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06:27: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传统农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产业改造策略

朱溪镇地处浙江省仙居县东南,面积209km2,行政村53个,人口3万人,耕地2000hm2,其中水田1000hm2,山地笋竹林2230hm2。为发挥山水自然资源优势,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努力打造生态农业大镇,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朱溪镇建立了新型农技责任制,成立了综合农业服务中心,突出了责任农技员的作用,针对当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推广适用技术,从而培植了优质米、竹笋林、高山蔬菜、茶叶、水果等为主的3333hm2的特色产业板块,创办了农民自己为主的15家专业合作社及2家农业龙头企业,并先后注册了“方岩健都”(猕猴桃)、“雾茗”(茶叶)、“杨丰山”(优质米)和绿仓(综合类)等农产品商标和农业品牌。在产地保护、标准化生产、绿色认证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200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9000多万元,比2008年增长4.96%;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00多元,比2008年增长6.0%,其中来自于种植业的收入约占30%。种植业新增加效益600多万元。但农业生产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农民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年龄结构老化,新型农民断层,知识化程度亟待提高;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不多,分析信息能力欠缺,区域化、规模化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有待提高等。因此,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产业的工作。

1改造和提升朱溪镇传统农业产业的思路一是挖掘原有农业资源,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充分挖掘原有农业资源,通过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等,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努力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农业产业。二是以集约化管理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产业。按照集约化管理的思路,通过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等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产业,以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三是以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加快先进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农机具和加工设备的引进推广,以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产业,使科技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逐年增高[1]。

2加强规划引导,提高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程度因地制宜,正确定位,明确主导产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2]。稻米是朱溪镇的主打产业,在2006—2007年进行了66.7hm2的丰产方示范,2009年扩展到266.7hm2,2009—2010年该片稻田全面种植绿肥,统计面积为466.7hm2,为绿色稻米生产奠定了基础,并实行了有关技术的实施,有望实现规模化生产;而且努力在稻米品质和质量安全上做文章,目前正在申请绿色食品标志,实现增产增值。竹笋林2000hm2、高山蔬菜133.3hm2、茶叶266.7hm2、水果266.7hm2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并引进2家竹制品加工厂,引进新品种大果辣椒、脱毒马铃薯、紫色甘薯等。

3加强扶持力度,引进和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可以消化大量的农产品,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按照国家和地方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作用,一方面可以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同时也可以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3];另一方面可以转移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针对朱溪镇丰富的竹笋、稻米资源特点,今后在引进和发展农业加工企业过程中,既要发展蔬菜、稻米加工企业,又要重视蔬菜、稻米收获后加工、储藏、保鲜、销售的发展,以多种形式的联营,如设立加工点等。这一方面的工作,茶叶已经走上了产业发展的道路,有厂家,有产品“雾茗”有机茶;竹笋,主要是指春笋,除了鲜售外,余下的可以加工成“笋咸”(咸笋干),制成小包装产品,还有粉丝等土特产的加工等。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市场的竞争就是质量的竞争,要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在完善农技队伍建设、加强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的基础上,一是以种子种苗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引进新优品种,丰富农产品的种类和品种。二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传统优势农产品,改善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如“杨丰山”牌稻米生产技术有待提高,高产优质研究大有潜力可挖,稻米精深加工亟待解决。最近,此项工作正在运行中,准备添置精加工设备,包括包装材料和工艺,以提高市场品味。三是加大新技术引进及试验示范推广力度,特别是要重视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如水稻的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竹笋的无公害包装生产技术、“雾茗”有机茶的生产等,其生产环节和肥料农药都要把关,要选择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以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5加强信息服务和农产品标准化建设通过各类专业合作社与市场的对接,收集分析市场信息,统一组织生产和销售,积极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农民信箱”的作用,方便群众查询农产品市场行情、政策等各类信息,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贱卖等问题,在贮藏、加工、销售等领域开辟新途径。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农产品生产从数量型扩张,向质量的提高转变,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已成为农产品生产的发展方向。注重农产品质量,制定和实施农产品生产和质量标准是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通过标准化体系建设,可有效提高、统一农产品生产和质量标准,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维护地方农产品的声誉、提高地方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

