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额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13:20: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出口额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出口额

出口结构对电产品出口额的影响

关键词:机电产品出口结构出口额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对近年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和出口结构的变化做了阐述,运用计量方法分析了出口结构与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相关性,并就如何优化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结构提出了建议。21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机电产品主要制造及出口的基地。1995年以来,机电产品已取代纺织品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意味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在向世界加工制造业中心快步迈进。21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机电产品主要制造及出口的基地。从绝对额和比重看,机电产品早已成为外贸出口的龙头产品。自1995年,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以来,这一成绩已连续保持15年之久。

机电产品在我国外贸出口中的地位

2003年,机电产品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1.9%,该类产品占据我国出口额半壁江山的局面也一直延续至今。这意味着机电产品对我国出口的贡献有着决定性意义。据商务部统计,2004至2007年,机电产品的顺差额分别为215.2亿美元、763.7亿美元、1,216.6亿美元和2,021.9亿美元;2007年机电产品顺差占全部贸易顺差额的77%。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率下降到17.2%,2009年呈现负增长13.2%,但从机电产品占总出口额的比重看,2008、2009年仍然保持着57.6%和59.3%(见表1)。这一方面说明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行业出口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说明国外市场对国内机电产品仍有较强的刚性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国际排名也不断上升,2006年超过日本,上升到世界第三。2008年超越德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

查看全文

人民币增值对工业出口额的影响

自2005年以来我国人民币处于缓慢升值的态势,特别是2010年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以强大攻势将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而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影响效应主要是对我国出口企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因此,从政府和企业双层角度研究应对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挑战,是我国近几年以及未来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原因分析

(一)人民币以较快速度升值自2005年7月21日实行汇改制度以来,人民币基本保持小幅升值态势,如下图1所示。尤其在2006年,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尤其在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8.00,达到1美元兑换7.9982元人民币,首次突破“8”元大关;而2007年12月31日,与汇改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超过10%。进入2008年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2008年5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次突破7.00;据统计,自2005年汇改以来直至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幅度达到25%。截止到2011年4月8日,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为1美元可兑换6.542元人民币。

(二)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分析第一,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人民币升值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为了尽快融入和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实行了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低廉的价格不断提升产品出口数量,多年持续的贸易顺差使我国逐步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升值建立了内在动力,特别是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此为人民币升值打开了缺口。就在实行该制度的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即1美元可以兑换8.11元人民币。由下表1、2可显示出2005年至2010年国际收支表经常项目的巨额顺差和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第二,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外部推动力。自2001年来,中国一直为美国和欧盟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2]。据统计,2009年,美中货物贸易逆差为2268.3亿美元,占美国对外货物贸易逆差的45.3%;欧中货物贸易逆差为1863.0亿美元,占欧盟对外货物贸易逆差的129.1%。尤其在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后,美国国内失业率不断上升,其政府及民众将贸易逆差所导致失业率上升的原因归嫁于人民币被低估这一现象。因此,步入2010年以后,美国及欧盟就开始不断对我国的汇率政策施加压力。由于受到了来自美欧方面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表态也由模糊转向坚决,使得人民币升值处于很强的外部压力和推力条件下。

二、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出口数量的相关分析

根据1998年至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与出口总额、初级产品出口额、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例来具体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程度。(一)数据来源及说明下文中所使用的1998~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均价及出口总额、初级产品的出口额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在进行以下三种相关分析时,变量的选择依次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均价与年出口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均价与年初级产品出口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均价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二)相关分析将1998~2009年间每年的汇率变动值分别与出口额、初级产品出口额、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相关数据进行二元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系数来衡量,得出以下结果:从上述表4中可看出,概率0.00小于0.05,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额具有显著性影响,而相关系数-0.868小于0且其绝对值大于0.8,即说明在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出口额之间呈高度负相关关系;从上述表5中可看出,概率0.00小于0.05,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初级产品的出口额具有显著性影响,而相关系数-0.856小于0且其绝对值大于0.8,即说明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初级产品的出口额之间存在高度的负相关关系;从上述表6中可看出,概率0.00小于0.05,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具有显著性影响,而相关系数-0.868小于0且其绝对值大于0.8,则说明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之间存在高度的负相关关系;此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之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于汇率变动与初级产品出口额之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所以,汇率变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影响程度大于其对初级产品出口额的影响程度。

