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03:39: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传媒问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传媒问题

海外文学研究传媒问题

海外华文文学作为学科命名至今存在争议,但作为流散在中国之外的汉语文学的总称,其有效性的论证与呈现过程也正是其成为一种引发关注的文学现象乃至一门新兴学科的过程。从1970年代末期至今,中国内地有关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9至1988年间为作家作品评介期,以作品鉴赏和文本批评为主,整体意识和理论意识都较为缺乏;1989到1997年间为整体研究和诗学建构初期,出现不少文学史著述及有关命名合法性的论证文章,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但不少论述仍失之粗糙平面;1998年后至今为方法更新和理论突围期,研究者一面深入反思以往的研究局限,一面努力吸纳新的话语资源与理论方法,以求建立稳固的学术研究根基,扩大学术影响力度,进入文学研究前沿。正是在这一动向之下,世纪之交,受到国内日益兴盛的“传媒研究”的影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也相应地出现了“媒介转向”(在这里媒介特指文学传媒,而非广义上的包括语言本身的媒介概念)。那么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传媒”研究究竟获得了怎样的新经验?从这一问题出发,我们能否以此为起点建立起一种有关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话语与研究范式?能否找到解决当前研究与创作困境的可能途径?

一重写文学史的可能性

正如陈平原在《现代文学与大众传媒》中指出的那样,中国学界业有的学术传统非常重视考据与材料的工夫,而熟读细寻文学传媒上承载的文学作品与文学事件,应该说是一条最基本与最重要的获取材料和考据考证的途径。通过整理、挖掘、阐释,一系列曾被遗忘或疏漏的传媒事实与文学文本被还原聚焦,最终完成建构或重写文学历史的宏大任务。因此,这种本着还原历史真实、重建文学现场的史料性研究试图将充满矛盾与断裂的传媒文本转叙成更为连贯清晰的历史事实。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1980年代以前的学术研究者,就是凭着这种实录精神,以文学史家的毅力和使命感,将深埋在地底下,面临毁绝的大批史料整理出来,呈现出可观可感的文学历史概貌。在这个意义上,方修所编著的《马华新文学史稿》及《马华新文学大系》功过千秋。这位深谙传媒之道的南洋报界老前辈,用最原始的和最辛苦的抄录方式在早期的华文报刊上成功地抢救出了新马地区的大批作家作品资料,新马地区新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得以立此存照。同样,国内学者陈贤茂等在写作《海外华文文学史》这本作为学科确立标志的文学史著述时,也非常重视文学传媒的作用。在此书中,文学传媒不仅是作品的来源与平台,更是文学史重点梳理与研究的对象。同时,在写作文学史的过程中,为了获取足够充实的史料,陈先生等还创办了《华文文学》这一刊物,把传媒运作与文学史写作融为一体,刊物也成为海外华文文学史的潜文本。方修和陈贤茂等的研究实践,无疑正是有关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著述高度依赖传媒的鲜活例证。应该说,资料的拓展和视野的开阔,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来说仍是首要的和基础的,海外各国已成历史或正在运作的华文传媒正等待我们潜心整理与关注,史料性研究仍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然而,上述学者固然重视传媒,也非常清楚传媒与文学历史之间的密切联系,但对传媒的看法并没有超越媒介工具论。对于这一代学者而言,传媒始终是研究者接近文学事实的平台和桥梁,他们所关注的焦点仍然是作家作品,并非传媒本身。但是,“传播不是中介”的现代传播学理念已经粉碎了这种美好的工具论。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传播媒介与传播过程影响的不止是文学功能的纬度,也建构出不同的文学存在。媒介性是文学的内在因素之一,传媒本身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目标与对象,研究传媒就是研究文学的存在方式与特性。因此,自199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传媒研究思维出现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场域。借鉴从传播学与社会学角度业已获取的海外华文报刊研究成果,一些文学研究者对境外华文传媒的研究初见成效。如陈嵩杰的《独立前马来西亚报章对文化与文学本土化建设的贡献》、李志的《海外华文报刊对滥觞期海外华文文学建设的贡献》[2]和《境外的新文学园地———五四时期南洋地区文艺副刊〈新国民杂志〉研究》。[3]其中,李志对《新国民杂志》的研究是颇有启迪意义的研究范例,他通过这一传媒文本把摸到了新马地区新文学生长的特点以及现代文学在东南亚的影响方式,可谓以大观小、深入浅出之举。因此,带着问题意识进入文学传媒的整理与重读之中,作为有关海外华文文学传媒研究的新路径,确实具有诱人的前景。如果说李志的研究不过隐现海外华文文学与传媒这一命题的话,那么王列耀等人则在研究之始就非常自觉地确立了“传媒制造”的理论制高点。他重视传媒现场所呈现的历史细节的意义,但更关注的是传媒的具体运作,即传媒以怎样的方式介入到海外华文文学生产与历史之中。如新近的网络传媒与传统的纸质传媒、影视传媒有着怎样的功能差异,具体的传媒事件怎样进入文学历史之中等都进入了其研究视野。王所在的暨大“汉语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或可将“海外华文文学与传媒”的命题系统化、理论化。①上述研究都可谓著述文学史的冲动与实践。在这里,文学传媒作为充满了暗流与偶然性的文学现场,成为文学史家自我言说的资源库。研究者们不但精心挑选也重新阐释,使文学历史和文学史观的重建成为可能。当前已有的各种有关海外华文文学的区域或总体文学史所引发的彼此轻视与责难,不止出现在大陆学者和海外华裔学者之间,也出现在新马等地的代际话语中,除了各自把握的文学史料有所差异之外,更在于各自坚持的史料阐释原则的差异。因此,如果将来重写一部海外华文文学史或者世界华文文学史的话,应该以文学传媒作为文学历史的第一现场,考察不同地区国家华文传媒所形成的传媒场之复杂性,着力于呈现“传播与交流”的过程及结果,如分析特定作家作品跨文化传播时的意义迁移与文化影响、分析某种文学思潮在汉语文学界的旅行经历等。这可谓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媒介”研究的第一种走向,也是当前成效最大的一种研究方向。

