于调动医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医疗工作深入细致地延续开展、必须坚持奖罚原则、制定科学的奖励标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奖励与惩罚是行政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对促进医院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具有显著的作用。然而,各个单位间对奖罚机制的运用在行管工作中存在着很大差距,一些诸如奖罚不当或不讲标准、不计效采的评先发奖,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医护员工争先创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使原有的奖励“含金量”大为降低。作者通过观察、调查、了解和总结,就当前医院奖罚机制的有关问题,论述了奖罚不当的主要表现:奖罚不当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奖罚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正确实施奖罚措施的对策。并提出奖罚机制必须坚持五项原则,四条标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行政管理奖励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现代企事业行政管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激励手段。实践证明,在整个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随着《院长目标管理责任制》、《职工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逐步健全与完善,正确操作和实施奖罚机制,已成为各个单位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它对促进医院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然而,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来,由于奖罚不当或不讲标准、不计效果地评先发奖,不仅大大影响了有关科室、班组和个人争先创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使原有的奖励“含金量”大为降低,应有的荣誉感变成人们心中的疑惑和不屑,应有的示范作用也化为乌有,实是有悖于精神文明建设。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就奖罚不当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负面影响及对策谈几点粗浅看法,以与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

1奖罚不当的主要表现

1.1奖罚制度不完善

查看全文

以激励机制创新促进自主创新

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同时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创新活动是由创新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从供求的角度,可以把创新政策分为两类:创新的供给促进政策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前者通过对创新的供给方(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等)的激励来促进创新;后者通过对创新的需求方(创新产品的购买者)的激励来促进创新。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环节。长期以来,我国的创新政策偏重供给促进而忽视需求激励,这已难以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以创新需求激励为重心的创新政策体系,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对创新的需求激励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过去,创新的供给促进政策大大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它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突出的问题是研发费用的支出与创新项目是否成功、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之间缺少直接、稳定的联系。许多科研工作往往具有强烈的鉴定和评奖导向,而不是市场和效益导向,导致研发与市场“两张皮”,浪费了大量的创新资源。许多研发成果获奖一大堆、专利也不少,却未能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另一个问题是不能对企业创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有效支持。以技术研发为基础的创新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初,由于生产规模小、研发费用分摊大以及生产工艺不够成熟、社会化的生产配套体系尚未形成等原因,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往往较高,需求容易受到抑制。同时,创新产品的性能和优点可能还不为外界所熟悉,导致潜在消费者的使用意愿较低。不少企业认为,其创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所面临的困难要大于研发阶段。

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它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经济,通过需求信号引导供给方的创新和生产活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可以避免创新资源的浪费。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主要是政府通过税收和价格优惠、直接补贴等措施鼓励用户购买创新产品,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购买创新产品,或者通过强制性标准和倾向性措施引导公众使用创新产品。这些政策措施也可以看成是对创新产品的补贴,但这种补贴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企业的创新成果要表现为产品,而且是因具有技术优势而具有显著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政府的需求激励政策能在创新产品的市场导入期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带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有效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概括而言,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可以有效提升对创新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消除创新供给方对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感,减少其财务压力,从而刺激创新活动。

创新需求激励政策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发挥作用的空间巨大

发达国家的创新政策体系也曾以供给促进政策为主,如欧洲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美国和日韩在微电子领域都组织和资助过大型研发活动。但近十几年来,国际上越来越重视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在提升全社会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类创新产品的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显著地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创新活动。

查看全文

夯实激励机制创新促进自主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同时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创新活动是由创新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从供求的角度,可以把创新政策分为两类:创新的供给促进政策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前者通过对创新的供给方(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等)的激励来促进创新;后者通过对创新的需求方(创新产品的购买者)的激励来促进创新。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环节。长期以来,我国的创新政策偏重供给促进而忽视需求激励,这已难以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以创新需求激励为重心的创新政策体系,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对创新的需求激励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过去,创新的供给促进政策大大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它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突出的问题是研发费用的支出与创新项目是否成功、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之间缺少直接、稳定的联系。许多科研工作往往具有强烈的鉴定和评奖导向,而不是市场和效益导向,导致研发与市场“两张皮”,浪费了大量的创新资源。许多研发成果获奖一大堆、专利也不少,却未能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另一个问题是不能对企业创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有效支持。以技术研发为基础的创新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初,由于生产规模小、研发费用分摊大以及生产工艺不够成熟、社会化的生产配套体系尚未形成等原因,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往往较高,需求容易受到抑制。同时,创新产品的性能和优点可能还不为外界所熟悉,导致潜在消费者的使用意愿较低。不少企业认为,其创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所面临的困难要大于研发阶段。

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它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经济,通过需求信号引导供给方的创新和生产活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可以避免创新资源的浪费。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主要是政府通过税收和价格优惠、直接补贴等措施鼓励用户购买创新产品,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购买创新产品,或者通过强制性标准和倾向性措施引导公众使用创新产品。这些政策措施也可以看成是对创新产品的补贴,但这种补贴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企业的创新成果要表现为产品,而且是因具有技术优势而具有显著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政府的需求激励政策能在创新产品的市场导入期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带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有效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概括而言,实行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可以有效提升对创新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消除创新供给方对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感,减少其财务压力,从而刺激创新活动。

创新需求激励政策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发挥作用的空间巨大

发达国家的创新政策体系也曾以供给促进政策为主,如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和在微电子领域都组织和资助过大型研发活动。但近十几年来,国际上越来越重视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的需求激励政策在提升全社会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类创新产品的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显著地带动了相关领域的创新活动。

查看全文

农业机械化促进机制探讨论文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标志。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退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民私人为投资主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快速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研究表明,土地经营规模、农民收入、农业机械价格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变化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产生重要影响,对现阶段的促进政策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支持政策

一、导言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政府已经将发展农业机械化列入国家支持政策,提出走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近几年来,有关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撑。

(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制度的历史变迁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的,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当改革的设计目标还远远没有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时,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实践清晰地走在市场化道路上,承包制中的农机户是最早的市场活动主体,农机经营服务一经诞生即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买自用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已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个体私有私营农机为主导的历史时期。农民成为农机投资与经营的主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