查看全文

解析影响出口额的宏观经济原因

消费、投资和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一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出口额的增长,本文结合最近十几年来的相关数据,对影响我国出口额的一些主要因素做了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与出口额的关系

从1989年~2006年我国的汇率变化(见图1)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9年~1994年,这段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从初期100美元对377元人民币到期末100美元对862元人民币;第二阶段从1994年~2005年中期,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在100美元对825元人民币左右;第三阶段从2005年中期~2006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0美元在初期兑换820元人民币到期末兑换781元人民币。

在第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促进了我国出口额的增长。对1989年~1994年我国出口额和人民币汇率数据(见图2)进行简单相关性分析(Pearson)得知,在0.01显著性水下下,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高达0.968。因此,这期间人民币的持续贬值是我国出口额增长的一项重要因素。但从1995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到2005年中期开始的人民币升值说明在第二、第三阶段我国出口额的不断增长不是靠货币贬值起作用的。

二、国内物价水平与出口额的关系

国内物价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出口商品的价格,进而影响出口额。如果国内的物价水平较高,在汇率一定的情况下,用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较高,不利于出口;反之,则较低,有利于出口。从1989年~2006年期间,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有以下一些特点:

查看全文

出口额扩大国外对华反倾销阻碍出口贸易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对华反倾销的发展态势;中国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原因剖析;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具体措施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反倾销诉讼的次数日益增多、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征收反倾销税的税率明显提高、实施反倾销带有很强的歧视性、中国出口商品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观念根深蒂固、中国对外贸易额的迅速增长、我国的出口多为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及机电、电子等低附加值的商品、国际营销谋略不足、法律应诉不力、中国出口企业不积极应诉是导致国外对华反倾销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之一、推进经济改革,摘掉“非市场经济国家”帽子、主动对外沟通,营造良好贸易环境、建立奖惩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应诉、加强宏观调控,制止恶性出口竞争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健全会计资料、拿起反倾销武器,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等,具体请详见。

倾销本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在客观上都对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威胁。因此,WTO及其前身GATT都制定并完善反倾销协议,各国也制定自己的反倾销法规,对倾销行为进行打击,以维护公平贸易秩序。但由于反倾销协议本身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使许多国家以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滥用反倾销措施进行贸易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出口额的扩大,国外对华反倾销指控也越来越多,迄今已有480起,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亿美元以上,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出口贸易。

一、对华反倾销的发展态势

1、反倾销诉讼的次数日益增多。自1979年欧盟首次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提起反倾销诉讼后,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便层出不穷,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华反倾销的指控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欧盟仅在1996-1997年上半年就发动了10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美国在1999年6月开始对中国浓缩苹果汁征收反倾销税,8月中旬又指控中国钢材对美倾销。2000年,国外对中国大宗出口商品反倾销案件多达38起。我国入世后,随着国际贸易的拓展,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势头有增无减。

2、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只要认为危害或将要危害到本国竞争力差的产品,都可以列为反倾销产品的范围。被诉产品从最初的轻工、纺织等传统商品,扩大到机械、电子等新兴出口商品,总计有4000多种商品。尤其是美国的特别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相继把保护的范围由一般商品扩展到劳务、投资、知识产权等,其可诉的范围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3、征收反倾销税的税率明显提高。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非常高,征收幅度低则百分之十几,高则达百分之百甚至上千。1997年7月,美国商务部对我国几家企业出口小龙虾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平均为122.9%,最低的是91.5%,最高的是156.7%。而墨西哥对我国出口商品征收100%以上的税率的就有:家电129%,自行车144%,玩具315%,服装537%,有机化学产品673%,鞋类竞高达1105%。面对如此高的税率,无论哪家企业都无法承受,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将被迫从该市场完全退出。

查看全文

外贸企业现状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摸清庆元县外贸企业的现状,宣传当前外经贸促进政策,切实有效的为外贸企业服务,近日,由经贸局分管领导组织外贸科相关人员,对全县有自营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6月份,全县外贸出口额1185万美元,同比增长85.7%(全市平均同比下降17.5%),增幅居全市第一。其中农产品出口449万美元,同比增长248.1%;轻工工艺品出口489万美元,同比增长70.9%;机械产品出口221万美元,同比增长71.3%;化工产品出口27万美元,同比下降70.4%。上半年,全县新增自营进出口主体3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26家。