二研究范式更新的可能性

如果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媒介转向只止于文学史重写这一目标的话,它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因为它尚未引发海外华文文学自身及其研究特殊矛盾的显现与解决,而是停留在中国现当代乃至古代文学研究所持媒介视角的同一层面。那么,“传媒”问题如何将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引入新的场域呢?在我看来,它首先让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者意识到了自己所面临的理论绝境,开始重审自身的研究前提与研究基础。传媒制造意味着我们所命名和圈定的所谓“海外华文文学”也可能是一种想象与建构,我们的研究有可能不过在传播意识形态设置的篱笆之内徘徊。如果海外华文文学这一研究对象本身就是内地传播媒介及其传播意识形态的产物,是我们和文学传媒共谋制造了它,那么我们怎样面对这样一种动荡不安的幻觉呢?如何理性评价我们已有的研究思路与成果呢?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反复强调海外华文文学的本质特征与独特诗学话语这样的命题呢?由此,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提出媒介问题,其实是提供了一种自我批判和反思的可能性。它将引发的是一种研究思维的突破与创新,我们不再执著于它的诗学本质,而开始思考它的建构过程、方式及意义,即从是什么到怎么样和为什么?化文学文本诗学建构为文化语境和文学生态研究。海外学界对大陆学者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早有质疑之声:但来自外部围追的功效远远不如自我怀疑的威力。事实上,上述自海德格尔以来认识论的转向,已经深深影响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者,或者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自我怀疑与批判之声本身就是这一转向的体现与产物。当解构与自我否定的精神成为新一代学者的主要学术思维方式时,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自省就开始了。早在本世纪之初,吴奕锜等青年学者借助《文学报》的威力,树起了反思的大旗,尽管他们的口号也有不当之感,但“文化的华文文学,独立自足的华文文学”[4]的提出却说明他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内地被建构的程度。显然,任何时空都不可能存在“独立自足的华文文学”,它总是被语境化,也就是被文化塑造的华文文学。而“文化的华文文学”这一命题本身尽管颇受争议,但从文化角度来理解海外华文文学的独特性却深入人心。正是在这一层面上,刘登翰先生从方法论的高度提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突围”问题时,就非常重视对业已辉煌的华人学知识与方法的借鉴,呼吁建立起有关海外华人的文化诗学。①然而纯粹的文化转向是否可能改变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困境呢?事实上,鉴于一种海外华文文学缺乏审美性的潜在偏见,从文化角度去解读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不是少了而是太多。如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的诗学话语与理论资源便高度依赖华人学,王庚武对华族整体性神话的解构可谓最时尚的理论话语,由此文学文本也往往变成演绎华族身份理论与事实的佐证材料。但是,如果文学文本仅仅作为同类问题的有效例证,这种研究的意义又在哪里?也就是说,如果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仅仅反刍已经形成有关海外华人文化的历史社会结论,这种研究就是重复无效的。此外,在汹涌而来的文化研究潮流中,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化转向也可能是迷失自我的表征与选择。传媒时代信息传播的广度与速度,使一向惟我独尊的学术空间也变成了一场时尚秀,不断变化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话语使业有的研究范式不断被质疑与刷新,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与当下学术走向的一致性虽在情理之中,但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往往忙于追随也止于追随,从离散、空间诗学到传媒研究,直接挪用并未产生新的智慧,我们的研究瓶颈并未得以突破。或许,饶芃子先生对跨文化与海外华文诗学的建构与探索以及朱崇科近来提出的华文比较文学之概念,[5]应是解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困境的有益构想。饶先生早在1990年代中期便倡导将“跨文化和比较方法”作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②这是符合海外华文文学生产的实际情况的,但如何落实和具体运作却仍需要更多成功的研究实践。朱的华语比较文学概念无疑是王德威的整体观,王润华的跨界整合等理论资源的具体化,但他在强调新马华文文学本土性前提之下对汉语文学内部差异性与权力关系的解剖,可谓另类的研究思路。上述理论尝试不妨将之定位为走向比较文化诗学(跨文化诗学)范式的探索之路。尽管各自的理论设想与研究尝试并不完美,却是新研究范式出现的强有力的前奏。因为其理论基点都已从理论预想回到文学现场,强调海外华文文学彼时彼刻、此时此刻的具体性和复杂性。这一研究思路应意味着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真正启始。正是在这一思路之下,传媒问题的意义显现出来。首先,文学传媒作为文学与社会交汇的一个动态场所,它本身就构成了复杂流变的文学现场,保留了更多富有阐释意义的历史细节,为我们把握文学的内部肌理提供了可能。其次,在全球文化交流中,传媒空间作为呈现精神冲突和文化对话的接触地带,可以呈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华文文学的差异性及其根源,为比较搭建了平台。由此,传媒研究的意义不但可以在重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范式的认识高度上得以确认,也可以在如何将研究范式具体化的操作性、可行性层面来确认。具体做法如不仅在文学文本研究中建立起行之可素的诗学话语,更着重考察诗学话语在不同语境下建构与传播的原因、变异及影响。如此,诸如中国性与世界性、华文后殖民文学,离散叙事,边缘与中心、父子冲突与家园主题等诗学话语就有了重新探究的可能性。

三创作的意义清理与突围

查看全文

当代传媒问题分析论文

在"公共性"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热点的今天,在思想界文化界的当代转型中,全球化消费主义日益与当代文化中世俗化的东西互渗而成为特有的文化景观。如果说,在现代社会出现了生产拜物教和消费拜物教,那么,后现代社会却出现了"传媒拜物教"。当代传媒以跨国资本的方式形成全球性的消费意识,其文化霸权话语渐渐进入国家民族的神经之中。于是,在倡导多元价值、多元社会的文化语境中,大众在多元主体之间,将个体感性差异性推到极端,甚至以个人的绝对差异性为由,割裂个人与他人的同一性,在广告传媒和文化经纪人的操纵下日益以产品的市场需求取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对这种世界性的世俗化消费时尚,本世纪的思想家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值得关注。1

一、现代公共传媒空间中的身体资本

20世纪思想史上的思想家,大都注重对现代人的"精神"和"身体"的内在关系加以研究,因为这有可能深入到对大众媒体所产生的心理文化根源的分析。如何综合性反思身/心关系、个人/社会关系、文化/自然的关系,如何通过对"身体"视域的分析展示身体资本与当代传媒的关系,如何从身体性入手审视"自我"问题,成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切入角度。但是仅仅研究"自我"还不行,因为"自我"和"他者"之间有着非此不可的关系,只有从二者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弄清"自我"和"他者"不仅有古典哲学的自我和他者,而且有心理科学的自我和他者(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还有解构的自我和他者(德里达、福柯、巴特等),甚至还有社会理论的自我和他者(布迪厄、吉登斯等),才能看到真正的问题之所在。

1.身体感与现代城市处境

在对"价值理性"的关注日渐让位于对"感性肉身"的关注中,"生命"变成了一个感性本体论的范畴。从世纪之初的尼采、狄尔泰、西美尔、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到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福柯和拉康哲学,大都将生命作为理性化本质飘散以后的意义空白的填充物,于是,现代性标明这样一个事实:感性肉体取代了理性逻各斯,肉体的解放成为"现代性运动"中的重大母题。

