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对策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13:17: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出口对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出口对策

花卉出口贸易对策研究

摘要: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花卉产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植物资源,良好的对外贸易情况,正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出口贸易额逐年提高。本文从粤港澳大湾区花卉出口贸易现状出发,深入剖析。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目的是为了让粤港澳大湾区花卉产业把握机遇,更好地参与世界花卉市场竞争。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花卉出口;对策

在2017年3月5日,一个“巨无霸”型的城市群概念首次正式亮相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城市群被称为“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覆盖了广东省9座城市——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江门、惠州、中山、肇庆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张燕, 2017:39)粤港澳大湾区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重新赋予了珠三角产业发展的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无论是先进制造业还是传统种植业都能从中受益匪浅。花卉产业的潜在利益空间和其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形式慢慢趋向于成熟化、规模化和技术化,中国琳琅满目的花卉品种开始为人们所知,在世界花卉市场中大放异彩,出口的花卉也在逐渐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粤港澳大湾区的花卉产业正随着世界花卉消费市场的极速扩张迎来可贵的发展机会。如表1-1所示,虽然花卉企业、花卉市场和总体从业人员面临“缩水”状况,但是花卉种植面积和销售额仍有小幅度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拆迁改造,另一方面则是花店、杂货铺、电商等越来越多,花卉销售工作已经不在局限于实体市场。

一、粤港澳大湾区花卉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一)花卉出口额在曲折中上升。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广东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出口额由少到多,发展迅猛,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数据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花卉出口贸易的发展情况,在10多年的时间里,花卉出口有过低迷期,但出口额仍然在曲折中呈上升趋势。(二)花卉出口品种多样化。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花卉的出口种类繁多,主要以高中档盆栽植物、各种小型盆景、各种竹类、绿化苗木、花卉种苗和鲜切花为主。以往作为少数出口花卉品种的干花和压花,出口量也在逐渐上涨。(三)花卉出口目的国和地区不断增加。虽然受花卉市场发展的影响,每年广东花卉出口目的国和地区的数量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总体上依然保持上升趋势。粤港澳大湾区的花卉产品主要出口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日韩和文莱等,少数出口到北美的一些国家。未来,花卉出口贸易国数量会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逐渐增多。

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花卉出口贸易的对策

查看全文

论出口海外欠款对策

摘要:目前,中国出口企业有1000多亿美元的海外欠款难以追回,本文对中国企业海外欠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海外欠款信用管理结算方式风险防范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出口贸易累计有1000多亿美元的海外欠款难以追回,有一些已经成为坏账。商务部对近千家出口企业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坏账率约在5%,有的企业甚至高达30%以上,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水平0.25%至0.5%的水平,权威人士称海外欠款还会以每年新增15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海外欠款如果无法追回成为坏账,很可能让企业陷入困境,即使经过努力追回,也会产生不小的损失。因此,如何防范海外欠款已成为每一家出口企业的当务之急,出口企业海外欠款的的成因

一、交易前期不重视对客户的资信调查,盲目追求销售业绩

中国企业大多采用低价竞争来扩大市场份额,一般把签订单视为经营成功的标志,而忽视了对贸易伙伴的信用调查、监控,从而导致了贸易欺诈案件不断发生,产生了大量的海外欠账,并且这种情况正由沿海大城市及经济特区向内地省份、中小城市及缺乏外贸经验的地区和公司转移。据调查,目前海外拖欠款中恶意欺诈已占欠款案的66%。

二、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规避收汇风险的手段

查看全文

小议中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大蔬菜出口国。随着国外蔬菜市场准入门槛的逐渐增高,我国蔬菜出口受国外绿色贸易壁垒制约日趋严重,以农残超标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绿色贸易壁垒正在成为阻碍我国蔬菜出口的最严重的威胁。蔬菜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具有较大的增值、增收潜力。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化生产和贸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外向型现代化蔬菜产业,是中国政府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就业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对我国实施出口带动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文以蔬菜产业为例,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和措施。

一、中国蔬菜出口贸易概况

(一)出口总量分析

蔬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蔬菜贸易量不断增加,我国蔬菜出口贸易也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发展势头良好。中国作为世界蔬菜生产第一大国,现已成为世界蔬菜出口大国,且出口远远大于进口。

