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07:49: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传统音乐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传统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摘要】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与音乐魅力,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迁下,不同的音乐风格开始逐渐进行重组,演变为具有新形式特色的音乐风格。目前,我国民族音乐的出现形式有很多种,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将不同种类的民族音乐汇聚到流行音乐中。民族音乐对于中国来讲是比较传统的音乐风格,它的音乐特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因此,音乐创作者在创作音乐过程中都会把民族音乐融入到现代流行音乐中,从而形成特色的音乐曲风。本文主要从不同角度分析传统民族音乐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让人们对音乐风格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关键词】民族音乐;流行音乐;音乐风格

目前,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我国现代流行音乐开始逐渐崛起,但是由于发展时间有限,在音乐技术与曲风上都不是很成熟。在当代音乐歌坛中,对流行歌手的要求不仅仅在演唱技能上,还需要他们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现代流行音乐进行创作,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音乐的灵魂,从而树立良好的音乐形象。本文具体分析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希望可以让更多的音乐人意识到流行音乐中传统民族音乐风格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音乐创作中可以将传统民族音乐的元素融合进去。

一、目前我国民族音乐的地位

(一)民族音乐被重视并广泛应用。我国民族音乐是民间的一种传统音乐,它的音乐形式与音乐曲风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可以说,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特色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理应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同时也值得我们继续将它发扬光大。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一民族的音乐特色都各不相同,比如说,蒙古族的音乐特色既绵延又宽广,青海的音乐特色又比较高亢,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并产生喜爱之情。民族乐器也在不断转变演奏风格,以往的民族乐器都是以民乐合奏的形式进行,现在民族乐器开始与各国乐器进行合作,融入到各种大型乐队中,它们的存在为音乐增添了别具特色的素材,音乐创作者根据民族乐器的不同特点编排出来的流行音乐会更加具有音乐灵魂。(二)民族乐器被追捧与认可。传统民族音乐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与各种社会人文学科之间都有紧密联系,随着历史的演变与发展,传统民族音乐的特色也开始逐渐丰富起来。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们的文化水平相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开始了解传统民族音乐的相关理念。有很多高等院校也创办了民乐团,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魅力有更多的了解。学生如果想要学习民族乐器,则必须要懂得相关的演奏技巧,民族乐器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耐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准水平。另外,不同乐器的组合演奏出来的音乐内容更加深刻,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与热爱。

二、现代流行音乐的民族音乐元素

查看全文

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的地位探索

摘要: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剖析了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阐迷了民间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及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民间音乐传统音乐地位和发展趋势

中国民间音乐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拟从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剖析,试图厘清其引领作用与影响。

一、从发展脉络看民间音乐在历史上的引领作用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代:秦以前、秦汉至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现当代。从这四个时期可看出其在历史上的引领作用表现。

(一)先秦时期的《诗经》

查看全文

民间音乐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影响论文

论文关键词:民间音乐传统音乐地位和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剖析了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阐迷了民间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及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引领作用。

中国民间音乐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拟从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剖析,试图厘清其引领作用与影响。

一、从发展脉络看民间音乐在历史上的引领作用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代:秦以前、秦汉至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现当代。从这四个时期可看出其在历史上的引领作用表现。

(一)先秦时期的《诗经》

查看全文

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摘要]我国的音乐教育要想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中寻求新的定位,需要学校提供全面的资源支撑,更需要传统音乐文化给予不竭动力。基于此,本文从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教育发展现状着手分析,将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相联系,提出了保护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音乐教育;传统音乐;传统文化

在中国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它既承担着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又关系着我国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多元文化冲击、融合的当下,在广泛开展音乐教育的同时,必须强调对传统音乐教育的重视。

