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06:09: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传统美德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文
长期以来,中国伦理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包括我自己在内,在论述中国原始社会的道德时,都比较空泛,没有具体的资料,一般都是根据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等著作来论述的。这些著作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及其道德是十分重要的,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但是,如果不结合中国原始社会具体的伦理道德资料,那么,这种研究只能停留在一般地、抽象地议论上,不能给人们真正展示出中国原始社会先民们的道德风貌。
那么,在我国有没有记载中国原始社会及其道德的资料呢?最近,我抱着这一问题,翻阅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炎帝神农氏的一些资料。我感到,资料是相当多的,遍布于经、史、子、集各类著作当中,其中最重要的文献有《逸周书》、《国语》、《周易》、《左传》、《管子》、《庄子》、《列子》、《韩非子》、《世本》、《新语》、《淮南子》、《史记》、《山海经》、《帝王世纪》等50多本。另外,陕西省宝鸡、岐山、扶风等地发掘出的仰韶文化遗址及龙山文化遗址大都和炎帝的史料有关,把这些资料梳理出来,估计有十多万字。如果我们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整理、研究一下这些文献资料,不仅对认识、填补中国原始社会先民们的道德面貌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丰富炎黄文化的内容,总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早期的传统美德,搞好当前两个文明建设,也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炎帝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
大约从170万年以前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祖国的广大土地上劳动、生息、繁殖子孙后代。在云南省的元谋、陕西的蓝田、北京市的周口店等地区,都先后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遗骸和遗物。这充分说明我国从很早的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历史。
在十分漫长的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开始只会简单地用石制工具,考古学上叫做“石器时代”,把只会打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旧石器时代”,把掌握了磨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新石器时代”。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大约经历了几十万年。就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群开始向氏族社会过渡,首先是母系氏族社会出现和形成。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的许多氏族部落达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无论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妇女为中心进行。再经过3000年左右,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即从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后期向龙山文化时期转变,炎帝及其后裔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据历史文献记载,炎帝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①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东汉初年的《说文解字》进一步肯定了“炎帝以姜水成”,即姜姓的炎帝之后长于今扶风县内的记述:“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周弃外家”。随后,不少文献都有关于炎帝活动在姜水一带的记载,即今宝鸡市辖境内。《世本·帝系编》说:“炎帝即神农氏。”东汉宋衷注:“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西晋皇甫谧撰的《帝王世纪》说:“有@①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我焉。”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说:“歧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他认为,《国语》、《世本》、《帝王世纪》中所说的“炎帝长于姜水”之姜水,正是岐水。《括地志》、《雍录》等书认为姜姓原始氏族活动地区在古邰国,即今扶风揉谷乡一带。上述所有记载都说明,炎帝是出生、活动在今宝鸡、岐山、扶风、武功一带。
民族传统美德分析论文
长期以来,中国伦理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包括我自己在内,在论述中国原始社会的道德时,都比较空泛,没有具体的资料,一般都是根据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等著作来论述的。这些著作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及其道德是十分重要的,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但是,如果不结合中国原始社会具体的伦理道德资料,那么,这种研究只能停留在一般地、抽象地议论上,不能给人们真正展示出中国原始社会先民们的道德风貌。
那么,在我国有没有记载中国原始社会及其道德的资料呢?最近,我抱着这一问题,翻阅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炎帝神农氏的一些资料。我感到,资料是相当多的,遍布于经、史、子、集各类著作当中,其中最重要的文献有《逸周书》、《国语》、《周易》、《左传》、《管子》、《庄子》、《列子》、《韩非子》、《世本》、《新语》、《淮南子》、《史记》、《山海经》、《帝王世纪》等50多本。另外,陕西省宝鸡、岐山、扶风等地发掘出的仰韶文化遗址及龙山文化遗址大都和炎帝的史料有关,把这些资料梳理出来,估计有十多万字。如果我们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整理、研究一下这些文献资料,不仅对认识、填补中国原始社会先民们的道德面貌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丰富炎黄文化的内容,总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早期的传统美德,搞好当前两个文明建设,也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炎帝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
大约从170万年以前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祖国的广大土地上劳动、生息、繁殖子孙后代。在云南省的元谋、陕西的蓝田、北京市的周口店等地区,都先后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遗骸和遗物。这充分说明我国从很早的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历史。
在十分漫长的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开始只会简单地用石制工具,考古学上叫做“石器时代”,把只会打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旧石器时代”,把掌握了磨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新石器时代”。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大约经历了几十万年。就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群开始向氏族社会过渡,首先是母系氏族社会出现和形成。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的许多氏族部落达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无论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妇女为中心进行。再经过3000年左右,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即从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后期向龙山文化时期转变,炎帝及其后裔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据历史文献记载,炎帝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①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东汉初年的《说文解字》进一步肯定了“炎帝以姜水成”,即姜姓的炎帝之后长于今扶风县内的记述:“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周弃外家”。随后,不少文献都有关于炎帝活动在姜水一带的记载,即今宝鸡市辖境内。《世本·帝系编》说:“炎帝即神农氏。”东汉宋衷注:“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西晋皇甫谧撰的《帝王世纪》说:“有@①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我焉。”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说:“歧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他认为,《国语》、《世本》、《帝王世纪》中所说的“炎帝长于姜水”之姜水,正是岐水。《括地志》、《雍录》等书认为姜姓原始氏族活动地区在古邰国,即今扶风揉谷乡一带。上述所有记载都说明,炎帝是出生、活动在今宝鸡、岐山、扶风、武功一带。