查看全文

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探讨

摘要:农业是立国之本,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国已成为世界农业大国。但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耕地破坏、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耕地质量持续下降,肥力严重丧失,可耕地土地面积持续减少,这十分不利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中应进行反思,在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同时,积极继承传统农业精华,发展生态农业,控制破坏与污染。本文将针对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农业;传统农业;生态农业

从古至今农业都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人类生存最基本需求是衣、食、住、行,其中“食”则最为重要。而食品原料绝大部分属于农产品,发展农业是经济需要,也是社会需求和人民生存需要。传统农业生产率低下,产量少,不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要求,而现代化农业对生态环境及土壤破坏严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才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结合,提高了产量,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防止了污染,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力,推广现代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的关系

在我国农业研究中对于传统农业始终褒贬不一,很少有客观的评价。传统农业发展遵循的是自然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在农耕时坚持按“农时”耕种,围绕“农时”进行经营开展农业活动。传统农业精华在于合理协调、用养结合、因物致用、多种经营。讲求的是轮作复种、合理布局、间作套种,协调用地,提高用地效率。这种耕种模式,还能够抑制病虫害,对土壤优化有着很大帮助,保证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衔接和转换,维持了农业生态稳定,虽然产量不如现代农业。但对农作物进行了优化组合,通过对不同作物的搭配促进作物生长,实现合理配置用地结构,且注重对土壤微环境的改善。而现代生态农业则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以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为基础,利用传统农业技术精华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控制农业生产中的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系统,注重发展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因此,二者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的相互结合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高效农业发展目标。

二、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思路

查看全文

传统农业智能化改革

农业信息技术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导,是21世纪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手段之一。农业“专家系统”亦称电脑农业专家,是一种智能化的农业信息系统,是一种拥有高层次、多方面农业专家知识,并能模仿人类推理过程,向用户提供形象、直观的各种农业问题的决策咨询。与人类专家相比,拥有综合性的知识和高速处理知识的本领,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人类情感的影响。

农业“专家系统”不仅可以保存、传播各类农业信息和农业知识,而且能把分散的、局部的单项农业技术综合集成起来,经过智能化信息处理,针对不同的生产条件(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科技水平),给出系统性和应变性很强的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或某一生产环节提供专家水平的服务,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农业实用技术的全面普及和推广,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促进农业科技化和产业化的不断提高,保证宏观决策的合理化、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和生产过程的科学化,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民增收

我国农村广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科学种田的基础较差。农业“专家系统”能够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给予十分直观、浅显和比较准确的意见,指导农民按照先进技术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进行田间管理,以及科学饲养和养殖等。配有多媒体的“专家系统”,声、图、文并茂,更能生动形象地普及先进科学知识,为农民解答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难题,促进农民增收。我国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启动以来,已经让700多万农户受益,累计增收节支总额达28亿元。

2有效地解决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短缺的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基本上以家庭为经营单位,进入市场的广大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的决策指导而经常遭遇高投入、低效益、销售难的误区,他们更急需产前、产中及产后的科

学决策指导。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质量,都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高层次的农业专家更是缺乏,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农业生产决策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基本处于凭经验决策状态,缺乏大量信息和科学决策指导。我国农业专家严重缺乏,很难入户指导。农业“专家系统”可以代替专家,尤其可以汇集专家群体的智慧,长期“蹲点”在农村,“陪伴”在农民身旁,计算准确,反映速度快,“记忆力”强,并且有声有色,能起到专家难以起到的作用。国内外农业专家创造了无数高水平和有实效的科研成果,但是很多研究成果,尤其是各种具体技术措施没有能为那些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所掌握。例如,生产者能买到好的品种的种子,但如没有配套栽培措施,也不能高产;施肥、喷药不合理,不仅产量上不去,反而会造成污染。农业“专家系统”正是把农民难以买到的农业专家头脑中的农业先进技术,有效地传播给广大农民的十分理想的工具。

查看全文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xx市农业局

(二00六年六月十八日)

建设现代农业,是十六大报告关于“三农”问题论述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市农业的主攻目标和发展方向。xx是农业大市,人口850万,仅农村人口就有650万,所以农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实践证明,传统农业很难适应市场需求,更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精耕细作就是传统农业的误区。精耕细作对推动种植业发展功不可灭,它是传统农业中的积极因素。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仍不可能抛弃精耕细作。因为,挑战传统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关键是要优化区域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品质,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增加附加值,提高效益。农业效益与产量、品质、市场价格成正比,精耕细作能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收益,所以精耕细作仍适用于现代农业。

