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07:38: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传统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传统业

传统煤炭企业转型思考

摘要: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注定了煤炭企业必须及早着手实施战略转型。而随着物联网的蓬勃发展,逐步呈现与传统产业相融合的趋势,这对传统产业发展是挑战,更是机遇。本文在煤炭企业迫切转型的大背景下,着重分析了物联网促进煤炭企业转型的机遇,提出了适应物联网发展要求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物联网;传统煤炭企业;转型发展

转型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特别是传统煤炭资源型企业,迟早会面临矿竭企衰的难题,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及早考虑战略转型。物联网时代的一步步走近,为传统煤炭企业提供了高效转型发展的捷径,如果能够抓住、用好这一机遇,煤炭企业转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物联网将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它给人的直观感受是:通过智能设备和互联网连接,使数据或信息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甚至人物与相关平台之间自动传输和互动,从而实现人物“对话”交流、万物互联互通,使整个社会资源要素更加紧密、更加快捷地联结在一起。物联网最显著的特征是智能化,在无线通信、互联网、智能装备、大数据处理等技术支持下,它能够代替人,主动对周边环境、客观事物变化实时进行全面监控、数据收集和智能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行动进行智能处理,或者是提供相关建议和方案,达到适应或纠正环境(客观事物)变化的目的。比如,通过iwatch苹果智能手表、谷歌眼镜、社交牛仔裤等可穿戴的智能设备,人可以更好地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以及时地做出相应调整。另外,智慧城市、智慧矿山、智能电网等概念,也是基于物联网整合多种先进技术,促进系统内外各部分功能智能运转与协同运作,以达到高效管理、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物联网时代煤炭企业转型的机遇

查看全文

现代商业传统商业比较论文

[摘要]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既有差异性特征,又存在历史性联系。差异性特征体现为在商业主体、商业客体、商业载体(业态)和商业信息技术等方面现代商业对传统商业的变革性发展,历史性联系则体现在商业本质、商业伦理和商业作用等方面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的一致性。现代商业企业必须在坚持商业伦理,遵循商业的本质规律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自身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商业业态的更新升级,推动商业活动分工的社会化。

[关键词]现代商业传统商业差异性特征历史性联系

一、导论

语言学家们认为商业是“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开始出现。此时的商业被称为商人商业;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发展,商业主体组织化-企业化,此时的商业被称为组织化商业;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引发商业领域的多次革命,此时的商业被称为多事业化商业-流通业。“现代商业”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但可以确定的是现代商业是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现代化业态为载体,以信息化为催化剂的。多事业化商业(流通业)就是现代商业的开端。商人商业和组织化商业则可以包含在传统商业的范畴之内。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具有差异性特征,但两者不是两个绝对对立、冲突的概念,它们存在着历史的逻辑联系。

二、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的差异性特征

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既有历史性联系,也保持着各自差异性特征。这种差异性是源自现代商业对传统商业的发展即商业范畴自身的更新和升级。现代商业对传统商业的变革性发展是指在商业主体、商业客体、商业载体(业态)和商业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变革和升级。

查看全文

传统农业产业改造策略

朱溪镇地处浙江省仙居县东南,面积209km2,行政村53个,人口3万人,耕地2000hm2,其中水田1000hm2,山地笋竹林2230hm2。为发挥山水自然资源优势,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努力打造生态农业大镇,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朱溪镇建立了新型农技责任制,成立了综合农业服务中心,突出了责任农技员的作用,针对当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推广适用技术,从而培植了优质米、竹笋林、高山蔬菜、茶叶、水果等为主的3333hm2的特色产业板块,创办了农民自己为主的15家专业合作社及2家农业龙头企业,并先后注册了“方岩健都”(猕猴桃)、“雾茗”(茶叶)、“杨丰山”(优质米)和绿仓(综合类)等农产品商标和农业品牌。在产地保护、标准化生产、绿色认证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200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9000多万元,比2008年增长4.9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00多元,比2008年增长6.0%,其中来自于种植业的收入约占30%。种植业新增加效益600多万元。但农业生产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农民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年龄结构老化,新型农民断层,知识化程度亟待提高;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不多,分析信息能力欠缺,区域化、规模化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有待提高等。因此,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产业的工作。