一、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此前,我国的音乐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虽然我国一直呼吁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弘扬,但是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国的传统音乐教育仍然未提升至重要地位。崇尚西方音乐的演绎,边缘化本土音乐,这是令一个民族深思和担忧的事情。如今,从对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到高水准的音乐教学标准,人们对于西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远远高于对本土传统音乐的了解,这种对传统乐理教学缺失的教学体系,最终将阻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开始追求具有个性和文化底蕴的音乐。我国的音乐教育紧紧抓住了这次转型的机会,以实际行动加强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例如,时常召开以传统音乐为主题的研讨会、设置传统音乐的专业研究方向、大量编写传统音乐相关专著和教材、开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和研究,通过这些举措来倡导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

二、保护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传承的对策

查看全文

高校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的传承

中华五千年中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艺术,我国是诗歌大国、文学大国、绘画大国、杂技大国,同时也是音乐大国。传统音乐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精神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然而,1840年后对外战争的失败,20世纪初叶西方电气化的高速发展,20世纪中叶西方电子计算机革命,1999年互联网革命等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以致崇洋媚外成为时尚,传统音乐在中国逐渐被边缘化,甚至高校音乐教育也不再重视传统音乐。

一、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现状

当前高校的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其偏重于西方音乐理论教育,西方乐器学习。音乐教学中,从乐理到和声、对位,从作品分析到艺术鉴赏,西方古典音乐占据着绝对优势。钢琴课、芭蕾课成为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许多音乐教师教学生演唱拉丁语、德语音乐作品,忽视了挖掘我国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更谈不上从创作思维、表现形式、艺术表现力方面比较、分析东、西方音乐艺术形态之间的本质区别。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长期接受西方艺术观念和艺术思维的影响,他们的音乐技巧与实践多向西方音乐艺术看齐,并没有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音乐(许多学生甚至没有听说过《霓裳羽衣曲》,更有甚者许多学生不知道宋词、唐诗都是可以歌唱的歌词[1])。高校音乐教育片面重视西方音乐,忽视我国传统音乐的教学风格甚至影响到了普通家庭,许多家长在培养子女的才艺时,会不假思索地让孩子去学小提琴、钢琴,而没有家长会想到让孩子去学古筝、琵琶。

二、传承传统音乐对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

文化实力是国家的软实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用几千年历史构建起来的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与生命力。而优秀的传统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让学生懂得尊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音乐艺术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当西方沉睡于黑暗的中世纪时,世界上仅仅只有一个中国,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音乐文化[2])。高校音乐专业,是中国未来音乐人才的建设基地。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师要主动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使学生学会从东、西方两种不同的音乐视角来欣赏音乐,将学生塑造成适应全球化的中国音乐人才。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音乐,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世界上只有中国拥有数千年不曾中断的音乐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研究中国优秀传统音乐背后的历史人文价值,使学生承担起复兴中国音乐事业的责任。

三、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策略

查看全文

传统音乐的保护问题探索

传统音乐的保护是当今我国全球化发展背景下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人们在经济大潮中向前大步迈进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我们身后的,甚至是身边的传统文化。经济政治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传统的缺失这一负面影响更加凸显出来,我国传统音乐的生存土壤正在逐渐减少并发生着不可更改的变化,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在全球化思潮的冲击下,该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音乐。

全球化进程与趋势的三个特点是:第一,它是一个多维度的进程。这不仅指全球化在多领域、多层面上发生,而且还指全球化的参与者是多元化的,既有国家、种族、民族、国际组织、国内组织、企业,还有各种各样的共同体以及个人。第二,它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的过程。全球化在理论上创造着一个统一的世界,但在实践上也为多样化与多元化的主体提供了实际上的参与机会和发展机会。第三,它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进程。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新旧事物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以及多种参与主体间的各种矛盾。它们体现为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民族国家与全球市场以及国内共同体间的冲突,不同民族、种族间的冲突,不同文化或文明间的冲突,个人与共同体间的冲突等。因而,这样一个客观进程所形成的交流平台,必然会存在着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拦,当我们置身其中的时候,便不可避免,或者是必须站在国际化而非个性化的平台上来与世界多种对象打交道。我们发现,这种平台正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以复杂的、充满矛盾和多维度的历史过程影响着我们,正如英语、欧洲古典音乐、西装、麦当劳、好莱坞、圣诞节、电脑硬软件,甚至经济管理体制、教育体制等代表不同国家民族特色的各个元素早在这一平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传统音乐也不列其外。因此,维护自己的文化,并使之成为全球化交流平台的一个因素,我们融入全球化交流平台的有效手段。

