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23:52: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初中物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摘要:以初中物理导学案为案例,从教学目标导学、自主向学导学、合作解惑导学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来研究导学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影响,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物理;教学应用;教学效果

新课改实施以来,导学案教学逐渐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学中主流的教学方式。导学案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力培养学生解决难题的能力,还能帮助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式,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教学目标导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导学的制定是建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长远的发展之上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物理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能力、领会解题思路的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教学目标导学的制定可以应用于某一节课,也可以应用于某一单元小节,但不论是哪一种,都必须体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首先,要充分凸显其引导作用,也就是所有的后期课堂教学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导学来展开;其次,要充分凸显其激励作用,通过教学目标导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充分凸显其评价作用,通过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功”这一课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第一次接触“功”这一专业术语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用学生通俗易懂、且不易混淆的语言来表达,如要牢记机械功的意义、计算公式及物理单位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默读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独立找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并在找到重难点之后,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课本等方式,找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及答案,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核对自己找到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知道本节课的重难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促进其主动学习。

二、自主向学导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查看全文

初中物理探究论文

简介:本文是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特别是在新课改之后就如何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和培养学生学习现代科技正确方法和兴趣的一些体会与看法。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之浅见摘要:本文是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特别是在新课改之后就如何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和培养学生学习现代科技正确方法和兴趣的一些体会与看法。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心理特征、好奇心、学生主体。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探究式教学应该是: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探究自然规律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是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1、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几个基本特征对几年教学过程的总结,我认为探究式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1、问题情境特征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展示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成水;展示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等现象。创设出“雾、霜、雪、冰是怎样形成的”“水为何会变成白气”“白气又为何会变成水滴”等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1.2、思维开放特征探究式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探究式学习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结果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具有思维开放特征,所有问题应启迪学生充分思考,必须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例如,教学“研究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时,我们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提出:感应电流的有无与磁场强弱有关,与磁场方向有关,与电路是否闭合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有关,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等等。在判断猜想正确与否的途径上,学生提出了做实验、读课本、查资料、问老师等多种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开放性。1.3、实践探索特征实践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探索活动,一是要组织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实验前我们不是先公开结论,而是指导学生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三是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调查访问等方法。1.4、学生主体特征探究式学习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因此,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主体特征,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独立思考,自主实践,主动学习。例如,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影响因素,再设计检验方式和途径,然后进行实践(实验)检验,最后写出研究报告。学生提出了温度、空气湿度、气候、液体表面积、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的质量、体积都能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等许多猜想,做了“比较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蒸发”“比较用电吹风吹和不吹的两杯水的蒸发”“比较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蒸发”等大量实验,查阅了管道输水、动物散热等大量资料,写出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探讨”“‘蒸发’研究实验报告”等大量研究报告和小论文。教学活动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特征。1.5、方法教育特征探究式学习,是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索真理的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物理学研究方法教育的特征,对学生适时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潜存着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中的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压”中的类比法;“研究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中的推理法;“研究力的概念”中的归纳法。另外,实验、观察、假说、比较、尝试、模型、理想化、抓主要因素等,也都是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上述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1.6、能力培养特征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例如,在设计研究某个问题的方案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在完成某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践探索能力;在研究某个物理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的联系的问题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2、物理课堂教学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有特定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即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他们的情绪特点是充沛热情容易动感情,情感反应较强烈,易受感染。因此他们的心理有共同的特点:好奇、好问、好动、好玩、好胜。2.1、好奇。好奇作为学生思维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能使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成功的起点,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引发和激励。2.2、好问。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这知识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他们的认识也随之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应得到鼓励和尊重,教师也要善于设问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2.3、好动。中学生获得新知识常要借助具体的实际经验作为支柱,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素养。2.4、好胜。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有利于他们形成平等竞争的品格,课堂上可以把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难题、不易做好的实验等,有意识让他们争论,以求在争论中明理求知。2.5、好玩。玩是中学生的天性,玩也有出息。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预见和选择,注重知识结构层次的调整,让学生在玩中求知,在玩中创新。