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手法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02:17: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创作手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创作手法

以“重复”手法为例研究艺术创作方法

艺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越来越多的表现形式被创造出来,而真正能够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的艺术家很少,所以,对于我来说,充分的学习前人所创造出的艺术表现形式或是表现方法并加以借鉴,对于自己的创作大有益处。同时,关于“重复”这种表现形式,我也搜集到了很多艺术作品。

如李青的油画作品《大家来找茬》(图二)系列、或是艺术家杨振中采用了一种影像艺术的形式,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面对摄像机说:“我会死的”,等等。同一种艺术形式被不同的绘画材料利用,就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也能表达出作者不同的创作意图。作为艺术创作者,了解艺术创作中的创作方法与创作技巧的矛盾统一,能够有助于提高创作者选择适合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技巧的能力,提高艺术作品的水平。而作为艺术作品的欣赏者,理解这种关系能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另一方面,每一种艺术创作方法的形成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一定的艺术观念、一定的社会思潮相关。例如八大山人的画,大多数是以凝练的笔画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态度。其绘画风格的产生往往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联系。在我的创作中,选择用重复的表现手法表达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状态,我们仔细思考便会发现,我们现代人也许每天就在重复着同一件事情,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下班;每天间歇性的打开手机上的各种软件;疯狂的点击右键刷新电脑屏幕。建构在“重复”之上的艺术品往往表达的就是对生活中重复的无奈。在新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我们能够看到更多元的艺术形式,这就使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更加的抽象,或被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定义为怪异。但同时,当我们真正接触到了更多的艺术形式之后,便会发现,真正的艺术是不拘泥于形式的,而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正如那些行为艺术家所带来的作品一样,他们正是试图通过一种让人们震惊的方式来警醒世界,对于这些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我们值得尊敬。“重复”也许在大多数人眼中意味着无趣、枯燥甚至是没有艺术感,但当我们将这种艺术形式仔细推敲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这种形式背后隐藏着艺术家们对社会的思考。艺术首先是作用于感官的,在通过感官感受之后才会传达到我们的大脑,引起我们的思考,于是各种各样刺激我们感官的艺术形式纷至沓来,我们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看到艺术背后所包含的的深意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对某种艺术形式的学习与研究,让我们看到这种艺术形式背后的故事,从而指导实践,才是真正重要的,才能使我们具有更加智慧的思维。

创作方法是思想性因素和技巧性因素的有机统一,它不等于技巧、技法、艺术手法,却又离不开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而是利用它们来增添自己特色。艺术作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对于艺术创作者还是艺术作品的欣赏者,了解和研究艺术创作方法,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艺术与现实的完美结合。而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要将自己置身于时代当中,认真探索和研究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将自己的创作和时代结合,同时,艺术创作方法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的,正是这种变化和无限的组合可能向我们揭示了艺术创造的奇妙魅力。

作者:刘哲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赖罗春.丝网复制艺术研究——以复制当代油画为例[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04:59-60.

查看全文

手风琴乐曲的创作手法思索

关键词:手风琴;乐曲;创作手法

摘要:手风琴这种和声乐器,有右手宏亮的键盘音响,左手浑厚的低音和丰富的和弦按钮,被人们称其为“小乐队”,手风琴凭借这些天然优势,能演奏出各种民族风格、各种民族调式的乐曲。

一首优秀的手风琴乐曲,能感染观众,使人振奋、激昂、愉悦和快乐,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其中包含着创作者辛勤的创作过程。手风琴这种和声乐器,有右手宏亮的键盘音响,左手浑厚的低音和丰富的和弦按钮,被人们称其为“小乐队”,手风琴凭借这些天然优势,能演奏出各种民族风格、各种民族调式的乐曲。目前,在民众中广为流传的乐曲,大部分是根据原创作品改编而成,是在深刻理解原创作品的前提下而进行的再创作,其中包括作品的调性、时代背景、民族特色、人物形象、自然风光等,然后考虑如何把手风琴的各种演奏技巧揉入到乐曲中,包括快指、轮指、和弦烘托、转调、复调、抖风箱等,这些演奏技巧,并非在乐曲中全部用上,而是根据乐曲的需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法。

