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境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12:52: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处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处境

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和命运

摘要: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面临着种种困境。认识“文学经典”在今天所遭遇的尴尬处境,应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关系入手,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审视其在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以更清晰地看到纠结于诸种矛盾中的“文学经典”所具有的持久生命力及新的生存契机。“文学经典”的自救与重构,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消费文化;文化语境;文学经典

一、消费文化语境与“文学经典”

开始于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带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开始出现西方消费社会的种种特征。与此相伴随的,是消费文化的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家詹姆逊指出:“文化是消费社会最基本的特征,还没有一个社会像消费社会这样充满了各种符号和概念。”[1]消费文化的出现对整个人类生活的影响极大,以至于“这场转变的历史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二十世纪一些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之间持续数十年的冷战等等”[2]。以消费为标志的这种文化转变导致了文化的内部变革,并进而波及文学的当代形态的重构。客观地面对消费文化语境这一人类文化历史链条中特定的时空结合部,透过它观察当下的文化、文学、文学经典问题,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形形色色的文化和文学现象,探索埋藏在各种现象之下的矛盾运行轨迹和规律,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找寻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而“文学经典”则有可能成为我们观察这一文化变革的晴雨表,同时,站在当下消费文化这一背景之下才能使我们更加辩证地审视“文学经典”的自救与重构的可能性。

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文学经典”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以及这些“经典”在今天到底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首先,从纵向的历时性角度看,文学的经典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接受和淘洗的过程。文学经典并非先在的存在,而是有其产生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接受等多方面的背景,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所有的事物一样,文学经典也并非永恒的存在,必然有其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其次,从横向的共时性角度看,“文学经典”是一个具有多重结构的统一体,其自身内部特质的规定性是它存在的基础。只有当文学经典的思想意蕴、艺术品质等方面具有了超越一般文本的特性时,才可以进入“经典”序列。而和文学经典有关的各种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社会舆论氛围、读者接受群等,都有可能参与文学经典的建构。而且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越文学经典本身(如“红色经典”的形成主要就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参与及文学体制化的结果)。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经典”地位不断地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但同时,真正的“经典”所具有的地位又在这种挑战中得以巩固,“文学经典”总是处在恒态与动态、短暂与永恒、解构与建构的矛盾统一之中。我们只有撇下今天关于“文学经典”命运的种种预言,着眼于当代消费文化语境,才能认清文学经典的当下生存状态,并进一步揭示推动着文学经典命运变化的种种矛盾,把握文学经典命运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探求文学经典的生存之道。

二、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外部矛盾

查看全文

文学经典处境管理论文

摘要: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面临着种种困境。认识“文学经典”在今天所遭遇的尴尬处境,应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关系入手,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审视其在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以更清晰地看到纠结于诸种矛盾中的“文学经典”所具有的持久生命力及新的生存契机。“文学经典”的自救与重构,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消费文化;文化语境;文学经典

一、消费文化语境与“文学经典”

开始于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带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开始出现西方消费社会的种种特征。与此相伴随的,是消费文化的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家詹姆逊指出:“文化是消费社会最基本的特征,还没有一个社会像消费社会这样充满了各种符号和概念。”[1]消费文化的出现对整个人类生活的影响极大,以至于“这场转变的历史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二十世纪一些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之间持续数十年的冷战等等”[2]。以消费为标志的这种文化转变导致了文化的内部变革,并进而波及文学的当代形态的重构。客观地面对消费文化语境这一人类文化历史链条中特定的时空结合部,透过它观察当下的文化、文学、文学经典问题,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形形色色的文化和文学现象,探索埋藏在各种现象之下的矛盾运行轨迹和规律,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找寻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而“文学经典”则有可能成为我们观察这一文化变革的晴雨表,同时,站在当下消费文化这一背景之下才能使我们更加辩证地审视“文学经典”的自救与重构的可能性。