1改造和提升朱溪镇传统农业产业的思路一是挖掘原有农业资源,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充分挖掘原有农业资源,通过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等,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努力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农业产业。二是以集约化管理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产业。按照集约化管理的思路,通过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等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产业,以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三是以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加快先进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农机具和加工设备的引进推广,以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产业,使科技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逐年增高[1]。

2加强规划引导,提高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程度因地制宜,正确定位,明确主导产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2]。稻米是朱溪镇的主打产业,在2006—2007年进行了66.7hm2的丰产方示范,2009年扩展到266.7hm2,2009—2010年该片稻田全面种植绿肥,统计面积为466.7hm2,为绿色稻米生产奠定了基础,并实行了有关技术的实施,有望实现规模化生产;而且努力在稻米品质和质量安全上做文章,目前正在申请绿色食品标志,实现增产增值。竹笋林2000hm2、高山蔬菜133.3hm2、茶叶266.7hm2、水果266.7hm2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并引进2家竹制品加工厂,引进新品种大果辣椒、脱毒马铃薯、紫色甘薯等。

3加强扶持力度,引进和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可以消化大量的农产品,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按照国家和地方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作用,一方面可以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同时也可以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3];另一方面可以转移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针对朱溪镇丰富的竹笋、稻米资源特点,今后在引进和发展农业加工企业过程中,既要发展蔬菜、稻米加工企业,又要重视蔬菜、稻米收获后加工、储藏、保鲜、销售的发展,以多种形式的联营,如设立加工点等。这一方面的工作,茶叶已经走上了产业发展的道路,有厂家,有产品“雾茗”有机茶;竹笋,主要是指春笋,除了鲜售外,余下的可以加工成“笋咸”(咸笋干),制成小包装产品,还有粉丝等土特产的加工等。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市场的竞争就是质量的竞争,要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在完善农技队伍建设、加强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的基础上,一是以种子种苗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引进新优品种,丰富农产品的种类和品种。二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传统优势农产品,改善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如“杨丰山”牌稻米生产技术有待提高,高产优质研究大有潜力可挖,稻米精深加工亟待解决。最近,此项工作正在运行中,准备添置精加工设备,包括包装材料和工艺,以提高市场品味。三是加大新技术引进及试验示范推广力度,特别是要重视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如水稻的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竹笋的无公害包装生产技术、“雾茗”有机茶的生产等,其生产环节和肥料农药都要把关,要选择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以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5加强信息服务和农产品标准化建设通过各类专业合作社与市场的对接,收集分析市场信息,统一组织生产和销售,积极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农民信箱”的作用,方便群众查询农产品市场行情、政策等各类信息,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贱卖等问题,在贮藏、加工、销售等领域开辟新途径。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农产品生产从数量型扩张,向质量的提高转变,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已成为农产品生产的发展方向。注重农产品质量,制定和实施农产品生产和质量标准是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通过标准化体系建设,可有效提高、统一农产品生产和质量标准,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维护地方农产品的声誉、提高地方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

查看全文

传统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转型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保持其自身原有的品牌效益,适应国内外大环境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传统企业在营销策略上要有所创新,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产生的裂变效应,加快企业品牌传播速度;学会利用新媒体平台,将传统企业品牌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出来,让营销活动满足新媒体时代的基本要求。本文就传统企业如何利用新媒体找到适应市场的品牌营销策略,从而实现其长远发展进行了研究阐述。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传统企业是相对于新兴的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企业而言的,有大型的企业,如:有生产工业与农业生产资料的;有生产民用日常用品、食品的;还有生产耐用消耗产品的工业企业;还有一些具有中国古老文化底蕴的手工式作坊企业,它们都是在以生产有形的产品为主的传统企业。如何利用新媒体找到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品牌营销策略,成为了传统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保持原有的品牌效益,为利用新媒体营销打下物质基础