一、表现动态的手法

为塑造物体运动的音乐形象,首要考虑物体运动的特点,节奏型是灵魂。如乐曲《牧民歌唱》,为表现马群奔跑的音乐形象,作者始终抓住马蹄点的节奏,采用四句主题音乐,利用快指的技巧在曲中多次出现。这段快指旋律节奏明快、线条流畅,颗粒感强,塑造出草原牧民豪爽粗犷,奔驰在千里草原的人物形象;为表现零散的马群汇集在一起,最后形成万马齐奔的宏大场面,作者采用左手走低音的主题旋律,右手利用主、属、下属的三个和弦转换,强有力地打出右手键盘的反伴奏,依然采用节奏明快的马蹄音型,成功地表现出万马奔腾的艺术场景,使人置身在蓝天白云之下,融入于万马奔腾的行列之中,获得圆满的艺术效果。同样表现动态效果,乐曲《我为祖国守大桥》运用另一种手法表现火车飞跑的形象,作者采用抖风箱和四个减七和弦按钮,只用八个小节,便出现了风驰电掣的火车呼啸而来,音乐形象鲜明逼真,表现力极强,为更好地表现作品主题,作了很好的背景烘托。又如作品《野蜂飞舞》,全曲从头至尾全部运用十六分音符半音激进方法,采用强弱对比,渐强渐弱的手法,表现大自然中野蜂飞舞的动态。一群野蜂由远而进,汹涌飞来,它们飘在空中交织在一起,纷乱地飞舞着,发出嗡嗡的响声,忽而飘上、忽而飘下,在指尖快速流淌的音符中,使人仿佛听到山涧的溪水潺潺,花丛中昆虫的窃窃私语,给听众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二、表现人物心情

查看全文

山歌音乐发展创作手法研究论文

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客家山歌丰富多彩,它的曲调抒情奔放、细腻缠绵、风格独特,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如何发展客家山歌音乐,让客家山歌赋予新的生命,能与群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要相吻合?笔者认为,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不继创作出具有客家风格和时代气息的客家新音乐。具体来说,就是在音乐创作上应该多元化和不断探索创新。

一、在原腔山歌的基础上,运用作曲的技法加工发展客家山歌。

传统的原腔山歌中有很多是非常优美动听的,我们在保留吸收原腔山歌的风貌、韵味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作曲技法,往往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易为群众所接受和欣赏的音乐来。例如,被誉为“客家山歌王”的张振坤,他在客家音乐创作中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创作的《世代铭记恩情》这首曲,采用蕉岭长潭山歌的原腔,通过以词变腔、节奏压缩、扩展等手法去创作,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容易传唱的客家山歌歌曲。

二、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客家方言通俗歌曲。

传统山歌中,许多是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所以,在中、老年人中容易传唱和产生共鸣。而当代年青人,对传统的客家山歌却不甚了解和不易接受。随着新时代期社会形态、社会风情、思想观念的更新,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而新颖,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客家音乐的素材,创作出流行歌曲。台湾的作曲家运用客家山歌素材,采用通俗歌曲的手法进行创作,题材广泛,手法多样。所以,台湾客家话歌曲在大陆很受欢迎。我认为,我们客家山歌音乐创作一定要向人家学习、借鉴,多创作出一些具有客家特色的通俗歌曲,逐步在客家地区流行,让青年人了解客家文化,从而喜欢客家歌曲,才不会忘祖,才能后断有人。

三、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艺术歌曲。

查看全文

小品建筑创作手法论文

一、小品建筑概况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设计事业的发展,建筑的类别越来越多,而小品建筑正是在这样一种多学科交织的状态下逐步凸现的。一提到小品建筑,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在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当中,接触的最多的就是小品建筑。

笔者将小品和建筑结合起来,作为独立的一门建筑类型,是以区别于一般的纯观赏性、没有功能意义的构筑物和雕塑。本文所指的小品建筑是指那些体量小、功能简单的“小建筑”,强调其在所处环境中的装饰性。小品建筑的定义涉及范围广泛,从一片墙到一座小型建筑均可归为小品建筑。

