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5 04:37: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从业人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期货从业人员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期货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规范期货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申请期货从业人员资格(以下简称从业资格),从事期货经营业务的机构(以下简称机构)任用期货从业人员,以及期货从业人员从事期货业务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机构是指:
(一)期货公司;
(二)期货交易所的非期货公司结算会员;
公司从业人员离职制度
一、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离职:
1、有违犯本公司规章之嫌疑,情节重大,但尚在调查之中,未作决定者。
2、违犯刑事案件,经司法机关起诉,判刑尚未确定者。
二、前条第1、2款如经查明,无过失或判决无罪者,可申请复职,如准予复职,除因非本身过失而导致停职外,不得要求补发其停职期间的薪资。
三、在停职期间,薪资停发,并应即办理移交。
四、本公司因业务紧缩,或因不可抗力停工在一个月以上者,可随时裁遣人员,但解雇人员时,应在事前预告,其预告期间规定如下:
从业人员变化调研报告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去年以来,我区的企业和从业人员情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波动。近日,我们对普陀区今年上半年企业及其就业人员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企业和就业人员变化情况。
从总体上看,我区企业以及调研涉及的重点行业企业数量和就业人员人数都呈现增加的态势。****年末,全区共有工商注册的企业****家,有从业人员****人,今年上半年为****家,增加****家,从业人员52860,增加****人,同比分别增加了****%和****%;同时,上半年企业停产1038家,减少就业人员2156人,其中服装行业停产****家,减少就业人员****人,水产加工行业停产****家,减少就业人员****人;从调研涉及的玩具、服装、制鞋、灯饰、五金、家具、纺织和水产加工行业看,去年末共有这些行业的企业****家,今年上半年为****家,增加****家,而这些行业的就业人员共减少了****人,其中水产加工行业减少****人,是减少就业人员最多的行业。
另据统计显示,****年末,全区共有城镇就业人员****人,截止今年****月底为****人,新增就业****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人,领取失业保险金****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截止今年6月底,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二、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分析。
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我国快递行业也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然而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普遍偏低,与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不符,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国家层面对快递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要求,在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快递行业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总体教育水平偏低、职业认同感不强、缺乏职业生涯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策略;职业生涯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快递行业也随之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为止,我国快递法人企业达2万家,其中包括7家上市公司,从业人数已超过300万人。然而,与行业的飞速发展不符的是,我国快递行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服务达不到客户要求。目前我国快递行业的从业人员主要以低端劳动力为主,这些服务群体的教育程度不高,专业技术水平相对偏低。而且传统的物流观念让很多从业人员认为快递工作就是简单的搬运和打包配送的过程,缺乏服务意识。同时我国目前对于快递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培训不够,导致当前快递从业人员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提升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迫在眉睫。
一、国家层面对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
早在2009年交通运输部第12号令即《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指出,快递公司经营通常业务的,“快递业务员中具备初级以上资格的不低于30%”,经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各分支机构快递业务员中,具备初级以上资格的均不低于40%”。根据该指令可见,国家当时对于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已经有明确的规定。为贯彻落实《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2019年8月,人社部、国家邮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快递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快快递员、快件处理员等快递业国家职业标准颁布及制修订”。2019年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邮政局就联合颁布了《快递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快件处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快递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快件处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指导快递员、快件处理员培养培训、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规范快递服务职业行为的基本依据。该标准将对指导快递员、快件处理员培养培训,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升人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负责同志称:以《快递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实施为契机,通过加强快递从业人员培养培训、开展快递员、快件处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方式,加快快递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由此可见,国家层面已充分认识到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并在相关的政策法规中给予了明确的标准。
二、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调研分析
从业人员就业管治通知
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者就业、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美容、美发师、足摩、保健按摩师,中式烹调师、服务员、商品营业员等工种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的提升,进一步促进服务行业的规范用工和健康稳定发展,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帮助以上工种从业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6号令《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和劳社[]189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决定对美容、美发师、足摩、保健按摩师、中式烹调师、服务员、商品营业员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的情况进行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号令的规定和劳社号关于在服务行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通知要求,各用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从事美容、美发、足摩、保健按摩师、中式烹调师、服务员、商品营业员等工种工作的在岗人员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
二、用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招用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应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同时作为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证件年审的依据。