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文学经典”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以及这些“经典”在今天到底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首先,从纵向的历时性角度看,文学的经典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接受和淘洗的过程。文学经典并非先在的存在,而是有其产生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接受等多方面的背景,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所有的事物一样,文学经典也并非永恒的存在,必然有其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其次,从横向的共时性角度看,“文学经典”是一个具有多重结构的统一体,其自身内部特质的规定性是它存在的基础。只有当文学经典的思想意蕴、艺术品质等方面具有了超越一般文本的特性时,才可以进入“经典”序列。而和文学经典有关的各种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社会舆论氛围、读者接受群等,都有可能参与文学经典的建构。而且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越文学经典本身(如“红色经典”的形成主要就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参与及文学体制化的结果)。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经典”地位不断地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但同时,真正的“经典”所具有的地位又在这种挑战中得以巩固,“文学经典”总是处在恒态与动态、短暂与永恒、解构与建构的矛盾统一之中。我们只有撇下今天关于“文学经典”命运的种种预言,着眼于当代消费文化语境,才能认清文学经典的当下生存状态,并进一步揭示推动着文学经典命运变化的种种矛盾,把握文学经典命运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探求文学经典的生存之道。

二、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外部矛盾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环境及中国的安全处境

一、国际政治经济学视野里的国家安全问题

国家安全就字面来讲是国家不存在危险和不受威胁之义。本文认为,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研究存在三个发展阶段。

1现实主义的传统安全

国家作为安全主体,“所致力维护的是构成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的安全: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合法政府的存在和正常运转,维护这四个要素的安全都是国家权力机构的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安全是政治”[3].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生存与发展首先是确保国家主权的安全,这也是传统安全观的核心所在。在二战结束以后的很长时期里,占据国际关系理论主流的现实主义理论把国家权力作为国家间竞争的核心,研究国家利益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为传统国家安全观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根据。

2相互依存理论的经济安全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各国经济往来日益密切,非国家行为体如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增多,经济一体化、区域化和集团化的趋势增加。国家的军事安全、国家权力受到了来自经济安全的挑战。围绕着国家与市场的核心问题,国际关系理论在实证分析中拓展研究路径,使得经济因素在传统安全中与政治因素一样具有重要的国际关系层面的战略意义,非传统安全观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上升到政治和外交的高度,在非传统安全中占重要地位的经济安全受到普遍的重视。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竞争加剧,使经济安全问题成为国家安全关注的首要问题。

查看全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处境论文

【提要】集中体现西方传统的黑格尔体系哲学的失败,同当代人类处境的根本性质内在相连。近代启蒙理想在性状况中的失落,在黑格尔哲学的本质中被预先展示出来了。因此,在黑格尔之后的哲学努力在原则上都不得不采取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态度。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同时也就是对现存世界本身原理的批判,这一点构成了哲学在当代的根本语境。马克思的学说早在一百多年前创立之初,即已自觉地进入了这一语境。但是,对这一点的真切理解,却仍不得不有赖于当代人对自身处境在生活世界中的本质来历的自觉意识。这就是马克思的思想与当代生活实践的内在联系。唯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真正看清马克思主义哲学透过日常世界的“方式”而深入到生活世界中去的实践本质,从而去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条件下继续的真实前景。

【关键词】当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景

【正文】

人类所处的境况,一般被笼统地称之为“现代性”。在现代性的生存状况中,工具理性和的理性占居统治地位,近代启蒙思想实现为形式的正义或正义的形式。在过去的时代里的那种(尽管也是在异化的形式中)向着被认为具有普遍真理性的崇高实在攀登的梯子已经消失,人们如今只能在一个由合理的利益原则和效率目标所构成的平面上活动。在反思现代性要求的激励下,学院的哲学家们近年来已发表了大量的论述,有批判性的反思,也有辩护性的反思。尽管众说纷纭,但至少说明这样一点:现代性并不是一张供人沉睡的床,在这张床上不再有时间和。

然而,对现代性的哲学觉察并非新鲜事情,它由来已久,对它所作的反思甚至在作为西方近代思想集大成的黑格尔哲学中,也已达到了相当深刻的程度。当然,在黑格尔哲学中,思辨的思维方式所包含的对现代性的批判要素结不出真实的果实来,反倒成了哲学与生活世界最终隔绝的完成。人们向来所向往的代表普遍真理的体系哲学,通过黑格尔哲学的形式而终结了。在黑格尔之后的体系哲学的努力,即使采取了针对黑格尔的批判形式,其命运却总是和黑格尔哲学没有差别。