二、小品建筑的创作意义

2.1人们审美情趣的要求

小品建筑分布广泛,与人们的生活发生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与周围不同的景物和人群发生关系,因而必须具有灵活多变的体态、气质和表情。要做到这些,要求我们重视小品建筑的创作。

查看全文

浅谈杜尚的艺术创作手法及后续影响

摘要:作为西方最具争议的艺术家之一,杜尚的艺术创作手法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崇尚美,而是排挤美。他对艺术观点从不给予清晰的定义,因此他对艺术的态度不是充分表达,而是不可表达的表达。杜尚很难让人把握,所以他的存在总是伴随着惊人的悖论。因此,他的作品跟他的人一样,总是让人很迷惑,这种迷惑为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吸引了大批热爱艺术的人不断去探索,去追随。他的作品曾受过野兽派、立体派等艺术流派的影响,但他并没有“拿来主义”,而是冲破传统艺术手法的樊篱,以他独特的、摧枯拉朽般的创作手法来反传统、反艺术。

关键词:杜尚;艺术创作手法;艺术观念

杜尚早期的作品受到了塞尚的很大影响,例如他的油画《布兰维尔的小礼拜堂》和《艺术家父亲肖像》)和立体主义的影响较大,但这并不代表完全影响,因为他是杜尚。而出于对立体主义的好奇,他还追随过一阵这样的新风格。实际上杜尚在这一时期并未明确自己在艺术的途径,更无法说风格。“运动”是他独立探索的一个新领域,尽管如此,我们不能说是杜尚开创了绘画上表现运动的手法,因为在此期间意大利已经有人在有组织、有宣言、有规模地在画面上进行探索运动感了,这就是未来派。但是我们仍可以发现杜尚与未来派的不同。杜尚在《下楼梯的裸女》中是用描绘运动来排挤美,未来派却明确把运动当成绘画中一种发现美的手段,“他们在自己的宣言中表示要表现现代城市‘运动、速度与力量的美’”。杜尚的这种“没有美,没有丑,没有任何美学性”的艺术创作手法在他开创的“现成品”艺术中被发挥到淋漓尽致。如我们所知道的,在杜尚的诸多现成品艺术之中最惹人瞩目的便是被命名为《泉》的那个小便池。一个平常的瓷质小便池,底部的边缘被杜尚签了一个化名:“R.Mutt1917”。这件惊世骇俗的艺术品的出现,直到现在依旧被人讨论,“因为它不只是俗物,而且是一个当得起‘下流’的俗物——便池,这样的东西,杜尚竟然拿来当成艺术品,这个玩笑似乎就开得过分了。”

1在当时,甚至是一些思想超前开放的人也不能接受这样的“艺术品”。由于“不受待见”,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它的照片,后来美国休斯敦的门尼美术馆给《泉》专门开设了一个专题展览,这样一个没有“主角”的展览似乎是对当初那些抱着嘲讽的态度指指点点的观看者们的讽刺。杜尚的“现成品”很多,却很少人知道《瓶架子》。这件作品充分表达了杜尚选择现成品的态度:完全不动声色地、悄没声儿地拿来一件平常俗物,对其不做任何的改变,而且选择的东西越普通就越好,决不有趣,但是它们都非常典型地表达了杜尚想要的效果:“反对美”。这就是杜尚的“现成品”:反权威、平等心、自由且圆融无碍。“现成物体”,正是出现在杜尚艺术生涯的高峰期。《走下楼梯的裸女二号》使他在美国一举成名的同时他又开创了整个西方艺术领域的两项创举,一个是“活动雕塑”,另一个就是“现成品”艺术。说到杜尚的“现成品”,不得不提到达达主义,但杜尚比达达主义超然得多。“达达主义者一致的态度是反战和反审美,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厌倦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怖,另一方面得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他们对传统艺术和文学以及立体主义和当时另外一些现代流派都厌烦到了极点。以这个运动为名的评论都专长于那些可以说是‘对于不可言诠者的精辟诠释’,包括诗和那些内容时而欢愉、时而尖酸刻薄的反逻辑文章。”