总之,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好玩"的心理特点,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动因,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3、把握学生心理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如果在教学中能结合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那么,探究式课堂教学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1、探究式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好奇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而很好地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要试图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特点后,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就能从感性材料出发,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要。在教学中分析发现初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特点大体有三种:一种是有的学生对物理学习只是直觉兴趣,他们只满足于被新奇的物理现象所吸引,希望看到鲜明、生动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安排一些鲜明、生动的物理实验。还有的学生对物理有操作兴趣,他们要求通过自己的活动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施加影响。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安排适当的由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并在课后安排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小制作。另外还有少数学生对物理具有因果认识的兴趣,他们的兴趣由现象发展到进一步探求现象变化的原因,他们平时总爱追问为什么。而且具有概括认识的兴趣,表现形式是总要求通过个别事物的因果联系来找到和掌握更多事物乃至整个物理世界的一般规律。物理规律的普遍性对他们具有很大吸引力。我介绍他们阅读有关物理的一些科普类的书籍,并且在课后安排他们进行实践活动等以刺激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3.2、科学探究引发学生的好问心根据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好问是初中学生的一大特点,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具有过渡性的特色.如果只学习而不能提出问题,不进行思考,这样对知识的认识是肤浅的.只有通过认真思考,开展讨论,集思广益,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思维认识的飞跃。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上,有不少学生常常与周围同学交头接耳,但举手发问的同学很少.教师如果能善于鼓励,适时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己辨别正误,并引导他们注重对物理现象的深入分析,培养思维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分析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好问的积极性要得到鼓励和尊重,教师还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善于设问。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课内课外好问的人数在逐渐地减少,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当今的学生在群体活动中非常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特别是中学生,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考虑别人(特别是异性)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不大愿意毫无保留地暴露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自尊意识逐渐增强.二是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差异,有些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不具有批判精神.三是教学民主气氛差,师生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要想使学生勤于思考,教师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应创造良好的民主氛围,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3.3、科学探究满足学生的好动、好玩心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初中生中绝大多数对物理实验有操作兴趣,探究式教学中,若能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设计实验并亲手验证,会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动眼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学生在探究时,可以将他们分好了合作小组,设计实验时就可以同本小组成员交流,也可以向老师寻求适当的帮助使他们可以初步设计出自己心里所想的实验,尽管实验步骤也许是不完善的或不太合理的甚至与问题是背道而驰的,这都没有关系。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在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以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收获,都能得到满足和进步。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每一步中,熟悉对现象、过程的观察方法,并不断地自问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内在联系是什么?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这样,学生在好动、好玩的心理刺激下会积极参与,投入实验的全过程中.3.4、科学探究刺激学生的好胜心好胜是初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他们在同龄人中,一点小事也不甘示弱,总喜欢争论.他们有上进心、自信心,对荣誉有强烈的追求.根据这—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抓住学生的竞争心理,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习知识,与他人相比较,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中得到提高.例如:科学探究有个环节是“交流讨论”,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刺激学生的好胜心理.我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学一开始便可以分好组),视课堂时间的长短安排每个小组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适当的时间,其他小组成员可在本小组交流结束后提出他们在边听边思考中发现的问题。实践表明,只要在教学中合理地引进竞争机制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要创设更多条件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信心.促使学生为进一步上进而奋发努力.总之,在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找到心理科学和物理教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合理地利用初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就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全面提高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参考文献:1、《物理报》山西师范大学主办,2006年2、刘炳升主编.《初中物理新教材教法》高教出版社2005年3、许国梁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4、查有梁主编,《物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摘要:本文是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特别是在新课改之后就如何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和培养学生学习现代科技正确方法和兴趣的一些体会与看法。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心理特征、好奇心、学生主体。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探究式教学应该是: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探究自然规律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是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1、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几个基本特征对几年教学过程的总结,我认为探究式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1、问题情境特征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展示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成水;展示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等现象。创设出“雾、霜、雪、冰是怎样形成的”“水为何会变成白气”“白气又为何会变成水滴”等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1.2、思维开放特征探究式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探究式学习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结果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具有思维开放特征,所有问题应启迪学生充分思考,必须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例如,教学“研究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时,我们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提出:感应电流的有无与磁场强弱有关,与磁场方向有关,与电路是否闭合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有关,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等等。在判断猜想正确与否的途径上,学生提出了做实验、读课本、查资料、问老师等多种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开放性。1.3、实践探索特征实践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探索活动,一是要组织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实验前我们不是先公开结论,而是指导学生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三是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调查访问等方法。1.4、学生主体特征探究式学习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因此,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主体特征,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独立思考,自主实践,主动学习。例如,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影响因素,再设计检验方式和途径,然后进行实践(实验)检验,最后写出研究报告。学生提出了温度、空气湿度、气候、液体表面积、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的质量、体积都能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等许多猜想,做了“比较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蒸发”“比较用电吹风吹和不吹的两杯水的蒸发”“比较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蒸发”等大量实验,查阅了管道输水、动物散热等大量资料,写出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探讨”“‘蒸发’研究实验报告”等大量研究报告和小论文。