在西美尔(GeorgSimmel)看来,现代人深深陷入一个飞速发展而不可知的世界中,处在多种文化元素交错的语境中。文化元素挤压着人,因为人不可能完全清理和吸收文化,同时人又不可能完全对抗文化,因为文化是人类发展所无法摆脱的境遇,也是人自己处身的周遭环境。在文化的现代性中,人的本质不再是一些抽象的形式原则,而是充满肉体欲望和现代感觉的"生命"。人体中的面部是内部统一最表面的尺度,同时也是在精神上获得整体美的关键。从面部最丰富的精神性表现中,可以看出人的心灵变化。人的形象是心灵和生理冲动合力所造成,那种忽略面部的精神性而只是注重肉体的表现性,将是心灵和肉体的双重衰退。面部很容易表现出柔情、胆怯、微笑、憎恨诸感情谱系,它是"观察内心世界的几何图",是心性所能臻达的最高表现域。而身体相对于面部,尤其相对于眼睛而言,则居于较次要的地位,因而面部与躯体就犹如心灵和现象、隐秘和暴露那样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但是,今天的现代或后现代艺术已经从"面容之美"表现走向了"躯体之力"的表现,从精神意象的呈现走向了欲望肉体的展示。身体成为肉体性、享受性和存在性的?っ鳎持鸾ケ蝗馓逅〈R残恚庖磺性绫晃髅蓝谑兰椭蹙脱灾辛恕?BR>同样,"身体距离"也在现代人中被日益强调,甚至有"加大人与其对象的距离"的倾向。人在现代生活的距离感中渴望获取一份相对独立的空间,这种强调距离使现代人害怕过分接触"他者",而出现一种"畏触感"。这种身体的"畏触感",正表现出心灵的"畏触感"。身体的距离感,使人在社会生活中穿上了厚厚的铠甲而将孤独变成了自己的身份证。2这种现代心理特征,与其说是人与客观对象之间的距离扩大,不如说是在精神、在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方面出现了最明显的离心形式。身体的痛苦和走向死亡的"震撼",使得一切神话话语在现代人神经的高度敏感和麻木无感情两极间很难再度兴奋起来,心灵由于金钱的强势牵扯,已经很难能对真正的精神价值做出切实的判断。"现代感觉"终于在金钱经济支配的大城市生活中树立起来,它在推动现代人去涉猎私人权利和私人空间当中,却开始挤压了公共空间和公共权利,随着这种身体空间感和生命时间感的进一步加固,由身体状态的审视所引发的现代文化的"悲剧性",已经在本世纪的人的旋律中发出了不和谐音。西美尔曾经深入思考并着手解决的"现代性"问题,如今已然膨胀为"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问题。如果我们仅仅将后现代性问题看作是新问题,而不了解这一问题的真实来源,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现代性问题上走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迷思。

查看全文

当代传媒问题论文

在"公共性"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热点的今天,在思想界文化界的当代转型中,全球化消费主义日益与当代文化中世俗化的东西互渗而成为特有的文化景观。如果说,在现代社会出现了生产拜物教和消费拜物教,那么,后现代社会却出现了"传媒拜物教"。当代传媒以跨国资本的方式形成全球性的消费意识,其文化霸权话语渐渐进入国家民族的神经之中。于是,在倡导多元价值、多元社会的文化语境中,大众在多元主体之间,将个体感性差异性推到极端,甚至以个人的绝对差异性为由,割裂个人与他人的同一性,在广告传媒和文化经纪人的操纵下日益以产品的市场需求取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对这种世界性的世俗化消费时尚,本世纪的思想家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值得关注。1

一、现代公共传媒空间中的身体资本

20世纪思想史上的思想家,大都注重对现代人的"精神"和"身体"的内在关系加以研究,因为这有可能深入到对大众媒体所产生的心理文化根源的分析。如何综合性反思身/心关系、个人/社会关系、文化/自然的关系,如何通过对"身体"视域的分析展示身体资本与当代传媒的关系,如何从身体性入手审视"自我"问题,成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切入角度。但是仅仅研究"自我"还不行,因为"自我"和"他者"之间有着非此不可的关系,只有从二者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弄清"自我"和"他者"不仅有古典哲学的自我和他者,而且有心理科学的自我和他者(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还有解构的自我和他者(德里达、福柯、巴特等),甚至还有社会理论的自我和他者(布迪厄、吉登斯等),才能看到真正的问题之所在。

1.身体感与现代城市处境

在对"价值理性"的关注日渐让位于对"感性肉身"的关注中,"生命"变成了一个感性本体论的范畴。从世纪之初的尼采、狄尔泰、西美尔、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到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福柯和拉康哲学,大都将生命作为理性化本质飘散以后的意义空白的填充物,于是,现代性标明这样一个事实:感性肉体取代了理性逻各斯,肉体的解放成为"现代性运动"中的重大母题。

在西美尔(GeorgSimmel)看来,现代人深深陷入一个飞速发展而不可知的世界中,处在多种文化元素交错的语境中。文化元素挤压着人,因为人不可能完全清理和吸收文化,同时人又不可能完全对抗文化,因为文化是人类发展所无法摆脱的境遇,也是人自己处身的周遭环境。在文化的现代性中,人的本质不再是一些抽象的形式原则,而是充满肉体欲望和现代感觉的"生命"。人体中的面部是内部统一最表面的尺度,同时也是在精神上获得整体美的关键。从面部最丰富的精神性表现中,可以看出人的心灵变化。人的形象是心灵和生理冲动合力所造成,那种忽略面部的精神性而只是注重肉体的表现性,将是心灵和肉体的双重衰退。面部很容易表现出柔情、胆怯、微笑、憎恨诸感情谱系,它是"观察内心世界的几何图",是心性所能臻达的最高表现域。而身体相对于面部,尤其相对于眼睛而言,则居于较次要的地位,因而面部与躯体就犹如心灵和现象、隐秘和暴露那样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但是,今天的现代或后现代艺术已经从"面容之美"表现走向了"躯体之力"的表现,从精神意象的呈现走向了欲望肉体的展示。身体成为肉体性、享受性和存在性的?っ鳎持鸾ケ蝗馓逅〈R残恚庖磺性绫晃髅蓝谑兰椭蹙脱灾辛恕?BR>同样,"身体距离"也在现代人中被日益强调,甚至有"加大人与其对象的距离"的倾向。人在现代生活的距离感中渴望获取一份相对独立的空间,这种强调距离使现代人害怕过分接触"他者",而出现一种"畏触感"。这种身体的"畏触感",正表现出心灵的"畏触感"。身体的距离感,使人在社会生活中穿上了厚厚的铠甲而将孤独变成了自己的身份证。2这种现代心理特征,与其说是人与客观对象之间的距离扩大,不如说是在精神、在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方面出现了最明显的离心形式。身体的痛苦和走向死亡的"震撼",使得一切神话话语在现代人神经的高度敏感和麻木无感情两极间很难再度兴奋起来,心灵由于金钱的强势牵扯,已经很难能对真正的精神价值做出切实的判断。"现代感觉"终于在金钱经济支配的大城市生活中树立起来,它在推动现代人去涉猎私人权利和私人空间当中,却开始挤压了公共空间和公共权利,随着这种身体空间感和生命时间感的进一步加固,由身体状态的审视所引发的现代文化的"悲剧性",已经在本世纪的人的旋律中发出了不和谐音。西美尔曾经深入思考并着手解决的"现代性"问题,如今已然膨胀为"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问题。如果我们仅仅将后现代性问题看作是新问题,而不了解这一问题的真实来源,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现代性问题上走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迷思。

