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05:08: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开发论文
一、历史未竞和时代呼唤的重大课题
关于继承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虽然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由于近现代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际遇和革命、建设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同全盘性反传统的“拔根”运动纠缠在一起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诚如国外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自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20世纪末,弥漫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潮和风气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不遗余地的“拔根”运动,也许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和合理的,但并非是绝对正确和善美的。历史发展到21世纪,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而必须强化民族化的应战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文化的主题自当超越“拔根”而要求“扎根”。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制度建构和制度变迁时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历史积淀和民众心理,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要坚持好继承优良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把向历史扎根和向未来探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生长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思想道德的参天大树。中国传统德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并将继续做出)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以致使得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常常借助其传统道德来表现。现代德育是从传统德育变革演化而来的,既继承了它的许多合理的内核,又扬弃了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发展要求的糟粕和世俗的东西,并在新的层面和高度上加以发展。
现代中国在面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的渗透和撞击时,如何既能保持本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又能吸收他国德育的有益成果,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课题。因此,我国现代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既要具有民族性,又要体现国际性,前者要求新体系具有纵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一脉相承”,不致于“花果飘零”;后者要求该体系具有横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兼容并蓄”,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并能独树一帜。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时期,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捉升综合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立足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该说,报告的这一主张深得党心和民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振奋而统一的民族精神,国家就很难保持统一和稳定,更谈不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迫切需要挖掘民族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继承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的德育思想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注重成人之道的教育和安身立命的人文关怀,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倾向于把德育生活化、行为化、全面化,浸润着内圣外王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光华,把个人的自我完善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量齐观,从不离开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谈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德育思想恰恰有助于形成人我兼重、与群为一的民族精神。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开发研究论文
一、历史未竞和时代呼唤的重大课题
关于继承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虽然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由于近现代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际遇和革命、建设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同全盘性反传统的“拔根”运动纠缠在一起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诚如国外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自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20世纪末,弥漫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潮和风气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不遗余地的“拔根”运动,也许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和合理的,但并非是绝对正确和善美的。历史发展到21世纪,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而必须强化民族化的应战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文化的主题自当超越“拔根”而要求“扎根”。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制度建构和制度变迁时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历史积淀和民众心理,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要坚持好继承优良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把向历史扎根和向未来探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生长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思想道德的参天大树。中国传统德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并将继续做出)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以致使得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常常借助其传统道德来表现。现代德育是从传统德育变革演化而来的,既继承了它的许多合理的内核,又扬弃了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发展要求的糟粕和世俗的东西,并在新的层面和高度上加以发展。
现代中国在面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的渗透和撞击时,如何既能保持本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又能吸收他国德育的有益成果,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课题。因此,我国现代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既要具有民族性,又要体现国际性,前者要求新体系具有纵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一脉相承”,不致于“花果飘零”;后者要求该体系具有横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兼容并蓄”,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并能独树一帜。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时期,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捉升综合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立足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该说,报告的这一主张深得党心和民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振奋而统一的民族精神,国家就很难保持统一和稳定,更谈不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迫切需要挖掘民族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继承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的德育思想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注重成人之道的教育和安身立命的人文关怀,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倾向于把德育生活化、行为化、全面化,浸润着内圣外王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光华,把个人的自我完善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量齐观,从不离开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谈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德育思想恰恰有助于形成人我兼重、与群为一的民族精神。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的开发分析论文