教学活动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特征。1.5、方法教育特征探究式学习,是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索真理的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物理学研究方法教育的特征,对学生适时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潜存着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中的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压”中的类比法;“研究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中的推理法;“研究力的概念”中的归纳法。另外,实验、观察、假说、比较、尝试、模型、理想化、抓主要因素等,也都是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上述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1.6、能力培养特征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例如,在设计研究某个问题的方案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在完成某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践探索能力;在研究某个物理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的联系的问题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2、物理课堂教学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有特定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即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他们的情绪特点是充沛热情容易动感情,情感反应较强烈,易受感染。因此他们的心理有共同的特点:好奇、好问、好动、好玩、好胜。2.1、好奇。好奇作为学生思维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能使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成功的起点,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引发和激励。2.2、好问。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这知识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他们的认识也随之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应得到鼓励和尊重,教师也要善于设问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2.3、好动。中学生获得新知识常要借助具体的实际经验作为支柱,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素养。2.4、好胜。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有利于他们形成平等竞争的品格,课堂上可以把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难题、不易做好的实验等,有意识让他们争论,以求在争论中明理求知。2.5、好玩。玩是中学生的天性,玩也有出息。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预见和选择,注重知识结构层次的调整,让学生在玩中求知,在玩中创新。总之,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好玩"的心理特点,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动因,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3、把握学生心理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如果在教学中能结合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那么,探究式课堂教学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1、探究式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好奇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而很好地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要试图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特点后,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就能从感性材料出发,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要。在教学中分析发现初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特点大体有三种:一种是有的学生对物理学习只是直觉兴趣,他们只满足于被新奇的物理现象所吸引,希望看到鲜明、生动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安排一些鲜明、生动的物理实验。还有的学生对物理有操作兴趣,他们要求通过自己的活动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施加影响。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安排适当的由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并在课后安排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小制作。另外还有少数学生对物理具有因果认识的兴趣,他们的兴趣由现象发展到进一步探求现象变化的原因,他们平时总爱追问为什么。而且具有概括认识的兴趣,表现形式是总要求通过个别事物的因果联系来找到和掌握更多事物乃至整个物理世界的一般规律。物理规律的普遍性对他们具有很大吸引力。我介绍他们阅读有关物理的一些科普类的书籍,并且在课后安排他们进行实践活动等以刺激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3.2、科学探究引发学生的好问心根据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好问是初中学生的一大特点,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具有过渡性的特色.如果只学习而不能提出问题,不进行思考,这样对知识的认识是肤浅的.只有通过认真思考,开展讨论,集思广益,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思维认识的飞跃。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上,有不少学生常常与周围同学交头接耳,但举手发问的同学很少.教师如果能善于鼓励,适时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己辨别正误,并引导他们注重对物理现象的深入分析,培养思维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分析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好问的积极性要得到鼓励和尊重,教师还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善于设问。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课内课外好问的人数在逐渐地减少,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当今的学生在群体活动中非常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特别是中学生,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考虑别人(特别是异性)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不大愿意毫无保留地暴露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自尊意识逐渐增强.二是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差异,有些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不具有批判精神.三是教学民主气氛差,师生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要想使学生勤于思考,教师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应创造良好的民主氛围,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3.3、科学探究满足学生的好动、好玩心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初中生中绝大多数对物理实验有操作兴趣,探究式教学中,若能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设计实验并亲手验证,会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动眼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学生在探究时,可以将他们分好了合作小组,设计实验时就可以同本小组成员交流,也可以向老师寻求适当的帮助使他们可以初步设计出自己心里所想的实验,尽管实验步骤也许是不完善的或不太合理的甚至与问题是背道而驰的,这都没有关系。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在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以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收获,都能得到满足和进步。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每一步中,熟悉对现象、过程的观察方法,并不断地自问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内在联系是什么?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这样,学生在好动、好玩的心理刺激下会积极参与,投入实验的全过程中.3.4、科学探究刺激学生的好胜心好胜是初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他们在同龄人中,一点小事也不甘示弱,总喜欢争论.他们有上进心、自信心,对荣誉有强烈的追求.根据这—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抓住学生的竞争心理,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习知识,与他人相比较,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中得到提高.例如:科学探究有个环节是“交流讨论”,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刺激学生的好胜心理.我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学一开始便可以分好组),视课堂时间的长短安排每个小组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适当的时间,其他小组成员可在本小组交流结束后提出他们在边听边思考中发现的问题。实践表明,只要在教学中合理地引进竞争机制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要创设更多条件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信心.促使学生为进一步上进而奋发努力.总之,在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找到心理科学和物理教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合理地利用初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就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全面提高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参考文献:1、《物理报》山西师范大学主办,2006年2、刘炳升主编.《初中物理新教材教法》高教出版社2005年3、许国梁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4、查有梁主编,《物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查看全文