情况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我们当代人难道真是毫无希望地远离了任何普照之光,而哲学的真理真的已经下降到了学派意见的领域?当代的哲学家难道不是应该继承哲学向来的伟大使命,让真理的太阳再度放出它的光芒?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处境的新转变及应对建议

今年二季度以来,主要经济体和不少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运行释放出的积极信号日益增多,表明此前各国或国际间共同实施的经济拯救措施及国际间合作已初显成效,世界经济有望启动复苏航程。但与此同时,国际经济金融的深层次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国际金融管理体制重构和有毒资产剥离工作进展缓慢,各类消极因素仍随时可能令世界经济航船触礁下沉。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复杂,需要积极妥善应对。

一、全球经济拯救计划取得积极成效

2008年下半年以来,各国综合运用包括货币、财税、产业政策等在内的多种手段,投放了大量资源来遏制经济下滑势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截至今年6月份,二十国集团(G20)为应对金融危机已承诺投入的资金总额高达11.9万亿美元。

全球范围的经济拯救计划,有效地遏制了世界经济的深度衰退,成效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经济增速下滑趋势有所缓和。今年以来,三大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逐季改善。二季度,美国GDP增速环比折年率为-0.7%,好于一季度的-6.4%。欧元区环比增速-0.2%,好于一季度的-2.5%,其中德国和法国经济均出现正增长,环比均增长0.3%。日本环比增速0.6%,好于一季度的-3.1%。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也逐步恢复。二季度,巴西GDP环比增长1.8%,好于一季度的-1.6%。印度GDP同比增长6.1%,好于一季度的4.1%。韩国GDP环比增长2.3%,好于一季度的0.1%。

二是工业运行有所企稳。今年5月份,欧元区工业产值出现了9个月来首次环比增长。7月份,美国工业产值也出现了9个月以来的首次环比增长。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回升到景气区间;全球订单存货比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预示着下半年库存回补将会推动世界范围的工业生产的复苏。

查看全文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处境和对策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新时代体育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处境,包括面临新的国际环境;面临新的社会环境;面临新的媒体环境,然后阐述了新时代体育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对策,包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构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注重文化内涵教育;强化网络媒体的应用。

关键词:新时代;体育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年龄更加接近,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较多,有共同话题,更易对学生的行为、观念、思想产生影响。在新时代下,媒体环境、社会环境及国际环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部分青年教师的主体价值观念、评价标准及话语体系等可能会发生转变。在此情况下,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新时代体育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处境

(一)面临新的国际环境。体育院校的青年教师价值观趋向于多维态势,这种情况致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了观念困境。新时代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相伴而生,相辅相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发达,西方文明在文化交融和中西文明交流过程中始终占据着比较有利的地位。这些国家通过输出大量的新闻图书、影视文化及体育活动等为载体的意识形态,会对我国体育院校青年教师进行文化和文明的渗透。青年一代是在传统思想观念及特色社会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下成长的,受到新时代下多元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冲击,使得他们的人格从一元到多元、从被动到主动、从传统到现生转变。在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体育院校的青年教师扮演着被传播和传播者的重要角色,其道德规范和理想信念的动摇都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困境。(二)面临新的社会环境。随着我国现代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上各种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环境复杂和职业竞争导致体育院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各种压力,很多教师将职业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却忽视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对青年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不断出台一些文件、政策帮助开展青年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各大体育院校也在积极地围绕着师德师风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及思政教育等制定相关制度,并且有些院校还为思政教育工作搭建相关平台,以期促进其顺利开展。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体育院校比较重视实践内容而在理论传授方面稍有欠缺,使其缺乏完整量化标准和刚性指标来考核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及职业道德,致使青年教师的思政意识淡薄,从而陷入困境。(三)面临新的媒体环境。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青年教师的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媒体的融合和新媒体的崛起,使全媒体广泛应用,改变了青年教师的生活样态和固有思维模式,全媒体逐渐成为青年一代社交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首要途径。而媒体环境的不断更新,促使着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媒体环境的变化,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难度[1]。

