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05:37: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传统建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徽州传统建筑生态技术策略研究
现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有效地遏制和消除传统技术引发的全球问题,就必须引入新型技术。于是“生态技术”概念作为人类反思传统技术观和重新选择的结果而诞生[1](P14-20)。而且,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这越来越引起人们对于生态技术文化的重视和关注,而且也促使学界对于建筑生态技术的探索与探讨。徽州传统建筑作为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在世界建筑艺术文化领域中独具一格,它不仅拥有独特的建筑造型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而且呈现出丰富的生态技术思想。目前,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徽州传统建筑研究,汪斌、罗磊等分析了徽州传统建筑的文化和空间、艺术特色及美学价值[2]。刘丽丽等论述了徽州传统建筑的保护技术以及传承与创新[3]。赵佳蕙、吴楷琪论述了徽州传统建筑中的生态智慧及其当代价值[4]。黄炜、颜宏亮阐述了徽州传统建筑技术的适宜性改善策略[5]。不难发现,学界对徽州传统建筑所蕴含的生态技术策略探讨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欠缺,这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徽州传统建筑生态技术整体性地认知、把握以及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因此,本文在生态优先的视域下,从技术层面进行徽州传统建筑生态技术策略的系统研究,从而为其生态建筑学理的补充和当代生态建筑设计与营造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徽州传统建筑材料选取的“生态性”
资源对于建筑来讲,是其建筑建造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自然资源,能给建筑匠师提供不同表达建筑形式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给人们带来不同寻常的视觉感受。徽州建筑材料丰富,盛产松、杉、柏、椿等优质木材,又产桐油、生漆等天然涂料,群山之间不乏适合烧砖制瓦的黏土和包括石灰石在内的各种石材[6]。这些以木、竹、石为主要材料资源都是就地取材、便于交通运输的天然材料,所以它们成为徽州传统建筑“适者生存”的最初选择。纵观徽州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与历史脉络,我们发现,聪明的徽州人在建造建筑过程中,善于发掘与利用本土的这些生态资源,充分掌握了生态选取技术。也就是说,首先在徽州传统建筑营建材料的选取上,徽州先民较多选取本土的生态资源,然后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特点与特性和结合特殊的处理技术,最后充分发挥每一种材料的效用,达到了生态环保的使用。通过对建筑材料资源进行生态选取,一方面使得徽州传统建筑具备良好的环境性能以及提高了其经济性。例如,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的主体木构架及其室内装饰材料,多以当地的木材打造,有效地促进了通风散热和降低湿气。换言之,通过利用天然材料有利于提高环境的舒适性。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既是自然资源在本地域的充分使用,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成本,实现其自然资源的绿色选择、绿色流通与绿色使用,又是自然生态观的体现,还实现了徽州传统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另一方面,生态选取之材赋予了徽州传统建筑丰富的情感。通过借助于当时的建筑匠师之手,实现了由建筑材料向建筑形式的转化,最终以所创造的立体建筑形态表达出了丰富的情感,并能够与人们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由本土天然材料所打造出的十分接地气的特色“品味”产品。还有,某些建筑材料的技艺发展成为一项兼具科学与技术的艺术,如木雕艺术、竹雕艺术与石雕艺术,拓展与促进了徽州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由于所选取的材料来源于本地域自然环境,又表达于自然环境之中,也就是本地域内自然材料不同位置的“移植”,依然反映出的是本地材料的气息和特质,使其徽派建筑的“地方味道”更浓和特色更加鲜明。总之,徽州传统建筑中的资源生态选取技术,是历史上的徽州人针对徽州地域自然资源的不断思考、不断摸索、不断研究与不断尝试利用之后所生成的生态选取智慧,以此形成的生态选取技术。就其技术视角而言,徽州人选取材料之精、选取材料之巧与选取材料之妙,不仅为选取徽州传统建筑营建资源,提供极为有效的、合理的生态技术手段与方法,同时也补充与完善了徽州传统建筑生态技术体系。
二、徽州传统建筑环境选择的“协调性”
地域建筑营建活动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协调的结果。以徽州传统建筑技术来看,其营建过程特别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特定地域特色的生态协调技术。对于环境而言,徽州传统建筑营建主要需要适应协调气候环境、地形与水系环境三个方面。徽州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能资源偏少,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低,云雾多,湿度大[7](P4-38)。为了采光、避寒、消暑、排水和防潮,徽州人民积极地通过营造建筑与自然环境进行对话,采取的是积极主动适应环境的手法,来进行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从而既创造出建筑内舒适的环境,又达成了建筑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协调与和谐以及互补与共生的环境系统。而且无论是徽州传统建筑的整体建筑外观还是建筑局部形式,都诉说着建筑与环境对话故事,潜藏着建筑与环境协调的技术。如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的天井技术就是与环境协调的典范。天井的设置是根据徽州地理环境待点,它既较好地解决了人字形屋顶大体量建筑瓦面纵向延伸长、排水速度慢的问题,缩短了瓦面纵向延伸,具有较强的内向吐水功能,又解决了因体量大,室内通风透气采光条件差等问题,使室内能够有效地散湿,通风,采光和接受日照[6]。显而易见,天井技术的设置和使用实现了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协调,也是徽州传统建筑中的生态协调技术的直接体现。同样,地形和水系环境也是徽州传统建筑营建所需巧妙处理和协调的重要方面。