2这恰好符合杜尚一生致力“发现美,再排挤美”的气场。在达达主义的鼎盛时期,虽然杜尚在绘画和言辞上的光辉使他很快成为这一运动的国际领导者之一,但是他依旧保持着置身事外的态度,似乎他的人生字典里只有“超然”两个字。为了表达对达达主义者要消灭绘画的宣言,杜尚在1923年的《甚至,新娘被她的汉子剥得精光》之后便将他的画笔搁浅了,从此专心研究棋艺。然而再看看其他那些当初吵着嚷着说要“反对一切既定模式”的“起哄者”们——战争结束,社会逐渐步入正轨之后,他们的思想也慢慢恢复正常,又三三两两的回到文明的既定模式里,照旧做之前没做完的事,过之前没过好的日子。没有了怨言,没有了脾气。说到杜尚的艺术创作手法,由于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阅历,受到身边不同人物的不同影响,因此很难下定一个准确的结论,但是通过阅读研究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我情不自禁地拿它们与后现代的服装设计做了一些比较,冒昧地自我认为杜尚的艺术创作风格为“矫枉有时必须过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后现代风格下的时装设计师们总是把他们的衣服设计得越破烂、丑陋、夸张,甚至暴露就越好,因为他们认为不这样便不足以颠覆一贯的抱残守缺。所谓“矫枉有时必须过正”,这话用在当今的时装界也十分合适。而用在杜尚身上同样奏效,尤其是他的“现成品”艺术。

与杜尚常有往来的意大利画家布鲁奇诺这样评价过杜尚:杜尚的特质之一是他的独立不群,他的思想是个完全的独行者,唯一可以与他独行为伴的,是他创造的另一个世界,他那个独特的艺术世界。就是因为独特,所以他的思想是自主的,而且他的作品也无法定义。即使他用自己的艺术创作来“排挤美”,也不会因为反艺术的思想而遭唾弃,反而赢得了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史上最具创造性构想的荣誉。

查看全文

扎染图案艺术创作手法研究

1抽象

抽象型图案在扎染工艺中运用比较广泛。抽象的画面,更加概括、提炼、意境深化,并容易识别、记忆,也适宜于扎染的制作生产。抽象型的扎染图案主要指把自然形象提炼为有一定规矩、局限、程式化的几何型的装饰形象。它们在图案表现上,不具体描绘自然形象的个性和特征,而是将自然形象进行概括、提炼、归纳、简化成抽象形象,强调条理、秩序、节奏的美。如扎染中的三角花、六角花、八角花、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圆形等几何形的图案。抽象型手法极大地拓展了扎染艺术的空间和视野。

2简化、夸张

在充分了解掌握动、植物的生态特点、结构、形象特征、精神面貌以及对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深刻印象的基础上,从装饰美的角度选择适宜的描绘角度,利用事物的最佳特征,通过提炼、简化,加强自然物象的主要特征部分,减弱妨碍美感缺乏装饰特点的次要部分,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减少层次,用简洁的艺术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结合他们的感受去表现花卉、动物的旺盛生命力以及大自然所赋予的纯真美。如菊花在扎染图案中减少其花瓣的层次,反倒增强了它婀娜多姿的形态;在树木扎染图案中树形树叶精炼集中,形象却更加典型更具代表性。夸张的前提是简化、是高度的概括,夸张和简化紧密相连,在白族扎染图案中往往同时使用。夸张主要是利用本身有代表性的和美的特征,打破自然形象本身的比例关系,使表现对象的美得到加强,使其更具典型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从中获得艺术夸张美的享受。白族扎染图案对物象的特征、结构、比例关系把握得很到位,在进行重构时非常注意保持形象的谐调关系和节奏、韵律感以保证夸张的适度性。如在对蝴蝶进行简化夸张时,在变形时将翅上花纹简练,高度概括突出其典型特点。加强触须、适当的拉长双尾进行夸张,使动势明确,其凌空飞舞动势的气氛得到加强,增强其凌空翩翩起舞的优美动态,使蝴蝶显得更美丽、更生动。

