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1-14 01:45: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创造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创造性

设计的创造性

一、设计的观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设计的理解也发生着变化,它的内容直接对应着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经济形态和社会分工。早期的人们为了生活和生产劳动而创造工具、车辆和建筑等。在实施的过程中,人们必定先有构思和计划,然后才进行制造和建设。当构思的形象按计划得以实现时,设计意识和创造性也就诞生了。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设计”最早的意思是“计谋”。如《三国志·魏志》中有:“赂遗吾左右人,令囚吾服药,密因鸩毒,重相设计”;元尚仲贤《乞英布》第一折也这样写道:“运筹设计,让之张良,点将出师,属之韩信”。它们都意指“设下计谋”或是“谋略”。可见,“设计”在最初是以一种整体的、宏观的语义出现在人们观念中的。

这样的理解还能够从《新华字典》中对“设”和“计”的注解上清楚地反映:“设”作动词时,有“安排”、“建立”、“构筑”、“假使”等含义,由此形成的复合词为“设置”、“设想”、“设法”、“陈设”、“设施”和“设计”等;“计”兼作动词和名词用,名词有“计谋”、“诡计”,动词有“计算”、“计划”和“筹划”等含义。将“设”和“计”联合在一起来看,在中国传统中的最初理解更多地有着一种十分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到了近现代,这一层面上的含义日益淡出,“设计”随之变得翔实而具体起来。“设计”最初作为“Design”这个英文词的翻译对应词正式出现在中国的词汇中,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左右,在《新华字典》中,被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这时,“设计”绝大部分的意思是“图案、美术、工艺美术”。英语“Design”,从语源上来自拉丁语“Designarn”。在数百年中,词义内涵不断发生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古典、近代、现代三个阶段。15世纪前后,意大利语的“Desegno”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即将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18世纪,“Design”的词义仍限定在艺术范畴之内,1786年出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在此意义上,‘Design’与构成同义,可以从平面、立体、结构、轮廓的构成等诸方面加以思考,当这些因素融为一体时,就产生了比预想更好的效果”。到18世纪以后,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导致设计观念的变革,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的观念由此而确立。“Design”的概念及其语义开始突破美术或纯艺术的范畴趋于广泛。

在西方工业文明到来之前,设计几乎与艺术放置在同一个意义层面上,并落实在器物制造、物品美化等甚为具体的技术性行业和行为中来认识。这样的观念延续了若干世纪而不曾改变,直到工业革命的到来才被打破。随着工业时代的脚步,“设想、规划”等词汇增添进来并不断得到强化,“设计”开始被越来越具体而翔实的社会分工定义下来,从而铸就了现代意义上“设计”的基本观念。正是在此背景下,“设计”的现代含义诞生了,并建立了艺术创造性和工业时代下的技术创造性这两个特点。这种注重局部的、具体的,以及设计者个人旨趣的创造观念,不但与中国古代人们对创造十分整体和朴素的理解相距甚远,而且,在创造性的探索上也越来越弱化了从创造客体出发来把握创造性规律的途径。

查看全文

时代性创造性思考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世界,人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与时俱进正在成为推动思想进步和工作开展的一种要求和方法。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进一步阐明:“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人类社会的航船行进在时间的长河中。时间反映了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它永远指向前方。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和任务以及思想和理论,而人们所处时代的现实,则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起点。着眼于现实、立足于现实,才能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易经》中说:“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强调,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体现时代性,就是要紧紧跟上时代步伐,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找准“历史方位”,推动社会进步。对于我们党来说,只有坚持以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才能使党的思想理论成为引导和鼓舞人民的旗帜,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从而推动历史前进,造福人民群众。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其自身规律的历史过程,也是人们自觉实践的结果。规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如果认识和行为符合规律,人们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表明,从规律层面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样,与时俱进的核心是要做到思想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但其实现方式是不同的。随波逐流,虽然也能勉强搭上历史的列车,却难以摆脱盲目和被动;锐意创新,则能引领时代潮流,走在时代的前列。把握规律性,就是要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使我们的思想理论正确地反映事物的固有规律,使我们的实践活动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误入歧途和劳而无获。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人类的实践没有止境。与时俱进,要求人们不能沉溺和停留于历史之中,必须放眼未来,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滞。富于创造性,就是要坚持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创新,就是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情。离开创新,就无所谓人们推动社会发展的“自觉活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开创造性,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也做不到体现时代性和把握规律性。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创新是我们赶超先进、赢得主动最有力的手段。