查看全文

传统农业创新专家系统作用

农业信息技术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导,是21世纪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手段之一。农业“专家系统”亦称电脑农业专家,是一种智能化的农业信息系统,是一种拥有高层次、多方面农业专家知识,并能模仿人类推理过程,向用户提供形象、直观的各种农业问题的决策咨询。与人类专家相比,拥有综合性的知识和高速处理知识的本领,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人类情感的影响。农业“专家系统”不仅可以保存、传播各类农业信息和农业知识,而且能把分散的、局部的单项农业技术综合集成起来,经过智能化信息处理,针对不同的生产条件(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科技水平),给出系统性和应变性很强的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或某一生产环节提供专家水平的服务,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农业实用技术的全面普及和推广,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促进农业科技化和产业化的不断提高,保证宏观决策的合理化、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和生产过程的科学化,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民增收我国农村广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科学种田的基础较差。农业“专家系统”能够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给予十分直观、浅显和比较准确的意见,指导农民按照先进技术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进行田间管理,以及科学饲养和养殖等。配有多媒体的“专家系统”,声、图、文并茂,更能生动形象地普及先进科学知识,为农民解答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难题,促进农民增收。我国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启动以来,已经让700多万农户受益,累计增收节支总额达28亿元。

2有效地解决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短缺的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基本上以家庭为经营单位,进入市场的广大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的决策指导而经常遭遇高投入、低效益、销售难的误区,他们更急需产前、产中及产后的科学决策指导。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质量,都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高层次的农业专家更是缺乏,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农业生产决策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基本处于凭经验决策状态,缺乏大量信息和科学决策指导。我国农业专家严重缺乏,很难入户指导。农业“专家系统”可以代替专家,尤其可以汇集专家群体的智慧,长期“蹲点”在农村,“陪伴”在农民身旁,计算准确,反映速度快,“记忆力”强,并且有声有色,能起到专家难以起到的作用。国内外农业专家创造了无数高水平和有实效的科研成果,但是很多研究成果,尤其是各种具体技术措施没有能为那些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所掌握。例如,生产者能买到好的品种的种子,但如没有配套栽培措施,也不能高产;施肥、喷药不合理,不仅产量上不去,反而会造成污染。农业“专家系统”正是把农民难以买到的农业专家头脑中的农业先进技术,有效地传播给广大农民的十分理想的工具。

3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地减少,这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就山东省的情况而言,不可能走外延或是扩大耕地面积之路,而只能走内涵式节约和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和生产率的道路,农业“专家系统”集成了专家群体的知识和经验,可以根据用户的生产条件(气候因子、土壤肥力、水利设施、投入水平等)进行科学决策,向用户提供种植作物的类型、种植模式、合理的指标(产量、质量、效益)以及具体的栽培措施,从而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使有限的耕地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4充分提高肥料资源的利用率“专家系统”集成了农业专家群体的知识和经验,可以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因素,进行综合推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向用户提供最适宜的肥料种类、最佳的施肥时间,最合理的施肥量以及先进的施肥方式,并同时提供防止肥料挥发、淋溶或者固定的技术措施,使施肥有了科学的依据,克服盲目性,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施肥成本。

5提高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水平,减少农药污染,保护环境农业“专家系统”一般都能帮助用户识别危害作物的病、虫的种类,使用户认识防治对象,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综合防治措施,从而克服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盲目性和单一性,不仅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污染,还不断地改善各类天敌恢复和发展的条件。

查看全文

马克思对传统农业的评述看农业发展论文

本文的传统农业是指(1)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分散劳动为基础的小农经济;(2)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大农业。马克思认为,小农经济是一种分散落后的经济形式,在资本主义上升发展阶段就已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至于资本主义大农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弊端,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其历史的暂时性质。马克思的这种研究,为我们今天认识和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迪作用。

关键词: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大农业;土地所有权Ⅰ;土地所有权Ⅱ;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

农业问题始终为马克思所关注,除了《资本论》之外,还有大量的著作都对此作了深入考察和系统阐述,构成了他关于农业问题的精辟理论。以下仅就他对传统农业的评述作一个尝试性探讨,以期寻求于我们今天有益的思想财富。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有必要首先对传统农业作一个简单的界定。这就是:(1)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分散劳动为基础的小农经济;(2)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大农业,即马克思当年生活所处的那个时期的资本主义农业。