查看全文

我国传媒运营效率问题论文

[内容摘要]目前中国传媒的经营水平已得到很大提高,但是管理水平却并未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具体表现在运营过程中,就是运作效率的低下。本文分别从传媒机构人、财、物、信息等方面梳理了运作效率低下的现状,然后分别从生产环节、营销环节、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和财务管理环节提出对策。以期中国传媒能尽快走出低效率成长状态,实现内涵式扩张。[关键词]媒介;管理;效率目前中国媒介的经营水平已经得到很大提升,媒介效益也取得巨幅增长。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假象,认为中国媒介的管理水平也随着经营水平一同得到提升。问题在于,人们常常将“经营”与“管理”混为一谈。其实,“经营”解决的是“效益”问题,而“管理”解决的是“效率”问题;衡量“经营”的标准是“结果”,而衡量“管理”的标准则是“过程”。中国媒介发展至今,经营理念已经有了很大改进,效果也很明显:大多数市场化运作良好的媒体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与媒介经营发展水平不相称的是,中国媒介的管理水平并未取得同等程度的提高。中国媒介的运作效率依然十分低下。●中国传媒运营效率低下的现状从媒体本身来看,既存在时间上的浪费,也存在空间上的浪费。时间方面,主要表现在广播时段和电视时段的浪费。广播方面,自从倡导主持人口语式播音以来,就存在着一种观念的偏差,认为拉家常、侃大山就是贴近了听众,认为语言的随意化就是平民化,于是收音机里充斥着DJ们诸如“上班的路上……”“今天的心情……”之类的话语,如果是作为节目的铺垫或者是对听众的引导固然可行,问题在于许多时候我们的DJ都是在漫无目的地“扩张话题”,结果常常会听到“今天本打算……,可是时间又不允许了”的遗憾,是对广播时段的极大浪费;另外,在电台普遍导入手机短信平台以后,又出现了为争取听众短信而过度播读与节目无关的短信的情况,而这些短信对于大多数听众而言无疑就是垃圾信息,是对听众资源的极大浪费。电视方面,主要表现在同一时段大量同质节目的重复与堆砌,既是对电视时段的浪费,也是对观众资源的浪费。空间方面,表现在报刊版面的浪费:同样的新闻同时刊登在同一期的不同版面;版面贱卖,本着“薄利多销”的观念经营广告,使得报刊版面广告堆砌,而总收入却并未提高多少,反而因为广告层次的参差不齐,使得媒体的广告效果大打折扣,媒体的形象也跟着受到影响。从媒介机构来看,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很差,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浪费:人力资源中国媒介机构现有的用人制度存在着问题,一方面一些原本已经过时的岗位,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入编”,不好裁减;另一方面一些新开发的岗位又急需扩充人员,这就造成了媒介机构的从业人员只增不减,逐渐超编,以至于出现了大量的冗余人员。另外,我国的媒介机构几乎全部都是国有单位,在用工制度方面是“事业编制”与“合同用工”相结合,“事业编制”的员工基本不再有任何变动,“抱着铁饭碗”,因此,媒介机构对员工进行增减时基本都是从“合同用工”入手。而现实情况是,过时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大部分属于“事业编制”,“合同用工”招聘上来的员工基本都是急需的。这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一方面媒介机构人员严重超编,媒介机构的财政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一些重要岗位上却还常常缺少工作能手;再一方面,却还有大量的人员闲置着。媒介机构的分配制度与激励制度还不是很合理。由于用工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制度,因此,在分配和激励举措方面也就存在着不同。中国的媒介机构还存在着严重的“劳动”与“分配”相脱节的现象。这就会使媒介从业人员产生很大惰性。中国的媒介机构并没有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开发人力资源。媒介单位只是一味地使用员工,并不重视对员工的“充电”与“再开发”。另外,媒介在用人方面还存在着“过度开采”的现象,比如,让主持人同时主持几档风格相冲突的节目;电台DJ在做节目播音的同时兼做广告播音;等等。使媒介人员的“职业寿命”受到影响。物力资源没有用远视的眼光去购置、添加物力资源。在购置设备、建造基地或演播厅之前,并未充分计算后期的开发与回报问题,只是为了满足一时之需。于是,一期节目制作完毕,一档影视剧拍摄完毕,一些高档设备就再无用武之地,影视基地由于不符合其他影视拍摄需求,也不符合人们的旅游需求,于是只能闲置。造成了巨大浪费。另外,同一媒介单位的设备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共享程度也比较低,致使有的部门设备紧缺,而另外的部门设备却在闲置,利用效率低下。财力资源中国的媒介机构普遍缺少良好的财务计划,更谈不上根据媒介的长远战略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计划。有的媒介机构盈利以后就会有一种“暴富心理”,对资金的使用不知作何打算,于是就产生了盲目情绪,要么盖大楼,要么建度假村;其他稍微理性一点的媒介机构就会去投资。这些媒介机构做投资时,并没有“反哺”使他们繁荣的传媒业本身,而是向不熟悉的领域扩张,去做多元化开发。而这样做的结果又常常是亏损,影响媒介机构的效益,同时还拖累了媒介主业。近年来,媒介行业似乎又兴起了上市的潮流。盲目上市、圈到钱后,媒介单位又不知道向哪里投资,于是资金闲置,财力资源浪费严重。另外,媒介上市以后,还须公开信息,受证监会以及股民的监督,但是,这样做的同时也容易将信息透露给竞争对手,处理不好,上市对媒介反而成了负担。信息资源中国媒介在信息资源利用方面,效率也很低。同一媒介机构的不同报纸之间、不同频道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很低。对信息或内容的利用基本也是一次性的,不注重深度开发与延长开发。……中国传媒运作效率的低下说明媒介管理上存在许多漏洞。有效的管理能使媒介现有的资源获得最为有效的利用,而不良的管理,只会造成媒介资源利用上的巨大浪费。“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经济不发达,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管理不善造成的”①。按照这种逻辑,那么中国媒介比起发达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也就是管理不善。而管理不善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运作效率低下。这种推导或许有些夸张,但是,有效的管理及有效管理所带来的高效率运作,对媒介的良好运营的确十分重要。●全面解决中国传媒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传媒产品生产环节媒体在生产环节应当时刻持有成本意识与节约意识。最直接的就是要珍惜媒体的时段资源和版面资源。在内容制作方面也要导入成本管理机制,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核算与控制。媒体在进行内容生产时也应有市场意识。既要有受众意识,也要适当考虑到广告主的需求。因为,传媒生产的产品必须能够在市场上有效销售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否则,只能算做产品而非商品,资源的价值就不能发挥出来,造成浪费。所以,媒体在生产环节就必须要考虑到媒体产品的销售。只有这样,效率才能产生效果,传媒组织才能实现生产绩效的目标。媒体还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因为媒介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容易模仿,从而造成同质化。媒体内容失去了新鲜感,价值也就大大降低,同等劳动所生产的产品价值降低,意味着媒体生产效率的降低。所以,媒体应当时刻保持创新的姿态,不断为内容注入新鲜血液,从无形中提高媒体的生产效率。建造工业化的生产流水线,对媒体提高生产效率同样重要。在国外,不仅是影视剧拍摄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甚至连剧本都是采用流水线的方式生产的:“由制片人收购一个认为好的、具有拍摄价值、仅有几页稿纸的故事梗概,然后再另请编剧设计出每场戏的动作,写出一个较为详细的只限于视觉性的故事,没有对话,可算作动作剧本。此后,制片人再约请一两位专门写作对话的剧作家来补写对话。