全球化交流平台是一个多元因素共同组合而成的集合体。可以把它看作是大的、多级的、“完形”的、动态的生态系统,而我们所讨论的传统音乐也始终没有游离在这样的系统之外。这个系统包含来自任何一个参与全球化交流的国家的多个因素。这些因素是不可能平等的,平台层次也不会是绝对平衡。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传统音乐在保存自身特点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地成为构成全世界音乐发展的元素。

虽然我们并不认为,保护传统音乐文化就要一定完全使其进入全球化交流平台中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平台就像一张网,它会把不符合全球化特点的东西筛选掉。而留在其中的东西,既可成为国际化视野下所认可的对象,同时也保留了自身特点,并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对我国传统音乐的保护,有学者从微观角度提出了很多见解。比如,树立对我国传统音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呼唤每个中国传统音乐从业者和传统音乐组织、传统音乐教育部门乃至整个中国音乐界的责任;加快中国传统音乐的人才培养;强调知识产权和遗产的保护;批判地吸收外来音乐元素,以促进传统音乐全球化等。但是,笔者认为,从全球化背景下,从宏观的角度考虑,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查看全文

传统音乐在民族歌剧的运用

摘要:歌剧自五四时期传入我国以来,在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走出了一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有别于西方歌剧的艺术道路,在继承和创新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西合璧的民族歌剧创作及表演新模式。《运河谣》作为近年来影响较大的原创民族歌剧,对传统音乐的自如运用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试从该剧的词、曲、调式、唱法等几方面,对其中的传统音乐元素进行挖掘、提炼和分析。

关键词:传统音乐;《运河谣》;民族歌剧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视,民族歌剧的创作数量和质量均得到了更加长足的发展。如原文化部实施的对民族歌剧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扶持的“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就使得民族歌剧的发展更为系统化,艺术质量得以提高,极大地加速了我国民族歌剧发展的步伐。另如,在近年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审中,获批的民族歌剧创演、民族歌剧人才培养项目逐渐增多,使得我国民族歌剧的表演愈加成熟,原创剧目数量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可以说,民族歌剧已是“民族性特征与世界性特征相统一的艺术样式,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又具有与已成为‘世界语’的西洋歌剧表演艺术相同的艺术特征,从而与西方各国歌剧表演艺术比肩而立”。①在诸多原创民族歌剧中,由国家大剧院推出的《运河谣》,是影响较大、得到肯定较多的剧目之一。该剧由印青作曲、黄维若编剧、廖向红导演,一经面世,即获得观众的一致认可、学界的热烈讨论与极大肯定,成为了近期民族歌剧发展中的一次小高峰。该剧以传统音乐、民族唱法为主要表现载体,以京杭大运河两岸劳苦人民的生活为故事背景,通过“水红莲、秦啸生与关砚砚同为天下沦落人的命运和情感纠葛,集中展现了人类的离合悲欢、善恶生死和义薄云天,礼赞了运河儿女水红莲与秦啸生所代表的自由、纯真、执着的爱情,在危难时刻能够为了关爱弱者牺牲个人情感,为了所爱的人可以牺牲生命的大爱精神”。②该剧从戏曲、民歌、民俗等中国文化精华中汲取营养,呈现出民族歌剧所特有的艺术质感与艺术魅力。其中,传统音乐艺术的运用成为一大亮点。根据杜亚雄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的定义,中国传统音乐指的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的音乐”。③其中不仅有古代作品,也包括具有以上内涵的当代音乐作品,其类别分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这些传统音乐的作品或者元素在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力。但与此同时,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民族传统音乐更为自然、恰当地融入到歌剧这一舶来艺术形式之中,也是长期以来被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例如,著名戏剧评论家居其宏曾就民族歌剧中传统音乐素材的运用指出:“民族歌剧对于戏曲音调和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和创编,如何突破观众对此长期形成的听觉记忆和感性经验,如何在保持民间素材如歌美质和风格统一性的基础上对之作消化融合、赋予新意,令观众产生‘既熟悉又陌生’‘既传统又现代’‘既好听又好记’的审美效应,确实是一个难题。”④在《运河谣》中,创作者们除了选择了民族的背景、民族的故事、民族的人物以外,更是在传统音乐素材的运用方面基本上达到了居其宏所提出的上述要求,将传统音乐元素完美融入到全剧之中。

