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07:59: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传统医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传统医学政策原创思想
进入21世纪后,全球卫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其中最主要的是传统医学重新得到重视。作为全球卫生政策制定者和组织协调者,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1世纪初了《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战略(2002-2005)》。该报告指出,80%的非洲人求助于传统医学,发达国家接受传统医学治疗的人数越来越多,传统医学在中国、朝鲜、韩国和越南已完全进入医疗健康体系。为了顺应对传统医学越来越大的需求趋势,并能够更好地促进传统医学在全球的发展和应用,WHO及时制定了传统医学发展战略。该战略实施10年后,我们发现WHO支持发展传统医学的政策与其具体行动之间尚存在一定差距。深入探讨和分析上述差距产生的原因,将会有助于传统医学在全球的新发展。
1对传统医学的认识
在WHO的传统医学战略中,对什么是传统医学存在认识上和表述上的困难,即“在全球水平,传统医学没有精确的定义或描述,它包含了各式各样的,有时相互矛盾的特性和观点。”[1]因此,为了寻求最大限度的包容,WHO在工作定义中把传统医学看作“包括各种医学实践、方法、知识和信仰,它整合了单独或联合应用以维护人类健康并治疗、诊断或预防疾病的以植物、动物和/或矿物质为基础的药物、精神疗法、手法治疗和运动。”[1]在此范畴内,传统医学具体包括传统中医学、印度医学和阿拉伯医学,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亚洲、非洲、阿拉伯、印地安土著、大洋洲、中美、南美洲和其他不同文化中形成的各式各样的民间传统医学系统。与对抗疗法显著不同的是,传统医学在理论和应用上受到历史、个人态度和哲学等因素的影响,其实践在国家和地区之间也存在很多区别。WHO认为,面对传统医学的多样性存在,要最大限度发挥其作为一种卫生保健资源的潜力,必须首先解决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与政策、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合理使用有关。综合世界各国的实践发现,如何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已成为目前制定推广政策必须优先解决的难题。WHO认识到,在对抗疗法成为主流医学的时代,要扩展传统医学的服务,应当建立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的标准。但事实上,传统医学的实践是在不同地区文化中孕育而成的,并没有相应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对其进行评价。为了弥补这个不足,WHO一方面帮助成员国制订实施传统医学的政策,另一方面则建议建立传统药物的性能、功效、质量和无害性的数据库,并希望各国能够重视并注意避免在传统医学治疗和草药使用方面出现的问题。作为其战略行动框架的主要内容,WHO希望通过扩展传统医学的知识基础并提供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方法的指导,提高传统医学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从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传统医学的研究来看,其基本现状是通过各种不同的现代研究实现对传统医学的再认识,并以此扩展传统医学的知识基础。但这样做很难避免受到培根(LordFrancisBacon)在其晚年已经意识到的有待后人克服“知识的全部缺陷”的制约,而此“缺陷”则是“人工”的或“非自然”的实验(科学实验)所固有的。要克服这个缺陷,就需要产生“在哲学方面给以指导和启示的科学”。在所需要的科学尚未诞生之前,从哲学上辨析传统医学的知识性质就显得十分必要。而按照波兰尼(MichaelPolanyi)关于知识分类的理论来看,传统医学应属于与个人体验相关的意会知识(tacitknowledge),这种知识与以客观化为特征的明晰知识(explicitknowledge)有本质区别,其根本特征是一种具有整体属性的知识。只是在明晰知识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对意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常常受到明晰知识所禀受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惯性的影响,从而导致人们所理解的传统医学缺失“标准”,并反而具有“知识缺陷”。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事实上是根源于“方法缺陷”,即以分析还原为主的方法论无力处理“整体”,而且反过来认为“整体”不是“整体”,而是“问题”[2],在实践上就表现为很难找到恰当的对传统医学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的评价方法。从总体上看,WHO看到了传统医学的文化属性及其文化多样性,但在评价方式上仍然缺乏对这种多样性的尊重,其结果是没有制定出恰当的政策以充分发挥传统医学作为一种卫生保健资源的潜力。事实上,在找不到其他恰当的对传统医学的评价方法之前,鼓励世界范围内对传统医学的传承更有助于扩展其知识基础。从性质上看,基于历史的评价往往更为客观公允,比一时之得失显得更为全面。中国具有优良深厚的史学传统,而中国政府也已经意识到应当加强对传统医学的传承及其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中国基于原创的做法
中国传统医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理论系统,经验丰富而有效。在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危机之后,中国政府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加大了对传统医学的扶持发展力度,并顺利应对了被WHO过于重视而引起被动的甲型H1N1流感危机。目前,中国有经验的名老中医成为被尊重的对象,其一举一动都有可能被视为传统风范。此外,中国政府也正在加大对民间中医的重视程度,原来被政策所排斥的许多民间医生也逐渐纳入国家和地方的医疗体制之内。而一些中医院校也正在开展对传统医学私人传承的制度性建设。在政策逐渐开明的同时,中国政府也次第开展了对传统医学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国家重点基础科学研究计划中安排了对中医原创思维的研究,希望借此能够真正建立推广传统医学的认识基础和知识基础。在已经初步形成的共识中,“象思维”被认为是传统医学理论得以建立和其经验得以积累、学习和传播的主要思维方式。象思维是整体把握人体生命规律及其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方式。在这种意义上,中医学也被称为是“象科学”[3],其典型表现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理论”,该理论对变化中的“象”,既有分别,又能通过特殊的方式领会到生命的整体状态。不言而喻,这项研究是开创性的,至于其能否促进并建立对传统医学的恰当评价方法体系尚待进一步评估。但这表明,中国政府对传统医学的评价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可以期望,中国制定的发展传统医学的政策将会更符合实际,也必将提升中国对制定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政策的影响力。