三、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要依法对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职业技能培训、持证上岗等劳动用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招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用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要责令限期整改,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在期限内仍招用未参加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的用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四、报名时间:在收到本通知时直接报名或在七日之内到区技能鉴定站报名。
五、资料提供:参加培训鉴定者必须提供本人黑白免冠二寸照片4张,身份证复印件1份,职业技能鉴定申报表一式一份。
金融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论文
一、金融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培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金融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金融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陆续制定了许多旨在约束和监管金融行业及其从业人员职业行为的法律文件,各金融机构也分别制定了提高金融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管理文件,对规范行业行为、确保金融安全、遏制金融犯罪起到了约束、监督作用。但也应该看到,目前金融违法犯罪事件仍频繁发生,且呈上升趋势,犯罪的数额、情节也日益严重,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大案频发、危害严重;二是高智能型的白领犯罪比例较大;三是犯罪手段多样性、智能化;四是犯罪形态复杂,内外勾结、上下勾结联手犯罪问题突出;五是犯罪行为更隐蔽、突然和国际化;等等。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处在高度开放状态,国外的一些高科技犯罪形式也不断渗透国内;有的犯罪分子与国外犯罪团伙联手作案;有些高科技犯罪手段隐蔽性和复杂性强,且罪犯作案后通常携款逃往异地、异国或在境外非法经营金融业务。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金融业的信誉和社会经济秩序,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值得关注的是金融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犯罪案件也在增多,若金融从业人员能严守规定、规范操作,这些犯罪可以避免。此外在金融行业的经营活动中也普遍存在着违反职业道德、“合法不合规”的“灰色地带”,它们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增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以便推动金融业的稳健健康发展。
(二)金融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开展金融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培育,能确保我国金融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使金融从业人员明确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职业道德要求,掌握行业行为规范;能够让金融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工作中人与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能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业务技能,树立清正廉洁的风气;能够抵制各种诱惑和不良行为,杜绝金融行业的“灰色地带”,控制金融风险等。
二、当前我国金融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当前我国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从总体上看是好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能够遵纪守法,遵守道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但从各种媒体、文字影像资料披露的违法犯罪案件看,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归纳如下。
外来从业人员养老保险状况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许多大中兴城市的外来人员越来越多,这就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无单位的外来从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是当前最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某市外来人员为例,把从多方面深入探索和了解无单位的外来从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解释,争取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外来人员;养老保险;状况探讨
笔者在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努力研究我国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并轨的相关政策,主要涉足社会保险等城乡一体化的宏观探讨,并主要研究针对具体的外来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问题。笔者在本论文中尝试使用多种外来无单位人员参加某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进行深入研究,该项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探求关于城市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并且,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就是这些外来的务工人员,他们用自己的脑力与体力劳动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可能他们暂时没有单位,但是他们却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应该深入考虑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
一、无单位的外来从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要在人口流动的理论下对该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由于人口流动理论,我门可以知道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原因就是经济的发展,同时影响人口向城市向心力运动的推动力还有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当城市的收入水平高,城市的发展环境好的时候,人们普遍就会向该城市移动,所以对于大型城市来说,人口迁徙而至是必然的事情,是不可阻止的事情,我们应当用客观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口不断增长的问题。既然人口增长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必然就会出现无单位人员,这些外来从业人员养老保险的问题,也就成为了我们必然考虑和不许解决的问题。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说,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对于不同的人,比如无单位的外来从业人员,如果他们在养老保险问题上收到不公平待遇,这就会使得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受到质疑,所以无单位的外来从业人员养老保险的解决是必要的,是我们应当重视的。
二、无单位的外来从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现状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提高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是指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道路运输经理人和其他道路运输从业人员。
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包括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和经营性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包括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
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包括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员、质量检验人员以及从事机修、电器、钣金、涂漆、车辆技术评估(含检测)作业的技术人员。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包括理论教练员、驾驶操作教练员、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教练员和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教练员。
建设工程从业人员培训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建设工程的系统庞杂,面临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在工程建设中,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两大因素。通过对大多数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后发现,人的因素往往占有较大的比例。在我国建设工程从业人员中,农民工群体占着非常大的比例。由于当前农民工群体大多数缺少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导致施工场地安全事故频发,给工程建设的顺利实现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障碍。通过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认识到建设工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状态,从而达到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规范操作的目的。但是当前培训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笔者通过在培训中的亲身经历以及工作实践,对建设工程从业人员培训进行简要分析。
