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产品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13:13: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出口产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出口产品

出口产品碳排放论文

1数据来源及处理

各部门出口、总投入、总产出、直接消耗系数通过投入产出表计算获得,并以2002年价格为基期,剔除2007年和2010年数据中的价格因素。各部门能源消耗量及能源出口由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获得。由于能源统计口径和投入产出口径不一致,将投入产出表中的42个部门调整为21个部门,并以投入产出表为基准,将能源统计年鉴中的部门作相应调整(见表2)。本文结合2002年、2007年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以及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和能源统计数据,直接计算出2002年、2007年及2010年共三年21个部门的直接碳排放系数和完全碳排放系数,进而计算出各部门的出口隐含碳,并分别对2002—2007年以及2007—2010年的隐含碳排放增长进行分解。借鉴姜茜等和郑展鹏等的分类方法,结合具体贸易商品的要素密集特征,将主要出口商品分为四类,以便分析比较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与变动。分别为:①矿产品、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1、2、3、4、5、6、9、10);②纺织以及服装皮革等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7、8);③化学制品、机械、运输设备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11、12、14、17);④电子、通信、精密仪器等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13、15、16、18、19、20、21)。

2结果分析

2.1不同类型出口产品隐含碳排放强度

由表3可知,资本技术密集型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完全碳排放系数分居第一和第二,3个年份分别为6.65吨/万元、4.53吨/万元、3.60吨/万元和2.31吨/万元、1.83吨/万元、1.31吨/万元。其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直接碳排放系数最高,其占完全碳排放系数比重分别为65.10%、61.94%、67.44%,这表明,生产过程中直接能源消耗排放的CO2较多。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间接碳排放系数较高,其占完全碳排放系数比重分别为71.84%、81.83%、79.66%,说明由于中间投入品比重较高而导致的间接能源消耗排放的CO2较多。值得注意的是,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间接碳排放系数最高,其占完全碳排放系数比重分别为80.09%、86.15%、84.79%。

2.2基于隐含碳角度的出口产品结构变化

查看全文

出口产品竞争力测度与提升策略

内容摘要:在全球绿色贸易呼声日趋高涨的背景下,我国适时提出“双碳”目标,为我国未来出口贸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基于2000-2019年我国出口贸易数据,定量评估了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到碳约束后,我国出口贸易产品竞争力下降明显,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行业由18个下降到10个。碳排放量与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呈现显著负向相关性,其中对低技术行业部门的不利影响最为突出。基于此,我国应该持续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引导我国绿色贸易发展,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优化我国能源消耗结构。