一、对地方民歌的借鉴

自民族歌剧诞生以来,将传统音乐作为剧作音乐基调便成为了民族歌剧的一大特征,这一特征也在发展变化中沿用至今。比如在《白毛女》中,就借鉴了山西民歌《捡麦根》、河北民歌《小白菜》等传统音乐作品,《原野》中则出现了对东北民歌进行模仿的唱段等。同时,在使用这些传统音乐时,基本上都尽量保留它们的原汁原味,或直接运用,或进行些许改编,使其与整部剧的剧情、人物、音乐特征相得益彰、水乳交融。这使得民族歌剧在借鉴国外歌剧的大框架的同时,更加贴近人民、贴近生活,更具民族特征,这也正是民族歌剧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喜爱的原因之一。在《运河谣》中,同样借鉴了大量的传统民歌元素。在开场,极具南方采茶调歌舞音乐特征的《彩龙船》将一幅民间节庆日的热闹场景展现在观众眼前,体现出运河两岸人民生活的民俗文化,歌词中“呀”“那呀”等衬词的使用也是采茶调的元素之一。剧中由男声合唱的《船夫拉纤歌》则采用了船工号子的元素,唱段节奏急促、呼应紧凑,展现了船工的辛劳艰险和运河流水的湍急,这一元素在剧中的《船工绞盘歌》唱段中亦有体现。而在剧尾处出现的京韵大鼓调《大豆、白米、花生》,与开场的南方场景前后呼应,表现了大运河贯通南北的地理特征,也增加了全剧的整体感,其京韵大鼓在唱中有说、半唱半说中展现了北方京城的一派繁华景象。印青在这几个唱段的处理上,以欧洲管弦乐为基础,选用了诸如小堂锣、三弦、梆子等民族乐器进行配合。这些色彩性民族乐器的恰当运用,给整部歌剧增添了不少民族韵味。而且,这些传统音乐元素的使用,并不是简单的引用拼凑,而是既蕴含了民族特色,又符合剧情的发展需要。

二、歌谣式的特征

查看全文

传统与革新音乐论文

传统与革新并举的勋伯格钢琴音乐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传统与革新并举的勋伯格钢琴音乐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传统与革新并举的勋伯格钢琴音乐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号称20世纪第二维也纳乐派的创始人,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作曲法的奠基人勋伯格,对20世纪的音乐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勋伯格的作曲手法在形式上错综复杂,他始终相信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这个信念支持了他,并给予了他强大的力量。正是为了让观众感受到创作者内心的强烈感情,勋伯格把一切的注意力集中于作曲法的基本问题上,对20世纪音乐思想的方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表现主义十二音作曲法传统音乐无调性