二、新时代体育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对策

查看全文

中国宪法权利限制的本质及处境与策略

一、宪法权利限制的实质

权利之所以能被限制就在于权利总有一定的范围,有自己的边界,不是绝对的。作为权利主体的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生活于社会共同体中的一员,其权利就存在于与他人之间、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为维护共同生活就需要对整体利益给予关注。所以康德则主张确立一个“权利的普遍原则”,其内涵是“外在地要这样去行动:你的意志的自由行使,根据一条普遍法则,能够和所有其他人的自由并存”。但马克思又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须发生相互关系。”因此“人的需要导向对‘需要满足’的目的性追求,人的合目的性需要及其满足又必然外化为对利益的追求”。社会中权利主体的多元化及其需求的多样化,产生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权利需求,而且由于对权利人性需要的无限性和发展性与权利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的直接张力,导致权利冲突成为必然。“权利主体在享有其为宪法所确认的基本权利的同时,往往有可能影响到其他人同样为宪法所保护的基本权利,从而使基本权利体系在动态运动过程中显现出一种混乱状态。”为了减少权利冲突引起的过多的、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就必须利用国家强制力进行其有意识的限制。

因此,几乎各国宪法都直接和明确规定公民宪法权利可以依法加以限制。当今世界各国之所以在其宪法中明确规定宪法权利限制的内容,就在于宪法权利是公民权利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不管是以何种方式对基本权利本质内容的侵害都将会使宪法权利与自由变得有名无实,因此,对宪法权利的任何限制必须有宪法上的依据。但“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事实的动机。”‘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因此,基于公共利益对权利的限制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障人的尊严,为了实现人的价值,公共利益仅仅是人实现其自由和权利的手段。所以限制权利是一种积极捍卫权利的基本手段。首先,限制权利是为了权利之间的彼此尊重。因为权利是相对的,同时也是平等的;其次,限制权利是捍卫权利的基本条件。权利作为人类的利益追求,并不总是与人类的其他社会利益追求相一致;当二者背离时,限制权利仍然是保障权利的基本需要。再次,限制权利也是捍卫权利必须付出的一种代价。正如郭道晖教授所言:“限制与保障两者须分主次,保障是主要的,限制是次要的。限制也是为了保障,限制和保障是辩证的统一。”可见所谓公民宪法权利的限制就是特定机关为了实现权利之间的和谐与达到保护和扩大权利的目的,避免权利主体在行使权利过程中可能出现权利冲突的现象而通过一定的合宪形式为权利设定边界,对公民宪法权利的内容、范围和实现途径所作的约束性规定。