与新兴企业相比,传统企业生产能力弱,产能小,有些企业的生产无法复制,还有的企业无法进行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存在着产能不足的现象;在管理上,相对比较松散,还有的企业带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形式上多为家庭作坊模式,根本谈不上管理,存在着管理混乱的现象;在经营方式上,生产活动单一,没有协调机制,更无法与新兴企业相比,存在着经营活动不灵活的现象。若想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去更大的市场参与竞争,去打响品牌,不改革是不行的。但应该强调说明的是传统企业也不是一无是处,它们大多数已成立多年,很多都带有明显的中国古老文化底蕴,已经拥有自己独特的品牌效益,只是大部分企业原有的生产方式不可复制,产能小,产品结构过于单一,还在运用传统的单一传播方式进行销售活动,这样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也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所以,传统企业要想走出去,参与到媒体营销的行列,首先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在保证原有品牌效益的基础上,保证原有品质,保证原有质量,原汁原味地扩大产品的生产能力。因为如果产品和品牌一旦创出去,市场的需求量会几何级数似地增长,这时若企业产品或品质跟不上,就会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所以传统企业要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任何要发展的企业必须拥有和不断强化的手段。在新媒体时代,更要如此。品牌营销工作,首先不是能由某个部门来单独执行,就能完成的,这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团结协作,甚至需要企业员工全员参加,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应有的效果。所以传统企业要走进新媒体时代,必须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打通企业原有各个部门在品牌营销上的工作节点,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门部之间交流无障碍,工作流程科学高效,加强各个部门间通力的合作,为企业品牌的营销,做好能够全员参与的准备。

二、鉴于新媒体时代的开放性特征,传统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

查看全文

传统制造业成本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他技术与相关行业的深度融合,资本追逐的热点主要聚焦在人工智能、军民融合、大数据等战略新兴高端产业方面,传统制造业因其高能耗、高污染、附加值低等原因不再受到资本的青睐。但传统制造行业依然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传统制造业应及时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完善和健全成本管理手段,以精细化成本管理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制造业价值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作出总结。

关键词:传统制造业;价值链;成本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新兴高端产业的崛起,传统制造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弊端愈发明显,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面临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认识到单纯把成本控制重点聚焦在产品制造过程的传统成本管理观念和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成本控制应当着眼于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把成本管理的范畴向前延伸至销售端,向后延伸至供应链和研发端并贯穿整个价值链,通过对价值链的精细化成本管理降低资源消耗,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1价值链成本管理的相关概述

1985年,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首先在他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价值链内嵌在企业的整个活动中,即价值体系。每个企业都是设计、生产、营销、交付和支持产品一系列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都代表了企业应用价值链的方式[1]。”他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主要活动包括入厂物流、运营、出厂物流、营销和销售、服务五种类型,辅助活动主要包括购买、技术研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这些不同的价值活动相互关联,组成了一个动态的创造价值的过程,即价值链。企业根据价值链理论进行内部和外部的价值链关联分析,找出价值链中的优势和劣势,制定企业的成本战略,把控降低成本有效驱动因素,提升企业的成本竞争力。

2传统制造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传统货代企业调研报告

编者按:货代企业不直接运营一架飞机或一艘货船,而是靠提供附加服务来服务于客户。与综合物流营运商相比,传统的货代公司提供如揽货、运输、清关、仓储管理等服务职能。中国大多数货代企业规模较小,使得近几年来货代企业服务模式雷同,利润空间缩小,没有形成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由于现代综合物流服务已经得到货主的青睐,物流服务商的服务模式实际上已经占据着大量货代业务市场份额。货代公司要立足发展,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运营模式上,否则自身的生存都是个问题。通过对传统货代企业的研究,我总结现有货代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如下特点:建立企业的综合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由业务管理向客户管理的转化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由区域服务向网络规模经营扩张;由分散经营模式向一体化经营模式过渡;通过综合物流服务手段使客户从满意度向忠诚度转变。

货代企业不直接运营一架飞机或一艘货船,而是靠提供附加服务来服务于客户。货代公司作为货主和船公司/货运航空公司的中间商,在物流营运环节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与综合物流营运商相比,传统的货代公司提供如揽货、运输、清关、仓储管理等服务职能。在这些货代公司中,有的集中或偏重从事海运、空运或仓储业务、有的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多式联运业务、有的专门提供易腐烂或高附加值等特种物品的物流服务。

