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马铃薯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17:48: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春马铃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春秋两季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研究
摘要:为进一步促冀中南地区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本文从棚室要求、脱毒试管苗定植前的准备、脱毒试管苗定植、生长期管理、收获与贮藏等几个方面对冀中南二季作区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冀中南;春秋两季;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技术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1]。据统计冀中南适宜马铃薯种植的面积在20万hm2以上,目前种植面积在2万hm2左右,且呈逐年增加趋势;供应时间在4月底至8月底,可以补充马铃薯市场供应淡季,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冀中南二季作区部分农民开始自繁种薯,但由于用来繁育马铃薯原种的微型薯基本来自外地,且来源不明,造成微型薯质量参差不齐[2-5]。为此,当地农民急需适合冀中南二季作区马铃薯生产特点、保持脱毒马铃薯优良种性的微型薯种薯生产技术。因此,本文从棚室要求、脱毒试管苗定植前的准备、脱毒试管苗定植、生长管理、收获与贮藏等方面总结了冀中南二季作区春秋两季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关键技术,旨在为冀中南地区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提供借鉴。
1棚室要求
河北二季作区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应选择远离马铃薯种植田的温室或冷棚,温室或冷棚需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且具备防虫和遮阳功能。防虫网应使用60目的网纱,设置在棚室的门口及通风口处,遮阳网使用常规规格即可。
2脱毒试管苗定植前的准备
马铃薯春耕生产技术建议与误区
1马铃薯春耕生产技术建议
1.1做好深松整地
建议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团粒结构良好、排水和保水性能好、有深松基础的偏酸性地块,盐碱地不适宜种植。进行深翻或深松整地、起垄连续作业,深松深度达到35~40cm。要做到随翻随起垄随镇压,做到地平、土细、地暄、上实下虚,起到保墒的作用,并达到待播种状态。也可以春季播种、施肥、起垄一次完成作业。
1.2采用大垄栽培模式
大垄是指垄距80~90cm的垄,大垄具有抗旱、保墒、抗涝、保肥能力强等优点,利于改善土壤温度及土壤结构。采用大垄栽培,一般马铃薯单产可提高30%~50%,大薯率可提高20%以上,而且能够有效减轻青皮薯及马铃薯二次生长等现象的发生。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密植,早熟品种或肥力低的地块适当密植,晚熟品种或肥力高的地块适当稀植。栽培密度行株距80~90cm×15~18cm,肥力高的地块早熟品种保苗株4500~4800株/667m2为宜,中晚熟品种3800~4300株/667m2为宜;肥力低的地块早熟品种5200~5500株/667m2,中晚熟品种4000~4500株/667m2,力争一次播种保全苗。
1.3优选良种
春马铃薯病虫害防治论文
一、马铃薯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1.蝼蛄
危害整个马铃薯生育期,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危害最为严重。危害地下茎,造成缺苗减产;危害薯块,造成虫孔,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炒黄麦麸50kg,加2%的敌百虫水溶液50kg,混匀拌匀,傍晚撒人田间进行诱杀,有效率95%以上。
2.地老虎
4月上旬危害最为严重。危害幼苗根部、地表面茎,造成缺苗断条,危害薯块,造成虫眼,影响商品薯产量和质量。
二季作区春马铃薯病虫害分析论文
一、马铃薯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1.蝼蛄
危害整个马铃薯生育期,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危害最为严重。危害地下茎,造成缺苗减产;危害薯块,造成虫孔,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炒黄麦麸50kg,加2%的敌百虫水溶液50kg,混匀拌匀,傍晚撒人田间进行诱杀,有效率95%以上。
2.地老虎
4月上旬危害最为严重。危害幼苗根部、地表面茎,造成缺苗断条,危害薯块,造成虫眼,影响商品薯产量和质量。
晚秋生产工作会的讲话
同志们:
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夺取晚秋丰收具有特别的意义,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地震灾区损失,促进全省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而且可以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为实现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今年晚秋生产,早在今年7月中旬召开的全省夏季农业工作座谈会上就对晚秋生产作了安排部署,7月下旬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2008年晚秋生产的意见》。当前,正处于再生稻蓄留的关键时段,也是其他晚秋作物生产准备的重要时期。我厅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落实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细化晚秋生产的各项措施,并研究谋划明年小春生产。
刚才,泸州、自贡、宜宾、眉山和南充5个市,分别就晚秋生产、粮油高产创建等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他们的发言各有侧重、各有所长,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厅粮油处、经作处、植保站分别就相关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下面,我着重讲四个问题。
一、关于晚秋生产
今年以来,全省农业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先后克服了去年秋播的湿害、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特大地震灾害以及大春病虫为害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小春已丰收到手。据统计,全省小春粮食总产达到761.7万吨,比上年增产6万吨,连续五年增产。油菜籽总产达到189.5万吨,比上年增产17.4万吨,增10.1%,再创历史最好水平。从各地调查的情况看,全省1400万亩春玉米已基本收获,预计总产增加2亿斤以上,是上世纪末大抓“玉米工程”以来,生产水平最高的一年。不少地方也反映,水稻生产是近七、八年以来形势最好的一年,如后期不遇大的自然灾害,有望获得丰收。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要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当前生产上还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受7月下旬以来雨日明显增多的影响,川东南再生稻区稻纵卷叶螟,川西北穗颈瘟、稻曲病和近期大量迁入的稻飞虱,对水稻后期生产构成较大威胁。二是农资货紧价高。目前全省尿素平均市场零售价每吨2300元左右,部分地方化肥价格突破最高零售限价。农药价格总体上也比去年涨10%~20%,直接影响农民晚秋生产投入积极性。三是秋马铃薯种薯供应问题多。受“5.12”地震灾害影响,部分马铃薯良繁基地遭到破坏,产量损失较大,据测算,全省秋马铃薯种薯缺口在30万吨左右,约占种薯需求量的一半。而且种薯价格高,部分地方每公斤达到2元左右,比去年高40%左右。此外,地震灾区农民财产损失大,灾后恢复重建任务重,直接投入农业生产的资金极为有限,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以上因素都将直接影响今年的晚秋生产。
省政府今年下达的晚秋生产目标任务是:晚秋粮食作物面积达到1600万亩,种植秋菜500万亩;力争晚秋粮食总产量达到190万吨以上;实现农民人均增收5元。各地要进一步增强抓好今年晚秋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主作,开发特色,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思路,坚持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突出抓好面积、技术、资金、物资“四落实”。
中国马铃薯国际贸易趋势
引言
马铃薯是位居小麦和水稻之后世界第三大重要农作物,更是世界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物。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便宜且营养丰富的食品,也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各式快捷食品,因此,马铃薯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也成为社会文化水平的度量。[1]我国已成为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1/4,总产量占到全世界的1/5,但是单产水平却排在了全世界的第92位,亩产960公斤,不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虽然是马铃薯生产大国,但其贸易状况不容乐观,其产品国际竞争力弱,出口以鲜薯为主,进口以高附加值的淀粉为主,贸易与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匹配。马铃薯产业是我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由于我国马铃薯生产主要集中在山多地少、自然条件艰苦的北方一季作区和西南混作区,马铃薯不仅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也是当地农民的主粮和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马铃薯国际贸易是延长产业链、增加小规模生产者现金收入并有利于西部地区扶贫工作的重要产业。国内学者对马铃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生产及种薯品种培育等方面,且研究成果大都较为分散。