剧本到了主要角色演员手里,再请编剧专为自己所扮演的人物进行加工和润色,使人物更加鲜明和丰满。”②美国好莱坞甚至将电影类型化,将影视人物性格、电影语言模式、银幕叙事技巧等全部都实现模式化,创作成本大为降低,同时,由于类型影片都是对观众受欢迎的影片的仿制,因此也能迎合大多数观众的心理,保证预期收益。③最后,媒介也应当对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延长开发与多元化开发,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因为众多产品共同分担研发成本,使每种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降低。同时,由于品牌价值链的构筑、众多附加产品的支撑,还能分担媒介经营的风险。比如,“国家地理频道的电视节目在中国目前是不赢利的,但节目的不停播出强化了其产品的品牌形象,相反其光碟等副产品却在中国市场大获全胜。”④传媒产品营销环节首先,媒介应当建立精确的营销数据库,包括顾客资料库与产品资料库。顾客资料库包括广告客户资料库与受众资料库;产品资料库则是媒介所生产的“产品”——电视节目、报纸等的资料库。这样能使媒介很方便地进行精准营销,提高营销效率。另一方面,“过去特定顾客的信息只保存在销售人员的大脑或笔记本电脑中。在业务员离职或退休以后,这些信息也就随之消失。”⑤而顾客资料库则能将信息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媒介永久的资产。为媒介营销人员建立必要的评估系统,对其进行评估,从而激发其潜能,提升工作效率。可以为营销人员设立计分卡。计分卡既可用来评估媒介营销人员的工作业绩,又可帮助媒介评估当期总体的业绩,并准备新的计划,以改善未来的业绩。媒介在进行营销推广时,也需要一定宣传和促销的拉动。宣传和促销可以帮助促进媒介的销售,提升营销效率。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导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媒介工作人员实现“人本管理”。目前中国的媒介机构基本还是沿用了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有重要区别的。“人事管理把人看作与物质资料没什么两样的东西……考虑如何通过对人的管理工作来提高对该要素的利用效率……仅单方面地关注组织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则力图将组织的目标与员工个人的目标结合起来,注重员工的能动性和他们内在潜能的开发。”⑥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能很好地考虑到媒介工作人员的需求,也能很好地激发工作人员的资质与潜能,因此就能调动起他们的能动性和责任感,从而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对媒介机构现行的两种用人制度逐渐进行改革,最终实现统一。激励理论之一的公平理论就是从社会比较角度研究激励的心理过程。“它认为人们在缺乏评价其得到的报酬和付出的努力是否相当的客观标准情况下,常常是将其付出和所得的比率与他人的付出和所得的比率作比较,以此衡量其得到的报酬是否公平。”⑦而两种用人制度存在的本身就已经挫伤了媒介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必然也影响到媒介的运作效率。所以,必须加以改革。打破传统媒介部门对员工的束缚,形成员工可以根据能力在媒介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的机制。能者上,庸者下。让员工找到最适合自己工作能力的岗位,充分释放潜能。国外有的媒介集团就会在机构内部实行职务轮换,让员工有次序地经历记者、编辑、摄像、制作等不同的工作岗位。一方面有利于员工发现自己的最优技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员工熟悉整个媒介运营过程,拓展了业务技能,再一方面也加强了不同岗位间的沟通与协调,效率大为提高。传媒财务管理环节媒介机构要善于利用财务来管理媒介。媒介战略规划的实现离不开财务的支持。媒介对财务的分配方向能影响媒介自身的发展方向,因此媒介的财务计划必须要与媒介的长远战略规划相一致。另一方面,媒介运营中的偏差也可以通过财务管理进行监察与控制。媒介机构还应当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目前阶段,由于我国媒介的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广告,因此媒介的财务部门或营销部门建立专门的广告客户信用度档案就显得十分必要。媒介机构在财务控制方面应当加强预测能力。过去媒介机构的财务控制基本是采用反馈控制的类型。但是,由于反馈控制经常是滞后的,因此容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举个例子,如果媒介要投资一部大型纪录片,那么,按照反馈控制机制来看,只有完成后,进行发行或者播出时,相关的业绩才开始显现。而这时再改变决策就已经很晚了。所以,媒介更需要加强决策前期的调研与预测能力,加强前馈控制与现场控制的能力。……另外,在媒介运营过程中,加强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环节的沟通与协调也是十分必要的,能极大地提高媒介的运作效率。●提高传媒运营效率的根本性措施导入组织文化建设。长久以来,我国媒介机构关注的只是所运营的媒体本身文化风格的塑造,而忽视媒介机构自身的文化建设。而媒介机构的文化建设对媒介运营效率的提高却很有必要。“组织文化就是指组织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经营哲学等精神因素及其在制度、礼仪、英雄人物等方面的外在体现。”⑧“组织文化最本质的含义应该是指组织成员共同或共享的价值观体系。这种价值观是深深根植于组织成员的脑海中的,并对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⑨媒介的组织文化得到员工的认同以后,这种共享和高强度认同会在媒介内部创造一种很强的行为控制氛围,从而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与行为,确保媒介运行的稳定性,能极大地提高媒介运作效率。导入目标管理法(MBO)。一直以来,媒介机构都是由上级分配目标给下级;而目标管理法则是由上级和下级共同参与目标的选择并对如何实现目标达成一致意见,实质是让媒介工作人员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比起其他行业来,传媒业属于高创造性的行业,从业人员更需要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目标管理法能充分释放传媒人的能动性,提高效率。加强市场意识,增强创新能力。通常,判断某种资源和能力是否能成为核心竞争力,有四条标准: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⑩对于传媒行业,“有价值性”要求传媒必须拥有市场意识(受众意识和广告主意识),这样生产出来的传媒产品才能被消费,才会形成价值,资源的效用才能发挥出来。“难以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则要求传媒时刻要保持创新意识,增加媒介产品的相对价值含量,这样,媒介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就会得到提高。……总之,传媒的经营与管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同时又是相互促进的。传媒管理的改善,会使传媒运作效率得到提高;而传媒运作效率提高以后,又会促进传媒经营的进一步改善……在一步步地螺旋上升过程中,媒介也就发展得越来越强大。注释:①《管理学》,第6页,王凤彬、李东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二版;②《影视导演基础》,王心语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③《影视传播概论与技巧》,第269页,岳淼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④《电视品牌打造的宏观思考》,取自《集团化:城市电视新闻的对策》一书,张鲁闽、陈桂林编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⑤《科特勒谈营销》,第125页,菲利普·科特勒著,高登第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⑥《管理学》,第319页,王凤彬、李东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二版;⑦《

