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粮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10:08: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储备粮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储备粮

管理储备粮制度

第一条根据《**县非常时期粮食市场应急调控预案》(余府发[**]11号)关于建立地方粮食储备的精神,为加强对地方储备粮的管理,提高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能力,确保地方储备粮的安全和粮食市场的稳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地方储备粮储备,由县级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代收代储,储备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均属县政府。未经县政府批准,任何部门不得动用。

第三条地方储备粮主要用于调控和稳定本县粮食市场,应对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的突发事件和今后各种原因可能引发的非正常情况,保障全县粮食供应。

第四条县粮食局负责地方储备粮的管理工作,规划地方储备粮总体布局,制定地方储备粮的轮换方案并组织实施,监督和检查地方储备粮的库存数量和质量,负责地方储备粮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财政局根据县政府确定的储备粮储存规模,在每年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地方储备粮的所需利费。储备粮的利费补贴,按照中央储备粮的标准执行,即:储备粮管理费用补贴按每年每公斤原粮0.08元;收购贷款利息按粮食进价成本及银行当期利率据实补贴;轮换费用按3年一个周期,每储存1年每公斤原粮补贴0.04元。储备粮存储期间,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正常损耗和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损失,由县财政负担。储备粮轮换期间的费用、利息补贴,照常计补。县财政局应按季预拨储备粮的利费资金,年度终了后结算,并负责监督费用资金的使用情况。

第六条地方储备粮所需贷款,在费用、利息补贴落实后,由储备粮承储企业向开户的农业发展银行申请解决。

查看全文

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方储备粮的管理,保证地方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有效发挥地方储备粮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并参照《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和参与地方储备粮经营管理、监督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地方储备粮,是指省、设区的市(以下简称市)、县(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所辖行政区域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油。

第四条地方储备粮实行分级负责、分级储备。

省人民政府负责全省地方储备粮工作,确定全省地方储备粮的规模总量,制定下达省、市、县地方储备粮储备计划,督促储备计划的落实。

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本级地方储备粮工作;落实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地方储备粮计划,根据当地粮食消费量及时增加相应的储备规模,合理确定储备品种结构;落实储备粮所需的资金和仓储等设施;加强储备粮管理,确保地方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