3对比、反复

对比产生主次、空间、节奏、韵律,体现出形式美。没有对比形象就单调乏味,缺少生气。白族扎染图案在遵循多样与统一的基础上通过形的大小动静、色彩的明暗冷暖、线的粗细长短曲直、面的大小、空间关系的主次虚实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各自的特征、气质、美感,突显出画面的重点,给人明确、强烈、肯定的感觉,在视觉上形成较强的冲击力,使扎染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通过对比、衬托,使图案纹样显得充实丰富。白族扎染图案主要用蓝白两种颜色产生对比、虚实,蓝白两色互相反衬形成丰富厚实的层次效果。以虚写实、以实写虚,形成不同的美感和艺术效果。白色简、淡、空、灵,蓝色浓、郁、沉、厚,产生庄重、安稳、富有装饰效果的图案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图案构图中虚实、疏密、黑白呼应、渗透、统一美观的构图。

查看全文

传统美学兴之手法的艺术创作论文

一、“兴”在艺术中的表达

“兴”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发动,它最早是原始人游行仪式中兴发感动的力量,胡经之把“兴”的内涵概括为三个层次:感兴起情、神思、兴会。叶郎概括为三阶段:准备、兴发阶段、延续阶段。他们都注意到“兴”是由浅而深、渐次升华的审美心理的过程。此过程完成了艺术意象的建构。“兴”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具有灵感性质,贯穿于心师造化和神思内涌中的共同因素,自然地从情绪启发感动,“兴”是艺术的意象欲出,以诗书画为代表作为中国之艺术。这些艺术创造过程非常强调意象,艺术的审美创造的独特性,即建构的过程。在艺术初期的构思中“兴”为艺术创作的发动前提,而转化为直接物象,即胸中有竹的意象过程。郑板桥把画竹过程分成:眼中有竹(物象)—胸中有竹(意象)—手中之竹(艺象)。“兴”为艺术家审美心理内在的创造过程,自然天成也就是顺应转化艺术创造表现的过程,自然地发展到后面的艺象阶段。“兴”在审美心理层面上已成为一种融主客观、理性与直观、认识与体验为一体的审美范畴,它能促进情感及艺象的统一。书法在“兴”的创作艺术表达上最具有显著特点,不仅单从创作表现上统一协调,更是书法家内心情感与外在创作表达的统一,即情感寓艺象,艺象表现情感,真正体现出作者的情感过程及创作过程的统一,“兴”已成为创作的一部分,即艺术创作尊重情感自然天成。艺术正是由这种“兴”呈现的自然纯正及情志、韵意,即艺术闪烁着美。

二、“兴”在艺象表达中的审美特性

“兴”作为艺术家审美心理的意象,能促使艺术家心中创造表达激情,自然生成的自觉冲动,潜心于自己创作作品之中,创作出许多始料未及的神奇物象。《新唐书》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即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即由于处于高度兴奋,主题为兴,以为是神之作品,某种意义上“兴”本身是创作的主题表现,是内心抒发与某种形式上的“技法”,按照格式塔理论就是某种力在情感形式上的体现,也就是情感与艺象形式的结合体显“兴”的自主而自由的爆发特性,而真正达到艺术作品中的“心手合一”。长期以来,艺术作品所反映的都是客观的现实,都涵盖着艺术家的主观思想。唐代画家张就曾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概括的就是从客观现象、艺术意象到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兴”的艺象表达很好地展示了艺术家创作的全过程中审美心理的情感变化及艺术形式运动。

三、“兴”的艺象表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兴”作为一种艺象表达的方式,从创作表达的形式入手,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体现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它的艺象表达过程是自主、自由的自我体验及自我呈现的一个游戏般的过程。在艺象表达创作中能促成艺术创造的过程统一及形式、内容、技法情感上的和谐。“兴”作为主体表现,是表现自己本质力量的一种自我呈现的审美活动,它获得了艺术品质并最后为艺象的艺术品提供了保障。在艺术创作中艺象表达贯穿其间,把各个阶段汇通合一,从传统美学范畴中体现它的完整及独特性。作为感悟兴起的审美心理,从审美心理自然发展及延伸到艺象表达中的一种审美创作形式体现到艺术创作作品中。布颜图说:“兴,乃创作之必须。”可见兴是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东西,张法在《直觉与兴》中指出“兴是艺术创作至关重要的东西,有兴则有艺术,无兴则无艺术”。“兴”具有审美心理灵感的性质,它的艺象表达在艺术创作中极好地体现了艺术家本身的情感,体现出艺术的魅力及感染力。