3应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并重发展
传统医学师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除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按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者外,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传统医学”是指中医学和少数民族医学。
第二章考核
第四条考核是对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资格评价和认定,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各考核机构具体实施。
传统医学道德的儒学影响论文
摘要:作为民族道德规范之本的儒家思想的内涵极其丰富,在儒家道德标准“仁”的影响之下,古代医家实践着“医乃仁术”的仁爱之心,形成了仁者爱人的传统医学道德。从儒家忠孝仁义等生活和道德准则出发,探讨医乃仁木、知医为孝、推己及人、重义轻利、以德待患等传统医德内涵,阐释传统医学以人为本的思想。
关键词:传统医德儒家思想医乃仁术
我国古代,诸子百家都论及并倡导伦理道德,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尤为重视伦理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古代文人的修身之道和追求目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自古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最具人文传统的学科,儒家道德思想对传统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仁义互助。这种思想反映在医药行业中,就产生了济世活人的观念。传统医学的目的是救治被病痛折磨的病人,保护人类健康。医生除了应具备治病救人的医术之外,还应当饱含治病救人的医学道德观念。因此,医德历来为医家所重视。本文从儒家的“忠孝仁义”等道德内容出发,结合传统医学道德的内涵,揭示儒家思想对传统医学道德内容的重要影响。
一、医乃仁术
“仁”是儒家最高道德标准,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做人要做“仁爱之人”,要遵守忠孝仁义等道德准则。“医乃仁术”语出自明朝王绍隆的著作《医灯续焰》:“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
纵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备急千金要方》以及历代名家著作,他们无不实践着“医乃仁术”的观念。《黄帝内经》称医学为“圣人之术”体现了对医学这样一门高尚职业和行医者应具备高尚道德的认识。从医者应贯彻儒家“仁爱”思想,按儒家圣贤的教诲行医,治病救人。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记载病家十要“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言“医之为道,若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清代喻昌也曾在《医门法律》中称“医,仁术也”。所以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既要了解中国古代医学史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医学精神,更要领悟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仁术”的精髓。
我国传统医学中的医学伦理观论文
2以人为本的医道观
中国传统医学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认为天地万物,莫贵于人,把保护人类健康、减少预防疾病、追求健康长寿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伦理的核心。“医乃仁术”更是以人为本的医道观的高度概括。
中国传统医学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倡导以人为本,认为性命攸关为大,医家应潜于医道,济世救人。《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灵枢·师传》讲:“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中从“爱身知己”“爱人知人”出发,指出“精究方术”是为“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王叔和《脉经·序》中言“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一言有疑,则考校以求验”。皇甫谧《甲乙经·序》中说“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围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葛洪《肘后备急方·序》中言选录“率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已,须买之者,亦皆贱价草石,所在皆有”,以便“贫家野居所能立办”,强调医要“愍人之苦,惆人之急,救人之穷”[2]。禇澄在《禇氏遗书》提出“用药如用兵”“当验之药未验,切勿急投”。
以孙思邈为代表的一些医家,更是把尊重人和爱护人的生命发展到极致,立“仁”为济世救人的指导思想。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中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著名论断;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要求医家心怀仁爱,不管“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华夷愚智”,要“皆如至亲之想”。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中教导医家要“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十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施药无二”。清初喻昌在《医门法律》中说:“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仁”还是评价医生的重要标准。南齐杨泉的《物理论·论医》指出良医应是“仁爱之士”“聪明理达”“廉洁淳良”“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宋朝林逋在《省心录·论医》说“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明代龚信在《古今医鉴·明医鉴》中也说:“今之明医,心存仁义。”由此观之,中国传统医学有着以人为本的仁爱传统。