二、各行业情况

(一)食品行业

食品行业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12家。由于食用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整个行业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出口额增长迅猛,1-6月份农产品出口额449万美元,同比增加248.1%。如百兴食品公司1-6月累计出口额99万美元,同比增长191.5%。大山菇业公司6月份出口达到260多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50倍,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出口将比去年翻三番,达到500万美元。

查看全文

出口退税率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抑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势头,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对外贸易摩擦加大等突出矛盾,同时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以来,国家多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其中,2006年9月国家五部委联合下发的财税[2006]139号和2007年6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财税[2007]90号文,两次退税率下调所涉及的出口商品面广量大,尤其是2007年6月的这次调整,涉及2831项出口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如此大面积下调退税率,对出口贸易、出口退税、税收收入和地方经济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下面结合江苏实际,谈谈这次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影响情况。

一、退税率调整影响的基本情况

自去年以来,国家对出口货物退税率的调整所涉及的面很大,我们根据2007年1-6月份总局下发给我省的出口货物的海关电子数据,剔除来料加工贸易出口以及海关特定监管区域内企业出口数据,按涉及调整的出口货物退税率,从理论上进行了测算。测算的总体情况:退税率调整后(包括退税率降低、取消、退税改为免税三个方面),我省涉及出口企业18777户(其中:降低退税14987户,取消退税3770户、改免税20户),占我省退税认定企业总户数的60%,占我省有出口业务企业的83%;涉及出口额211亿美元,影响面占退税出口额710亿美元的30%,具体情况如下:

(一)退税率调整测算情况

1、降低退税率商品涉及出口额191亿美元。按企业类型分:外贸企业62亿美元(占32%),外资生产企业101美元(占53%),内资生产企业28亿美元(占15%);按贸易性质分:一般贸易出口133亿美元(占70%),进料加工贸易出口58亿美元(占30%);按规模大小分:大型企业55亿美元(占29%),中型企业29亿美元(占15%),小型企业107亿美元(占56%)。

2、取消退税的商品涉及出口额20亿美元。按企业类型分:外资生产企业7亿美元(占35%),内资生产企业13亿美元(占65%);按贸易性质分:一般贸易出口16亿美元(占80%),进料加工贸易出口4亿美元(占20%);按规模大小分:大型企业5亿美元,中型企业3亿美元,小型企业12亿美元。

查看全文

汽车产业生产性服务贸易论文

一、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生产性服务作为某一产品跨国生产的中间投入,将其分散在各地的生产企业连接起来,成为全球价值链的纽带。为了体现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全球价值链的生产中间投入的服务性活动,将汽车产业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概念定义为组成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外包生产中间投入的服务性活动。因此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来估算中国汽车产业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现状。

(一)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值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定义为生产性服务行业(包括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计算机软件服务业、邮政和仓储业、通讯业等)的产值加总;另一种是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进行计算。投入-产出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Wassil-yW.Leontief在1936年发表的论文《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中创立的一种研究经济体系各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互相依存关系的计量模型。本文认为,通过将各服务行业的产值简单加总会高估我国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实际产值,且对组成结构分析也有很大偏差;而利用投入产出法,通过将各部门中间投入服务额加总来计算某一行业生产性服务行业产值和生产性服务业总产值更能反映实际情况,故本文最终选择投入产出法进行分析。根据本文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定义以及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的特点,得出投入产出法计算某一部门生产性服务贸易额的计算公式为:(A部门使用的中间服务价值/A部门的总产值)*A部门的出口额。式中(A部门使用的中间服务价值/A部门的总产值)度量了该部门每出口一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中间生产性服务,即生产性服务贡献度乘以部门出口额,就度量了这一部门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额。本文计算生产性服务业产值、生产性服务贸易额的数据来自历年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延长表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值

基于前文所述投入产出法,计算生产性服务业产值。1983—2010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增长迅速,从1712.9亿元升至157334.5亿元,增长了近91倍。1993年全国生产性服务业产值突破万亿大关,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比重由1983年的40.7%增至1995年的56.8%达到峰值,之后下降到50%左右。综上所述,从行业总产值角度来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惊人;另外根据周蕾(2009)计算所得1995—2007年美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行业产值总计增长1.5倍,而我国为4.5倍,可见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增长速度更高。再从生产性服务行业所占比例来看,在一段时期内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产值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反映了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以及整个服务业中地位有所提高;对于1995年之后出现的一定回落,本文认为主要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以最终消费需求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导致了生产性服务行业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