[摘要]德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继承优良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源于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传统德育思想开发的原则方针主要有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和综合创新,思路方法有尊重与发掘、清源与超越、转化与创造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化转化之实现过程,就是中国德育的创新之过程和中国现代新德育的形成过程o
[关键词]传统德育;开发与创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现代法制规范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德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继承优良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源于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化转化之实现过程,就是中国德育的创新之过程和中国现代新德育的形成过程。因此,在德育创新过程中,坚持继承民族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既是一个理论创新的问题,也是一个方法创新的问题。
一、历史未竞和时代呼唤的重大课题
关于继承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虽然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由于近现代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际遇和革命、建设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同全盘性反传统的“拔根”运动纠缠在一起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诚如国外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自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20世纪末,弥漫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潮和风气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不遗余地的“拔根”运动,也许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和合理的,但并非是绝对正确和善美的。历史发展到21世纪,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而必须强化民族化的应战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文化的主题自当超越“拔根”而要求“扎根”。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制度建构和制度变迁时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历史积淀和民众心理,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要坚持好继承优良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把向历史扎根和向未来探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生长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思想道德的参天大树。中国传统德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并将继续做出)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以致使得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常常借助其传统道德来表现。现代德育是从传统德育变革演化而来的,既继承了它的许多合理的内核,又扬弃了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发展要求的糟粕和世俗的东西,并在新的层面和高度上加以发展。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开发研究论文
[摘要]德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继承优良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源于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传统德育思想开发的原则方针主要有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和综合创新,思路方法有尊重与发掘、清源与超越、转化与创造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化转化之实现过程,就是中国德育的创新之过程和中国现代新德育的形成过程o
[关键词]传统德育;开发与创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现代法制规范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德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继承优良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源于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化转化之实现过程,就是中国德育的创新之过程和中国现代新德育的形成过程。因此,在德育创新过程中,坚持继承民族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既是一个理论创新的问题,也是一个方法创新的问题。
一、历史未竞和时代呼唤的重大课题
关于继承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虽然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由于近现代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际遇和革命、建设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同全盘性反传统的“拔根”运动纠缠在一起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诚如国外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自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20世纪末,弥漫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潮和风气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不遗余地的“拔根”运动,也许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和合理的,但并非是绝对正确和善美的。历史发展到21世纪,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而必须强化民族化的应战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文化的主题自当超越“拔根”而要求“扎根”。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制度建构和制度变迁时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历史积淀和民众心理,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要坚持好继承优良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把向历史扎根和向未来探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生长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思想道德的参天大树。中国传统德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并将继续做出)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以致使得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常常借助其传统道德来表现。现代德育是从传统德育变革演化而来的,既继承了它的许多合理的内核,又扬弃了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发展要求的糟粕和世俗的东西,并在新的层面和高度上加以发展。
传统德育思想分析论文
一、历史未竞和时代呼唤的重大课题
关于继承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虽然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由于近现代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际遇和革命、建设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同全盘性反传统的“拔根”运动纠缠在一起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诚如国外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自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20世纪末,弥漫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潮和风气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不遗余地的“拔根”运动,也许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和合理的,但并非是绝对正确和善美的。历史发展[/url]到21世纪,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而必须强化民族化的应战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文化的主题自当超越“拔根”而要求“扎根”。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制度建构和制度变迁时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历史积淀和民众心理,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要坚持好继承优良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把向历史扎根和向未来探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生长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思想道德的参天大树。中国传统德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并将继续做出)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以致使得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常常借助其传统道德来表现。现代德育是从传统德育变革演化而来的,既继承了它的许多合理的内核,又扬弃了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发展要求的糟粕和世俗的东西,并在新的层面和高度上加以发展。