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探讨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物理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物理知识水平的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成长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使教学质量得到较好的保证,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际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合理运用,从而保证初中物理教学能够得到更满意的效果。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翻转课堂的优势

翻转课堂,即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翻转,使师生的课堂角色发生转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教师先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然后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练习巩固;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将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就相关知识点提出问题,并且将问题自主解决,使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成为主动学习模式。同时,翻转课堂能够缩短师生距离、加强师生交流,可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的进度,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可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并且在课堂问题讨论过程中将其较好解决,进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另外,整个学习过程均需学生独立完成,可对学生的独立性进行培养,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及发展十分有利。所以,翻转课堂模式具有重要作用,可表现出较明显优势,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也就十分必要。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运用

1.合理制作及选择教学视频。在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视频属于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因而合理制作及选择教学视频也就十分必要。在对翻转课堂教学视频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仔细研究初中物理课程内容,依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订合理的学习标准,从而使翻转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能够得以增强。物理教师在将教学视频准备好之后,可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发送视频,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前观看学习,并且将相关知识点掌握,从而为课堂上进行问题讨论奠定基础。比如,在“汽化和液化”这一内容教学过程中,由于汽化及液化过程无法观察,通常情况下学生只能对汽化前后及液化前后相关状态进行观察,而通过教学视频教师能够将实时记录的汽化过程及液化过程向学生演示,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汽化过程及液化过程进行更好的了解。通过观看视频演示及讲解,学生能对汽化及液化的定义、过程及所需条件进行总结,增强记忆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反馈自己归纳的知识点,然后由教师总结,从而使学生正确、系统地理解知识。另外,学生可下载保存教学视频,以便遇到问题时再次进行观察。2.加强合作学习与探究。在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而这种动态教学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相互的交流合作中,是反馈教学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使翻转课堂得以更好运用,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提升。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后,可提供充足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内化所学知识;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讨论及探究,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使很多难题得以较好解决,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给予学生适当指导,从而保证其能够将任务顺利完成。3.转变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使翻转课堂得以较好实现,转变教学评价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方面。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改进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应当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样才能够保证更好地发现学生存在的优点及不足,也就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使其物理知识水平能够得以有效提升。

三、结语

查看全文

初中物理师生互动模式研究

摘要: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时期在对物理课程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关注师生互动,发挥物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作用,创造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环境,在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系统的探究,全面提高教学综合效果。所以针对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应该将师生互动模式的应用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对此进行深入解读。