以人为本的医道观还体现在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伦理思想中。中国传统医学在治疗上历来防重于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东汉张仲景进而阐述治未病思想,《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葛洪提出:“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2]。”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中说:“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认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清代叶天士研究既病防变,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摘要】中国传统医学对医德、医道、生命、健康等问题的深刻看法和认识,形成了传统医学伦理观,铸就了早期的医学伦理大厦。它的精诚合一的医德观、以人为本的医道观、“三才”统一的整体观以及朴素的生命质量观为现代医学伦理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资源,并给当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颇多借鉴。
传统医学美学研究论文
【摘要】传统医学美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文章试从医学人体美学、医学人体审美、医学美育、损美性疾病医学治疗等方面浅谈传统医学美学的研究。提示中医美学内容丰富,临床应用广泛,值得进一步发掘整理与研究。
【关键词】传统医学美学;人体美学;医学审美;医学美育;损美性疾病
医学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起,始有学者研究并提出医学美学(MedicalAesthetics)的概念。1988年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邱琳枝、彭庆星主编的中外第一部《医学美学》之后,各种版本的《医学美学》《护理美学》《中医美学》和《口腔医学美学》等十余部专著陆续出版[1,2]。中医美学是医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在中医理论和传统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医学审美、心理诊断技术与中医技术相结合的手段,以维护、修护与重塑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专门学科。在几千年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古籍中,具有东方特色的传统中医美学拾俯皆是,许多中医药经典古籍中无处不在地闪烁着传统中医美学思想的耀眼光芒,时至今日,仍然对医学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及其临床实践产生巨大影响。因而,进一步发掘与整理中医美学,将会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1医学人体美学
医学人体美学从医学目标出发,将人体作为医学审美对象。它是由来已久的“人体美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医学美学的核心内容。中国传统的医学人体美学起步很早。早在商朝时就有“沐”“浴”的人体审美保健。二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记载有医学人体美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人体测量法,包括活体测量和尸体测量。其中不仅有较详细的人活体测量和尸体测量的论述,还阐述人体胚胎发生学、解剖生理学、体质人类学基础和形态特征及气质要素等医学人体美学思想。中医人体美学是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指导,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的五脏、经络、气血津液、神与外在容貌、形体健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运用中医美容时,也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依据,内外并重,标本兼治,既重视局部养治,更重视脏腑、经络、气血、心理的全面调整,使人从根本上获得容貌、形体、神韵的完整、持久健美[3]。此外,在苍生大医孙思邈的著作中也很好地体现了中医美学的核心思想——和谐统一的整体观。他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还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把人体各脏腑形体结构和功能及各种变化的病理现象与自然界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4]。
2医学审美
传统医学文献的哲学思想研究论文
摘要:探析传统医学文献中的哲学思想,指出《易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形成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具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方法,天人相应、心身统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认为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医学哲学;医学哲学思想史;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盛行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医学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以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因而形成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与中医学固有理论和知识相融合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易经》、《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形成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有理论准备和积淀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春秋时期的扁鹊秦越人所提出的“信巫不信医”为“六不治”之一,标志巫医相混的时代结束,不科学的巫术开始从医学剥离出去。古人还认为疾病产生于人类“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易愆寒燠之宜。”于是“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1]。还认为“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1],才有了中医中药。“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2],即只有伏羲、神农、黄帝的书才能救助病人,而且许多医学史书籍也都普遍认为“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3]。而《黄帝内经》问世前,医学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人充当医生,许多文献所谈都过于粗疏。笔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奠定中国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来自于“六经”之一的《易经》,其充当医生的人也多来自于早期“儒”的社会职业之中。