1995年至2005年,我国蔬菜贸易发展迅速,出口量由213.49万吨增加到680.19万吨,增加了2.19倍。中国的蔬菜贸易自2001年起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尤其入世几年来的几年增速迅速,2001年—2005年期间,出口量由394.02万吨增长到680.1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4.53%,出口额由23.42亿美元增长到44.8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6.68%。特别是2001年—2003年期间,蔬菜出口量的增长极为迅速,2004—2005年期间,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尽管如此,蔬菜出口额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这说明2004—2005年期间,我国出口蔬菜的平均价格呈现上升趋势;进口量由1.86万吨增加到9.75万吨,增加了4.24倍;进口额由0.14亿美元增加到0.82亿美元,增加了4.86倍。虽然,蔬菜进口上升较快,但是其基数较小,所以在我国蔬菜贸易中的地位远远低于蔬菜出口贸易。

(二)出口市场分析

查看全文

机电出口分析及对策

根据市委书记丁海中关于《*反映欧盟“两指令”对机电企业出口影响严重》一文“送商务局负责同志阅研”的批示,市商务局立即针对“两指令”对我市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现作一汇报仅供领导参考。

一、欧盟两指令的基本情况

*年2月,欧盟议会及理事会通过了两项新的环保指令:《关于报废电气电子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并于*年2月13日起成为欧盟范围内的正式法律,其中:WEEE指令已于今年8月13日正式实施,ROHS指令则在*年7月1日正式实施。欧盟“绿色壁垒”的设立给中国家电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设置了一个等待跨越的绿色“高门槛”。

(一)“两指令”的主要内容

一是《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规定:投入到欧盟市场上的电子电气设备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考虑环保要求;报废设备与普通市政垃圾分开收集;按特殊处理程序处理和报废设备;由生产者或第三方在单独或集中的基础上建立回收系统并制定了各类产品的回收率;对于以上的回收处理费用一概由生产商承担。二是《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则规定自*年7月起,进入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禁用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和聚溴联苯等六种有害物质。

(二)“两指令”的覆盖范围

查看全文

中小企业出口对策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和现状

中小企业就是规模相对较小的经济单位,美国195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法”规定:凡是独立所有和经营,并且在某一行业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均为中小企业。在我国,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以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的区域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专业化集群发展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国主要体现在珠江三角,长江三角两个产业集群,事实证明,这两个产业群落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蓬勃发展,到2006年底,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43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5%、68.3%和50.2%,中小企业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并吸纳了75%以上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外贸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我国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主体力量。

二、当前中小企业出口的困境和状况

2007年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使得我国的外围需求收缩、国内,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新劳动合同法》颁布、电荒、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和环保监控等都加剧恶化了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另外中小企业还面临国际贸易壁垒,信息化成都低,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不高,企业的自生的资金少,产品相对落后等困境。中国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轻纺,加工贸易行业,出口的产品的结构上表现为粗加工产品多、品牌产品少,这使得企业在产品结构、技术含量、品牌影响力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更需要企业找准市场,制定合适的营销战略。“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

三、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策略和创新

查看全文

我国纺织品出口对策分析论文

自2007年4月开始席卷全球资本市场的次贷危机不断蔓延,美国和世界经济2008年上半年继续走低。美国消费部门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出现严重下滑,作为中国的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市场,美国的经济衰退导致的消费疲软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纺织品出口。

根据海关统计,2008年一季度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364.3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70%,延续了2007年以来的增速下降趋势。2008年4月份出口增速继续回落,出口141.7亿美元,增长10.4%,其中,纺织品出口59.8亿美元,增长23.1%,服装出口83亿美元,仅增长4.02%,创今年最低。如果扣除汇率因素,以人民币计算的行业出口增速实际近三年一直在下降,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有加速下降的趋势,2008年4月已经下降3年来的最低水平8.4%。

从出口地区构成和增速比较看,欧盟依然是国内纺织服装出口的第一大市场,且所占比重还在不断提高,2008年1月~4月受取消10类纺织品出口配额限制的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纺织服装大幅增长了31.82%;对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为63.7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仅增长0.2%,远远低于我国同期出口15.32%的总体增速,美国依然是排名第二的出口市场,但其第二的位置岌岌可危,与排名第一的欧盟之间的差距也日益拉大。