现代中国在面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的渗透和撞击时,如何既能保持本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又能吸收他国德育的有益成果,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课题。因此,我国现代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既要具有民族性,又要体现国际性,前者要求新体系具有纵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一脉相承”,不致于“花果飘零”;后者要求该体系具有横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兼容并蓄”,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并能独树一帜。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时期,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捉升综合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立足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该说,报告的这一主张深得党心和民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振奋而统一的民族精神,国家就很难保持统一和稳定,更谈不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迫切需要挖掘民族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继承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的德育思想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注重成人之道的教育和安身立命的人文关怀,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倾向于把德育生活化、行为化、全面化,浸润着内圣外王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光华,把个人的自我完善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量齐观,从不离开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谈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德育思想恰恰有助于形成人我兼重、与群为一的民族精神。
德育思想资源开发研究论文
[摘要]德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继承优良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源于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传统德育思想开发的原则方针主要有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和综合创新,思路方法有尊重与发掘、清源与超越、转化与创造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化转化之实现过程,就是中国德育的创新之过程和中国现代新德育的形成过程o
[关键词]传统德育;开发与创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现代法制规范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德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继承优良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源于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化转化之实现过程,就是中国德育的创新之过程和中国现代新德育的形成过程。因此,在德育创新过程中,坚持继承民族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既是一个理论创新的问题,也是一个方法创新的问题。
一、历史未竞和时代呼唤的重大课题
关于继承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虽然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由于近现代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际遇和革命、建设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同全盘性反传统的“拔根”运动纠缠在一起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诚如国外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自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20世纪末,弥漫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潮和风气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不遗余地的“拔根”运动,也许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和合理的,但并非是绝对正确和善美的。历史发展到21世纪,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而必须强化民族化的应战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文化的主题自当超越“拔根”而要求“扎根”。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制度建构和制度变迁时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历史积淀和民众心理,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要坚持好继承优良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把向历史扎根和向未来探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生长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思想道德的参天大树。中国传统德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并将继续做出)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以致使得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常常借助其传统道德来表现。现代德育是从传统德育变革演化而来的,既继承了它的许多合理的内核,又扬弃了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发展要求的糟粕和世俗的东西,并在新的层面和高度上加以发展。
小学德育管理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
摘要:在我国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强德育管理创新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也顺应了小学教育的改革趋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将其引入小学德育管理,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精神文明建设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有力的参考,从而优化小学德育管理模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开展和推进,立德树人成为小学德育管理的根本任务,想要提升德育管理效率,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也饱含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是促进小学生精神文明、道德素质建设的优质精神食粮。基于此,在新时期的小学德育管理中,教师应该深度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积极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渗透传统文化元素,以期引领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从而提高小学德育管理实效性,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一目标展开简单策略探析。
一、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在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还是对教育体系创新来讲,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经过深入的分析研讨,我们将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归纳为三方面:第一,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优化德育管理模式。以往的小学德育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很难激发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兴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管理中,德育形式也更具创新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从而实现对德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完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明发展所积淀的精神瑰宝,其中饱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是最优质的德育资源,在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精神视域,也能完善和推进学生的道德素养。第三,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我们民族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重视强调育人为本和人的主体性原则,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参悟文化价值精髓,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