翻检历史不难发现,有多少曾经独领风骚的人物因为没有紧跟时代而落伍,有多少一度走在前列的国家和民族因为丧失机遇而衰落乃至败亡。从一个角度看,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与时俱进,或者不思进取,或者僵化停滞。近些年来,许多国家、地区、政党从历史的经验和实践的比较中感到,在逼人的形势面前,不调整、不变革、不发展就没有出路,进而纷纷提出自己的思路和对策。人类社会正在向着光明和进步的目标迈进,然而世界范围的竞争也空前激烈。我们党要真正肩负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决不是轻而易举的。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与时俱进的任务永无止境,与时俱进的步伐不能迟缓。对此,我们应当具有高度的清醒和自觉。

查看全文

音乐表演中创造性

一、创造性在音乐表演中的地位

对于一首音乐作品来说,它的形成应该由三个环节组成——作曲家的创作、演奏(唱)家的表演、听众的欣赏,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在这三个部分完整的情况下,一首作品才能完整地被人们感知,获得审美上的一种享受。作曲家的创作,毋庸置疑是作品的本源,没有这个环节的完成就根本谈不上后两个环节的存在。而演奏(唱)家的表演处于中间环节,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对于能否正确表达音乐思想,能否使作品与听众之间达到情感的共鸣,能否为听者带来美感……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科普兰曾经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了解作曲家的作品风格对聆听者来说是重要的话,对演绎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演绎者是音乐的中间人。聆听者更多地听到的是演绎者对作曲家的想法,而不是作曲家。”①所以,对音乐作品的再创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原作品更为重要,因此科普兰还有这样一个观点:“在作完曲之后,可怜的作曲家必须把它交给演绎艺术家,任其摆布——而我们又必须记住,后者是有自己的音乐风格和个性的人。”②英国著名的指挥家亨利·伍德在《论指挥》一书中也说道:“音乐是写下来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③而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奏(唱)者作为“执行者”势必将音乐打上自己的“烙印”。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生命力的创造性行为,它不仅仅是原样地再现,而是通过演奏(唱)者富于创造性、独特的表演,使音乐作品焕发新的光彩。从表演艺术美学的历史来看,表演美学主要有浪漫主义音乐表演、新古典主义音乐表演、原样主义音乐表演、当代音乐表演的综合倾向这几个流派,而钢琴表演也被包含其中。在这几种表演美学的观点中,演奏者对于同一首作品都有着不同的创造性表现,这样表现出的音乐就被打上了自己的或者不同流派的“烙印”。

二、音乐表演中的创造性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音乐表演是由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执行的,因此在表演过程中音乐作品必然要被蒙上表演者的个性与创造性。但是,这种个性与创造性的表现并不是没有“度”的随意表现,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演奏的音乐就会“面目全非”。笔者认为,在钢琴表演中至少要注意创造性与原作风格、个人风格、情感表现之间的关系,才能使自己的表演更能为作曲家和听众之间做好“桥梁”。

1.创造性与原作风格

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是产生于一定的历史年代,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因此,这些作品自一出现就带有了当时历史时代的风格与审美特征,它主要表现于乐谱上,这就是原作的真实性。在音乐表演中首先应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就是创造性与原作风格的关系。真正的表演艺术家都努力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并且力求将这种风格真实、完美地加以再现。他们尽可能地使自己去熟悉、体会作曲者生活的时代环境,努力体验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及思想,以便能够真切地表现作品的历史风格。著名的罗马尼亚作曲家、小提琴家埃涅斯库曾经说过:“我觉得我在演奏巴赫的一部奏鸣曲时,不置身于18世纪,那么我恐怕就不能很好地把作品表达出来了。”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盛行的原样主义音乐表演不仅仅要求要严格按照原版乐谱演奏,而且还努力“还原”原来的演奏乐器、方法等等,努力恢复作品的原貌,这也是一种对作品风格的再现。当然,这样的演奏在今天看来也并不是我们大力提倡的,这毕竟是历史中的一个分支。