关键词:碳中和;碳达峰;出口贸易;产品竞争力

问题的提出

在全球加快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要在2030年达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愿景,这也意味着我国正在发起一场影响深远的绿色产业变革。作为世界工厂和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国际贸易市场上的低碳转型将会重新塑造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的成本曲线和市场环境,对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产生持续的影响。双碳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国际贸易的未来趋势,对于我国外贸企业而言,能否达到双碳目标将成为进行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随着绿色贸易逐渐成为国际市场发展的大趋势,海外市场对我国企业和产品的环保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发达国家,“控碳”已经成为一种贸易强制性条件,只有达到了一定标准,相关产品才能够投放市场,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贸易领域一种新的政策性壁垒。在这一条件下,碳排放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国际贸易的新变化,为出口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本文将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定量评估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推动“双碳”目标的加速实现,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文献综述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涂淼(2021)认为,我国主动加快碳中和,有利于未来在全球绿色贸易竞争中占据核心位置,同时倒逼我国能源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刘增明等(2021)则认为,“双碳”目标的履行,将会降低国际市场上绿色贸易壁垒的冲击,提高我国出口的稳定性。同时,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有利于推动我国工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外贸产品的升级换代,在国际贸易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尹伟华(2021)则指出,“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可能将主动调整出口策略,降低中低端高碳工业品的出口比例,以满足国内大循环为主。同时会提高高端的低碳工业品以及服务贸易的比例,从而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在新一轮的全球贸易竞争中,发展绿色贸易将会为我国出口贸易提供新的动力。赵飞(2021)在研究中指出,随着国际碳排放权的摩擦逐渐增多,国际贸易壁垒将逐步提高,对现有的自由贸易体系带来巨大冲击,这将对我国出口贸易产品竞争力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刘斌等(2021)指出,未来在国际贸易市场中,企业对环境的边际贡献越大,在国际贸易中越能够获得品牌溢价。因此“双碳”目标的提出有利于引导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降低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李晓波(2021)认为,扩大绿色产品出口规模能够有效支持“双碳”政策目标的实现,同时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并指出要进一步扩大我国绿色贸易出口的比重,加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踏实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既是国际贸易大势所趋,也是我国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具体表现。杨得意等(2021)认为,我国的出口贸易会降低进口来源国本地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却增加了全球碳排放量,制造业在其中占比较大。陈冰(2020)在研究中指出,国内环境规制对我国出口贸易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但海外国家的环境规制政策将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直接影响,文章也提出了要进一步推进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田静和刘学文(2020)指出,全球碳中和对拉动国内需求有重要影响,同时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也会为企业低碳转型提供庞大的市场支持。田建国等(2019)认为,“双碳”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金融部门的持续支持。同时碳中和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与碳中和相关联的碳金融市场将会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纵观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学者们对“双碳”政策和绿色贸易的研究较多,但并未将二者直接联系起来。并且大多研究属于定性分析,具有的理论参考价值有限。因此,本文在传统的贸易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双碳”政策目标和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构建了新的出口产品贸易竞争力模型,并定量评估了我国各部门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研究方案设计

(一)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评价

查看全文

我国出口产品与欧盟反倾销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我国出口产品在欧美等国被提起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急剧增多,现今,欧盟对我国的反倾销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企业、学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如何应对欧盟频繁对我国反倾销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倾销;反倾销;欧盟反倾销法

倾销与反倾销是近年来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热点问题,因为倾销对国际贸易和进口国工业具有相当程度的不利影响,所以各国及有关国家间组织纷纷通过制定和实施反倾销法对外国出口商的倾销行为进行抵制和制裁,但另一方面,进口国政府滥用反倾销措施片面保护本国民族工业则会损害出口国的利益,阻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外贸工业的发展和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外国对我国出门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和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案件不断增多,并已成为我国产品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重大的法律上的障碍。欧盟是世界上最早对中国提起反倾销措施的地区,目前,我国已成为欧盟反倾销措施的首选目标和主要受害者,本文试从国外、国内两方面探析我国屡遭欧盟反倾销的原因。

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欧盟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

1.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

世界经济史表明,每当世界经济陷入不景气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就要盛行,通常,反倾销案变化比世界经济趋势滞后一年。也就是说,全球反倾销案增减是受上年世界经济状况影响的,或者说世界经济状况是国际反倾销的超前指标,随着我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全球通货紧缩,国外对我国产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进一步增加,欧共体也不例外。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欧贸易额已呈十几倍地增长,2003年超过了1000亿美元,并且欧中贸易之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欧洲的经济事务官员在2004年召开的第五届亚欧经济部长会议上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也坦言“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产品大量涌入欧洲,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增多也在意料之中”,“欧洲国家需要中国产品,中国的产品成本较低,在欧洲市场具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的确给欧洲企业带来不少压力”,随着关税额普遍降低反倾销因为其使用方便、任意性、不易遭到报复性等特点而越来越成为各国用来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欧盟也不例外。

查看全文

出口产品责任研究管理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的出口产品责任险市场,保费规模还很小,与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相匹配;针对美国产品责任险市场的变化,顺应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的趋势,以及对出口产品责任险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保险公司应适应变化,及时转变观念,立足长远,从承保风险控制、核保队伍建设、理赔服务上,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培育和发展我国的出口产品责任险市场。

[关键词]产品责任险,承保风险,核保队伍,理赔服务

一、出口产品责任险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产品责任险承保的是被保险人制造或出售的有缺陷产品,在消费或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对消费者或使用者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一)出口产品责任险的特点