针对我国马铃薯国际贸易研究的文献比较欠缺,仅李勤志针对马铃薯产业进行了经济分析。[2]关于马铃薯的国际竞争力研究、马铃薯进出口贸易等专业性研究几乎没有。谢从华认为发达国家的马铃薯产业已进入成熟、稳定阶段;而发展中国家马铃薯产业因为对食物增长和膳食结构改变的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增长速度在粮食作物中处于前列,马铃薯国际贸易正保持快速增长。[3]因此,我国要在全球化的马铃薯国际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不仅要保持与资源禀赋相连的比较优势,还要培养马铃薯产业的后天竞争优势,实现马铃薯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化演进。中国马铃薯国际贸易的发展一方面要看马铃薯供给与需求前景;另一方面要看进出口发展趋势,分析中国马铃薯国际贸易趋势、提高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成为我国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中国马铃薯供给与需求分析
(一)中国马铃薯供给前景
1.马铃薯的国内生产供给。马铃薯供给主要表现为马铃薯的国内生产及国外市场的进口。从生产上来看,中国马铃薯的生产栽培区域为4个:北方一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南方二季作区、西南一季作和二季作垂直分布区(西南混作区),各生态区域气候特征差异较大。[4]其中,北方一季作区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生产区域,播种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主要包括我国行政区划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其中西北地区是我国马铃薯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平均单产最高的地区。中原二季作区适合早熟马铃薯品种或中早熟品种的栽培,但该区域气温较高、病原繁杂、留种难度大,马铃薯退化严重。南方二季作区属低纬度低海拔区域,气温较高,全年均有蚜虫危害,各种病毒毒源多且复杂,近年来,马铃薯播种面积有了较大幅度的扩大,生产能力逐渐加强。西南混作区是我国马铃薯生产潜力较大的区域,云南、贵州近年来增产迅速,马铃薯的播种面积及产量仅次于北方一作区。对我国马铃薯的国内生产进行衡量,可以2006-2009年全国9个大中城市(太原、呼和浩特、长春、济南、青岛、武汉、重庆、兰州、乌鲁木齐)的投入产出数据为样本数据,9大中城市分别代表了我国马铃薯的主要种植区域,从主要城市分析中国马铃薯产业4年间X效率水平及其构成效率情况。X效率指在所有数量的资源中能够取得的最大可能产出能力,与之对应的是X低效率。X效率可以分为技术效率(TE)、配置效率(AE)和成本效率(CE)。通过DEA方法,利用DEAP2.1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DEA即数据包络分析法,是用以评价部门间的相对效率,是一种非参数分析方法。DEA模型一般有两个,分别是CCR(CRS)模型和BCC(VRS)模型。由于效率评估研究中的马铃薯样本大多是不同规模的,而且马铃薯往往受管制、宏观经济效应等方面的影响而出现对最优运行规模的偏离,所以本文采用VRS模型。其计算方法为:首先需考虑N个决策单元,例如X个输入变量和Y个输出变量,为方便计算N个决策单元在整个计算过程中的转换效率,可以通过最大化该单元的加权产出与加权投入之比,基本前提是要保证其他的所有个体比率等于1或小于1。通过计算只要是落在决策单元边界上的投入产出将为最有效率的组合,其值为1;否则其值域在(0,1)之间。以上数据表明:由于各生态区域气候特征差异较大,马铃薯产业X效率水平则表现不同。2006-2009年间,呼和浩特、长春和乌鲁木齐的马铃薯技术效率达到最佳状态,长春和乌鲁木齐的马铃薯配置效率和成本效率亦达到最佳状态,即其值都为1,其余城市马铃薯产业供给还有很大的潜力(见表2)。不同地区的马铃薯生产在一定范围之内具有共性或相似性,我国马铃薯基本上是集中在生态适宜性最佳、生产基础最好和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生产的。长春、乌鲁木齐的马铃薯生产已达到最优配置,应继续保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优势。呼和浩特、青岛、太原、兰州的成本效率、技术效率及配置效率还可进一步提高。济南、武汉、重庆马铃薯产业X率水平最低,尚没有形成产业优势,马铃薯生产力弱。各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技术效率、配置效率、成本效率来提高马铃薯的供给能力,我国马铃薯国内供给前景较好,这对马铃薯的出口贸易而言无疑具有很大的刺激效应。
2.马铃薯的国外进口供给。中国马铃薯国外市场供给来源于对国外马铃薯的进口。随着人们对马铃薯营养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马铃薯加工产品深受国内市场欢迎,特别是马铃薯休闲食品,消费市场极为广阔。但我国加工能力相对落后,需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加工品。国际市场向我国供应的马铃薯主要为马铃薯加工品。马铃薯细粉、粗粉及粉末,马铃薯粉片、颗粒、团粒及马铃薯淀粉是我国进口的主要产品,德国、荷兰、法国、丹麦、波兰、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是主要的国外供给国,且进口量逐年上升。这是由于我国国内加工能力相对较低引起的,我国食品行业对国外马铃薯加工品需求量较大,国内加工品与国内巨大的消费需求呈现不对称性,要摆脱对国外马铃薯加工品的依赖还需较长时间。