查看全文

探究创造性歌唱艺术

一、歌谱

演唱者在进行二度创造时,首先面对的是歌谱。而歌谱是“当作曲家把生命的乐思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抽掉了它活的灵魂,所剩下的不过是一个没生命的乐音符号系列。”而要使歌曲获得生命,成为音乐,就需要演唱者来完成。如果没有演唱者的演唱,歌曲永远只能以歌谱的形式存在。因此,演唱者首先要进行识谱并熟练试唱,最终创造性的将歌曲展现出来,这样才赋予曲作者内在的精神记录以最初的生命含义。

二、歌词、曲调

当曲作者根据歌词完成了创造任务后,二度创造的任务自然地就落在了演唱者的肩上。演唱者不仅要再现歌谱上那些无法记录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去挖掘蕴藏在作品里那些无法记录的内容。因为无论词作者把歌词写得多么明确,曲作者把歌谱写得多么详尽,用了多少表情术语,都无法记录出歌词的内涵,音乐运动的内在韵律和微妙变化,以及种种情感和思绪。词曲作者内心的文思、乐思与写在纸上的歌谱事实上存在着差距,弥补这种差距,就有赖于演唱者的再创造。

1.演唱者进行创造的首要依据之一是歌词。对歌词深入挖掘,透彻理解,才可能创造出感人的艺术。

一般来说,与我们生活较接近的当代歌曲,其内容与情感基调较容易掌握。而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歌曲,则需要深入挖掘才能较好的把握其情感内涵。如不理解词意,不知情节的来龙去脉、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等,只是肤浅地按照字面去理解,那歌声是绝不会感人的。

查看全文

创造性思维培养论文

造句是一种能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新加工组合的技能。要造出高质量的句子,关键是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因此,在造句训练中,我经常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一.添枝加叶训练。如用“暂时”造句,先进行扩词

附图{图}

1.谁暂时离开,结果……

2.因为……什么暂时停止……

3.为什么,谁暂时关掉……果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他们造出了很多内容不同的句子,如:阿姨因为有事暂时离开了一下,宿舍里乱作一团。影剧院正在装修,暂时停止开放。暑假的一天,我正在看精彩的电视,突然天黑了下来,雷声隆隆,我只好暂时关掉电视机。最后以此方法,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举一反三地扩词扩句。

查看全文

艺术教育创造性思维研究

在当代,追求扎实的基本功早已经成为艺术教育的核心要素,但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笔者认为,学生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创新体系的建设,“创作带基训”目标的设定,有着这方面的考虑,也希望通过有诉求的思想和实践探索,促进学生自我艺术体系的构建;并且以创作上诉诸作品物化形态的个性化鲜明地提出与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系。笔者认为,就此意义而言,作为目标追求的创造性思维,是艺术教育发展到今天的一种形势所趋。