查看全文

动画艺术创作形象设计研究

1.动画艺术创作的形象设计元素

1.1内外特点的刻画。无论是在影片还是在文学作品里,如何介绍一个新人物的出场,关系着整个影片和文章的主线脉络的发展。一般说来,都是要通过细致的描述人物内外特点,把人物与其他角色显著的区分开来,也让观众记忆深刻。所谓的内在就是性格的刻画,外在就是外貌的描述。内在和外貌应当遥相呼应,除非是刻意突出反差,否则长相和性格应当趋于一致,着重突出“相由心生”的道理。人物的性格决定着剧情的发展,而如何刻画人物性格,则刻意通过描述相貌出发,用外在的设计帮助观众在脑海中记住角色的特点,用相貌突出性格。1.2衣着道具。角色的形象固然重要,而外貌给观众的直接视觉冲击又占据着形象刻画的半壁江山。而另一半就需要通过角色服饰、场景道具、情景设置来提供辅助。这些都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深入的体会到动画的剧情和人物的心理活动。例如在《魁拔》的系列国产动画中,主角蛮吉的形象就是一个小猴子,而他的着装则是经典的橘黄色套装,伴随着红色的头发,立马就能给观众带去一种活泼、好动、青春的人物气息。这也说明了服饰道具的巧妙设计能够间接地向观众传递信息,而不需要刻意用大篇幅交代具体的人物性格和剧情设计。1.3细节刻画。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的洗礼。艺术高于生活但是也源自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丰富经验和敏锐的捕捉能力给创作者带来了创作的源泉。动画艺术创作中,动画里的人物也会有情绪的波动,也会犯错,也会有所烦恼。这些生活细节可以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可以通过艺术手法让观众感到精神的洗礼。动画创作不仅仅高现代高新技术的逼真还原,主要还是通过细节感染人、启发人。人物形象的逼真,再加上细节上的细致刻画,无疑将会给观众带去印象深刻的视觉感官体验和情感的共鸣。

2.动画艺术创作形象设计方法

2.1喻物手法。动画艺术创作中比较常见的形象设计手法之一就是喻物。这一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许多动画中,其主要的方法就是用动物或者其他事物的描述和特写把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情绪状态表现出来,属于寄情与物的一种描述手法。这种方法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角色印象,同时交代了剧情的发展方向。2.2拟人手法。这是一种将无生命的“物”比拟成“人”的手法,一般说来,大部分动画的剧情中都会有拟人的手法存在,通过拟人,将没物或者动物的情绪和生命表现力充分的展现出来,这是一种同“喻物”手法相呼应的形象设计方法。例如《猪猪侠》系列动画就是把小猪进行拟人化处理,体现出了不同小猪之间的性格特点。2.3联想手法。一般说来,动画的创作需要一定的想象力,想象力的具体体现就体现在联想这一手法的运用上。将视觉元素进行处理融合,通过角色形象直接联想到现实中的具体事物,最终诞生出一个全新的角色造型。例如,“奥特曼”这一系列的角色就是通过联想手法,刻画出的一个可以变身,可以释放技能的新角色造型。2.4颜色的运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情绪,例如蓝色代表忧郁,红色代表热情等。而对于人物性格的衬托,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例如反派人物的刻画大都采用了黑色、灰色等。而且主要角色的颜色使用也可以更加丰富多彩一点。2.5注重受众的分布。一部动画的艺术创作之初,肯定需要进行初步的构思和受众的确定。不同的动画的绝对受众是不同的,当观众不一样时,就需要对动画设计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动画艺术创作是针对幼儿时,角色人物的色彩搭配可以丰富多彩一点,剧情的设计也可以简单直白一点,不能过于生涩难懂,要与幼儿的年龄层相匹配。