优秀传统美德教育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与文化是共生共存的,有了文化就有了道德,道德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步入新世纪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努力实践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治国方略的精神,投身于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伟大建设,努力构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说:“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决定,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的社会意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因而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同以往时代的思想意识具有历史继承关系,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与道德,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的经济发展影响下形成的,并且受以前历史时代形成的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和诞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必须以华夏5000年文明积淀而成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为根基,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同志说:“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教育是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生命机制。加强对21世纪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当代中小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它为中小学生所认识、理解、接受,并转化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生命链才能得以世代继承、延续、光大,才能使这一精神力量变成物质力量,从而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对当代中小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质就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它对于抵御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潮和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政策的影响、防止和消除中小学生的信仰危机,引导他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定义、内容与关系
所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是一个不断批判继承、不断改造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属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从历史长河流淌的轨迹来看,它不仅包涵5000年古代传统美德,亦包涵“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美德。关于传统美德内容结构,国内外学者都按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各有其说,没有统一的定论和界说,有的学者概括为忠—尽已报国的责任;诚—求真务实的品质;礼—人际文明的规范;廉—清白正气的根基;孝—生生不息的爱心,信—立身兴业的基点;义—人间正道的向导;耻—人之为人的底线。有的学者概括强调整体精神,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等。依据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所提出的德育目标,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笔者比较赞同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分解、提炼为12个德目。即:孝敬父母、尊师敬业、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谦虚礼貌、诚实守信、律己宽人、先人后己、整洁健身、勤劳节俭、爱国爱民、天下为公。
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感想
童年是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无论是优秀人格的培养,还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无论是面对挫折时应有的勇气,还是迎接挑战时应有的信心,都离不开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和影响。其中美德教育更是关键的一项重要内容。少年时接受良好的美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就能传承下去而且能发扬光大,体现出时代进步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因此作为一个家长对自己孩子传统美德的教育负有很大的责任。根据几年来对孩子的教育谈几点体会:
孩子刚上学对学习各门功课是陌生的,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家长首先要认真给孩子反复讲第一要听老师的话,第二还是要听老师的话,这样形成一个概念就是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能成为一个好学生,就能有好成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在孩子思想里老师就有了一个高大的形象,比家长要高大,时间一长尊敬师长的美德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当然这当中需要家长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有关老师优秀成绩的故事,同时家长要带头尊敬老师,保持一定的沟通。
一个孩子上学后学习好坏,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培养一个认真学习的态度。几年来作为家长深有体会。我的体会是只要是老师和学校要求的就一定要求孩子认真去做决不马虎,差不多的思想和做法是会害了孩子的,几年来的体会是深刻的,我的孩子现在学习、办事都比我认真,这点上我觉得是一个成功的经验。记得一个名人说过:“一个学习办事认真的少年长大以后,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对孩子的教育要坚持原则问题决不妥协。记得孩子刚刚上学一个多月,孩子的妈妈中午来看她,孩子竟然提出下午不上学要陪妈妈玩一下午,不同意就又哭又闹,当时奶奶看到后竟然说给请半天假,我很生气,不头疼、不脑热凭什么这样惯孩子,我是坚决反对毅然拉着孩子上学了。经过这一次严厉的举动孩子得到深刻的教训,从此上学比谁都积极,从不耽误一节课,而且感冒发烧还没完全好也要赶去上下午的两节课。记得一个教授说过:“小孩子小时候找准一个错误认真教育一次能使他一辈子受益。”
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理能力差,这就需要家长一步步引导他管理自己。这就要平时多注意放手叫他自己去做一些事,小件衣服要自己洗,平时要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成为一个勤快的好孩子。我发现凡是平时勤快的孩子,学习上、办事上都认真,成绩上也不错。凡是好吃懒做的孩子,要想学习好挺难的。好学上进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着重培养,好的习惯养成了家长就可以放心了。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文
长期以来,中国伦理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包括我自己在内,在论述中国原始社会的道德时,都比较空泛,没有具体的资料,一般都是根据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等著作来论述的。这些著作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及其道德是十分重要的,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但是,如果不结合中国原始社会具体的伦理道德资料,那么,这种研究只能停留在一般地、抽象地议论上,不能给人们真正展示出中国原始社会先民们的道德风貌。