一、艺术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艺术院校在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上,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基本功对于学生来说固然非常重要,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但长期以来,素描教学在所谓强调基础的盾牌下,以严谨和严格为由,消解个性的历练与成长,致使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缺乏个性张扬和艺术激情。毫无疑问,这样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在四年的艺术学习中逐渐丧失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当前,我国艺术院校的格局和现状是,在基础训练阶段,西方素描教学体系在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形成了一统天下的格局。以苏联写实主义风格为主导的具象造型法则和描绘方法似乎成为造型训练中的唯一准则,这种单一的造型准则和描绘方法扼杀了不同造型取向的多维度生发,以及个人语言非他性成长的可能性,致使学生的作业千人一面,毫无生气。更为可怕的是使学生形成毫无探索倾向、安于现状的思维定式,以及完全背离艺术认知规律的错误认知和方法论。例如,在中国古代的十八描中有18种不同的描绘方式,都注重精神性的表达及意象的造型取向且直抒胸臆。如果学生的基础训练仅仅停留在素描纸上简单的排线和造型训练,再高的技巧,如果缺少了创造和想象力的翅膀,也都只是空谈。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学习要积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教育学生要举一反三。孔子的教育思想总体上正是倡导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宋代学者程颐、张载、朱熹也都有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论述,虽未成为教育体系,但是其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近代,我国有许多教育家在创新意识培养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其中,陶行知对于创造性思维理念的研究,至今对教育界还有重要影响。他曾经在《创造的教育》中指出:“创造两个字的意义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是根据‘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理论演绎出来的创造过程。”朱工一也曾指出:“不要把学生推入纯技术的死海,而要把他们引入艺术创造的花园。”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独特的造型取向及艺术语言的非他性,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探索精神。艺术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于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今高校艺术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二、艺术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首先,艺术教育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外许多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证明,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众所周知,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艺术不但能够让人有美的体验,并且能够让人受到智慧的启迪,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发挥。此外,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又能促进学生的艺术学习,能够让学生创造出更新颖、更美的作品。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是智力活动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摆脱了习惯性思维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鼓励人们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说:“音乐的最大作用是把我们的情感概念,组织成一个感情潮动的非偶然性的认识,也就使我们透彻地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生命,了解作为主观整体的经验。”在绘画中,思维和想象是绘画艺术创造之母,是艺术生命的源泉。思维和想象能诱发并丰富情感,激发情绪,促进行动。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主体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从艺术创造的角度理解这种体验,它应是一种积极的迎合、创造性的体验,而不是消极被动的等待。活跃是艺术家的特质,在这一体验过程中,艺术家需要通过想象的功能,依据作品提供的素材结合自己对生活的形象积累及体验感悟进行创造,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中,艺术家通过自己真实的态度更能体验及获得真实的情感。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一定要和自己当下的生活发生关系。因此,要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创造性思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

三、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查看全文

关于培养创造性阅读兴趣探讨

小学语文的创造性阅读,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在课文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作品的体验和语言的认识,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引导,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的习惯。但是我们的学生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教学模式,对创造性学习一时难以适应或对自己缺乏信心。因此,兴趣是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推动学生创造性阅读的一种最实际的动力,它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很大的满足。

我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兴趣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努力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儿童的情感、思维和个性对学生的关系很大,儿童只有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在心境良好的情况下,思维才能活跃,学习才能主动,能力才能培养。反之,如果学生心情压抑,如负重荷,怎么有兴趣,怎么会主动地去阅读呢?

如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的表情要自然真挚,常带笑容。教师对学生微笑,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更平易近人,更有魅力。教师的微笑就是与学生进行友好的情感交流。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的,“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身上产生的那种高涨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没有一个学生会喜欢一个一天到晚板着脸孔上课的老师。教师要得到儿童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的活动和他对儿童的态度。教师和蔼可亲的微笑和自然真挚的表情,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轻松愉快的气氛,会产生积极有益的教学效果。

查看全文

创造性思维培养论文

1.逻辑思维的培养

逻辑思维活动的能力,集中表现为应用内涵更博大、概括力更强的符号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高度抽象的能力。确切地说,学生实现认识结构的组织,是思维过程的最关键环节和最本质的东西。提高逻辑思维活动的能力,是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自我开发。

(1)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活动的能力,则必从概念入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构成概念的基本条件,揭示概念中各个条件的内在联系,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建立概念的结构联系。

(2)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归纳法,善于分析、总结和归纳。由归纳法推理所得的结论虽然未必是可靠的,但它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功能对于科学的发现是十分有用的。

(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类比法,善于在一系列的结果中找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或相似处之后,推测在其它方面也可能存在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2.发散思维的培养