1工程项目从业人员培训中面临的困难和培训中的不足
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危险行为,进而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是安全培训的目标。与国外企业大力投入和支持相比,国内的安全培训工作较为混乱,各种培训的讲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工人安全意识很低,需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必要的培训工作。在我国的工程领域,主要的人群是身临一线的作业工人,毫无疑问,这些作业工人的素质不但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导致工程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我国,这些工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少必要的安全意识,甚至对某些机械还十分陌生。针对这些问题,对这些工人进行操作和安全上的培训必不可少。笔者走访了许多一线工程建设施工标段及施工企业,总结出在培训中存在如下的几个不足:1.1培训方式落后。在培训中,培训的课堂大多是临时的办公间或者直接租用教室,而培训讲师大多以PPT幻灯片或者仅以口头陈述的方式进行,授课的方式单一。毫无疑问,培训讲师的专业水平和授课方式影响着培训的最终效果。现在的培训中存在着知识点理论性过强,讲师解释不充分的情况,而且课堂单纯的授课方式缺少必要的互动,导致很多听课人员精力不集中的情况发生,很多听课人员在上课中玩手机、聊微信,甚至直接睡觉,半道走人。这样的安全培训虽然次数较多,但是实际中收获甚微。1.2很多安全培训的内容抽象,针对性差。在安全培训中,讲述的内容包括很多公司制定的相关制度和文件,还有国家在安全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现实中,讲师单纯地将这些条条框框照搬出来,缺少很多必要的例子说明。例如在操作挖掘机的课上,有的讲师竟然直接将挖掘机的操作手册搬出来照着宣读。由于缺少必要的场景展示,讲师的讲解变得枯燥无味,毫无生趣。由于课堂中的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很多人听后一知半解,听到后面的就将前面所讲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在实际中,很多人经过培训,但并没有得到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1.3专家、工程师很难将自己在安全生产的经验进行传递。在施工阶段,专家往往针对较为大型的工程进行审查和安全论证,很难和一线操作生产的工人进行交流。由于实际中的工程,大多工作量较大,系统总结生产建设的经验比较困难,工程师也是各自为政,下班以后很少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和总结,很难将这些建设工程的安全经验传授给一线现场从业人员。1.4缺少必要的安全效果考核。大多数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后,直接将从业人员安排上岗,很多培训都是走过场,停留于形式。有些企业虽然在培训之后组织了相关的考试进行检验,但大多数题目都十分简单,一看就能得出答案,缺少必要的现场考核环节。有些从业人员甚至在考前就知道了考试答案,很多考试现场十分混乱,抄袭现象十分严重。很多阅卷讲师也没认真出题,甚至题目中就存在错误,阅卷过程也不负责任,随意判分。有些领导不重视考核结果,在实际中对考核结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1.5有效解决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问题的措施。工程项目组结合实际和科技公司沟通,改进了原先的安全培训模式,将安全培训和现在软件网络技术结合,推出一套整体的安全培训体系。改进后的模式解决了建设工程工地和人员流动的相关问题,可以随时查阅安全培训的相关信息,实现了安全培训的信息化,高效化。在改进的系统中,公司领导和软件公司、动画公司进行了沟通,并带领相关技术人员身临工程的一线进行考核,并和有关从业的工程师进行沟通,将有关的安全场景制作flash动画,很多工程师的讲话也制作成录音的形式。软件公司还制作了安全培训的相关软件,可以将培训的视频直接上传到监督部门。监管部门可以在空闲时间对员工和讲师的上课状况进行考核。
2建设工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模式的创新特点
将信息技术和建设工程从业人员培训模式相结合。传统的培训模式采用公司集团对从业人员进行统一授课的方式,没有充分考虑从业人员的相关基础。改进的系统将从业人员划分为六个等级。在培训前,先对从业人员进行有关操作的考核,考核的重点是建设工程日常的操作和注意事项,而不是原先的抽象概念,考核结束后,针对不同的基础,通知不同的上课地点和日期。在上课地点,还布置了指纹考勤机对上课情况进行考核。在课堂上,讲师在传授有关知识的同时,还会将对应的flash动画展示出来,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上的场景通过摄像头采集出来,上传到有关监管部门,可以供有关人员进行评价分析。在课外,建设工程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实时查阅有关的培训内容。提供的从业人员电子留言板可以收集从业人员提出的问题,定期反馈给各个讲师。各个讲师以视频或者语音的形式,对留言板上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在考核方面,聘用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出题,采用定期考核的方式对从业人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考核及格可以进入下一轮的学习,考核不及格,则需重新进行上课学习。采用多媒体安全培训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将工具箱培训数据上传至管理平台,并对安全培训记录进行汇总和管理,便于上级公司对分公司的安全培训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另外,通过管理系统可实现数据同步、课程更新。
3改进的工程从业人员培训的优点
康复医学从业人员状况及需求调研
康复医学是以康复为目的,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定、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1]。它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60多年的发展,其技术水平和医疗手段正在日趋成熟。目前,国外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康复医学培养体系,培养包括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在内的多种康复医学从业人员。尤其是在美国,已形成了一张全面完善、覆盖城乡的临床康复医疗网[2];欧洲更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先后有20多个国家加入欧洲医学会联盟中的“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部”[3]。纵观我国,康复医学从1982年兴起,至今约有30年的历史,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有一定规模和特点的康复医学体系,即“一个模式、两种方式、三大学派、四套系统”的体系[4]。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正式批准建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标志着康复医学规范化教育的正式开始。2002年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国残联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使得康复医学的发展迈开了坚实的步伐。2010年9月,卫生部等5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通知》(卫农卫发[2010]80号),为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2011年4月,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规定二级以上(含二级)综合医院应设置康复医学科,为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我国还存在着大量潜在的康复医学需求者:我国现有老年人1.1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87%[5],这些老年人中,大约50%需要康复医疗服务[6]。同时,随着自然灾害、工伤、交通事故等的增多,我国残疾人的数量在逐年递增;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残疾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其中,有康复需求的接近5千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这些人也都需要康复医疗服务。目前天津市常住人口已达1293万人[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0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52%;天津市现有残疾人已达5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47%。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天津市130家医院和残联民政机构,包括35家三级医院、52家二级医院和15家一级医院以及28家残联民政机构。
1.2调查内容
参照昆明医学院敖丽娟教授在《云南省康复医学人才需求预测》项目中使用的“云南省康复人才需求预测调查表”,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修改后,形成本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为各机构康复医疗服务以及康复医学从业人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