徽州境内,屏峰峻哨、岭谷交错、丘恋纵横,这里有高山、低谷,也有平原、盆地。其四周的水系也十分发达,河网密布,总体呈现出“山环水绕”的地貌特征[8](P7-28)。在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徽州先民通过与地形和水系环境的生态协调,实现了自己建造理想家园的诉求与愿景。而且这种生态协调技术在徽州民居建筑选址和村落布局上得到了具体的使用和彰显。在民居建筑选址上,徽州人特别注意趋利避害,善于协调建筑与环境要素的不同关系,善于巧妙地利用地形和自然水系,多依山傍水而筑,或枕山傍水,或倚山跨水,既有地势高爽,无暴雨山洪毁房塌屋之危,又以青山为屏,坐北朝南,得背风向阳、朝向良好之利,还取自然水系之便,少生活取水困难之虞[6]。如此,可以肯定地说,作为徽州传统建筑主体部分的民居建筑选址不仅是生态协调技术的全力应用,还以此表达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古代哲学思想。由于徽州古村落布局与地形和水系环境的关系更是十分紧密,那么徽州人在古村落布局中是如何利用生态协调技术,并做到适应地形和水系的变化,合理布局,创造适宜居住环境的呢?宏村古村落的布局就是能够体现生态协调技术的较好例子。众所周知的宏村“牛形”布局,是历史上的汪氏先辈们,根据地形和水系条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所创造的总体规划:雷岗山为牛首,古树为牛角,民居群为牛身,邕溪为牛肠,月塘和南湖为牛胃,而绕村山溪上的四座木桥则为牛脚。村落四周青山黛峰、稻田相连,整个村落就像一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村落与大自然相互渗透,人作天成、浑然一体[9]。另外,通过协调宏村内部水系和外部水系,使得村内外水系互动,不仅协调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居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更加便利,还借助村落水的灵动调节每家每户的微气候,滋润了人们的心灵,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正如汪氏第九十五代孙汪森强先生《水脉宏村》书中所言:“六百年家乡水,淌着文化智慧,和着吉祥快乐,一块儿流进了《水脉宏村》”,又言:“宏村汪氏理水的宏图、治水的胆识、蓄水的精明,疏水的智慧,无一不诠释出‘人’与‘水’的相互关系。”[10](P1-10)为此,地形和水系环境成为宏村布局规划所必须进行生态协调的重要内容,很明显,这也是徽州先辈们为了适应环境,采取千变万化的生态协调技术,来适应自然地形,利用和改造水系,创造优美生存环境的历史印证和缩影。可见,徽州人民积极适应地形与水系环境,依托协调技术巧妙处理建筑与地形、建筑与水系及人—建筑—环境的关系,使其建筑融于自然,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由此,这足以证明生态协调技术在徽州传统建筑营建之中的重要性,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具有特色的徽派建筑形态的架构和文化的生成。
三、徽州传统建筑构造的“合理性”
传统建筑木雕装饰艺术刍议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木雕装饰艺术源远流长,在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其造型之美与制作之精良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文章通过对传统建筑木雕艺术的功能和特色的分析,阐述了传统建筑木雕装饰艺术。
关键词:传统建筑;木雕;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根据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在这些木构件上进行美的加工,即产生了传统建筑术雕装饰艺术。
由于木结构本身存在着不足,其建筑功能方面的缺陷在当代建筑中已被钢材、水泥等建筑所替代。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改造,无数历史名城及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建筑遭受拆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传统建筑的许多木雕装饰物件和古色古香的木雕门窗正在被现代人以收藏的方式大量保存,以至新生出古旧建筑木雕专业市场并逐渐形成一项新的产业。对此关心的人们也期望着传统木雕艺术的回归。在现代装修需求中,许多现代建筑正在开发、利用传统木雕装饰艺术。这些,都促使着我们对建筑木雕装饰艺术作系统的研究。
1传统建筑小木作木雕
1.1外檐木雕装饰结构与艺术特色
传统建筑材料论文
1传统建筑材料的概述
1.1历史背景分析。建筑具有极强的社会属性,能够充分代表城市肌理和文脉片段。建筑历史是通过传统材料的记录进行呈现的,其从某种程度而言留下了历史印记,具有一定影响和心理暗示。人作为具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对传统材料自身具有的亲切属性和自然属性能够直接产生认同感。
1.2发展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传统的建筑材料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自身发生巨大变革,新的建筑理念和技术水平对传统建筑材料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和意义,表现手法也由保守向夸张过渡。传统观建筑材料自身具备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都能实现进一步拓展与丰富,美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让人在视角效果上实现美。目前,诸多建筑师认识到现代地域建筑融合地方情感的重要性,不仅能够显示出时代特征,还可以对传统建筑材料进行延续。现代建筑中融合传统建筑材料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文自然的本质,体现出人文关怀。
1.3研究传统建筑材料的作用及内在本质。所谓传统建筑材料是指传统土木建筑结构所有材料的总称。传统的建筑材料主要有:砖、瓦、沙石、石灰、石膏、菱苦土、水泥、混凝土、木材、竹材等等。现代建筑师们采用传统建筑材料的实例进行分析与探讨。在传统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材料的运用下,体现建筑魅力,使传统建筑材料的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2新理念在传统观建筑材料中的体现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相互交融,世界文化与传统文化更是无法避免的相互交织。而处于这种世界发展趋势之下,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传统建筑材料,在当地传统建筑材料的基础之上,将外来的和新的信息和资源进行借鉴。目前,地域性的建筑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利用高科技水平和材料,还需要考虑如何与传统材料有效结合,在保持传统建筑自身属性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以顺应时展要求。当前,随着高新技术工艺的水平的提高,为传统建筑材料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与平台。