二、我国现行宪法权利限制的困境

我国现行宪法对宪法权利的限制主要体现在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可见,我国公民宪法权利受到限制的首要原因也是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即个人对社会和他人负有义务,所以可以依据某些理由限制个人的权利。但“我国宪法对个人权利的过分张扬可能造成的对普遍幸福的侵害怀有更深的戒慎。”而且对于宪法权利的限制,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过于原则,且宪法的授权立法却没有确定相应的界限,导致法律法规实际规定的内容可能超出了授权。宪法在规定对公民宪法权利的限制时,应有其必要的限度,这些限度是国家权力不可逾越的界线,也是宪法权利的核心所在。宪法权利是基本权利(基本人权),不同于一般的法律权利,宪法在列举性地展示这些权利并且规定这些权利行使的范围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应当特别地规定国家权力通过法律限制这些权利时的界线与限度,即对国家权力作出否定性要求。因为宪法最本质的内容就是规范国家公共权力的运行,通过宪法条文确定公民权利受限制的界限、范围、程度和方式,可以直接限制立法机关的立法恣意,间接控制行政、司法机关限制公民权利的权力行为,给神通广大的国家权力划定一条不可逾越的界线,从而达到保障公民最基本权利的目的,所以规定限制基本权利的内容也是立宪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公民个人人权与普遍幸福之间的紧张永远存在,如果说在例外情况下对公民的某些人权进行限制是我们迫不得已的选择,那么,防范国家不恰当地限制公民个人人权就是宪法这一文明的法律形态义不容辞的使命。”显然在我国宪法中并没有这样的规定,因此宪法对于公民宪法权利的限制更多的是体现出对个人权利扩张的防范。同时,从立法的简明和精确性要求角度考虑,我国宪法第5l条以“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置换了国际通行的“公共利益”或“公共福社”等语词表达,使本来具有不确定性的公共利益条款变得更加模糊不清。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陈新民就强调公共利益并非确定不变,他指出“公共利益的概念极为抽象,本身除了具有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及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外,更随着国家任务的范围扩充及国家基本原则的实践,都可以改变旧有的公益概念并据以形成新的公益内容。”且将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放在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之前容易给人造成错觉,似乎“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总是高于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这是“国家本位”、“国家第一”观念的反映,暗含着轻视公民权利的意识;而且“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也不像法律用语,更像是政治语言。从而使得立法机关可以经常以社会利益、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为借口制定限制性立法,滥用自由裁量权限制公民的宪法权利,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公民宪法权利应该受到限制。但对于公民宪法权利的限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而我国现行宪法对什么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并没有做出具体的界定,更没有对限制基本权利的程序、范围和界限等内容做出具体的说明。这种理念与制度的缺失导致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各级国家机关通过制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甚至规章、条例这些效力位阶较低的规范性文件任意限制、剥夺公民基本权利的严重问题。如现行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该条看似没有什么限制,但为落实该条而专门制定出来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则规定了太多的限制条款,使该宪法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比如有学者撰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与其说是权利保障法,不如说是限制权利法”。产生这样的现象除了立法技术方面的原因外,主要就是因为我国现行宪法关于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规定不明确,特别是没有确立保障性的制度和措施,从而为立法机关通过立法规范公民宪法权利与自由行使时,对于如何设定必要与合理的限制措施提供了过大的空间范围和选择余地,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妨碍了上述权利与自由的实现。

三、完善我国宪法权利限制的对策构想

查看全文

当前我国农民生存处境分析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改革深化,把农户推到市场上,各个农户作为市场竞争的个体而存在,由于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很快造成农村社区内部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层,正如陆学艺先生所述,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已形成八大阶层,在其中,农业劳动者仍占多数,而且无论在经济地位还是在政治地位上,他们都处在农村社会结构的最低层。

关键词:农业劳动者;弱势;社会资本;制度变迁

一、目前农业劳动者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土地承包制推至全国,其制度绩效显著,农业连年增收,虽然存在城乡“剪刀差”,但农村人的生存状况较改革之前还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了农村温饱问题。改革初期,由于各方面原因,农村人的主要精力用于如何把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其主要收入主要来自于土地上,收入差距不大,农村内部的社会分化不明显。但随着改革深化,把农户推到市场上,各个农户作为市场竞争的个体而存在,由于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很快造成农村社区内部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层,正如陆学艺先生所述,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已形成八大阶层,在其中,农业劳动者仍占多数,而且无论在经济地位还是在政治地位上,他们都处在农村社会结构的最低层。

二、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农业劳动者的状况

关于制度概念,至今尚未统一。诺思(DouglassNorth)认为,制度应该被当作是博弈的规则。那么制度变迁可理解为制度变迁的参与者或主体间的博弈或利益分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改革就是就是如此,各个利益主体,如城市与农村,农村中的强势与弱势的利益分配。城市通过剪刀差掠夺农村;受宗族势力等社会资本的影响,农村内部形成强势和弱势,而相对于强势来说,弱势权益更易受侵犯,因为强势群体用非制度化的方式获得保护的能力更强,而弱势群体缺乏这方面的能力,而且现阶段强势群体已形成一种较稳定的结盟关系。[2]调查中发现在九十年代中期,在农村各个阶层中,农业劳动者是收入增长最慢的阶层。