查看全文

小议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发挥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不同译者在翻译《锦瑟》一诗时对典故的处理方式,探讨译者如何充分发挥自身及目的语的优势,以及译者创造性发挥“度”的问题。

关键词:《锦瑟》诗歌翻译创造性

一、译者在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发挥概论

关于诗歌能不能进行创造性翻译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难有统一的见解。吕叔湘在谈到宾纳翻译唐诗三百首时说:“Bynner译唐诗三百乃好出奇以制胜,虽尽可依循原来词语,亦往往不甘墨守。”许渊冲提出了另一种创造性的翻译理论:“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看那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出原作的内容。”他主张译者应该充分发挥“创作精神”,译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好诗。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忠实于原作的同时,又具有极大的自主性。作品中留有许多空白与不定点等待着读者去补充,而读者的思想中又存在不同的先行结构与前理解,所以读者不同,补充的图景也各异。译者不仅是原作的读者,还是译作的创造者。他们以理解的主动性,阐释的能动性以及重构的创造性,把一个全新的译作呈现在译语读者面前。但同时译者不能完全脱离原文文本随意发挥,因为原作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客体,具有相对固定的审美意蕴,寄寓了原作者的某种情感。译者的责任应该是把他们尽量完美地再现出来,在译语读者面前呈现一个忠实的译语文本。

李商隐的诗歌含蓄蕴藉,抒情表意都相当晦涩。他的诗歌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具有无穷魅力。诗歌中的空彼岸与不定点也给译者提供了巨大的创造空间,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再现李诗的魅力。下面就结合一些名家在翻译李诗时对出现的典故与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的处理方式,具体探讨一下译者应该如何充分发挥创造性。

查看全文

德育创造性培养分析论文

近两年来,“创新”问题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对创新与教育的关系人们作了很多探讨,但在众多关于创新与教育关系的著述中,论及德育的很少。所以笔者认为,要给德育以应有的关注,要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

一、培养创造性是现代德育应追求的目标

现代德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的德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的德育。创造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形式。培养、发展主体的创造性是现代德育应追求的目标,或者说现代德育应以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道德主体为目标。

认识这个问题,可从创造性的本质说起。创造性是人在创造活动中的能动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是人特有的创造活动的特性。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也就是类生活。这是创造生命的生活。生活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i]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就是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创造性活动与活动的创造性是密切联系着的。“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亦即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己本身看作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ii]而人也就在这种创造和改造活动中获得创造性,形成了类的特性,或者说也创造和改造了自己。人创造和改造外部世界与创造和改造自己是同一个过程。不过在概念上对“创造性活动”和“活动的创造性”还是应当作一些区分。创造性活动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活动的创造性则是活动的特性也是主体的特性,是主体性的表现,具有主观性。人的创造性是创造性活动的内化,创造性活动是创造性的外化。二者和德育都有着内在联系。

创造性活动是价值性范畴。创造性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是社会性的体现,是创造性的外化。创造离不开社会对其所作的品质评价或价值判断。目前,心理学界认为创造是“科学家和其他发明家最终产生了对人类说是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iii]所以创造性活动是“有价值的”的。创造即是“创造生命的生活”,所以具有人生或文化价值。创造是“具有建设性,而非破坏性或衰退性的蜕化”[iv]“一个江洋大盗或许他有他为盗的创造力。他从小盗而成为大盗亦是人生一种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对己对人终无长期的价值,似可将之排出创造之外”。[v]可见,我们今天所言创造是从有利于人类、有利于社会发展而言的。因此,创造活动作为价值性活动,理应是道德教育关心的课题,培养创造性不能没有德育的参与。

创造性活动应当包括“道德的创造”或“道德文化的创造”。当下,人们论及创造性活动多指“知识的创造”或“技术的创新”。然而,21世纪,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包括道德观念、道德准则不断变化,原有的某些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有可能过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提出一些新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例如在科学道德、信息道德、经济道德、网络道德、生态道德等领域特别需要具体的规范,在这些领域特别需要道德的创造。现代德育不是向受教育者灌输一些既有的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而是要指导受教育者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创造。

查看全文