那么,在我国有没有记载中国原始社会及其道德的资料呢?最近,我抱着这一问题,翻阅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炎帝神农氏的一些资料。我感到,资料是相当多的,遍布于经、史、子、集各类著作当中,其中最重要的文献有《逸周书》、《国语》、《周易》、《左传》、《管子》、《庄子》、《列子》、《韩非子》、《世本》、《新语》、《淮南子》、《史记》、《山海经》、《帝王世纪》等50多本。另外,陕西省宝鸡、岐山、扶风等地发掘出的仰韶文化遗址及龙山文化遗址大都和炎帝的史料有关,把这些资料梳理出来,估计有十多万字。如果我们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整理、研究一下这些文献资料,不仅对认识、填补中国原始社会先民们的道德面貌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丰富炎黄文化的内容,总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早期的传统美德,搞好当前两个文明建设,也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炎帝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
大约从170万年以前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祖国的广大土地上劳动、生息、繁殖子孙后代。在云南省的元谋、陕西的蓝田、北京市的周口店等地区,都先后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遗骸和遗物。这充分说明我国从很早的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历史。
在十分漫长的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开始只会简单地用石制工具,考古学上叫做“石器时代”,把只会打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旧石器时代”,把掌握了磨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新石器时代”。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大约经历了几十万年。就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群开始向氏族社会过渡,首先是母系氏族社会出现和形成。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的许多氏族部落达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无论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妇女为中心进行。再经过3000年左右,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即从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后期向龙山文化时期转变,炎帝及其后裔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据历史文献记载,炎帝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①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东汉初年的《说文解字》进一步肯定了“炎帝以姜水成”,即姜姓的炎帝之后长于今扶风县内的记述:“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周弃外家”。随后,不少文献都有关于炎帝活动在姜水一带的记载,即今宝鸡市辖境内。《世本·帝系编》说:“炎帝即神农氏。”东汉宋衷注:“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西晋皇甫谧撰的《帝王世纪》说:“有@①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我焉。”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说:“歧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他认为,《国语》、《世本》、《帝王世纪》中所说的“炎帝长于姜水”之姜水,正是岐水。《括地志》、《雍录》等书认为姜姓原始氏族活动地区在古邰国,即今扶风揉谷乡一带。上述所有记载都说明,炎帝是出生、活动在今宝鸡、岐山、扶风、武功一带。
节约人类传统美德
节约
你是否还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道理?中华民族节俭的传统美德已经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取得了辉煌成就。
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从资源拥有量来看。但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来看,走的依靠高消耗资源、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和浪费严重的现象。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党中央提出了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资源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大决策。通过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倡导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逐步形成节约之风深入人心,节约美德蔚蓝成风。
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建设高速发展时期,当今。能源和资源总需求日益扩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显突出,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祖国的未来蓝图需要我们团员青年来描绘,民族的希望要靠我们来实现,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更应有我们的所作所为,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在此,特倡议如下:
一、增强时代责任感,树立三种意识
历史传统美德教学论文
一、让学生认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中化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促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已任,为国为民无私精神的体现。
3.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所谓“奉公以勤,律身以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教材中,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隋文帝身体力行,崇尚节俭,形成隋初良好的社会风气;马钧发明翻车,李春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4.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5.文明礼貌,仁者爱人。我国是礼仪之帮,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历史教材中介绍的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的事迹;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善行;爱国志士林觉民“将爱你(妻)之心去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教育管理论文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1.传统美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爱国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大节”。中国人民历来崇尚气节,注重情操。爱国主义思想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观,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出现过无数仁人志士,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以及爱国诗人陆游等。这些仁人志士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舍己为国”的高尚精神。教师应通过讴歌爱国志士和他们感人的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传统美德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中国人历来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坐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历代所颂扬。我们可以把“先忧后乐”作为青少年的格言和道德准则,并注入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新内容,以此作为激励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心扶贫帮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3.传统美德教育与遵法守纪的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同时古人又倡导“责己严,待人宽”的原则。这都说明古代思想家已经具备了勇于自我批评、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又如“不贪为宝”、“暮夜却金”等典故表明了古人非常重视道德品质修养,把不贪作为人生的珍宝,这对教育、引导中学生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4.传统美德教育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相结合。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如果学生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和教育自己的师长都不尊敬,又怎么能爱他人、爱社会、爱人民、爱祖国呢?因此,我们必须以此来教育学生,在家庭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尊重每一位职工;在社会,要敬老爱幼,助人为乐。