应该说勋伯格与传统音乐之间有着极强的传承关系。从作品当中可看出他精通传统音乐,作品中复调性极强,因此在演奏时必须突出演奏巴赫音乐的那种清晰的声部走向,尤其要进行严谨的分析。从作品23中的第五首《圆舞曲》是历史上第一首用完整的十二音序列写成的划时代作品,从旋律到支声部,每个音都在十二音序列里有出处,旋律跳跃大,这种扭曲带来一种心的动感,虽然没有了重复出现的三拍子伴奏音型,但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韵律还在,可谓形散神留、轻盈之上多了几分诡异。整个《五首钢琴曲》除了前面讲到的复调性很强外。还带有晚期浪漫主义的激情,更夸张、变形、甚至怪诞。演奏这样的音乐,要非常感性,是那种超越了理性之后升华了的感性。

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形成了与过去惊人不同的音乐环境。许多新的国家正经受着内战、外国入侵、反革命以及经济危机——其中1930的世界危机是最严重的。即使欧洲作曲家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社会和经济条件都不允许他们创作豪华的歌剧和不朽的管弦乐作品。而所有这些方面的最大获利者是美国。美国比以往更富有也更加强大:对于音乐家而言,美国可以提供比世界任何地方更多的财力和政治安全。希特勒掌权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勋伯格等外籍作曲家,涌入的潮流,从而刺激了美国本地作曲家。他们希望自己同奥地利德意志圈子里的作曲家平起平坐。应用本国的名歌和舞曲,或者在创作乐曲中模仿他们的风格,这种有民族色彩的音乐还是常常由于其新鲜的异国情调而颇有吸引力。同时,这些外籍作曲家也从雷格泰姆和爵士乐的和美国的语言中吸取营养。

应该说,不少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一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无调性,早在瓦格纳的笔下,变化音的旋律线与和弦进行已产生找不出调中心的经过句。勋伯格在有调性范围内发挥了变化音的最大可能,下一步,自然便是割断与调中心的关系,不再把其中的某几个音视为自然音阶的变化音,平等对待八度中的十二个音。从采用极端变音化以模糊调性到自由运用不协和音的无调性,在勋伯格身上是一个渐变的过程。1914之后长达七年的时间,勋伯格才认识到,在一个作品中只用这样一个十二音音列不仅使每个音都不比其他音多出现,从而保证绝对的无调性。单一的音列,通过节奏变化、逆行、转位、移位、纵向(和弦形式)或横向使用,处理成卡农的或成为一种固定音型,完全可延伸成无调性作品。例如:在写《五首乐队曲》中的第三首是,绘画当中的可见形象与他脑中的音乐概念联系在一起:早晨的太阳照到平静的湖面上闪闪发光。运用十二音音列的和声流的运动非常之慢,好象静止不动,不同的音色使他带上柔和的闪光。

查看全文

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保护及传承

摘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的文化也在逐渐地融合,各种文化带来的冲击使得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一波三折。19世纪时人们对于西方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也导致了国民与本国文化的严重脱节,崇洋的现象随处可见,我国的传统音乐正遭受着严重的考验。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传统音乐的概念以及意义,提出了保护与传承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措施。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保护;传承

1传统音乐的概念

传统音乐大致可分为新音乐、中国音乐以及国说三种形式,或者可以将传统音乐细分为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这几种类型。民间音乐也包括流行于民间的器乐、歌舞、戏曲等音乐,民间音乐主要流行于普通老百姓的身边,在民间逐渐产生和发展。文人音乐主要是指流行于文人墨客身边的音乐,包含古琴演奏以及吟诗作赋等形式,文人墨客为传统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而且也为中国创造了很多新的民族音乐。宫廷音乐主要代表我国宫廷的形象,主要表现的是我国的皇权贵族的日常。宗教音乐主要表现的是我国宗教的高贵信仰,比较具有仪式化特色。这几类音乐共同构成了我国的传统音乐。中国的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的传统音乐具有特殊的代表意义,比如中国的传统乐器二胡,二胡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比较凄凉的声音,中国历史上一些比较哀怨凄凉的画面经常用二胡来表现。再比如中国的古筝,古筝弹奏起来比较有历史的底蕴和传统的韵味。西方的乐器———小提琴或者是钢琴等来说却没有这个特点。总的来说,中国的传统乐器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以及文化的意识形态。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音乐形式,包含着每一代人的传统音乐以及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通过分析不同年代的音乐就可以看出不同年代的文化特点,也就是说传统音乐可以说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它通过音乐来反映历史的发展。