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初探
在当代建筑设计工作中,设计品质的高低是对当代建筑艺术的完美体现。新时期下,现代建筑在设计方面大规模地模仿欧式建筑、西式建筑,不仅使我国建筑设计市场样式单调,而且也失去了我国建筑设计的灵魂和内涵,而长此以往,会直接对我国当代建筑设计向着更高文化、艺术层次的发展造成阻碍。因此,我们必须要看到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所拥有的精神、技艺,在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全面理解下,结合当代建筑设计进行创新,实现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传承,丰富当代建筑设计市场。
一.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及要点所在
(一)实用性。就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来说,对于建筑的理解在当时还没有能上升到艺术这一层面,建筑设计也只是工人们进行的口传心授,所以,我国传统建筑更多地体现出的是实用主义精神。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将“实用性”作为首要的要务,注重对建筑空间、尺度以及功能上的强调,并注重在色彩、体形上的结合,我国传统建筑是以功能性作为对建筑衡量的要点的,以此也形成了实用主义的传统建筑文化核心。(二)人文性。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性的体现、人伦的和谐以及人格的健全,而在传统建筑文化上,对这些要求也都有着非常具体的体现。就传统建筑文化来说,更多是注重于对人的尊重,同时也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当前存在的大部分传统建筑都在不同层面上体现出人文性的这一特点文化。因此,这种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思想,也成为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标志。(三)哲学性。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而传统的建筑文化也是强调人生、思想以及自然的集中、统一,在传统建筑物上,这一文化特点也得到了非常突出的体现。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思想也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诞生、发展的基础,这一文化旨在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相融,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这一思想,由此也构成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四)生态性。“风水”是我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生态的一个独特阐释,风水这一学说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深远影响,在延续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体现出当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性。(五)文化技艺。就当代建筑设计来说,应多多借鉴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对技艺、艺术的处理手法,实现建筑物、环境、材料之间相互平衡的关系。在当代的影响,就我国传统建筑来说,特别重视建筑物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提倡以景观、气候、水文和地质总和为一体的生态性,也由此形成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最具特征与代表性的一个内容。
二、当代建筑设计创新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要点
(一)文化形式。在当代建筑设计的创新中,应以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形式作为传承的一项主要内容,在以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为平台的基础上,做深入性地分析、总结与创新。在对建筑设计结构形式的丰富上、对建筑设计审美取向的丰富上,为当代建筑物拟定一个功能性、艺术性、符号性的标志,使我国当代建筑更具艺术文化内涵和艺术层次,提高当代建筑设计水平。(二)文化精神在当代建筑设计工作中,应着重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和内涵进行体现,借助于对富有传统建筑文化精神符号的利用,来表达出我们对当代建筑、建筑文化的理解。在继承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当代建筑设计的创新,一方面体现出当代建筑设计蕴含传统建筑的一些特质;另一方面应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技艺进行深入地延展,去除掉粗糙、落后的部分,保留干净的部分,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建筑设计文化,使建筑设计达到最好的效果。(三)文化方法。我国传统建筑设计思想,着重于对人和自然的共同生存进行强调,着重于关注天时、地利、人和,因材施教。对于当代建筑设计来说,应以此为基础加以拓展,使用更为先进、环保的技术和材料,使当代建筑设计思想复合传统建筑文化要求。(四)文化意识。当代建筑设计应该在追求更高质量的基础上,应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意识,满足人们在潜意识里想亲近传统文化的这一心态,在当代建筑设计工作中,可以选定传统的文化元素相应地加入其中,使建筑设计在不失现代时尚感的基础上,又能使人们追溯过往,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三、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的实例
古代传统建筑文化刍议
摘要:在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传统建筑文化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不仅仅是用来居住的场所,更是中华文化底蕴深厚的体现,而随着不同朝代的更替,中国传统建筑也蓄积了厚重的人文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建筑文化。所有这些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成型期、成熟期、高峰期、渐进期得到生动体现。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中庸;天人合一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朝代的不同建筑有不同发展过程及特点,国家的文化蕴含、统治者的思想观念都体现在传统建筑中。