局长在晚秋生产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一、关于晚秋出产
本年以来,全省农业部分在各级党委、当局的刚强指导下,先后克制了上一年秋播的湿害、年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祸、“5.12”特大地动灾祸以及大春病虫为害等带来的晦气影响,小春已丰盈到手。据计算,全省小春粮食总产到达761.7万吨,比上年增产6万吨,延续五年增产。油菜籽总产到达189.5万吨,比上年增产17.4万吨,增10.1%,再创前史最好程度。从各地查询的状况看,全省1400万亩春玉米已根本收成,估计总产添加2亿斤以上,是上世纪末大抓“玉米工程”以来,出产程度最高的一年。不少当地也反映,水稻出产是近七、八年以来情势最好的一年,如后期不遇大的天然灾祸,有望取得丰盈。然则,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要攫取全年粮食丰盈,当时出产上还面对一些不容无视的坚苦和问题:一是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情势仍然严肃。受7月下旬以来雨日分明增多的影响,川东南再生稻区稻纵卷叶螟,川西北穗颈瘟、稻曲病和近期很多迁入的稻飞虱,对水稻后期出产组成较大要挟。二是农资货紧价高。当前全省尿素均匀市场零售价每吨2300元左右,局部当地化肥价钱打破最高零售限价。农药价钱总体上也比上一年涨10%~20%,直接影响农人晚秋出产投入积极性。三是秋马铃薯种薯供给问题多。受“5.12”地动灾祸影响,局部马铃薯良繁基地遭到毁坏,产量损掉较大,据测算,全省秋马铃薯种薯缺口在30万吨左右,约占种薯需求量的一半。并且种薯价钱高,局部当地每公斤到达2元左右,比上一年高40%左右。此外,地动灾区农人财富损掉大,灾后恢复重建义务重,直接投入农业出产的资金极为有限,劳动力缺乏的矛盾将愈加凸起。以上要素都将直接影响本年的晚秋出产。
省当局本年下达的晚秋出产目的义务是:晚秋粮食作物面积到达1600万亩,栽种秋菜500万亩;力争晚秋粮食总产量到达190万吨以上;完成农人人均增收5元。各地要进一步加强抓好本年晚秋出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依照“量体裁衣,发扬优势,凸起主作,开拓特征,添加产量,进步效益”的思绪,抗灾夺丰盈的思维,增强指导、明白责任,凸起抓好面积、技能、资金、物资“四落实”。
(一)抓好面积落实。没有面积,就没有产量和效益。要经过审核面积义务、组织种子(种苗)、供给农用物资、展开技能培训等办法,确保晚秋面积义务落实到田。再生稻历来是我省晚秋粮食出产的重点,务必包管全省再生稻有收面积到达425万亩以上,总产到达40万吨以上。各再生稻主产区和适合区要确保蓄留技能落实到位,完成蓄留一片、成功一片;次适合区要落实好留桩、施肥、化控等要害技能,全力进步蓄留成功率。秋马铃薯以其开展敏捷、效益较高,已成为我省晚秋出产的又一亮点。各地要实时落实种源,搞好组织供给,经过增种、套种,确保全省面积到达480万亩以上,总产原粮46万吨以上。秋菜是农人增收的主要起原。要依据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指导农人稳妥开展秋菜。浅丘平坝的城郊重点开展速生叶菜类,远离城区的深丘、低山区重点开展储运便利的根茎菜类,高山区要充沛应用反时节优势,出产9-10月份上市的优质蔬菜。还,秋红苕、秋玉米和二季玉米、秋大豆等,也要包管落实方案栽种面积。
(二)抓好技能落实。各地要经过多种方法,培训晚秋作物高产栽培技能,进步技能到位率和到田率。要层层树立示范样板,辐射带动大面积出产技能推行。还,要及早研讨制订晚秋作物防灾减灾技能预案,防止和削减灾祸损掉。再生稻重点抓好健身栽培、早施重施促芽肥、完熟收割、高留稻桩、“九二〇”化控及病虫防治等技能。秋马铃薯重点抓好催芽播种、稻草掩盖免耕栽培、套作栽培等技能;秋菜重点抓好培养壮苗、设备栽培、病虫绿色防控等技能。
马铃薯栽培农艺与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
摘要:马铃薯是西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其原因是马铃薯的生长周期短、环境适应能力强、种植方法简单、耐存储、作用广,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广受人们的喜爱。马铃薯早在16世纪时传入中国,慢慢地被人们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在全国范围内种植的产量、品质等均不一样,并且相关的生产方法和栽培农艺也不相同。为了了解更多马铃薯的栽培农艺和机械化生产技术,对马铃薯的主产区展开调研,为今后马铃薯的机械化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农艺;机械化生产;技术调研
马铃薯是我国继水稻和小麦后的第三大主食,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口食用马铃薯的比例较高,因此要想提高马铃薯的生产量和品质,我国必须要重视马铃薯的机械化生产,扩大机械化生产规模,才能提高种植产量和质量。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也就是将现今的农艺技术利用机械化投放到生产实践中,进而降低生产费用,减少劳动力,扩大单位产值面积,提高马铃薯的生产水平。
1调研马铃薯区域种植情况
我国地形复杂,地势东高西低,马铃薯作为经济作物,宜粮宜饲,还能制作多种原料,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中国属于马铃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首位。目前马铃薯的种植区域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北方作区和西南作区的种植面积最广,其次是中原和南方地区,北方一作区重点以东北三省和西北各地区为主,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占总值的50%以上。而西南作区的高寒区,栽培技术是一年一作,一般选择春种秋收,而盆地河谷区是两季生产,其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35%,中原作区和南方作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比例分别是10%和5%。