查看全文

储备粮调运优化分析

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多次出现粮食(储备粮)紧急调运的情况,特别是20*年10月到20*年上半年东北粮食紧急调运到江浙地区,凸现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全国的粮食紧急调运系统。粮食紧急调运的含义粮食紧急调运,是指国家在遭遇紧急状况或者宏观经济运行出现非正常情况时,利用一切可能的交通和运输条件,及时有效地为整个国家或其居民提供安全的粮食供应。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粮食紧急调运的边界指的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由省或者地方政府主导而出现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方内的粮食的非正常流动不属于粮食紧急调运。2.粮食紧急调运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家遭遇紧急状况,主要是指国家遭遇战争的威胁;另外一种是宏观经济运行出现非正常情况,主要是指粮食(含食品)的价格在短期内出现异常的大幅度的上涨,从而极有可能影响宏观经济健康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3.粮食紧急调运不仅要求时间短,而且要求要利用一切可能的交通运输条件、人员配备、各相关部门的有效协调、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等手段,保证粮食安全装车、运输、路途保管、卸车和仓储保管与分发。4.粮食紧急调运的对象是安全的、品质正常的、能够保证成为口粮供应的粮食。粮食紧急调运的目的与作用(一)粮食紧急调运的目的及其作用1.国内较大范围地区自然灾害的救治,如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粮食的紧急调运就是这种情况。2.局部战争时军粮保证及部分民用粮的供应。3.粮食产量波动时对粮价的平抑等,建国之初从东北华南等地紧急调运粮食供给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1995、20*年从东北紧急调运粮食,平抑关内粮价格均属此种情况。(二)粮食紧急调运的条件1.由于非自然灾害等原因,在全国较大范围内出现了时间较长或者预期时间会较长的粮食价格或食物价格大幅上涨(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食物价格的上涨是由于粮食等原材料需求的增加或者供给的大幅减少所致)的情况。2.由于洪涝、干旱、泥石流、台风、地震、火山喷发、冰雹等自然灾害、虫灾或者其他粮食瘟病等造成了粮食的大幅减产,致使在较大范围内或者大量人口出现或者预期极有可能出现粮食供应困难或饥荒的情况。3.为应付战争的威胁,急需从一个地方或者几个地方调动大量部队到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而驻军当地粮食又不能满足这种调动需要的情况。4.中央政府掌握了一定的粮源,而且中央政府有足够的手段和能力对自己所掌握的粮源进行较大数量和较大范围的调动。5.海、陆、空等交通运输条件可以在较快的时间内动员起来,形成效率较高、协调一致的团队。6.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有一定的资金储备,以应对在粮食紧急调运过程中出现的不测之需。粮食紧急调运系统的确定粮食紧急调运是一个极为复杂、也很有必要的系统工程。粮食紧急调运系统的确定,需要明确粮食紧急调运的原则、预期目标、紧急调出方的选择、紧急调入方的选择以及整个粮食调运系统的优化。(一)粮食紧急调运应遵循的原则1.快速。紧急调运系统的基础是解决事发突然性行为的,只有整个系统的运营是以快速为首要任务和原则,才显示出该系统的“紧急”特性。2.准确性。准确性不仅反映在粮食运达地和运出地的准确性,还要求粮食运量的准确性、品种的准确性和品质的准确性。3.流程短。在考虑流程短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陆路运输方式的实际距离。因为水运往往速度较慢,而空运不仅价格高,而且运量也小。4.高效率。既要满足技术效率(适度超前),又要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客观实际),还要满足社会效率。社会效率主要体现在政治、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和心态稳定,社会预期稳定,整个国家的生产生活没有因粮食的紧急调运出现大范围的恐慌。5.低成本。也就是技术成本低、经济成本低和社会成本低。6.易操作性。粮食紧急调运系统的指挥,是由中央政府负责的。而在某些情况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博弈关系。所以,操作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7.隐蔽性。如果粮食紧急调运是应对战争的,隐蔽性就是极端重要的。(二)粮食紧急调运系统的预期目标1.数量目标。对全国海陆空运输系统来说,粮食紧急调运系统的粮食流量应该在一个星期(7天)内至少满足全国1/15-1/10人口(这一人口比例可用n表示)一个月口粮的消费。原因在于,如果不足全国1/15亿人口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要么是价格机制本身会自动调节,而又不至于全国粮食价格大幅上涨;要么是启动粮食紧急调运系统成本太高,得不偿失。2.粮食品种目标。粮食品种目标是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消费习惯的粮食消费对象的需求,粮食紧急调运系统能够合理安排不同的运输方式组合加以满足。显然,南方和北方(以黄河为界)的粮食消费习俗和习惯是有很大区别的,南方以大米为主要口粮,北方以面食为主。粮食的紧急调运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3.粮食品质目标。粮食品质目标是指为了粮食消费的安全,紧急调运的粮食应该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和一些必要活动所必需的最低品质要求,即紧急调运的粮食应该是符合国家卫生、检疫和食用标准的。4.动用社会其他资源目标。在粮食紧急调运的过程中,国家不可避免地要动用正常状态下不必要动用的社会资源,然而,即使是粮食的紧急调运,也不能将社会所有的资源都动用起来为粮食的紧急调运服务,这就需要确定动用多少社会其他资源才是适宜的。如果粮食紧急调运系统在一个月之内的费用不超过当年一个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这一比例可用c表示),而紧急调运粮食供应的人口数量较多的话,该系统就可以启动。如果n表示粮食紧急调运系统的粮食流量在7天内满足全国基本消费的人口比例,我们定义粮食紧急调运系统动用其他社会资源系数,L,使μ=c/n。仅仅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如果,μ<1,那么,粮食紧急调运系统的启动就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如果,μ>1,除非是考虑到其他目标和因素的制约,否则启动粮食紧急调运系统就是不可取的。5.其他目标。如粮食紧急调运系统要有一个统一而富有效率的指挥,各参与方要协调一致,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实现能够调得出、装得快、运得进、卸得准的目标等。粮食紧急调运系统的优化(一)粮食紧急调运系统的优化原则整个粮食紧急调运系统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优化:一是路径上的优化,即路径最短,就是调出子系统和调入子系统对接最短;二是流量上的优化,即单位时间内的粮食量最大。任何系统对实际状况的反应都有时间滞后性。所以必须建立高效快速的电子流,将监测到的有用信息及时收集起来,进行分析综合,得出基本的形势判断和结论。(二)粮食紧急调运系统优化的模式选择如果忽略掉中转子系统的话,该系统的优化理论上不外乎四种模式:调入子系统中的一个库点需要粮食的紧急调运,而调出子系统中的一个库点就可以满足,我们称为“一对一模式”。调入子系统中的多个库点需要粮食的紧急调运,而调出子系统中的一个库点就能满足,我们称为“一对多模式”。同样的也可以定义“多对一模式”和“多对多模式”。从粮食紧急调运的定义和实际情况的概率分析来看,比较常用的就是“多对多模式”。(三)优化实现步骤1.根据主要铁路拓扑、地区地理信息、储备库点布局信息求出调出库点与调入地区的最短路径序列,并按长度大小排列。2.在最短路径序列中选择未使用的最短路径。3.定义库点当天剩余粮食调运能力:库点每天调运能力—库点当天已经调运粮食—调出地区当天剩余调运能力:调出省每天调运能力—调出省当天已经调运粮食,剩余总调运量:总调运量—各省已经调运粮食量。从库点粮食储备量减去min(库点当天剩余调运能力,调出省当天剩余调运能力,剩余总调运量),若库点剩余粮食储量=0,则将此路径删除;否则标记为使用,转步骤2。4、如果剩余总调运量=0,调运完成,退出算法;如果某调出省当天剩余调运能力=0,将该省所有路径标记为使用,转步骤2。