一、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概述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而其中的“住”则是在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人固有的传统思维中相对重要的也是最为看重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中国人认为有房子是一个家庭形成的必备条件,这样的传统思维当然也延续到了今天。大约从旧石器时代开始,那时候还没有一定规律的建筑,人们只是把天然的洞穴当作他们的栖身之处。而经过一定的实践,人们逐渐发现了怎样去建造房屋,虽然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但也体现了社会一定的进步性。而且越来越集中的建筑,越来越多样化的建筑,也充分体现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是一个带有中央集权性质的国家,这一点在明清两个朝代显得尤为突出。而中国古代建筑分为好多种类,在早期是只供人们居住,躲避猛兽的袭击以及一些恶劣的天气。但是,中国古代建筑也涌现出供人观赏的建筑,例如寺庙、石窟等等。而且还有用作军事战争及保卫国土的建筑,秦朝秦始皇领导修建的万里长城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建筑,也让中国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瑰丽的一笔,它们像是一部部石刻的史书,从古至今流传下来。而且中国古代建筑里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因为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人文发展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通过当时建筑的风格来透视社会的发展状况及人们的精神追求。基于此,我们可以把截止到明清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特点分为一定的时期来阐述。
二、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发展与特点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
摘要: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前进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建筑文化。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再加上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具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显著特点。在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融入各地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设计,有效满足当今时代人们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实际需求,促进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何将传统建筑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建筑设计,成了现阶段建设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文章就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各方面的要求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尤其对生活中的必需品—建筑,不再只要求遮风避雨,而是要求建筑蕴含深厚的文化含义,在对现代建筑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会将传统建筑中所含有的特殊意义的元素,应用到当代的建筑建设中。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进程中留下的瑰宝,还会使当代的建筑呈现出形色各异的建筑风格,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建筑模式。因此,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现代建筑设计需要注重与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笔者结合自身实际经验,详细分析了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传统建筑文化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1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的重要性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经过了近几千年的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内容也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传统建筑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这一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文化实力不断增强,同时也促进了传统建筑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我国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实际建筑设计时,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建筑设计手法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进行创新,并将传统建筑文化融入设计中,充分体现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和传统特色,这样既能促进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同时对我国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1建筑文化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