关键词:初中物理;师生互动;模式

1挖掘教材内容,在师生互动中发现问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再加上学生刚接触物理学科知识内容,因此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意识不足,如果教师不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降低,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制约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难以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结合教学内容确定师生互动的方向,在互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如,在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程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凸透镜教学素材,然后与学生共同使用凸透镜观察书面上的文字、书桌上的痕迹等,一起讨论有怎样的变化。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逐渐发现问题,产生对课程内容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导入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在互动教学中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2探究疑难问题,在互动中探寻解决问题方法

在物理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探究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在教学指导环节就要注意与学生共同对疑难问题进行挖掘,并通过有效的互动点拨指导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进而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学习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创造条件。如,在对《升华和凝华》课程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然后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对“升华与凝华”现象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了解这部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为学生提出了小组讨论问题,如冰箱中的霜是怎样形成的?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原理的实际应用?在舞台表演中撒干冰形成白雾是什么原理?根据教学问题,教师与学生参与到互动学习和交流活动中,共同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在整合相关资料、开展实验活动的基础上,解答这些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此,结合物理教学基本情况,教师积极构建相应的师生互动模式,就能将学生循序渐进的导入到物理知识探究活动中,学生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综合学习效果也会明显的增强,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发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能得到锻炼,有助于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查看全文

初中物理提问策略探究

1.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设置充满悬念的物理问题。可以有效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并积极主动学习以求自己求知欲的满足。例如在学习“压强”这一概念时,由于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的陌生感,采用传统的直接讲授方法教学,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提出具有悬念的问题。例如,为什么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木块和细针上来挤压纸张,木块很难穿透纸张,而细针却轻易的刺破了纸张?这种现象学生较为熟悉,甚至可以随手拿出身边的材料做个临时小实验。这种悬念的设置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于问题的背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得到合理的解释。经过思考,学生很容易想到悬念的出现与受力面积这一变量有关,教师进而引出“压强”的概念。这种设置悬念的提问方式使得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进行探究学习,加深了其对于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印象。

2.提出趣味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整节课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显然是件相当困难的事。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刚上课十几分钟就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无疑会使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对于学习物理缺乏兴趣是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的主要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动力。因此,教师应该在初中物理教学课程中,多设置一些与物理有关的趣味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类问题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初中年龄段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教师结合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联系当前的物理课程教学内容,在合适的时机提出问题。例如,在做“纸锅烧开水”实验之前,先提出问题:纸锅可以用来烧开水吗?锅会不会破?这种违反生活常理的趣味性问题往往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物理学习中来。

3.提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物理学科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这种学科特性使得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出探究问题、实施探究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严密的逻辑和严谨的科学精神。相比于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探究性教学更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难度适中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提出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以及交流和讨论等探究工程,独立自主的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的主体,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显著的效果。

查看全文

初中物理情景创设思考

摘要:初中物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实践证明,创设适宜的物理情景,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此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通过结合教学中的若干案例,归纳出物理情景创设的方法和主要途径,提出创设物理情景的原则,以此来指导并改善物理情景的创设。

关键词:情景创设;学习兴趣;初中物理

一、物理情景创设的意义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物理情景,把学生带入一个可以理解但需努力、有障碍但可以逾越的境界,能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也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所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物理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创设物理情境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在核心素养已跃升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新热点,而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要求学生去创造发明什么东西,而是使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以新思路、新方法去思考。物理情景的创设往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如此可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物理情景创设的方法和途径