从分产品看,对美国出口增速的下降主要来自于服装类出口的下滑。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07年2月开始,我国对美国的服装产品累计出口增速一直呈现逐月下降的态势,进入2008年以后增速更是一直呈现负增长,前3月累计降幅分别为8.26%、14.73%和6.86%。除了欧美,对日本和香港两大传统出口市场一季度的出口各有表现,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长8.32%,对香港(主要为转口欧美)由于受美国经济的影响,同比下降了8.51%。而从日前结束的103届广交会看,受国际市场需求影响,服装及衣着附件成交28.7亿美元,下降4.8%;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成交24.6亿美元,下降16.8%;对美国和欧盟的成交量分别下降了25.5%和16.4%。

无论是1月~4月的出口数据,还是广交会的订单成交情况,都显示2008年行业的出口增速逐步下滑是一个大趋势。由于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一直以来依赖出口,其出口依存度高达51%,其中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高达20.14%以上。在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压力下,我国纺织企业如何稳定出口、如何站稳脚根生存,是一个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摘要]2007年4月以来席卷全球资本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纺织出口企业如何走出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影响,已是一个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提出相关对策。

查看全文

汇率改革给国内纺织业出口变化及对策

摘要:文章通过人民币升值原因的阐述,说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影响,纺织业是我国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传统制造产业,由于其行业出口依存度较高,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进一步强调人民币升值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负担加重;限制纺织品的出口配额;加大汇兑波动风险,但同时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和改善贸易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能力;理顺市场竞争机制,并提出出口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对策。

关键字:汇率,纺织出口,对策

人民币为什么会升值?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从1994年到2004年,这10年多算得上是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其间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单位劳动成本持续下降,而人民币汇率实行单一盯住美元汇率制度,没有作出相应的调节和反应。加上世纪之交国内经济出现宏观紧缩,一般物价增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而实际汇率不仅没有升值反而贬值。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两年来,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失衡属性凸现,欧美等西方国家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所面临的升值压力非常大。

我们可以从国际经济学角度的一些观点来求得解释:

第一,人民币汇率从1994年以来有10年多没有进行一定程度意义上的调整,而这10年多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和国力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巨大的变化就是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最直接因素。

第二,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数量不少的国际权威机构或者贸易伙伴一直持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的观点,并且不少国家政府认为中国的固定汇率是人为操纵的,违反自由贸易的原则,这都无疑给了人民币升值以相当程度的压力。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分析来看,经济实力发生很大程度改变的情况下,这些观点也不是完全错误的。

查看全文

玩具产业出口对策思考论文

摘要:目前,国际上针对玩具产品出口的技术壁垒及环保、安全方面的限制越来越多,2007年的“召回事件”,预示着某些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玩具出口的瓶颈。着重分析了当前国际贸易中有关玩具产品的技术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玩具突破出口瓶颈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制造;玩具;出口瓶颈;对策

2007年8-9月间,美国美泰公司召回3000多万件中国制造的铅涂料超标玩具,我国玩具业的问题刹那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技术壁垒、环保和安全问题俨然已成为“中国制造”玩具出口的瓶颈。2008年是中国玩具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的一年,“中国制造”玩具必须在反思中针对国际标准找准差距,研究对策。

1“召回事件”对中国玩具出口带来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玩具出口国,但随着2007年欧美对原产于我国的玩具的一系列“召回事件”的发生,我国玩具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表一显示了对2007年的影响。

2008年以来“召回事件”对我国玩具出口的影响仍然没有消除,以今年1-2月广东口岸玩具出口为例:

查看全文

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出口贸易影响及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交往也日益增加。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一种更隐蔽,更高级的形式来代替,绿色壁垒就产生了。本文在分析绿色壁垒的含义、表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和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揭示了绿色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实质。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实质上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纲,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税、实行环境构想制度,以及保证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绿色贸易壁垒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引导型的绿色壁垒,另一类是非政府引导型的绿色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进口附加税、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准、绿色市场准入制度、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将环保措施纳入国际贸易的规则和目标,是环境保护发展的大趋势。由于西方国家的公众和政治家对环境的关注,环境保护逐渐成为服务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一种武器,而且成为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讨价还价的筹码。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环境保护与贸易保护的契合决定着绿色壁垒的应用较为广泛,涉及到的不仅包括制成品,还包括中间产品;不仅包括产品的质量,也包括产品的加工生产方法以及产品的设计和消费处理过程。绿色壁垒应用的广泛性,使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1.绿色关税制度