2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现状

受各类文化的冲击,当前的现代音乐早已不是中国的传统音乐了。虽然我国一直在呼吁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重视弘扬传统音乐文化,但是不管是在现在的音乐课堂上,还是流传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传统音乐的踪影都少之又少。而且随着中国音乐的逐渐转型以及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西方的音乐已经渗透到传统音乐之中,甚至已经将传统音乐吞噬。学校的音乐教育作为当下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不仅承担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而且还承担着将传统音乐与新时代背景融合、在保存传统的音乐的形式下创造出更经典的音乐的职责[1]。然而在当下的音乐课堂中,大多数的音乐老师对于西方音乐文化了解透彻,钢琴、小提琴等西方乐器在音乐课堂中也是属于比较流行的,而对于传统的音乐掌握程度却是很低,缺乏传统乐理教学的模式,而且缺乏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这样就会使下一代人对传统音乐的了解越来越少,也会影响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区域民俗文化的逐渐演变,很多民族音乐走向消亡。比如在汉族民歌中有一种音乐体裁叫做小调,小调又称为小曲,是汉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演唱的一种歌曲形式。小调广泛流传于民间,充分反映出农民的思想感情。而且小调的题材也非常丰富,它可以将生活中的爱情故事、社会事件以及风土人情等都表现在小调中。而且许多优秀的小调再加上传承人的加工,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随着近几年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小调也正随着时代的改变而逐渐消亡。

查看全文

民族传统音乐分析论文

摘要:朝鲜民族传统音乐与西洋音乐有着根本上的差异,它具有鲜明的个性。大部分朝鲜传统音乐色彩较暗,音调上是以中国传统音乐音阶为基础的平调和界面调的调式体系。朝鲜民族传统音乐依赖于弄弦法、转声法、退声法及独特的长短节奏型,这些特点具有朝鲜民族传统风格的特征,在本质上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音乐。文章旨在为开拓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研究民族音乐的固有特点,传播和弘扬民族优秀音乐做出贡献。

关键词:朝鲜民族传统音乐特点

音乐风格决定着作品的内特质与民族个性。在民族音乐教育中,辨别音乐风格的问题对教学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从音乐角度分析,音乐风格主要取决于旋律的创作与演奏,了解一个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首先要对传统音乐有透彻的了解。

一、朝鲜民族传统音乐的最主要特点——弄弦法、转声法及退声法

朝鲜民族音乐在调式的形式原理和调式体系及旋律特点上都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从调式骨干音来看,朝鲜民族传统音乐的调式支柱音和中国、日本的传统调式的支柱音有所不同。由于主音之外的调式骨干音的位置不同,它所产生的调式内各音级的倾向性与其他民族的音乐也有显著差异。朝鲜族传统音乐的调式特点是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平调和界面调的调式体系,其旋律也是平调旋法和界面调旋律的进行特点,但到了朝鲜王朝末期,平调虽然还是保留了五声音节,但界面调从五声音阶变为三声或四声音阶,歌曲中看到的平调曲是羽调(平调)《灵山再会》《别羽调打令》等,界面调是《定大业》《三弦灵山会相》等。虽然朝鲜民族传统音乐主要由三音或四音音阶构成,但却具有鲜明的特征,如三音或四音音阶这些单纯音阶构成音乐依赖于弄弦法、转声法及退声法来获得其本身独有的风格特征,这是朝鲜族传统音乐最主要的特点之一,这些演奏法和其他民族音乐演奏法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二、朝鲜民族传统音乐在节奏方面的特点——“长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