“六经”之一的《易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内容,如阴阳学说、天人合一的理论等,而且在思维模式、方法上也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而后者比前者在支配这一医学的行为上则更为重要。例如:在思维模式上,《易经》提出了"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的道器论,在由“器”(物)升华为“道”(意)的过程中,《易经》主张要经过“观物取像”、“立像尽意”、“以像喻意”的过程,这里的“像”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特色之处,作为哲学体系,在取譬中,它也成为医学的思维模式。在方法上,取像类比是典型的《易经》,也是中医学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天人合一”原本是中国先民的重要思维方式,并被《易经》中的每一卦相包含。在中医学形成的过程中,吸纳了这一重大命题,以人取譬于自然,因此就有了“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的对应关系[4]。古人把物质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的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医学美学研究论文
【摘要】传统医学美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文章试从医学人体美学、医学人体审美、医学美育、损美性疾病医学治疗等方面浅谈传统医学美学的研究。提示中医美学内容丰富,临床应用广泛,值得进一步发掘整理与研究。
【关键词】传统医学美学;人体美学;医学审美;医学美育;损美性疾病
医学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起,始有学者研究并提出医学美学(MedicalAesthetics)的概念。1988年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邱琳枝、彭庆星主编的中外第一部《医学美学》之后,各种版本的《医学美学》《护理美学》《中医美学》和《口腔医学美学》等十余部专著陆续出版[1,2]。中医美学是医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在中医理论和传统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医学审美、心理诊断技术与中医技术相结合的手段,以维护、修护与重塑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专门学科。在几千年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古籍中,具有东方特色的传统中医美学拾俯皆是,许多中医药经典古籍中无处不在地闪烁着传统中医美学思想的耀眼光芒,时至今日,仍然对医学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及其临床实践产生巨大影响。因而,进一步发掘与整理中医美学,将会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1医学人体美学
医学人体美学从医学目标出发,将人体作为医学审美对象。它是由来已久的“人体美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医学美学的核心内容。中国传统的医学人体美学起步很早。早在商朝时就有“沐”“浴”的人体审美保健。二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记载有医学人体美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人体测量法,包括活体测量和尸体测量。其中不仅有较详细的人活体测量和尸体测量的论述,还阐述人体胚胎发生学、解剖生理学、体质人类学基础和形态特征及气质要素等医学人体美学思想。中医人体美学是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指导,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的五脏、经络、气血津液、神与外在容貌、形体健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运用中医美容时,也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依据,内外并重,标本兼治,既重视局部养治,更重视脏腑、经络、气血、心理的全面调整,使人从根本上获得容貌、形体、神韵的完整、持久健美[3]。此外,在苍生大医孙思邈的著作中也很好地体现了中医美学的核心思想——和谐统一的整体观。他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还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把人体各脏腑形体结构和功能及各种变化的病理现象与自然界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4]。
2医学审美
传统医学道德与儒家思想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传统医德儒家思想医乃仁术
论文摘要:作为民族道德规范之本的儒家思想的内涵极其丰富,在儒家道德标准“仁”的影响之下,古代医家实践着“医乃仁术”的仁爱之心,形成了仁者爱人的传统医学道德。从儒家忠孝仁义等生活和道德准则出发,探讨医乃仁木、知医为孝、推己及人、重义轻利、以德待患等传统医德内涵,阐释传统医学以人为本的思想。
我国古代,诸子百家都论及并倡导伦理道德,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尤为重视伦理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古代文人的修身之道和追求目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自古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最具人文传统的学科,儒家道德思想对传统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仁义互助。这种思想反映在医药行业中,就产生了济世活人的观念。传统医学的目的是救治被病痛折磨的病人,保护人类健康。医生除了应具备治病救人的医术之外,还应当饱含治病救人的医学道德观念。因此,医德历来为医家所重视。本文从儒家的“忠孝仁义”等道德内容出发,结合传统医学道德的内涵,揭示儒家思想对传统医学道德内容的重要影响。
1.医乃仁术
“仁”是儒家最高道德标准,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做人要做“仁爱之人”,要遵守忠孝仁义等道德准则。“医乃仁术”语出自明朝王绍隆的著作《医灯续焰》:“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