1.“长尾巴”责任

查看全文

我国出口产品责任险研究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的出口产品责任险市场,保费规模还很小,与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相匹配;针对美国产品责任险市场的变化,顺应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的趋势,以及对出口产品责任险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保险公司应适应变化,及时转变观念,立足长远,从承保风险控制、核保队伍建设、理赔服务上,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培育和发展我国的出口产品责任险市场。

[关键词]产品责任险,承保风险,核保队伍,理赔服务

一、出口产品责任险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产品责任险承保的是被保险人制造或出售的有缺陷产品,在消费或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对消费者或使用者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一)出口产品责任险的特点

1.“长尾巴”责任

查看全文

出口产品要素价格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要素价格的变化趋势;要素价格变化对出口的影响;应对要素价格不断上涨的对策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利率并未市场化,利率受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农村产生大量过剩的劳动力供应、中国产品总体竞争力下降,出口增速减缓、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放缓、外资企业对出口贡献将降低、我国出口的贸易方式将发生重要转变、出口产品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出口总量和增速均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加快出口产品结构升级、加大研发投入以加快技术进步、加大对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以迅速增加人力资本、适度控制要素价格上涨速度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对要素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而要素的供给面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不得不面对要素价格不断上涨的局面,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正在丧失。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要素价格变化对中国的出口总量、出口结构、出口贸易方式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要素价格出口总量贸易方式出口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出口量不断增加,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98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78亿美元,增长了124倍,年均增长18.1%。特别是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出口迎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年均增长28.9%,出口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过去出口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要素价格低估所产生的成本优势的基础之上的。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对要素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能源为例,2007年的消费量为265,583万吨标准煤,为1978年的4.65倍。生产要素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逐渐推进的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使要素价格出现了不断上涨的趋势。与此同时,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产品的成本优势正在丧失,这将不可避免地对出口产生重要影响。因而,研究要素价格变化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要素价格的变化趋势

经济学中所讲的生产要素通常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四大类,本文把生产要素分成劳动、土地和资源三大类。

查看全文

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分析论文

一、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对外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我国也是国际市场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世界贸易组织于2006年5月公布的数字显示,2005年下半年,世贸组织成员共发起了69起反倾销调查,其中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就有33起。欧盟自2006年10月7日起对我国皮鞋正式实施的为期两年的16.5%的反倾销关税,使得温州皮鞋在之后“广交会”上的订单数量锐减了三至四成之多,而中国彩电企业1988年在欧盟遇到的反倾销事件,导致中国企业丧失全球1/4的彩电市场达15年之久。

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外国反倾销立案调查和被执行反倾销措施的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首先,发起调查的国家越来越多。从地域上看,对中国出口商品实施反倾销的国家不断增加。1988年以前,仅有美、澳、加和欧盟四大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此后,对华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现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其中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其中印度和欧盟对我国的反倾销呈高发态势。其次,产品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的范围涉及服装、鞋类、动物商品、蔬菜、加工食品、矿产品、化工商品、塑料制品、皮革、纸浆及纸张、纺织品、玻璃及陶瓷制品、基本金属、机电设备、车辆、仪器、其它工业制成品等,近年来一些技术产品也开始遭到外国的反倾销指控。国外此消彼长的反倾销指控,是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严重威胁。

二、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的主要原因

(一)滥用反倾销作为排斥国外产品保护本国产业的最佳办法

1、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随意立案,认定构成倾销后采取的临时措施往往致使我国产品丧失打开市场的良机。

查看全文

加大出口产品利润论文

关键字:外贸模式利润实现传统改变最大化出口产品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也指出: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

近年来中国的出口商品之所以具备令人惊讶的价格竞争力,其主要因素就是—劳力成本低。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外贸优势是通过庞大的规模取得的。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还属于“粗放式”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低人力成本竞争,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营销网络,也就是说,我国企业目前在国际价值链中仍处于低端。由于出口价格压到接近于成本,所以国内出口企业从整个生产链条上赚取的利润少得可怜。