中国大多数货代企业规模较小,多数一级货代企业仅依托某一港口城市或将业务辐射到临近地区,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网络布局和全球网络。使得近几年来货代企业服务模式雷同,利润空间缩小,没有形成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根据我们的调查表明,随着现代物流服务的不断深入,货主对货代企业的服务满意度呈下降趋势,对货代在全程和实时服务、物流多元服务等方面要求有所提高。

由于现代综合物流服务已经得到货主的青睐,而实力雄厚的物流服务商已经与供应商或制造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物流服务商的服务模式实际上已经占据着大量货代业务市场份额。

货代公司要立足发展,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运营模式上,否则自身的生存都是个问题。货代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和服务特点向综合物流方向延伸服务内涵。这个延伸可以在现有服务基础上,向前延伸货物出厂、检查、包装,或向后延伸到仓储管理和配送,从而将整个服务贯穿于全程物流活动之中。

查看全文

改造传统产业意见

为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工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工业经济竞争力,实现经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确保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现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把握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正确方向

(一)改造传统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省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据199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4.4%,利润占80.41%,税金占86.09%,出口值占97.87%。传统产业不但是我省目前经济的优势所在,而且在"十五"期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仍将是支撑我省经济增长的主体。但是,我省传统产业还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工艺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合量低等问题,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二)改造传统产业是发挥现有产业优势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省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现有产业优势,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对于提高我省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效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和产业分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改造传统产业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必须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传统产业这个广阔的市场。把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切实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突出优势,培育特色,淘汰落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坚持市场导向与政策引导相结合。把开拓市场、满足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营造改造传统产业的良好环境。--坚持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与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在提高工艺装备水平、产品创新升级的同时,必须深化企业改革,实现管理创新,营造有利于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体制、机制。--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积极推进高新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用以改造传统产业。同时,还必须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我省的传统产业。--坚持重点突破与面上指导相结合。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协同攻关,重点突破传统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运用规划、技术、政策和信息等,引导、带动全省传统产业的改造。

(五)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目标是:到2005年,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传统产业层次明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50%的主要传统工业品技术达到国际9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10%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80%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重点传统产业和骨干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5%;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

查看全文

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文化遗产是历经长时间的地质环境演变、历史文明更迭和人类活动变化所产生的宝贵财富,但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人口的大量增长,现代文明的信息资源充斥着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以致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受到了极大威胁。传统村落是我国农业历史发展的代表性文化遗产,其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特点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包含了大量文化、历史、艺术、民俗等文化资源,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融合,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随着现代化农村建设与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农业文化遗产逐渐丢失,由此可见,全面保护与深入开发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是促进传统村落长效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荣誉感和提高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发展意义。笔者在参与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5YBA129)过程中,通过详细阅读《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潜力研究》一书并结合其相关内容,对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重点探讨传统村落基本概述、作用价值和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而针对保护与传承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与策略。《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潜力研究》是一部由孙业红著、李文华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发行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著作,全书共八章,重点围绕着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建设及发展问题进行阐述。首先,前三章内容主要介绍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理论基础以及方法设计,同时简要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包括脆弱性、敏感性、分布范围和复合性等等,以便读者快速了解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的有关内容。其次,第4-7章基于潜力研究这一核心问题,以浙江省青田县和贵州省从江县为参考案例,分别探讨并阐述了旅游资源潜力研究、旅游社区潜力研究、旅游客源潜力研究和旅游发展潜力对比研究等内容,最后作者总结了上述问题的主要论据,并且对未来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潜力研究发展方向作出展望。总体来看,该书通过两个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发展试点案例,融合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系统性地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潜力问题展开了研究与探讨,旨在为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同时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提供部分参考建议。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况传统村落又名古村落,指的是村落形成在民国以前,且自然与文化资源丰富,具有文化、历史、艺术、社会和科学价值的村落,也是我国农耕文明发展下宝贵的文化遗产。目前我国现存传统村落约200万个,这些村落大多数发展历史悠久,仍保存着原有的建筑风貌、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并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极具传统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我国传统村落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村落内部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久远度,现存建筑群、传统建筑占地规模以及环境保存情况具有一定完整性,其结构、造型及建筑材料应具有一定美学价值,同时村落建筑要达到文物保护标准等级。二是要求传统村落整体具有典型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及历史性特征,并且能够体现出历史文化、考古探究与科学研究价值,包含传统技艺传承和一定的“非遗”特性,以及能与周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融合。中国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包含以下特点:第一,兼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特性,并能够使两者相互融合与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审美特色与文化内涵共存的独特整体;第二,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进程是动态且持续变化的,其建筑特点与古建筑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村落建筑历经时代变迁沿用至今,只需维护和修缮仍具有生活、居住等功能性,而古建筑属于过去,仅供考古研究与美学欣赏。第三,传统村落属于最为基础的社会构成单位,是农村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基地,其社会环境与农民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性,相较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应当注重保护与开发的有效结合。第四,传统村落的农业文化遗产中不仅包含历史发展印记、地方语言体系、宗教文明信仰、传统民风民俗和特色生产方式,而且具有多种“非遗”特质,多样化内容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文明,为传统村落的长远发展注入了生命活力。