(一)用生活趣事创设物理情景。网上调侃夏天炎热最多的趣事是马路上可以煎鸡蛋,这是真的吗?笔者在讲授《比热容》时,就用“马路上可以煎鸡蛋吗”引入新课。利用马路煎鸡蛋的视频和夏天水里凉快的视频对比,引入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物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二)用生活中的一些设计创设物理情景。笔者在讲授《串联和并联》时,让学生给卧室设计床头灯、给卧室和客厅设计顶灯。在设计卧室床头灯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在设计卧室和客厅顶灯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特别是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和支路开关的区别,这样的物理情景非常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三)“主线式”物理情景的创设。一节有主线的课堂给学生的感觉是课堂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非常强。在讲授《透镜》时,通过森林火灾的“纵火犯”居然是一个矿泉水瓶引入新课,然后沿着观察罪犯特征(即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分析罪犯的作用(即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挖掘罪犯的能力(即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开展教学。这样的设计使课堂紧紧围绕着凸透镜的相关知识展开,又在其中渗透了不能在景区特别是山上乱扔矿泉水瓶的意识。(四)用差异性物理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差异性物理实验是指结果出人意料的、与学生的前概念或意识相违背的物理实验。这样的实验结果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相矛盾,因此可在矛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学效果很好。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笔者用一个水壶倒出两种颜色的液体,学生看到后大吃一惊。这时教师告诉学生,通过学气压强的知识,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出这样的水壶,由此进入大气压强的教学。在讲授《电磁铁》时,笔者演示用一个盒子吸引硬币,然后让学生猜想盒子里是什么。当学生猜想是磁铁时,学生又看到硬币掉下来。这时笔者告诉学生这种磁铁和普通的磁铁不同,因为这种磁铁可以失去磁性,由此进入电磁铁的教学。(五)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创设物理情景。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个学科有时是被教师的个人魅力所吸引。如果教师有某特长,可将该特长在合适的课堂中展示一下,也许会收获非常好的效果。在讲授《声音的特性》时,笔者用吉他弹奏了一段音乐,学生闭着眼睛听声音的大小、高低有什么不同,由此很顺利地进入声音的特性教学。学生对教师的才艺在仰慕之余,也对声音的特性充满了兴趣,这为学生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提供了可能。(六)用“再现技术”创设物理情景。将一些专业领域的技术在课堂中再现,这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很大帮助。例如在讲授《升华和凝华》时,笔者将“警察提取指纹的技术”引入课堂。即笔者让一个学生在一个花瓶上摁一下,然后通过加热碘升华使花瓶上出现该学生的指纹,学生们看到这个情景非常感兴趣。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升华和凝华,学习效果肯定事半功倍。

查看全文

初中物理总复习策略探讨

摘要:新课改的到来,让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逐步发生了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被提出,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素质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在初中物理的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响应新课改提出的教育要求,从多个角度调整物理复习的教学工作,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物理复习教学的价值显现出来。

关键词:初中物理;总复习;策略物理

属于初中教育的关键学科,也是学生感受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主要渠道。而复习属于物理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能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地认知物理规律,感受物理现象,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对此,处于新课改引领下的初中物理总复习教学,应始终把复习当作根本,优化原有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大胆探究、勇于操作,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1.研究中考命题的特点与方向

为更好地掌握中考物理的命题特点与走向,应开展以下四个调查:考试大纲、教材、《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考查题型。教师需广泛研究来自各方的消息,力图找出中考命题的走向;仔细研读近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剖析试卷的评分点和评分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找出特色与规律;并深入探讨初中生在各个阶段的复习情况和成效,全面掌握各个时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状态,从而做到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考前复习,并制定好各个阶段的复习策略,扎实备考。

2.科学制订复习计划

查看全文

初中物理总复习策略分析

摘要:新课改的到来,让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逐步发生了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被提出,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素质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在初中物理的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响应新课改提出的教育要求,从多个角度调整物理复习的教学工作,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物理复习教学的价值显现出来。

关键词:初中物理;总复习;策略

物理属于初中教育的关键学科,也是学生感受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主要渠道。而复习属于物理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能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地认知物理规律,感受物理现象,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对此,处于新课改引领下的初中物理总复习教学,应始终把复习当作根本,优化原有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大胆探究、勇于操作,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1.研究中考命题的特点与方向

为更好地掌握中考物理的命题特点与走向,应开展以下四个调查:考试大纲、教材、《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考查题型。教师需广泛研究来自各方的消息,力图找出中考命题的走向;仔细研读近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剖析试卷的评分点和评分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找出特色与规律;并深入探讨初中生在各个阶段的复习情况和成效,全面掌握各个时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状态,从而做到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考前复习,并制定好各个阶段的复习策略,扎实备考。

2.科学制订复习计划

查看全文

初中物理作业设置探讨

当前教学环境下,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就,当然,也暴露了很多弊端.从传统的“题海”教学过渡到现在的教学模式,花费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目前,作业的合理布置也是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合理安排学生的初中物理课后作业,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消除学生对作业的敌对情绪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如何合理设置初中物理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展开讨论,主要探讨如何利用作业布置这个师生交流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就初中物理作业的创新改革设置作了研究.