查看全文

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2006年,世界GDP增长了3.7%,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欧洲经济的恢复。由于金融市场和地产市场的风险增大、通货膨胀和利率提高预期的加强以及经常项目长期严重失衡,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会适当减速,世界名义GDP的增速约为3%。

2007年4月12日,世界贸易组织发表了最新的世界贸易报告。该报告根据初步统计数据综述了2006年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并结合当前形势,对2007年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进行展望。

2006年世界经济发展概况

2006年,世界GDP增长了3.7%,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欧洲经济的恢复,其增速高于2006年初的预期。另外,出口的快速增长拉动了美国经济增长,日本内需尽管没有大的改善,其经济增速也有所提高,中国和印度经济继续高速增长,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也连续三年超过6%。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美国、欧盟和日本政府财政赤字的减少和通货膨胀压力得到缓解;世界流动性提高和较低的实际利率使世界股票市场价格回升;新兴国家股市比发达国家增长更快,其债券与美国政府债券的利息收益差距也在迅速缩小。

投资利好还表现在全球FDI的迅速增长方面,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联合国贸发会的报告表明,由于并购活动的增加和股价上涨,2006年全球FDI流动增长了1/3,达1.23万亿美元。

查看全文

探究机电产品出口配额实时分析论文

关键词:机电产品;出口结构;出口额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对近年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和出口结构的变化做了阐述,运用计量方法分析了出口结构与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相关性,并就如何优化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结构提出了建议。21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机电产品主要制造及出口的基地。1995年以来,机电产品已取代纺织品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意味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在向世界加工制造业中心快步迈进。21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机电产品主要制造及出口的基地。从绝对额和比重看,机电产品早已成为外贸出口的龙头产品。自1995年,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以来,这一成绩已连续保持15年之久。

机电产品在我国外贸出口中的地位

2003年,机电产品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1.9%,该类产品占据我国出口额半壁江山的局面也一直延续至今。这意味着机电产品对我国出口的贡献有着决定性意义。据商务部统计,2004至2007年,机电产品的顺差额分别为215.2亿美元、763.7亿美元、1,216.6亿美元和2,021.9亿美元;2007年机电产品顺差占全部贸易顺差额的77%。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率下降到17.2%,2009年呈现负增长13.2%,但从机电产品占总出口额的比重看,2008、2009年仍然保持着57.6%和59.3%(见表1)。这一方面说明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行业出口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说明国外市场对国内机电产品仍有较强的刚性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国际排名也不断上升,2006年超过日本,上升到世界第三。2008年超越德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

查看全文

小议中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大蔬菜出口国。随着国外蔬菜市场准入门槛的逐渐增高,我国蔬菜出口受国外绿色贸易壁垒制约日趋严重,以农残超标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绿色贸易壁垒正在成为阻碍我国蔬菜出口的最严重的威胁。蔬菜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具有较大的增值、增收潜力。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化生产和贸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外向型现代化蔬菜产业,是中国政府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就业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对我国实施出口带动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文以蔬菜产业为例,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和措施。

一、中国蔬菜出口贸易概况

(一)出口总量分析

蔬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蔬菜贸易量不断增加,我国蔬菜出口贸易也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发展势头良好。中国作为世界蔬菜生产第一大国,现已成为世界蔬菜出口大国,且出口远远大于进口。

1995年至2005年,我国蔬菜贸易发展迅速,出口量由213.49万吨增加到680.19万吨,增加了2.19倍。中国的蔬菜贸易自2001年起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尤其入世几年来的几年增速迅速,2001年—2005年期间,出口量由394.02万吨增长到680.1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4.53%,出口额由23.42亿美元增长到44.8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6.68%。特别是2001年—2003年期间,蔬菜出口量的增长极为迅速,2004—2005年期间,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尽管如此,蔬菜出口额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这说明2004—2005年期间,我国出口蔬菜的平均价格呈现上升趋势;进口量由1.86万吨增加到9.75万吨,增加了4.24倍;进口额由0.14亿美元增加到0.82亿美元,增加了4.86倍。虽然,蔬菜进口上升较快,但是其基数较小,所以在我国蔬菜贸易中的地位远远低于蔬菜出口贸易。

(二)出口市场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