管理学》,第201页,王凤彬、李东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二版;⑧《管理学》,第298页,王凤彬、李东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二版;⑨《管理学》,第213页,王凤彬、李东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二版;⑩《管理学》,第27页,王凤彬、李东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二版。

查看全文

传媒道德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

在我国已有的关于媒介伦理道德的研究成果中,多半是把中西媒介伦理道德问题分开研究,其实,中国媒介管理体制转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在中西媒介的比较研究中会更加清晰,也更有利于解决。因此,本文就媒介伦理道德经常遇到的有偿新闻、媒介歧视、媒介产品的煽情化倾向等问题进行了跨文化的思考。

[关键词]

有偿新闻;媒介歧视;媒介产品

我国媒介伦理道德的系统研究是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继出版了一些著作和译著,发表了数百篇相关论文,对推动我国的传媒伦理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往往把中西媒介伦理问题分开研究,个别涉及到中西媒介伦理比较研究的篇什,也多半浅尝辄止。这倒不是因为两者之间不具有可比性,而是因为比较中的一些理论问题难以厘清。中国媒介管理体制在转型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理论难题,但回避并非解决之道。在中西媒介管理的比较研究中,这些问题会更加清晰,也更有利于解决。

一、有偿新闻

查看全文

全球化消费主义传媒问题论文

在"公共性"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热点的今天,在思想界文化界的当代转型中,全球化消费主义日益与当代文化中世俗化的东西互渗而成为特有的文化景观。如果说,在现代社会出现了生产拜物教和消费拜物教,那么,后现代社会却出现了"传媒拜物教"。当代传媒以跨国资本的方式形成全球性的消费意识,其文化霸权话语渐渐进入国家民族的神经之中。于是,在倡导多元价值、多元社会的文化语境中,大众在多元主体之间,将个体感性差异性推到极端,甚至以个人的绝对差异性为由,割裂个人与他人的同一性,在广告传媒和文化经纪人的操纵下日益以产品的市场需求取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对这种世界性的世俗化消费时尚,本世纪的思想家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值得关注。1

一、现代公共传媒空间中的身体资本

20世纪思想史上的思想家,大都注重对现代人的"精神"和"身体"的内在关系加以研究,因为这有可能深入到对大众媒体所产生的心理文化根源的分析。如何综合性反思身/心关系、个人/社会关系、文化/自然的关系,如何通过对"身体"视域的分析展示身体资本与当代传媒的关系,如何从身体性入手审视"自我"问题,成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切入角度。但是仅仅研究"自我"还不行,因为"自我"和"他者"之间有着非此不可的关系,只有从二者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弄清"自我"和"他者"不仅有古典哲学的自我和他者,而且有心理科学的自我和他者(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还有解构的自我和他者(德里达、福柯、巴特等),甚至还有社会理论的自我和他者(布迪厄、吉登斯等),才能看到真正的问题之所在。

1.身体感与现代城市处境

在对"价值理性"的关注日渐让位于对"感性肉身"的关注中,"生命"变成了一个感性本体论的范畴。从世纪之初的尼采、狄尔泰、西美尔、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到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福柯和拉康哲学,大都将生命作为理性化本质飘散以后的意义空白的填充物,于是,现代性标明这样一个事实:感性肉体取代了理性逻各斯,肉体的解放成为"现代性运动"中的重大母题。

在西美尔(GeorgSimmel)看来,现代人深深陷入一个飞速发展而不可知的世界中,处在多种文化元素交错的语境中。文化元素挤压着人,因为人不可能完全清理和吸收文化,同时人又不可能完全对抗文化,因为文化是人类发展所无法摆脱的境遇,也是人自己处身的周遭环境。在文化的现代性中,人的本质不再是一些抽象的形式原则,而是充满肉体欲望和现代感觉的"生命"。人体中的面部是内部统一最表面的尺度,同时也是在精神上获得整体美的关键。从面部最丰富的精神性表现中,可以看出人的心灵变化。人的形象是心灵和生理冲动合力所造成,那种忽略面部的精神性而只是注重肉体的表现性,将是心灵和肉体的双重衰退。面部很容易表现出柔情、胆怯、微笑、憎恨诸感情谱系,它是"观察内心世界的几何图",是心性所能臻达的最高表现域。而身体相对于面部,尤其相对于眼睛而言,则居于较次要的地位,因而面部与躯体就犹如心灵和现象、隐秘和暴露那样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但是,今天的现代或后现代艺术已经从"面容之美"表现走向了"躯体之力"的表现,从精神意象的呈现走向了欲望肉体的展示。身体成为肉体性、享受性和存在性的证明,脸逐渐被肉体所取代。也许,这一切早被西美尔在世纪之初就言中了。

查看全文

文化传媒营销问题调查与建议

[摘要]2017年暑期,中共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委员会和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百名博士鄂尔多斯•东胜行”高层次人才科研服务活动。江西农业大学部分研究生参与此次调研活动,个别同学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美途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的营销问题通过访谈等方式进行了调查,并参与公司日常的营销活动。发现该公司存在部门架构不合理、内部分工不明确、宣传渠道和方式单一、营销战略缺乏针对性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强与政府的合作,获得政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推进公司内外部改革;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素质;结合市场,制定具备科学性和针对性的营销战略等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美途文化传媒;营销现状;问题;对策

1调研背景和目的

1.1调研背景。为扎实推进“人才东胜”建设,强化人才在推动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搭建人才工作载体平台,统筹推进各项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全面塑造人才工作品牌,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区之路,中共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委员会和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百名博士鄂尔多斯•东胜行”高层次人才科研服务活动。依照所学专业,本人被分配至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展调研,集团根据其近期活动的开展情况,将本人与同行的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的其他三位同学安排至集团旗下的美途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对其营销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1.2调研目的。通过参与公司近期举办的儿童人偶剧活动的前期宣传工作,并以访谈的形式与公司策划部员工进行交流,从中获得一手资料。继而发现公司在营销策划、推广宣传等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例,拓展式的提出系统的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对策。以便公司在后期开展类似活动的过程中借鉴使用。合适的营销战略不仅关乎到企业产品的销售成果,它对顾客感知价值同样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正确的营销战略十分必要。