建筑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建筑不但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还起到居住空间的作用。而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建筑功能也发生了的改变。建筑从一种仅仅是人们用木材、砖、石材、泥土、瓦等材料构成的居住及使用空间。演变成包括园林、景观等一系列构筑的大定义,甚至我们可以说:动物有意识构建的巢穴也属于建筑。这些建筑随时间流逝而耸然屹立,令人不禁想起古罗马建筑学家维特鲁耶的经典著作《建筑十书》中提出建筑的三个标准:坚固、实用、美观,而这也后世建筑界一直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1.1传统建筑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
现代人对传统建筑的借鉴不仅是单纯的“拿来主义”,更需要传承其中“永远富有生命力的东西”。而这就是建筑中包含的文化。这些文化不但反映了当时人类的文明程度,也反映了当地的地域环境特征以及由这些特征所形成的文脉、信仰等因素。而这些经过漫长时间留下的文化已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凝结在建筑和群落环境中的建筑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变革,这些风格也印上了时代的烙印,它可以直观的反应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与文明程度。
1.2传统建筑中值得借鉴的艺术特点
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史诗”,由此可见它兼具韵律美和雕塑美两种艺术特点。除此之外建筑的结构和装饰也是具有艺术性,特别是在一些园林中更可营造出一种诗意的美。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的运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分析,应用资料收集与现场调研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剖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创作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而结合实际工作运用“和谐建筑观”,归纳总结出一定的设计启示,从而提供建筑创作实践的理论建议。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建筑创作;和谐建筑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建筑长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是皇家宫殿、景观庭园还是民俗建筑都各领风骚。然而,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西方的现代建筑创作理念逐渐湮埋了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许多传统建筑文化正在慢慢消亡。另外,当代人们对物质的盲目追求和在建筑设计中唯功能主义、唯形式主义的设计也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被吞噬的危险。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创作中运用有以下现状。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理念盛行,现今社会,各主流建筑师的创作手法中,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理念占有绝对位置。大型项目的中标结果也从侧面印证这个趋势。即使获得国际大奖的各路大师也不过是“玩材料”“玩体块”“玩空间”等肤浅手法。仿古建筑思潮逐渐兴起,长久以来,也有很多中国建筑师都在努力探索、奋力开创,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献计献策,但大多各抒己见、各为己政。虽然中国的建筑创作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单迟迟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使之与现代建筑创作理念相结合是摆在我们当今中国建筑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仅以作者主持参与的实际项目(肃南县祁连玉文化产业园(玉水苑)———小微企业产品交易和会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展厅),浅析作者的创作思路,从而为建筑师提供中国传统建筑创作实践提出自己的建议。
1项目简介
展厅位于张掖市滨河新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玉水苑)内,分布奇玉坛两侧,主要功能定位为多功能展览建筑,配合奇玉坛为当地提供一个高标准的展览空间。主要建设建筑物共2座,每座建筑面积6645.64m2,地上一层,属于小型展览建筑,展厅等级为乙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的防火类别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二级。玉水苑主要以祁连玉为主题,将文化、建筑、美玉、山石、绿水、植物整合在自然景观中,是集祁连玉石加工、交易、观赏为一体,融祁连玉石文化传播、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多功能的现代化园区,也是肃南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当地经济的示范园区。
2设计策略
探讨传统建筑土木营造本源
中国建筑体系,同其文明一样久远,所有的资料来源———文字、图像、实例———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人一直采用着一种土生土长的构造体系,这体系自其源生,以至近代。从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证明中国古代人那时己经建造榫卯构筑木架房屋。世界其他诸系建筑,虽在或长或短的历史发展阶段中,都曾先后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使用过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但后来均被石材取代。
唯中国木构建筑,统一贯享了六、七千年的寿命。就单体建筑的体量而言,中国建筑不及西方石造建筑高大、雄伟,但若以其结构历来所本的原则,及其所取的途径来考察和研究,则这统系建筑的内容,的确是最经得起严酷的分析而无惭愧的。中国传统建筑的木结构体系的历史选择早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在多山的中国大地并不缺乏石头,然而“土木营造”的千年决择更是源远流长,文脉所系,一脉相承。究其原因,应是自然、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综合选择的结果。1因地制宜的自然选择任何时代的建筑都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在一定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按照相应的规则建造起来的空间结构。在许多情况下,建筑的技术和艺术是可以超越和改变的,但建筑材料是离不开产生它的自然环境的。