小农经济,按照马克思的理解,通常包括自耕农、封建制度下的小农和早期公有制下分种小块土地的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一种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曾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好几个历史阶段,并且在原始社会公有制解体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还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经济形式发生过作用。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以后,它便失去了在社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而变成了一种残存于社会缝隙中的、过渡的经济形式,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再有多大的实质性意义。马克思从多方面作了分析与研究。

(一)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分散的经济形式,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必被历史所淘汰

查看全文

传统农业效率空间分析论文

【正文】

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没有农业的支持,工业革命是不可能出现的(注:吴于廑:《历史上农耕世界对于工业世界的孕育》,《世界历史》1987年2期。)。农业的重要作用的主要表现为一个农民能否养活一个以上的非农业人口,促使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效率空间”的存在,最终将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同时农业在一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贡献份额逐渐降低。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认为主要有三种因素制约“效率空间”的形成,它们分别是农业内部结构、生活方式和继承制度等。这里就中国传统农业的“效率空间”及相关问题,进行宏观的分析。

一、中西方原始农业: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农业文明类型

如果把历史的视野指向遥远的古代的话,就会发现,中国和欧洲的农业文明的一个显著的区别是,中国的农业是一种原生型农业文明,即是一种在本地土生土长的农业文明,它既是起源地,同时又是农业繁荣地;欧洲的农业文明则是一种外来型、传播型农业文明,它的农业文明是由西亚地区传播而来的(注:徐旺生:《农耕的起源和传播对中西早期文明发展的比较研究》,《农业考古》1997年1期。)。这两种不同的起源方式以及相应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中国和西方农业的完全不同的格局。

欧洲的农耕文化——新石器文化的出现与西亚的农耕的扩展有着密切联系,这一点已为考古发现所证实。西亚农业向北传播中,由于欧洲既适合于畜牧又适合农耕,因此农业传播出现了先传播驯养畜牧技术后传播种植技术的前后两次传播过程(注:徐旺生:《农耕的起源和传播对中西早期文明发展的比较研究》,《农业考古》1997年1期。)。

查看全文

略论传统农业中效率空间问题

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没有农业的支持,工业革命是不可能出现的(注:吴于廑:《历史上农耕世界对于工业世界的孕育》,《世界历史》1987年2期。)。农业的重要作用的主要表现为一个农民能否养活一个以上的非农业人口,促使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效率空间”的存在,最终将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同时农业在一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贡献份额逐渐降低。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认为主要有三种因素制约“效率空间”的形成,它们分别是农业内部结构、生活方式和继承制度等。这里就中国传统农业的“效率空间”及相关问题,进行宏观的分析。

一、中西方原始农业: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农业文明类型

如果把历史的视野指向遥远的古代的话,就会发现,中国和欧洲的农业文明的一个显著的区别是,中国的农业是一种原生型农业文明,即是一种在本地土生土长的农业文明,它既是起源地,同时又是农业繁荣地;欧洲的农业文明则是一种外来型、传播型农业文明,它的农业文明是由西亚地区传播而来的(注:徐旺生:《农耕的起源和传播对中西早期文明发展的比较研究》,《农业考古》1997年1期。)。这两种不同的起源方式以及相应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中国和西方农业的完全不同的格局。

欧洲的农耕文化——新石器文化的出现与西亚的农耕的扩展有着密切联系,这一点已为考古发现所证实。西亚农业向北传播中,由于欧洲既适合于畜牧又适合农耕,因此农业传播出现了先传播驯养畜牧技术后传播种植技术的前后两次传播过程(注:徐旺生:《农耕的起源和传播对中西早期文明发展的比较研究》,《农业考古》1997年1期。)。

欧洲文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特征是在发展驯养和畜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种植业,并且种植业首先是由满足牲畜饲料而发展起来的,由于主营畜牧业的习惯,因此农耕的扩展并非一下子就从西亚迅速传遍全欧洲,而是缓慢传播。根据研究者的测算,欧洲早期农耕推进的速率是每年1.08公里,每代人扩展的平均速率为25公里,农耕向欧洲腹地传播持续了大约3000年之久(注:(英)A、阿默漫等著,黄其煦译:《欧洲早期农耕扩展速率的测量》,《农业考古》1987年1期。)。