学校德育重要性与策略性探讨
研读一年的《节日大全》,梳理发现每年的大小节日150多个。在这些节日中如果能按年代、地域分类大致可分为传统节日、近代节庆(纪念)日和世界纪念日等。解读这些节日,节日中蕴藏着内涵丰富的德育资源。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利用这些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将会进一步增强对学生德育的针对性、体验性和实效性。长期以来,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充分认识利用节日加强德育的重要性,采取寓节日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寓节日教育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寓节日教育于环境创设之中等办法,突出了节日德育的特色,进一步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体验性和实效性,师生每年在有重要意义节日里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和熏陶,政治意识、规矩意识、道德意识、奉献意识进一步增强,出现了创先争优、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学校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95%以上,一本上线率30%以上,一些班一本上线率100%。近三年来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有11人。可见,利用节日教育增强德育实效在育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利用节日加强德育的重要性
每年众多的节日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德育资源,挖掘利用这些节日资源,能进一步增强德育的经常性、针对性、体验性、实效性,对学生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传统节日教育能传承先辈的光荣传统,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德育教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文化风俗,众多的民族节日都蕴藏着优秀文化、民族精神的宝藏。传统节日均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这些内涵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挖掘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与伦理价值内涵,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能起到其他方式难以起到的作用。如学校利用“端午节”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引导学生诵读中华经典,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彰显节日文化内涵和德育特色。节日期间选取与“端午”主题相关的优秀诗文、名人名作,举办“迎端午、诵经典”诵读活动,营造诵读经典、传承文明的浓郁氛围,取得了德育、智育和文化传承的良好实效。(二)重要节庆(纪念)日教育能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是一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每年众多的节日中,有许多重要的节庆(纪念)日,这些节庆(纪念)日中包涵着内容极其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根”的精神等。如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宪法精神、法纪规矩、环境保护、国防安全、健康卫生、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实质上重要节庆(纪念)日,是内容非常丰富的政治思想教育日,是一个有学习、有教育、有体验、有感受、有实践的德育载体。如学校利用“五四”青年节,教育学生继承和弘扬“五四”光荣传统,点燃学生践行“讲信念、有理想,讲道德、有品行,讲学习、有进步,讲奉献、有作为”的热情;利用“唱响五四,致敬青春”主题班会,号召学生“向青春致敬、向党看齐、向祖国献礼”,用青春的热血和激情,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谱写更加光辉的青春篇章,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青春的辉煌业绩。(三)重要国际纪念日教育能扩大学生的眼界,是一条与世界教育接轨的通道。梳理《节日大全》发现在每年的150多个大小节日中,有一半节日是国际纪念日。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纪念日,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既能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眼界,又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大局意识、环保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健康意识、国际意识、政治意识。如世界水日、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五一国际劳动日、世界无烟日、国际儿童节、国际禁毒日等。如学校利用“世界地球日”这个世界节日,大力宣传我国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加强对学生的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教育,增强节约集约利用地球资源意识,普及地球科学技术知识,使学生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所面临的资源危机现状,增强低碳绿化环保意识和时代使命感。号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家庭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共同保护地球,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共建美好家园。
二、利用节日加强学校德育的策略性
如果将学校平常德育的内容归纳分类,重要传统节日、节庆(纪念)日、国际节日中的德育内容几乎尽在其中。如何选择利用节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增强教育实效,学校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寓节日、纪念日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上渗透教育。利用节日、纪念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仍然还是课堂,寓节日、纪念日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在学校课程教学中,有较多内容均涉及节日、纪念日教育的内容,深刻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光荣传统、民族风尚、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强。学校在国防教育课、健康教育课中,选择利用八一建军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世界卫生日、6.26禁毒日等节日、纪念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对应节日时点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节日,挖掘各学科中蕴涵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增强政治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在中小学的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选择利用节日、纪念日蕴涵的德育资源,寓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的例子很多,关键是抓在经常、用在经常。(二)寓节日、纪念日教育于主题实践活动之中。课外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阵地。选择利用节日、纪念日,积极开发其中蕴涵的教育资源,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亲身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增长知识,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并外化为具体行动。学校结合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制订活动方案,建立组织机构,利用宣传专栏、主题班会、校网校刊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陶冶情操,培育精神。如2017年“三月三”节,学校积极开展了“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节日期间组织师生畅谈了广西各族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取得的辉煌成果,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学生的团结,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三月三杯”课余球类大比赛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三)寓节日、纪念日教育于环境创设之中。学校“教书育书、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非常重要,而环境往往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因此,在节日德育中要积极创设节日环境,营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浓厚校园氛围。1.把节日、纪念日教育放在校园环境中,与校园环境教育深度融合。选择有重要教育意义的节日,按节日时间点在校园里设置关于传统节日的展板,展示每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凸显民族精神主题,揭示民族文化的内在动力。让学生时时感受浓厚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教育。2.把节日、纪念日教育放在校园宣传氛围中,与校园文化宣传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刊校报、校园网、升旗仪式等多种方式,加强传统节日的宣传教育,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等。如有刊史40周年的学校校刊《溪梦文学》中,“传统节日内容学习与研究”专刊从未间断。师生在学习讨论节日内容的过程中,受到良好教育,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高。3.把节日、纪念日教育放在学校与家庭教育中,与学生家庭教育高度配合。学校德育不仅仅是学校,更多的是在社会和学生家庭,只有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教育,才能取得德育的真正实效。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在节日德育中,常把一些重要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五一劳动节、春节等,让学生利用假期与亲人一起过,与亲人一起共同挖掘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与伦理价值内涵。清明是祭扫祖先的节日,人们通过祭祀祖先,感恩先人。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要强调:节日期间,要突出“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的主题,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实际上就是教育学生要有感恩的心,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基业,是我们的先烈给我们开辟的太平。利用清明节,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作者:邓斌 单位:桂林市全州县全州高级中学