纵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备急千金要方》以及历代名家著作,他们无不实践着“医乃仁术”的观念。《黄帝内经》称医学为“圣人之术”体现了对医学这样一门高尚职业和行医者应具备高尚道德的认识。从医者应贯彻儒家“仁爱”思想,按儒家圣贤的教诲行医,治病救人。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记载病家十要“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言“医之为道,若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清代喻昌也曾在《医门法律》中称“医,仁术也”。所以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既要了解中国古代医学史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医学精神,更要领悟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仁术”的精髓。
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和方法论文
摘要:探析传统医学文献中的哲学思想,指出《易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形成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具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方法,天人相应、心身统一、临床诊治整体观与气血变化恒动观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应用。认为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医学哲学;医学哲学思想史;医学人文精神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盛行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医学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中医学,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以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因而形成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与中医学固有理论和知识相融合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挖掘和研究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和重塑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易经》、《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形成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有理论准备和积淀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春秋时期的扁鹊秦越人所提出的“信巫不信医”为“六不治”之一,标志巫医相混的时代结束,不科学的巫术开始从医学剥离出去。古人还认为疾病产生于人类“逐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易愆寒燠之宜。”于是“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还认为“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才有了中医中药。“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即只有伏羲、神农、黄帝的书才能救助病人,而且许多医学史书籍也都普遍认为“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而《黄帝内经》问世前,医学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哪些人充当医生,许多文献所谈都过于粗疏。笔者认为在这个时期奠定中国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来自于“六经”之一的《易经》,其充当医生的人也多来自于早期“儒”的社会职业之中。
“六经”之一的《易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内容,如阴阳学说、天人合一的理论等,而且在思维模式、方法上也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而后者比前者在支配这一医学的行为上则更为重要。例如:在思维模式上,《易经》提出了"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的道器论,在由“器”(物)升华为“道”(意)的过程中,《易经》主张要经过“观物取像”、“立像尽意”、“以像喻意”的过程,这里的“像”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特色之处,作为哲学体系,在取譬中,它也成为医学的思维模式。在方法上,取像类比是典型的《易经》,也是中医学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天人合一”原本是中国先民的重要思维方式,并被《易经》中的每一卦相包含。在中医学形成的过程中,吸纳了这一重大命题,以人取譬于自然,因此就有了“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的对应关系。古人把物质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医学的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传统观念棗医者意也
在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中,时常可以见到“医者意也”的说法。好像医学理论的神秘性、治疗方法的灵活性、医家的悟性,都只能以一个“意”字来体现。换言之,中国传统医学的神韵,就蕴涵于其自身所具有的那么一种“可以意会,难于言传”的味道当中。然而,医学毕竟是一门自然科学与实用技术,医家究竟如何以“意”来构建这门学问,似乎并无人深究。
近代硕学梁启超曾说:“中国凡百学问都带有一种‘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神秘性,最足为智识扩大之障碍。”而其所举之例,即是“医学”。的确,中国传统医学较之于任何一种其他古代精密科学(如天文、算学)或实用技艺,都更具有传统文化的特征。或毋宁说,只有传统医学才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可以意会,难于言传”的韵味。
时至今日,当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传统科技文化进行评价与研究时,一方面惊讶地发现:在近代西方科技繁荣昌盛、普及全球之后,唯有中国传统医学仍然具有不衰的生命力;但与此同时,人们又在不断地以西方科学的目光与标准来审视、衡量、评价、要求、改造这唯一具有生命力的传统科学。在这种情况下,“医者意也”所代表的传统医学之神韵棗这种与近代科学格格不入、“最足为智识扩大之障碍”的基本性格,自然就会受到更多的非难。
作为医史研究,特别是医学思想史研究,理应对这句古来医家常挂嘴边,当代中医也还在以不同方式强调其重要性的话加以注意。本文即从剖析“医者意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多种含意与表现形式入手,以求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神韵”所在;沿着医学的轨迹,而不是文人的雅兴来探索传统医学的一些本质性问题。
出典与含义
“医者意也”初见于《后汉书·郭玉传》。其记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