原始时期生产力低下,先民还没有能力摆脱自然环境的制约,建筑的选材也自然是依赖自身生存的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成为他们最初也是最为重要的选择。古代文献对原始建筑的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文献表明中国古代原始建筑存在着“构木为巢”的“巢居”和“穴而处”的“穴居”两种主要构筑方式。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江苏丹阳香草河遗址都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的干栏基址。穴居房址更容易遗存,特别是在黄河流域更为集中。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南密县北岗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等,都有新石器时代穴居房址发现。穴居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深厚土层,具有良好的隔热、防寒功能。黄河流域为半干燥气候,空气湿度较小,雨量不大,地下水位较深,地表土层经常保持较干燥状态。因此穴居是黄土地带最便利、最合理的建筑构筑方式。干栏和穴居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南方沼泽地带和北方黄河流域最典型的建筑方式,它们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体现了就地取材的现实性,体现了适合本地区的环境适应性,体现了原始农业所用的砍伐、挖掘工具的便利性。
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运用
随着社会发展,加之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得现代建筑设计被积极推广应用。从我国现代建筑实际情况来说,过于依赖借鉴国外的设计理念,缺乏个性。通过研究我国传统建筑实例发现,此类建筑设计不仅满足了居民居住空间,还具有历史属性和民族属性、文化属性,具有丰富的可借鉴元素和理念。
1传统建筑设计的应用价值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丰厚,在传统建筑设计方面体现尤为明显。传统建筑设计中,引用了大量的自然元素和文化特色极强的内容,展现了天人合一的理论,这和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暗合。基于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传统建筑设计文化,结合运用现代化材料,比如绿色环保材料,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弘扬传统建筑设计文化。除此之外,传统建筑设计的应用,比如运用传统文化符号,设计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凉亭,结合运用浮雕元素等,既能够提升现代化建筑的设计内涵,凸显建筑的个性化,还能够弘扬传统文化。
2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应用实例分析
2.1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传统建筑设计中,常用的装饰元素如下:(1)斗拱;(2)雕刻;(3)彩绘等。使用的各类元素,使用的题材多为人物和飞禽等。传统建筑装饰元素题材,具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特征,具有丰富的寓意,比如吉祥如意。装饰元素的运用,主要通过彩绘和雕刻等方式,展现元素特点。利用建筑彩绘,能够增强装饰图案的效果,多应用在梁枋和柱头等位置。建筑雕刻形式,主要包括木雕、石雕、砖雕,各有特点,装饰效果较强。2.2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表现方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应用,多通过打散、变形以及重构等手段,展现装饰元素。具体如下:(1)元素的引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为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在茶楼建筑以及园林景观中,多直接引用构图优美而且简洁的图案,比如几何纹等。(2)元素的抽象变异。采取简化或者夸大等手法,凝练神韵和造型,通过改变比例以及结构,强化主题,使得原有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多应用于斗拱和窗格等方面,营造中式阁楼的感受,使人能够感受方格窗的错落感,既具有现代感,也具有传统文化气息。(3)元素的分解和重组。采取规律和自由等方式,对元素进行分解。比如,自由分解的运用,是基于构成原理,自由和任意分解以及拆解。重组是根据元素方向变化和大小变化等,对装饰元素进行改造重构,展现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特色,赋予现代建筑鲜活生命力。2.3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应用实例。案例1:香山饭店。此建筑实现了古典建筑艺术以及现代园林艺术的融合,为四星级饭店。设计者将江南民居和传统庭院中特有的装饰元素同现代建筑形式相互融合,采取元素抽象变异手法、分解法和组合法等,进行视觉符号形象的处理,积极宣传传统建筑文化,吸收西方哥特式建筑特点,使得设计的建筑,具有东西文化气息。香山饭店在形体以及布局方面,展现了人们追求幸福以及美好生活的意愿,比如正菱形的侧窗和纹样等,凸显建筑意境,表达人和自然和谐理念。案例2: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此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了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实现了设计创新。将传统的斗拱造型,进行变异处理,利用现代技术分解重组,设计为现代斗拱形体。除了展现了现代建筑的力度美和结构美以外,还展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以及气质。案例3:苏州博物馆。此博物馆建筑位于拙政园和忠王府之邻,富有苏州建筑风格特点,博物馆和院落之间借助水面,实现了建筑物和周围自然环境的有效结合。在庭院和展区部分等的设计中,选择的是现代钢架结构,运用西方哥特式造园风格,利用木质边框为白色底色,实现和城市机理的有机融合。利用山水自然色,促使其和周围建筑保持色彩方面的协调。在木窗和建筑附件上,设计雕刻了各类吉祥图案,增强了建筑的传统文化气息[1]。
3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