1合理设计作业,使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新课程明确要求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然而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不能笼统地布置作业,无疑增加了教师布置作业的难度.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准备,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有选择的布置作业的难度,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跳一跳,够得到.”此时,我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进行分类:第一部分是基础题目,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完成.基础部分的题目主要的目的是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熟练度,难度不高但是却很重要;第二部分是创新题目,具备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举一反三,发散思维才能完成.这一部分题目选做,保证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挑战自我的机会.运用这样的布置题目的思路,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提升.例如,笔者将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讲述完毕之后,依据这样的思路,设计了这样一条题目:小车分别从斜坡滑下,分别经过毛巾表面的地板、棉布表面的地板和木板表面的地板.(1)必做题:保证小车三次都在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滑下,是为了什么目的?可以得到相关的结论是什么?由此我们可以猜测,当表面摩擦力逐步变为0的时候,小车的运动状态是什么样子?(2)选做题:0.5kg的小车,初始速度为20m/s,分别经过2m的毛巾地板,3m的棉布地板,摩擦系数为0.05和0.1,请问小车能否到达木板表面的地板?

2巧妙设计作业,让作业充满游戏色彩

传统布置物理作业的方法,学生既会觉得作业繁多,又会觉得作业难度很大,部分学生会逐渐对物理学习丧失兴趣,从而放弃完成物理作业.正因为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我们在设置物理作业的时候,应当让作业富含趣味色彩,充满游戏性.通过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相联系,进行作业的相关设计.例如,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班级的学生十分喜欢湖南台的综艺节目.于是笔者询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百变大咖秀》里的人员,可以通过模仿,得到和其他一样的声音吗?学生通过讨论,觉得这是因为模仿者模仿了被模仿者的音调,音色是说话的频率.紧接着,笔者布置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搜集生活中这样的应用例子.学生们对于完成这样的作业都十分积极.

3转换设计思路,让作业具备可实践性

查看全文

初中物理备课体验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

初中物理教材的一大特点便是图片多、实验多。笔者的一般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先读本节课要讲的内容,然后再做物理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同时,对于学生得出的结论的出入性要提前考虑到。当然,也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读文,再进行物理实验,进而得出结论,甚至找出新的问题。总的来说,备课要从学生兴趣特点出发,从教学实际出发进行周密安排。

二、备课中要预设学生自主探索环节

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课堂中,就是要观察、多实验、多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才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想实现上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需要重视课前备课。实验是物理学科存在的最大的象征,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存在的依据。因此要非常重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索。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要放手让学生动手,自己去探索观察,进而思考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减缓坡度,平缓推出

对于教材中设置的难度较大、较为抽象的物理实验,学生即便动手进行了实验,效果也不会特别明显,结论也不易得出,这就给物理教学带来了困难。但这也倒逼着我们的教师去寻找新的、更为巧妙的解决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可以通过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平缓推出来实现教学要求,同时也不降低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和掌握的深刻性。比如在学习初三物理《电功和电功率》一课时,可以通过设置如下两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1)这里有三只家庭常用的白炽灯,请同学们说说哪个更亮?(在黑板上分别写出灯泡的瓦数,分别为30W、40W、150W的灯泡,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观察电灯泡,问:你觉得哪盏灯亮些?)(2)通过多媒体屏幕显示家庭电路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开灯和开电炉时电能表转动的快慢。(学生很清晰地观察到开灯时电表转动较慢,开电炉时电表转动较快。)通过上述两个小问题降低了学生对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理解难度,减缓了坡度,平缓推出了电功率这一物理概念,所有这些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课前的用心准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