传统德育思想现状分析论文
一、历史未竞和时代呼唤的重大课题
关于继承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虽然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由于近现代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际遇和革命、建设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同全盘性反传统的“拔根”运动纠缠在一起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诚如国外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自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20世纪末,弥漫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潮和风气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不遗余地的“拔根”运动,也许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和合理的,但并非是绝对正确和善美的。历史发展[/url]到21世纪,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而必须强化民族化的应战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文化的主题自当超越“拔根”而要求“扎根”。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制度建构和制度变迁时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历史积淀和民众心理,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要坚持好继承优良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把向历史扎根和向未来探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生长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思想道德的参天大树。中国传统德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并将继续做出)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以致使得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常常借助其传统道德来表现。现代德育是从传统德育变革演化而来的,既继承了它的许多合理的内核,又扬弃了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发展要求的糟粕和世俗的东西,并在新的层面和高度上加以发展。
现代中国在面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的渗透和撞击时,如何既能保持本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又能吸收他国德育的有益成果,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课题。因此,我国现代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既要具有民族性,又要体现国际性,前者要求新体系具有纵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一脉相承”,不致于“花果飘零”;后者要求该体系具有横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兼容并蓄”,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并能独树一帜。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时期,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捉升综合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立足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该说,报告的这一主张深得党心和民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振奋而统一的民族精神,国家就很难保持统一和稳定,更谈不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迫切需要挖掘民族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继承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的德育思想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注重成人之道的教育和安身立命的人文关怀,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倾向于把德育生活化、行为化、全面化,浸润着内圣外王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光华,把个人的自我完善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量齐观,从不离开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谈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德育思想恰恰有助于形成人我兼重、与群为一的民族精神。
初中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探讨
摘要:对于初中德育课程的实施,教师可基于教育传播学理论,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教育传播媒体,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认同,最终达成德育目标。文章基于教育传播学理论构建了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型,并以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整合了教材中蕴含的德育资源,确定了地理德育目标,探讨了德育媒体资源的选择与整合策略。
关键词:教育传播学;德育课程;课程资源开发;初中地理课程
一、德育的内容
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规定了中小学德育的内容,分别是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指出“历史、地理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3]。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具有生活性和思想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将生活性与思想性有效融合并付诸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地理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又培养了学生关注人类和社会发展的意识与责任担当。
二、教育传播学
1.基本观点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体和教育信息四个基本要素构成”[4]。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伴随着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依据受教育者的认知特征和学习需求,将特定的教育信息通过多样的教育媒体传递给受教育者。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3]。因此,在教育传播学的视角下设计和开展德育课程,教育者必须处理好德育信息和教育媒体之间的关系。依据感官的不同,可将教育媒体划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视听媒体。笔者对蕴含德育内容的时政媒体和资源类别进行了梳理,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般而言,教育信息的传播是在多种媒体共同作用下实现的。有研究指出,通过视听媒体传播的信息能够更好地被受教育者接受。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以激发学生内心情感认同为根本目标的德育课程,应基于德育内容的有效传播,综合设计与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德育课程媒体资源类型,要既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有助于学生的道德实践,促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2.基于教育传播学的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型基于教育传播学的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型(如图1所示),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选择德育媒体资源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另一方面能够为德育常态化实施提供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参照。结合《指南》与课程标准进行中学地理德育内容的整合开发,是中学地理德育课程开发的前提。在分析整合了地理教材中蕴含的德育课程资源后,教师需要从权威媒体平台(如官方网页,以及“抖音”“快手”等APP中的“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闻联播”官方账号等)选择不同类型的媒体资源,通过分析与整合德育课时目标与媒体资源中蕴含的认知内容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实施,最后通过教学效果分析与反馈,评价德育课时目标的达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