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意义

作为全球农业大国之一,中国具有较为悠久的农耕文明发展历程,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之一,也是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撑,具有实现历史文化传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第一,历史文化传承。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农耕文化发展的历史记录者,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风情、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性代表,反映出古代人民的智慧与精神品质,其地理位置、建筑特点、结构布局在生态建筑领域有重要的探索研究价值,而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特色习俗在文化艺术领域有重要的学习研究价值。此外,保护与开发传统村落的农业文化遗产有助于引起当地民众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使他们时刻铭记传统村落农业文化的精神追求,同时保持着勤劳质朴、热情单纯的美好精神品质。第二,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其传统建筑群与村落空间布局都反映着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相融,同时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坐落于山林之间,青山绿水环绕,村落环境、民风民俗与自然元素融合良好,是古代民众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有效见证,并且在长久的历史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传统村落独特的生态文明思想。近年来,在城镇化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愈发重要,保护与开发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并汲取其中的生态文明智慧,有助于弘扬和发展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理念,激励当地居民养成生态文明保护意识并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以促进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第三,农村经济发展。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中蕴含着推动农村旅游产业建设发展的重要资源,例如当地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和耕种技艺的有机结合能够培育出独具地方特色与风味的农业产品并受到广大外地消费者的喜爱,与此同时,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整体格局、民俗风情、文化内涵等元素与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将会吸引到大量的游客朋友前来旅游,而传统村落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增长与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一是当地民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薄弱。长期的村落生活让当地民众忽视了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致于缺少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相关行动。传统村落独特性和稀缺性突出,是极其宝贵且无法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然而,我国许多传统村落往往会因为修缮工作不到位、保护方法不科学、民众保护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使传统村落的建筑格局和整体风貌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的传统建筑可能会被恶意拆毁,而且部分新修葺的房屋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整体设计格格不入,这一系列问题将导致传统村落逐渐丢失原有的古朴风貌。二是传统村落文化遗产遭过度开发。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推动下,开发旅游产业成为了推进传统村落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渠道,并且这一举措能够传承与弘扬传统村落农业文化,使其自然风光与人文内涵受到更多游客的欢迎,形成旅游产业与传统村落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过程。但是部分村落在开展旅游产业建设后,为了获取更加丰厚的利益而选择对传统村落进行过度开发,导致传统村落失去原本古朴纯净的历史气息与底蕴深厚的文化特质,逐渐变成了极具商业性的旅游景区。三是传统村落缺少充足的传承力量。大多数传统村落“空巢”现象严重,年轻人往往会选择搬至城镇生活或进城务工,村里许多家庭只有小孩和老人,他们的力量难以完成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工作。与此同时,传统村落居住环境简陋、基础设施不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原住民在现代思想文明观念的影响下选择搬离老宅,从而导致传统村落渐渐失去人气,古建筑日渐破损,传统的民风民俗也会慢慢消失,最终,传统村落文化将会走向消亡。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有效策略