查看全文

哲学的当代处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景

【关键词】当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景

【正文】

人类目前所处的境况,一般被笼统地称之为“现代性”。在现代性的生存状况中,工具理性和计算的理性占居统治地位,近代启蒙思想实现为形式的正义或正义的形式。在过去的时代里的那种(尽管也是在异化的形式中)向着被认为具有普遍真理性的崇高实在攀登的梯子已经消失,人们如今只能在一个由合理的利益原则和效率目标所构成的平面上活动。在反思现代性要求的激励下,学院的哲学家们近年来已发表了大量的论述,有批判性的反思,也有辩护性的反思。尽管众说纷纭,但至少说明这样一点:现代性并不是一张供人沉睡的床,在这张床上不再有时间和历史。

然而,对现代性的哲学觉察并非新鲜事情,它由来已久,对它所作的反思甚至在作为西方近代思想集大成的黑格尔哲学中,也已达到了相当深刻的程度。当然,在黑格尔哲学中,思辨的思维方式所包含的对现代性的批判要素结不出真实的果实来,反倒成了哲学与生活世界最终隔绝的完成。人们向来所向往的代表普遍真理的体系哲学,通过黑格尔哲学的形式而终结了。在黑格尔之后的体系哲学的努力,即使采取了针对黑格尔的批判形式,其命运却总是和黑格尔哲学没有差别。

情况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我们当代人难道真是毫无希望地远离了任何普照之光,而哲学的真理真的已经下降到了学派意见的领域?当代的哲学家难道不是应该继承哲学向来的伟大使命,让真理的太阳再度放出它的光芒?

但是,我们即使有继承这种使命的意愿,却已经丧失了继承的能力。这一点早已通过黑格尔哲学的总体失败得到了证实。问题是,现今的许多讨论尚未进入这一理解的视域之中,这样就阻断了对哲学的当代处境的根本体会。因此,我们仍然首先必须再度深思黑格尔哲学的历史性失败。正是从这里出发,我们才有可能符合事情真相地去讨论哲学在当代的困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景。

查看全文

哲学的当代处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景

【内容提要】集中体现西方哲学传统的黑格尔体系哲学的失败,同当代人类处境的根本性质内在相连。近代启蒙理想在现代性状况中的失落,在黑格尔哲学的本质中被预先展示出来了。因此,在黑格尔之后的哲学努力在原则上都不得不采取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态度。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同时也就是对现存世界本身原理的批判,这一点构成了哲学在当代的根本语境。马克思的学说早在一百多年前创立之初,即已自觉地进入了这一语境。但是,对这一点的真切理解,却仍不得不有赖于当代人对自身处境在生活世界中的本质来历的自觉意识。这就是马克思的思想与当代生活实践的内在联系。唯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真正看清马克思主义哲学透过日常世界的“理论方式”而深入到生活世界中去的实践本质,从而去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时代条件下继续发展的真实前景。

【关键词】当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景

【正文】

人类目前所处的境况,一般被笼统地称之为“现代性”。在现代性的生存状况中,工具理性和计算的理性占居统治地位,近代启蒙思想实现为形式的正义或正义的形式。在过去的时代里的那种(尽管也是在异化的形式中)向着被认为具有普遍真理性的崇高实在攀登的梯子已经消失,人们如今只能在一个由合理的利益原则和效率目标所构成的平面上活动。在反思现代性要求的激励下,学院的哲学家们近年来已发表了大量的论述,有批判性的反思,也有辩护性的反思。尽管众说纷纭,但至少说明这样一点:现代性并不是一张供人沉睡的床,在这张床上不再有时间和历史。

然而,对现代性的哲学觉察并非新鲜事情,它由来已久,对它所作的反思甚至在作为西方近代思想集大成的黑格尔哲学中,也已达到了相当深刻的程度。当然,在黑格尔哲学中,思辨的思维方式所包含的对现代性的批判要素结不出真实的果实来,反倒成了哲学与生活世界最终隔绝的完成。人们向来所向往的代表普遍真理的体系哲学,通过黑格尔哲学的形式而终结了。在黑格尔之后的体系哲学的努力,即使采取了针对黑格尔的批判形式,其命运却总是和黑格尔哲学没有差别。

情况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我们当代人难道真是毫无希望地远离了任何普照之光,而哲学的真理真的已经下降到了学派意见的领域?当代的哲学家难道不是应该继承哲学向来的伟大使命,让真理的太阳再度放出它的光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