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1公司简介。鄂尔多斯市美途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金壹佰伍拾万元,是鄂尔多斯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东胜区国有独资企业)的全资子公司。公司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文化领域品牌,统筹鄂尔多斯市文化时尚领域的广告媒体、文化旅游、体育健身产业。公司拥有专业开发经营团队以及对艺术有精准投资眼光的运营团队。业务范围涵盖影视、演艺、广告、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多元化优质产业。目前公司拥有可容纳5万人的大型活动会展演出场地——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拥有可容纳5千人的室内场馆;公司还承办容纳1万人的专题讲座;以及自有广告制作团队、印刷厂、演艺团队、舞台音像设备等。公司力求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并努力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面旗帜。公司业务涵盖品牌策划营销推广、展览展示服务、摄影服务、礼仪服务、赛事演出活动策划组织、文化艺术交流策划组织、企业营销策划、会展会议策划组织、公关活动策划、礼仪庆典交流策划组织、策划设计制作与国内外各类广告、音像制品与影视节目策划、娱乐业策划开发经营、电脑图文设计制作、美术设计制作、艺术品与文物经营、计算机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网络系统工程设计安装与维护等。公司成立以来,策划举办过各类活动30余场,例如万圣节全民健身中心篝火晚会、金龟子城堡录制、“美丽公约蓝丝带”与爱同行,走进鄂尔多斯动物园公益活动、2017年“我爱足球”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东胜赛区海选活动、2017年第二届草原国际舞蹈嘉年华、系列儿童剧等。2.2策划部简介。2.2.1部门人员设置及分工。目前公司策划部共有四名员工,分别是部长一名、副部长一名及部员两名。其中部长负责统筹及公司旗下的体育馆外广场的审批手续;副部长负责外围商业(如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的商业活动等);两名部员分别负责设计工作与宣传工作。同时四名员工都需承担执行业务(如销售工作及寻找合作单位)。2.2.2部门负责工作范围。本次调研的主要对象是美途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下设的策划部,该部门的职责主要是策划与销售,具体如下:对内负责集团及其他子公司的相关活动策划与宣传,承担日常销售业务。例如系列活动的售票、体育馆的商业运作、羽毛球馆的年卡销售等;对外承接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活动策划工作。例如为政府机关职工的健身活动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策划方案等。2.2.3部门亮点。部门内部分工较明确,能做到各司其职;部门成员年轻化、充满活力、富有激情、凝聚力强且具有较强的文案设计能力;善于运用类似于饥饿营销等的营销手段;重视相关外部市场的拓展与开发。

查看全文

浅析广告传媒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和对策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小企业面临着因规模不大,融资难的重重困难。中小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实现更长期的远大目标,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体系是必经之路。我国广告传媒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独资、合伙、公司等形式,小企业的公司资产与个人财产混为一谈,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也不够彻底,尤其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企业财产与个人的家庭财产不分你我,互相使用。因此,广告传媒企业会计核算存在很多问题,如公私不分,没有独立的财务部门,会计主体混淆不清,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对财务风险没有充分的认识等。不仅不能清晰、准确的反映企业业务的真实发生情况,而且对企业长期的发展也存在风险和挑战。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及时、正确决策。本人对广告传媒企业存在的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给出对策建议,希望可以帮助部分中小广告传媒企业完善其会计核算制度,加强其内部控制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和有效的改进措施,帮助企业实现更远的长期发展目标。

关键词:广告传媒企业;会计核算;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一、广告传媒行业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主体界限划分不清晰。我国广告传媒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独资、合伙、公司等形式,小企业的公司资产与个人财产混为一谈,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也不够彻底,尤其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企业财产与个人的家庭财产不分你我,互相使用。不仅阻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财务人员对企业业务进行清晰、准确的会计核算。个别中小企业为了减少运营支出,节约成本,对企业发生的每笔业务,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企业需求进行合理的设置和规划。很多企业在管理上与会计核算上比较随意,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甚至还有很多中小企业不仅没有独立的会计机构,而且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导致会计核算不清晰,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二)会计基础弱,没有成套的核算体系。在会计机构设置上,有的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没有成立财务部门,有的中小企业即使设置了财务部门,不同会计岗位的职能分工也不明确。小的广告传媒企业最常见的是老板亲戚直接担任公司出纳工作,外聘专业的财务人员兼职做公司的会计核算;有的传媒企业的财务人员直接是无证上岗;即便中小传媒企业外聘专业的财务人员,大多数人员也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定期的后续教育,或者通过国家机构参加专业职称的考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传媒企业的原始凭证的获取存在一定的难度,存在白条抵库现象,降低了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以个人名义设置私人账户,极易导致小金库以及形成账外收入与支出,促使一部分业务的经营情况在企业没有真实而充分的体现,不能为领导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不同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在会计核算中各具特色,有一部分中小企业经常发生核算范围及会计科目使用频繁变化现象,不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不符合会计准则中的一致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三)传媒行业财务风险管控非常薄弱。中国由于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互联网广告已经成为主要广告形式,并保持着高增长。进而会使企业的营运区域、资金链条也不断向外延伸,虽然可以有效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资金周转风险和运营分险,尤其是针对民营企业而言,业务规模不是很大,客户的需求越来越高,平台的强势账期,两座大山让一部分广告传媒企业不能喘息,同时又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其运营形式也是多元化的,涉及到多个子部门、子公司、投资公司等,因此其运营管理的难度较大。结合目前传媒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建立财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识别风险,但是预防并控制风险的能力很弱,主要原因有传媒行业对风险意识的认知不够;没有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及专门的机构及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在运营管理体系中,财务的管理地位比较薄弱。(四)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告传媒行业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传媒行业面临着改革,新媒体及自媒体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好。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公司战略目标不明确,老板一人扛着所有的业绩目标;各部门及不同岗位员工的岗位职责划分不清晰,干好干坏一个样,不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不能激发员工发挥价值最大化,同时也忽略了员工的个人成长空间。公司业务回款与个人业绩完全脱钩,甚至公司资金是否充足,与员工没有任务关系,严重影响企业业务的正常发展。