综上所述,动画艺术创作源自于创作者的生活,优秀的动漫作品需要新一代创作者的努力和创新。一部好的动画作品离不开角色的形象设计、造型设计。只有通过巧妙的运用不同的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通过细节的刻画和描述,才能创作出令观众拍手叫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儿童歌曲创作艺术特点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儿童歌曲是歌曲的种类之一。近些年来儿童歌曲的创作,得到了创作者们极大的重视,大批反映童心世界、志趣各异的儿童歌曲佳作相继问世,并且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众所周知,儿童歌曲的创作和所有的歌曲创作一样,其形象的生动、意境的优美都是创作的艺术特点所至,而艺术特点是构筑音乐作品的核心和必然。

关键词:儿童歌曲歌曲创作艺术特点

音乐艺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是音乐家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歌曲是音乐创作的一种体裁,它具有音乐旋律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特点。儿童歌曲是歌曲的种类之一,其年龄对象、形象生动、情感纯真、活泼童趣是儿童歌曲的基本特征;儿童歌曲对于儿童美感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来对儿童歌曲创作的体验和感悟,拟就儿童歌曲《心连心手拉手》(苏韶芬词彭超陶波曲)①的创作为例,对儿童歌曲创作中的主题动机、旋律发展、节奏设计、乐段安排四个维度的艺术特点谈一些看法。

一、儿童歌曲创作中主题动机的选材特点

歌曲创作中的主题动机是表达乐思内容的最小单位,也被称为乐汇。是体现清晰的性格面貌、鲜明而富有表现力的乐思,更是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情感的基础。为此,歌曲创作的成功与否及风格突显,往往取决于主题动机的选材。在儿童歌曲的创作中捕捉特点鲜明、富有儿童个性的动机音型作为创作的基础,是创作一首儿童歌曲成功的关键。

《心连心手拉手》是一首活泼、欢快、极富特点的童声二部合唱歌曲。全曲为二段体结构,共二十四小节,F大调,4/4拍。在该歌曲创作时,作者紧紧抓住活泼、欢快这一基本情绪为主线,在主题动机的选择与应用上,采用大调主三和弦的五音开头,同音重复并以二度级进和下行四度跳进到主三和弦的五音,构成该歌曲极富动感和充满朝气的儿童音乐特点。随着旋律的不断重复与推进发展,儿童的心境表达更为突出。由于第一乐句的主导动机(55·555)是以主调主和弦为起句而成,因此在第二乐句动机的发展中形成下属和弦向属和弦、主和弦三音的模进重复,而且在音程跳进安排上紧紧围绕第一主导动机乐句来发展进行。在全曲二十四小节中,重复交替出现歌曲的动机音型,并且以音程的跳进手法,为主导动机的音型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查看全文

儿童歌曲创作艺术特点透析

摘要:儿童歌曲是歌曲的种类之一。近些年来儿童歌曲的创作,得到了创作者们极大的重视,大批反映童心世界、志趣各异的儿童歌曲佳作相继问世,并且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众所周知,儿童歌曲的创作和所有的歌曲创作一样,其形象的生动、意境的优美都是创作的艺术特点所至,而艺术特点是构筑音乐作品的核心和必然。

关键词:儿童歌曲歌曲创作艺术特点

音乐艺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是音乐家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歌曲是音乐创作的一种体裁,它具有音乐旋律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特点。

儿童歌曲是歌曲的种类之一,其年龄对象、形象生动、情感纯真、活泼童趣是儿童歌曲的基本特征;儿童歌曲对于儿童美感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来对儿童歌曲创作的体验和感悟,拟就儿童歌曲《心连心手拉手》(苏韶芬词彭超陶波曲)①的创作为例,对儿童歌曲创作中的主题动机、旋律发展、节奏设计、乐段安排四个维度的艺术特点谈一些看法。

一、儿童歌曲创作中主题动机的选材特点

歌曲创作中的主题动机是表达乐思内容的最小单位,也被称为乐汇。是体现清晰的性格面貌、鲜明而富有表现力的乐思,更是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情感的基础。为此,歌曲创作的成功与否及风格突显,往往取决于主题动机的选材。在儿童歌曲的创作中捕捉特点鲜明、富有儿童个性的动机音型作为创作的基础,是创作一首儿童歌曲成功的关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