5.传统美德教育与文明礼貌教育相结合。我国人民历来注重文明和礼貌。“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等成语即说明了人要以善良、谦让、诚恳、宽容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圯上老人”、“举案齐眉”、“曾子杀彘”、“让枣推梨”、“宾至如归”、“千里送鹅毛”等典故,分别说明了长幼、夫妻、父子、兄弟、亲友、主宾等各方面的具体礼貌原则。上述成语、典故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好教材。教师必须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原则,突出文明行为的训练和养成,如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尊敬师长、遵守社会公德等。
小议传统美德对道德建设的意义
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对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极大的启发与促进作用。
关键词:传统美德和谐精神道德人格道德自律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对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结合为指导方针的中国共产党而言,要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打牢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基础,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本文拟就弘扬传统美德对加强道德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思索和探讨。
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言,值得我们留意的是它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所形成的一整套的“工夫”。这种道德建设的工夫和方法,值得注意、学习和借鉴的有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全面建设。论文百事通这种全面建设,一方面表现为,在传统文化看来,道德建设必须从个体到整个社会全体的扩展和扩充,另一方面更表现为,在个人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心到意到身的完整要求和从言行视听的严格要求。所以儒家对道德修养,反复强调要正心诚意,反身而诚,时时刻刻拷问自由思想和灵魂。“诚者天之道也”。也就是说,在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个人必须在思想上深刻的认识和体会道德的要求,不能表里不一,思想和行为上都要符合道德的要求。另外,就是这种道德修养必须时时刻刻全面保持,所以在《论语》里,孔子对学生解释“仁”的所指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要在言行视听全方面地符合道德规范。同时,还要求在时时刻刻的行动中实践道德行为,即所谓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思想中。
第二,道德建设必须是自觉自愿的。在古代,人们把道德自觉看作一种传统美德。个人必须自觉自愿的去实践道德,而不是因为社会要求被迫适应道德规范。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矣!”孟子更是走向一个极端,把道德品格看作人内在所有的:“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此,人必须去实践道德,否则就是违背人的天性。孟子的这种认识虽然不够客观,但是其中包含的道德自觉的因素,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家庭教育在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作用
如今,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而小学生的道德教育的起点就是家庭。在家庭中,父母应当重视小孩子道德教育的培养,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父母在孩子面前需要做好榜样,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并且很容易受到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因此,一个家庭是否具有良好的家风对于小孩子道德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改变观念,重视家庭传统美德教育
小学生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对孩子美德的养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另外家庭教育在其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孩子最先接触的就是家庭,因此家庭是他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教育孩子的重要的老师,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场所。孩子从幼稚到成熟,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居住在家里,因此孩子接触的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家风的好坏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在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作用是现在很多家长需要重视的问题。在很多家庭中,父母依然观念保守落后,没有充分的重视家庭传统美德教育,他们由于工作繁忙,忽视了自己也是重要的教育者,认为将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学习,让老师对孩子加强管教就可以了,他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努力的为孩子为家庭挣钱,让孩子吃好穿暖,仅仅认为自己的任务是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忽视了对孩子传统美德的教育,没有及时的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和心理变化,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样的教育观念不利于孩子传统美德的养成,家长把教育培养孩子传统美德教育的任务交给了学校老师,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阻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我国历史悠久,一直重视家庭教育,历史上有很多蒙学教材,以伦理道德为主要的内容。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当营造好良好的家风,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将孩子从小培养成一个拥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优秀人才。
2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传统美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还需要将家庭传统美德教育与日常生活有效结合。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非常灵活的。例如:在平时做家务的时候,或者是在吃完饭后,或者是在和亲朋好友串门的时候,以及一家人出去旅游的时候,充分的把握好这些时机,然后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很多小孩子吃饭的时候会浪费米饭或者挑食,这个时候父母就应当教育孩子米饭的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我们应当学会节约粮食,另外还要告诉孩子挑食的坏处,会导致营养的缺失。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家庭教育中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教育,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学着做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劳动,知道劳动才会有收获,培养出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的思想品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每一个动作和语言,都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3传统美德教育要与家庭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