查看全文

循环经济传统农业发展论文

提要:当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消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农业包含了许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例如:不违农时,“顺时宣气”,自觉地把农业置于自然再生产的基础之上;把土壤视为有生命的活的机体,指出实现“地力常新壮”的目标和道路;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和农业系统内部生物体之间的互生共养关系,使之“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变恶为美”、“余气相培”,把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质资源化;“生之有道,用之有节”,控制物欲,使消费不超过自然界和老百姓的负荷能力。这些完全符合循环经济的原则,应予继承和发扬。同时要努力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以替代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加大外源能的投入,加快农业的发展。

一、生态危机呼唤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二十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灾害,如1997年创纪录(全年226天)的黄河断流,1998年震动朝野的长江大洪水,2000年波及北京等地的沙尘暴,等等,突显了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我们知道,人类的活动如果超出了自然界的负荷能力,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严重,“报复”的范围和强度就越大——开始是局部的,一个山头、一条小河等等,逐步发展为区域性的,以至跨区域的。上述生态灾难已经超越了某一区域的范围,属于跨区域的报复,它标志着中国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某种整体性的危机。如何消解发展与环境的尖锐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循环经济”[1]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它与“知识经济”一起被称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两大亮点或两大趋势。

在新世纪到来之初,被誉为“中国环保之父”的曲格平发表了题为《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的文章[2],提出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应该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循环经济。传统经济是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流程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其特点为两头(开采、排放)高,中间(利用)低。循环经济则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特点是两头低、中间高。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是从生产开端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流量。“再利用”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加以利用,“资源化”是在生产末端把“废弃物”变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可见,所谓循环经济是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联系、三位一体的。

曲格平文中所说的“传统经济”是指“工业化以来”的经济,并非指近代工业化以前的传统经济——在中国,这种传统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不过,最近社会上确实有些人指责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中国传统农业“不科学”,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造成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照这样说,它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3]。从而引发了关于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新的争论。对中国传统农业的这些指责在总体上是难以成立的。中国传统农业并非完美无缺,它在近代已经落伍了,不过,它确实包含了与现在提倡的“循环经济”相吻合的丰富的生态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正是由于传统农业提供了雄厚的基础,中华文明才得以保持从未中断的持续发展,这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么,究竟中国传统农业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在这过程中,形成和提出了一些什么思想和理论?

[1]“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查看全文

传统农业经济向农机经济的转变

1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没有农业就没有人民的生存。一般的说,一个社会农业生产的最根本特征在于: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点与先决条件;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民经济以及其他部门独立化发展就有了基础,所以农业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由农业本身的特性所客观决定的,因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兴部门的不断出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农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也决不会改变或降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低位。一般来说,农业有如下的作用:①农业为一国的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粮食和农副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在我国居民的全部消费品中,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约占80%;②农业为工业尤其是轻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比如棉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等,我国轻工业生产大约60%~70%的原料是由农业提供的;③一个国家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的发展为其提供劳动力;④随着农业的发展将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最广阔和最可靠的市场;⑤一国经济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农业。

2发展农机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大家清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发展工程中,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08年底,贵州省的总耕地面积为4485.3千hm2。贵州省要想实现传统农业经济的转变,就必然要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而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是各个国家的共同道路,农业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阶段;第二阶段是多种经营阶段,这是向专业化农业过渡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农民在保障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能向市场提供更多的剩余产品,取得收入,提高家庭消费水平或进一步向农业投入,这种经营方式提高了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为他们向现代化、专业化农业的迈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阶段是实现代化农业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农业应具有下列内涵:安全农业、无公害农业、效益型农业、机械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品牌化和技术化。规模化、科技化在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因此,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以下五个途径。一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五是发展农村科学教育事业。发展农村工业的重点在于农业的机械化,因为农业机械化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单位土地上的产量也随之得到提高,当农产品生产成本降低之后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了,与此同时,机械化的发展使生产中用的人工减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人口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向城市流动,我们知道任何资源都是稀缺的,因此更加要注意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说,农业机械化对于农村来说,加快了农村产业调整和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总是在不断调整和优化的。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其它省,发展已经严重滞后,农业已经成为贵州省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民的收入得不到提高,贫困人口的比例相对下降速度缓慢,所以贵州省农业经济及农机经济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2.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