2004年,中国服装产量增长了15.10%,出口额超过616亿元。但在我国纺织服装业惊人的产量和出口量背后,却有着“大而不强”的阴影。一个很好的例证是,世界名牌hugoboss的精美衬衣在美国纽约第54大街的售价高达120美元,而剖析这个价格会发现,其中60%以上的利润给了销售渠道商,30%归了品牌商,而中国耗费大量资源、辛苦劳作的制造商拿到的只有区区10%。而在竞争激烈的代工市场,有些国内制造商为了打压竞争对手、拿到订单,不惜开出总售价8%左右的“超低价”。2005年,我国向欧洲市场出口的一种小家电产品,出口价为折合人民币40元左右。但到了欧洲市场,其售价折合人民币高达1200元,大约是出口价的30倍。巨额的流通利润,国内生产商却难以分享。

而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已经开始将关注焦点从价格表象转移到更深层次的价格形成机制上。我国的低劳力成本带来的“粗放式”出口优势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出口企业已经逐渐意识到,要想不再为别人“打工”,看别人脸色行事,必须转变出口方式,抛弃低价竞争的传统贸易模式,做别人没有的创新的产品。渐渐走出“量增价跌”的死胡同。

改变传统出口贸易模式的目的是要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扩大产品外销的利润空间。本文试图从电子商务全球化的战略高度提出“跨国购物车”的解决方案,进而探讨中国的出口企业如何能以最低成本通过构建独立的b2c交易平台在欧美发达的电子商务市场进行市场营销。最终在目标市场建立自己的零售与批发体系。

查看全文

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对策探究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对外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预计2006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6000亿美元,增长速度有望超过15%。但是,与此同时,我国也是国际市场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据统计,1979年至2004年8月底,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高达593起,涉案金额数百亿美元。此外,世界贸易组织秘书于2006年5月8日公布的数字显示,2005年下半年,世贸组织成员(不包括中国在内)共发起了69起反倾销调查,其中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就有33起。中国已经成为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国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国际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

近年来,世界经济不太景气,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率普遍低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同时,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加大。自1990年以来,我国商品进出口除了1993年为逆差外,一直保持着顺差。2006年上半年,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623.8亿美元,同比增长26.9%;对欧盟贸易顺差382.6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趋加强。另一方面,乌拉圭回合谈判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将降到10%左右,发达国家平均关税水平将降到3%左右,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也大大削减。因此,主要贸易国家为保护国内市场,纷纷转向更加隐蔽的贸易保护手段,反倾销措施因此也就越来越频繁地被使用。

1.2“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影响

查看全文

略论出口产品遭遇反补贴调查问题

提要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也增加迅速。本文主要对反补贴调查加以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反补贴调查;非市场经济国家;对策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2010年10月21日,美国国内企业再次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针对中国的复合地板提出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当天已经立案,并已经向中方发出通知。据申请人提供的美方统计数据,2008年和2009年我国涉案产品出口总额分别约为1.48亿美元和1.20亿美元。原告起诉材料,针对中国制造复合地板的反补贴起诉的六条理由分别是人民币汇率低估、生产型企业税减免、生产型企业地方税减免、特定区域外商投资企业税减免、进口设备增值税和关税减免以及电价补贴。

美国地板企业协会在“双反”调查的申请书中称,中国出口美国的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和强化地板存在倾销和政府补贴,且倾销幅度高达242.2%,严重损害了美国地板生产企业和贸易商的利益,要求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立即对中国地板企业启动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该协会根据所获信息准备了一份将近200家中国企业的指控名单,但不管是否被列入原告指控名单,只要在2010年4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对美国出口了复合地板的企业都属于反倾销被调查企业,凡是在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出口复合地板产品并进入美国海关的企业都是反补贴调查对象。

据中国海关数据,2009年涉案的木质地板产品金额达1.2亿美元。如经美国方面裁判程序败诉,中国地板企业要么放弃美国市场,要么将被迫缴纳最高242.2%的惩罚性税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