查看全文

储备粮管理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市级储备粮的管理,保证市级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有效发挥市级储备粮在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中的作用,依照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黑龙江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市级储备粮,是指市人民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粮食供求,稳定粮食市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成品粮。

第二章管理部门及职能

第三条市粮食主管部门负责市级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工作,对市级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实施监督检查,并组织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市财政部门负责将市级储备粮的贷款利息、储存费用和轮换费用、购销差价等财政补贴列入预算,并保证及时、足额拨付;负责对市级储备粮有关财务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查看全文

储备粮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的管理,保证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有效发挥中央储备粮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中央储备粮,是指中央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油。

第三条从事和参与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监督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国家实行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对中央储备粮的垂直管理给予支持和协助。

第五条中央储备粮的管理应当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确保中央储备粮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并节约成本、费用。

未经国务院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中央储备粮。

查看全文

储备粮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的管理,保证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有效发挥中央储备粮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中央储备粮,是指中央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油。

第三条从事和参与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监督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国家实行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对中央储备粮的垂直管理给予支持和协助。

第五条中央储备粮的管理应当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确保中央储备粮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并节约成本、费用。

未经国务院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中央储备粮。

查看全文

管理市级储备粮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市级储备粮的管理,保证市级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有效发挥市级储备粮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安徽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市级储备粮,是指市人民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全市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

第三条市级储备粮的管理应当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确保市级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确保市级储备粮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并节约成本、费用。未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市级储备粮。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级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对市级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实施监督检查;依照国家、省级和市级储备粮管理的相关规定及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健全市级储备粮各项业务管理制度。

市人民政府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将市级储备粮的贷款利息、管理费用和轮换补贴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对市级储备粮财务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查看全文

全县储备粮管治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县级储备粮的管理,有效调控我县粮食市场,确保粮食安全,根据《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级储备粮,是指县级人民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县域内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等情况的粮食。

第三条县人民政府负责县储备粮的建立和管理,落实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储备粮计划,根据当地的粮食需求相应增加储备规模,合理确定储备品种结构,落实储备粮所需的财政补贴资金和仓储等设施。

第四条县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县级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并对县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实施监督检查。

第五条县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县级储备粮的贷款利息、管理费用等财政补贴,保证及时、足额拨付,并负责对县级储备粮财政补贴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查看全文

地方储备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有效调控粮食市场,确保粮食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方储备粮,是指省、设区的市及以下人民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本行政区域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的粮食和食用油。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或者参与地方储备粮经营、管理与监督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省发展改革部门、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省财政部门拟订全省地方储备粮规模、总体布局和动用的宏观调控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对地方储备粮的管理进行指导和协调。

设区的市及以下发展改革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拟订当地地方储备粮规模、总体布局和动用的调控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对地方储备粮的管理进行指导和协调。

查看全文

市政办储备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地方储备粮业务管理,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管理行为,确保地方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政府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根据《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地方储备粮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市粮食局负责市级储备粮的管理,并对县级储备粮进行监管;县级粮食局负责县级储备粮的管理。地方储备粮粮权归市、县级人民政府,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

第三条市、县级粮食局所属国有独资的粮食储备库是专门储存地方储备粮的企业(以下称承储企业)。地方储备粮实行集中存放。

第四条承储企业要与其他经营性企业彻底分离,设立独立法人,实行单独管理。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地方储备粮业务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均有权向市粮食局等有关单位举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