首先,当地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培养传统村落民众的保护意识,让更多人了解到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宝贵价值以及保护与开发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制定合理有效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方案,明确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同时采用一些科学的保护方法加强村落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工作,以维护传统村落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容;另一方面,利用地方广播、公众号、网络信息平台等现代媒介加强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村民意识到传统村落文化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进而自发地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中去。其次,基于活态保护理念制定适当合理的旅游产业开发计划。传统村落的旅游项目开发应当与其自然环境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农业生态技术以及地方特色民俗相结合,在保留传统村落文化内涵和历史氛围的基础上,可以开展田园风景观光、历史文化学习、民俗活动体验等旅游项目,这样不仅可以使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与灵活利用,同时能够让游客朋友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与了解传统村落文化并感受到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进而促进传统村落旅游产业良好发展与推动地区经济稳定增长。最后,当地政府应该改善传统村落居住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在原有的建筑空间布局和建筑设计风格的基础上对房屋和基本建筑进行修缮与现代化改造,并且针对传统村落的安全隐患、生态环境、公共卫生等问题进行全面优化,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集传统文化氛围与现代生活品质于一体的良好居住环境,使他们乐于留在传统村落,共同助力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让传统村落文化得以长长久久地传承下去。

作者:刘益明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

查看全文

农业传统改造分析论文

一.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界定

在进入对江西传统农业改造的分析研究之前,为了准确地把握现阶段江西农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改造的方向,必须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从一般的意义上作出界定,概括其典型特征。从农业发展史的角度看,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原始农业是人类早期以渔猎和采集获取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据历史学家考证,这一生产方式大约存在了200万年。传统农业是在原始农业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以种植谷物和养殖家畜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这一生产方式大约发生于公元前8000年,大致是旧石器时代的末期。现代农业是18世纪工业革命后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以现代技术武装的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业有以下特征:

1、以手工工具为主要工具,以畜力为主要动力

劳动者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虽然有农闲的时间,但劳动者的年劳动量如折算成标准工作日的话(如每天以8小时计),则仍然会远远超过年劳动自然日。劳动者如此投入劳动,并非是由于劳动边际出产率高,恰恰相反,劳动者的边际产出率很低(1)。劳动者之所以延长日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一方面是在劳动工具简陋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增加劳动量,尽可能增加产出量,哪怕这个增加量是极其有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农业是生物生命的生产过程,生产必须按照生命生产的过程进行,为适时下种、锄草、收割,有时就必须延长劳动时间。所以,这里前者发生作用的是经济规律,而后者服从的是生物(自然)规律。

2、农业的积累率很低

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可供积累的剩余不多,另一方是由于没有可供增加的投入要素。就一个家庭而言,在一定时期里,土地、劳动力以及技术的投入基本上是不变的,新一轮生产过程不过是上一轮生产过程的简单重复,甚至作物种类、作物在地块间安排,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生产技术的保存和传续依赖于长者对后来者的言传身教,因而几乎世代不变。与此相应的是,单位产出水平几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年度间的丰欠主要取决于气候的好坏。人口增长对食品需求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对土地利用的由近而远、由平原而山地、由肥沃土地而贫瘠土地的推进式扩张。

查看全文

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

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认为,以网络化、知识管理、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电子商务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过程中,要分析自己产品的生命周期、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并且清楚自己距离电子商务有多远,这样企业才能很好地电子商务化。不要以为企业电子商务化后能够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一定要有选择地去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1999年把公司业务电子商务化后,预计今年将增加收入50亿美元。

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不可逆转

许多传统企业在电子商务化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有的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电子交易,即建一个网站卖自己的产品;有的企业甚至认为只是建一个网页,做一做宣传而已。其实企业电子商务化所强调的是在网络计算机环境下的商业化应用,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交易,而是把买家、卖家、厂商和合作伙伴通过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企业外部网全面结合起来的一种应用。简单地说,电子商务就是利用全球化互联网络进行商业活动,它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代表了一次新的经济革命,预示着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电子商务不仅仅包括商务和服务的网上交易,还涉及从“供”到“需”的整个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电子商务不但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还加快了企业实体的市场适应能力。电子商务还包括企业内部商务活动,如生产、管理、财务以及企业间的商务活动。它不仅仅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更是把买家、卖家、厂商和合作伙伴利用因特网技术与现有的系统结合起来开展业务。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如果没有传统企业的加盟,电子商务热只能停留在纸面上。传统企业应真正意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明白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如果不加入就会很快被市场所淘汰。只有大型的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中来,电子商务才真正有意义。

传统企业距离电子商务有多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