2马铃薯的种植模式和播种
关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
编者按:全州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万亩,比上年增加*万亩;总产量*万吨,增加*万吨;产值*亿元,增加*亿元;预计薯农现金收入*亿元,增加*亿元;全州农民人均从中获得纯收入*元,增加*元。马铃薯产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铃薯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试验,切实抓好技术储备工作。狠抓分级销售,强势打造精品马铃薯。充分发挥州委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支持企业建立专用马铃薯生产基地,实行订单生产,促进企业和薯农关系紧密结合,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积极发展马铃薯专合经济组织,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为薯农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薯农组织化程度。五是加快推进产品品牌化。加强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监管和*马铃薯地理标志管理使用,加快*马铃薯证明商标注册,引导马铃薯加工企业申报绿色食品。积极争取召开全国大型马铃薯加工营销会议,着力打造“*马铃薯”品牌。2010年是我州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年。经州委研究,现就2010年全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请各地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公务员之家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依靠科技,创新机制,按照“抓良繁带基地、抓协会带营销、抓企业带加工、抓重点带全州、抓品牌增效益”的思路,大力推进种薯良种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加快构建现代马铃薯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基地,加强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和*马铃薯地理标志管理,加快*马铃薯证明商标注册,加大生产原原种、创新良种推广机制、扩大加工营销,推进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整体效益,实现“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努力把我州打造成“中国绿色马铃薯之都”。
二、目标任务
2010年全州马铃薯种植面积计划210万亩,比上年增加7万亩;总产330万吨,比上年增加14万吨;平均亩产1571公斤,比上年增加14公斤;商品率达到55%,一、二代脱毒种薯占种植面积的35%以上。新建或改扩建昭觉、*、*、*、*5个县的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全州生产试管苗1000万苗,力争原原种生产量达到2000万粒,并创新和完善马铃薯良种繁育推广机制。昭觉、*两县要建成省级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基地强县,*、*、*、美姑、普格、冕宁6个县要创建州级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基地强县,带动全州100万亩专用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
三、工作重点
马铃薯产业开发部署意见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县马铃薯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使马铃薯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重点产业。现制定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重点,强基础,扩基地、建龙头、促营销,不断发展壮大马铃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马铃薯产业整体开发效益的最大化。
二、任务目标
1、以等22个乡镇为重点,马铃薯种植稳定在30万亩,其中新寨、沙湾、两河口3乡镇冬播1万亩,鲜薯总产达50万吨以上。
2、在全县建设马铃薯示范点38个,其中等县级示范基地11个,等乡级示范点27个,在哈达铺、庞家建立一级种薯繁育基地1500亩,在建立二级种薯繁育基地15000亩。建成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网棚7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