查看全文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各个国家生产水平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国内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辽宁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也在不断地发展更多高质量、高科技的新型产品,给辽宁出口贸易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为辽宁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效益。

一、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

(一)出口规模。如表1所示,2010年至2015年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除2011和2013年略有增长,分别从2010年的365.1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90.61亿元,以及从2012年的341.03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63.81亿元以外,其他年份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其出口额占辽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基本稳定在1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品在辽宁出口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出口种类。如图1所示,辽宁高新技术产品主要以出口电子技术类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为主要方向,且出口总额分别为31.66亿元和16.26亿元,大约占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60%。出口比重较低的有:生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以及航空航天技术这三类产品,出口总额分别为13.97亿元、10.48亿元和5.71亿元且这三类产品的出口总额大约占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36.5%。光电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产品的出口比重更是微乎其微,约占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3.5%。数据来源:根据辽宁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整理(三)出口区域。如表2所示,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市场覆盖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北美洲,其中在亚洲和北美洲的出口额较大,分别为107.24亿元和68.73亿元。从出口国家来看,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主要面向日本、韩国、伊朗、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这些与辽宁高新技术产业有着密切合作关系的国家和地区为辽宁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四)贸易方式。一般贸易以及加工贸易这两类贸易方式为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2015年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利用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总额为193.14亿元,其次为加工贸易总计99.50亿元。而利用其他贸易方式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少之又少,因此相关贸易的出口额也相对较少。

二、辽宁高新技术出口问题

(一)出口市场较为集中。如前所述,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主要面向韩国、日本、美国等亚洲和北美洲国家,这些国家高新技术水平较高,资金雄厚,但存在国内劳动力资源匮乏,产品制造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而欧洲、大洋洲以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也因存在距离较远,交流少等问题,与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还有待近一步发展。可见,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市场较为单一,与辽宁高新技术产业拥有长期合作的也仅限于几个邻近国家。而且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极易受到这些国家金融环境和政策的影响,一旦出现汇率、经济形势不稳等情况时,辽宁与之合作的各个高新技术企业就会面对如资金回流困难、资金周转不开等问题。因此若要使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得到提升,务必要解决市场单一的情况。(二)出口产品结构不平衡。随着近几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依然存在各种产品相对占比分布不均的问题,如计算与通信技术产品和电子技术产品一枝独秀的现象。2017上半年这两类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占辽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高达60%。而其他高新技术产品的占比则相对较少,例如:生命科学与技术产品的占比为17%;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品的占比为12.5%;光电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其他产品的合计占比才为3.5%。由此可见,目前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结构中以计算机类产品为主要方向,而生物技术、光电技术、材料技术等产品的出口比重少之又少,存有机构失衡的情况,这种情况将对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的长久发展埋下不小的隐患。(三)出口贸易方式单一。如前所述,2015年辽宁一般贸易的出口贸易额为193.14亿元;其次为加工贸易,已达99.50亿元,而其他贸易方式例如:补偿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所涉及的层面较小,相关出口贸易额也比较少。不仅如此,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申报条件较多,企业需要提供的手续和办理流程也比较繁琐,就对抗风险方面而言,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抗风险能力相比较弱,而且还伴有进出口关税比较高、优惠政策少等问题。以上原因造成了辽宁出口贸易方式具有单一、落后等缺陷,妨碍了高新技术产品又快又好的发展。(四)研发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以来,粤、苏等东南沿海省份高新技术产品的输出规模远远大于辽宁高新技术产品的输出规模。以大连、鞍山为主的辽宁各地高新开发区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相关企业开办的研发机构远远少于其他省份。2016年粤、苏高新技术产业中企业开办的研发机构的数目则分别高达793个和768个,同期辽宁研发机构开办数仅为145个。从研发经费来看,粤、苏高新技术产业中企业研发机构经费分别是292.63亿元和97.26亿元,分别占全国研发机构经费支出的37.8%与12.6%,而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约为11亿元,只占全国的1.42%,与其相比差距较大。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就会导致企业核心研发项目进展慢,进而影响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综合实力的发展。

三、扩大辽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相关对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