二、健全会计核算体系与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提升对会计核算主体的认知。若想解决广告传媒行业存在的会计核算问题,就必须明确会计核算主体,公司资产与私人财产分别进行管理,个人不能随意占用公司财产。不同的企业都是单独的会计主体,必须分别进行会计核算。而不是交替使用,混为一谈。只有让企业认识到哪个会计主体是被服务的对象,才可以让会计核算制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持和服务。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置适应此阶段的规则和制度,对企业发生的经营业务进行清晰有效的记录和分析,必须与其他会计核算主体进行严格的区分,才有利于明确为谁服务的目标。若在会计核算中混淆会计主体,则会发生业务的收、支不属于同一个会计核算主体,导致其盈利水平失真,资产情况与实际不符,对企业管理层不能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不能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二)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度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有利于保证企业的各项资产的安全性,防止资产流失;规范的核算制度,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防止财务数据失真;有效的核算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有序的进行监督和控制。建立会计核算制度可以帮助财务人员有规可依。首先,企业根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业务特性,需要设置符合公司业务的会计科目,并明确规定每个科目的核算范围及内容,为后续提供数据分析奠定基础。其次,根据企业业务发生的各个环节进行逐一梳理,把企业业务的收、支核算进行系统的规定。如接收投资者入资如何填制记账凭证;填制会计凭证时,关于会计记录文字摘要要求(费用报销-X部门-X报销X费用-付款节点);会计凭证必须附有真实有效的附件等。第三,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以财务部名义建立会计电子档案共享中心,根据财务人员的不同岗位职责将所负责的工作成果以电子版本格式在共享中以不同文件夹命名存放,有利于会计核算时核对数据,也有利于对内的业务部门和对外第三方提供资料。第四,建立纳税申报手册,根据不同的会计核算主体所属的税务机关,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按纳税申报要求和流程逐一进行梳理成册。第五,建立结账指引文件,以月、季度、半年、年分别为单位,每个节点需要完成什么事项,经办人,复核人分别是谁,进行一一罗列。不仅有利于梳理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而且可以避免某些工作的遗漏。除了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外,还需要有专业的财务人员坚守职责。财务人员自身不仅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适当的通过国家专业机构进行考试。企业若想达到财务核算清晰、准确的目的,则不仅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新人的岗前培训制度,加强定期给财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学习到最新的财务知识;而且需要提升财务人员的自身的职业素养,尽其所能让自己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便于适应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一方面提高鞭策动力,一方面增加他们的工作危机感。(三)从多方面识别并加强风险的把控。(1)识别财务风险。企业负责人及企业高管应该对财务风险知识有基本的了解,特别是业务部门负责人不要一味的为了达到业绩考核目标,忽略了财务风险,若企业发生无法收回的重大款项,就会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企业在开展业务中应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的信用管理制度,在开展新客户、合同签署及客户回款的过程中实施全程监控。在制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时,一定要通过直接、间接的方式对客户进行认真考查。在不影响企业资金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设置企业赊销的最高额度及审批流程,便于业务人员按照企业规定拓展业务,及时了解客户的业务发展及资金周转情况,并将信息及时告知财务部门。设立红色预警,降低企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减少企业损失。(2)建立客户档案管理制度,防范信用风险。合理的赊销策略有利于企业拓展业务,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是盲目赊销会促使企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企业将面临很大的资金风险。企业必须建立客户档案管理制度,对不同的客户信用进行等级评价,从而降低企业的资金风险。若将现金比作是人体的血液,那么资金流就是企业是否可以正常运转的命脉,对企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应该事前对客户进行调查、分析,判断客户是否有不错的行业口碑和是否有偿还债务的能力;事中对客户要定期的了解其信用情况;除此以外,还必须随时关注客户的业务运营情况,资金周转是否正常。还可以通过官方或者其他渠道获取客户的信息和财务数据,以便于分析客户的业务是否处于正常的运转,若客户有融资需求,对于投资方相关的信息及本次融资额度等也要加以关注。(3)预防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业务人员岗位调换、离职,必须对经手的应收账款、整个项目的相关邮件、文件、合同以及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详细交接,避免企业流动资产流失。业务人员因公司发展需要调整岗位的,调岗前需要梳理自身负责的尚未收回的合同款项,并做好相关的交接工作,交接不完整的,不得调岗;交接不清晰的,责任由交接人承担,交接清晰的,责任由接手人承担。离职的业务人员负责的合同款项发生坏账的,必须取得客户的书面确认,否则不予办理离职手续,其后续催款工作由接手人办理。业务人员交接时,应与客户逐一核实款项,遇到问题或数据不一致时应及时向部门负责人反馈,未及时上报,故意隐瞒者与离职人员承担连带责任。(4)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为了有效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便于企业业务正常、高效的运转,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的控制制度。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并进行有效充分的结合运用,是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应收账款管理主要节点有:客户信用评价,比稿、竞标、中标,签署合同,合同执行,开具发票,结案报告,款项回收等事前、事中进行监督控制。除此以外,企业领导、每一位员工,在每项业务、每个环节都必须各执其职。当然,在催款过程中,为了积极调动员工积极性,应收账款回款与员工提成进行挂钩,加速企业资金的回收。

查看全文

新形势下报业(传媒)集团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1“新形势”的具体表现

1.1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转企改制目标明确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落脚点是要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制为现代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过去十多年来,国家对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高度重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其后,相关政策文件、规划纲要及改革试点地区、单位相继推出。至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通过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提高文化开放水平。至此,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路径更加清晰,对报业(传媒)集团的转制要求也更为明确。

1.2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冲击加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尤其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出现和普及,更是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便捷、快速、碎片化、个性化的资讯服务和体验,使微博、微信、新闻APP等新兴媒体迅速抢占市场,不断冲击、瓦解和分流传统纸媒的客户群体。迫使报业(传媒)集团开始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进行多元化投资经营,投入巨大资源打造新的媒体形态和经营项目,通过向全媒体转型来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影响力。

1.3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务管理难度增加

查看全文

深究传媒文化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问题

摘要:本文从传媒文化的各种突出现象入手,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分析当代传媒文化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其中包括视觉传媒文化对青少年思维的影响,消费文化给青少年带来的理想困惑,民主趋势对青少年参与信息讨论等,并希望通过分析能够给出有效的建议,来实现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视觉文化消费文化培养理论被迫成熟拟态环境

一、当代传媒文化的特点及突出现象

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很多,不同领域对文化的定义不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B.Tylor,1832-1917)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符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他主要强调了精神或社会心理层面。吉尔兹将文化定义为:“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就传媒领域而言,传媒文化是象征符的集合,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精神层面的社会制度、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及习俗等,物质层面的如传播媒介、传播机构、乃至传播“情境”等。传媒文化区别于文学和艺术等精神产物,有其功利性,大多不具备珍藏价值,其品位取决于受众,缺乏早期传媒的“精英意识”和思辨特性。为迎合大众口味,它甘于简单化、商业化,及同质化。

传媒文化是这个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传播运行的血液。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科技的进步、经济的演进同样影响的传媒文化;反之,新媒介的不断出现、信息的传播也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随着传媒科技的进步,传媒文化由印刷文化演进到视觉文化,而经济形式由过去的工业形式到消费社会,传媒文化呈现出消费文化的特性。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矛盾加剧,媒体自身的发展也出现了兼并潮,让媒介文化出现了霸权特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